()的县城商铺投资和()的老铺

[转载]西安日报---“我的家风”征文部分文章
&祝宝玉()
春之吻,吻绿了田野。无边无际的绿毯铺盖在大地之上,在春风的吹拂下,激起一层层绿浪。她们跳着轻盈的舞姿,是在为美好的生活而喝彩,为新的气象而欢呼,在和平的年代里,幸福的日子我们一起来创造。
春之吻,吻青了河水。她缓缓地流淌着,发出潺潺的笑声,不管是在清晨,还是在暮晚,她都那么快乐地笑着。绕过村庄,她不停歇地向东移动,一程接着一程,从大山里走出,走过千里平原,最终流进大海。她是个信使,带着春的消息,告之农人,告之百鸟,告之蓝天白云,春天来了。
春之吻,吻靓了村庄。村头的那行杨柳发出了嫩芽,俏皮地依附在新枝端头,她们正在努力地生长,长成碧绿的轻绦,变成青春熠熠的姑娘。还有那些房屋也在绿色光影的衬托下焕然一新,她们不再陈旧,反而显出静雅的视感,她们是村庄最古老的见证,在春天里返老还童,重获青春的激情。
春之吻,吻近了天际。本来天际是很远的地方,但是春来到这儿,所以也把天际吸引来了,她变得近了。我们可以接触到她,触摸到她白皙的肌肤,她身上还散发着幽静的清香。天际近了,人也有了信心,不再担忧远方的独孤,亲人们就在这儿,你随时可以回来,和我们一起享受温暖的春天。
春之吻,吻蓝了天空。一群飞鸟飞过屋顶,留下一片诗意的天空,你可以用手指写下几个字,它会永留心底,不会淡褪。春天的气息盈满了整个天空,不管你走到哪儿,春天就跟到哪儿,因为四野都在同一片天空之下。
春之吻,吻别了寒风。太阳是那么温暖,春阳融化了寒冰,驱散了冷风,把洋洋暖意迎回人间。脱掉厚重的棉衣,我们轻装上阵,人生之路漫漫,我们轻车简从,岂不更加快哉。别了,冬天;别了,寒风。
春之吻,吻来了希望。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我们开始努力的时候,你看,大海之上,千帆竞起,让我们一起踏上远征的船,为更加壮美的人生奋斗吧。
大年初一赏春联,是我老家沣河西岸延续已久的重要习俗之一。
&&&其实,早在除夕之前,春联就迫不及待、红红火火地张贴于各家门前了,之所以将赏联日期选定在大年初一,是因为这一天掀开了新一年的“红盖头”,在这一天集中赏春联,辞旧迎新之意更加庄重。
在我的记忆中,改革开放初期的春联无甚讲究,主人将红纸裁成与门框宽窄相近的条幅,请本村粗通文墨的老先生随性代写,内容大同小异,左邻右舍联语雷同者亦不为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多种经济发展之日新月异,所展示于家家户户的春联亦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变。变化有三:一是对联用纸,从以前简单自裁的红纸变成颇为讲究的洒金红宣;二是对联书写,从以前请粗通文墨的乡村先生随性代写,改为请书家点题代写;变化最大者当属春联内容,从以前张贴谁家都合适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之类大众格式,变成只适合自家独有的“名片”,文化韵味尤其浓厚。
&&&&马年大年初一清早,伴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乡党们穿着节日的新衣,搀老携幼,挨家挨户赏春联,徜徉于龙飞凤舞、赏心悦目的翰墨世界中,品论着浓缩了主人治家经历的春联内容,以及由此引发的逸闻趣事,好似品尝着丰盛的文化大餐一般津津有味。
&&&&驻足在“挥毫抒豪情;信步享人生”这副春联前,人们议论纷纷,啧啧赞叹。主人赵占斌是一位退休老干部,返乡后,在后院开辟了一块小菜园,春播秋收、怡然自得之余,拾起青年时期的文学梦,“方田”耕耘,喜结硕果,不仅发表诗文若干,还创作并出版了长篇传记文学《一品百姓》,编剧了20集电视连续剧《村支部书记》。其长篇自传体文学《悠悠岁月》业已完成。“挥毫抒豪情;信步享人生”恰是主人安享晚年、壮心不已的幸福写照。
&在大胜家新盖的气派的门楼上,张贴着“顿看平地楼台起;忽送高峰紫气来”。大胜这几年在外跑建筑,从最苦最累的小工干起,以苦为乐,苦尽甘来,去年金秋终于拆掉了年久失修的老宅,盖起了二层小洋楼,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乡党:只要肯吃苦,幸福的日子就在自己的手中。
&&&“春风得意轮影疾;勤劳致富美梦圆”,是二顺家的春联。二顺自部队复员后,和几名战友合资开办了一家车辆租赁公司。得益于西安旅游业蒸蒸日上,中外游客络绎不绝,车辆租赁行业生意兴隆,二顺由此发了小财,一天到晚乐乐呵呵,筹划着年后再增添几辆小商务,以更加周到地满足客户需求,更好地扩大财源。
三丰家的春联是“一园硕果沐春风;万株盛卉映福门”。主人得意地说春联是他家念高中的儿子编撰的,前不久恰逢省上组织艺术家下乡送春联,他就请带队的省书协副主席高继承写了这副。三丰吃得苦,脑子活,承包了河岸边的几十亩荒地,栽种果木、花卉,几年下来,硕果累累销路畅,花团锦簇买家多。故有此联,以祈新福。
在号称“小香港”的村南头商业一条街上,一副别致的长联映入眼帘。上联是:一葱二蒜三姜四醋五酱六盐七碟八碗都齐了;下联是:大舅二大三姑四姨五亲六故乡党邻里请上座。经问询,方知是邻县“八大碗”老铺在此新开张的分店,味美价廉,顾客盈门,令人好不眼馋!
从村东头到村西口,再从村北到村南,一路赏联,一路感慨。在赏春联中,既欣赏了书法艺术,又学习了农家治家经验,更增近了乡党友谊,还多了一份极有文化味的新春之乐!
妙在一个“闹”字
&徐剑铭()
宋祁在宋朝官至翰林院学士,但在诗词界却算不上大家。《宋词选》里只选了他一首词,选一首是因为这首词有一句惊世骇俗的妙句。这一句其所以惊世骇俗是因为其中的一个妙字:“闹”——“红杏枝头春意闹”。而因了这个妙字,宋祁也为自己挣了个雅号:“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简称“闹尚书”。
在中国人的语境中,争吵之声汹汹入耳,刁蛮之行嚣嚣于市谓之“闹”。站在文明和谐的角度上,“闹”就是个贬义词。所以我们常说: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别闹!
把“闹”字用到“诗词雅集”上,应当是宋尚书的首创。但是,在民间,老百姓比这位宋尚书更懂得“闹”的妙用。比如“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个“闹”所张扬的就是一种热烈奔放的节日气氛。四川人把热闹叫“闹热”,意思大概是:只有“闹”起来,场面才能“热”起来,感情才能得以尽情地释放!你看,元宵节一过,冰河解冻春风送暖大地复苏红杏闹春百花争艳。如此喜庆的节日,岂能不红火火“闹一场”,把严冬的压抑“闹”出去;把春天的欢愉热热闹闹迎进来!
闹元宵就是“闹春”。
&&&&我一生中的六十多年是在这座长安城度过的。城里人也“闹春”,但“闹”得太雅,热度不够,所以印象不深。孩提时代在苏北徐州府的农村,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荒马乱的古战场。尽管贫穷,尽管饥荒,但闹元宵的风俗却从未被老百姓“忍痛割爱”。大年初一刚过,村里人就开始张罗闹元宵的节目。我家族中的德黑大爷是老光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古道热肠,自然就成了村里热闹事的总执事。村里的传统节目是踩高跷,踩高跷的人要装扮成各类人物。而谁来扮黑脸老色,谁来扮红脸关公,谁扮白娘子,谁扮孙猴子等等都由我大爷说了算。村里会踩高跷的人多,分配不过来时也会争得脸红脖子粗。“破五”之后,踩高跷的人在打麦场带妆彩排。红男绿女,帝王将相,天神地鬼,浓妆艳抹,五六十人踩着高低不等的木制高跷,在欢快激扬的锣鼓唢呐声中扭得热火朝天。从正月十三到十四,高跷队绕村而行。全村男女老少先是倚门观看,随后就尾随其后,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十五那天,队伍出村,沿官道向十里开外的县城拥出。这一天,县城东南西北四条主街都被从四面八方拥来的“闹字号”队伍全面占领。踩高跷的,舞龙的,耍狮子滚绣球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演者挤眉弄眼,挠首弄姿;看热闹的前呼后拥笑得前仰后合。年轻人觉得在街面上看不过瘾,干脆蹿房越脊爬墙上树,居高临下地呐喊撒欢。
这一天,整个县城都被欢笑的声潮抬起来了!
&&&&我在高跷队里也混上过角儿。不过我踩不了高跷。在我的死缠烂磨下,德黑大爷说:“我演猪八戒背媳妇,你就演个小媳妇吧,别人我还背不动哩。”于是十岁的我,就成了老光棍德黑大爷的“小媳妇”。
虽然,元宵节“闹”过后,农家人卸掉粉妆,脱下“龙袍”,回到家依然要面对瓶里没油,缸里没面的困窘与饥荒,但“闹”的那会谁也顾不上想那些,先闹它个酣畅淋漓再说!如果说还有啥想法,那就是,闹过春后,地里的麦苗就青了,天上的太阳就暖了,村前村后的花儿就开了。日子也就有了盼头了。
&&闹元宵,就是老百姓的狂欢节,每个人都是“闹春”的“枝头红杏”!
&&闹元宵妙在一个“闹”。那场景是人与自然共蓬勃的壮美画卷。那画卷,还有比“闹”字更传神更生动的形容么?我看没了。
&马年元宵节来了。为了梦想,“闹”一把吧!
白雪红灯闹新春□何红雨()
马年入春第二天清晨,我被几声噼啪的鞭炮声吵醒,起床站在窗前眺望,却看到了期盼已久的雪花。
“呀,下雪了!……”
&女儿和老公都被我漾满喜悦的欢呼声吵醒,只披了睡衣便急急地跑到窗前观看。
此时,楼下的花园,已然披上了白色的衣裙。那些尚且暗绿的树叶、植被,以及干枯了的花草,都比平素妩媚轻灵出许多。
“妈妈快拍上几张雪景!”
我还在痴迷陶醉于窗外的雪景时,女儿已将相机递了过来。
&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中,我欢喜地拍下了几张白色精灵纷扬飘落的景象。
在将那几张图片,上传微信的朋友圈后,短短的几分钟,我便收到了朋友们的称赞。这些啧啧的称赞声中,无不饱含着对一场飞雪的殷切渴盼。
古城整个冬天,都没有盼来一场雪呢。蛇年岁末的干渴,终于在马年初首得到了滋润。
——去公园赏雪吧!
一家人迅速穿戴齐备,拿了相机,欢喜地出了门。
此刻,节日的古城已被白雪银装素裹起来。马路上驶来的车辆,都比往常慢了许多。街边,不时会看到出行的路人,有的给亲友欣喜地打着报喜的电话:咱西安下雪了!你看街道上红红的灯笼,伴着洁白的雪花……忒美哩!快出来赏景啊!
此时,在农村的公公婆婆也打来电话,“这里下雪了,庄稼得救了!”
挂了电话,我想起“瑞雪兆丰年”的谚语。想必,马年的农作物都会因了这场飞雪的滋润,而愈加欢快蓬勃地生长。亦突然想起年末岁首,一种“马上体”在网络上的疯传。可现在,不正是“马上有雪”么?
“山舞银蛇梅吐艳金蛇喜舞九州富,原驰骏马草含春骏马欢腾四海春”、“金蛇起舞颂功去银蛇喜送峥嵘岁,骏马奔腾报捷来骏马欣迎锦绣春”……去公园的路上,我们还看到了一副副漾满美好祝福的春联。
而路边那些装饰节日气氛的红灯笼,亦被这洁净轻盈飞舞的雪花,映衬得格外鲜艳美丽起来。呼吸几口空气,呀,似乎,连胸腔都洁净馨香起来。
环城公园中,已有不少晨练的人,在红、黄、蓝、绿、黑等色泽的羽绒服中,包裹的是一个个盈满喜悦的笑脸。乒乓球台案上,几个小孩在堆雪人。不远处,有大人、孩子在嬉闹着打雪仗。一个个雪球,迅疾着抛掷过来,似乎,是一只只有着洁白莹亮翅膀的鸟雀儿,带着新年的欢喜意、祝福语,以及婉转轻灵的歌声,飘飞过来……
下午返家路过熟悉的老城墙,但见城墙根下一角有白雪砌成的“2014”几个阿拉伯数字,就在我用手触摸时,旁边几个喜悦赏雪的人,突然摁下了快门。——咔嚓几声,我于那刻的欢喜,便被定格在了路人的相机里。
天色已经黯淡下来,城墙上闪动着星星点点的霓虹,一个个红彤彤的灯笼,亦漾动起马年新春的阵阵欢喜。而这些红灯笼,相伴适时喜降的雪花,则给欢度新春的人们,增添了别样的快乐,更给欢度新春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幸福和希冀!
阅读的美丽
□何红雨()
在我还不懂得什么是“家风”时,就已经开始阅读了。
那时候,年幼的我,常会依偎在父亲宽厚温暖的胸前,翻开几页黑白色的小人书,似懂非懂地看着。
父亲时而会十分和善慈祥地为我讲解,幼小的我,在父亲的讲解中,似懂非懂地明白了小人书所描画出来的人物和故事。
这算是我有关阅读的最早记忆了。
读小学时,学校分给父亲三间房子,从那时起,我家就拥有了一间正式的书房。
记忆中靠东墙的位置,摆着两个高大气派的书柜,书柜的两扇门儿全都镶着洁净透亮的玻璃……我们,便可非常清楚地看见书柜中的藏书了。喜欢哪本,就取出来慢慢阅读。
父亲的书房还有一张宽大的床、一个长条沙发和一张米黄色的木桌。已然被书香所熏染的我,那时虽小,但已离不开书籍。
寒暑假,是我最自在惬意的时候,因为那时,可以一整天都泡在父亲的书房中,只静静地翻阅那些喜欢的书籍。
也常常会为一本还没读完的小说而忘记了吃饭,直到母亲将一碗温热的饭送到我的面前,才想起——呀,我还没吃饭哩。
&&参加工作后的我,换过几份工作,但是,却都不曾放弃过阅读。也是因了不肯丢弃的阅读,我才有了更多的择业机会。
女儿学前班时,我常常会做的事情就是:周末,带她去少儿图书馆。犹记得那时的她总是欢愉自在的,甚至不需要我的跟随,便只一个人,穿梭于图书馆的书架中,寻觅自己喜欢的图书。
喜好阅读的我,不知不觉间,竟影响带动了女儿、甚至老公,来参与阅读。
静寂的夜里,开启一盏略微晕黄温暖的台灯,然后,或静坐于桌前、或斜倚于绵软的沙发,细细地阅读一本自己分外喜欢的书籍……世界,在那个时候,仿佛都是自己的。书中的文字跳跳跃跃,亦翩翩跹跹,于是,心绪便也轻灵欢愉起来。
有天,读初一的女儿,捧回一份“西安市碑林区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的证书……我便再次肯定了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也感觉到“家风”——家庭(家长)风气与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正是喜欢阅读的良好“家风”,熏染了女儿,使她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愈加开阔了视野,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更提升了个人素养。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曹文轩在《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一文中这样说:“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而今,在我一个人,十分恬静欢愉地回忆一些往事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属于我们的“家风”——阅读。
那是父亲传承给我们的一种高尚良好亦难能可贵的“家风”,这成为我们家庭的精神财富。
正因了这种阅读的“家风”,我们一家人才会在纷纭喧嚣的尘世中恬然淡定,也内心宁谧从容。
早春的雨丝滴答答地洒落,淋湿了我的发梢,一阵清风穿越清晨的微雨,赋予我从未有过的净澈和自信。——或者,这样的一份净澈和自信,并非清风所赐,而只是,只是阅读的“家风”给予我的一种最珍贵礼物。
“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我十分喜欢也分外陶醉于这句话。但我更庆幸自己拥有酷爱阅读的好父亲。是他,给了我们良好的,关乎阅读的——“家风”。
钟楼上的遐想□薛
由于要在钟楼上举办一个书法展,作为策展人的我为此没少上钟楼。
钟楼是西安的标志,是西安人的骄傲。
记得很早时就听说过一个段子:一个西安人和外地人一起吹牛,说:“西安有个钟鼓楼,半截子还在天后头”。敢拿钟楼说事,敢与天公试比高,可见钟楼有多牛。
几十年前的钟楼,的确是西安城里最美的风景,最高的建筑,近处可看见大、小雁塔,远看可见终南山。以往外地客人来,我总建议他们上上钟楼,理由有三条:一是钟楼是西安交通中心的标志,你到哪里去,都从这儿走,肯定是最方便;二是登上钟楼看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既可以看西安古代的轮廓,又可看看西安当时最新的景观;三是,这里离回民集聚的坊上不远,可以品尝西安最地道的风味。在兵马俑出名前,钟楼一直是西安最负盛名的文物古迹,是最壮观、最直观的地理坐标。有一回,一个外地朋友在一个小巷子转悠,找不到驻地西京饭店,打电话问我。我说,你看见钟楼了吗,从那里一直往西走。看看,这就是钟楼的作用。
对老西安来说,兵马俑是始皇帝的卫兵,钟楼才是家门口的记忆。我小时候,家住在五味什字,那儿离钟楼很近。寒冬腊月里,我常和玩伴穿上白底黑帮的板鞋,一路滑冰到钟楼玩耍。那时候街上的汽车少得可怜,自行车也不多见。我们会毫无顾忌绕着钟楼转上好几圈,直到尽兴方肯回家。小时候我曾上过一次钟楼,好像是一年的国庆节。那时的钟楼不对外开放,有“关系”才能上去看。我父亲当过人大代表,和管钟楼的人比较熟,所以带我上过一次,因而记忆深刻,感觉好像是登上了天安门。钟楼肯定不比天安门,但在西安人的眼中它就是天安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安每逢大型节庆日,陕西或西安地区的领导人总登上钟楼上观礼。
蛇年冬天,西安没下过一场正经的雪,所以外边并不感觉冷。沐浴在冬日的阳光里是一种享受。此时此刻,我就坐在没有风、没有雪的钟楼回廊的长椅上,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川流不息的汽车和行色匆忙的人群。对我来说,旁边那些的噪音不算什么,如同风景的配音或雅乐的和鸣。朝西望去,伫立的鼓楼,像含情脉脉的少女,好像等待着钟楼的问讯。它们是一对金童玉女,不离不弃,相爱了几百年,守护着人间最纯美的爱情。
心中的春天
□秦延安()
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路过小区门口的水果店。水果店虽然店面很小,只有十几个平方,经营的品种也很单调,就是苹果、橘子、香蕉。但水果店收拾得却异常整齐,水果也很新鲜,就如它的店名“春天”一样,给人一种清新爽目的感觉。
经营水果店的是一位乡下来的年轻妇女,她身材矮小且很瘦弱,但干起活来却十分麻利,从市场上批发来的一筐筐水果,全是她一人骑着三轮车搬运回来的。有人来买水果,她就热情地忙前忙后。但让人唏嘘的是在经营水果店时,还要照顾她双眼失明的女儿。小女孩看去有七八岁的样子,要不是两眼失明,估计一定是个特别美丽的女孩子。女人特别爱自己的女儿,每天都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就连水果店名都是依女儿的名字起的。街坊们说,女儿春天一出生就失明了,父亲坚决要丢弃,而母亲坚持要养。为此,父亲负气出外打工再没了音讯。而为了养活可怜的女儿,母亲便从乡下来到城里,在我们小区门口盘了这家水果店。
水果店的生意就如这个季节的天气,不冷不热。没有生意的时候,女人便做着刺绣,另赚份钱,而小春天则安静地坐在店里。
那天下班,我去水果店里准备买些水果。冷清的店里,一位穿着艳丽的妇人正在买香蕉。看着外面摆放的一大堆香蕉,妇人挑剔地说香蕉不新鲜。女人就从里面搬出一箱未开启的香蕉,全部拿出来让她挑。妇人挑了半天,要么嫌太绿了,要么嫌熟过了,好不容易看上了一把合适的香蕉,又嫌太大了。如此折腾半天,妇人还是没有买。可是女人一点都不生气,仍和颜悦色地说,下次有喜欢的再买吧。
正在挑水果的我,突然看见坐在水果店一角的春天正爬在椅子上作画,就好奇地凑了上去。只见一张白纸上,春天用盲纸画了一座大房子,房子里是一家三口,房子外边是随风起舞的柳枝。我问春天,这画的是什么内容呀?春天说,画的是春天。那都画的什么呀?我仍追问着。春天一脸幸福地说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我和爸爸、妈妈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暖融融地看着春天。我惊异于这个盲童的想像力。
女人走过来说,孩子一直想上学,但因为眼睛看不见根本无法去正常的学校。而上盲校,不仅离家远且费用高。为了满足孩子的学习愿望,她买了一些盲童教材和录音带,让孩子自学。没想到,刚学了一个多月,孩子就能简单地作画了。
看着画中柳枝掩映的房子里,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样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春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五彩缤纷的美丽。虽然小春天从没有看过春天的色彩,但她心里却有自己的春天,那就是和爸爸妈妈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感受春天。
那一天,我买了很大一袋水果。走出店外,回头望去,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水果店是那样的光鲜照人。在如此生活的重压下,女人依旧满面春风地招呼着客人,小春天仍继续学着她的盲文。那开在心底的春天,不仅光亮着这一对母女,让她们永怀春心;更是让我懂得了,心中有春天,人生永远春光灿烂。
期盼燕子回
□王宽心()
关中的地理名称是渭河平原。这里无高山,无深沟。赞誉:八百里秦川。我的家乡就在关中农村。家乡美不美?请听曾经的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家乡确实美丽。春天里,麦苗儿青青,油菜花儿黄。渭河的一条支流——清河,弧形绕家乡,静静地流淌。家乡美,美如画。
&&&&成群的燕子在家乡落户安家。我家的屋檐下,就有一窝。很多人家的屋檐下,都有。众人皆爱护,从未伤害过。老人说,燕子在哪儿垒窝,哪儿风水(自然环境)好。
&&&&春天里,如果燕子在人们感觉该来的时候而没有来,大家就会陷入思念和企盼中。相互询问,你家的燕子来了没?要是回答,还没来,于是就说,我家的也没来。然后互相安慰,今年春寒,燕子来得晚。再过几天就会来。
&&&&如果几天后,燕子来了,而某户人家的却没来,这户人家就很难过,或者感觉自家有所失,或者感觉自家有所错。如果有一天,燕子回来了,你看他,眉开眼笑地,逢人就说,我家的燕子回来了。
&&&&家乡人视燕子为家庭的一员,称其为家燕。大家爱它勤劳的品德。年复一年地,秋去春来。这一代守护着老窝,另一代构建着新巢。你叼根草做框架,我衔口泥巴砌成墙。共建家园,繁衍生息。雏燕孵出后,作父作母的燕子就忙着捕虫拣食。当它们落在窝巢边沿时,雏燕争相张大嫩黄的小嘴,伸长脖子,叫着讨要。父母一口一口地把食渡给它们,然后,又匆匆地飞去再寻觅。渡食之举,很像人。过去,常有大人把馍嚼碎嚼烂,嘴对嘴地喂给断奶的孩子吃。
&&&&家乡人爱燕子,还因为它们从不吵闹,相互沟通时,柔声柔气,总是啾啾啾的耳语着,哪像麻雀,整天唧唧喳喳,讨人烦。燕子飞行,无声无息。只见穿梭,一闪而过,哪像大雁,列队整装,多显张扬。
&&&&燕子不光家乡人爱,地球村的人都爱,洋人早就模仿其身形,做成一款服饰,美其名曰燕尾服,穿在喜庆的场合,尽显潇洒、阳刚,兼端庄。
&&&&这些年,家乡人一家接一家地拆老房,盖新屋,我们家也将土木结构的瓦房拆掉,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不曾想到,燕子窝也毁于一拆。醒悟后,赶快给楼房上钉块小木板,作为燕子重新筑巢的基础,但苦于无法打钉,因为楼房无椽无梁。墙壁屋顶,如磐石坚硬。
&&&&翌年春,两只燕子回来了,它俩焦急地飞前飞后,寻找着昔日的老窝。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干急帮不上忙。回家后而不见“家”的燕子,该是多么的惆怅。
&&&&我真佩服燕子的高智商和毅力顽强,竟然找到了重建家园的地方。在楼房二层的走廊上,有个老式的电灯开关,盒状,咖啡色,胶木的。两只燕子以此为基础,构筑新巢。不多日子,终于落成。我们全家人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从此无忧。从它们施工那天起,我们就没用过那个开关。生怕一拉灯绳,咯嘣一声,惊动燕子的生活。那一年,它们完成了生儿育女,并将其喂养长大。
秋季里的一天,它们离开了。望着它们离去的空巢,我们思绪万千:恭喜它们重新安家。祝福它们平平安安。企盼它们来年早点回来。
&&&&斯年的春天,我们想着,燕子要回来了。几天后,我们说着,燕子该回来了。又几天后,我们自我安慰着,今年春寒,燕子回来晚。再几天后,我们自言自语着,燕子怎么还没回来。又过了几天后,我们翘首企盼着,燕子快回来。直到今天,依然翘首企盼着,燕子快回来。
落地成坑 上墙是钉
□徐剑铭()
父亲(家乡话叫大大)英年早逝,我从五岁起就跟娘相依为命。娘没文化,但却用最朴素的乡约俗语教我做人的道理,譬如: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偷人;人活脸、树活皮;外财不发命穷人……其中有一句最生动也最文化的话是“落地成坑,上墙是钉”,说的是人要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亊就一定要兑现,一句话出口就得“落地成坑,上墙是钉”。娘说这是你大大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父亲生前是苏北一带知名人士、中学教员,人称徐先生。
我从小就是个老实听话的乖孩子(到现在也没跻身滑头行列),娘的每句教诲都是我的行动指南。
就说说“落地成坑,上墙是钉”的故亊。
上初中时,我和娘住在莲湖路一个深宅大院里。我家不足六平方米的房子位于大院最前边,听说旧社会就是大户人家的门房,俺娘俩入住后顺理成章地就成了大院人的义务“看门人”。深更半夜,门环一响娘就赶紧起身去给人开门;谁家有亊外出就跟娘打声招呼:嫂子,给咱招呼个门儿噢……娘对此从来都是一句话:你放心吧!一次,院里一位大叔对我娘说:我这会出去给朋友帮个忙,你弟妹上中班,走时没带钥匙。嫂子,麻烦你把这钥匙给她……娘爽快地接过钥匙,说你走吧。为了这句托付,娘搬一把小凳在腊月的寒风中在人家门口直坐到凌晨一点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家女主人接过钥匙后笑骂道:哎呦,那个酒晕子肯定又喝晕了!他不知道我前两天才配了一把啊……
小时候,娘对信用的坚守让我觉得有点迂腐固执,后来读得书多了、经得亊多了,知道了信为人之立身之本的道理,才知道娘这种坚守的伟大。所谓“信誉”,就是人只有守信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与信任,有诚信方有美誉。老戏上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你还活个啥人、成个啥“精”?史家在评说大明朝亡国的教训时就认为,那个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失信于民“口惠而实不至”也是败因之一。国且如是,何况人乎?
活到日暮西山的古稀之年,回望来路,想想我对爹娘“落地成坑,上墙是钉”教诲的执行力度,自我感觉是“还中”。对人对亊、至少我还不会说得好听,出口随风。办不到的亊,我宁肯当面挨骂也绝不应承;能应承的,我一定会尽力而为——尽管我不敢保证马到成功。正所谓“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么说是因为我是个无权无势的草根作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亊。而对于我力所能及的亊,我在自白诗中说过:“我说:请等着我,那我一定会准时赴约!哪怕为此而涉过冰河……”记得有一年冬天,渭南要成立个叫“乐天诗社”的群众文学组织,亊先派人来约请西安的十余位朋友当诗社的顾问。开成立会那天,朔风呼啸大雪纷飞。我一大早乘坐长途汽车赶奔渭南。那时可没有高速公路,老式长途公交车连窗户都是破碎了的……车在风雪泥泞中颠簸了近三个小时。上午十时许,当我走进会场时,棉袄上的积雪顷刻化作落地有声的水珠儿。地区群艺馆馆长说:请了十几位老师,就你……你要不来我们这会就黄了!主人一再感谢,可我觉得这很正常:我答应的嘛,有啥好谢的?
我知道我对社会起不了啥大作用,不就是能写点隔靴搔痒不入流的破文章么,应属于“大年三十逮个兔子——有你过年、没你也过年”的角色。但是,我相信凡是跟我有过稿约的人、无论是报刊编辑还是用稿单位的人都会知道:老徐从不误亊!说十点交稿绝不会拖到十点一刻!不信你去打听打听。
守信的好处很多,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我就不啰唆了。而对于我,守信还有个特殊作用:治懒。我其实不是个勤奋的人,有时答应人家的稿子一拖再拖、直到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才动笔(我老伴说我是屎不到尻门不脱裤子)。你别说:用守信来治懒还真有疗效!至少比国足的“临门一脚”有准头。那年给出版社写篇约稿,说好月底交货,直到27号才发现这月只有28
天!赶紧钻进书房,用一天一夜時间写了三万多字。虽说累得闪腰岔气,总箅没误人家的事。信誉问题上,咱是宁可撂倒、绝不脱卯!
我把“落地成坑,上墙是钉”写成条幅,让儿子挂到家里,对他们说:这是你爷爷奶奶给我的遗训。记住了:这也是家训,家风!
五字家训照我行 □赵
打我记事起,父亲常说的“吆车防翻车”就萦绕在我的耳畔。懵懂的我问询其意,父亲说:“长大了,你会懂的。”于是,“吆车防翻车”这五个神秘的字,就像童谣一般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田。我殷切盼望自己早日长大,早日揭开这五个字神秘的面纱。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我从一个鼻嘴娃娃长成血气方刚的解放军战士,入伍临行之际,父亲将一册扉页写有“吆车防翻车。与我儿共勉”的崭新笔记簿一脸庄重地捧递给我,并告诉我,“吆车防翻车”是我目不识丁的爷爷经常教诲他的一句话。脚夫出身的爷爷少年时期就是十里八乡响当当的吆车把式,不仅车拉的货多,而且行驶稳当,不管多么难行的道路、多么遥远的路途,都能准时将货物安全运达目的地,从来没有误过事,这令“同行”十分羡慕,问其秘诀,不善言辞的他老半天吞吐出五个字:“吆车防翻车。”细问其详,爷爷从腰间扯出两根长长的绳子,讷讷道:“谁都不希望自己在吆车过程中发生翻车的事情,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万一翻车了怎么办呢?因此,要早做防范,用绳子将货物捆扎结实,尽量避免出事。”
“吆车防翻车”这五个字,成为英年早逝的爷爷留给父亲至关重要的精神财富,被他视若家训至宝,一日三省于其心、训诫子弟于其口。在践行“家训”的过程中,父亲进行了更加深入浅出的总结,他说:“人生就像把式吆车。在向最好处努力的同时,也要向最坏处考虑,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犯下颠覆性的错误,这样人生的路才会走得平稳舒坦。”
我郑重地从父亲手中接过笔记簿,接过家训的接力棒,嗣后,无论驻守边关执勤,还是转业都市打拼,我都以“吆车防翻车”这五个字时刻警示自己像前辈那样谦虚恭谨,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人生每一步。
某日,在我经济最为困顿的日子里,弟弟“雪中送炭”地告知,某私立学校濒临取缔,委托我向主管部门通融,并煞有介事地说:“校方心诚,定有重谢!”我当即严拒:“能被取缔,自然有被取缔的理由,岂是通融能够解决的?吆车防翻车,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不能干,否则会走向歧途而不归。”弟弟接受了我的规劝,未再染指。但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不可思议,重赏之下有勇夫,听说某仁兄仗义“解围”,获得3万元的“重谢”,孰料终究未能扭转该校被取缔之命运。仁兄欲退赏金,校方不依不饶,狮子大张口道:“不吐出30万元赔偿,休想善罢!”仁兄万般无奈,为了息事宁人,只得打碎牙朝肚里咽,砸锅卖铁笑脸相奉,才得幸私了。究其根源,可谓只顾吆车,不防翻车,侥幸未遂,苦果自食啊!
“吆车防翻车”,五字虽短,却饱含着为人、处世、治家的智慧。
家训好比一颗希望的种子,什么样的家训培育出什么样的子弟。我是多么感激目不识丁的爷爷啊,他将亲身经历的生活智慧,总结成既形象又浅显易懂的“吆车防翻车”,成为后人获益一生的精神财富和治家法宝。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而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因此,优良家风对社会是一种正能量。本版先后选登了多篇有关家风的故事,引起读者关注。为此,从本期开始,正式向全国作者征集《我的家风故事》散文,将其优秀的家风、家训、家规等传承中的精彩故事写来,与读者一起分享。文千字为宜。稿寄。一经采用,即致薄酬。
杜中和堂——家风记事□杜书文()
我家的堂名叫杜中和堂。这个堂名从祖父那一代就有了,至今一直是我们这个家族安身立命,创家立业所遵循的宗旨。大约从晚清民初时期,我们杜氏家族就尊儒崇道。到了我们这一代,父亲便把这些祖训贯穿于对子女的实际教育之中。我们经常在灯下,伴着母亲嗡嗡的纺车声和唧唧的机杼声,聆听父亲讲《朱子家训》《弟子规》《三字经》《小学韵语》《千字文》等这些古代低幼读物,虽然有时是填鸭式的,只知背诵,不解其意,但却在我们心中朦胧地种下了古老先祖遗训的种子。
听父亲说,堂名中的“中” 就是“中庸”。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而要达到中庸的境界,必须靠“诚”来保障。父亲只上过几年私塾,但很重视交朋结友,膜拜礼仪贤达,虚心向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聆听他们修身治家,处人处事的故事。经商期间,特别是任县商会会长期间,力主商家要以诚为本,公平交易,以义取利,严禁欺诈,要求和气生财,见利思义,秤足斗平。他宽厚对待店员,对犯事员工,常以道理教育感化,因而凡是在他手下的店员,工期到了,多数都不愿离开。我还经常看见母亲把留给自己孩子的吃食,慷慨地施舍给困难家的孩子,把多余的衣裤清理出来送给困难人家。家里的牲口磨子,邻居们只要开口,随便拉去使役,不取分文。三年困难时期,家里粮食总是短缺,免不了向乡邻借贷,但到时都能尽快归还,常常低借高还。得到了乡当的绝对信赖。
父亲不仅对亲生子女要求严格,对堂兄堂弟要求也同样严格。记得我的堂兄(叔父寄养在我家)因不思学业,经常撒谎逃学,并擅自在父亲朋友的商号里赊账取钱,胡乱挥霍。搞得父亲很是被动。为了端正家风,父亲毫不留情地动了家法,把堂兄用锁子石锁起来,用皮条抽打,并三天不给饭吃。叔父由于自律不严,染上了大烟瘾,被祖父发现后立即赶出门外,半年不许回家,直至托人说情,伏地请罪,立下永不再犯的悔过书方才罢休。此事对我们触动很深。
父亲归田务农以后,亲自下田,推车挑担,掌鞭扶犁,与帮工同甘共苦,不懂的农活,便向帮工请教,所以他种的庄稼和蔬菜都很出众。父亲的一点一滴不仅感染着我们,也注重向邻里们宣传道德礼仪。我们家曾有十大本木刻版的《宣讲拾遗》,即民间所说的“善书”。每本都收集了许多宣讲忠孝节义的民间故事。每当天阴下雨或农闲时间,乡亲们就主动来我家听父亲“劝善”,凡来听的人无不被书中的善举故事所感动。
&&虽然“杜中和堂”这块祖先留下的匾额,经过风雨沧桑,已模糊不清,但却依然牢牢地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了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老家的“三字经”
□张志强()
月是故乡明,家是故园亲。
我的老家祖祖辈辈就居住在终南山下、黑河西岸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旧社会,一家十多口人只种了几亩沙壤薄田,一年打的粮食拌着糠菜,只能勉强糊口。在生计贫困的环境中,念过几年私塾小学的爷爷,硬是从治家管理上严格要求,他亲自编写了一篇“三字经”,算是一个家规,写在家谱上,常常以此要求自己的儿女及孙辈们。
这“三字经”约有千字左右,主要讲了学做人和勤劳持家的内容,其中特别强调要节约粮食。现摘抄一段:“人之初,性本善,学做人,似修炼,身要正,行要端,不畏恶,不欺软,不伸手,不撒懒,靠勤劳,有饭碗,人活世,食为先,务庄稼,产粮棉,耕有余,备荒年,粗细粮,要节俭,搭配吃,不挑拣,谁糟蹋,家法严……”
&据村里老人讲,1929年关中大饥荒那年,饿尸遍野,百姓们四处逃难,当时我们村三十多户人家,最后活命的60岁以上老人不到一半。我家当年就是靠爷爷平时积攒的麸皮、谷糠和奶奶晒的萝卜干度过灾荒的。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好了,我和哥哥、妹妹先后都上了学,每天都有白米细面吃,但父亲秉承爷爷过世时留下的嘱托和家庭“三字经”,在吃饭、穿衣上仍然要求很严。有一年腊月底蒸年馍,母亲疼爱妹妹,把头锅蒸出的白面包子先给她吃,可妹妹咬了几口后,只抽心吃了肉馅,却把半个包子皮随手扔了。为此父亲大动肝火,提着木棍就在院中追打妹妹,午饭不给她吃,并罚她下跪认错,背诵“三字经”。
&父亲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家以俭为德。”记得小时候,每逢夏收,父亲在前面割麦子,我和哥哥、妹妹在后面提着竹笼捡拾麦穗,一遍又一遍在麦茬地里搜寻着。父亲说,夏收就要做到地光、场光、麦秸光,这样才能不抛撒,颗粒归仓。为了节省粮食,父亲经常叮咛我们,要永远记住爷爷“三字经”上的话,并以自己的行动带头实践。他吃饭从不挑拣,娘做啥他吃啥,吃多少舀多少,从不剩饭。每逢换季,他和娘商量,忙天干活吃干的,雨天及晚饭喝杂粮稀粥,平时尽量多省点麦面,给过年、过节用。三年困难时期,我家就靠平时一点一滴节省的粮食,渡过了难关。
1961年,我由医专毕业分配至省级一个单位工作,一次父亲由老家赶来西安看我,见他老人家布袋里剩的两个黑馍馍,我心酸了。为了招待他,我领父亲先洗了澡,后来到钟楼附近一家餐厅,买了一笼小笼包子,又点了两菜一汤,当时只花了五元钱,父亲却不高兴,责备我花钱多,太浪费。饭后,他看到那家餐厅墙角里有个木桶,里面倒满了菜汤、吃剩的肉片和几个刚咬开的小笼包子,他生气地摇头叹息说:“这简直就是造孽啊!……”
节约粮食、勤俭持家,过紧日子,成为我家的传家宝,好家风,因而在当地农村享有一定的好名声。随着岁月的消长,它像一束文明的花,开得越来越美丽……
“细发”二字重千钧□王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经常教育我:“细节决定成败,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发(关中方言:指做事认真,仔细)。只有细发了,才会防止或者减少错漏,最终成就大事。”年少懵懂的我,对于父亲的苦口婆心并未在意,粗心毛糙的毛病少有改进,因此每次考试时常以零星误差而与满分失之交臂。
有次考试,我成绩名列前茅,蹦蹦跳跳跑回家报喜。原以为望子成龙的父亲一定会对我大加赞赏,不料,父亲将如炬的目光停留在鲜红刺眼的“&”上,严厉道:“这道题算式列对了,却因为粗心大意,把计算结果搞错了,你不觉得可惜吗?如果能够再细发一点点,不是就可以避免失误吗?老规矩,到墙角罚站半小时,好好清醒清醒!”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母亲护犊心切,埋怨父亲道:“不就是错了一道题,被扣了0.5分,你有必要吹毛求疵,发那么大的火吗?”父亲严肃地说:“小洞不补,大洞尺五!如果不能养成做事细发的良好习惯,这次痛失0.5分,下次还会重蹈覆辙。考试出错尚有机会改正,那么,其他事情却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不能确保细发入微,就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大错啊!”
&&&&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使我陷入沉思。父亲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特别是对于他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更是细发入微、精益求精,受到学生和同行的高度评价,连续三届荣获省级教学能手比赛第一名,先后荣获特级教师、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专家、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一系列殊荣;相反,三叔前不久在干活时,因一时疏忽,酿成被机器切断一截手指的一世痛苦。深刻的教训印证了父亲的教诲,深深地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细发”的理解亦更加深刻。工作、生活中常听人说“张三细发,值得托付!”“李四马虎,厚望勿寄!”“细发”二字成为对一个人的最大褒奖,也成为我人生努力追求的方向。3年前,我受命赴某贫困农村帮扶。起初,乡亲们认为城里干部镀金来了,待一段时间,就拍屁股走人了,因此对我冷眼旁观,工作难开展。我顶着误会与压力,以“上了套就得拉磨”的决心和毅力,一方面以村为家,以村民为亲人,走访了解束缚群众生产发展的“瓶颈”所在;一方面加强与昔日战友、故交及有关部门的交流联络,恳请大家为该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出谋划策。见我这个昔日的小胖子累得瘦了一圈,有朋友不屑地说:“村里又不是你家,村民又不是你的亲人,大体上过得去就行啦,何苦那么细发呢?”我一本正经道:“干任何事情都不能得过且过、马虎应付。否则,荒废的不仅是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更是自己的宝贵年华!‘细发’二字重千钧啊!”在我的积极努力下,有关部门当年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率先在该村开展,乡党们比过大年还高兴。接着,又帮村里铺通水泥路,建起健身广场、“农家书屋”,组织村民参加种植、养殖培训,联系医疗队免费义诊,向村小学送课桌、教学器材,为贫困生发放助学金,组织村民栽种核桃苗、杨树苗……我的一言一行,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说:“这小伙儿是个想干事、能干事的细发人!”因此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乐于找我相商,乃至于帮扶期满,我返回省城了,他们还隔三差五和我通信联络,请我为新村发展出谋划策,我亦乐此不疲。
&&&&一个人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想好了就要认真细致地去做,就能作出成绩,走向成功。这就是家传的“细发”二字给我的感悟。也正因事事都“细发”,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体会了生活与工作的快乐。
舌尖上的家风()
我的家乡在黄海之滨的苏北,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落。我的家族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据家谱记载,我们家的家训是“重祠宇,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训子孙,务本业,禁词讼,诫酗赌,诫不端,崇节俭”,这十句家训,言简意赅,一直是我们处世立身的根本。大学毕业后,我来到陕西工作,家族中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在全国各地安家立业,祖辈传下的家训也时常萦绕在心头。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家族舌尖上的家风,因为这小小的舌尖家风与家族的家训一脉相承,于细微处时刻为我亮起人生路上的灯塔。
舌尖上的家风是讲规矩、懂礼仪。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特别严厉的,家里吃饭有很多规矩得遵守,比如不能把筷子竖插在碗中,这个禁忌似乎在很多地方都有的,因为人去世的时候才会把筷子竖插在装满米饭的碗中;夹菜的时候不能拿筷子满盘子地翻,挑挑拣拣,要夹自己跟前的菜,不能夹别人面前的菜;还有夹菜的时候筷子要拿稳,不要让菜掉到桌子上,要是掉在桌上了,还得夹起来吃下,不能浪费……这些规矩,我们自然是要遵守的。但我印象最深的规矩还是开饭的时候要等家里的老人入座动筷了,我们这些晚辈才能动筷子。记得小时候吃饭我常常调皮,不遵守规矩,每当这时父亲就会脸一冷,把筷子往桌上一拄,然后用筷子的另一头在我脑袋上敲一下,教训道:“要懂规矩讲礼数,吃要有吃相,爷爷奶奶年长,是咱家的宝,我们要尊敬,得让长辈先动筷……”
舌尖上的家风是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在我们的家族里吃饭从来都是不能剩饭的,特别是到别人家做客更不能剩饭,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要“光盘”。我的祖辈都是庄稼汉,整个家族的老老少少都靠着家里的田地生活。小时候,我经常和家人下地干农活,一粒粮食从选种、播种到收获,实在是一个漫长的精细活,需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无论是在自家吃饭还是去别人家做客,不剩饭既是为了珍惜劳动果实,更是勤俭持家的风尚。我们从祖辈那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勤俭持家的家风,更懂得要乐善好施。儿时常听父母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因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都吃不饱,村里讨饭的人也特别多,那时一亩地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但是只要有可怜的人来家里讨饭,爷爷奶奶一定会精打细算,从家里人的口粮里匀出一些给他们,宁愿家里人少吃些,挨下饿,都一定要帮助那些讨饭的人渡过难关。
舌尖上的家风是孝道亲情,家人团聚。在村里,我家跟五叔家是紧挨着的,爷爷奶奶和五叔一家人住一起,平时两家要是炒了什么好吃的菜,总会互相端一盘过去,这不正是现代城市里崇尚的“一碗汤”的距离嘛。这些年,我们家族里的年轻人都四散到全国各地工作了,平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但家里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就是每年春节,我们小辈兄弟十几个人分别出点钱,大年初一这天,请厨师到家里做上五六桌菜,我们这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围坐在一起,欢聚一堂。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喝着小酒,小辈们向家里的老人磕头问候,祝福老人健康长寿;长辈们听一听孩子们这一年在外面的工作与生活;而兄弟姐妹间就更有积攒了一年的聊不完的见闻与话题,真是好不热闹。每当这时,一年在外的烦恼忧愁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心里总是暖暖的,回家的感觉真好。
舌尖上的家风很小,但却时时提醒我要铭记“重祠宇,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训子孙,务本业,禁词讼,诫酗赌,诫不端,崇节俭”的百年家训,更让我懂得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讲规矩懂礼数;无论贫富都应该勤俭持家、乐于助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要记得家的方向。□刘卫星
子孙虽愚 诗书需读
□钱艺兵()
小时候,羞于谈姓,因为在那个剑拔弩张的阶级斗争年代,凡是戏中反派人物常冠以钱姓,比如电影《靑松岭》里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坏分子钱广,京剧《海港》里潜伏的阶级敌人钱守维。后来书读多了,才知道戏是人编的,现实并不是那回事,比如我手中的这本《钱氏家训》就很能说明。
《钱氏家训》的作者叫钱谬,五代政治家,吴越国的创立人,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后梁时被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营造堰闸,以时蓄洪,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从他一生的业绩来看,称得上是一位造福于民的勤勉明君。《钱氏家训》是其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角度着眼,为钱氏后人订立了详细的行为准则,比如个人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当不愧于圣贤;子孙虽愚,诗书需读;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家庭篇: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事能长久;社会篇: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国家篇: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蠧如仇;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等等。《钱氏家训》世代相传,得到后人们的身体力行,并成为立族之本。
日,钱门前贤钱伟长先生在上海逝世,中国科学界赫赫有名、德才兼备的“三钱”(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终成绝响。我查阅钱氏家谱,发现“三钱”
同出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钱氏家族。此外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钱其琛、钱正英、钱钟书、钱复、钱穆……包括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都是钱谬后代。前总理温家宝在海南博鳌会见钱复时特别引用了《钱氏家训》里的一句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温家宝还称赞钱氏家族出了很多名人,包括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绵延30多世,当代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
钱氏家族缘何千年兴盛、近代俊彦接踵?我想,与《钱氏家训》重视传统教育的模式及对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国思想行为全面规范和教诲不可或缺。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就曾经说过:“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了祖先家训的影响。”如今,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早已深深地渗入几乎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之中。他的人生轨迹,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激发这种精神的指路明灯就是《钱氏家训》,我们看见这盏明灯通过历史烟尘在江浙吴越钱氏庭院里点燃了千年,还在薪火相传。其实,《钱氏家训》不只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更是留给每个中国人的宝贵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的成才训言,并以此释放出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人贵有自知之明,尽管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学者大家,作为钱氏后人,我,“子孙虽愚,诗书需读”。
父亲的家教
□寇健全()
父亲脾气大,对我们管教很严厉。但他心肠柔软,从没见他欺负过别人。打我记事起,脑子里就留存了许多关于父亲教导我们为人处世方面的事理儿,每每想起父母严厉的家教背后那种无言的爱,早已为人父的我胸中就不断涌现出一股暖流。
记得他常叮嘱我们几个子女,不论是在自己家里还是在别人家里做客,要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站有站相,睡有睡相。走路要抬起脚来,不能总是拖着地;干事要利索,不要拖泥带水。
小时候吃饭,不论肚子多饿,也一定要等一家人回来齐了才能端碗吃饭,尤其长辈要先落座。那时家里困难,有好吃的白馍要先尽奶奶和小弟弟。父母亲在地里干了一天重活,自己也舍不得吃盘子里的白馍,一家人相互谦让,谁也不肯吃。母亲开始担心馍不够吃,可最后还剩下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父亲年轻时当壮丁挨过饿,深知粮食来之不易,经常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吃饭要吃得精光,不准剩饭菜。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记得早晚喝稀饭时,他每次吃晚饭都要舔碗呢。他常对我们兄弟说,谁糟蹋粮食会遭报应的。
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热情打招呼,端板凳让座。给长辈或者客人端饭送水,一定要用两只手。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你不孝敬父母,将来孩子也不孝敬你。前檐水不给后檐流。在村里见了邻居长辈,要主动打招呼,按辈分称呼,不管对方年龄大小。尤其是要尊重村子里和亲戚及邻村那些人唤作“傻子”、“聋子”、“瘸子”的长辈,称呼他们也要按辈分,用尊称,不准嘲笑他们。
学会感恩和回报。别人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都是小事。自己给别人帮忙办事不要老挂在嘴上。在自己困难时别人帮助自己解决燃眉之急要时常铭记,要怀感恩心。年轻人要放勤快一点儿,多干点事累不着,及早学点技术,天旱饿不死手艺人。
做人要讲诚信,借东西要想着早点还人家,借账要猛,还账要狠,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人要讲良心。千万不要干缺德、丧良心的事儿,让人指脊梁骨。
你干的是公家事,不要沾公家一点便宜。记住老话没错:“别看贼吃饭,要看贼挨打。”“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应,恶必报”。
知足常乐,无欲则刚。不贪图物质,不攀富比阔,凡事知足,过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生活。家庭妻贤子孝,无病无灾无祸无难,日子必定幸福平安。
父亲的这些生活教诲和做人做事的“规矩”,逐渐形成了我家的家风,也如同无价之宝,多少年来,我一直铭记在心。在我人生迷茫和徘徊的时候,它就像是夜幕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的人生之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使我受益终生。
父亲的家风
□张伟安()
&&我家的家风,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而形成。小时候,感觉父亲极其严厉,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要求很严。
父亲经常告诫我们之间要和睦相处,坦诚相待。我是个急性子,暴脾气,因为在家中数我年龄最小,所以往往受到家人的偏爱,平时干家务活,都由哥哥姐姐承担,有时候给哥做帮手干活,也是呆头呆脑,经常帮倒忙。这不免要挨哥的训斥,有时候自己不服,就撂挑子,扭头不干了。父亲知道后,把我们兄弟叫到面前,用“兄友弟恭”教育我们,让我们检讨自己,相互体谅。这就为我们以后直至成家后的几十年能和睦相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父亲常对我们说“做人要诚实守信,爱国益社笃友睦邻”。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我们所在的单位也组织职工参加募捐活动。已经退休在家的父亲也不甘落后,他从自己尽管不多的养老金中,拿出1000元人民币捐助灾区。他说,灾区同胞有难,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
“百善孝为先”。父亲说,“孝顺”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待老人,不仅要养其身,还要顺其心。我们兄弟每次外出回家都要为父母买些他们喜欢吃的食物。有一次,哥哥回家给母亲买了两个肉夹馍,母亲自己舍不得,分给几个孙子孙女吃,自己看着他们吃,高兴得合不拢嘴。哥哥看到母亲没有吃,就训斥孩子们,这样引起母亲的极大不满。看到母亲本来高兴的脸变得阴沉下来,哥哥认识到自己只做到了“孝”而不能“顺”母亲的意,等了一会儿,他双手捧着茶水递给生气的母亲,请母亲原谅他。母亲躺在床上不理睬他,他就一直站在母亲身边,直至母亲接了茶。嫂子和妻子相处三十余年,从未红过脸,高声说一句话。她们为父母行孝,尽职尽责,顿顿做饭,都会遵从父母的嘱咐。父母外出或者走亲戚,一定有其中一人陪同。如今虽分两户居住,却经常一锅吃饭,几十年如一日,从不争多论少。
父亲经常告诫家里人,不要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岳父的村上配育玉米良种,种子公司下乡回收。当时玉米每斤才一毛来钱,而玉米良种的价钱每斤比普通玉米贵四五角钱,由于玉米良种的形状就像剥下来的玉米梢子,许多人家都用这些冒充良种赚钱。但是,父亲坚决不许家人这么做,他说,做人要有良心,绝不能做伤天害理、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
父亲的严格要求影响着我们家庭的每个成员,多年来逐渐形成一种良好家风。他的五个孙子,因为四个都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和贵阳,所以,每隔些日子孩子们就会打电话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时不时的寄些礼物给老人。我女儿张欣西北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深纺集团工作。她继承了我家的好家风,工作中肯吃苦,爱学习,懂礼貌,与同事友善相处,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有一年春节期间,单位对假期上班的员工分发红包,她也属发放对象。一天下午,她同公司领导到基层检查,因为时间安排得比较紧,所以未来得及锁办公室抽屉就离开了。下午回来后,发现自己的抽屉里多出了一叠二千元的红包。她以为其他同事在自己这里暂时存放,当询问了领导和同事后,大家都说不知情。面对不明财物,她毫不犹豫地上缴组织。
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影响着子孙后代的成长,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公民的
让妈享福□冯兆龙()
让妈享福是每个儿子的心愿。
今天,是母亲八十岁大寿。回顾母亲的一生,付出多于得到,奉献多于享受,勤劳多于安逸,善良多于冷漠。她用付出、奉献、勤劳、善良影响着她的子女,而且还在不断地影响着她的孙辈。这,也许就是传承吧。
我们家原在关中农村。小时候,家穷,父亲又在省城教书,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兄妹五个拉扯大,里外家务,轻重农活都是她一人承担。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一年四季都在忙,永远有做不完的活。不管什么时候,她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在家中干家务,要不就是在锅台上做饭。即就是晚上,她也会在灰暗的煤油灯下为儿女们做衣裳,有时一觉醒来,她还在那里忙针线活。第二天一睁眼,你又能看见她在锅台上忙碌的身影。然而,不管生活多么艰辛,环境多么恶劣,我从未见母亲叹过气,流过泪。我们家原来成分不好,是所谓的地主家庭。在那个年代,地主家庭就是受人歧视的家庭,子女们也是受人歧视的对象。孩提时的我不懂事,遇到不公的事,总是据理力争,遇到歧视的人,总是怒骂相对,为此,母亲总是为我担心,害怕我惹是生非。每每看到因我惹事而招来与母亲论理的人,我总是恨自己,恨自己的弱小,恨自己的无能,恨自己为什么总是让母亲生气。常常想,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让母亲不再为我担心。
我上初中是在离家十里开外的镇上上的,在校住宿,由于没钱,每顿饭就吃从家里背来的馍馍。为了能让我吃到新鲜的馍馍,母亲总是在每个周三的下午给我送一袋她刚蒸出来的馒头或者刚烙好的锅盔。三年的时间里,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只要是周三,我总能接到母亲从家里给我送来的馍馍和咸菜。每每从母亲手里接过馍馍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暖暖的幸福感。我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要让妈享福。
高中毕业后,我便去新疆当了兵,在我即将离开家的那个晚上,母亲拉着我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哭了,我知道,这泪,是幸福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这泪,有母亲对过去心酸岁月的感慨,也有对儿子长大成人的喜悦。她对儿子以前的种种误解、打骂,也许在这一刻彻底释然了。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儿子长大了,以后再不让您操心了,我要让您享福!”母亲擦了擦泪水又笑了,她知道,她为家庭,为儿女所做的一切没有白费,儿女成人、懂事、明理就是她最大的愿望。
当兵几年里,我入了党,受了奖,还被评为优秀士兵,每每将这些消息写信告诉母亲的时候,我都有一种自豪感,我要让自己成为母亲的一种骄傲。复员回来后,我参加了工作,有了收入,便时不时地买些吃的、穿的、用的送给母亲,每次她都会说,别乱花钱,我什么都有。我知道,她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一定是幸福的。我说:“不要紧,我有钱,我要让您吃好,穿好,我要让您享福。”母亲说:“你要让我享福,不是让我吃好穿好,你干好你的工作,为社会多作贡献,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让我享最大的福。”
听完母亲的话我无言以对,却知道了该如何去走以后的路,也知道了以后该怎样让妈享福。
一个平凡质朴能干的女人,一个无私奉献毫无怨言的女人,一个为了家庭、为了儿女倾其所有的女人,这,就是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不高大但却无可撼动,很平凡但却是我最疼爱的人。
□张梦婕()
关中乡下最隆重的事情莫过于盖房子,新屋落成后门楼上的匾额非常重要。一般有见识的人会请乡里的文化人提前拟好了诗文,请书家来写,然后让匠人镂刻。因此我们老家有个习俗,不管是街坊邻居还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要打量一下大门的匾额,以了解这家人的风尚追求。
有一年,我家祖辈传下来的房子已经破旧不堪了,父亲当时在甘肃工作。他趁着春天里乡亲们有空闲,重新翻盖房子,新房落成后,匾额用什么好呢。村子上长辈有的建议用“宁静致远”,有的说用“自力更生”,父亲一直低着头琢磨这个事,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大家看用“耕读传家”怎么样。大哥当时刚从五七干校毕业,特殊的年代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暂时在家务农。他嘟着嘴巴,很不高兴,对父亲嚷道:“总是耕啊耕,我都耕够了,当庄稼汉的味道你们这些公家人尝过没有?”父亲和颜悦色地对大哥说:“委屈你了,孩子,是爸爸没有本事给你安排工作,但这个匾额必须用‘耕读传家’四个字,这是咱们老张家从你爷爷手里继承下来的老传统,千万不能丢。”
当时白天木匠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搭建房子,院子里的木材特有的香味弥漫开来,晚上帮忙干活的人四散而去,那个晚上月亮如银盆,像泼洒了一地的水银,父亲把我们兄妹四个召集起来,给我们讲太爷爷那一代人是怎样辛苦持家的,主要依靠土地为生,以耕为业。而到了父亲这一代人,他是个遗腹子,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是我那三寸金莲的奶奶骑着毛驴送他走州过县去读书识字。14岁时父亲就参加了工作,做了党组织的通讯员,躲过了多少次枪林弹雨,才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日子。因此父亲深感读书的重要性,如果家里能出个文化人,那将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情啊。所以他在教育子女上,从来都是以身作则,每年收割麦子父亲从单位休假回家,就加入了乡亲们干活的队伍,割麦、碾场、扬场,一直到秋播。白天父亲忙完了地里的农活,晚上还嘱咐我们几个小家伙要好好学习。当时我爱看课外书,总是央求父亲多给我买几本小人书,他答应后却提出一个条件,要我必须学好文化课,考试过关才有课外书可读。为了争取几本书籍,我发奋起来,夜晚点着煤油灯也要把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
几年之后,大哥结婚了,要申请另外一畦宅基地。新房落成后,匾额照样是
“耕读传家”四个字。这时大哥已经成熟稳健起来,他再也不和父亲争执,而父亲也调回了老家工作。平日里他在县城上班,只有周日才回家。父亲除了给我们买点小零食打打牙祭外,就是买书籍。在这期间我和三哥两个人一做完作业,就开始看《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文学书籍,恰恰是这些最初的精神面包,丰富了我的视野,使得我以后选择了中文作为谋生的手段。一夜夜书香熏染,我渐渐懂了“耕读传家”四字的深意:“耕”可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为生存之本。“读”可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
我的女儿出生后,叔叔伯伯都来庆贺,有的要给孩子买个银手镯,有的要送琥珀项圈,我都没有要。我给他们说,假如你们真心实意想送孩子礼物,就给孩子订一份适合婴幼儿的杂志,或者请书家写一幅
“耕读传家”即可。果真孩子的大伯每年都给小家伙订阅期刊,培养了她最初的阅读兴趣,以至于她上中学后作文成绩一直不错,这都得益于“耕读传家”的家风熏陶,才使得我和女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姿态。
“耕读传家”——我们家的传家宝。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县城商铺投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