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近在眉睫 牛市哪类股票涨得多“受益”最大

入世近在眉睫 世贸概念能否持续走强?_大盘评析_财经纵横_新浪网
入世近在眉睫 世贸概念能否持续走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日 08:4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主持人:吴智钢 入世近在眉睫
  主持人:我国将于本周末正式签定加入WTO的文件,昨日盘面上入世受惠板块应声而起,、、等纷纷走强。请两位嘉宾分析一下,世贸概念能否在近期内保持强势?
  东方趋势
李霏:加入WTO,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证券市场一向是经济的晴雨表,由上周开始的世贸板块的行情,相信正是证券市场为了迎接中国加入WTO而作的提前预演。近期与世贸有关的品种也一定会维持其强势特征。通过盘面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世贸概念正在逐步深化。已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纺织、港口等概念了。在这些品种走强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包括商业板块等在内的新生市场热点正涌现出来。盘中出现的、的走强,已说明了这种迹象。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在迎接入世的过程中,市场已开始了深入的挖掘。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在世贸概念走强的同时,深入挖掘新的与此有关的市场热点,是获利的关键。也是市场热点延续的关键。
  西南证券
闫莉:随着多哈会议的临近,“入世概念”股表现活跃,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该板块表现只具有短期的效应,不具备持续走好的条件。我国的入世谈判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入世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过阶段性炒作,入世概念实际上已经提前兑现,因此持续走好的可能性不大。“入世”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意义十分深远,应该说是实质性的利好,但由于目前大盘正处于第四浪的调整运行中,当前短期行情的性质属于B浪反弹,“入世概念”股很难脱离大盘走出独立的大幅上升行情,目前该板块表现出的热络行情更多的是借题发挥的短期表现。投资者应防止借机派发。在前期大盘大幅下挫时,各家基金也相应进行了大量减仓,但对于明显受惠于“入世”的纺织类、港口类个股,多家基金基本上仍是继续持有,但是通过对比基金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的持仓,可以发现除了、略有增仓外,其他个股没有增持,反而增持了等网络股以及、等绩优股。因此如果世贸概念近期出现异常放量,应该警惕是否有出货嫌疑。哪类股票受益最大?
  主持人:市场普遍认为,纺织、港口运输、中药、白酒及资源类个股将会在加入WTO后受惠。请分析一下,其中哪类股票受益最大?哪些个股值得中线关注?
  西南证券
闫莉:“入世”后经济效益的产生来自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后,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效率收益,但上述效率收益并不是在各产业部门间平均分配的。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长期受保护的一些产业和资本密集型部门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如:汽车、农业、电信等,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将会受益。但实际上具体到上市公司,这种影响是复杂多变的,目前还很难说哪家上市公司一定受惠,因此短期看,应该选择市场认同度高的纺织类、港口类股票,建议关注、等。中期上,对于“入世”应该辩证地看待,一些传统产业的后市机会反而可能会更大一些,如钢铁板块;一些具有特许权经营的领域,如有线网络,也应给予适当关注。
  东方趋势
李霏:对于中国加入WTO以后,哪些行业将会成为受惠行业的问题。我们认为不能简简单单的根据目前的简单罗列得到答案。在前一段时间的市场炒作中,以纺织、港口为代表的板块被市场认定是入世受惠概念品种。但对于中国加入WTO这个大概念,我们应该全面、辩证地看待。近期公布新的股权置换公告,已说明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将会通过与国外企业的融合而得到真正的实惠。同样在诸如白酒行业中,影响其行业发展的也不仅仅是中国加入WTO,其行业自身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发展影响更为巨大。在这种角度来分析,他不应该属于受惠概念。通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可能有收益的行业应该是那些没有被市场充分挖掘的受惠概念品种。比如:资源行业、医药行业中的中药行业;以及我国传统弱势行业中可能因为中国加入WTO,而出现的良好发展机遇的高成长行业中的优秀上市公司。如:通信行业中的部分上市公司就属于这个范畴。
&nbsp&nbsp&nbsp&nbsp
【】【】【】【】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信 息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入世近在眉睫 哪类股票“受益”最大?_个股点评_财经纵横_新浪网
入世近在眉睫 哪类股票“受益”最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日 10:3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主持人:我国将于本周末正式签定加入WTO的文件,昨日盘面上入世受惠板块应声而起,、、等纷纷走强。请两位嘉宾分析一下,世贸概念能否在近期内保持强势?
  东方趋势
李霏:加入WTO,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证券市场一向是经济的晴雨表,由上周开始的世贸板块的行情,相信正是证券市场为了迎接中国加入WTO而作的提前
预演。近期与世贸有关的品种也一定会维持其强势特征。通过盘面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世贸概念正在逐步深化。已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纺织、港口等概念了。在这些品种走强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包括商业板块等在内的新生市场热点正涌现出来。盘中出现的、的走强,已说明了这种迹象。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在迎接入世的过程中,市场已开始了深入的挖掘。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在世贸概念走强的同时,深入挖掘新的与此有关的市场热点,是获利的关键。也是市场热点延续的关键。
  西南证券
闫莉:随着多哈会议的临近,“入世概念”股表现活跃,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该板块表现只具有短期的效应,不具备持续走好的条件。我国的入世谈判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入世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过阶段性炒作,入世概念实际上已经提前兑现,因此持续走好的可能性不大。“入世”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意义十分深远,应该说是实质性的利好,但由于目前大盘正处于第四浪的调整运行中,当前短期行情的性质属于B浪反弹,“入世概念”股很难脱离大盘走出独立的大幅上升行情,目前该板块表现出的热络行情更多的是借题发挥的短期表现。投资者应防止借机派发。在前期大盘大幅下挫时,各家基金也相应进行了大量减仓,但对于明显受惠于“入世”的纺织类、港口类个股,多家基金基本上仍是继续持有,但是通过对比基金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的持仓,可以发现除了、略有增仓外,其他个股没有增持,反而增持了等网络股以及、等绩优股。因此如果世贸概念近期出现异常放量,应该警惕是否有出货嫌疑。
  主持人:市场普遍认为,纺织、港口运输、中药、白酒及资源类个股将会在加入WTO后受惠。请分析一下,其中哪类股票受益最大?哪些个股值得中线关注?
  西南证券
闫莉:“入世”后经济效益的产生来自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后,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效率收益,但上述效率收益并不是在各产业部门间平均分配的。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长期受保护的一些产业和资本密集型部门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如:汽车、农业、电信等,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将会受益。但实际上具体到上市公司,这种影响是复杂多变的,目前还很难说哪家上市公司一定受惠,因此短期看,应该选择市场认同度高的纺织类、港口类股票,建议关注、等。中期上,对于“入世”应该辩证地看待,一些传统产业的后市机会反而可能会更大一些,如钢铁板块;一些具有特许权经营的领域,如有线网络,也应给予适当关注。
  东方趋势
李霏:对于中国加入WTO以后,哪些行业将会成为受惠行业的问题。我们认为不能简简单单的根据目前的简单罗列得到答案。在前一段时间的市场炒作中,以纺织、港口为代表的板块被市场认定是入世受惠概念品种。但对于中国加入WTO这个大概念,我们应该全面、辩证地看待。近期公布新的股权置换公告,已说明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将会通过与国外企业的融合而得到真正的实惠。同样在诸如白酒行业中,影响其行业发展的也不仅仅是中国加入WTO,其行业自身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发展影响更为巨大。在这种角度来分析,他不应该属于受惠概念。通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可能有收益的行业应该是那些没有被市场充分挖掘的受惠概念品种。比如:资源行业、医药行业中的中药行业;以及我国传统弱势行业中可能因为中国加入WTO,而出现的良好发展机遇的高成长行业中的优秀上市公司。如:通信行业中的部分上市公司就属于这个范畴。
&nbsp&nbsp&nbsp&nbsp
【】【】【】【】
 相关链接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信 息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迎接“入世”系列之产业篇
  为中国改革注入新动力
  利与弊,机遇与挑战,期待与担忧……中国人对WTO的心情真是复杂。
其实,以平常心观之,WTO既不是美妙的“大馅饼”,也不是恐怖的“大陷阱”;它既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中国所有的难题,也不会转眼间摧垮中国的民族工业。中国之所以历经坎坷仍孜孜以求,是出于改革开放的内在冲动。
有识之士坚信,WTO将为中国改革注入新的动力,加速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这一点,从最近中国清理过时法规、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外商投资领域限制、整顿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举措中可以获证。
中国的改革采取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式。改革之初,由于压抑已久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几乎每个人都成为改革的受益者。那时,改革势如破竹,备受赞誉。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浮出水面,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不可避免受到损失。当改革从“给好处”到“付成本”的时候,我们已听不到“帕累托改进”带来的笑声。
而加入WTO,中国将不得不遵守这个组织既定的规则。WTO作为一种外力,将迫使中国加快市场化改革,这在内部改革动力不足,各种利益僵持不下的情势下,是难得的推力。
经济学家海闻认为,加入WTO将使中国的民营经济进一步获得平等待遇,以往在信贷、准入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将被取消;而随着补贴、保护等非市场行为的受限,部分国有企业的生存将受威胁,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已不可避免。
  入世对中国某些产业将带来冲击,但绝非灭顶之灾,只要体制得当,可能失去了短期的垄断利润,而收获的将是长远的发展。
但对于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WTO带来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一直习惯于依靠人治、红头文件管理经济的政府行为,将在WTO的规则下“洗心革面”,甚至“脱胎换骨”,这无疑将是一场艰难的变革。
  可以说,面对WTO,最大的调整是政府的调整,政府的行为得当,国企、金融、汽车……所有的问题都有机会迎刃而解。
权威部门的测算说,加入WTO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7到1个百分点,可带动几百亿美元的出口,能创造国内400万至1000万人的就业。
这样的利好绝非“唾手可得”。中国一位领导人最近在谈中国入世问题时有一句言简意赅的判断:“有利有弊,经过努力,争取利大于弊”。要更多地分享WTO的好处,需经各方面付出艰苦的努力,而政府,更是首当其冲。(据中新社)
  保险业期待“浴火重生”
中国“入世”,保险业的开放一直是各方讨价还价的焦点。在旷日持久的艰难谈判过程中,中国的保险市场硝烟四起,外国保险巨头已陈兵国门,弱小的民族保险企业有没有能力与狼共舞?中国保险市场的现有格局将被打破,人们期待中资保险能化险为夷,借机壮大。
外资保险在中国“入世”谈判时要价很高,因为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巨大,保险业大蛋糕让人垂涎。去年中国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为127元人民币,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360美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本国当年GDP的比例)不到1.8%,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
与中国的同行相比,外资保险公司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中国保险业恢复发展不过20年的历史,全行业的资产不足400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上一家中等规模的保险公司资产就超过1000亿美元,规模上不可同日而语,经营管理水平上差距更大。
实际上,外资已经给中资保险带来了很大压力。上海是对外资保险开放的试点城市,现有12家外资保险公司占有一成三的寿险市场份额。在另一个试点城市广州,友邦和信诚两家外资保险公司今年前3季度已经获得了寿险市场份额的一成二。
正因为实力悬殊,虽然“入世”可以刺激中国保险市场的整体需求,有利于中资保险在管理方式和经营水平上的提高,并且促进中资保险的国际化进程,但其对中国保险这一弱势产业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据介绍,中国“入世”在保险业上的承诺是:中国“入世”后,外资非寿险公司可以以合资公司、分公司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分公司、合资公司和子公司的方式来华营业;而外资寿险公司则只能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在中国设立营业性机构,且外资股所占比例不得超过50%;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可以以合资公司形式进入市场,几年后可设立独资公司,但业务范围限定在大型商业险和再保险的经纪业务。
加入WTO,中国保险企业还剩下一点点屏障,那就是保险业开放在地域和时间上是逐步进行的。据介绍,在地域上,“入世”之初,除现已开放的上海、广州外,将增加开放3个城市,其后两年内再增加开放10个城市,“入世”3年后将取消地域限制。
在时间上,“入世”时外资非寿险公司可以在现行业务范围基础上增加经营统括报单和大型商业险业务,“入世”后两年内可以向中外客户提供全部非寿险业务服务;“入世”时外资寿险公司可以对中外客户提供个人寿险业务服务,“入世”后3年内则可从事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业务。
虽然有时间和地域上的屏障,但中资保险公司应抓紧时间提高竞争力。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是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4家公司,其中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占据着市场的垄断地位,虽然在本土化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还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处境艰难。
从不同险种来看,专家认为,财险面临的压力要比寿险大。国内的寿险公司经过与国外公司直接竞争,已经在产品设计与风险管理上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寿险产品如投资连接产品基本跟上世界潮流。而国内财险品种少,服务差,水平低,其他如再保险、保险中介等也都不容乐观。
时间已经不多,中资保险能否迅速成长还是未知数。中国保监会今年对保险市场进行整顿和规范,发现保险公司依然问题多多。广州保监办主任魏迎宁对此深表担忧:“中资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比较低,品质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比较差,老爱打擦边球,搞‘回扣’、‘误导’等不正当竞争,没有在服务上、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
  由此看来,中国保险业“入世”无论利弊,中资保险公司都需要“浴火重生”。(据中新社)
  房地产不好“玩”了
中国加入WTO近在眉睫,业界和专家认为,它将对房地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表现为既有受冲击的一面,又有起促进作用的一面,从总体上看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机遇大于挑战。
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把房地产业视为中国最大的暴利行业的时代将不复存在;不规范的“圈地、圈钱和圈客户”行为将受到制约,素质低、实力差和经营行为不规范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一句话,房地产不好“玩”了。
中国建设部日前组织专家起草了一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专家指出,“入世”后,房地产市场需求会有较大增加,带动供给相应上升。特别是对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别墅以及厂房的需求增加;国外优质廉价的建材、电梯空调等设备、厨卫产品,好的规划设计理念,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等将进入中国,进而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提高房地产开发质量;将逐步对外开放金融保险业,促使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来源更多,有利于房地产业资金的融通。
与此同时,业界和专家不讳言加入WTO对房地产市场、企业、市场秩序和政府管理的挑战。有人认为,中国房地产业是中国硕果仅存的暴利孤岛,惟一躲过降价战战火的保税特区。但是,加入WTO后,一切终将改变。
目前中国城乡住宅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5%。此外,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程度高,其发展会创造对其他产业产品的需求,约为房地产业的自身需求的2倍左右。以房地产企业为例,1997年房地产外资投入61.7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利用外资额的9.5%,占全国房地产投资总额的15.7%,外资房地产企业约占当时中国2万多家企业总数的1/20。
入世后,早就对中国房地产垂涎三尺的海外房地产巨头,将会更积极角逐这一巨大的商机。不仅同文同种的港台、华人企业会继续投资中国的房地产业,国外知名的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预计也会有较大增加。无疑,这些企业必将挟资金、技术、营销、物业管理等优势,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特别是房地产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行业,这是外商最想也较容易进入的领域,而国内在这些领域比较幼弱,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伴随中国政府对现有的国内房地产法规进行全面清理,依照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贸易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市场准入原则等准则,以往一些企业使用的“黑箱作业”和寻租等行为将不合时宜,市场竞争将更加严酷。报载,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声称,5至10年后,现有5万多家的房地产公司将有90%在竞争中消亡,国内会逐步形成百家以上的、百亿元收入的跨区域经营的房地产公司。
换言之,不通过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加强企业管理、增加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增强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就得“玩”完。而与时俱进的企业将因势利导,再铸辉煌。
中国建设部和不少业界专家认为,加入WTO对中国房地产业而言有利有弊,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和市场的地区性等特点决定,短期不会有太大影响,长期也是利大于弊,甚至可以转弊为利。只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化解弱势,主动迎接挑战,将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便能让中国房地产业逐步走向成熟,迎来新的繁荣时期。(据中新社)
  民航业面临三大课题
  中国年内“入世”已成定局,航空市场即将对外开放。这种开放对中国民航业而言,会造成哪些冲击和影响?
现任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世贸组织民航对策课题组组长田保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中国“入世”,民航业要面临服务领域三大课题。
  课题一:“入世”对民航计算机定座系统(CRS)服务的冲击
田保华指出,由于中国信息服务起步晚,网络建设相对慢,加之多种因素的制约,与航空公司配套的信息服务滞后;导致中国各航空公司对本国计算机定座系统的研发心存疑虑。
目前,一些外国公司未经任何手续,便非法进入中国设办事处,推销其计算机定座系统。一些大饭店、大宾馆则私自租用专线与外国CRS系统联网,为外国公司代理销售或准备使用外国定座系统,这样的饭店和宾馆有400家以上。
  另外,外国航空公司与中国航空公司签署代码协议(国际航空公司与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签订代码共享协议),其CRS系统已被允许进入中国。
  田保华表示,“入世”后,必定会有更多的国外CRS经营系统的公司,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进入中国,这将造成多家竞争的局面。
  课题二:“入世”对民航飞机维修领域的冲击
据了解,中国飞机维修领域由于维修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基础薄弱,因而较早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统计显示,截止到1996年年底,中国民航总局已批准的国内外维修单位共463家,其中国内维修单位241家,外国维修单位222家。
田保华说,飞机维修服务市场的分割,造成国内的维修工作量远不及外国维修厂家,国内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送国外维修量几乎占了90%。在维修深度上,也不及外国维修厂家。因此可以预料,中国“入世”后航空维修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课题三:“入世”对中国航油市场的冲击
田保华说,中国航油市场目前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独家垄断供销。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下,与国际油价相比,中国航油价格一直显得很高。“入世”后,随着外国航空油料企业的介入,中国航油市场必将受到冲击。
为攻破上述难题,加强中国民航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世界贸易组织课题组”的专家们提出了看法,主要有:参照承诺表,修改和制定有关法规。如:已实施的《中国空运企业及其销售代理人在中国境内适用计算机及旅客定座系统的暂行管理办法》、《关于中国民航计算机定座系统与国外计算机分销系统联网的规定》等均应重新审视,并作必要修改。特别是在现阶段,对只飞国内航线的航空公司,是否有必要使用外国的定座系统,值得研究。
  专家们建议,对中国不予承诺的外国计算机定座系统在中国的实际商业存在,中国民航及有关部门应该用行政手段予以清理。
对于中国航修企业如何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专家们认为,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寻求与国外航修企业和航空产品制造商合资,或航修企业联合重组;调整项目取向,形成自身的强势。
田保华强调,目前《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附件———航空运输服务条文在民航运输服务领域只涉及飞机维修和修理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的销售和营销、计算机定座系统等方面。但是,从长远看,“入世”将使中国航空运输服务贸易市场及民航的对外政策更加开放,中国“入世”利远远大于弊。(据中新社)
向朋友推荐本文
您还有话对朋友说 :
朋友的名字
朋友的信箱
&&&&&&&&&&&&&&网易财经频道-入世近在眉睫 世贸概念能否持续走强?
您目前的位置:-->-->
入世近在眉睫 世贸概念能否持续走强?
日09:18:05  
服务名称:网易头条新闻
计费类型:按条计信息费
发送频次:6-8条/天
介  绍:最新的消息、最热的时事、新闻NO.1令国内外要闻天涯咫尺间
*网易通行证&&或您的手机号:
* 密  码:
主持人:我国将于本周末正式签定加入WTO的文件,昨日盘面上入世受惠板块应声而起,仪征化纤、招商局、盐田港等纷纷走强。请两位嘉宾分析一下,世贸概念能否在近期内保持强势?
东方趋势 李霏:加入WTO,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证券市场一向是经济的晴雨表,由上周开始的世贸板块的行情,相信正是证券市场为了迎接中国加入WTO而作的提前预演。近期与世贸有关的品种也一定会维持其强势特征。通过盘面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世贸概念正在逐步深化。已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纺织、港口等概念了。在这些品种走强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包括商业板块等在内的新生市场热点正涌现出来。盘中出现的王府井、武汉中百的走强,已说明了这种迹象。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在迎接入世的过程中,市场已开始了深入的挖掘。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在世贸概念走强的同时,深入挖掘新的与此有关的市场热点,是获利的关键。也是市场热点延续的关键。
西南证券 闫莉:随着多哈会议的临近,“入世概念”股表现活跃,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该板块表现只具有短期的效应,不具备持续走好的条件。我国的入世谈判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入世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过阶段性炒作,入世概念实际上已经提前兑现,因此持续走好的可能性不大。“入世”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意义十分深远,应该说是实质性的利好,但由于目前大盘正处于第四浪的调整运行中,当前短期行情的性质属于B浪反弹,“入世概念”股很难脱离大盘走出独立的大幅上升行情,目前该板块表现出的热络行情更多的是借题发挥的短期表现。投资者应防止借机派发。在前期大盘大幅下挫时,各家基金也相应进行了大量减仓,但对于明显受惠于“入世”的纺织类、港口类个股,多家基金基本上仍是继续持有,但是通过对比基金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的持仓,可以发现除了茉织华、外运发展略有增仓外,其他个股没有增持,反而增持了前锋股份等网络股以及深万科、五粮液等绩优股。因此如果世贸概念近期出现异常放量,应该警惕是否有出货嫌疑。哪类股票受益最大?
主持人:市场普遍认为,纺织、港口运输、中药、白酒及资源类个股将会在加入WTO后受惠。请分析一下,其中哪类股票受益最大?哪些个股值得中线关注?
西南证券 闫莉:“入世”后经济效益的产生来自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后,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效率收益,但上述效率收益并不是在各产业部门间平均分配的。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长期受保护的一些产业和资本密集型部门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如:汽车、农业、电信等,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将会受益。但实际上具体到上市公司,这种影响是复杂多变的,目前还很难说哪家上市公司一定受惠,因此短期看,应该选择市场认同度高的纺织类、港口类股票,建议关注益鑫泰、天津海运等。中期上,对于“入世”应该辩证地看待,一些传统产业的后市机会反而可能会更大一些,如钢铁板块;一些具有特许权经营的领域,如有线网络,也应给予适当关注。
东方趋势 李霏:对于中国加入WTO以后,哪些行业将会成为受惠行业的问题。我们认为不能简简单单的根据目前的简单罗列得到答案。在前一段时间的市场炒作中,以纺织、港口为代表的板块被市场认定是入世受惠概念品种。但对于中国加入WTO这个大概念,我们应该全面、辩证地看待。近期上海贝岭公布新的股权置换公告,已说明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将会通过与国外企业的融合而得到真正的实惠。同样在诸如白酒行业中,影响其行业发展的也不仅仅是中国加入WTO,其行业自身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发展影响更为巨大。在这种角度来分析,他不应该属于受惠概念。通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可能有收益的行业应该是那些没有被市场充分挖掘的受惠概念品种。比如:资源行业、医药行业中的中药行业;以及我国传统弱势行业中可能因为中国加入WTO,而出现的良好发展机遇的高成长行业中的优秀上市公司。如:通信行业中的部分上市公司就属于这个范畴。
 热力推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 哪类股票 美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