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中国A恒生小型股指数成分股调整怎么选 这3股被看好(

中国证券网20日报导,MSCI拟将中国大型A股的权重,从5%,提高到20%。根据MSCI测算,以每5%的比重纳入A股市场,带来的资金大约是220亿美元。若此次谘询结果正面,则A股纳入的比重提升至4倍,基于5%的纳入比重带来的资金量测算,预计将有660亿美元的海外增量资金投入A股市场。


【MSCI建议调高A股权重 主题基金整装待发】9月26日,明晟公司(MSCI)宣布就“进一步提高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这项议题展开咨询。据了解,议题建议将MSCI中国A股大盘股纳入因子从5%提升至20%,这将分两阶段进行——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估和2019年8月季度性指数评估。据统计,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有24只MSCI主题基金,其中6只处于认购期。另外,还有9只相关基金处于已审批待发行阶段。(微信公众号公私风云)

  北京时间9月26日,明晟公司(MSCI)宣布就“进一步提高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这项议题展开咨询。

  据了解,议题建议将MSCI中国A股大盘股纳入因子从5%提升至20%,这将分两阶段进行——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估和2019年8月季度性指数评估。

  据记者统计,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有24只MSCI主题基金,其中6只处于认购期。另外,还有9只相关基金处于已审批待发行阶段。

  A股纳入因子或将增至20%

  根据MSCI公布的进度,从今年6月份开始,全球领先的指数供应商MSCI基于5%的纳入因子,分两步实施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的初始计划。

  9月3日起,A股的MSCI纳入因子从初始阶段的2.5%提升至5%,236只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5%的权重。

  目前来看,对于A股而言,加入MSCI无论对其扩大投资规模或吸引动性都带来了好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年内北向入A股市场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2200亿元,而南向资金为600亿元。

  MSCI(明晟)CEO费尔南德斯称,A股初始纳入后可吸引约170亿美元-180亿美元,未来完全纳入后,预计资金流入将达到3400亿美元左右。

  作为本次议题建议的一部分,明晟公司除了建议将MSCI中国A股大盘股纳入因子从5%提升至20%外,还提出将分两个阶段实施,时间点分别为2019年5月明晟半年度指数评估审议和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数评估审议。

  此外,作为2020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审的一部分,将中国中盘A股以20%的纳入因子一步纳入MSCI中国指数。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MSCI之所以提出提升A股纳入因子比例,很可能是受即将于9月27日公布是否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的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的影响。

  6只主题基金即将成立,9只待发行

  距离A股正式纳入MSCI全球市场指数已有3个多月,部分看好MSCI概念股,积极布局MSCI主题基金。近期,各家MSCI主题基金的最新情况也备受市场关注。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目前市面上出现了24只MSCI主题基金。其中,有18只完成募集(份额合并计算),来自10家基金公司,分别是华夏、南方、易方达、招商、华安、建信、平安大华、长城、华泰柏瑞、创金合信基金。还有华安MSCI中国A股国际、新华MSCI中国A股国际ETF等6只MSCI主题基金正处于认购期。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目前有9只MSCI概念主题基金处于已审批待发行阶段,分别来自华夏、前海开源、银华、中金和。

  从产品类型来看,上述MSCI主题基金绝大多数都是国际通ETF类型,其次还有中国A股ETF联接、低波动ETF等类型。

  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纳入MSCI权重提高将带来三大利好:首先,有望迎来海量资金,海外资金增量将为A股带来新的上涨动能;其次,A股上涨后市可期;最后,有利于改善市场环境,外资进入有利于推动监管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和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路径明确,A股在MSCI指数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我国指数基金发展仍将大有可为。

原标题:三度闯关告捷!A股成功“入富”,带来数千亿潜在增量资金

来源:Wind金融终端 移动APP

“入摩”之后,再次“入富”。

9月27日早晨,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定为次级新兴市场地位,2019年6月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9月25日,富时罗素竞争对手MSCI公司宣布,建议将中国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从5%增加到20%。

纳入富时罗素指数与纳入NSCI一样,对A股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新资金的注入。

据多家券商预计,短期带来的增量资金与MSCI相当,大概在千亿元人民币左右,长期来看,A股市场的外资增量空间将达数万亿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上周,沪指在迎来久违大涨且涨幅创下两年多来新高的背景下,北上资金买入节奏开始加快、力度也开始加大。9月以来,沪股通资金净流入81.39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49.25亿元,北上资金合计净流入逾130亿元。

证监会: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

早在8月26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就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动证券行业放宽外资股比限制政策的落实落地。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交易机制。抓紧推进沪伦通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推出。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推动更多的已上市期货品种对境外交易者开放。

作为MSCI的主要竞争对手,富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FTSE Global Equity Index Series,简称GEIS)是富时罗素指数公司的旗舰指数体系。截至18年3月,该指数体系涵盖了47个不同国家的约1.6万只股票。GEIS指数体系按照市场和市值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市场维度可细分为发达市场、新兴市场(细分为先进新兴和次级新兴)、前沿市场,市值维度包括大盘、中盘、小盘和微盘。

早在2001年,富时就已经发布了“富时中国指数系列”,只不过与此前的MSCI类似,其旗舰指数还没有纳入中国的A股。

作为MSCI的主要竞争对手,富时指数公司从2015年年中开始便启动A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的过渡计划,并且对纳入A股是否适宜进行评估。不过在2016年和2017年,富时罗素先后以市场过度干预、股票停牌率高等问题两次拒绝了A股。

2015年5月26日,富时罗素公司宣布启动将中国 A 股纳入富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的过渡计划,同时推出两大过渡指数:富时新兴市场A股大中盘指数和富时新兴市场A股全市场指数。

2017年9月,A股首次闯关失败。根据富时发布的报告,A股不能满足被纳入富时全球基准指数9项标准中的2项,分别是外资顺利流入和流出和交割结算制度。

2018年9月,富时罗素 CEO Mark Makepeace 在2018年9月13日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公司将于下周稍晚,或者下下周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全球新兴市场基准指数,随后会决定纳入比例。他说:“纳入的权重可能高于0.8%,我们将很快做出决定并宣布。”MSCI官网显示,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初始纳入权重为0.8%。

业界普遍认为,A股日益被国际指数公司纳入其指数并不断提高权重,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关注并进入A股市场,有助于提升市场活力。

华泰证券策略报告认为,如果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将带来三大维度利好:

一是市场情绪维度,短期内或将提振市场情绪,提升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

二是资金面维度,A股纳入富时罗素将带来潜在增量海外资金,除潜在外资,还包括国内新成立的跟踪富时罗素指数基金;

三是投资生态维度,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是A股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推动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尤其是海外机构投资者进入A股,有利于改善国内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生态。

法国巴黎银行在8月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逐步被纳入全球股票和债券基准指数可能刺激1.3万亿至1.45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并在未来几年内重塑资产类别之间的交易关系。除了MSCI和富时罗素,摩根大通和彭博巴克莱指数也可能在明年做出调整。

第一财经援引券商统计,如果中国内地A股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根据目前该指数约1.5万亿美元的规模,理论上有望给A股带来5000亿美元以上增量资金

据申万宏源证券测算,初步纳入A股将带来潜在增量资金约千亿,不考虑额度限制条件下,潜在增量资金可达到3500亿左右。

MSCI宣布考虑进一步调高A股在MSCI指数权重

在富时罗素宣布纳入A股这个关键节点之前,9月25日,明晟公司(MSCI)发布公告,考虑进一步调高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

公告称,明晟周二正式启动了有关进一步增加中国A股在明晟指数权重的咨询程序,这一程序承接在成功实施了5%的“初始纳入因子”之后,即A股占MSCI中国指数的权重增至5%。

最新公告列出了三个计划步骤:

第一,将MSCI中国A股大盘指数的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自由流通调整后市值的20%,分两个阶段实施,时间点分别为2019年5月明晟半年度指数评估审议和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数评估审议。

第二,深圳创业板指添加入符合条件的证券交易所分部清单,从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估审议开始实施。

第三,增加中国A股中盘股证券,纳入因子为20%,在2020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估审议时一步实施。

明晟表示,最初5%的纳入因子成功实施,得到了市场参与者“压倒性”的积极反馈,因此开始启动咨询程序,以期在MSCI指数中进一步增加A股权重。明晟欢迎投资界在2019年2月15日之前提交反馈意见,公司计划在2019年2月28日前或当天宣布纳入决定,目前不确定是否会改变明晟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

纳入MSCI后A股整体表现较好,大盘优于小盘

在纳入MSCI之后,A股表现如何呢?根据广发证券研报分析,当A股纳入MSCI宣布后,A股整体表现较好。2017年6月21日凌晨,MSCI官方宣布将A股正式纳入MSCI全球指数体系中,当日上证综指上涨0.52%。在随后一周、一个月和三个月的时间内,上证综指上涨了0.5%、2.6%和6.4%。

A股纳入MSCI宣布后,大小盘风格指数进一步分化,大盘风格优于小盘风格持续演绎。17年1月份开始,大小盘指数开始出现分化,大盘指数逐渐优于小盘指数。17年6月21日官方宣布A股纳入MSCI前后,大盘风格优于小盘风格继续演绎,并一直持续到今年初。

哪些板块更受外资青睐?

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外资正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力量。从2018年中报数据来看,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比接近6%,可比肩险资。

从持仓股所属行业看,中泰证券研报统计显示,银行股是重要配置对象,主动配置18年呈上升趋势。

1、MSCI成分股中银行股流通市值占比总市值达27.9%,在所有行业中占比最高。其中工行、农行、中行、招行分别为6.9%、5.2%、3.5%、2.8%。

2、外资对银行股的主动配置在18年呈现了上升趋势(数据剔除了银行股的战略投资者)。从个股配置对象上看,除去老三家城商行的战略投资者,近年QFII积极参与了银行股的打新以及18年在建行、中信等个股呈现了配置力度加大的趋势。

招商证券认为,从行业分布来看,外资总体明显超配消费和医疗,低配中上游行业,且陆股通低配金融,QFII低配信息技术

此外,招商证券的统计还显示,在持股公司市值方面,外资明显偏好大盘股。QFII 与陆股通选股均倾向于大中市值企业,所持大中市值企业股票的比重明显高于A 股市场整体分布水平。具体来看,QFII重仓股与陆股通所持股票中,150亿元市值以上企业的股票占比分别为40%与30%,远高于全市场16%的分布占比。

报告认为大市值企业往往是行业龙头,有盈利与估值优势,同时其股票具备较好的交易流动性。此外,当前部分周期行业以及以食品饮料、纺服为代表的消费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盈利向头部集中,有利于行业龙头的发展。

今年以来,外资连续加码抄底A股。

QFII方面,Wind统计显示,截至二季度末,纳入MSCI标的的A股中,QFII持仓数量为47只,有28只个股获增持,其中至少12只个股为上半年新进个股,且有8只个股的增持比例超过1%。

实际上,受到A股国际化加速影响,陆股通标的近期获海外资金加持明显。截至目前,9月以来,沪股通资金净流入81.39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49.25亿元,北上资金合计净流入逾130亿元。

Wind统计显示,截至9月20日,获得北上资金增持的陆股通标的个股达791只,占比55.12%,远高于同期减持的595只。

从增持个股情况来看,Wind统计显示,所有陆股通标的中,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增持个股占比超50%的行业数量达23个,仅有5个行业的增持个股占比低于50%,其中非银金融、休闲服务、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等领域增持个股占行业比例最高。

纳入MSCI标的的个股更是成为外资“争抢”的目标。

Wind统计显示,纳入MSCI标的的A股中,仅9月份以来就有131只个股获得北上资金增持,其中中国石化期间获增持规模达1.01亿股,另有22只个股的增持规模过千万股。

如按增持比例计算,同期有9只个股获北上资金增持比例超0.5%,其中中航沈飞、三一重工、潍柴动力、恒生电子的增持比例分别达1.16%、1.10%、1.08%、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恒生小型股指数成分股调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