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破碎960m打折了,想请问965m的笔记本能跑起来吗

&p&机械键盘这东西我个人基本没什么要求,只要是cherry轴基本都OK,蓝牙版只要链接稳定(基本也很少有人把键盘拿来拿去吧)都也都OK,Filco好像有蓝牙版的,其他几个答主推荐的ANNE PRO我看了下某宝的介绍页,性价比也是相当高的,可以考虑。&/p&&p&机械键盘最重要的还是轴体,因为它除了是无线键盘最重要的还是它是个机械键盘,不然罗技的无线键盘里随便挑一个就好了啊,机械键盘要的就是手感嘛,所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轴体尤为重要。我个人比较喜欢带有清脆声响的青轴,打字非常舒服,玩游戏多的朋友可能会选红轴和黑轴,茶轴我一般归类为那些不知道自己想要用什么轴体键盘的朋友们选择的轴体,因为它差不多是所有轴里边最没个性的,当然也有很多朋友是喜欢茶轴的。&/p&&p&再说说鼠标,我个人喜欢小鼠,所以推荐罗技MX Anywhere 2,现在也有升级版2s,玩游戏的话DPI可能不是很够用,不过日常使用起来真的舒服,而且可以插接收器也可以使用蓝牙,一个鼠标可以同时存储3个配对设备进行快速切换也是它的一大特色,我的另一个鼠标是雷蛇的锐蝮蛇,虽然贵了一倍多,日常办公用起来却没有anywhere爽&/p&
机械键盘这东西我个人基本没什么要求,只要是cherry轴基本都OK,蓝牙版只要链接稳定(基本也很少有人把键盘拿来拿去吧)都也都OK,Filco好像有蓝牙版的,其他几个答主推荐的ANNE PRO我看了下某宝的介绍页,性价比也是相当高的,可以考虑。机械键盘最重要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f4fc130af9afaf766d69d58cf72df43_b.jpg&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f4fc130af9afaf766d69d58cf72df43_r.jpg&&&/figure&&p&我们经常会被微软教育:拔出U盘前一定要安全移除:&/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4db308addb9b34a26129b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br&&/p&&p&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也很理解这点。因为如果文件操作都立刻进行,效率非常低,尤其对于大量小文件而言更是如此。操作系统的文件子系统有个buffer,将数据暂时存储起来,在方便的时刻再一次写入设备。这个安全移除就是最后一个“方便的时刻”。&/p&&p&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大部分人都是用完直接拔掉,也很少听说文件丢失,这是为什么呢?&/p&&h2&&b&原因&/b&&/h2&&p&其实微软做过调查发现要求用户每次点击鼠标好几次并不是个很好的办法,很少有用户喜欢这么做。它在Windows XP后改变了原先的做法,会尽量在用户操作完成后立刻刷新buffer。这样数据安全了,那么会不会造成磁盘存取效能下降呢? 其实操作系统会判断存储媒介的种类,只有外部可移动设备会被设置这种策略。通过哪里能观察到这种策略呢?我们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看到:&/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7b405de933f8a35ebebbe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7b405de933f8a35ebebbe9_r.jpg&&&/figure&&p&&br&&/p&&p&移动设备都默认被设置为可以快速删除,写缓存被禁用了。带来的好处是可以不用安全移除了!如果你需要更好的性能,可以选择下面那个“更好的性能”选项。如果是本地硬盘,则默认开关完全不同:&/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2f3d96b7e817a8ec116e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2f3d96b7e817a8ec116e5_r.jpg&&&/figure&&p&&br&&/p&&h2&&b&结论&/b&&/h2&&p&微软在不停的改进windows的使用体验。这个巨大的进步却没有广为人知,可能是顾及到可能的数据丢失。据我经验,在文件操作完毕后,等个一两秒钟,立刻拔出U盘,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怎么判断文件操作结束了呢?有很多U盘都带有指示灯,在灯光不再闪烁时,再拔出是个好主意。尤其是你只是读取,并不写入的时候。&/p&&p&这就是你的数据不会丢失的原因。&/p&&h2&&b&凡事总有例外&/b&&/h2&&p&如果你有很重要的数据,你希望能够100%确定数据不会丢失。那么通过安全移除可以确保无忧。但在很多时候,安全移除总是提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f80b51e16a8a6a82a03aba901b89de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89& data-rawheight=&1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f80b51e16a8a6a82a03aba901b89de3_r.jpg&&&/figure&&p&&br&&/p&&p&可你明明已经关闭了所有应用程序了啊?!其实系统中总有些程序在有意无意的扫描你的文件,这些程序包括杀毒软件、流氓软件或者某些“杀毒软件+流氓软件”。而你很难判断是谁锁住了U盘。在几次徒劳的尝试后,你也许就只有重新启动确保数据安全了。这也许就是微软不大张旗鼓宣传这个改进的主要原因:总有些人不按规则出牌。&/p&&p&如果你不希望白白认输,希望找出幕后黑手,那么请跟我来。&/p&&h2&&b&破案过程&/b&&/h2&&p&万事别伸手,伸手必被捉。U盘不能被移除是因为它的句柄(Handle)被锁住了(Lock),我们通过看看是谁锁住的Handle,就能够顺藤摸瓜,找到幕后的黑手。先下载破案工具:&/p&&p&1. Sysinternals的良心免费工具:Handle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technet.microsoft.com/en-us/sysinternals/bb896655.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andle&/a&)&/p&&p&2. 还是Sysinternals的良心免费工具:Process Explorer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technet.microsoft.com/en-us/sysinternals/bb89665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rocess Explorer&/a&)&/p&&p&假设我们的U盘是H盘,先运行Handle (Win7以上主要管理员权限):&/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c538d73b5ab43843a2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c538d73b5ab43843a20_r.jpg&&&/figure&&p&&br&&/p&&p&&br&&/p&&p&我们看到CleanMyPCService.exe锁住了U盘(H:)。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关掉这个exe就万事大吉了呢?Too Simple, Sometimes....啊同学们!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在任务栏里面根本找不到这个程序,甚至你启动任务管理器也难以发现他们的踪影。没关系,我们不是还有另外一个工具吗,让我们利用它来让黑手现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0c9fcdc7a86be6afba83e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2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0c9fcdc7a86be6afba83e8_r.jpg&&&/figure&&p&&br&&/p&&p&名字和指纹(PID)都对上了,黑手抓住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cd5523bdc00ab46c30f9a329264aec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cd5523bdc00ab46c30f9a329264aece_r.jpg&&&/figure&&p&&br&&/p&&p&&br&&/p&&p&我们可以用ProcessExplore关闭这个程序,再安全移除,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p&&h2&&b&结束后的新结束&/b&&/h2&&p&慢着,这么麻烦,让我们一般用户情何以堪,这里不是你们程序员秀优越感的地方!好吧,介绍一个方便的工具:LockHunte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lockhunter.com/download.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wnload LockHunter&/a&)。它的功能十分强大:&/p&&p&1. 显示锁住文件或者文件夹的进程和其详细信息。&/p&&p&2. 可以解锁、删除、拷贝和重命名锁住的文件。&/p&&p&3. 允许下次OS启动的时候再自动删除。&/p&&p&4. 杀掉锁文件的进程,还可以杀掉那个进程的文件,斩草除根!&/p&&p&5. 集成到Explore的右键菜单里,方便快捷。&/p&&p&最妙的是OS支持广泛:WinXP、Win7、Win8和Win10。32位和64位!&/p&&p&让我们用它来打开U盘:&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fa9aa16f2fd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49& data-rawheight=&4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fa9aa16f2fd2_r.jpg&&&/figure&&p&&br&&/p&&p&哒哒,黑手再次现形!我关,我删!世界清静了!&/p&&p&欢迎大家关注本专栏和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UEFIBlog&,在那里有最新的文章。同时欢迎大家给本专栏和公众号投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5479ebdd2351fcdcfb0771bd06fff3a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3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caption&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加入UEFIBlog公众号&/figcaption&&/figure&
我们经常会被微软教育:拔出U盘前一定要安全移除: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也很理解这点。因为如果文件操作都立刻进行,效率非常低,尤其对于大量小文件而言更是如此。操作系统的文件子系统有个buffer,将数据暂时存储起来,在方便的时刻再一次写入设备。这个安…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c97dc7e81f59f5b3dc9ed4d339bf1f3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c97dc7e81f59f5b3dc9ed4d339bf1f3_r.jpg&&&/figure&&h2&评测室做笔记本相关的内容也好几年了,大评测都到100篇了,然而一直没有给用户科普一下评测中使用的各种软件……&/h2&&h2&说来话长,以前是底气不足,我们用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后来就觉得大家可以百度到软件的名字,进而了解如何使用,不过这对于小白来说还是有些吃力的……鉴于大家经常问这个问题,这期科普系列就讲述一下,检测机器配置参数的软件一般都有哪些,这些软件如何使用等等。&/h2&&p&&b&PS:这次只讲检测的,以后还会有游戏帧数测试软件和常用跑分软件等。&/b&&/p&&p&&br&&/p&&h2&&b&【1】CPU-Z&/b&&/h2&&p&&b&官网地址:&/b&&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puid.com/softwares/cpu-z.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PU-Z | Softwares | CPUID&/a& &/p&&p&CPU-Z是主要用于查看处理器、主板和内存信息的软件。官网可以下载不同皮肤的版本,也有专门的中文版。&/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7cdf6fa6d8ebe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p&打开软件,主界面下是CPU的参数信息。&/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dcc0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1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figure&&p&注意,这里的“名字”一栏,并非是处理器的准确名称,是CPU-Z根据规格判断出来的,而“规格”一栏标注的名称才是处理器真正的名字。&/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8ebed71f3c6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p&说到处理器名字,像上图这样在“规格”一栏没写出来具体型号的,后面还带有(ES)标识的,这类处理器属于工程样品,是非正式渠道销售的产品。它可能存在一些bug,有时会导致系统不稳定等情况,一般消费者慎重购买此类CPU。&/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fbe27fce3d317381bcfc8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p&像这类CPU,规格一栏写出了具体的CPU型号,但后面还是有(ES)标识的产品,一般称为xx正显版,实际上这也还是工程样品,同样是非正规渠道销售,但是相对来说质量有保证,可能某宝价格会便宜点。不过也还是不推荐购买此类产品。&/p&&p&&b&目前来说,如果你是新买的笔记本,上面2种情况都是不应该存在的,除非你购买的产品不是正式渠道的,否则的话可能是商家在骗你。&/b&&/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527ed880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p&这一页里面还有其他一些参数,“代号”就是这个CPU的架构名称,TDP就是热设计功耗,考量CPU发热大小的指标,“工艺”就是晶体管制造工艺,这些是跟处理器型号绑定的,一般消费者看看就好。&/p&&p&除此以外,3级缓存大小,核心数和线程数是消费者需要知道的参数,然后再加上处理器的频率和架构新旧,就可以大概判断CPU的好坏。&/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ef19f017e4dfb4e6fda18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p&讲选项切换到“主板”,就可以看到机器的主板信息。“制造商”就是这台机器的品牌,如果是台式组装机的话这个就是主板的品牌。&/p&&p&“模型”就是笔记本的型号或者代号,众所周知国内很多笔记本的名字是和国际版不同的,国内版通常会本土化一个中文系列名字,然而写入BIOS的基本上都是国际版型号。如果笔记本是公模机,这里的名字很可能就是公模型号,借此可以判断某产品是否为公模产品。&/p&&p&这一页还可以看到BIOS的版本信息,版本号对于发烧友来说比较重要,因为不同版本的BIOS,可能会对性能、某些功能有影响,通常评测室也会注意版本号,如果消费者购买的产品,BIOS版本和我们测试的不同,散热上的表现也有可能出现不同。&/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4d3355620efc58e77cc19e55ed8d0c2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p&内存一栏,标注的是机器内存的类型、容量、频率以及时序。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容量和通道数是主要注意的点,双通道能保证CPU和核显性能更好。&/p&&p&注意这里的频率不是内存一般标注的频率,需要乘以2后才等同,比如图中是1197.1MHz,实际是约2400MHz。&/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4ed9def23bb5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p&切换到SPD选项卡,这里显示的是机器里插的内存条的信息。可以看到内存条的品牌和序列号,生产日期等,也有容量和频率以及时序。&/p&&p&刚才的内存频率和时序是实际机器运行时的状态,而这个SPD信息是内存条可以达到的状态,两者不完全等同。举个例子,上一代Intel的低压双核CPU,7200U这类,内存频率只能支持到2133MHz,所以插上去2400MHz的内存条后并不会更高,而SPD信息中仍然显示这个内存条频率能到2400MHz。&/p&&p&此外,如果机器是板载颗粒,这里是没有SPD信息的,因为这是内存条才有的,板载颗粒没有。&/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fc3c9104e8cfb462afad4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p&“测试分数”项目,是CPU-Z后期推出的一个比较处理器性能高低的测试,这个测试可以简单的比较一下好坏,不过有时误差较大,参考性不高。&/p&&p&&br&&/p&&h2&&b&【2】GPU-Z&/b&&/h2&&p&&b&官网地址:&/b&&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techpowerup.com/download/techpowerup-gpu-z/&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chPowerUp GPU-Z&/a&&/p&&p&GPU-Z是专门用于查看显卡信息的软件,官网除了普通皮肤外还有一个ROG版,但都没有汉化,百度到的汉化版为民间自制。&/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7bf68c06612dce6a20e39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5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figure&&p&第一次打开的时候会有一个提示,选No就可以。进入后软件一般会首先识别你的核显信息,除非你的机器核显是屏蔽的。这个时候你需要点击左下角的选择框,切换成独显等待一会就能看到独显信息了。&/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23ad8ee7a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5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这里面有很多参数,加上都是英文会让人难以上手。&/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ca66d8ba38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5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不过如果将鼠标移动到某个栏目中,程序就会显示中文的解释,比如name一栏就是显卡型号,不过这个型号是由驱动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自行更改并且将驱动安装成功,型号是可以自定义的。&/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b6ac4fd1e4c6d76688f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5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型号下面这6项参数,是显卡核心的物理规格和发布日期,只需简单了解。&/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a6931ebba6675eda35c8be8d11b9de6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5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BIOS Version”是显卡VBIOS的版本,右侧还有个箭头标识,可以用于导出VBIOS(不过不一定成功)。“Subvendor”是品牌名称,这个根据右边的“Device ID”决定,有时显示为“Unkown”即未知,那就是GPU-Z没识别出来。“Device ID”是识别显卡具体型号和品牌的关键,这是设备的唯一标识,理论上可以找到是哪台型号的笔记本会有此显卡。注意,这里的唯一性是对型号来说的,如果是同一型号的多台量产机器则无法区别。&/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fc8c13dfe4a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5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这6项是核心的一些特征参数,其中最主要的是“Shaders”,流处理器,可以类比为核心,显然这个越多越好。不过对于不同架构的显卡来说,直接对比数量大小意义不大,同架构下越多意味着核心性能越好。&/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fcf901f32861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5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这4项是显存信息,“Memory Type”是显存类型,现阶段主要都是GDDR5,更高端点是GDDR5X,再高端的是HBM2,如果是DDR3的话那基本不会是什么好显卡,这个可以大概了解你的显卡定位如何。“Bus Width”是显存位宽,位宽是越大越好,而且对于N卡来说,位宽几乎可以直接确定显卡高低端,256bit的在笔记本里就是旗舰次旗舰了,192bit是高端,128bit中低端,64bit那就是入门了。台式机里还有384bit以上的,想想都知道它有多厉害。“Memory Size”就是显存容量,喜闻乐见的参数,谁都能看懂。最后是“Bandwidth”即带宽,由显存频率、类型和位宽共同决定,这个参数是可以看显存综合表现的。&/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3f64c9aadac3dd1a4e3c3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5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Driver Version”是驱动版本,下面是日期和版本类型。&/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07bb30ebad53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5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再下面6个参数是频率信息,从左到右是核心默认频率、显存频率和典型boost频率,对于N卡来说,这个参数仅供参考,实际频率需要翻到第二个选项卡,在具体场景中运行时才清楚。&/p&&p&GPU-Z中的这么多参数,实际上对于小白来说,你只要知道名字,流处理器多少和显存就差不多了,可以基本辨别好坏。&/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37ee0d76bf8adcf600063daa39d1e29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5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切到第二个选项卡“Sensors”,这里的参数是显卡的传感器提供的,第一项是核心频率,第二项是显存频率,第三项是温度,第四项是负载,这4个可以反应显卡的实际状态,小白可能不太好掌握。&/p&&p&“Memory Controller Load”是显存控制器的负载,“Memory Usage”是显存占用率,这两项可以看出游戏中显存是否够用,是否出现了爆显存的情况。&/p&&p&“Power Consumption”可能大多数笔记本N卡没有这项,这个表示显卡运行时用了多少功耗,以百分比形式展现。&/p&&p&“PerfCap Reason”是一个状态指示,表达了当前显卡性能受限的原因,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小白大神都可以掌握,现在具体解释一下。&/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5aa410c4ec1c9930f59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5aa410c4ec1c9930f595_r.jpg&&&/figure&&p&如果显示“Idle”,那就是显卡负载很低,处于“空闲”状态,此时显卡压根没进入高性能状态,待机时大多会这样,节能省电。&/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d467ed80c5d34d1eccb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77& data-rawheight=&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7&&&/figure&&p&“VRel”指的是安全电压限制,对于笔记本N卡来说,这个提示意味着显卡已经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了,右边会显示蓝色,灰色代表上面的空闲。与VRel对应的是Vop,操作电压限制,台式机显卡有些可以调节电压,改了电压后就提示这个了。&/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d28ddfb19adbccb4a9d306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d28ddfb19adbccb4a9d306e_r.jpg&&&/figure&&p&“Pwr”指的是功耗墙限制,也就是TDP限制。笔记本显卡的TDP都比较低,所以游戏中通常会撞到功耗墙,导致显卡频率缩水,这个属于正常情况,毕竟发热不控制的话,散热就不够用了。右侧显示绿色,灰绿相间也是正常情况,如果全都是绿,大概率这个功耗墙是笔记本主板刻意限制的,此时的性能可能达不到标称性能。&/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20d028d9cac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20d028d9cac5_r.jpg&&&/figure&&p&最后一个“Thrm”指的是温度限制,即显卡过热了。过热降频是笔记本中不太常见的情况,因为厂商通常对显卡的散热都比较照顾,并且笔记本显卡温度墙通常也很高,能到90度以上。但有些厂商把温度墙设定的很低(比如MX150的一票超薄本),这就会导致Thrm的触发,右侧显示粉色。&/p&&p&根据状态指示,我们就可以判断显卡玩游戏时是不是发挥了全力。&/p&&p&&br&&/p&&p&第一篇就讲到这里,下一篇把一些小软件介绍一下,之后会讲述AIDA64和HWINFO的使用。&/p&&p&&/p&
评测室做笔记本相关的内容也好几年了,大评测都到100篇了,然而一直没有给用户科普一下评测中使用的各种软件……说来话长,以前是底气不足,我们用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后来就觉得大家可以百度到软件的名字,进而了解如何使用,不过这对于小白来说还是有些…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1bb01df6a366aad6f8ea5_b.jpg& data-rawwidth=&954& data-rawheight=&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1bb01df6a366aad6f8ea5_r.jpg&&&/figure&&p&&b&「笔吧吧友投稿」&/b&&/p&&p&&br&&/p&&p&&br&&/p&&h2&&b&这是一个小白的品牌信仰从建立至崩塌的故事&/b&&/h2&&p&&br&&/p&&p&&br&&/p&&h2&&b&序:种子&/b&&/h2&&p&&br&&/p&&p&很小时候只接触过台式机,对笔记本电脑了解甚微, 只在商场、超市、亲戚家、同学家里把玩过一些笔记本电脑,那时的我对笔记本电脑的认知如下:&/p&&ul&&li&都好丑&/li&&li&键盘不好用&/li&&li&触控板不好用&/li&&li&没有鼠标简直没法用&/li&&/ul&&hr&&p&记得在07年-08年间,那时我只有13岁,小屁孩一个,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我到姑姑家住了一段时间,&/p&&p&在那里,我见到了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笔记本电脑——&b&Thinkpad T60。&/b&&/p&&p&&br&&/p&&p&第一看到T60的时候最让我感到很惊艳的地方是A面那放在右下角的“IBM Thinkpad”Logo:&/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d9ff4ecfc14f4a4dd7c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d9ff4ecfc14f4a4dd7cef_r.jpg&&&/figure&&blockquote&还是小屁孩的我只知道IBM是一家很有名的企业,但并不清楚他们是做什么的&/blockquote&&p&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将Logo放置在右下角并&b&面朝使用者的设计&/b&。A面是真的好酷,给我一种干练简洁的感觉。&/p&&p&&br&&/p&&p&从我第一次见到「笔记本电脑」这个东西的时候,&b&就觉得A面Logo放中间面朝他人的设计是真的好low,真的是好丑。&/b&这个奇葩审美观点直到今日,也未曾有丝毫改变。&/p&&p&&br&&/p&&p&仔细观察这台T60,我的目光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四四方方的机身,漆黑如墨的外观,布局怪异的键盘,不明觉厉的红点,不明觉厉的三键,不明觉厉的小灯。&/p&&p&后来在与姑父聊天的时候问到这些东西, 我才知道红点三键是代替鼠标的,布局怪异的键盘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ThinkLight可以弥补弱光环境下屏幕次刺眼的问题。&/p&&blockquote&姑父经常在姑姑睡着后开着灯光不是很强的小台灯用T60工作&/blockquote&&hr&&p&说来也是惭愧,我真正意义上学习打字其实是用的这台T60,在这之前的我左手放到键盘上时,手指是在WASD键上的,打字姿势完全错误 (沉迷CS、war3不可自拔...)&/p&&p&在用这台T60练习打字的时候,我发现这个键盘的手感甚至比家里的薄膜键盘还要好用一些,并且敲击键盘的噪音也是很不大,三键就更没有声响了。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红点三键,并且可以很熟练使用,当时可把我得意坏了。&/p&&p&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姑父会说&b&“这大概是手感最好的笔记本键盘了。”&/b&&/p&&p&&b&当然,从这以后我就再也无法直视触控板了......&/b&&/p&&hr&&p&至此,&b&Thinkpad就给还是个小白的我种下了一个「最好的商务本」的种子。&/b&&/p&&p&在这颗种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最终导致了几年后悲剧的发生。&/p&&hr&&p&Ps:后来姑父换了台X220,这台T60就淘汰给我了,直到家里换了新的台式机,这台T60才正 式退休。但它目前依旧可以正常使用,已经10年了啊...&/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d7c6e95a026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3& data-rawheight=&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d7c6e95a026_r.jpg&&&figcaption&T60&/figcaption&&/figure&&hr&&h2&&b&一:信仰&/b&&/h2&&p&&br&&/p&&p&大一后半学年,我对游戏的需求急剧下降,便萌生了买一台商务本的想法,第一时间就想到了Thinkpad。&/p&&blockquote&&b&造化弄人,当时正好卡在了3代机退市,4代机上市的时间点上。&/b&&/blockquote&&p&为了挑选一台满意的TP,还是一个&b&小白&/b&的我就一头扎进了贴吧里,如同海绵一般的,吸收着“热心网友”、“热心吧务”所宣传的“TP黑科技”:&/p&&ul&&li&“革命性创新的一体式三键触摸板,触控板面积更大,手感完爆苹果”&/li&&li&“一体式三键手感优于老独立三键,配合新一代小红点使用手感更佳”&/li&&li&“新一代孤岛键盘,手感完爆老TP键盘”&/li&&li&“更轻更薄的机身”&/li&&li&“铝镁合金+碳纤维编织更加坚固”&/li&&li&“第*代鹰翼风扇,散热能力完爆上一代产品”&/li&&li&“Thinklight就是个鸡肋,背光键盘的实用性完爆Thinklight”&/li&&li&“垃圾IBM血统的产物早就应该被淘汰了”&/li&&li&“T440p散热很好,稳压i7不降频,掌托温度较低”&/li&&li&“W540双烤稳压i7 4930mx + K2100m不降频”&/li&&li&XXXXXXXXXXXXXXXXXXXXXXXX··························&/li&&/ul&&blockquote&&b&小白的我,只因T60给我带来了太多的震撼,而对这些说法深信不疑。&/b&&/blockquote&&p&并且在这期间,我在那些&b&“热心网友”&/b&与&b&“热心吧务”&/b&的耳濡目染下,对除Thinkpad以外的所有笔记本品牌,&b&都产生了不该有的偏见&/b&。&/p&&hr&&p&在一番考量后,我便出掉了仅用了1年的顶配Y510p,另外勤工俭学添了些钱,购买了一台Thinkpad:&/p&&blockquote&T440s:i5 4200u + GT730m + 4G + 32G SSD + 500G HDD + 1080p ips 蓝指摄。&br&另买了一根4G内存条、一套ABC面贴膜+屏幕保护膜,&br&心里的想着:好机器得爱惜着用啊~&/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bce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bce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2a8cea7d5ef3c59ded2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2a8cea7d5ef3c59ded2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2c845dba93b4a76e41b5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2c845dba93b4a76e41b54_r.jpg&&&/figure&&p&&br&&/p&&h2&&b&信仰的崩塌,由此开始&/b&&/h2&&hr&&p&机器到手给我的第一观感却是:&/p&&ul&&li&A面好丑”&/li&&li&Logo上的红灯有些刺眼&/li&&/ul&&p&心想外观而已,贴上膜都一样,算了。&/p&&p&&br&&/p&&p&然而在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点不对劲,&/p&&ol&&li&&b&机器并不轻便&/b&,T440s(3+6芯电池)的1.76kg只比T430s的1.79kg轻了0.03kg;&/li&&li&新键盘上的小红点十分难用,长时间使用手指会痛,手出汗后更加难以操控;&/li&&li&新&b&一体式三键触摸板的使用体验更是恶心至极&/b&;&/li&&li&新式键盘的打字手感不如老式7行键盘好;&/li&&li&&b&机器散热非常差&/b&,在外接散热底座的情况下玩求生之路,或开弹幕看视频时,整个左手所在区域的温度都非常热,靠近出风口的区域的C面温度甚至可以用&b&“烫”&/b&来形容;&/li&&li&对于会盲打的用户来说,背光键盘的实用性远远不如Thinklight,并且键盘背光极不均匀;&/li&&li&指纹识别率极低,并且阉割刷指纹开机功能。&/li&&/o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61fdd8ab4cf4b4dcff04e9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61fdd8ab4cf4b4dcff04e9a_r.jpg&&&figcaption&T440s的C面,粗略圈一下&/figcaption&&/figure&&hr&&p&然而当我带着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拿到贴吧里向&b&“热心网友”&/b&与&b&“热心吧务”&/b&请教时,他们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p&&blockquote&“你是水果的水军吧?”&br&“你个**吧?”&br&“散热差?你是哪里来的黑子?”&br&“一体式三键触摸板垃圾?很久没见你这样瞎逼黑的了,滚吧**”&br&“*************************************”&/blockquote&&p&&br&&/p&&p&还是个小白的我,被这一套素质Combo打蒙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与他们心平气和的理论,妄图让他们相信“这些都是事实”,然而换来的却是&b&变本加厉的辱骂。&/b&&/p&&blockquote&关注过黑将事件的朋友应该了解那些「人」的素质,且仅仅只是冰山一角。&/blockquote&&p&&br&&/p&&p&&b&善良与无知限制了我的想象力。&/b&&/p&&hr&&p&在被封禁了几次帐号后,我忽然明白了,&/p&&p&&b&原来真的有为了一点点金钱而抛弃良知,出卖良心的人。&/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e40f1b2d761dd118be0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e40f1b2d761dd118be05_r.jpg&&&/figure&&p&&b&而我也对“水军”这个词汇,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深刻理解。&/b&&/p&&hr&&p&后来因为一体式三键触摸板差评一片,联想紧急更新了新的触摸板驱动,可以将触摸板在软件逻辑上一分为二,手指在左半边按下=按下三键左键,右半边同理,但是按下触摸板时的高分贝噪音却是无法解决。&/p&&p&该驱动将原本只能得1分的一体式三键触摸板,硬生生提高到了9分的水平,&/p&&blockquote&&b&我说的是百分制。&/b&&/blockquote&&p&这台电脑在换硅脂后只能使「核心温度」稍微降低一些,而机器C面的大面积堆积的热量却完全不会得到任何改善。&/p&&p&使用该系列模具的机器(包括后续沿用类似设计的机型)散热差、发热高的原因是模具设计愚蠢,而且拥挤的内部空间也使得无法通过非破坏性改造来解决散热问题。&/p&&hr&&p&7k+对与一个学生党来说不算小数了,&b&再烂的电脑也要硬着头皮用下去,&/b&&/p&&blockquote&&b&毕竟这是因为自己“无知”而犯下的错误,苦果自尝。&/b&&/blockquote&&p&然而渣想并不想这样轻易的放过我,在使用了一个多月后,这台T440s出现了&b&无任何前兆突然断电&/b&的故障。&/p&&p&&br&&/p&&p&然多方尝试无果。&/p&&p&&br&&/p&&p&在搜索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有一些用户的T440s也存在同样的故障,也同是前几批次的产品,当时我就大概的明白了,这应该是前期产品的设计缺陷。&/p&&p&&br&&/p&&p&然而我这台t440s是在贴吧商人那里买的港行机,国内无法保修,这家店也没有能力去注册iws。破罐子破摔,我将电脑寄给卖家送到香港维修,总计耗时半个月,收发运费100元,然而最终还是没修好。&/p&&p&&br&&/p&&blockquote&&b&终于在八月初,忍无可忍的我将这台恶心了我数月之久的电脑给砸了。&/b&&/blockquote&&hr&&h2&&b&至此,信仰彻底崩塌。&/b&&/h2&&hr&&p&不甘心,&/p&&p&我不想再继续「无知」下去了,&/p&&p&&b&我想知道为什么。&/b&&/p&&hr&&p&15年之前,那时候&b&几乎所有的笔记本测评,都是收了厂家钱的软文、枪文&/b&,不像现在有“笔吧评测室”这样较为良心的笔记本测评机构帮助电脑小白。&/p&&p&&br&&/p&&p&当时的环境对电脑小白极不友好,小白若想深入了解电脑,只能通过寻找一些贴吧大神、论坛大佬的极少数测评以及言论,从这些大神的只言片语中吸取知识,&b&同时需要精确分辨软文,分辨水军的诱导性言论,并且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p&&p&&br&&/p&&p&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p&&p&比如“键盘手感”由那些方面构成、&/p&&p&比如散热模组的设计对表面温度分部的影响。&/p&&p&&b&理解力了诸多看似「鸡肋」、「落后」的设计背后所蕴藏的智慧结晶,&/b&&/p&&p&&br&&/p&&p&虽然还是对部分东西一知半解,&/p&&p&但至少,&/p&&p&至少我明白了笔记本的「散热」,真正靠的是哪些参数。&/p&&p&&br&&/p&&p&呵呵,我挺过来了,&/p&&p&&b&我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b&&/p&&p&&br&&/p&&p&这一年,我来到了51nb。&/p&&hr&&p&Ps:这是T440s留给我的唯一的东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28cc6ce099bcf955e7f44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6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28cc6ce099bcf955e7f44a_r.jpg&&&figcaption&T440s的维修单&/figcaption&&/figure&&hr&&h2&&b&二:信任&/b&&/h2&&p&&br&&/p&&p&生活学习离不开电脑,在51论坛潜伏了几个月,后经坛友安利,用近几个月打零工赚的钱在论坛某置顶商家那里买了一台X220,&/p&&blockquote&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购买二手笔记本电脑。&/blockquote&&p&按照论坛大佬分享的验机步骤,FRU、SN码都对得上号,最终确定是刚过保没多久的美行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cb94a9be851bb935ea4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cb94a9be851bb935ea47_r.jpg&&&/figure&&p&&br&&/p&&p&良心的论坛商家&/p&&hr&&p&熟悉的7行键盘,&/p&&p&熟悉的经典红点三键,&/p&&p&熟悉的Thinklight,&/p&&p&用起来是真的很爽。&/p&&p&&br&&/p&&p&后来为了追求极致的温度体验,我根据论坛大神id:rfeng 成熟的散热改造方案:&/p&&blockquote&&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forum.51nb.com/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13671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X220/X230改造之二——CPU散热系统深入研究与改造,by如风2013&/a&&/blockquote&&p&在学校里动手改造了这台X220的散热(但我没有打孔),并且一次成功。&/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d_r.jpg&&&figcaption&X220&/figcaption&&/figure&&hr&&p&这台X220最明显缺陷就是那块辣鸡TN屏,&b&瞎眼,真的很瞎眼&/b&,在论坛里学习一段时间后,初步了解到X220能换ips屏幕,&/p&&p&在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情况下,我找到了论坛里比较活跃的卖液晶屏的某位知名商家,&/p&&p&清晰记得卖家发货前跟我说过:&/p&&blockquote&“我不会承诺完美屏”&br&“多少都有一点点瑕疵”&br&“我在51做这个那么多年了,口碑你放心”&/blockquote&&p&&br&&/p&&p&交流一番后,出于论坛商家给我留下的好印象,我以为也就是一些污点之类的东西,便放下心,以支付宝转账的交易方式,购买了一块X220的ips屏幕。&/p&&p&&br&&/p&&p&&b&是的,我(TM)又犯傻了,&/b&&/p&&p&善良再一次限制了我的想象力。&/p&&p&&br&&/p&&p&屏幕到手后,我发现中间偏右下方有一个坏点、屏幕严重泛黄、色彩偏差较大。&/p&&p&转账交易、维权无路、自己又不懂屏幕,有苦难言。&/p&&p&呵 呵&/p&&p&&b&再一次吃了“无知”的亏。&/b&&/p&&hr&&p&不甘心,&/p&&p&&b&我想知道为什么。&/b&&/p&&hr&&p&后来经过不断的学习关于笔记本屏幕的知识,我知道了「比例」「分辨率」「色域」「色准」「TN」「IPS」「可视角度」「亮度」「响应时间」「刷新率」名词。&/p&&p&虽不及「专业人士」那么「专业」但我也知道了&b&小小的屏幕背后也有那么多的学问,也有那么多的套路。&/b&&/p&&blockquote&原来DC屏真的可以吊打一切,&br&原来PC屏仅次于DC屏,&br&原来三家工作站里,Thinkpad的屏幕是最烂的。&/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f0fbb3afd5b3f56ceb3d59a3bf2a5d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9& data-rawheight=&1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9&&&figcaption&DC屏表情包&/figcaption&&/figure&&hr&&p&我将这台X220屏幕拆下来,发现是SLB1的屏幕,一番搜索后得知SLB1屏幕发黄都比较严重,同时也是X230/X220可用的ips屏幕里最烂的,价格也是最低的。&/p&&p&然后我在TB上找了几家买屏幕的店铺,询问了这些屏幕的售价,结果不出所料,&/p&&blockquote&&b&我花了可以买到完美SLT1屏的钱,买了一个最垃圾的,并且有还一个坏点的SLB1屏。&/b&&/blockquote&&hr&&p&&b&谢 谢。&/b&&/p&&p&呵 呵。&/p&&hr&&p&不得不承认被我砸掉的那台T440s的屏幕还是非常棒的。&/p&&p&(突然有点后悔把整个机器都扔了)&/p&&hr&&p&Ps:这台X220跟随了我一年多,后来妹妹的E420坏掉了,便送给她用了。&/p&&p&15年年底,我购买了一台顶配的X230t,这台X230t换了X220t的整个C面,目前是我的主力机之一。&/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56a5ff97c81f524bb7794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56a5ff97c81f524bb77947_r.jpg&&&figcaption&X230t&/figcaption&&/figure&&hr&&h2&&b&三:未来&/b&&/h2&&p&&br&&/p&&p&如果让我选择下一台购买的笔记本,超级本或平板的话我大概会选择Surface或松下。但15寸的工作站我很有可能会选择Thinkpad,&/p&&p&&br&&/p&&p&因为&b&如果&/b&,(以下是不分责任的预测与猜想)&/p&&blockquote&如果英特尔与英伟达不再挤牙膏,&br&10(11)代酷睿与)系显卡的发热得到了大幅改善、&br&&br&那么若是P53或者P54还是现在P51的模具并且这个&b&检测智商的散热模块&/b&没改,&/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ae0021e77dadfce9dbd86d6228d4ac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ae0021e77dadfce9dbd86d6228d4aca_r.jpg&&&figcaption&P5*的内部&/figcaption&&/figure&&blockquote&那么&b&或许&/b&就可以满足合我对笔记本散热的要求了。(但愿如此吧)&/blockquote&&hr&&p&不选HP的原因其实很简单,&/p&&p&因为我觉得现在的Zbook系列是真的&b&丑爆了,蠢爆了!&/b&&/p&&blockquote&EliteBook那么帅,那么骚,实在搞不懂HP为什么要放弃...&/blockquote&&p&&br&&/p&&p&不首选Dell的原因也很简单,&/p&&p&因为Precision系列一直是我的备选,如果渣想还是那么不争气,那么我肯定会转投傻戴。&/p&&hr&&p&当年种下的种子,现已&b&根深蒂固&/b&,虽然还是更喜欢Thinkpad一些,&/p&&p&&br&&/p&&blockquote&&b&但无论曾经的Thinkpad有多么辉煌,&/b& &b&也无法改变现在的Thinkpad越来越蠢的事实。&/b&&/blockquote&&p&&br&&/p&&p&现在,我会更加理性的去看待每一款电脑,&/p&&p&不会再被&b&信仰&/b&与&b&情怀&/b&或者&b&水军言论&/b&所蒙蔽双眼。&/p&&hr&&h2&&b&四:后记&/b&&/h2&&p&&br&&/p&&p&我清楚的意识到了51nb论坛的用户水平(知乎也是如此):&/p&&p&&b&上限突破天际,&/b&&/p&&p&&b&下限堪比小白。&/b&&/p&&p&我感觉我就在中间晃荡。&/p&&hr&&p&下面放几个面向笔记本小白的进阶扩展阅读。&/p&&p&&br&&/p&&blockquote&【科普】好屏幕是怎样炼成的 &br&视频版:&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ilibili.com/video/a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笔吧科普】好屏幕是怎样炼成的_数码_科技_bilibili_哔哩哔哩&/a&&br&文字版:&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科普】好屏幕是怎样炼成的&/a&&/blockquote&&p&&br&&/p&&blockquote&笔记本散热真的有黑科技?&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孤独凤凰战士:是不是外星人笔记本有散热黑科技?&/a&&/blockquote&&p&&br&&/p&&blockquote&笔记本电脑简单的双烤教程&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ieba.baidu.com/p/%3Fsee_lz%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图片】【No Pig】简单的双烤教程【笔记本吧】_百度贴吧&/a&&/blockquote&&hr&&p&论坛里常有一些人骂我“将笔记本吧的帖子奉为圭臬”,并且一副瞧不起贴吧的嘴脸。&/p&&p&顺便说一下,&/p&&p&&b&在我搞明白这些事务的时候,贴吧里还没有成系统的分享这些知识的帖子。&/b&&/p&&p&&br&&/p&&p&这些骂我的人,怕是连笔记本吧的平均水平都达不到吧?&/p&&hr&&p&“你用过DC2和PC屏吗?就在这瞎逼黑TP的屏幕?”&/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f2dd49b1e00c8fc60b152ff4ec7579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 data-rawheight=&1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2&&&/figure&&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dcaacb4f6c85e2dd8dc51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7& data-rawheight=&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7&&&/figure&&p&&b&不好意思,我(TM)还真的用过。&/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3aac12f978d95db045a58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9& data-rawheight=&2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3aac12f978d95db045a58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8.zhimg.com/v2-bef79cb44f5fd54abdb3c2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8.zhimg.com/v2-bef79cb44f5fd54abdb3c2b_r.jpg&&&/figure&&p&&br&&/p&&p&我买过DC2的8770w与PC屏的M6700,本打算&b&长期使用&/b&,但可惜的是这两台都退货了,因为我核查后发现&b&都是拼装机。&/b&&/p&&hr&&p&这两年也玩过不少机子,工作站和准系统都没落下。&/p&&p&玩空机配件也得折腾,依稀记得屏幕换过七八块,内存条买过十几根,也买过两三块显卡。&/p&&p&像一些散热改造,外接台式机显卡,多少也都玩了一点。&/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e374b2ff3bd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50& data-rawheight=&2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e374b2ff3bd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70beda9b6eb0ad11e186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46&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70beda9b6eb0ad11e186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97d8a27c7052addfc5c9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46& data-rawheight=&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97d8a27c7052addfc5c9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3ae2dfe40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2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3ae2dfe40c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6d66f2c50bda0e718a3e7b68b94343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6d66f2c50bda0e718a3e7b68b94343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b19f43a945f478e94eed4b2b8858c0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33& data-rawheight=&2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b19f43a945f478e94eed4b2b8858c0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5cf26a9f3d5f284c738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34&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5cf26a9f3d5f284c738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2a0cd738cdd518b963c0d29de41ca8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40& data-rawheight=&2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2a0cd738cdd518b963c0d29de41ca84_r.jpg&&&/figure&&p&&br&&/p&&p&当然了,这些都是最初级的,&/p&&p&&b&那些真正的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还是要向真正的硬核玩家学习。&/b&&/p&&p&&br&&/p&&p&与电脑相有关的知识,多数都是相通的,正所谓&b&一叶知秋&/b&,&/p&&p&从&b&「电脑小白」&/b&到我这种&b&「略懂电脑」&/b&的程度,还是比较容易的。&/p&&hr&&p&我曾喷过不少“人”,&/p&&p&对于那些被我喷过的“人”,我想说真是不好意思,&/p&&p&以后我可能还会喷你。&/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4e4bcd6f0d4862ace31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1& data-rawheight=&1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1&&&/figure&&p&我只想趁年轻,&b&多说两句实话。&/b&&/p&&hr&&p&写在最后:&/p&&p&&b&「小白」&/b&就像韭菜一样,噶完一茬还有一茬,&b&「小白」是源源不断&/b&的,在厂商看来是&b&骗之不尽&/b&,&b&坑之不竭&/b&的,希望读者&b&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品牌」上而忽略掉更加宝贵的东西。&/b&&/p&&p&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品牌可能不再是Thinkpad,可以是&b&华硕&/b&,可以是&b&惠普&/b&,可以是&b&苹果&/b&,甚至可以是&b&神船&/b&,可以是&b&小米,&/b&可以是&b&雷神&/b&,可以是&b&机械革命&/b&。&/p&&p&只是&b&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像我一样深究下去&/b&,这东西再不好用毕竟也是台电脑,&b&又不是不能用。&/b&当然,这样也就不会有文章后半段了。&/p&&hr&&p&&b&这是一个小白的品牌信仰从建立至崩塌的故事,&/b&&/p&&p&&b&也只是一个单纯的电脑小白成长为略懂电脑的喷子的一个并不精彩的故事。&/b&&/p&
「笔吧吧友投稿」 这是一个小白的品牌信仰从建立至崩塌的故事 序:种子 很小时候只接触过台式机,对笔记本电脑了解甚微, 只在商场、超市、亲戚家、同学家里把玩过一些笔记本电脑,那时的我对笔记本电脑的认知如下:都好丑键盘不好用触控板不好用没有鼠标简…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b8fb3d74c0aafca606ffdf33b2c5ba6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b8fb3d74c0aafca606ffdf33b2c5ba6_r.jpg&&&/figure&&p&&/p&&p&&/p&&p&最近两年可以说很多朋友都格外关心起固态来了,后台有很多朋友询问固态相关的问题,这个系列的帖子算是对后台提问的统一回复,本帖会详细说明固态颗粒的等级区分,也会提及相关产品的区分。如果大家还有别的关于固态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回复,提问较多的问题会像这样开专门的帖子出来介绍,同样后续会有固态的科普和一些底端NAND「优盘、固态之类的」制品的帖子。&/p&&p&&br&&/p&&p&首先要说固态颗粒的等级,因为黑白片之类的并不是在一个生产环节产生,所以如果要想很好的了解,还需要简单的介绍下NAND闪存的制造过程。&/p&&p&&br&&/p&&p&一、单晶硅棒&/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d6eead526f1febc4d7d23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d6eead526f1febc4d7d230_r.jpg&&&/figure&&p&看图就可以知道,这一步基本上就将&b&单硅晶棒子进行切割抛光使其成为比较完美的wafer「晶圆」,目前主流使用的都是12寸的晶圆&/b&,因为较小的晶圆出去圆外围的部分内部可供使用的die并不是很多,相对12寸可用面积较大。这里解释下,&b&硅晶圆片称之为wafer晶圆,切割后的一小块正方体为die&/b&。&/p&&p&&br&&/p&&p&二、光刻技术与离子刻蚀技术&/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b8fb3d74c0aafca606ffdf33b2c5ba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b8fb3d74c0aafca606ffdf33b2c5ba6_r.jpg&&&/figure&&p&这一步就是利用光刻技术与离子刻蚀技术将晶圆制作成需要的样子,这一步也是整个制造中比较核心的部分,也是顶尖科技聚集的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步骤,最终成为可用的晶圆。这一步说起来容易,但是实际是从N微米一路发展到如今的10NM左右制程,这进步是很难得的,目前国产半导体制造行业主要也是被这一步限制。&/p&&p&&br&&/p&&p&三、切割晶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b6ffaea8dcaf19bdd6b8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b6ffaea8dcaf19bdd6b81_r.jpg&&&/figure&&p&这一步其实没什么好说,就是利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同时四周非标准形状「没办反切割出完整的方形的部分」会被回收,制作新的单硅晶棒。&/p&&p&四、die的筛选&/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ea41efa68280b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ea41efa68280b9_r.jpg&&&/figure&&p&这一步会对die进行筛选,也就是这一步会产生黑片,如果要说这一步其实需要分开说,因为固态颗粒和显卡处理器之类的产品不是完全一样的,这里会稍微提一下处理器和显卡之类产品的筛选。首先说明下NAND闪存。「上图颜色不同代表品质不同,工厂会进行挑选,也就产生了颗粒的等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ffbee932ab9f4aadbb7b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figure&&p&上图黑色部分就是挑走的颗粒,剩下则为较差的颗粒。&/p&&p&四、一&br&特挑颗粒 eSLC/eMLC/eTLC&/p&&p&&b&首先会挑选一批特挑颗粒,也就是eSLC/eMLC/eTLC&/b&「注意!!!三种颗粒本质上不同,这里只是说明这一步会产生的等级」&b&特挑颗粒一般会给企业级的产品使用&/b&,我们接触到的&b&建兴T9使用的就是eMLC颗粒而东芝A100使用的是eTLC颗粒&/b&,都是这一步产生。但是就特挑颗粒来说也是有等级区分的,这里就不延伸下去。&/p&&p&四、二&br&一般颗粒 SLC/MLC/TLC&/p&&p&特挑颗粒挑选过后就剩下挑选的就是一般的SLC/MLC/TLC颗粒了,也就是我们大家使用最多的,这里其实不用说太多,同样这一个等级的颗粒也可以细分等级。&/p&&p&四、三&br&黑片&/p&&p&最后剩下的就是所谓的黑片,其实某种意义上黑片也是特挑的颗粒,只不过eSLC/eMLC/eTLC挑选的是好的颗粒,这边反其道而行之挑选的是差的颗粒,&b&黑片是原厂「制造厂」不认可的一种颗粒,在全新颗粒中是最差的一种&/b&。具体的用途,产量这几天会上线一个新的文章,会详细介绍。&/p&&p&四、四&br&显卡、处理器等&/p&&p&其实这里很好说,&b&显卡和处理器的体制就是一种体现,然后一些很差的die会被降级作为次级产品使用&/b&,举一个例子,1080的die有部分不达标,但是远不及需要彻底丢弃的程度,就会拿来降级作为1070来使用。处理器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AMD的羿龙系列和速龙系列处理器,采用三核心设计就是屏蔽了一个核心,那一个核心就是较差的核心。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降级使用,诸如I7的die不达标降级作为I5使用。&br&&/p&&p&&br&&/p&&p&五、封装&/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9c8f9cc98a70cace85ab50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9c8f9cc98a70cace85ab509_r.jpg&&&/figure&&p&AMD&br&1950X处理器开盖图,4die封装在一个基板上。&/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7aefdcf5d87b1f99df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7aefdcf5d87b1f99df2_r.jpg&&&/figure&&p&成品NAND颗粒,黑色物理为树脂。&/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be656ef86d921c6a1cdc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be656ef86d921c6a1cdca_r.jpg&&&/figure&&p&3D&br&NAND封装示意图&/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eb28aec053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eb28aec053f_r.jpg&&&/figure&&p&HBM显存颗粒封装&/p&&p&首先说明,这一步会产生白片的一种,这里需要知道每一步都存在一个良品率,而&b&这一步产生的白片就是封装过程中不达标的颗粒,品质会比较接近原厂颗粒&/b&。然后&b&封装其实就是将die固定到基板上&/b&,&b&笔记本处理器和显卡的芯片都是裸露,台式机处理器会有铜盖保护,内存、NAND闪存等都会加以一层树脂进行封装&/b&「就是看到的黑色的那」。&/p&&p&然后&b&3D NAND颗粒相较于传统的不同之处在于3D NAND颗粒在制造中是需要将N die 叠在在一起,具体工艺更加复杂,良品率更低,好处是成本更低,目前最高为72层TLC颗粒&/b&。&/p&&p&这里单独说一下HBM显存颗粒的封装,目前这个颗粒只有韩国企业提供,所以所有使用HBM颗粒的显卡最终显示芯片都需要交给内存厂商进行封装,是直接封装在显示芯片边的「手机目前内存都是封装在处理器上」。&/p&&p&这段最后,说一点东芝所有的晶圆厂全部在日本四日县,但是封装基本都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所以东芝的标一般都会注China或者taiwan。&/p&&p&六、打标&/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edfc56a8d20c3c510ec7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edfc56a8d20c3c510ec75_r.jpg&&&/figure&&p&英特尔原厂颗粒&/p&&p&这一步就是给颗粒上刻上字,每个原厂颗粒一看就知道是那家的,颗粒上会有编号一些会&b&标注产地和制造日期等,原厂颗粒基本上都可以在官网找到编号的释义&/b&,而白片是不会有这些的。&/p&&p&七、另一种白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ec6063f3fec441bcdc3a855a3935ba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99&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ec6063f3fec441bcdc3a855a3935ba2_r.jpg&&&/figure&&p&这里的&b&白片其实就是具有封装能力,但是没有制造能力的厂商所出产的颗粒&/b&,最典型的例子就是&b&建兴T10使用的颗粒就是出自群联&/b&,由群联封装完成的,东芝也是群联的股东之一。&b&这类排面颗粒品质不一,但是价格会低于原厂颗粒&/b&。&/p&&p&八、总结&/p&&p&这里说一下,&b&颗粒品质基本按eSLC/eMLC/eTLC>SLC/MLC/TLC>≈白片>黑片&/b&,个人认为除了黑片之外其他都可以接受,相较于原厂颗粒,白片具有接近原厂颗粒的品质和较低的价格,但是也有品质较差的白片颗粒,需要大家自己辨别。&/p&&p&&br&&/p&&p&&br&&/p&&p&最后欢迎大家关注“电脑吧评测室”微信公众号,我们是电脑DIY硬件产品爱好者。买电脑、DIY硬件配置推荐、硬件咨询、新产品评测、战奸商,什么产品值得买,都可以关注我们。&/p&&p&&/p&&p&&/p&
最近两年可以说很多朋友都格外关心起固态来了,后台有很多朋友询问固态相关的问题,这个系列的帖子算是对后台提问的统一回复,本帖会详细说明固态颗粒的等级区分,也会提及相关产品的区分。如果大家还有别的关于固态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回复,提问较多的问题…
他最恨李彦宏?我估计他恨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吧!只要他想吃哪块蛋糕了,原有的竞争者必须被黑,必须被恨。从3721开始,直到现在,周鸿祎跟CNNIC,跟雅虎中国,跟阿里巴巴,跟鲁大师,跟卡巴斯基,跟腾讯,跟金山,跟小米,跟百度都吵过了吧?至于最恨谁,就看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呗。同时恨这边多人,他也得小心被群殴呀。&br&以下为周鸿祎的发家史。&br&周鸿祎出生于1970年10月,籍贯湖北。1998年10月,周鸿祎成立国风因特软件公司,并在同年推出了3721“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当时的3721非常纯洁,而且从当时的用户习惯来说,中文网址直达的方式还非常方便,只要在浏览器的网址栏中输入中文名称如“太平洋电脑网”就可以直接跳转到太平洋电脑网的首页,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无需借助搜索引擎就能到达想要访问的网址。&br&  在2000年前后那个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发展的年代,用户对互联网的认识少之又少,3721本来以桌面客户端的形式供用户下载和安装,打开3721客户端之后就会弹出搜索页面,但是这样的效果显然不是很理想的,国内最著名搜索引擎百度,当年才刚刚起步,很多人甚至连搜索引擎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何况是3721的客户端呢。&br&  所以后来周鸿祎采用了插件捆绑的方式推广3721,用户从网络上下载的许多工具软件,还是在电脑城买来的工具光盘,很多都会暗地里绑定了3721,只要你装上某些软件,就会发觉桌面上多了一个3721的图标,或者是浏览器上多了一个3721的搜索框。&br&  当时还没有太多人意识到恶意软件的厉害,“被”装上3721后,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关键字就可以直达网站,所以用户并没有把它当作病毒处理,反而觉得它很好用。除了跳出网络实名外,另有专门的搜索排名页面,这些排名都可以卖钱,使得很多的企业都选择3721作为推广方式,2001年,3721公司宣布盈利,可能是当时国内第一家宣布盈利的搜索公司。&br&  一切事物的开始几乎都是很美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物是人非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国内的软件业界,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有可能变脸。&br&  3721网络实名是从中文网址发展起来的收费服务,与CNNIC 想做的业务存在交集。2001年7月,双方谈判破裂。CNNIC联手微软发布竞争性的“通用网址”,随后表示网络实名业务“法理”上有问题,应该由官方机构来做。&br&  尽管让人觉得“小气”,而且没有给官方留足面子,周鸿祎通过申诉保全了自己的企业。尽管3721、CNNIC 都想取缔对方,信息产业部召开听证会后息事宁人,无为而治。周鸿祎没被吓住,也没被“捂死”,得以坚持下去,继续寻找全面盈利的机会。&br&  就在3721宣布盈利两年后,老总周鸿祎却好像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日,3721网站上刊出了“3721针对CNNIC发表声明,呼吁营造健康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题新闻,并在该专题中链接了《周鸿祎出语惊人:CNNIC私刻公章是“非法机构”》等文章。此语一出,网络界一片哗然。CNNIC(通用网址)随后以侵害其名誉权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3721公司、国风公司和周鸿祎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在网站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20万元。&br&  3721还没从CNNIC的官司中恢复过来,同年9月又再收到来自法院的起诉书,这次找上门的原来是当时急速冒起的网址直达工具栏插件——百度搜霸。百度搜霸状告3721恶意竞争,导致用户不能正常运行百度搜霸。当时3721和百度搜霸都是“非常著名”的恶意软件,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而这次,最后落败的依然是3721。&br&  不过百度搜霸虽然赢了官司,但是下场也不见得很好,最后还是被用户群起而攻之,被逼退出了历史舞台。&br&  而输掉官司的3721在同年11月,被雅虎中国以1.2亿全数收购,此事轰动一时。&br&  雅虎并购3721之后,周鸿祎成为了雅虎中国的总裁,不过随着雅虎的收购,3721的“恶意软件本性”也逐渐显露出来,如无法完全卸载、强硬推送大量色情暴力的内容链接,让用户苦不堪言,甚至有人将3721的“行为”上升到国家安全及文化导向层面上,3721有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中国最大的流氓软件。&br&  2004年,周鸿祎实现了雅虎中国历史上首次盈利。现金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毛利接近1000万美元,同时把一搜和1G 邮箱做起来了。&br&  虽如此,他还是无法改变一切。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就靠3721 挣的钱养活;考核指标全部是利润,周做得越多就越削弱利润,非常矛盾。到2005年,百度上市、Google进入,门户压力日增……仗是打不下去了。2005年8月,周鸿祎宣布辞去雅虎中国总裁,在两年协议期未满时离开,随后成为IDG VC合伙人。外界估算周鸿祎得到3721 最终卖价的六成———超过五千万美元。&br&  与此同时,雅虎掏出10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业务与雅虎中国合并。马云称该事件为“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按照正常的理解,套现3.6亿美元的软银是交易的大赢家。&br&  2005年的秋天是段沉郁的日子。离职雅虎中国总裁,很容易被理解成自“职场高峰”滑落。周鸿祎回到了起点。一些人奇怪他“没把碗里的肉吃完”;也有人判断他将被边缘化,成为可以随时“踩一脚”的出局者。&br&  而在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之后不久,周鸿祎自立门户奇虎并出任奇虎董事长是在2006年3月。这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当时周鸿祎带着一群雅虎中国的老员工自立门户,这引起了阿里巴巴的不满,阿里巴巴指责周鸿祎离开雅虎时,用和雅虎交易中计划好的奖金引诱员工离职,攻击他没有职业道德。雅虎中国甚至通过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声明说:永远不和周鸿祎投资及有关联的公司发生任何业务往来,同时还呼吁业内所有公司和投资机构,永远不要与周鸿祎及其关联公司发生牵连。&br&  周鸿祎则愤怒响应员工是不接受阿里巴巴文化而跳糟,与他无关。此事后来演变成了阿里巴巴总裁马云与周鸿祎的口水战,阿里巴巴与奇虎360,马云与周鸿祎的恩怨,也自此开始越积越深。&br&  2006年在阿里巴巴仍对雅虎助手举棋不定的时候,国内已经刮起了一阵反“恶意软件”的风暴。包括央视等传统媒体纷纷对恶意软件进行曝光和批判,雅虎助手赫然在列。&br&  2006年7月,奇虎推出“360安全卫士”,成为反恶意软件先锋,曾经由他一手创办的3721软件(雅虎助手)则成了他“围剿”的重点目标之一,将雅虎助手定义为“流氓软件”,劝告用户对雅虎助手进行卸载。亮出了把流氓软件一锅端的“灭绝大法”。直打得鸡飞狗跳,圈内外为之震动。&br&  但在对雅虎助手展开一连串拦截动作之前,360安全卫士的知名度还是非常有限的,有一段时间360甚至也是耍起了与3721一样的“下三流”招数——恶意捆绑,才得以登陆用户的桌面,有用户戏称这在是用“更流氓的软件”斩杀“不够流氓的软件”。&br&  360成为周利益交换的工具, 鲁大师最开始被360定义为流氓软件,建议用户禁止启动,360为了制衡QQ安全管家的硬件检测功能和鲁大师有一腿之后,鲁大师就变成了360推荐下载的好软件。&br&  最初和卡巴斯基合作的时候卡巴斯基总是被列为推荐软件并建议开机启动,并且有段时间安装360安全卫士能够免费获得半年的卡巴斯基的激活码,后来卡巴斯基公开职责360非专业的第二天,卡巴斯基就被360说成严重占用系统内存,建议取消开机启动.&br&  前文曾提到过阿里巴巴马云与周鸿祎的积怨,雅虎助手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先是爆出雅虎助手干扰360安全卫士安装,随后雅虎助手更是发展到直接恶意删除360安全卫士,最后更把奇虎360告上了法庭,罪名是不正当竞争。&br&  雅虎中国的不冷静给了奇虎360机会,有了前两宗官司的败仗经历后,奇虎360的法律知识增强了许多,雅虎助手控告奇虎360恶意竞争,而奇虎则反诉雅虎助手是“流氓软件”,双方据理力争。最终法院判360不正当竞争,需要赔偿雅虎中国经济损失3万元及诉讼合理支出4万余元,并道歉。&br&  虽然360安全卫士输了官司,但是在判决之后,360表现得反而比雅虎中国还要高兴,因为,作为安全防护领域的新军,360安全卫士已经在这场“打倒流氓软件”的全民战争中赚足了眼球,知名度急速攀升。在与雅虎助手的斗争期间,更发起了“公投运动”受到各方关注。&br&  可后来360杀毒的出现,违背了周当初不踏入杀毒行业的诺言,360杀毒使用罗马尼亚的Bitdefender的内核,包装后在初期问题多多(误杀,隔离功能等等),经常直接导致电脑中一大半的软件不能用, 360的出现也使得国内杀软普遍降价。。&br&  2009年1月,雅虎助手(3721)公司正式宣布倒闭!过去的“流氓软件带头大哥”风光不再,但对中国互联网和网民来说却是一大喜事,那个属于流氓软件的黑暗时代成为历史。&br&  360与瑞星杀毒的“后门疑云”和与金山安全的“口水战”均是09年和10年软件业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奇虎360发布360杀毒,高举免费旗帜进入杀毒市场之后,与传统收费杀软之间爆发的被称为:无可避免、不可抗逆的冲突。&br&  虽然最后360与瑞星的“后门”纠纷不了了之,但是与金山安全的冲突遗留下来的官司却仍悬而未决。事件源于金山网盾与360的口水战,360CEO周鸿祎在微博上不断放出“豪言壮语”攻击金山,最后金山安全发表声明,正式起诉奇虎360CEO周鸿祎诽谤。&br&&br&更新3Q大战,小3大战,3SB大战&br&&b&3Q大战:&/b&&br&2010年,腾讯推出QQ医生1.0 Beta版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作为查杀盗号木马的小工具。随后QQ医生3.2推出,界面及功能酷似360,同时宣布赠送诺顿防病毒软件半年试用。之后QQ医生利用春节期间强行推广。&br&敏感的360很快意识到QQ医生的威胁,一些正在休假的员工被紧急召回以应对这起突发事件。360快速反应,加上QQ医生本身产品并不成熟就匆忙上阵,很多用户陆续卸载QQ医生,其市场份额也快速降至10%以下。360成为此次交锋的胜利者。&br&日,腾讯悄然将QQ医生悄然升级至4.0版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新版软件将QQ医生和QQ软件管理合二为一,增加了云查杀木马、清理插件等功能,涵盖了360安全卫士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极其类似,腾讯这招让360和金山措手不及。&br&周鸿祎在微博上扔出40多条消息,自爆360与金山的多年积怨,金山随即强烈回应。两家公司随后互诉对方,口水战诉讼战不止。就在这时,腾讯的出手让360措手不及。周鸿祎在接受专访时,建议腾讯应该加大投入解决QQ内部安全问题。&br&2010年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涵盖了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等功能,而这也是360安全卫士的主流功能。而凭借着QQ庞大的用户基础,QQ电脑管家将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地位。&br&日,网上陆续有网友反映,自己的桌面上突然多出了“QQ电脑管家”的图标,而且会在开机时自动启动。这是QQ继2010年春节强制安装QQ医生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强制安装。凭借着QQ庞大的用户基础,QQ电脑管家将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地位。&br&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并提示用户“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br&日,针对360隐私保护器曝光QQ偷窥用户隐私事件,腾讯正式宣布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法院已受理此案。&br&针对腾讯起诉,360随即回应三点,表示将提起反诉。在回应中,360称“各界对腾讯提出的质疑,腾讯一直回避窥探用户隐私,这时候起诉360,除了打击报复外,不排除是为了转移视线,回避外界质疑”。&br&日,腾讯刊登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声明由腾讯、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布。要求主管机构对360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进行坚决制止,对360恶意对用户进行恫吓、欺骗的行为进行彻底调查。&br&日,360公司推出一款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功能。72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万,并且不断迅速增加。腾讯对此作出强烈说明,称360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br&日傍晚6点,腾讯公开信宣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倡导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陆QQ,这是360与腾讯一系列争执中,腾讯方面迄今为止最激烈的行动。此举引发了业界震动,网友愤怒,业内认为,腾讯这招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据360CEO周鸿祎称被迫卸载的360软件用户达到6000万。&br&日晚上9点左右,360公司对此发表回应“保证360和QQ同时运行”,随后360公司“扣扣保镖”软件在其官网悄然下线,4日360发表公开信称:愿搁置争议,让网络恢复平静,360扣扣保镖&br&正式下线。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干预下,QQ已与360开始恢复兼容。日上午,360公司发出弹窗公告宣布召回&扣扣保镖&,请求用户卸载。此举似乎有了和解的迹象。&br&副总裁刘峻证实,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和公安部已经介入此事,4日分别找到两家公司问询。&br&日上午,工信部、互联网协会等部门开会讨论此事的应对方案。政府部门已经介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双方不再纷争。知情人称,360方面也在此形势下宣布召回“扣扣保镖”软件。两家公司不得再发布煽动此事的新闻和讯息。&br&奇虎360于日宣布QQ和360已经恢复兼容,并在官方网站发布名为《QQ和360已经恢复兼容 感谢有您!》的公告,感谢广大用户对360软件的支持,公布了有关部门的联系方式,提醒用户若发现二者软件若出现冲突可向相关部门举报。&br&腾讯公司于日发布名为《和你在一起》的致歉信。双方冲突在工信部的介入下正式化解。&br&&b&诉讼结果:&/b&&br&360诋毁腾讯案&br&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布腾讯公司诉“360隐私保护器”侵权案的终审判决结果:北京奇虎、奇智软件以及三际无限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三公司停止侵权;三家公司需要在本判决生效起30天内在360网站的首页及《法制日报》上公开发表声明以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腾讯经济损失40万元。&br&腾讯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br&奇虎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500万元。&br&奇虎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br&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对奇虎360诉腾讯公司垄断案进行终审宣判。最终,最高人民法院判定:认定腾讯旗下的QQ并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驳回奇虎360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判决。&br&&br&&b&小3大战:&/b&&br&2012年5月初,周鸿祎宣布360公司要做智能手机。具体做法是“轻资产”模式:由华为等手机厂商按照360提出的方案做出智能手机,手机的配置堪比小米手机,但价格比小米手机标准版的1999元要低至少500元。&br&&p&周鸿祎的手机只面对360的用户销售,被称作“特供机”。跟小米手机一样,360特供机将采取电商模式进行销售:由华为自己负责,或交由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公司销售。&/p&&p&  360的目的是,将更多的360软件安装到智能手机上。华为等手机厂商看重的则是360的用户数。360最新的财报显示,其活跃用户数超过4亿。&/p&&p&  这款手机最早要到2012年8月才能上市。但公关战已经打响,周鸿祎率先在微博上转发和评论外界对于小米手机返修率高等质疑。&/p&&p&  自从雷军开创性地以互联网的方式来做智能手机之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盛大和网易等都要涉足智能手机的消息,并没有让雷军做出什么反应,但周鸿祎一开腔,雷军坐不住了。&/p&&p&  周鸿祎将雷军比喻成是“慕容复”。雷军则将周鸿祎比喻成“东方不败”,指责周鸿祎是炒作,并且用抄袭的办法做智能手机。360方面则反驳说,小米手机的项目,也是雷军从魅族“偷”来的思路。&/p&&p&  一位要求匿名的互联网业内消息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以口水战的形式宣传360特供机,其实是手机厂商的意图。手机厂商没有互联网营销和推广的经验,而周鸿祎在这方面“经验丰富”。跟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等互联网大佬都打过口水战。&/p&&br&&p&&b&3SB大战&/b&&/p&&b&日&/b&奇虎360推出综合搜索,数据显示,360综合搜索上线仅五日访问量份额就近10%,仅次于百度位居网页搜索第二位。数据一出,其真实性被业内专业人士及专业机构的反驳,被指偷来的市场第二。&br&&b&日搜狗&/b&CEO王小川在内部邮件中称:360此举在搜狗预期之内,国内搜索进入了百度、搜狗和360的“新三国时代”,我们与他们亦敌亦友。&b&3B大战升级为3SB大战。&/b&&br&&b&日晚间&/b&外界预期的“三狗大战”(360、搜狗)未上演,百度首先对360搜索业务展开反制。&br&&b&日午间&/b&360将网址导航搜索框中之前默认的新闻、地图、MP3等百度产品全部撤掉,替换成包括搜狗在内的其他产品。至此,3SB大战第一季拉开帷幕。&br&&b&日&/b&政府主管部门已介入3B搜索大战,并称担心360既做裁判又做球员,对对手的产品使用不正当行为。&br&金山宣布斥资一亿成立“火眼搜索安全实验室”,该实验室将重点研究国内搜索引擎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钓鱼网址,恶意链接,暗链植入,盗链,隐私泄露等现状和特点,分析恶意攻击搜索引擎的技术手段,定期发布报告和解决方案,为网民上网安全保驾护航。&br&百度世界大会在北京的中国大饭店召开。这届大会的主题是“云端有你,创享未来”,百度宣称其未来的战场在移动搜索领域。&br&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大会上第二个发言。在他的发言中,丝毫没有提及“奇虎360”或“周鸿祎”这样的字眼,这令在场的人颇感意外。&br&总之, 奇虎360闪电闯入搜索领域,意在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而搜索老大百度受此刺激,亦有可能寻回多年匮乏的创新精神,一边向奇虎360的浏览器和导航领域拓展,一边投资于未来的移动搜索领域。&br&&b&日&/b&两年前强制数亿网民“二选一”的互联网争斗被复制的可能性很小。昨日业界传出消息,政府主管部门已经介入处于风口浪尖的3B搜索大战,要求双方“停止炒作和恶意争斗”。避免了再次发生像前几年的“3Q”大战时“两者选其一”的伤害用户的现象发生。同时,业界也呼吁关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具体防范规则加速出台。&br&&b&日&/b&&br&12月27日晚和12月28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分别用他的iPhone 6 plus 和一加手机连发多条微博,叫板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直指百度安全软件百度杀毒令用户强制安装且无法卸载。&br&12月27日晚,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发布微博称:李彦宏坚持做流氓软件……&br&12月28日凌晨接着炮轰:百度杀毒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潜入用户电脑……&br&12月28日中午,面对百度卫士官方微博发出的“靠骂街刷存在感的时代已过去,嫉妒是毒药,羡慕催人老,愤怒惹人笑。”的回应,周鸿祎又在微博中称:百度得瑟的意思是百度杀毒就任性,卸载了还能自动重生,用户不懂技术没办法都不知道怎么中招的,用户人微言轻可以被你们雇佣的水军淹没。&br&事实上,从12月22日开始,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个人微博多次发表言论,炮轰百度杀毒是流氓软件,用户无法卸载,并声称360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子破碎 970m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