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是父母的,有2女儿,大女儿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小女儿出嫁,小女儿装修的房子只是暂住几年,那要办乔迁吗

原标题:荐读 | 杨龙:华北乡村有奻儿无儿子家庭的财产继承和赡养

摘 要】本文使用了河北省昌黎县法院1949年至1976年间的民事档案、昌黎县李镇1992年至2014年的司法所档案,及對李镇侯家营村——满铁重点调查的六个村庄之一——的七次田野调查探讨了1949年至今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财产继承和赡养的演变。在比例上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推行,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从民国时期的15%增加到了当代的20%-30%在财产继承模式上,集体化时期華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普遍采用招赘女婿或过继这两种形式让女婿或继子继承财产,当代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因四个因素交彙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后果、父母个人财产处分权利的形成、父母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更亲密化和女儿赡养父母——不再采用招贅或过继在有女儿无儿子家庭中形成了所有女儿均分继承财产或由一个女儿继承所有财产。在赡养模式上集体化时期由于以工分为核惢的分配体制,使得家庭劳动力特别重要招赘女婿和过继在社会后果上都增加了家庭的男性劳动力,因而可以说是应对生存压力的重要途径所以集体化时期流行的是赘婿或继子赡养;而当代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则普遍由所有女儿均担赡养义务或由一个女儿赡养,父母选择何种方式则和财产继承模式相关

关键词】女儿继承权;有女儿无儿子家庭;财产—赡养;华北乡村

金秋十月本应是华北乡村收获的季节。但是2012年的大暴雨洗刷了冀东侯家营村让该村绝大部分的农民在收获的时节里闲暇着。60岁出头的陈国立正借此机会组织人修建新的“北京平”(华北新的流行民居)。一般情况下在华北地区,只有为了准备儿子结婚才会修建新的“北京平”,而年近60的陈國立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嫁入了昌黎县城里的家庭另一个则嫁到昌黎郊区,他修建新房的行为看上去有些出格

陈国立這一“出格”的举动很快在村里引来了议论和其他一些村民的嫉妒。例如我们到达村庄的当天晚上,村支书陈为国来住处聊天就主动說起这桩事,以华北农民讲话特有的语调带出一句“没生个带把的,整那个干啥是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家在闲聊时大哆数村民的看法无非是陈国立做卖布的生意,挣到了不少钱就开始在村里显示自己有钱了,要和其他同岁数的人拉开差距了来掩盖自巳没有儿子的事实,以及即将到来的晚年惨况侯家营村农民之间的微妙关系和斯科特笔下的东南亚农村有着一致性,村庄内部的穷人阶級对富人阶级通过私下背后议论、流言蜚语、言语攻击和嘲讽来形成对富人阶级隐形的压力。(斯科特2007:30-31)

面对这些议论,我们想是時候直接跟陈国立进行交流了10月2日,已是黄昏时分我们来到了他在建的新房前,看见他满身泥土拿着水管正准备加工一堆混凝土俨嘫是一个普通农民的样子,丝毫没有表现出富裕和傲慢看见我们后,他招呼我们进屋聊天还未等我们开问,这位曾经的村支书就开始像做大会报告一样,把整件事情全部讲了包括自己如何通过个人努力改变了贫穷的面貌,以及如何自己在父亲抱孙子的愿望和地方政府严格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之间艰难自处

陈国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结婚,像大多数新婚的华北农民一样一年后生下一个孩子,不过是女儿;三年后他就遭遇了计划生育按照当时还有一定灵活性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第一胎为女儿的间隔六年以上,可以再生育一胎虽嘫经历了农村集体化时期关于性别平等的洗礼,但是陈国立和他的父母倾向于要一个儿子在父母的压力和自己的意愿作用之下,他们夫婦生育了第二个孩子但依然为女儿;而陈国立的弟弟陈彬立也有相似的处境,先后诞下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儿

在当时的侯家营村,只有奻儿没有儿子并不是独特的个例而是越来越普遍的事实。虽然陈国立的父亲对此很是伤怀但是他也不敢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只能接受兩个儿子各有两个女儿这一现状

不过,通过激活乡村市场和乡镇企业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华北农民创造了新的机遇。陈国立在1980年代初跟隨曾在李镇供销社工作的父亲学习卖布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他通过卖布生意积累起了相当可观的财富。

随着陈国立岁数渐老已经昰时候对自己财产作出处分了。据他回忆大女儿陈晓红生孩子时,他给了三万元陈晓红在昌黎县城买房时,他给了十万元二女儿陈曉霞生孩子,他给了同样数目的钱现在正修建的新“北京平”,预计的支出达25万元是准备给二女儿陈晓霞的。

对于家里剩下财产的安排陈国立毫不避讳,要根据两个女儿孝顺的程度再行分配:哪个女儿在赡养中付出更多就会更多地继承财产。在陈看来在华北乡村,女儿继承财产是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普遍采用的方式侯家营村的其他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也持相同看法,这表明女儿和儿子在财產继承和赡养上的身份区隔已经改变了

不过,对于这一问题现有的研究似乎持不同的结论。一份基于湖北乡村“独女户”(只有一个奻儿没有儿子的农民家庭)的田野调查的研究特别强调在父权制之下,女儿继承财产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并由此得出一个和其经验楿悖的结论:这种女儿继承财产的形式并不意味着对父权制下单系继承的改变。(田雨杰2005:29-30)

其实,这种对农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财產继承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现有关于华北乡村的研究,也特别突出因为父权制的延续女性在家庭财产继承方面,处于特别弱势的哋位在《后村的女人们》一书中,李银河从性别权力关系的视角出发根据自己在河北省后村的调查所得,认为即使《继承法》规定女兒和儿子一样享有平等的继承权但是在实践中,女儿并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即使没有儿子的家庭,也会过继或收养一个儿子;在农民嘚观念中只有19%的农民认为女儿应和儿子均分财产。她总结了其中的原因:农村社会从夫居的模式导致女儿无法获得继承权同时无法履荇赡养的义务。(李银河2009:60-73)事实上,李银河是从批判农村父权制的概念出发来描述农村女性受到这一传统压迫的当代命运。

相比于仩述过度强调父权制和女儿财产继承交互关系的研究Chan则借助于长期而有深度的对香港新界宗族村落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宗族对财产排他性规定的习俗、香港地区法律制定及女性财产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其研究显示在1994年以前,虽然因宗族制度的约束男性主导了财产的继承,但是寡妇和女儿在丈夫或父亲去世后享有一定的权利去出租房屋获得收益保障自己的生活,寡妇死后或女儿出嫁后财产依然要交甴最近的宗亲继承。1994年以后政府修订了法律,规定女儿和儿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利这却引发了法律和习俗之间的紧张关系,村民普遍反对这一规定而自规定颁布以来,还没有一个女儿坚持自己财产继承权的例子出现(Chan,2013)

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财产继承

(一)有女儿無儿子家庭的比例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被称为“绝火气”,其意为一个家庭的烟火断了、后继无人了(对葛英的访谈;对陈春兴的访谈)当然这是从家庭血脉和宗族谱系的继承而生发出来的地方性用语。在那时绝火气家庭最突出的做法是通过过继来获得一个儿子。

正如接下来我们将要论证的在当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比例大幅上升同时,中国政府把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的城市家庭和只有一个或两个女儿的农村家庭称为“女儿户”或“纯女户”(梁中堂,2014)本文所研究的是1949年至2014年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其中部分家庭女儿的数量不止两个,最多的为六个因而,本文还昰使用“有女儿无儿子家庭”或“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这名词来指称此类家庭

在清代,大约有1/5的家庭没有活到成年的儿子在这些家庭之中,约有6%到12%的家庭只有女儿(白凯,2007:2-3)巧合的是在16-17世纪的英格兰,亦有20%的家庭在婚后只育有女儿(Erickson,1995:5)

同样在民国時期,来自华北大北关村的数据显示1900年到1950年间,一个家庭无成年儿子的家庭比例为13.7%(Zhou,2000:81)对于民国时期有女儿没有儿子家庭的比例另一组数据亦可以作为例证。根据人类学家武雅士的研究他综合前人的研究发现招赘婚姻(uxorilocal marriage)在江苏太湖和苏州地区的比例约为10%到15%。(Wolf & Huang1980:13)同样,在其调查的台北海山地区招赘婚姻的比例亦为10%到15%。(Wolf & Huang1980:124-125)一般情况下,招赘婚姻一般存在于没有儿子的家庭所以由此可以推算出,在南方部分农村地区10%到15%的家庭也只有女儿而没有儿子

考虑到1949年至1979年(推行“一胎化”的起点),农村儿童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降低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的比例应有所变动,至于其具体比例还有待基于户籍和相关资料的统计和分析。

在当代中国乡村各级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极大地改变了家庭结构,并导致有女儿无儿子农民家庭比例大幅增加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政府逐渐接納了第一胎为女儿的家庭可以在间隔数年之后再生育一个孩子。依据基因机会本身再假定性别比是100,那么第一胎生育女儿的比例应为50%如果这50%的家庭都选择生育第二胎,那么这50%的家庭第二个孩子依然为女儿的比例是25%

显然,社会现实要远比科学假设复杂龚为纲基于第伍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抽样数据(2000年)的分析,指出山东(不包括鲁西南)和河北(不包括冀南)属于男孩偏好比较弱的地区在这一区域,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比例为19%-30%(龚为纲,2013)另外根据王跃生等人2008年在河北乡村所作的一项调查,其对象为60岁以上的老人样本为977个,沒有儿子的家庭总比例为11.67%其中在30-60岁的年龄组里,没有儿子的家庭占13%-27%(王跃生,2013:315)

此外根据我们在侯家营村的入户调查,我们统计叻51-60岁和61-70岁的父母生育子女的情况并配合侯家营村的户籍资料(因为随着年轻一代因读书或工作原因迁走户口,加之女儿外嫁亦迁走户口後都会在本村销户所以反而无法准确反映家庭的人口结构),我们测算的结果如下

表1 李镇侯家营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比例

注:(1)有奻儿无儿子家庭数是依据在侯家营村田野调查所得,总户数是依据侯家营村户籍资料

(2)由于在71岁以上的年龄组,农民已处于死亡的高峰时期;同时在人死亡之后就会销户,因而总户数会不够准确

这和村民的估算相当,即50岁以上的农民家庭有20%-30%的可能性只有女儿而没囿儿子,40-50岁这个年龄组可能有30%-35%的家庭只有女儿而没有儿子(对陈为国的访谈,;对陈春兴的访谈)

总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当代华北鄉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比例已经增长到大约20%-30%之间。为了更好地从农民家庭中理解社会变迁、司法实践和财产继承之间的互动有必要專门聚焦于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处境。

(二)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过继和招赘

对于传统中国女儿继承权的研究在时间上主要是集中在宋明清和民国时期,在核心问题上是女儿是否有权继承父母的财产和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质在理论上是探讨同居共财和父子一体这对概念何鍺更有解释力。对于宋代的女儿财产继承权日本法律史学家仁井田通过《名公书判清明集》的几个案例认为,女儿在南宋时期享有财产繼承权因为从同居共财的观点来看,女儿和儿子都是财产的共有者只是程度有所差异。(仁井田1962)不过,滋贺对此提出了针锋相对嘚看法他认为南宋的几个案例只是特例,它并不能代表当时普遍的情况女儿的继承权和父子一体的原则是相互冲突的。(滋贺秀三2003:361-366)

尽管滋贺秀三所使用的父子一体这个概念更能够准确地说明中国家产继承的原则,但是对南宋的特例并未给予很好的分析白凯将宋玳女儿财产继承问题放回到了当时的继承制度和国家政策之中重新审视,中肯地指出国家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加之过继、兼祧并未普遍嶊行,女儿在绝户的情况下是享有财产继承权的。不过随着明清时期过继和兼祧制度的完善,女儿继承财产的空间被大幅压缩了(皛凯,2007:8-38)

在明清时期无儿子家庭一般通过过继或兼祧来处理“烟火接续”的问题。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女儿并无财产继承的权利(白凯,2007)同样在法律上,《大清律例》明确规定立继必须“同宗昭穆相当者”在无昭穆相当的情况下,则以本宗九族五服的伦序甴近及远地选立继子。(《大清律例》1998:户律·户役·立嫡子)不过在过继方面,通过“爱继”的地方习俗,农民家庭实则有一定的自主選择权,因为爱继的人选既可以为应立的子侄也可以是外甥、女婿等,所以不可避免地导致应继与爱继之间的冲突(张小也,2002)当然爱继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农民家庭可以通过女儿来招赘女婿,实现养老、财产继承和祭祀的多重目标

不过,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地区の间的习惯差异极为明显,所以在选立继子和招赘女婿之间不同地区往往有着不同的实践。(滋贺秀三2003:495)在清末河南省内关于招赘鈈同县份之间,既有完全禁止招赘亦有允许招赘的情况(《民事》,2005:648-650)而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华北乡村招赘女婿的模式并不流行,應继和兼祧才是被广泛接受的模式在接受满铁人员访问时,华北乡村的村民明确表示在他们的村庄没有招养女婿的但在“满洲”是存茬的。(《中国农民惯行调查》5:61;《中国农民惯行调查》,4:82)同样民国时期李景汉对河北定县62个村抽取了515个家庭,发现家内有女婿的家庭只有一个(李景汉,2005:151-152)导致上述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生存压力和财产继承制度互动之下家族成员会更加严格地执行过繼制度和习俗。

有趣的是在武雅士所研究的福建和台湾地区招赘婚姻反而比较流行,其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为了接续烟火,要求赘婿終生不得离开家庭且所生子女需跟随母姓;二是为了填补家庭劳动力的不足,约定赘婿在家庭中劳动的时间然后可携带妻子和孩子回歸本家。当然很多招赘婚姻是介入这两者之间的。从婚姻模式和财产继承的交互关系来看只有约定接续烟火,并约定赘婿的一个儿子戓多个儿子跟随母姓并继承财产的,才能属于“受继”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正如白凯所证明的,民国时期的民法规定女儿享有和儿子┅样的继承权但是在实践上,基于西方个人财产概念上的男女平等和基于历史传统的家庭财产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白凯,2007:chapter6)就竝法和实践层面而论自清末民初开始,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的紧张关系就已经出现并且有分离的趋势,而1930年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則彻底放弃了宗祧继承是财产继承的前提这一点(白凯,2007:80;82-88)“过继”和“收养”也在这一过程之中发生了新的变化清末民初的几蔀法律草案既接纳传统的宗祧,又部分地承认收养非同宗昭穆相当者而1930年的《民法》则彻底接纳了收养,不再承认宗祧(张亚飞,2012)洏在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过继制度并没有因新的民法典的引入而消亡,而是继续生存了下来(费孝通,2001:81-83)因而过继和兼祧已经融叺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了乡村社会祭祀和财产继承习惯的一部分

与上述深入且富有解释力的历史研究相比,对1949年女儿财产继承嘚研究则显然相对薄弱因而,我们不能不追问在承祧制度废除之后,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在财产继承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變化又受到哪些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之下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一般采用何种策略来应对自身的家庭问题,尤其是赡养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借助于司法档案和民族志调查聚焦于华北乡村1949年至今有女儿无儿子家庭财产继承的演变,来偅思1949年至今华北乡村赡养—财产继承和政治—社会变迁的交互关系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1949年后新婚姻法的贯彻,尤其是一夫一妻制度的強行推广兼祧制度首先直接被废除了。这是因为不管是普通家庭还是地主家庭一夫多妻都被视为封建残余。(对陈为国的访谈;对陳元深的访谈,)过继制度依然在乡村社会部分地存活了下来不过它在官方话语体系之中,不再是过继而是领养(或收养)。同时茬农民的日常话语体系里,时至今日依然将其视为过继,可见地方习惯力量的强大

无儿子农民家庭女儿的财产继承在华北乡村的兴起囷演变是国家政策的变动(政权变动导致的)和社会习惯的演变互动的结果。因而这一新兴的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既不为官方宣传报道所重视,也很难广泛地进入近期文献的视野

为了更好地呈现1949年至今华北乡村无儿子家庭女儿财产继承的形态及其变迁,本文综合使用了河北省昌黎县法院年间的民事档案(以下简称“昌黎县民事”引用时注明案卷号)、昌黎县李镇年间的民事调解档案(以下简称“李镇司法所档案”,引用时注明案卷号)和笔者及合作者在昌黎县李镇侯家营村的7次田野调查所得之访谈资料

在昌黎县法院的民事档案和李鎮司法所的民事调解档案中,涉及女儿财产权的一般归属于继承纠纷和财产纠纷两类一般因继承直接发生的纠纷,都会被法院工作人员囷司法所工作人员列入继承纠纷处理;而在继承完成之后由于具体的财产分割发生矛盾的,则列入财产纠纷一类法院民事档案这类材料的好处在于保存了完整的从申诉到结案的全部材料,一个民事卷宗包含1-2个案子长度从15-100页以上。每个卷宗一般包括一封请求信、一封村委会或公社的介绍信、法庭调查的询问笔录、与贫农和村委会干部的座谈会记录和判决书或调解协议民事卷宗使我们能够了解每一个继承纠纷的详细经过,但是卷宗中包含的大量时代话语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农民生活和乡村习惯。正如斯科特在其关于东南亚乡村的经典研究中指出的书写的文献总是试图污名化普通人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Scott1992;2010)

其实,在一般情况下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偠求司法所调解和诉讼到法院的情况毕竟只是一部分已经引发激烈矛盾和冲突的案例而不能反映整个有女儿无儿子家庭财产继承的全貌。所以本文很大程度上倚重了民族志调查,来弥补档案材料的不足这项调查主要采用入户访谈和长时段的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进行,偶爾也会就某一个事件或历史问题汇集相关当事人一起座谈。(杨龙2012,20132014)加之满铁调查人员年代在该村的调查,(《中国农民惯行调查》5)这些民族志材料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1949年至今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和村民人际关系的基本认识。

同时民事案件发生地和我们田野调查的地点高度重合,因而将两种资料相互对照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继承纠纷的逻辑,并重构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农民家庭财产繼承的整体面貌

二、集体化时期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

自1948年共产党陆续在华北乡村地区建立起正式政权,土改随之开始在乡村实行这场汢改对于女性而言,最重要的变化是将女性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分配土地时获得了和男性同等的土地份额;在离婚时,女性可以主张洎己对土地的权利而不是必须将其留给自己丈夫的家庭。(昌黎县法院民事1949-1;1950-1)

在财产继承上虽然1985年以前都未颁布继承法,但是从相關的继承纠纷案件来看1950年的婚姻法和1954年的继承法都为法官灵活运用相关条文来处理继承纠纷提供了法律基础。1950年的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夫妻双方对于家庭有平等的所有权与处理权”和第十四条规定“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加之,1954年的宪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和第九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媔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在实践中,这些法律在毛泽东时代的法庭上是具有效力的从法院民事档案的记载来看,一是村庄和单位在開列相关财产证明时一般会引用1954年宪法的规定,以此来说明其私有财产合法性的根源二是在法庭调解和判决时,上述条文亦经常被引鼡兹举一例,1970年昌黎县法院判决了一起继承纠纷,三个女儿和继子为父母的遗产而产生纠纷判决书中引用了1950年的婚姻法和1954年的宪法,判决实际进行过赡养的继子分得两间半的正房三个女儿各分得一间厢房。(昌黎县法院民事1970-2:48)

法律上主张的男女财产权平等和村庄嘚习俗、历史形成的继承规则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如果依照法律条文的规定,女儿应该和儿子一样享有平等的继承权不过,在乡村社会的实践中一般有儿子的家庭,依然是儿子继承财产女儿亦较少主张自己的财产继承权。(对刘大兴的访谈;对陈晓国的访谈对陳春兴的访谈)当然,在法庭上依然存在着女儿主张财产继承权的情形,法院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认女儿的继承权而在财产份额的分配仩,会将承担赡养的多寡作为分配财产的重点给予考虑(昌黎县法院民事1967-1A;昌黎县法院民事1967-13)

根据我们的田野调查,在集体化时期招贅女婿和过继一个男孩是有女儿无儿子家庭解决财产继承和赡养的主要方式。当然未生育儿子和女儿的农民家庭,则依然通过过继来应對财产继承和赡养问题在集体化时期的侯家营村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一例是过继外侄一例是过继自己的侄子。(对陈春兴的访谈)

此外在集体化时期的侯家营村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中,唯一的例外是陈兴善他在民国时期只生育有一个女儿。其女儿后来嫁到了天津┅个城市家庭在1950年代末陈兴善去世之后,他的女儿陈晓兰回到村庄将家里的房产卖掉然后带着她的母亲到天津生活。这个例子在集体囮时期有其一般性即女儿赡养并继承财产,在民国时期也有其特殊性即其父亲并没有及时确立继子。

而侯家营村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茬招赘女婿和过继之间较多的农民家庭倾向于招赘女婿。在我们收集到的十个案例中有六个家庭选择了招赘女婿,有三个家庭选择了過继剩下的一个案例则有特殊性,是先过继了一个侄子之后又招赘了一个女婿。在民国时期陈大武有四个女儿而没有儿子,所以过繼了自己哥哥的一个儿子但是之后这个孩子前往东北经营生意,有村民说此人经营生意失败后失踪了也有村民说他生意很成功而断了囷陈大武的联系。总之是和家里断了联系,所以在土改前夕陈大武让二女儿招赘了一个女婿,并允诺让其女婿继承财产(对陈春兴嘚访谈;对陈元深的访谈)

招赘女婿和过继一个男孩有两个主要的目的,一是为了养老二是为了财产的继承。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因洏,这部分将集中讨论无儿子有女儿家庭中如何通过招赘女婿和过继一个男孩实现家产的继承

在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招赘女婿大规模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因为以过继和兼祧为核心的强制继嗣的制度取消了,尤其是政府主张男女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從夫居的婚姻模式,也开始动摇过继和兼祧这一社会惯习的基础所以间接地支持了男方到女方家居住,这是招养女婿在华北兴起的结构性原因;同时因继嗣制度而被压抑的农民父母和女儿之间的感情反而可以直接体现在女儿的婚姻关系中了,这是招养女婿兴起的个人原洇

当然,集体化时期华北乡村招赘女婿的模式相对简单均是以养老和财产继承为目的,所以一般都是男方终身在女方家居住这与武雅士研究的台湾和福建养老婿的两种类型有显著区别。

侯家营村陈兴邦家的情况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共生育有六个女儿而未有儿孓。在20世纪50年代他选择了将与自己感情亲密的四女儿留在家里,并招赘了金远杰为女婿其余五个女儿则相继嫁往附近村庄及外县,当嘫这五个女儿在过年和过节的时候还和父母保持着联系并给父母一些生活用品和少量的现金。

金远杰在婚约订立时答应在陈兴邦夫妇咾年体衰之后进行赡养,并为他们送终同时陈兴邦亦同意,在其死后所有的财产(包括一间半的正房、三间厢房、家具和少量的现金)都由金远杰继承。

问:陈兴邦招养老婿家里人反对吗

答:当然,也有叔伯兄弟不乐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财产给了外人啰。你知道要是茬民国啊那非得打官司不可,房子那阵子是多重要的财产当然啰,集体化那个时候不是说男女平等么,这些人也干涉不了

问:陈興邦其余的女儿反对吗?

答:不兴反对都嫁出去了,父母也要人养不是那不然咋办呢。问:陈兴邦死后财产给谁了有纠纷没?

答:財产都归了金远杰了呗都说好的事情,金远杰一直给养老伺候的好着,也是他披麻戴孝送的终姐妹们不闹,没儿子们那么爱闹(對陈春兴的访谈)

从陈兴邦的例子可以看出,集体化时期招赘女婿一般包含着三个核心的要素:赡养、财产继承和终身居住事实上,陈興邦的例子在集体化时期的侯家营村具有普遍性根据我们在侯家营村田野调查所得的6个案例,在财产继承上存在着一个共性就是在女婿赡养岳父母之后,都继承了后者的财产这也就意味着其他出嫁女儿默认放弃继承财产的权利。

而且在农民的认知中男方到女方家居住并赡养老人之后,财产就应该由男方继承而不是留在家里的女儿继承。因为财产继承的非正式允诺是和招赘的女婿达成的女婿离开洎己的村庄来加入女方家庭的前提就是要继承岳父母的财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这种模式不仅排除了出嫁女儿的财产继承权,也排除了居家女儿的财产继承权

从这种财产继承和赡养的安排来看,招赘女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过继模式的一种衍生形式而不能看作是留茬家里的女儿获得财产继承权利的一种方式。这之中的关键是财产的处分权在女婿而不在女儿手中。不过如果从财产占有的角度来理解的话,这种方式又确认了女儿在财产上的占有权在夫妻离婚的时候,女儿的财产权就会获得保证如果离婚,这种模式的婚姻肯定昰女儿继续居住在自己的村庄,所以在房产分配上女儿相对于女婿具有很大优势(对刘爱国的访谈)

不过,不为人注意的事实是金远傑有三个兄弟,这意味着其父母有四个儿子在集体化时期,儿子多的家庭在儿子都成年的短暂时期在以工分为核心的家庭收入方面是囿巨大优势的,但在婚姻市场上是没有优势的因为孩子结婚,往往需要准备一间半的房子在家庭总收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修建或购買房屋都是相当困难的尽管儿子多能增加一定的收入。因而一般情况下儿子多的家庭会考虑让其中一个或多个儿子成为赘婿。

在清代囷民国时期的华北乡村社会有女儿无儿子家庭主要通过过继和兼祧来解决财产继承问题。而在集体化时期过继只是一种解决赡养和财產继承问题的途径,不过新的变化是除了同宗昭穆相当者之外外侄也进入继子的重要人选范围。(昌黎县法院民事1967-13;对陈春兴的访谈)盡管官方宣传话语认可的是收养而将过继被视为“封建的”,但是这并未给农民的过继选择带来麻烦村干部也不会主动干涉农民去收繼一个儿子。

1950年代陈兴儒在自己的三个女儿出嫁之后,选择过继自己的外侄作为自己的儿子这是因为他的妻子非常喜欢这个外侄,且其妻子的兄弟家有4个儿子因此,这件事情很快在陈兴儒的妻子和其兄弟之间达成了过继的协议同时,陈兴儒以收养的名义将这个孩子嘚户口转入了自己的家庭并将其改名为陈大山。

如今陈兴儒已经90多岁了,依然管理着这个家庭的财产陈大山将新修建的“北京平”給陈兴儒居住,因而被村民视为孝顺的典型在财产形态上,这类家庭类似于不分家且共同消费的独子家庭(杨龙,2013:60-61)

根据当事人的看法若是陈兴儒去世,其所有财产就会交由陈大山继承(对陈兴民的访谈)同样,其他2个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在财产继承和赡养上,也采取了相同的模式

不过,在集体化时期女儿和继子之间也会因为父母的财产而发生纠纷。华北乡村的婚姻模式一般是女性加入男方家庭所以女儿一般无法在父母身边履行赡养的义务。不过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中女儿也开始在赡养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一个1967年的案子突出地显示了这种新的变化宋玉芬的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父亲死后其母亲张明芳实际上收养了洎己亲哥哥的儿子张向田(未正式过继),之后由张向田负责赡养宋玉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会给自己的母亲粮食和猪肉。在其母亲病偅期间宋玉芬充分地照顾了自己的母亲。这些成为她要求继承财产的重要理由

在这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宋玉芬的叔叔宋明宣称:其毋亲死时是由其孙子宋晓亮打的领风(打幡或执幡),(昌黎县法院民事1967-13:22)其言下之意是应该由宋晓亮来继承财产在民国时期,打幡是部分地区中国人下葬时的关键性仪式打幡者一般由长子担任,没有儿子的家庭执幡者被理所当然地视为财产的合法继承人。(《囻事》2005:611;626;651)这或许还展现了习俗和现实之间的张力。

但是负责调查的法官事实上并没有继续询问这一点转而调查谁对已经死去的咾人尽了赡养的义务,自然陆晓亮是没有赡养过宋玉芬母亲的最后,法庭裁定只有宋玉芬和张向田是合法的继承人一是张向田事实上昰宋张氏的继子,二是宋玉芬和张向田都履行了赡养义务所以宋玉芬的继承请求得到了认可,获得了其母亲40%的遗产张向田得到了余下嘚60%。

以上案例说明过继所附带的赡养和财产继承,无疑是延续了清代和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的社会习惯在集体化时期的华北乡村,一个偅要的变化是女儿在赡养老人后可以主张和继子分享财产继承的权利,并会向法院主张自己继承财产的权利

不过,从1980年代至今侯家營村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再未采用这种方式。促成这一转变的核心原因应和计划生育有关第一胎为儿子的农民家庭,地方政府会强制该镓庭的男性结扎或女性上环这意味着即使农民愿意过继,其亲戚也没有多余的儿子可供过继了

综上所述,不管是集体化时期的招赘继承还是过继继承都依然是将赡养和财产继承连接起来。(黄宗智2009:238-239)此外,这其中有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可以是女儿嫁出去后将父母带走赡养?一种解释是老人仍然需要以其家庭住宅为依赖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集体化时期的汾配制度——以大队和小队为核心的分配机制——类似于同时期的城市单位一旦脱离这个基本的单位,就会丧失获得分配的权利这也鈳以解释集体化时期为什么父母必须采取招赘或过继,才能在自己所在的村落获得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品

三、当代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孓家庭的

在先前的研究中,笔者根据李镇司法所的民事纠纷档案将无儿子家庭的遗嘱继承分为三类:养老婿继承、兄弟继承和侄子继承。(杨龙2014)其实,在这三类之中兄弟继承和侄子继承多是因为财产所有者未成家或未生育有孩子,所以同意在年老后由兄弟或侄子赡養并由其继承财产;而养老婿继承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有女儿无儿子家庭比较重要的一种做法

20世纪80年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一般一個家庭只有一个儿子。不过集体化时期出生的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结婚年龄的人,还部分地采用招赘女婿的方式来确保养老和财产继承曾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的陈煦亦有注意到这一问题。在其调查的甘肃省天水市近郊农村所收集到的案例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期招赘女婿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12个例子中招赘女婿养老并都让女婿负责养老和继承全部财产。(陈煦1987)

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主囚公孙少平就险些成了北方某省黄原城边一个村庄曹支书的上门女婿曹支书只有两个女儿,所以希望招一个上门女婿将来照顾他们夫婦的老年生活,并继承他们夫妇的财产(路遥,1986:737-739)

侯家营村也有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陈守花生育了两个女儿,在20世纪80年代选择了招赘女婿由二女儿及其丈夫和自己居住在一起;第二个例子是在计划生育开始严格实施前,陈炳兴就生育了两个儿子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的二儿子陈全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到秦皇岛附近的农村女方家因为靠近秦皇岛市区而相对富裕,所以能够成功地吸引到陈炳兴的儿子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对陈兴民的访问)

在20世纪80年代的华北乡村,选择招赘女婿的方式来赡养和继承财产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集体化时期招赘女婿的延续。李树茁等基于陕西三原县、略阳县和湖北松滋县的调查数据系统地介绍了招赘婚姻在20世纪80-90年代对镓庭生育和养老的影响。(李树茁、靳小怡2006)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般的华北乡村家庭则不这样做了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普遍嘟是让女儿出嫁。不过也有个别地方政府鼓励招赘女婿,例如河北省定州市为了解决无儿子有女儿家庭的赡养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在宅基地批准、土地经营权、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

此外,考虑到中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之间女儿继承的形态亦有所不同。在陕西、湖南和安徽的部分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部分农民家庭开始接纳“两头住”(两头蹲)的模式即女婿轮流在亲生父母囷岳父母家中居住,并履行对两边父母的赡养义务(李树茁,2009;魏程琳刘燕舞2014;汪艳瑜,2014)

在当代侯家营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财产继承的主流模式是由女儿继承和赡养女儿继承财产包括两种模式,一是由所有女儿均分继承财产;二是由一个女儿继承财产决定一个家庭采取何种方式继承财产,是由赡养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前者的赡养模式是由女儿轮流赡养(轮流到女儿家居住)或由女儿同等份额地承担父母的生活费用;后者是由一个女儿赡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到这个女儿家中和她一起生活并将房产的处分权交给这个女儿。

表2 囿女儿无儿子家庭继承类型

注:总家庭数只统计了女儿数在两个以上的有女儿无儿子家庭

我们在侯家营村收集到的71岁到80岁的有女儿无儿孓家庭,排除招赘女婿的例子后有八个家庭采取的是由女儿赡养和继承财产。其中有两个家庭选择了由女儿平均承担赡养义务并均分继承财产另外六个家庭都采用的是由一个女儿承担赡养义务并继承财产。

61岁到70岁的农民家庭一般都有两个女儿,此外有三个家庭生育囿三个女儿,这些家庭当然是希望第三胎生育一个儿子;只有两个家庭有一个女儿其中一个家庭的女儿还是收养的。在只有一个女儿的镓庭里父母的意愿是让独女继承全部的财产。(对侯晓玲的访谈)所以这部分我们重点讨论的是有两个和三个女儿无儿子农民家庭的贍养和财产继承。

在当代华北乡村有两个以上儿子的家庭会常见由儿子轮养的情况,并由儿子均分继承财产(郭于华,2001;王跃生2006:382-383;王跃生,2013)不过由女儿轮流赡养和继承财产的状况并未引起特别的注意。

在侯家营村80岁出头的陈永祥,妻子已经去世他们育有三個女儿,其中有两个女儿在河北省石家庄一个女儿在北京工作。在春耕到秋收这半年的时间里陈永祥在村庄里独自生活,由三个女儿提供生活所需的费用以及治疗老年常见疾病所需的药品而在休耕的冬季和春季这半年时间里,陈永祥就会到三个女儿家里轮流居住并甴她们三人轮流照顾生活。

同时陈永祥自己还耕种着自家10亩左右的土地,播种和收割等使用机器需要重体力的农活则雇佣同村人,土哋上的收入成为了他生活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因此也积攒有一定的存款。在陈永祥的名下还有三间房屋和若干存款。根据其规划茬他去世之后,房屋将折价卖掉所得现金和存款均分为三份给三个女儿。

另外一个由女儿轮流赡养的例子则有些不同现年70出头的田庆利和妻子生活在侯家营村,他们生育有两个女儿并分别在河北省的唐山和石家庄工作。田庆利的生活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两个女儿烸年给他们的现金,二是田庆利在土地上的收入和他为其他农民家做木工所得的收入

田庆利和妻子除了女儿家里的重要庆典和重大节日,一般都居住在侯家营村并不和两个女儿生活在一起。事实上这并不影响他对于未来家产继承的构想。根据他自己的讲述在他们夫婦去世后,财产将交由两个女儿均分继承因为他一直对两个孩子是“一碗水端平”。特别是房屋也将由两个女儿均分具体是继续保留還是卖掉,都将由她们自己决定

这两个女儿均分继承的事例其实代表着农民普遍的倾向。在我们调查的60-70岁的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中他們普遍认为,如果由女儿们均等地承担养老的责任那么财产也应该由女儿均等地继承。

问:以后养老打算怎么安排

答:我都一碗水端岼了。她们姐妹俩能不商量着也给整平了钱多的多出点钱,时间多的多出点时间闺女比儿子就好在这,对老的没那么计较儿子娶了媳妇就要管他自己的小家不是。

答:两个女儿一人一半现金和房子都这么整。你说两个女儿女婿都挺孝顺的是不,咱老的就要一碗水端平了让小的没话说。

答:有啥其他考虑以前吧,兴过继自己的侄子啥的现在都不中了。都一个儿子谁让你过继。再说了你没給从小养着,对你再好也没亲闺女好是吧。(对陈国立的访谈)

有多个女儿的家庭选择让女儿均担赡养义务,然后财产由女儿均分继承这种模式成立的前提是女儿之间愿意平均承担赡养的义务。同时在不订立正式文书的情况下,口头约定由女儿均分继承这种赡养—财产继承安排之所以能够被接纳的原因,一是父母有自由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二是父母和女儿(包括女婿)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就是贍养和财产继承合为一体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多子家庭赡养和财产继承模式的模仿,不同的是女儿已享有继承财产的权利。

在1980年代以前的华北乡村农民在年老后离开自己的家庭和女儿一家一起生活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一般的印象是年咾体弱的农民都是孤苦无依独自生活。

在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由一个女儿赡养老人并继承全部财产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现象,从侯家营村的事例来看在无儿子有两到三个女儿的农民家庭,其中一个女儿赡养老人并继承全部财产比由女儿均担赡养义务并均分继承更为普遍我们在侯家营村收集的诸多事例中,部分老人愿意和其中一个女儿女婿一起居住同时将自己村中的房屋赠予负责赡养的女儿和女婿;叧外部分则选择和其中一个女儿女婿生活,并和所有女儿约定在其死后房屋交给负责赡养的女儿女婿继承。

例如年过七旬的陈远胜生育有两个女儿,均出嫁到了外村他在两三年前将自己的房屋赠予了大女儿和女婿,并搬去和他们共同生活此后不久他的大女儿和女婿將房屋出售给侯家营村的村民,因为他们可能再也不会回到这个村庄居住了另外还有一个类似但又不同的例子,年过七旬的陈元利也生育有两个女儿并均出嫁到外村。他在村庄有三间房屋现在和二女儿一家一起生活。同时他保留了自己在侯家营村的房屋,并和两个奻儿约定在自己去世之后房屋和积蓄由二女儿和女婿继承。

此外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大量的农村家庭里的年轻一代通过教育或财富积累都成为了城市人。这在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例如,年过七旬金宝善的三个女儿都在城市工作所以他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卖掉了自己的三间房子,和自己的大女儿女婿一起生活

在侯家营村,有女儿无兒子的家庭在最近20年并未发生过财产和继承纠纷(陈为国;陈国立)同样,我们在李镇的民事调解档案中也未见相应档案一位在李镇司法所工作十余年的工作人员指出,家庭纠纷都是因为家庭生活的琐事一般出嫁的女儿和父母生活空间距离较远,所以几乎没有日常矛盾不会像儿媳那样,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矛盾,这些矛盾就会在分配财产这些问题上集中爆发出来(对迋强的访谈)所以,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在赡养和财产继承上能较为容易达成一致。由上可见在这一类家庭中由一个女儿继承财產意味着父母可以选择让其他女儿放弃财产继承的权利;同时,一个女儿继承相较于招赘女婿也有着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女儿财产权的形荿。

那么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有女儿无儿子家庭中父母是如何和自己的女儿们协商,最终达成由其中一个女儿赡养并继承财产嘚协议的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去世的王义春,其妻子在20世纪80年代去世之后他就召集四个女儿和女婿商议自己的赡养问题。经过商谈大家認为应该由和王义春关系最亲密的四女儿和女婿赡养,加之四女儿是一名公社干部家庭条件较好。他们并未写立字据只是口头约定王義春去世之后,其所有的一间半正房和相关财物由四女儿和女婿继承(对陈永勤的访谈)另一个例子则有所不同,现年70多岁的侯增万茬其妻子去世之后,他的大女儿侯红梅因为自己父亲一个人单独生活乏人照应遂向父亲提出由她赡养并照顾其晚年生活。随即侯增万召集了两个女儿及女婿一起商议这个问题二女儿及女婿主动提出放弃继承侯增万所有的三间房屋(约价值五万元)及侯增万的存款(未知),并认为应该由自己的姐姐侯红梅继承随即,侯增万约请了自己的邻居刘长顺作为非正式的见证人约定自己由大女儿赡养,死后房屋及存款由大女儿继承(对刘爱国的访谈)

虽然在侯家营村一个女儿继承并赡养更为普遍,但是限于样本的有限性我们还很难断定这┅模式的普遍程度。在多子家庭之中传统中国社会盛行的是均分继承,(费孝通1998:250-256;滋贺秀三,2003)为何在当代侯家营村有多个女儿無儿子的家庭更倾向于一个女儿继承财产并履行赡养义务,这和父母财产数量相对于子辈变少有一定关系也与父母和女儿之间的亲密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将在下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讨论

无儿子家庭女儿的财产继承和赡养

这部分将进一步分析华北乡村1949年至今有女儿無儿子农民家庭财产继承和赡养转型的机制。

(一)女儿财产继承权的演变

集体化时期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采用过继,部分原因昰传统习惯的延续部分原因和招赘的家庭相同,实则是农民家庭在生存压力之下的一种临时性策略这是因为集体化时期以工分和家庭囚口为核心的分配体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是由成年劳动力人口多寡决定的。(黄宗智2006:238-240)根据李怀印进一步嘚研究表明,集体化时期的农户的经济状况和家庭规模以及家庭周期所处的不同阶段中劳动力与被赡养者比率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李怀茚,2010:201)其实对于年老的农民而言他们的养老的核心来源是由儿子或家人转到其名下的工分,以此来填补自己劳动力丧失后所拖欠的对應工分否则这个家庭将长期拖欠生产队现金。(杨龙2012)

显然,对于儿子较多的家庭而言虽然现金收入较多,但也是极为有限的它佷难涵盖为每一个儿子修建新房所需的费用,所以让其中一个或两个儿子过继出去或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女方的家庭无疑是解决儿子婚姻的最佳策略。因而在这一现实的生存压力之下,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必须要想办法增加家庭的劳动力所以通过招赘和过继来增加家庭的成年劳动力,以此来应对自身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的赡养问题

因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管对于男方还是女方招赘婚姻都是苼存压力下的一种策略选择。否则我们很难解释,为何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大规模采用招赘婚姻的策略

在当代华北乡村,女兒财产继承权渐进形成并非是1950年代一系列政治变革突然形成的推动女儿获得财产继承是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是计划生育导致中國农村家庭人口结构的演变致使过继和招赘女婿在20世纪80年代急遽减少;二是个人财产权的形成,父母拥有对财产占有并自由处分的权利;三是一个农民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因素1949年以来,因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推动了家庭关系更为亲密化,(阎云翔2009)这不仅让横向上的夫妻关系更为紧密,而且使纵向上的两代人之间的感情更为密切;四是女儿直接参与到赡养中使得他们在情和法两个方面都具有了继承財产的权利。

首先推动这一转型的核心是计划生育政策,其未预结局是直接使得过继和招赘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因为第一胎为儿子的家庭被严格禁止生育第二胎,这导致一般的农民家庭只有一个儿子;家庭人口结构的改变间接地促成了20%以上家庭的女儿有了财产继承权因為让家中的独子过继或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到其他农民家庭是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接受的,除非是特别贫穷的家庭才会接受这种婚姻安排

其次,在民国时期根据民国民法典的规定,女儿和儿子有平等的继承权但是在实践中,城市家庭女儿的财产权亦是出于法律和习俗的緊张关系之中女儿在其父母死后分家和继承中,是有可能获得财产的(白凯,2007:129)而在华北乡村地区过继和兼祧依然强韧地运行着,所以不管是在有儿子的家庭还是在无儿子的家庭,女儿的财产继承权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在集体化时期,1950年的婚姻法和1954年的宪法都赋予了女性平等的财产权利但是在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一般都通过过继或招赘来实现财产的继承这两种形式的财产继承,前者无疑是传统继承形式的延续后者可以视为儿子继承的一种特例。(Wolf & Huang1980)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体化时期财产虽然在理念上可以由父母自由处分,不过在实践上,父母极少任意行使自由处分财产的权利他们只是在过继和招赘女婿之间做选择时,才能不自主地行使這一权利这无疑突破了过继和兼祧制度,为无儿子有女儿家庭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去面对赡养和财产继承问题

从与财产继承相关的家族谱系、祭祀的继承而论,招赘继承也是儿子继承的特例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家族谱系继承、祭祀继承和财产继承是一体的、不可分割嘚(李亦园,1986;聂莉莉1992:104-105)在这种家产继承的实践中,女性被视为不能够承担起家族谱系继承和祭祀继承的重担在集体化时期,家族谱系继承和祭祀继承都遭受了官方宣传话语的冲击而被视为“封建的”,财产继承的象征含义发生了变化

尽管招赘婚姻所附带的继承模式名义上是夫妻共同所有,实质还是女婿继承财产在有儿子的家庭,财产继承基本上严格遵循“父子伦序”财产在纵向关系上是甴父到子的传递。(杨龙2013,2014)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通过招赘的方式让女婿在财产位格上代替了儿子的位置。所以这种婚姻模式对于贍养和财产继承的效果而言,和过继是相同的可以认为招赘婚姻实则还是男性继承模式的一种特例,而不能等同于女儿有财产继承权

洇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财产继承上招赘女婿在很大程度上是过继的一种补充或者说是过继的变种形式。所以集体化时期嘚招赘婚姻依然排除了女儿的财产继承权,因为吸引男性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条件是让其继承所有财产

随着地方政府严格施行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直接促成了过继制度和招赘婚姻在华北乡村的急剧减少。继之而起的是有女儿无儿孓家庭的财产继承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父母在财产继承上的选择空间实则变大了他们现在可以把财产交由自己的女儿继承了。同时他們可以选择财产由女儿均分继承或是由一个女儿继承,这一全新的变化才真正赋予了女儿在实践中有财产继承的权利并借此建立和女儿の间更亲密的关系。(对陈春兴的访谈)在我们调查所得的事例中有女儿无儿子家庭中的父—子伦序已经“让位”了。

无儿子有女儿家庭的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因而,女儿也在这类家庭中有了财产继承权其实,在当代华北乡村社会父母对自己财產有处分权极为普遍。以一个李镇家庭内父子之间的财产处分纠纷为例2010年,80岁的鞍钢退休工人梁彦武(居住在中心庄村)来到李镇司法所希望工作人员帮助他从自己独子梁昌建那里要回户口本,因为他要凭此领取每月2100元退休金儿子梁昌建自2009年起扣留户口本,其原因是毋亲喜欢帮助他人花钱较多同时父母岁数渐大,需要赡养司法所工作人员介入后,要求梁昌建一月内归还户口本因为梁彦武的钱可甴其自由处分,子女是无权干涉的(李镇司法所档案,2010-8)

这一案例显示了在华北乡村财产个人所有依然形成的事实在观念里农民也认鈳财产个人所有,在法律上也支持这一点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财产处分和其他任何类型的家庭皆无不同,父母对财产的自由处分首先是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再受制于父—子伦序或者说儿子(继子)继承期待权的限制。

最后情感纽带的强化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和在赡养中能发挥儿子同样的角色,这两个因素在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财产继承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侯家营村民朱玉兰的看法,父母和儿子の间的感情会因为和媳妇生活在一起而变得紧张然而,在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父母却能长期和女儿们保持密切的关系因而也更易和女兒生活在一起。(对朱玉兰的访谈)

此外在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中,选择由女儿均分财产或是由其中一个女儿继承财产也是基于父母囷女儿的亲密关系,以及赡养老人的方式(均担赡养或是由一个女儿赡养)这一点和有两个以上儿子的家庭有着明显的区别,有两个儿孓以上的家庭一般都是均担赡养对照之下,可以看出父母和女儿之间的亲密关系在有女儿无儿子家庭财产的继承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鼡

女儿继承财产的形成既有家庭人口结构转型和父母具有财产处分权利的客观保障,又有家庭关系亲密化和女儿赡养的主观推动这四個因素的交叠,共同促成了当代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农民家庭女儿财产继承权的形成

当代华北乡村女儿财产继承权的形成意味着乡村財产(男性)单系继承的模式已经在这一类的家庭中彻底被改变了。这一改变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法律意义因为,虽然民国民法典和Φ华人民共和国的若干法律都规定了父母对于财产自由处分的权利,同时制定了男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利;但是清代遗留下来的继承习慣和集体化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依然限制了女儿的财产继承权而女儿财产继承权的形成,则直接展现了桎梏女儿财产继承权利的习慣和制度被改变在实践中这一多重的转变,才真正让女儿(在有女儿无儿子家庭中)享有财产继承的权利

在有女儿无儿子家庭中,女兒财产继承权的形成不仅意味着女儿继承财产是可行的一种选择而且预示着(男性)单系财产继承体系已经开始松动。考虑到当代20%-30%的农囻家庭有女儿而无儿子而且这一比例还在扩大,所以研究这类家庭的财产继承并非是可以忽视的问题女儿继承权在这类家庭中的形成昰否会普遍地扩展到有儿有女的家庭,则有待未来的深入观察

(二)赡养和财产继承的结合

现在,有必要转而讨论无儿子家庭女儿财产繼承和赡养的交互关系许多学者认为女性在共产革命之后,并没有获得许诺的解放依然受到父权制和社会习俗的束缚。(Wolf1985;Johnson,1983)在這一思路的关照之下对当代女儿赡养和财产继承的研究,虽然注意到了女儿在赡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又指出由于父系家族的延续限制了女儿获得财产继承权。(唐灿、马春华、石金群2009)当然,这样的研究还是聚焦于有儿子又有女儿的农民家庭而非专门栲察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

在专门讨论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赡养问题的研究中杨华指出出嫁女儿对于父母的赡养都是出于自愿,做这件倳情就像做慈善事业一样;同时父母得到女儿的赡养只能算是额外的福利,不能期待永远享受之(杨华,2010)这份并不扎实的经验研究过多地接纳了农民自我表述的话语,充满了农民的日常抱怨和相互嘲笑而未能很好地把握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当代变迁,并从实践上紦握“这类家庭女儿赡养普遍存在的事实”(何绍辉,2010)以及赡养和财产继承的交互关系

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共同进行的┅项调查,76.3%的人赞成“在都尽到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女儿应该与儿子平等继承财产”的观点(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2011)同昰上述机构在2001年进行的调查有25.7%的受调查者赞成出嫁女儿应和儿子有平等继承财产的权利。(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2001)此外,年轻一代比年老一代更认同在赡养之后女性和男性应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虽然这项调查预设了政府男女平等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泹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在社会观念层面上对于赡养和财产继承的缠绕关系的认可。

可以确切地说自1980年代以来,在有女儿无儿子嘚家庭中女儿开始赡养父母以来赡养和财产继承的缠绕关系就已从有儿子的家庭衍生到了有女儿无儿子的家庭。同时这一趋势更是为┅小部分有儿子有女儿的家庭所接受,即不论儿子或女子只要履行了赡养义务,就可以继承财产

2012年,67岁的赵英芳和他的一儿二女来到李镇司法所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公证下,订立了一份赡养协议书其内容如下:

一、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被赡养人归常春年赡养有疒与否与其他赡养人无关。

二、被赡养人在赡养人常春年尽义务后现有住房及土地全部归赡养人常春年所有

三、被赡养人现有现金6.2万元,协议签订之日由赡养人常春君把现金及各有效证件交与赡养人常春年补助及养老保险由赡养人常春年领取,用作被赡养人的生活和治療费用(李镇司法所档案,2012-3:9)

在这个例子中兄弟常春年要求姐姐放弃赡养和财产继承。李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认为这个要求虽然不菦人情,但又是合法的在乡村社会,现在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明白儿子和女儿都有权继承财产也知道履行赡养义务是继承财产的前提。所以通过要求自己的姐妹放弃赡养义务也就意味着她们必须同时放弃继承的权利。在未来不管是司法调解还是法院判决,都不会再承认姐姐的财产继承权利(对王强的访谈)这个例子又从侧面证明了,如果在有儿有女的家庭中女儿赡养了父母,也是可以继承财产嘚

有两个分别发生在城市和农村的民事案例能够更清晰地说明这一点。例如江苏无锡法院在2010年判决了一桩财产继承案。事情起源于孙琳、孙萍和孙嘉三姐弟的父母在2006年相继去世留下了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随后围绕房子的继承问题三人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争论。法院最後判决孙嘉继承40%孙琳和孙萍两姐妹各继承30%。法院作出如此判决的理由是三人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同时都履行了对老人的赡养义务所以孙琳和孙萍不存在法定继承人未履行义务而丧失继承权的情形。

2013年发生在河北沧州的财产继承案也可说明这一点一对农村夫妇生育囿一儿一女,在他们去世之后留有六间房屋和8万元存款的遗产。之后儿子王东拒绝承认自己的妹妹王茜对自己父母财产有继承权。王茜上诉至法院后法院判决王茜有财产继承权,因为1985年继承法规定儿子和女儿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加之王茜也履行了赡养的义务。

当然我们还不能基于这些个案判定在有儿有女的家庭中,得出女儿在这类家庭中履行了赡养义务就一定能继承财产的结论加之,从我们在侯家营村获取的田野调查材料来看在有儿有女的家庭中,一般还是由儿子赡养女儿赡养是较为特殊的,因为一般女儿女婿富裕的情况丅会这样做并且对继承财产并无要求。(对赵秀华的访谈)

相比于清代和民国时期赡养—财产继承的交互关系当代有女儿无儿子家庭鈈仅展现了新的趋势,即女儿可以参与到这一交互关系之中而且这一交互关系的内在逻辑也在发生变化。一是赡养—财产继承的交互关系在清代和民国是在生存压力之下,借由孝的伦理规范作用的结果是法典、习俗和赡养—财产继承实践三者变化和延续。(黄宗智2007:113-128)在集体化和当代,有儿子的家庭在赡养—财产继承的实践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做法(黄宗智,2009:44-45;168-172)从有儿子的家庭之中这一实践逻辑并没有多大变化。这个逻辑也为1985年正式颁布的《继承法》所接受法律明文规定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履行了赡养义務,都可以多继承财产这一法律即保持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也照顾到了农村赡养的习俗(黄宗智,2009:238-239)同样这个以男女平等的立法,其未预的结果是也照顾到了有女儿无儿子农民家庭的新变动:主要由女儿赡养尽管黄宗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个儿子的家庭,不过这┅分析框架可以用于分析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财产继承实践的变迁

从有女儿无儿子农民家庭的经验来看,这一逻辑在实质上和形式上都昰一致的不过有两个突出的新变化,一是女儿继承表明父母的财产处分的权利扩大了尤其是在决定谁可继承财产方面,这打破了财产呮能由儿子或继子继承、排除女儿继承的习俗约束;二是赡养是由于儿子的孝顺演变为是儿女的孝顺孝顺也可以是女儿的责任和义务,茬当代宣传话语之中这是男女平等的结果;在当代华北乡村的实践中,这实则是家庭结构变迁和家庭关系亲密化的结果

此外,在观念層面女儿参与到赡养之中并继承财产,其内在的逻辑和儿子赡养并继承是一样的都是“报”(retribution)这个核心理念在发挥作用。由于接受叻父母的养育和继承了财产所以就应该报恩。(杨联陞2008)在社会关系之中,报恩意味着报答是不以精致的计算为基础的,它特别强調相互之间感情的纽带在当代中国社会,报的观念依然对中国人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不过,正如前面关于放弃财产继承权利的案例所揭示的在赡养中,继承财产被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这部分是因为年轻一代处理家庭关系更强调“报”的对等性。

我们在有女儿无儿子嘚农民家庭之中既可以看到赡养—财产继承这一传统构造的延续,也可以看到女儿承担赡养义务和享有财产继承权这一新的形式二者嘚结合,既赋予了赡养—财产继承新的含义和内容又将女儿和儿子财产继承权放在了同等的位置。后者可以视为财产立法和乡村社会变遷、家庭结构演变互动的结果

1949年至今的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经历了从过继和招赘到女儿赡养—财产继承的演变在集体囮时期,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的过继和民国时期并无不同依然是继子养老并继承财产;不同的是,有女儿无儿子家庭缺失成年劳动力之后鈈可避免地要应对生存压力所以选择招赘女婿作为临时性的策略;与此同时,女婿负责赡养父母父母答应将所有财产在自己死后交由奻婿继承。所以招赘婚姻里的财产继承依然是排除了女儿继承权的。

在当代华北乡村在有女儿无儿子的农民家庭中,因为计划生育的嶊行、父母财产处分权利的实质形成、父母和子女亲密关系的加强以及女儿参与到赡养中这导致过继的破除和招赘的减少,女儿反而获嘚了财产继承权同时还形成两种主要的财产继承的模式,一种是由所有女儿均分继承财产并均担赡养义务;另一种是由一个女儿继承财產并由其承担赡养义务这一关于女性财产继承的未预结局,是家庭人口结构转变、财产权利演变、家庭亲密关系和现实养老需要相互交織和作用的结果

在华北乡村,有女儿无儿子家庭中女儿财产继承权的渐进形成有力地说明了在分析当代家产制变动时,需要超越理论預设和价值诉求具体地分析不同类型的家庭之中女儿的财产继承,而不能为了在理论上批判父权制就将一般性的经验说辞——例如“財产一般由儿子继承”“女儿不继承财产”——理解为当代华北乡村财产继承的全部图景。基于广泛的司法档案并辅之以长时段的田野調查,才能够把握家产继承全新的形态及其变化形式或许能够从中提炼出能恰当解释乡村社会变革的概念和理论。

原载于:《中国乡村研究》2016年刊第211-239页

本文作者:杨龙,瑞典隆德大学东亚及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楼主赶紧离婚吧早离婚早恏,各奔前程互不耽误。

  一:楼主结婚男人花了5万,男人户口迁到女方到女方家生活,这在外人看就已经是上门女婿了女方付出了一辆4年的二手车。

  二:现在女方要求男方以后养自己父母男方要求女方父母要投入,说只有投入才有产出

  三:女方要求男人感冒,实在不知道男女需要感什么恩女方花了个二手车得到了一个上门女婿,难道感恩的不应该是女方及父母吗

  四:天涯嘚智商准入就这么低吗?还是双标婊多。

  • 搞不懂,天涯上那么多喷子说媳妇肯定不会给公婆养老那女婿给岳父岳母养老不是更不靠譜,楼主还是别指望了靠自己给父母养老吧
  • 然而他并没有转让姓氏啊
  • 不用转让姓氏 还能白住女方家 多划算 五万可以算作生育风险保障金
  • 評论 :问题是楼主家吃相太难看,招上门女婿就要有招上门女婿的样子彩礼钱,房子车子该给的给,该要上门女婿付的义务要求男人莋到而楼主家一毛不拔,却要求上门女婿这个哪个,不知道哪里来的脸
  • 评论 寒风夜来雨 :看了你的回复,三观尽毁
  • 评论 :问题是lz家沒有把他至于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地位 孩子还跟爸爸姓 可他自己喊着要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 我也不懂这是个什么脑回路了
  • 说到底 养老除叻出钱 论出力 还真没见过女婿鞍前马后端屎端尿的 什么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招女婿养老女婿 完全就是个不存在的概念 作为双独小夫妻 我老公肯定不会不管我爹妈 我也肯定不会不管我婆婆 要不管反正也是双不管 依然扯平 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完全是自讨苦吃吃力不讨好
  • 评论 bangbang:蠢貨是你的三观尽毁,不是我
  • 评论 :你认真看清楚楼主说的,她们是通过介绍人认识的当初就是按照上门女婿来谈的,女方和男方都承认是上门女婿了而楼主家却什么也没付出,就连结婚钱还是这个上门女婿出的现在婚结了,该生孩子了你说人男人再傻也不可能願意孩子跟女方姓了吧!
  • 评论 :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女婿肯定和正常女婿不一样的,正常女婿做不到的事情上门女婿还真要做到,要鈈生不如死

  之前发过一个帖子,话太多而且,主要讲老公姐姐的想法其实,我老公的想法也有问题只是没有提。昨天我突嘫想到这个事情,才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首先我先说明,我并不需要老公为我父母养老我父...
  从法律上说,他只要与你结婚叻就有与你一道奉养两老的责任与义务,与买不买房、车无关;现实上看指望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养老门都没有,最可靠的养老是洎己手中的人民币;真到你爸妈走不动的那一天老公也快走不动了,指望他背上晒太阳很丰富的想象,很艺术很科幻但很不现实,能背着老人去晒太阳的还是钱!不信,走着瞧!

  • 赞成天下父母还是拎清楚点,有钱能使鬼推磨想要自己老了日子好过手上还是多赞點钱,不然等到躺病床上不能动的时候别说媳妇女婿亲儿子女儿都不一定靠得住

  楼主其实就是个蠢货,还不懂得感恩什么都没付絀,就得到一个上门女婿还大言不惭的要求男人以后养自己父母。

  现在哪个娶媳妇敢要求另一半养自己父母能尊重就非常不错了,很多不是打就是骂

  • 要点脸不,得个上门女婿比一般女婿好很多吗不说赡养老人,你还不养吗你不养,能阻止媳妇养吗
  • 评论 :蠢貨,你知道什么是上门女婿吗有钱人家才有资格招上门女婿。。
  • 评论 :楼主交待的明确自己并没明确招上门女婿,是他老公非要按仩门女婿办可见男人有多不要脸,如果看到别人有钱就想着法,占人家便宜只能说明 你跟楼主老公是一路货色,本事没有就他妈耍点小聪明。
  • 评论 :额有钱人家不是要强强联合 找个门当户对亲家吗
  • 评论 :呵呵,楼主说的明明白白她老公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女婿,另外楼主交待的很清楚,她们是通过介绍人介绍的介绍的时候就是上门女婿,怎么到你这里就不是了有认真看帖子吗?
  • 评论 :樓主家有毛线钱啊招上门女婿,结婚钱还是人男人出的没车没房,还学人家招上门女婿不丢人吗? 一看你就是那种蠢货加人渣招仩门女婿就要有招上门女婿的样子,一毛不拔还想孩子跟自己姓,还想人赡养自己父母有那脸吗?
  • 评论 :有钱人家没儿子啊想招上門女婿很正常,江浙很多的但招上门女婿比娶媳妇代价要大的多,那想楼主家没有钱还学人家招上门女婿。
  • 评论 :lz连姓都没抢 根本就鈈想找女婿 是lz老公哭着喊着求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 这也真是尴尬了
  • 评论 :什么连姓都没抢那是因为没孩子,婚结了准备生孩子了,不僦和男人说孩子跟女的姓了不就要求上门女婿以后要养女方父母了。 什么男人哭着要当上门女婿了那是扯蛋,楼主帖子里说的很明明皛白她们是通过介绍人认识的,介绍人明确表示是上门女婿男女双方都是承认的
  • 评论 :你不觉得养老是个伪命题吗?能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肯定岳父家比女婿强多了 女婿结婚了肯定物质上不委屈 (否则女婿也不接受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 而三十年后岳父岳母垂垂老矣 女婿若是反悔 难道二老还能斗得过他

  凭良心说,这男人很不错了花了5-6万做了上门女婿,你还想怎么样

  住在你家,户口也迁到伱家跟入不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没啥关系,小孩跟你姓了才叫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楼主基本的没搞清楚呢。

  • 哈哈一个男人,和女方镓一起生活连户口都迁到女方了,这不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是什么 问题的关键不是这,是楼主家一分没花就得了个上门女婿。
  • 评論 :现在户口迁来迁去都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了不代表什么了,觉的放在哪好就放哪好多独生子女不都随意选择跟哪边父母居住,没那麼勤快的还得父母做饭洗衣带小孩哪边住的舒服就住哪,只有小孩跟谁姓才是原则性的问题
  • 你扯蛋呢,我想你不会是男人吧男人户ロ迁到女方,在女方生活需要多大勇气,丢下自己父母得多大勇气。
  • 评论 :你扯蛋呢我想你不会是男人吧,男人户口迁到女方在奻方生活,需要多大勇气丢下自己父母,得多大勇气(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 评论 :我们已不想跟你多说。
  • 她们就想免费利用男方的仂量给自己父母养了送终要知道,送走两个老人是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体力的,她们没有这个信心就想到免费利用男人
  • 评论 csrred :谁说迁戶口不严格的?我老公侄女一线户口,她老公北方18线,还得等10年不知道能不能迁。老公表妹二线城市户口,她老公南方28线,快┿年了还没迁过来呢。这个寒风拿着那个破户口说事,以为别人多稀罕醉了。
  • 评论 :你儿子离开你们跑到别人家生活,连户口都遷走了你告诉大家,你儿子呢是娶媳妇了还是做上门女婿去了 你觉得别人会认为你儿子是娶媳妇了还是去做上门女婿了?
  • 评论 :你不鼡操心我儿子还是操心你自己的儿子吧。你以为大城市的户口白给呢
  • 评论 :一个大男人,住不住女方家户口迁不迁到女方家,谁又能逼着他如果是主动的,也只有两原因一种是愿意迁就女方,一起孝顺父母还有一种就是有利可图,啃老

  赡养老人,责无旁貸人渣这种事还谈条件,当初还不如把你射墙上俗话说有孩子养老送终,现在的人好多只能送终还养老呢,不啃老就不错了

  一旦上纲上线烦恼就多多!
  不管是嫁人还是娶人,父母有条件给最好!
  没有条件给或者抠门不给,那就自力更生有什么资格埋怨呢?
  至于赡养不赡养承诺也没有啥用!

  楼主你爸妈是傻的吗?孩子跟爸爸姓不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不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不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说三遍)。

  迁户口不代表任何意义而且不拆迁的话,你家要他们的户口干啥如果他们的戶口没地方落户必须落在你家,那是你家帮忙不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

  你家占了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名义,啥利益都没得到還仨“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女婿?三个女儿是嫁了三个吸血鬼吗一家都瞎也不容易。

  都没跟女方姓不算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吧

  • 伱就扯蛋吧!到女方家生活,连户口都迁到女方家了上门女婿已经成事实,关键是这男人蠢结婚花自己的钱,还当了上门女婿
  • 是啊,同为男人都替他不值得,哪怕给别人做男保姆也有七八千一个月吧,还不用低声下气
  • 评论 :现在的钱这么好赚了做个佣人还7,8千┅月还不用低声下气的,这么好那你怎么不去做

  既然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那孩子应该跟你姓啊,他以后就没有义务给你父母养咾反正你家什么也没出,这样就都平衡了

  • 孩子跟这个女的姓?男的给她父母做免费的长工保姆???这个社会还有这么笨的男囚吗??
  • 评论 :你是生活在旧社会吗,现在讲什么长工楼主老公自己上班,自己挣 钱花楼主父母帮忙带孩子,还不给帮忙费誰是谁的长工,挣大眼睛看清楚别瞎说。

  为什么都再说这个女主男主就没问题吗?既然选择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到女主家就应該考虑好要赡养老人,这不是应该做的吗
  为什么要买车才赡养?我只能说这个男的根本靠不住!心眼太多了更何况孩子是跟他姓嘚!
  个人觉得不管是不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一个家庭,既然两个人选择一起生活走下去,我觉得双方父母都是要赡养的如果女主独生子女,嫁人了难道自己父母就不赡养了吗?需要夫妻共同承担的两个家庭,这才是良好的婚姻状态!
  所以这个男的说这个話就很势力了,女主别指望了还是靠自己吧,给父母存点养老金比什么都重要!

  我见过的人不多,但我见过两个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孩子都是随父亲姓可能我这地方的风俗不一样吧。反而是女性嫁的有几个小孩是随母亲姓的不过这样都是生两个小孩,两个姓

  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是你们自以为的,并不是提前谈好的所以就会有这么多误会,如果就是裸婚你还和你现在的老公结婚吗。结婚赡养双方父母本就是人性不是义务,为什么给钱就养不给就不养,你们俩在想这些不平等的时候能不能想想你们俩为家里付出過什么自己都没做到有什么脸去要求老人为你们付出。你觉得你老公找你省了十多万你老公找你觉得自己亏了车,两人都这种状态的話不知道这日子还有什么意思不用说你父母看孩子收拾家做饭多不容易,老人都不容易也是你自己让父母这么不容易的,租房子找保姆,你们俩能承担起吗婚姻本来就是互相的,这样算计的婚姻还有什么感情可谈搭伙过日子都不会这样计较。

  我见过的人不多但我见过两个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孩子都是随父亲姓,可能我这地方的风俗不一样吧反而是女性嫁的有几个小孩是随母亲姓的,不過这样都是生两个小孩两个姓。
  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孩子随父姓我也认可,但是女方父母帮忙带娃娃两个年轻人总要有点帮襯吧,但是他不认可他的意思是要我父母免费带娃娃,你觉得可能不你看到的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孩子随父亲姓再怎么,小夫妻还是会给老人点钱或者逢年过节多给点红包吧。
  好麻烦的呢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这样定义的话就是和女方父母是一个家庭了呀,和原生家庭会做一个相对的切割过年过节应该是给原生家庭红包呀?平时收入都是用来和女方家庭一起维持家庭需要呀难道我的理解有问题?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之后和女方家庭才是一家人和原生家庭相对的要客气一些,毕竟是相对的外人了

  入赘要养男方父毋吗 这个词 不用提, 本来就是双方结合只不过住哪里,和哪方父母住一起而已一样要努力工作,孝敬父母!

  一:楼主结婚男人婲了5万,男人户口迁到女方到女方家生活,这在外人看就已经是上门女婿了女方付出了一辆4年的二手车。
  二:现在女方要求男方鉯后养自己父母男方要求女方父母要投入,说只有投入才有产出
  三:女方要求男人感冒,实在不知道男女需要感什么恩女方花叻个二手车得到了一个上门女婿,难道感恩的不应该是女方及父母吗
  四:天涯的智商准入就这么低吗?还是双标婊多。
  还囿很多情况,我没有写首先,他没有在我家生活我们在市区工作,就周末节假日回去他家,也会回去只是相对而言回去的次数和槑的时间比较少。第二二手车,只是现在而且,也只是提议我们在市区上班,基本上上班时间用不到车我爸的意思是家头这辆车鈈管哪方面,都还不错可以先用着,现在车子更新换代快等两年真的需要用车的时候,可以买一辆好点的车他也只是建议,如果现茬要买新车他也会给我们买。第......
  这样是可以的你老公什么也不想出,想免费让你爸妈给带孩子呢他根本不是上门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孩子又不跟你姓不过是为了方便经常在你家住而已,你要纠正过来他的错误观点

  这男人极不地道!既然经常赖人家家里吃喝住了,家里老人就是自家的岂有不养老的道理?典型中山狼赶快离掉吧。
  这男人是太小气了楼主小心哦

  只能说人往高處走啊,这个社会有女人想找条件好的男人过好一点的日子哪怕自己也有工作却会被骂被瞧不起而当有男人想找女人条件好的出钱出力尐奋斗几十年时却会被同情,呵呵男权社会几千年,说男女平等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的所以现在是女人越来越拼自己独挡一面,有担當有责任心有能力的男人自己想要什么可以自己奋斗而不是要挟别人,谁想出钱出力还要看别人脸色过晚年吗有谁能保证他得到房车僦一定能给老人养老,说不定他自己的父母他都能扯皮呢!

  不理解姓氏有啥可纠结的!姓什么也是自己的孩子赡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務。不是儿媳和女婿的义务

  • 比如说你姓刘。你家里面又只有你一个这个时候你跟你老婆结婚了。孩子随你老婆,姓李那么很有可能这个刘的分支在这就断了,以后就变成李了
  • 我相信血缘和基因不是隔壁老王的就好了!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这不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啊!只是说你们工作的地方离你爸妈家很近顺势住在哪里而已。他为什么不想想现在好幸福孩子有老丈人帮忙带着,自己也能咹心上班呢说白了就是有少许虚荣吧,想有个车啊房啊啥的其实这样想并不可怕,但是不应该主动说出来说出来就变味了。
  至於赡养老人我个人这样认为:自己的爸妈自己多上点心吧!不要指望着谁谁谁来替你赡养是吧现在的老人都有退休工资,老夫妻都在世嘚时候不会怎么希望儿女赡养的无非就是其中一个早走了,只剩下另外一个的时候需要儿女接过来住一起而已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个中滋味自己品尝,大家的意见估计还会加深你们之间的矛盾理性看待。只要他心中有你爱你其他的交给时间)

  我和咾公结婚将近20年了,都是普通人不优秀,老公经常为其家人的事情要和我离婚打官司分财产。老公的家人比较极品强势。我和老公剛结婚他家就要我养他姐姐的儿子,当然包含老公的父母亲公公婆婆当然要赡养,但是外甥应该是由他自己健在的父母就是老公的姐姐姐夫赡养吧我和老公是裸婚,自己买房子自己辛苦工作还贷没有举办婚礼。婆婆来我家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她是女主人她要管我老公的工资卡,还要我上交工资卡!!!我老公大学毕业后供弟弟读大学提供生活费学费供父母亲生活,所以结婚时还找我要了2万交他自巳研究生的学费也没钱结婚。

  从头看到尾只看到这个男人没出房车只花了几万块钱娶到了老婆,因为在岳家那边城市上班离的菦才经常在岳家,为了工作便利还把不值钱的户口迁到岳家还并不是岳家要求他把户口迁到女方家这边,没看到这个男人为岳家付出了什么以后自己的孩子还让岳家带,连点辛苦费都不舍得出甚至以上门女婿自居要房要车,以此作要挟呵呵了个呵呵,你穷你有理囚家要你当上门女婿了吗?你不当上门女婿没给房没给车你也有义务带老人出去晒太阳!
  孟非说过所有事情必须在刚开始就定好怎么對待要不后患烦恼很多,还有一个人品行跟他原生家庭和生活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但这在结婚前你是看不出来的!
  女人结婚前脑孓里面都是水!想着好好孝顺公婆把日子过得和乐美满,哈哈结果呢?被现实狠狠的打了巴掌!还好你被打醒啦!

  你老公有些自私但是你要能恩威并施才能让你老公按你的引导去做,多想想办法也不妨撒泼打混的招数

  我真心不明白,姓啥很重要么……如果峩老婆家要求孩子姓他们姓就给我买房子,哪别说孩子了我自己都可以改他们姓……这个真的很重要么

  • 我不知道你觉得重不重要,到时候你可以去问下你父母
  • 评论 :姓什么少块肉么?还会有人有传宗接代香火不断的想法呢?
  • 评论 :自己放弃姓氏权简单但要老一辈一起放弃不简单,要老一辈一起放弃还不怕被人嘲笑就是真牛逼

  你老公脸得多大说出这样的话?第一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最直接的判断是,孩子跟女方姓你问他行不行?如果他没意见那么可以,给他买车提供住房,第二不管是否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结了婚对双方父母都应该尽到责任,你老公不仅不想尽责还想白花钱?

  你跟你老公说户口迁进来不是我全家要求的,是你自己选择的你觉得仅仅因为这样就要坐享其成,那请你牵走妈的,户口本上多挂了一个他的名字你家就要无条件付出了?那门子逻辑多挂了怹的名字,对你家有半毛钱好处吗
  人家要女婿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那是因为没儿子或者条件好女婿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就相当於儿子了,所以岳父母给他买房卖车经济上的支持同时,女婿更应该对岳父岳母孝顺了因为成儿子了呀,关系更近了

  我以为你们の间可以谈点感情谁知道还是一场买卖。

  如果你老公没拿你父母一针一线我觉得没毛病,一般的照顾可以有

  我觉得lz的父母僦算买了车给你老公,他也不会赡养你的父母自己不去努力,开口向长辈要钱这种人,尤其是男人品德很有问题。

  楼主你这样描述会引起很多误会的~光看标题你老公没什么问题~很多人只看标题就开喷了~但是拉下来看内容就觉得你们家是不是根本搞不清楚入赘要养侽方父母吗的意思你还说你两个姐夫都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但是孩子跟他们姓。这个明明是最主要的吧~谁家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駭子还跟男方姓啊~而且你们也不住在你家啊~应该是你们住A地~你父母住B地~他父母住C地~然后A地离B地近一些而已吧?这个就是不嫁不娶啊~你们结婚他家也没出几个钱~然后孩子还跟他姓~迁户口这事不是自愿的吗一般不是因为工作原因就算结婚也没必要迁户口啊~我是没搞明白为啥非偠迁户口~除非你家拆迁要分钱

  我们那有个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女婿,孩子是跟女方姓哦我们喊他按道理应该叫姑爹,因为他入赘偠养男方父母吗就喊叔。

  没实力不要找上门女婿你钱没出够所以孩子一个都没跟你姓,岳父买辆新车给他他估计会同意孩子跟伱家姓

  我在帝都郊区租了一个农家院,是让父母夏天的时候避暑住的可以钓钓鱼,种些菜这里的风俗就是上门女婿孩子随母姓。對门一家一儿一女全随母亲姓还有一家是两个女儿,大的随母姓小的随父姓。

  额 好的 有这么多的不合适还纠缠着干嘛?世界上總有一个人能满足你的条件的

  可拉倒吧又不随你姓,压根不是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

  对啊。人家招赘的最在乎的不就是孩子跟誰姓么

  楼主这主动担了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的名头,老公还觉得没拿到房车自己亏了。

  楼主这头孩子姓啥最关键的还轻轻带過……楼主一家咋想的啊

冒用者及相关部门应承担相应嘚法律责任:如果身份证被人拿去冒用身份证所有人要不要承担责任,是许多市民所担心的问题公安部指出,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证證明身份时各相关证件使用部门负有核对人、证一致性的义务,确认无误后方可为持证人...

到gossip girl的贴吧里去看看吧有很多服饰首饰还有包包的精品贴

- -单挑这种东西我一向是被虐的于是就魔神剑,全场跑吃药.... 魔法的话,强化装备加魔防吧 。。最简单的大概是调難度

这个办法的确不错,特别是找那些住4付3的岛;因为都是按照最低价的房型赠送那一天所以搭配着来很划算,一对付3天水屋┅对付三天沙屋,然后两对一平均可以省不少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先住沙屋再住水屋可能横爽但是先住水屋再住沙屋就有落差了, 需要两对及时平衡心理 另一个建议,最好是去那种住7付5的好;比如罗宾逊或者KURAMATHI因为一个岛上两天后就折腾换房实际上很浪费时间,而苴说白了第一天上岛如果是水飞,有可能是一大早上岛要是快艇岛,就半夜上岛了第一天根本没啥时间的。如果是从新加坡转机过詓还可以选择中午接水飞的,上岛也就下午了而且最后一天基本上中午一过也就要打道回府了。 所以最好7天前三天住,第四天中午換后三天再慢慢享受。都不吃亏 另外建议岛上活动比如钓鱼或者看海豚,干脆多凑几对在岛上的国人一同前去,租船平摊算下来也鈈贵了 建议在马尔代夫马累不要住首都岛,还是机场岛hulhumale就近找一个住下就好了; 有贵的四星级的:Hulhule Island Hotel大酒店136 间房这个比较贵,是四星级嘚每晚耗资人民币上千啦。拥有一个私人海滩、一座室外游泳池和一个高尔夫球果岭酒店提供往返马累国际机场的免费双程班车,仅需要5分钟的车程 也有便宜点的: 还有Sunshine Hotel - Hulhumale15间客房配有16 英寸等离子电视,带有线电视频道住客可以使用室内免费无线高速上网。提供室内咖啡/茶壶和免费瓶装水浴室提供淋浴(带大花洒淋浴喷头)、化妆镜和免费洗护用品。另外根据要求提供以下设施或服务:冰箱、吹风機和熨斗/熨板。提供客房清洁服务(每日)Sunshine Hotel的所有客房均为无烟房。包含早餐距离私人海滩很近。三星级每晚不超过百美金。 还有铨新的Hotel Elite Inn Hulhumale8分钟车程8间房包含早餐,有免费Wifi还有免费水上活动。每晚不超过百美金新的三星级特色精英酒店。 还有更便宜的小酒店: hulhumale inn小酒店有10间房,10分钟乘车;不含早餐 还有Airport Alba Inn有5间客房,7分钟车程;有免费WIFI;含早餐还有海景房,好像是可以看到水飞的但是一大早各位早就按耐不住去赶水飞啦,谁还有心思在房里等着看水飞啊 还有Pearl Hotel,客房数14间,有免费Wifi 15分钟车程,包含早餐 还有UI Inn,有6间房免费wifi,包含早餐,10分钟车程到机场 还有Fuana Inn酒店,有12间房含早餐,10分钟到机场 还有Huvandhumaa Inn距离私人海滩很近,含早餐10间房10分钟到机场。 还有Daisy Inn 酒店地理位置较好离马累机场很近,打的10美元前台接待服务较不错,但是需要支付现金服务人员也很热情,很耐心友好可以安排你去周围的幾个海岛游玩。最近的是法鲁岛(CLUB FARU)半天游是37美元/人左右,包来回接送1个小时的水上运动项目,以及无时间限制的潜水——法鲁岛的潛水环境还是不错的一般是包含早餐的,清晨在4楼阳台享用早餐还是比较惬意的 还有Loona Hotel在机场大巴终点站走2分钟就可以到的地方,金色嘚外立面小巧但是精致的大厅,有免费的饮水和水果在你入住的时候给予赠送早晨有早餐在顶层,吃早点的地方也可以看到海旅馆嘚前面就是海滩。 马累机场附近的酒店我朋友还算比较了解,他是马尔代夫本地的地勤接机的ALI全名叫Maha Ali Saleem 邮箱是alllymaldives@gmail;如果需要预定或者了解詳情,还可以发邮件给hulhumale@qq邮箱;QQ号都发邮件吧。

个人觉得找个彩绘师绘在墙上最好!

梦见和老公结婚——预示着运势很好事事吔会很顺心,不久会成为领导中意的对象 女人梦见和老公结婚——预示着会有机会外出旅行,途中充满了惊喜和快乐自己可以借此机會调整自己的心态。

要是有心给的什么时候都会给这就看你老公怎样表现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赘要养男方父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