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失业伴随国际收支顺差政策,应该采用哪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7.讨论政府适度干预与过度干预的界限;答:客观地讲,这之间的界限是难以清楚地界定的;8.评论下述对话:;答:李小曼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11.试举办一场辩驳赛:;正方:在政府干预中,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反方:在;正方:财政政策的作用明显,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明显;;反方:货币政策的作用较温和,且容易调节力度;财政;二、附加的思考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7.讨论政府适度干预与过度干预的界限。 答:客观地讲,这之间的界限是难以清楚地界定的。一般而言,政府只应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活动,不应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只应从宏观上去应对通货膨胀或失业,而不能去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8.评论下述对话:
答:李小曼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
9、10略。 11.试举办一场辩驳赛: 正方:在政府干预中,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
反方:在政府干预中,货币政策优于财政政策
准备的基本思路(供参考): 正方:财政政策的作用明显,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财政政策的决策程序较简单,货币政策的决策程序较复杂;财政政策的效果容易预测,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时间长,效果不容易预测。 反方:货币政策的作用较温和,且容易调节力度;财政政策的作用过于猛烈,且不易调节力度;货币政策操作便利,财政政策操作更易受利益集团影响。 二、附加的思考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自动稳定器是对财政制度作用的一种描述。(
2.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导致财政赤字。(
3.我国媒体上常讲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当于经济学教科书上的扩张性财政 政策。(
4.我国媒体上常讲的谨慎的货币政策相当于经济学教科书上的扩张性货币 政策。(
5.拉弗曲线表明,降低税率总能刺激政府税收总额增加。(
) 6.供给学派的减税,着眼于通过提高总需求进而刺激总供给。(
) 7.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越高,货币创造乘数越小。(
) 8.一般来说,金融创新提高了货币存量的可控性。(
) 9.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搭配,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 下降。(
10.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表述是错误的?(
) A.增加1亿元的政府购买大于增加1亿元的出口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B.增加1亿元的政府转移支付等同于减少1亿元的政府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C.增加1亿元的投资大于增加1亿元的政府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D.增加1亿元的政府转移支付小于增加1亿元的出口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2.供给学派不认同下列的哪一种观点?(
) A.减少社会福利开支不会降低生产效率 B.减少政府支出会使经济更无效率地运行 C.降低税率不会降低社会总供给 D.降低税率最终会增加政府的税收总额 3.下列何种因素不会影响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
) A.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B.存款准备率的变化 C.银行款项的顺利贷放
D.银行款项以现金形式被提取 4.下列哪种政策搭配会使利率上升但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 A.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B.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C.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D.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5、下列哪一举措一定会使银行系统的可贷放资金量立即缩减?(
A.提高利率
B.降低利率
C.提高准备金率
D.降低准备金率 6.如果法定准备金率为0.10,超额准备金率为0.08,现金―存款比率为0.05,则货币乘数为(
A.1.05/0.23
B.0.23/0.10
C.1.10/0.23
D.1.08/0.23 7.如果原来的利率是7.03%,利率下降5个基点意味着(
A.利率比原利率下降5%
B.利率为原利率的5%
C.新的利率为2.03%
D.新的利率为6.98% 8.在我国,对基准利率水平调控的政府部门是(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银监会 (三)计算题: 假定货币需求函数L?0.35Y?300?12r,边际消费倾向为0.625,税率为0.2。假设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在利率和其他变量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需求会增加多少? 参考答案: 判断题:第1~10题:√、×、√、×、×、 ×、√、×、×、√、
选择题:第1~8题:A B A B C A D C 计算题:△L=7
一、 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 1.讨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与汇率水平的关系。 答:一般而言,国际收支逆差可能会导致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可能会导致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2.为什么说货币的长期升值对经济发展会带来消极效应? 答:货币的长期升值不利于产品的出口,且会引起资本的大量外流,最终损 害本国经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元大幅升值给日本经济造成的损害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3.汇率的变动怎样导致IS、BP曲线的移动及固定汇率制下LM曲线的移动? 答:一般而言,汇率的上升会使净出口减少,从而使IS曲线和BP曲线都向左移动。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的上升会逼迫中央银行增加本币的供给量,从而使得LM曲线右移。汇率下降的影响作用相反。 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在讨论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的作用时,为什么LM曲线的位置始终会不变? 答:在讨论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一般不会为了应对汇率的变动而增加或减少本国货币的供给量,所以LM曲线的位置始终不会变化。 5.试借助于图形讨论固定汇率、资本有限流动及BP曲线平坦(或陡峭)条件下,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情形。 答:参考教材第187-189页的图8-14和图8-15逆向地进行讨论。 6.“三元悖论”和泰国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有何启迪意义?
答:在资本市场进一步大幅度开放前,应该使我国的汇率有较为充分的弹性。 而且汇率制度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都应该量力而行,谨慎、有序地进行。 二、附加的思考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一般地,国际收支顺差将导致一国的汇率上升(表现为本币升值)。(
) 2.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降。(
3.其他条件不变时,汇率下降会刺激外资的流入。(
4.其他条件不变时,利率下降和汇率上升都会促使短期资本的外流。(
5.其他条件不变时,本币升值会使净出口减少。(
6.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水平提高会使本国的净出口增加。(
7.其他条件不变时,利率降低可能会使本国的进口减少。(
8.以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利率,BP曲线右方区域为国际收支逆差 区域。(
9.汇率下降,即本币贬值时,该国的BP曲线右移。(
) 10.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明,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作用较大。(
) 1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明,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基本上不起作用。(
) 12.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应采取扩 张性财政政策。(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BP曲线右边区域为国际收支逆差区
B、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越大,BP曲线越平坦
C、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则BP曲线越陡峭
D、物价下降则使BP曲线右移
2.下述正确的表述是(
A. 本币贬值使LM和BP曲线右移
B. 本币贬值使IS 和BP 曲线右移
C. 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越大,BP曲线越陡峭
D. 边际进口倾向越小,BP曲线越陡峭 3.本币贬值(汇率下降)会使得(
A.IS线和BP线右移
B. IS线左移和BP线右移
C.IS线和BP线左移
D. IS线右移和BP线左移 4.一般而言,如果面临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政府应采取下列哪一种政策组合?(
) A.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B.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C.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D.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5.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在某种汇率制度下的作用的大小可表述为(
)。 A.固定汇率,较大
B.固定汇率,有作用 C.浮动汇率,较大 D.浮动汇率,不起作用 (三)计算题:
假设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6.80元人民币。(1)1元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2)售价816元的一双皮鞋的等值美元价格是多少?(3)售价150美元的一只游戏机的等值人民币价格是多少? 参考答案: 判断题:第1~12题:√、×、√、√、√、×、
×、√、√、√、×、× 选择题:第1~5题:C B A D C 计算题:(1)0.1471美元;(2)120美元;(3)1020元
一、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 1.为什么说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了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答: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投资一方面会扩大总需求,另一方面又会使生产能力提高,增加总供给,从而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总需求不足。要解决下期和更后面的总需求不足,投资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哈罗德―多马模型就是想解决投资保持怎样的增长率才能使经济长期、稳定地均衡增长。所以说它强调了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你认为应该如何使教育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答:教育应该真正着眼于人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而不能只看学历,不能只看学了多少门理论僵化的课程。 3.列举并讨论现实社会中一两个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案例。 答:如:当年我国股票市场的设立和股市交易制度的多次创新方便了融资,促进了经济增长;城市土地批租制度的引入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促进了经济增长;等等。 4.讨论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对策。 答: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资源浪费现象和环境保护问题突出。 改进对策:继续深入地进行体制改革,改革对各级政府领导政绩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完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法,如加大对污染环境的惩治力度。等等。 5.试举办一场辩驳赛: 正方:高储蓄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反方:高消费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准备的基本思路(供参考): 正方:高储蓄是不断增加投资的基础,而不断的投资是更新设备、扩大和改善生产能力,促进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我国近二、三十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储蓄支撑的高投资率。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主要得益于其高储蓄。
反方:消费是终极需求,当然高消费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消费水平 不高,光靠投资去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迟早会后劲不足。没有相应的高消费,高投资生产出来的商品怎么卖出去呢?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经济又如何持续增长呢?美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高,可持续性好,关键就在于它是一个高消费国家。 二、附加的思考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根据乘数理论,得到的下列哪一种结论是不正确的?(
A.分别增加同量的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会带来国民收入同等倍数的增加
B.分别增加同量的民间消费和政府投资会带来国民收入同等倍数的增加
C.分别增加同量的政府消费和民间投资会带来总需求同等数量的增加
D.分别增加同量的政府消费和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同样的持久性
2.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通货膨胀一定意味着总需求远大于总供给。
B.总供给远超于总需求迟早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经济负增长
C.市场疲软一定意味着总供给中大多数产品为面临淘汰的旧式产品或伪
D.市场疲软一定意味着社会公众手中的货币奇少
3.下列哪一位经济学家的理论最明显地说明了经济增长的过程本身会孕育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和基础?(
A.肯德里克
4.不属于人力资本内容的是(
A.劳动力数量
B.劳动力的技术
C.劳动力健康
D.劳动力拥有的货币财富
5.根据哈罗德模型,为使经济长期、稳定、均衡地增长,最关键的是(
A.投资必须长期保持相当的增长率
B.消费必须长期保持相当的增长率
C.政府必须长期实行不干预政策
D.保持对社会收入分配的长期性调节 参考答案: 选择题:第1~5题:DBCDA
一、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 1.查阅近些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根据实际GDP数据简单描绘10年来的经济波动曲线,并扼要地分析波动特点。 答:略。 2.房地产市场及其价格波动越来越成为经济波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试分析其中的经济原由。 答:房地产市场具有一般商品市场和金融投资市场的双重特点。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市场,它与股市一样具有国民经济睛雨表的功能。如果货币供给量充沛,或者收入预期向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会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会走高,这时经济也会趋于复苏和繁荣。反之则反是。所以,房地产市场及其价格波动越来越成为经济波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 3.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能否被完全烫平?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源于经济体系本身的调整需要。譬如,经济萧条不可能一直持续,总需求迟早会复苏,从而带动经济走出萧条。经济繁荣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消费的资源和投资的资源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但随着政府政策干预水平的提高,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可能会减小。 4.为什么说技术水平和规模收益不变才能保证加速数与资本D产量比率相等?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情况下,加速数与资本D产量比率的关系会是怎样的? 答:资本D产量比率指的是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量,而加速数指的新增D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量。如果原来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量为3元,则只有在技术水平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新增D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量仍为3元,即资本D产量比率与加速数相等。否则,在技术水平提高或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下,新增D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量可能仅为2元,资本D产量比率与加速数就不相等了。 5.简要叙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答:参见教材第10章第三节。 二、附加的思考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判断题 1.经济波动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2.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引申出的结论之一是:政府干预是不必要的。(
3.基钦周期属于一种中周期。(
4.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在经济活动中并不是中性的。(
) 5.康德拉耶夫周期是一种长周期。(
) 参考答案: 判断题:第1~5题:√、√、×、×、√
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 1.如何理解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综合性? 答:新古典综合派力图将宏观层面的凯恩斯理论与微观层面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综合起来,并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寻找合适的微观基础。如他们探讨通货膨胀这种宏观经济现象时,采用了微观分析方法,即通过石油、粮食等具体的一两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去说明通货膨胀的成因。另外运用劳动市场的微观结构去解释滞胀这种宏观经济现象,得到工作空位与失业的并存最终会转化为通胀与失业的并存的结论。他们的基本主张是,既要政府干预,也要发挥市场的自由调节功能,这更是典型地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相综合。 2.评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答: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总财富,总财富则由人们的持久收入来代表,所以货币需求呈现出稳定性特征。对经济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期限来进行,结合经济现实来看,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3.评论弗里德曼关于利率与货币需求、利率与货币供给的关系的论述。 答:弗里德曼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货币供给的增加虽然起初会促使利率下降,但最终可能会促使利率上升。弗里德曼的这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也是较为正确的。 4.你是如何看待理性预期假设的? 答:理性预期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是客观存在的,但预期也常常是不“理性”的(即一般意义上的预期)。 5.评论李嘉图等价定理。 答:基于理性预期假设,李嘉图等价定理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经济分析上的可操作性,但不能夸大它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6.评论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理论及其引申的政策意义。 答: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理论有其现实说明意义,从中引申出需要政府干预的结论也是有一定的逻辑合理性的。 7.你是如何看待经济自由主义与经济干预主义的论争的? 答:他们的论争总体上越来越多地不是要单纯地强调经济完全自由或者政府全面干预,而是强调孰轻孰重、孰主孰次。他们的论争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全面。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叶德磊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83等内容。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选择题(第二版)-090504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选择题叶德磊(第二版)- ...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26页 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第一章宏经 4页 免费...请参见叶德磊《微观经济学?第 3 版?》第 14 页的式? 1.3 ?和第 16 页...  叶德磊版--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教材课后计算题演算及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叶德磊版--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教材课后计算题演算及答案(高教版) ...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习题... 9页 1下载券 宏观经济学 练习题 选择... 暂无...《宏观经济学》选择题 1.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 A....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叶德磊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找了...《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 771页 1下载券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课后答... ...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习题... 9页 1下载券 宏观经济学试卷2答案 3页 1下载券...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 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习题... 9页 1下载券 宏观经济学 练习题 选择... 暂无...陈中原、李蒙恩《宏观经济学》 陈中原、李蒙恩《宏观经济学》选择题 健康保险 1...  微观经济学 第三版 (叶德磊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0导论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微观经济导论 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 : 教材上的思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_甜梦文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一)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价格决定理论 C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B 工资决定理论 D 汇率决定理论 )导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D疾病‖( A 高失业 C 通货膨胀 B 滞胀 D 价格稳定3.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 ) A 国民生产总值 C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总值 D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 的数值被称为( A 国民生产总值 C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5.实际 GDP 等于( ) B 名义 GDP 除以价格水平 D 价格水平乘以潜在 GDP ) B 国民债务 D 失业人数 ) B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D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A 价格水平除以名义 GDP C 名义 GDP 乘以价格水平 6.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C 现有住房数量 7.存量是( )A 在某个时点上测量的 C 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C 国民债务 9.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 亚当?斯密 C 马克思 )B 在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D 在某个时期内测量的 ) B 投资 D 国民债务利息B 马歇尔 D 凯恩斯 )10.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 有效需求不足 B 资源短缺 C 技术落后D 微观效率低下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 A 提高 C 先增后降 (二)填空题 1.微观经济学由于以价格为中心可以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可以称为___________ 理论或___________理论。 2. 宏 观 经 济 学 研 究 的 四 个 关 键 的 市 场 为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产出缺口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映 GDP 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的定律是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标为DT‖,错误的标为DF‖) 1.许多经济学家一直认为, 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 效应。 ( ) B 不变 D 不能确定2.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对英国
年间工资增长率与失 业率数据的分析, 发现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变动关系, 从而得出了菲利 普斯曲线。 ( ) )3.总需求指的是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 ( 4.总供给曲线绝对不是一条直线。 ( )5.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 6.古典二分法认为货币供给增长在长期中影响失业。 ( ))7.在短期中,控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 ( ) 8.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高的失业率伴随着高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相反。 ( 9.经济中的投资量是存量,资本量是流量。 ( ) )10.凯恩斯理论实际就是需求决定论,认为国民收入的大小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 ( ) (四)名词解释题 1.宏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政策 3.宏观经济模型 4.经济周期 5.产出缺口 6.总需求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2.简述宏观经济模型及其特征。 7.总供给 3.试述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4、简述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 5、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结论是什么? (六)论述题 1.简述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B ;5.B ;6.A ; 7.A ;8.D ;9.D ;10.A (二)填空题 1.收入 就业; 2.产品市场 金融市场 要素市场 外汇市场;3.繁荣 衰退萧条 复苏 ;4.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实际产出 ;5.奥肯定律 (三)判断题 1.T ; 2.F; 3.T;4.F;5.T;6.F ;7.T;8.F ; 9.F; 10.T (四)名词解释(略) (五)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量考察,特别是对国 民经济系统的总产出水平、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说明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在于: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及其后 果,如居民户与厂商,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 的整体研究; 微观经济学由于以价格为中心可称为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由于以收入和就业 分析为中心可以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宏观经济模型往往以理论假设为前提,用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进行 简化反映。其特点有:第一,简化的市场参与者;第二、强调市场间的相互作用。 3、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如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变脸个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如: 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和商业周期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 4、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付的总 量。总需求是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它既取决于价格水平,也取决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其他因素。 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总需求 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 ,简称 AD 曲线。它代表经济中所有实体(消费者、企业、 政府和外国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假定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上将要购买的数 量。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 务的总量。总供给取决于价格水平、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厂商所生产的与价格水平 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 ,简称 AS 曲线。它代 表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 (假定其他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 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 品和服务的数量。 对西方学者而言,整个宏观经济学可以被归结为对两个问题的研究:第一,总需求是否 等于总供给的问题,如果二者不平衡,就会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第二,用什么样的政策来 对付波动。 5、 (1)在长期中,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公民的生活水平; (2)在长 期中, 总需求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产量; (3) 在长期中, 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 但它不影响失业率; (4)在短期中,控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 之间的交替关系。 (六)论述题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有两本划时代的名著。一本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 (简称 《国富论》, ) 另一本是凯恩斯的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简称 《通论》。 ) 1776 年《国富论》出版,宣告了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诞生。而 160 年后,即 1936 年《通 论》的问世,则标志着作为西方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学的创立。 西方经济学流派中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 不仅研究微观经济问题, 而且还研究宏观 经济问题。如亚当?斯密既研究商品的价格与分配问题,也研究国民收入与国民财富问题。 在凯恩斯的《通论》一书发表之前,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已日臻成熟,而宏观经济学 则相当薄弱,与微观经济学不相适应。尽管如此,当时的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如马歇尔、 庇古等人对宏观经济运行毕竟还有他们的一套理论观点,人称宏观经济理论的D古典模式‖。 这个模式的基本点可以概括为: (1)价格与工资具有灵活性,当供求失衡时,价格与工资会 迅速调整,使供求趋于平衡。因而,总供给曲线大体上是一条垂直线。 (2)既然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垂直线,总需求的变动就不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水平,只会影响价格总水平。 (3)调 控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影响实际国民总产出水平和失业率,而只能影响通货膨胀率。
年,西方各国爆发了最广泛、最严重的机关年纪大萧条,整个西方世界的失 业人数超过 4 千万。古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对此茫然无知,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难免陷 于破产的结局。凯恩斯潜心研究萧条经济学,突破前人的旧框框,创造性的建立了国民收入 决定和就业理论,从宏观经济方面解释了失业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一些 西方经济学者把 1936 年 《通论》 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中的D凯恩斯革命‖。 宏观经济理论的D凯 恩斯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1)价格和工资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因而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 的,在经济不景气,实际国民产出水平较低时,总供给曲线基本山个是一条水平线。 (2)在 此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影响价格总水平,只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 (3)调控需求的宏 观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实际国民产出和失业率。 这样, 凯恩斯理论也就为政府干预经济奠定了 理论基础。 从 20 世纪 40-50 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后人的进一步拓展,使之不断完善和系 统化, 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 建的DIS-LM 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D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D永久收入说‖、托 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 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的发展。 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 日趋完善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 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被称为D新古典综合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凯恩斯主义理论风靡西方世界, 不仅为绝大多数经济学者所信奉, 而且西方主要国家的政府也把它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南。凯恩斯主义理论 在西方经 济学界的统治地位一直维持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 从 西方经济从战 后的繁荣阶段步入D滞胀‖阶段,经济不景气与通货膨胀两种病症同时迸发,这是前所未有的 现象。 凯恩斯主义理论不能对此做出解释, 当然也开不出对症的药方。 为研究解决滞胀问题, 西方不少经济学派应运而生,纷纷著书立说,对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种种修改和补充。其中 影响较大的有三个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这些学派的理论观点, 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一)选择题国民收入核算)1. 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账( A.剔除金融转移 B.计量 GDP 时使用价值增加法 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受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4.下列说法中, ( )))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特征。 B.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A .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C.客观存在只适用于给定时期 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 5.下列哪一项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C. 汽车制造厂买进 10 吨钢板 )B.购买普通股票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7.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A.政府支出 C.税收 B.转移支付 D.消费)8.下列各项中,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的是(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9. 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 10000 亿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 2500 亿元的资本 品,资本消耗折旧是 2000 亿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2500 亿元和 500 亿元 B .12500 亿元和 10500 亿元 C .2500 亿元和 2000 亿元 D .7509 亿元和 8000 亿元 10.如果个人收入等于 570 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 90 美元,消费等于 430 美元,利 息支付总额为 10 美元,个人储蓄为 40 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A. 500 美元 C .470 美元 (二)填空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市场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_________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3.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比值我们称为_______________。 5. 消 费 是 居 民 或 个 人 用 于 物 品 和 劳 务 的 支 出 , 包 括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标为DT‖,错误的标为DF‖) 1.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去。 ( ) 2. 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济商的佣金应加到国内生产总值中去。 ) ( 3. 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 ( B. 480 美元 D .400 美元 ) ) 4. 在中国,农民生产自己消费的全部食品,所以中国的 GDP 计算是不充分的。 ) ( 5. 无论房东把房子租给别人住还是自己住, 他所得到的或他本应该得到的租金总额都 包括在 GDP 中。 ) ( 6. 国民产出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个人生活水平已经提高。 ( )7. 如果两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 ) ( 8. 若一国可支配收入的一半用于消费支出,则另一半用于储蓄。 ) ( 9. 当增值法被用来统计产出商品的价值时,不存在重复记账的问题。 ) ( 10. 把各种要素的收入相加得出的结果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 ((四)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总投资和净投资重置投资 国民生产净值存货投资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出 净出口 间接税 国民收入 (五)计算题 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恒等式1.假设有 A、B、C 三厂商。A 年产 5000 万美元,卖给、C 和消费者, B 买 200 万美 元,C 买 2000 万美元,其余卖给消费者。 年产 500 万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 年产 6000 B 万美元,其中 3000 万美元由 A 购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问: (1)假定投放在生产上的都 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 GDP 为多少。 2.已知某国在某年度的有关国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如下: 工资:100 亿元; 利息:10 亿元; 租金:30 亿元; 利润:20 亿元; 出口额:60 亿元; 间接税减津贴:10 亿元; 消费支出:90 亿元; 投资支出:60 亿元; 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 亿元; 进口额:70 亿元。求: (1)按收入法计算 GDP。 (2)按支出法计算 GDP。 3.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4800 亿元; 净投资:300 亿元; 政府购买:960 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总投资:800 亿元; 消费:3000 亿元; 政府预算盈余:30 亿元。 4.假定某国在 2006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 5000 亿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 4100 亿元,政 府预算赤字是 200 亿元,消费是 3800 亿元,贸易赤字是 100 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 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5.根据统计资料,计算 GDP,NDP,NI,PI(个人收入)及 DPI(个人可支配收入) 。 净投资 150 亿元;净出口 30 亿元;储蓄 180 亿元;资本折旧 50 亿元;政府转移支付 100 亿元;企业间接税 75 亿元;政府购买 200 亿元;社会保险金 150 亿元;个人消费支出 500 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亿元;公司所得税 50 亿元;个人所得税 80 亿元。 (六)简答题 1.如果在 A、B 两个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将他们合并成一个国家,分析合并前后对 GDP 综合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GDP、NDP、NI、PI、DI 这五个总量中哪些有影响?为什么?3.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 GDP, 而人们从 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 GDP? 4.下列各项是否计入 GDP?为什么? (1) (2) (3) 转移支付; 购买一辆旧车; 购买普通股股票。5.D如果某企业用 5 台新机器替换 5 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 GDP 增加,因为机器数 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 (七)论述题 1.储蓄投资恒等式中的储蓄和投资与宏观经济均衡的储蓄和投资有什么区别? 2.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 3.为什么说 GDP 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标准答案 (一) 选择题 1.D ;2.B; 3.B ; 4.A;5.D;6.D;7.A; 8.B;9.A; 10.B (二)填空题 1.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 ;2.减去 3.生产法 收入法 支出法;4.GDP 平减指数 ; 5.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三)判断题 1.F 6.T 2.T 7.F 3.F 8.F 4.F 9.T 5.F 10.F(四)名词解释(略) (五)计算题 1.提示: (1)A: 00(万美元) B: 500-200=300(万美元) C: 00(万美元) 合计价值增加 +(万美元) (2)GDP=0=6300(万美元) 2.提示: (1)按收入法计算 GDP: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 =100+10+30+20+10=170(亿元) (2)按支出法计算 GDP: 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90+60+30+(60-70)=170(亿元) 3. 提示: (1)资本消耗补偿(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500(亿元)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0(亿元) (2)NX=GDP-C-I-G=0-960=40(亿元) (3)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 入,则有 BS=T-G,所以 T=BS+G=30+960=990(亿元)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本题条件中 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 可支配收入,即 0(亿元) (5)个人储蓄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0(亿元) 4. 提示: (1)用 S 代表储蓄,用 Y 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 S=Y-C=0(亿元) (2)用 I 代表投资,用 SP,SG,SR 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 门的储蓄,则 SG=T-G=BS,这里,T 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 代表预算盈 余,在本题中,SG=BS=-200 亿元。 SR 表示国外部门的储蓄,则国外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 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 100 亿元,因此: I=SP+SG+SR=300+(-200)+100=200(亿元) (3)从 GDP=C+I+G+(X-M)中可知: 政府支出 G=0-(-100)=1100(亿元) 5. 提示: (1)GDP=个人消费支出+净投资+折旧+政府购买+净出口 =500+150+50+200+30=930(亿元) (2)NDP=GDP-折旧=930-50=880(亿元) (3)NI=NDP-企业间接税=880-75=805(亿元) (4)PI=NI-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805-50-100-150+100=605(亿元) (5)DPI=PI-个人所得税=605-80=525(亿元) (六)简答题 1.如果 A、B 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则两国贸易变成了一国两地区之间的贸易,从而 影响 GDP 的总和。因为两国未合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这种贸易只会影响 A 或 B 国 的 GDP,对两国 GDP 总和不会发生影响。例如,A 国向 B 国出口机器,价值 50 万元,B 国向 A 国出口粮食,价值 45 万元,从 A 国看,计入 GDP 的有净出口 5 万元,计入 B 过的 GDP 有净出口-5 万元。如从两国 GDP 总和看,两者合计为零。如果合并成一个国家,上述 贸易变成了一国两地区之间的贸易,无论是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的角度看,计入 GDP 的价值 都是 95 万元。 2.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个人支付的保险金, 它由政府有关部门 按一定比例以税收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 并不影响 GDP、NDP、NI,但影响个人收入。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 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 配收入,应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3.(1)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 如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 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高工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当然要计入 GDP。 (2)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 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 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4.(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 GDP,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的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 把收入从一个人(或组织)转移到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2)购买一辆旧车也不计入 GDP,因为旧车在第一次销售时,已被计入 GDP,旧车秒 度十时度微 只不过是最终经济产品从一个消费者手中转移到另一个消费者手中而已。 (3)购买普通股股票也不计入 GDP,因为购买股票不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行为, 而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没有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它不属于投资。 5.这一说法不对。购买新机器属于投资行为,不管这种购买使资本存量增加还是不变。 (七)论述题 1.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以两部门经济为例,国 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这 样,只要遵循定义,储蓄恒等于投资,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或者处于均衡。而实际 生活中,储蓄主要由居民进行,而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个人的储蓄动机和企业的投资动机 不一样, 这才会导致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的不一致从而引起经济的扩张或收缩。 在分析宏观 经济均衡时, 要求的投资等于储蓄, 是指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或事前储蓄等于事前投资。 在国民经济核算时的储蓄等于投资是指从国民收入的会计角度出发, 事后的储蓄等于事后的 投资。 2.(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 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 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 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 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 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 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 (2)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 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 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 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 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状态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 事。 3.福利水平是人们效用的满足程度,而人们效用是由消费活动和闲暇来决定的,所以一 种指标是否很好的反映福利水平,以能否准确地衡量消费和闲暇来决定。GDP 不是反映一 国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有以下原因: (1) (2) 它包括了资本消耗的补偿,而这部分与消费和闲暇数量水平无关。 GDP 包括净投资,而净投资的增加只会增加生产能力,从而增加未来的消费,这不仅不会增加本期消费,反而会减少本期消费。 (3) GDP 中的政府支出与本期消费没有明确关系,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用于社会治安,这是社会治安恶化的反映,从而很难认为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人们的福利水平。 (4) 关。 (5) (6) GDP 也没有反映人们闲暇的数量。 GDP 没有考虑地下经济,地下经济与福利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计算 GDP 时是加上出口、减去进口,出口与国内消费无关,而进口有消费有综上所述,GDP 不能很好的反映一国的福利水平。第三章(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均衡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B.等于 1 C.小于 1) 。 D.等于 0 ) 。 D. 2A.大于 1 2. A. 3.如果 MPS 为 0.2,则投资乘数值为( 5 B. 0.25 C. 4 ) 。短期消费曲线的斜率为(A.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 4.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 。 B.政府支出 D.投资 ) 。A.税收 C.净出口 5.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的条件(公式)是( B.I+G=S+XA. C.+I=C.+S C. I+G=S+T 6.D.I+G+(X-M)=S+T+Kr ) 。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最显著区别是(A.税收乘数总比转移支付乘数小 1 C.两者互为相反数 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与(B.前者为负,而后者为正 D.后者是负的,而前者为正 ) 。 B.MPC 反方向变动 D.以上都不是 ) 。多选题(从备选项中选出 2-4 个正确答案) 7.A.MPC 同方向变动 C.MPS 反方向变动 8.为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有( B.希克斯 D.弗里德曼 ) 。A.杜森贝里 C.莫迪格利安尼 9.属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假定的有(A.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 C.价格水平固定不变B.利率水平不变 D.投资水平固定不变 ) 。10. 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中涉及的函数有( A.出口函数 (二)填空题 1. B.进口函数 C.消费函数 D.投资函数在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的分析中, 消费上去容易下来难, 以至于产生了有正截距 。 ;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 增加的倍数。 。的短期消费函数,消费的这种特点被称为 2. 3. 4.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 乘数是指增加所引起的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可以采用的两种方法是 和 。 、 的倒数。 。 上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和 构成。5. 6. 7. 8.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是由 投资乘数是 平衡预算乘数的值等于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只分析(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标为DT‖,错误的标为DF‖) 1. 2. 3. 从根本上说,储蓄就是未来的消费。 ( 居民户的当期消费只受当期收入的影响。 ( ) ) )可支配收入为零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一定也是零。 ( 4. 5. 6. 7. 8. 9.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越大。 ( 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是实际总需求。 ( )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是:Y=C+I+T。 (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小于税收乘数。 ( 加进对外贸易后,乘数变小了。 ( 储蓄不可能为负数。 ( ) ) ) )10. D节俭悖论‖是一种节俭导致的相互矛盾的结果。 ( (四)名词解释总需求 消费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储蓄函数 入 投资乘数 外贸易乘数 (五)计算题 1.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投资为 50(单位:10 亿美元) 。 求均衡产出、消费和储蓄。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 GNP 或收入)为 80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是多少? 若投资增加至 100,求增加的收入。 若消费函数变为 C=100+0.9Y,投资仍为 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 乘数 节俭悖论 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投资函数 均衡国民收 平衡预算乘数 对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1) (2) (3) (4)100 时收入增加多少? (5) 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什么变化?2.假设 C=YD,I=1000,G=2000。 (1)当 T=800 时,求均衡国民收入。 (2) 当税率为 t=0.2 时,求解均衡国民收入。 3.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D(Y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 I=50,政府购 买 G=200,政府转移支付 TR=62.5,比例所得税税率 t=0.25,(单位均为 10 亿),求:(1)均衡的国民 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4.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 C=-y,投资从 300 增至 500 时 (单位: 亿美元) 1 , 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试求投资从 300 增至 500 过程中 1、2、 3 期收入各为多少? (六)简答题 1. 2. 3. 4. 5. 消费函数理论主要有哪些发展?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国民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简述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简述投资乘数的作用过程。(七)论述题 1. 2. 3. 论‖? 4.试述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试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投资乘数、税收乘数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之间的异同。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国民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D节俭悖试述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⒈ B;⒉ A;⒊ C;⒋ A;⒌ C;⒍ B;⒎ AC;⒏ ACD;⒐ ABCD;⒑ ABCD (二)填空题 ⒈ 棘轮效应;⒉ 越大 越小;⒊ 自发总需求 国民收入;⒋ 总需求―总供给法 投资 ―储蓄法;⒌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⒍ 边际储蓄倾向;⒎ 1;⒏ 产品市场 (三)判断题 ⒈ T;⒉ F;⒊F;⒋ F;⒌ F;⒍ F;⒎ F;⒏ T;⒐ F;⒑ T (四)名词解释(略) (五)计算题 1. 解: 已知 C=100+0.8Y,I=50,根据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 Y=C+I,(1)Y=100+0.8Y+50 所以,均衡产出为 Y=(100+50)/(1-0.8)=750 这样,C=100+0.8× 750=700 储蓄也可以从储蓄函数中求: S=-a+(1-b)Y=-100+0.2× 750=50 (2) (3) 增加 50。 (4) 若消费函数变为 C=100+0.9Y,相应的均衡国民收入 Y=(100+50)/(1-0.9) 当均衡产出为 750 时,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800-750=50。 若投资增至 100,则收入 Y’=(100+100)/(1-0.8)=800。比原来的收入 750 S=Y-C=750-700=50=1500,S=-a+(1-b)Y=-100+(1-0.9)× 1500=50。 若投资增至 100,则收入 Y=(100+100)/(1-0.9)=2000,比原来的收入 1500 增加 500。 (5) 消费函数从 C =100+0.8Y,变为 C=100+0.9Y 以后,乘数从 5(K=1/(1-0.8) =5)变为 10(K=1/(1-0.9)=10)。 2. 解: (1)Yd=Y-T=Y-800S=Yd-C=-(Y-800) 由于 I+G=S+T 则有: .25Y- 所以 Y=16000(2)当税率为 t=0.2 则税收 T(Y)=0.2Y Yd=Y-T(Y)=Y-0.2Y=0.8Y S=-.75)0.8Y = -Y 由于 I+G=S+T Y=11500所以 =-Y+0.2Y 3.解: (1)YD=Y-T+TR=Y-0.25Y+62.5=0.75Y+62.5Y=C+I+G=100+0.8(0.75Y+62.5)+50+200 =0.6Y+400 则均衡收入 Y=1000 (2)KI ?1 1 ? ? 2.5 1 ? c(1 ? t ) 1 ? 0.8(1 ? 0.25)KT ??c ? 0.8 ? ? ?2 1 ? c(1 ? t ) 1 ? 0.8(1 ? 0.25)KG ?1 1 ? ? 2.5 1 ? c(1 ? t ) 1 ? 0.8(1 ? 0.25)c 0.8 ? ?2 1 ? c(1 ? t ) 1 ? 0.8(1 ? 0.25)KTR ?4.解:根据已知,可得 I=300 时的均衡收入为 y=()/(1-0.8)=6500;当 I=500时,y=7500,可见,均衡收入增加了 1000 亿美元。 当投资从 300 增加到 500 时,收入从原来的 6500 增加到 7500 的过程中第 1、2、3 期收 入将是: 第 1 期收入=0.8× 0=6700 第 2 期收入=0.8× 0=6860 第 3 期收入=0.8× 0=6988 (六)简答题 1、消费函数是指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决定消费的变量 很多,但最具影响和决定意义的是收入水平。消费函数集中研究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在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快,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的趋势,这被 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许多经济学家对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这种短期分析进行了修 正、补充与发展,推动了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体现在杜生贝里(J. S. Duesenberry)提出 的相对收入消费函数、莫迪格利安尼(F. 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的消费函数和弗里德曼 (M. Friedman)提出的永久收入的消费函数以及影响消费的利率、 价格水平与收入分配等其他 因素方面。 2、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总供给由消费和储蓄构成。可采用两 种方法来决定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法和投资―储蓄法。前者根据均衡条件:Y=C+I, 利用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I=I0)来求得,并可通过消费加投资即总需求与 450 度线相交的 方式在几何图形中得到表示;后者根据均衡条件:I=S,利用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I=I0)来 得求得,并可通过储蓄等于投资的方式在图形中得到说明。 3、仅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个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从而使个人 财富增加;但从整个经济来说,个人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 对整个经济来说是坏事。 4、三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G)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税收(TA,当征收比例 所得税时,TA=tY)与转移支付(TR)影响产出与可支配收入(YD=Y+TR-TA) ,而消费 决定于可支配收入,在 I 给定,G 也固定不变时,可求得三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 AD 和均衡 国民收入。并且可以描述在几何图形中,此时 AD 曲线的截距高于两部门经济的,其斜率小 于两部门经济。 答:假设原来的投资是 I0 均衡国民收入为 Y0,现在投资增加了△ I 的收入;该部门将其 中的一部分即 c? I 用于再生产即生产性消费,这又意味着出售资本品原料的部门得到了 △ c? I数量的收入;该部门也将其中的 c? △ (c△ I)用于再生产,这一部门的支出又转化为另 一部门的收入; ……如此循环下去, 该经济从最初的投资增量△ I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收入增 量。这一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Y=△ I+c? I+c? △ (c△ I)+c? (cc△ I)+…… =△ I(1+c+c2+c3+……cn-1) =△ I? 1/(1-c) 由此可看出,增加△ I数量的投资,创造了△ I? 1/(1-c)数量的国民收入。由于 c&1, 因而△ I? 1/(1-c)>△ I.这就是说,一定量投资的增加引起了国民收入数倍的增加。 投资乘数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是既定的;第二,经济 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资源,有供扩大再生产利用的劳动力和资本设备。值得注意的是,有 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D瓶颈‖ 状态,乘数的作用也会受到限制。 (七)论述题 ⒈ 答: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1)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由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里所提出。杜生贝里认为,人们的消 费不仅取决于绝对收入的量, 而且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相对收入的量, 即取决于消费者过去的 收入及消费习惯、 其他人的消费水平等。 他用偏好相互假设来代替偏好独立假设以及用消费 者行为的不可逆性与棘轮效应来解释消费的决定。 (2)生命周期的消费函数。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提出。该理论强调了消费与 个人生命周期阶段性之间的关系到以及收入与财产之间的关系, 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 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使其消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最优配置。 (3)永久收入的消费函数。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该理论强调了永久性收入与 暂时性收入之间的区分,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暂时性收入决定, 而是由他 的永久性收入决定的。也就是说,永久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大,而暂时性收入对消费影响 较小。 (4)探讨了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如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前面三种消费函数 理论主要研究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实际上,在影响消费的因素中,利率、价格水平、收入 分配等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利率通过影响储蓄等影响消费; 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是 指价格变动通过实际收入所发生的影响而影响消费。 由于高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低, 而 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因而当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更加平均, 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的边 际消费倾向。此外,还有消费品存量、财政政策等一些影响消费的因素。 ⒉ 答:他们都是乘数原理中的一种重要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投资乘数的计算方法 完全一样,计算结果也完全相同,其原因是政府支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都是构成总需求 的因素,即总需求=C+I+G+(X-M) ,因此无论是其中哪一种支出变化,都使总需求发生 同 样的 变化, 因而 对均衡 国民 收入所 产生的 作用 也完 全相同 。当其 他条 件不 变时, KG=KC=KI=1/(1-MPC)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与上述两种乘数不同。 因为当转移支付或税收变化一个量 时,对总需求产生的作用要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当政府转移支付变化一个量时,会对 消费产生影响, 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转移支付的量能使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称为转移 支付乘数。以△ TR 代表转移支付的增量,KTR 代表转移支付系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KTR=△ Y/△ TR=MPC/(1-MPC) 。 税收乘数是指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税收对消费支出的作 用同转移支付对消费支出的作用一样,也受到边际消费货币的影响。但是,与转移支付不同 之处在于,税收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是负方向的。以 KT 表示税收乘数,则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KT=△ Y/△ T=-MPC/(1-MPC) 。它刚好与转移支付系数的符号相反。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当政府增加支出时属扩张性的政策, 而当增加税收时,却是紧缩性的政策。因而这两类乘数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或者说是相 反的。 ⒊ 答:可用图 3-1 中的储蓄-投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来进行描述。在图 3-1 中,交点 E1 表示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这点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 Y1。假设消费函数为 C=a+bY,则储蓄 函数为 S=-a+(1-b)Y,则增加储蓄也就是减少消费,即减少消费函数中的 a,b 值。a 变小,意 味着图 3-1 中储蓄线上移;b 变小,意味着图 3-1 中储蓄线以 A 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 者均会导致均衡点 E1 向左移动,也就是使均衡收入下降。 I,S S2 S1 I O E2 Y2 E1 Y1 I YA 图 3-1 储蓄增加及节俭悖论 图 3-1 中, 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消费或 减少储蓄会能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 过学习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 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 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 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所谓的D节俭悖论‖。如图 3-1 所 示。 ⒋ 答: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总供给由消费与储蓄构成,因此 有,C+I=C+S 或 I=S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决定国民收入: (1)总需求―总供给法 可以用解方程的方式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条件:Y=C+I 消费函数:C ? C ? cY投资函数:I=I0 所以,均衡国民收入:Y?C ? I0 1? c AD450 线 E AD=C+I IOY0Y图 3-2 总需求――总供给法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图 3-2 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总需求。从原点出发有一条 450 线,这条直线上的 任何一点到两轴的距离都相等,表示收入与总需求相等。总需求曲线 AD 与 450 线在 E 点相 交,E 点对应的收入水平为 Y0。由于 E 点表示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因而 Y0 就是均衡国民 收入。 (2)投资―储蓄法 均衡条件:I=S 储蓄函数:S ? ?C ? (1 ? c)Y投资函数:I=I0 均衡国民收入:Y? C ? I0 1? cI,S I O?CS E Y1 Y0 Y2 I0 Y图 3-3 投资―储蓄法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图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投资和储蓄,投资曲线 I 与储蓄曲线 S 相交于 E 点, E 点对应的收入水平为 Y0。由于 E 点表示投资与储蓄相等,因而 Y0 就是均衡国民收入。如 果实际收入如 Y1 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计划投资大于储蓄,厂商的非意愿存货投资为负 值,因而厂商会增加产出水平,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直至 Y0 为止。这时国民收入达到均 衡水平。当实际收入如 Y2 大于均衡收入水平时也最终会调整到均衡水平。可见,只有计划 投资等于储蓄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 第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的同时均衡(一) 选择题 单选题 1. 投资 100 元一年以后所得的利息是 10 元,在这期间价格上涨了 6%,则投资的实 ) 。 B.6%; C.4%; D.16% ) 。 D.以上都不是 ) 。际利率为( A.10%; 2.LM 曲线水平状的区域被称为( B.凯恩斯区域A.古典区域 3.C.中间区域其他条件不变,紧缩性财政政策使 IS 曲线( B.向右移动 C.不变 D.变为垂线A.向左移动 4.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B.LM 垂直而 IS 陡峭 D.LM 和 IS 一样平缓) 。ALM 陡峭而 IS 平缓 C.LM 平缓而 IS 垂直 5.IS 曲线斜率不变,LM 曲线斜率越小,则财政政策作用效果( B.越小 C.零 ) 。 D.为负) 。A.越大 6.D挤出效应‖发生于(A 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多选题(从下列选项中选出 2-4 个正确答案) 7. 图 4-2 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以下关于图形的论述正确的是( ) 。A.IS 曲线表示实际利率与总产出的关系 B.在图中,利率与总产出呈反比关系 C.在利率不变时,收入的增加将使曲线右移 D.上述都不正确 r r1 r2 0 Y 1 Y2 Y3 Y ) 。 IS1 IS2图 4-28.产品市场的均衡图 4-2 中,哪些因素的变化将导致 IS 曲线由 IS1 移动至 IS2(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个人所得税的减少 C.储蓄的减少 D.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 ⒐ 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谨慎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D.其它 ⒑ 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 ) 。 ) 。A.投资对利率敏感度较大 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 C.投资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对利率不敏感 (二)填空题 ⒈ IS 曲线描述的是与任一给定的利率相对应的当投资等于储蓄时会有的国民收入, 故 又称 曲线。⒉ 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民收入与利率成 变动。 ⒊ IS-LM 模型是说明 与 同时达到均衡的模型。 移动。 大于 。 。⒋ 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将使 IS 曲线 ⒌ 位于 LM 曲线右边的点表示⒍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 ⒎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下, 十分有效。 。⒏ 在 LM 曲线的凯恩斯区域,LM 曲线将变成⒐ 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市场会由 ⒑ 凡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都会使 IS 曲线向 移动。逐步趋向均衡。(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标为DT‖,错误的标为DF‖) ⒈ 当 IS 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主义性货币政策不会引起利率上升,只会使实际国 民生产总值增加。 ( ) ) )⒉ IS 曲线表示的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时总产出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 ⒊ 在给定总产出不变,当政府支出增加时,IS 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 ( ⒋ 在 LM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货币市场的均衡。 ( )⒌ 根据货币的预防需求,消费计划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较高的货币需求。 ( ⒍ 从长远来看,货币供给的增加主要对实际产量有影响。 ( ⒎ 交易量越大,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也越大。 ( ) )) ⒏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货币供给增加不会对总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 ⒐ 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点不仅一个。 ( ⒑ 古典主义极端下的挤出效应是零。 ( (四)名词解释题 1. 2. 3. 4. 5. 6. 资本的边际效率 流动性陷阱 挤出效应 LM 曲线 古典区域 货币总需求 ) ))(五)计算题 1. 已知 IS 方程为 Y=550-1000r,边际储蓄倾向 MPS=0.2,利率 r=0.05。计算: 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 5,新旧均衡收入分别是多少? IS 曲线如何移动?(1) (2) 2.已知某国宏观经济中消费函数 C=150+0.5Y,投资函数为 I=150-400r,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为 L1=0.25Y,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为 L2=50-100r。政府支出 G=50,实际货币供给 m=180。求均衡国民收入 Y、利率水平 r、消费 C、投资水平 I 以及货币交易需求 L1 和货币 投机需求 L2。 3. 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C=0.8(1Ct)Y, 税率为 t=0.25, 投资函数为 I=900C50r, 政府购买为 800, 货币需求为 L=0.25YC62.5r, 实际货币供给为 500。 试求:(1)IS 曲线;(2)LM 曲线;(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⒋ 消费函数 C=100+0.75Y,投资函数 I=i,货币需求 L=20Y-50i,货币供给 M=50。 (1) (2) (3) (4) 求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求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 若政府购买增加 50,求政策效应。 求挤出效应。⒌ 下面表 4-1 给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 (1)求收入为 700 美元时, 利率为 8%和 10%时的货币需求; (2)求 600,700 和 800 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 (3)根据上述数据,写出货币需求函数的表达式; (4)根据(2)做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怎样移动? 表 4-1 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收入(美元) 货币需求量 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 对货币的投资需求 利率(%) 货币需求量 (美元) 500 600 700 800 900 100 120 140 160 180 12 10 8 6 4(美元) 30 50 70 90 1106.若货币交易需求 L1=0.2Y,货币投机性需求 L2=r,求: (1)若 r=6,Y=10000,货币需求量为多少? (2)若货币供给 MS=2500,收入 Y=10000,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为多少? (六)简答题 1. 2. 3. 4. 5. 6. 简述 IS-LM 模型的提出。 简述影响 IS 曲线和 LM 曲线移动的因素。 推导 IS 曲线。 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古典区增发货币的产出效应最大? 简述 IS、LM 曲线的移动所引起的一般均衡的移动。(七)论述题 1. 2. 3. 4. 试述 IS-LM 模型的基本内容并加简评。 怎样理解 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试用 IS-LM 模型分析凯恩斯极端及古典主义极端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不同。 用 IS-LM 模型说明如何弥补财政赤字?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⒈ C;⒉ B;⒊ A;⒋ C;⒌ A;⒍ C;⒎ ABC;⒏ ABCD.;⒐ ABC;⒑ AD. (二)填空题 ⒈ D储蓄―投资‖;⒉ 正方向;⒊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⒋ 右上方;⒌ 货币需求 货 币供给;⒍ 越大;⒎ 财政政策;⒏ 水平线;⒐ 不均衡;⒑ 左下方 (三)判断题 ⒈ T;⒉ T;⒊ F;⒋ T;⒌ T;⒍ F;⒎ T;⒏ T;⒐ F;⒑ F (四)名词解释 1. 它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该资本资产在使用期内的各项未来收益折为现值之和等于该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可以用该贴现率将一项投资的预期收益转换成 现在的价值。 2. 当利率很低时,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变得无穷大,这就是所谓的D流动性陷阱‖或 D凯恩斯陷阱‖。 这时, 因货币的投机需求弹性变得无穷大, 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保留在手中, 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LM 曲线也变成水平线。此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而 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3. 是指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私人消费与投资减少的经济效应。可通过图形加以说明。 挤出效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的效果。 其大小受到货币需求的利率弹 性等因素的影响。 4. LM 曲线是一条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M 时, 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处于 LM 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 L=M,即货币市场实现了均衡。而 LM 曲线外所有收入 与利率的组合点都不能使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 从而都是非均衡点, 即货币市场没有实 现均衡。 5. 是指当利率很高时,人们除了完成交易必须有持一些货币外,再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即货币的投机需求为 0 时的 LM 曲线区域。此时 LM 曲线将变成垂线。这时,扩张 性财政政策完全失效,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十分有效。 6. 货币总需求具体由应付交易和预防动机的交易性货币需求 L1(Y)和应付投机动机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L2(r)组成,因而货币的总需求可以表示为:L=L1+ L2=L1(Y)+L2 (r)=kY-hr,k 是货币需求关于收入变动的系数,h 是货币需求关于利率变动的系数。 (五)计算题 ⒈ 解: (1)r=0.05 时,Y=550-50=500 KG=1/0.2=5 △ Y=5× 5=25新均衡收入为 Y’=550+25=575 (2)IS 曲线水平右移 新的 IS 曲线为 Y’=550--1000r ⒉ 解:由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 Y=C+I+G, C=150+0.5Y,I=150-400r 和 G=50,可得 150+0.5Y+150-400r+50=350+0.5Y-400r 即 IS 曲线方程为 r=0.875-0.00125Y 又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L1(Y)+L2(r) L1=0.25Y,L2=50-100r 和 M/P=180, 可得 180 =0.25Y+50-100r, 即 LM 曲线方程为 r=0.解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联立方程,可得: Y=580, r=0.15 I= 150-400r=90 L2=50-100r=35因此,C= 150+0.5Y=440 L1=0.25Y=145⒊ (1)由 Y=C+I+ G ,可知 IS 曲线为: Y=0.8(1-0.25)Y+900-50r+800, 化简可得:Y=r,此即为 IS 曲线。 (2)由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即 M/P=L 可得 LM 曲线:500=0.25Y-62.5r, 化简可得:Y=r,此即为 LM 曲线。 (3)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 曲线 和 LM 曲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 入和利率可以通过求解 IS 和 LM 联立方程: Y=r ………………………① Y=r ………………………② 得均衡利率 r=6,和均衡收入 Y=3500 ⒋ 解: (1)由 Y=C+I,可得 IS 曲线的表达式:Y=480-800i,由 m=L,可得 LM 曲线的表达 式:I=-1+0.004Y。 (2)联立以上两个方程求解,可得均衡产出 Y=305,均衡利率 i=22%。 (3)将政府购买增加 50 代入 IS 曲线。因为乘数为 4,实际代入 200,即 IS 曲线:Y=680-800i 然后联立方程求解,得;均衡产出 Y=352,所以产出增加 47;均衡利率 i=41%,利率 提高了 19%。47 即为利率提高时的政策效应。 (4)计算政府购买增加 50 而利率不变(22%)的均衡产出 Y=(100+20+50-2× 22)=504 均衡产出增加:504-305=199。这是利率不变时的政策效应。上面已经计算了利率提高 时的政策效应为 47,所以挤出效应为 199-47=152。 ⒌ 解: (1)收入 Y=700,利率 r=8 时,L=140+70=210 利率 r=10 时,L=140+50=190 (2)收入 Y=600,利率 r=12 时,L=120+30=150 利率 r=10 时,L=120+50=170 利率 r=8 时,L=120+70=190 利率 r=6 时,L=120+90=210 利率 r=4 时,L=120+110=230 收入 Y=700,利率 r=12 时,L=140+30=170 利率 r=10 时,L=140+50=190 利率 r=8 时,L=140+70=210 利率 r=6 时,L=140+90=230 利率 r=4 时,L=140+110=250 收入 Y=800 利率 r=12 时,L=160+30=190 利率 r=10 时,L=160+50=210 利率 r=8 时,L=160+70=230 利率 r=6 时,L=160+90=250 利率 r=4 时,L=160+110=270 (3)从上述数据中可知,货币需求函数 L=0.2Y+150-10r (4)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⒍ 解 :( 1 ) 根 据 货 币 需 求 量 L=L1+L2 以 及 r=6 , Y=10000 有 , L=0.2× -500× 6=4000,即货币需求量为 4000。 (2)由均衡条件 MS=L 有,× -500r,即 r=9。因此货币市场均衡时 利率为 r=9。 (六)简答题 ⒈ 答:凯恩斯的分析包括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切因素,如投资需求函数、储蓄 函数、流动偏好、货币量等,但他没有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 个工作是由希克斯完成的。希克斯(J.Hicks)和汉森(A.Hansen)等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将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对其同时均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 IS-LM 模型,从而解决 了循环论证的问题,又被称为D希克斯―汉森模型‖。本章的 IS-LM 模型是在希克斯简陋分 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形式。对这一模型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还有 F? 莫迪格利安尼、 克莱因以及萨缪尔森等人。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IS-LM 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理论的标准解释,从而也就作为国 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模型而被经济学界所公认,并被作为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该模型虽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和责难,但它仍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 济学的核心。 ⒉ 答:所有影响投资边际效率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因素都影响 IS 曲线的移动。首先有 储蓄和投资,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 IS 曲线移动的因素包括政府支出、税收等的变动;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还要包括进出口的变动。总之,一切自发支出量的变动都会引起 IS 曲 线的移动。如果利率无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的总产出增加或减少,可视为作水平 方向上的移动。考察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条件之一发生变动后,IS 将如何变动: (1) (2) (3) (4) (5) 投资增加或减少,IS 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 消费增加或减少,IS 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 储蓄增加或减少,IS 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 税收增加或减少,IS 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 政府支出增加或减少,IS 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 总之,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属于增加总需求的)的结果是使 IS 曲线向右上方平 行移动,而政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属于减少总需求的)的结果是使 IS 曲线向左下方平 行移动。 影响 LM 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 (1) 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交易与预防需求的移动,二是投机 需求的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交易与预防需求曲线的移动会使 LM 曲线发生同向 移动,即如果交易与预防需求减少,其曲线向右移动,相应地,LM 曲线也会向右移动。投 机需求曲线的移动则正好与之相反, 即投机需求曲线图的移动会使 LM 曲线发生方向相反的 移动。 (2) 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当物价水平不变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 LM 曲线同 方向变动。当货币供给量增加,LM 曲线会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这是因为,在货 币需求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必然会使利率下降。而利率下降又会刺激投资和需求,从而使 收入增加。 (3) 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引起 LM 曲线 反方向变动。当名义货币供给量固定不变时,如果物价水平下降,则相应地向右移动。这是 因为价格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供应量增加,根据上述推理,收入必须相应增加,这意味着与 任一给定的利率(r)水平相应的收入(Y)增加,这表现为 LM 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若货币 供应量不变,物价水平上升,则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减少,表现为 LM 曲线向左移动。 ⒊ 答:IS 曲线中的 I 代表投资,S 表示储蓄。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要求投 资和储蓄相等,即 I=S。因此,IS 曲线被用来反映产品均衡条件。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也称做 IS 曲线。 将投资看做是利率的函数后,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可以用以下三个方程来表 示:投资函数:I=I(r) 储蓄函数:S=S(Y) 均衡条件:I=S 因此有 I(r)=S(Y)可以通过下图来描述 IS 曲线的推导过程。 r r0 r1 O S I=I(r) B` A` I0 I1 (a) I=S S1 S0 O S1 S0 O I r IS A B O Y0 Y1 S (d) S=S(Y) YI0I1 (b) (c)IY 0 Y1 (c)Y 图 4-3 IS 曲线的推导 图 4-3 的图 (a) 是根据投资函数 I=I(r)画出的投资曲线。 投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 图 中的直线从原点出发与横轴成 450 角,表示在均衡条件下储蓄与投资均等的关系,函数 I=S 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直线上任意一点到两轴的距离相等。图(c)表示储蓄函数 S=S(Y) , 储蓄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函数,与收入按同方向变化。图(d)的投资曲线上任取一点 A`表示 在利率 r1 时投资为 I1,然后由 A`点作连线交于图(b)中的 450 线。根据 I=S 的均衡条件, 在投资为 I1 时,储蓄应为 S1,再根据图(c)的储蓄函数,得到储蓄为 S1 时实际国民收入就 为 Y1,从而可以在图(d)中找到利率为 r1、收入为 Y1 时储蓄与投资的均衡点 A 点。用同 样的方法,在图(a)的投资曲线上再找一点 B`,在图(d)中可得到 B 点。依此类推,可以作无 数个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图(d)中的 IS 曲线。 ⒋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支出乘数的大小。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乘数越挤出效应越大;相反,乘数越小挤 出效应也就越小。 (2)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挤出效应越大;相反,货币需 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小。 (3)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挤出效应越大;相反,货币需 求的收入弹性越小,挤出效应也就越小。 (4)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挤出效应也越大;相反,投资 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挤出效应也越小。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是D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在凯恩斯主 义极端情况下,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等于零,财政政策的效果极大。而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 下,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等于 1,因而财政政策无效。 ⒌ 答: (1)在古典区,利率太高,投机的货币需求为零,增发的货币不会用来投机而 留在手中,全部转化为交易货币。这样,货币数量对总需求扩张的限制最小。换言之,产出 效应最大。 (2)在古典区,投机的货币需求为零,LM 曲线变成垂线。此时,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而财政政策无效。 当增发货币时, 垂线状的 LM 曲线将平行地向右移动与增发的货币同样的 距离。 货币均衡生产的途径是: 增发货币―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收入增加―交易货币 需求增加―重新实现货币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下降得最多,投资需求增加得最多,产 出效应最大。 ⒍ IS、LM 曲线的交点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了均衡,即一般均衡,但当其中 的任一曲线变动时,一般均衡将会发生变动。 LM 曲线不变,IS 曲线向右平行移动时,均衡状态将随之向右上方移动;相反,如果 IS 曲线向左平行移动,均衡状态将随之向左下方移动。 如果 IS 曲线不变,LM 曲线向右边水平方向移动时,均衡状态也将随之向右下方移动; 反之,LM 曲线向左边水平方向移动,均衡状态也将随之向左上方移动。凡是扩张性的财政 政策都会使从 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都会使 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凡是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都会使 LM 曲线向右边移动; 凡是紧缩性货币政策都会使 LM 曲线向左 边移动。可用下面的图形加以简单的说明。 r r1 r0 IS0 IS1 E1 E0 r0 r1 O E0 E1 Q 0 Q1 Q LM 曲线移动引起的均衡变动 LM r IS LM0 LM1OQ 0 Q1 Q IS 曲线移动引起的均衡变动 图 4-4一般均衡的变动如图 4-4 所示,左图表示 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所引起的均衡变动,在新的均衡点,收 入增加而利率提高了。右图表示 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导致的均衡变动,在新的均衡点,利 率下降而收入增加了。亦可证明相反的移动导致的均衡变动。当然这种变动及其程度与 IS、 LM 曲线的斜率有关。 (七)论述题 ⒈ 希克斯认为,凯恩斯虽然知道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但他的利息理论也认 为货币供求的相等会形成一个确定的均衡利率。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 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引 起的货币需求量是收入的函数。既然如此,在收入变化时,货币供求的均等就不是形成一个 确定的均衡收入,而是形成各种利率水平的均衡利率。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流动偏好和 货币数量决定利率,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投资和消费决定收入。希克斯认为,凯 恩斯体系中的这种因时序列必须修正。这是因为:要知道利率,就必须知道流动偏好;要知 道流动偏好,就必须知道收入水平;要知道收入水平,又必须知道利率。西方学者所发现的 凯恩斯理论体系的矛盾是,利率通过投资影响收入,而收入通过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但无 法确定均衡利率水平。凯恩斯绕开矛盾的方法是,在讨论产品市场均衡时,假定已经存在货 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在讨论货币市场均衡时,假定已经存在产品市场的均衡收入。希克斯、 汉森等人不满足于凯恩斯的做法,他们试图用 IS-LM 分析解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 均衡,并同时确定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问题。后来萨缪尔森等人赋予 IS-LM 模型以更多 的意义, 认为这个模型不仅实现了收入决定论和货币论的结合, 完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的结合,而且还可以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起来。 IS-LM 模型由两个方程组成: I(r)=S(Y) (4.1) M=L=L1(Y)+L2(r)(4.2)式(4.1)是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即投资等于储蓄。式(4.2)是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即货币供 给等于货币需求。其中,货币需求分为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在式(4.1)和式(4.2)中,需要确 定的量为利率 r 和收入 Y。在假定其他量为既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联立求解式(4.1)、式(4.2) 得到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均衡的利率水平。 这样便解决了上述凯恩斯理论体系的矛盾。 该模型 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r r0 IS E LMOQ0Q图 4-5IS-LM 模型图 4-5 中,IS 曲线是式(4.1)的几何表示,即在 IS 曲线上任一点都必须有 I=S。LM 曲线是式(4.2)的几何表示,即在 LM 曲线上任一点都必须有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图中的 E 点即为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均衡点,r0 和 Q0 分别为同时使产品市场和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 IS-LM 模型不仅能说明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确定,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即如果实际收入水平不位于充分考虑就业的收入水平, 国家可以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于经 济(相当于移动 IS 曲线和 LM 曲线,使之交点所对应的收入与充分就业的收入相一致) ,使 其达到理想的状态。 简言之, IS-LM 模型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提供了理论说明 了。 该模型曾经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得心应手的理论工具, 他不仅被凯恩斯主义者用来解释 衰退、高涨和充分就业状态,而且被用来说明国家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 在滞涨出现后,该模型由于不能解释滞涨,加上这一模型不能说明价格的决定因素,其作为 分析研究工具的影响在减弱。尽管凯恩斯主义者还没有完全放弃 IS-LM 分析,然而他们已 经越来越感到它远不是像它过去被认为的那样正确和有用。 ⒉ 答:凯恩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原理,即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 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 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 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 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 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 和收入, 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 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 相互联系和作用。 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放在一起, 构成一个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因素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 但后来的凯恩斯 主义者新古典综合学派通过建立 IS-LM 模型的理论框架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 为完善的表述,使其得到了发展。总需求曲线就是根据 IS-LM 模型推导出来的。不仅如此,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 IS-LM 模型而展开的。因 此可以说,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⒊ 如果 IS 曲线越陡峭或 LM 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在 IS 曲线垂直或 LM 曲线为水平线的极端情形下,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则无 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如下图所示。 r IS IS1 LM r IS r0 O E E1 Y r0 O Y0 Y1 (b) Y IS1 LM r0 O (c) Y1 Y r1 IS LM1 LMY 0 Y1 (a)图 4-6凯恩斯主义极端在图 4-6 中,在 LM 曲线图的水平线阶段,垂直的 IS 曲线与 LM 曲线相交于 E 点,决 定了均衡收入水平为 Y0,利率为 r0。扩张性财政政策使 IS 曲线右移到 IS1,IS1 曲线与 LM 曲线相交于 E1 点,决定了收入为 Y1,利率为 r0。这说明,扩张主义性财政政策的结果是使 收入增加到 Y1,而利率保持不变,仍然为 r0。 这是因为,在 LM 曲线水平线阶段,说明当利率降低到 r0 的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利率 弹性已成为无穷大,因而即使政府增加货币供给量,也不会使利率降低、投资增加。而政府 如果通过增加支出或减税的办法来扩大出口总需求, 则不会使利率上升, 从而不会挤占私人 投资。也就是说,在 LM 曲线水平线阶段即D凯恩斯陷阱‖中,即使 IS 曲线不垂直而向右下 方倾斜,政府实行财政政策也十分有效。如图中的(b) 。如果 IS 曲线为垂直线,说明投资 需求的利率弹性系数等于零,则即使利率发生了变化,投资也不会发生变动。也就是说,即 使 LM 曲线不为水平线, 政府的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 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 如图中的 (c) 。 当 LM 曲线为垂直线、IS 曲线为水平线时,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这种情况被称为古典主义极端。也可通过图示的方法加以说明。 r LM0 LM1 IS1 IS0 r0 O Y图 4-7古典主义极端在图 4-7 中,当 LM 曲线垂直时,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系数等于零,人们不愿意为 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时,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试图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办法来刺 激总需求, 由于私人手中已经没有闲置的货币则只有当私人投资减少到等于政府支出增加的 数量时,政府支出才能扩大。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伴随着私人投资 的等量减少,即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等于 1,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收入有任何改变,财政 政策无效。而当 IS 曲线为水平线时,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系数无穷大,利率变动对投 资的影响极大。这时,如果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使利率上升时,私人投资会大大减少,挤出 效应会非常大。 这说明,在古典主义极端的情形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效果则很大。如当 IS 曲线为水平线时,只要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使利率稍稍下降,就会使投资极大地增加,从 而使国民收入有很大的增加。而如果 LM 曲线为垂直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系数等于零, 货币需求只与产出水平有关,而与利率无关,因此,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带来产出的极大增 加。 ⒋ 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