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化收益高时间短又径械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知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知识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知识
你可能喜欢拒绝访问 | www.xcctv.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xcctv.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db5e93be0d143a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超短期PK半年期 银行理财产品哪个更赚钱_百度宝宝知道
超短期PK半年期 银行理财产品哪个更赚钱
天天也很帅
宝宝1岁4个月LV.12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在西安的火爆程度让人始料未及,近期不断上演被“秒杀”的购买情况(本报3月22日曾报道)。
  “一般的产品一天之内便全部卖完,部分预期收益较高的产品不到一小时便被抢购一空。”某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介绍。
  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是该频繁出手,追求那些预期收益率超过4%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还是应该守住一款半年期的理财产品呢?
   读者算账
   资金被闲置 收益摊薄效应明显
  金融街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发售的众多短期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个别甚至达到5%。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投资者半年时间先后买了8款超短期理财产品,每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都超过4%,个别甚至超过6%,但半年下来的最终收益,还不如从一开始就直接购买一款半年期产品。原因在于,在半年时间里,其资金的闲置时间长达一个月,其收益因此被拉低。
  民生银行的理财经理介绍说,理财产品一般都有募集期、起息日(收益起算日)、到期日和清算日及支付日几个关键日期。只有从起息日开始,才真正计算产品收益率。
  “产品在发行期间,资金只是按照活期存款进行计息,这会摊薄资金收益率,这对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影响尤其明显。”他说,而期限较长的产品虽然也存在资金闲置时间,但由于理财期限较长,摊薄效应并不明显。
   记者算账
   按兵不动 收益反而比频繁倒腾高
  为了避免资金闲置,投资者能否尝试紧赶“前后脚”,通过资金安排,在上一款产品到期后,赶在下一款产品发行期的最后一天去买?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目前高收益的超短期和短期产品供不应求,投资者只有赶在第一时间抢购才有可能买到。
  理财资金在产品的发行期和回款期期间,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收益很低甚至没有收益。超短期和短期理财产品倒腾得越多,资金闲置时间越长。最后实际收益很可能不如守住一只期限稍长的产品。
  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反复购买预期年化收益为4%、投资周期为10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资金的闲置期以3天计,10万元在13天里会产生109元的收益(不算手续费,不计活期利息),如此反复半年最后的收益为1417元。
  如果买进一款半年期、预期年化收益为4%,半年后的收益为1994元。显然按兵不动更划算。
   理财须知
   年化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上周五,读者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被“骗了”。原来周先生月初买了某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周期为14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1%。
  “我买了10万元,银行实现了预期4.1%的收益率,这样的话我的收益应该是4100元,怎么只给了我几百块呢?”其实,不是周先生被骗了,只是对年化收益率产生了误解。
  “年化收益率并不等同于实际收益,周先生的收益不是4100元,因为他只投资了14天,收益金额应该是.1%÷365×14=157元。”民生银行成都分行的一位理财师表示。
  “哪家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高,就把钱转到哪家银行去。资金转来转去闲置成本增加,最后收益反而不如购买一个同等期限的中期理财产品。”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必须知道手中的资金到底有没有流动性需求,不应盲目追求高收益的超短期理财产品。
   理财提醒
   清明小长假 “淘”理财产品要三看
  本报讯(记者 王赫)今年清明公休日为4月3日至5日,股市休市时间从4月2日开始,比公休假期提前一天。周末和清明假期的重叠,给想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带来了一点麻烦。理财专家提醒:购买理财产品要“三看”。
  昨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临近清明假期,西安各银行纷纷推出短期理财产品。记者在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看到,近期两行发售的4天理财产品主要针对清明小长假,收益率均在4%以上,申购门槛也相对较低为5万元。但是,记者发现,不同的理财产品发售周期、募集时间、赎回要求却不尽相同。如某银行一天理财产品只能在周一至周五申购和赎回,周末不能申购和赎回。而周期为4天的理财产品却可以在周内任意工作日申购,直到起息日前卖完为止。
  理财专家建议:清明小长假如欲购买理财产品,要特别注意清明期间各银行周末理财产品有无做相应调整,申购前要做到“三看”。首先,要看看产品结构和赎回条件。其次,要看收益实现的可能性。第三,要看看产品的申购和赎回时间及期限。“做到这三点,才可以确保闲置资金既不浪费一天假期,又避免和其他投资‘撞车’”。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您的位置:>>>正文
短期理财产品扎堆亮相 七天最高年化收益可达3%
现代快报 
  中秋和国庆假期即将到来,股市将共计休市10多天,精明的市民已经在考虑生财之道。和以往一样,各大银行又在这个时候推出流动性佳、投资时间较短的短期理财产品,确保资金能在银行&过节&,实现长假人闲钱不闲。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庆长假7天理财产品中,有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已经突破3%。
  去年以来,各家银行陆续推出了多款超短期理财产品。如招行的&日日金&、&日日盈&,工行的&灵通在线&,中行的&七日有约&&7天自动滚续理财&等。据银行人士介绍,超短期理财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短、资金灵活、风险小且收益高于活期存款,因此很适合有大额短期闲散资金的投资者。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期限以1天、3天、7天、14天及1个月最为常见。目前,活期存款的年利率为0.36%,而多数银行发行的理财期为7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平均年收益率在1.45%至1.65%,14天期限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1.48%至1.75%。而针对中秋国庆长假,也有银行推出了节日理财产品,以一银行期限为7天的国庆理财产品为例,收益率在2.2%至3.2%之间。假设投资100万年化收益率为2.5%的超短期理财产品7天后赎回,那么收益为479.45元,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仅有69.04元,活期存款的收益比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少410.41元。
  不过,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超短期理财产品比较适合于有一定资金,需要快进快出交易的大额投资者,如果资金量较小,投资这类产品的意义不大。
  快报记者 王海燕
责任编辑:李杰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