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是制造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规则储罐的,最近在筹备建立射线探伤室,请问需要哪些探伤用的工具,比如说卷尺手电筒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探伤室设计方案[指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探伤室设计方案[指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主题分类: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其他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新建使用II类射线装置(X射线探伤机)及探伤室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拟审批意见公示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新建使用II类射线装置(X射线探伤机)及探伤室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拟审批意见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准予批准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公示之日起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电话:&&&&&&&&地址:天津市河东区红星路号
项目概况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新建使用II类射线装置(X射线探伤机)及探伤室项目
天津市滨海新区东沽石油新村容器制造分公司内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拟在公司下属的滨海新区东沽石油新村容器制造分公司内建造一座可移动拼装X 射线探伤室(对本项目,该探伤室建造位置固定在容器制造分公司20吨龙门吊西侧的露天现场),并购置1台XXG-3005型和1台XXG-2505型周向X 射线探伤机,在探伤室内对压力容器的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2、拟采取的防护措施措施:
本项目拟建X射线探伤室的内部尺寸为:8400mm(长)×5500mm(宽)×4500mm(高),探伤室四周墙体、防护大门及屋顶的屏蔽防护均采用10mm厚钢结构+390mm比重大于等于3.0g/cm3的重晶石混凝土。
本项目探伤室工件进出大门门洞尺寸为4000mm×4250mm(H),防护门为双开电动门,门体尺寸为:4800mm×4700mm(H)×400mm(厚)。防护门与左右门洞的搭接尺寸各为400mm、与门洞上方的搭接尺寸约为350mm,防护门低于探伤室地面100mm。防护门与门洞搭接缝隙≤10mm,满足探伤室防护门与周围墙体搭接长度必须大于防护门与墙体间隙10倍的要求。
2)安全环保措施
①探伤室设置门—机联锁装置,保证在门关闭后X射线探伤机才能出束。门打开时立即停止X射线照射。
②每次照射前,操作人员先确认探伤室内部没有人员驻留并关闭防护门。然后才能开始探伤工作。
③探伤室屏蔽门上方设有工作状态指示灯,门或墙明显位置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④探伤室内防护门两侧及靠近西南、西北两个角落的墙上以及控制台上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共5个。
⑤公司配有3支个人剂量计、2个剂量报警仪及1台便携式Χ-γ剂量率仪。探伤工作人员进入探伤室时佩戴个人剂量计及个人剂量报警仪。每季度对本单位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2017年10月18日—2017年10月24日
注:公众可以通过电话和信函的方式发表对该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当前位置: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方案
目录第一部分 项目基础 .......................................................................................................... 1 一、项目建设环境 .............................................................................................................. 1 二、项目建设基础 .............................................................................................................. 4 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 9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9 二、项目建设思路 .............................................................................................................. 9 三、项目建设任务与目标 ................................................................................................ 10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 ........................................................................ 22 一、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 22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 61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 89 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 120 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 .................................................................. 151 一、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 151 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 177 三、航空服务专业建设方案 .......................................................................................... 216 四、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建设方案 .................................................................. 242 五、数控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 251 六、中国西安航空馆建设方案 ...................................................................................... 259 七 、工学结合模式创新项目建设方案 ........................................................................ 270 第五部分 项目实施 ...................................................................................................... 282 一、资金安排与实施进度 .............................................................................................. 282 二、保障措施 .................................................................................................................. 288 三、预期成效 .................................................................................................................. 292 附件一 .................................................................................................................................. 1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 1 附件二 .................................................................................................................................. 5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5 附件三 .................................................................................................................................. 9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 9 附件四 ................................................................................................................................ 13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 13 附件五 ................................................................................................................................ 17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 17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方案中简称“西航职院”)是陕西省人民政 府批建的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7 年被国家教育部、 财政部 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教高函 (2007) 18 号])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 号]、 《教育 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07 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 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47 号]、 《陕西省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陕政发(2006)67 号]、 《陕西省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陕西省“十一五”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 与发展设想》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建设规划》 (2006) 和 [院字 45 号],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特制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 设方案。 第一部分项目基础 项目基础第一部分一、项目建设环境(一)前景广阔的产业优势项目基础航空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性产业,是附加值高、 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朝阳产业,被誉为“制造业之花”。2006 年国家大型飞 机研制项目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这标志着振兴航空产业的“春天”已经 到来,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必将辐射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飞机制造与维 修、机械装配、电子信息等各类人才也将产生巨大的需求。据国际航空运输 协会预测, 未来 20 年中国民航将需要 2400 架新飞机, 有近 50 万的人才缺口。 航空产业也是陕西省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拥有两个军、民机整机制造 基地。在全国航空工业中,陕西航空工业的总资产和年产值分别约占 1/3 和 1/4,综合实力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于首位。大飞机研制项目的启动,为 陕西省航空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大飞机的设计力量主要来自位于中国阎 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中航一集团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将承 担约 50%的大型客机制造量,约 60%的大型运输机制造量,每年将为陕西省 带来 100 亿美元产值。陕西省“十一届”党代会特别强调,要“紧紧抓住国家发 展大飞机的历史机遇,以飞机制造为龙头延长产业链,带动全省科技创新和 经济发展。” 学院长期以来立足航空产业、服务现代制造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和社会服务上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与航空产业深度融合、与航 空企业密切合作的产业优势,使学院具备了示范院校建设的比较优势和良好 的产业背景。(二)积淀深厚的军工传统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形式的变化发展,加强国防建设,提高-1- 第一部分项目基础 项目基础军队装备质量,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人民 解放军空军力量的发展、第四代战机的列装,新机种的加入对高技术维修人 员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根据空军飞机维修系统预测,“十一五”期间,飞机维 修企业及机场地面维护保障系统约需 4 万余人,这无疑对航空类职业院校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院始建于 1958 年, 与现西安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同年创建。
年,西航职院一直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部。在空军装备 部管理的四十多年中,学院为国家航空工业和空军维修企业培养了数万名各 类技能人才,与空军装备部相关企业(方案中简称“空工企业”)有着广泛而 密切的联系。学院举办高职划归地方管理以后,并没有因管理体制的变化而 割断与空工企业的历史纽带,反而因每年有大批优秀毕业生进入空工企业, 强化了相互联系,形成了“服务”与“依靠”的新型市场关系。至今,学院与分 布在全国各地的空工企业仍保持着稳固的合作关系,2006 年 5 月,空军装备 部领导来校视察后,更加大了对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学院与空工企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关系, 使学院拥有了宝贵的社会资源, 这种资源不仅是我院与国防建设风雨同舟 40 多年的见证, 而且也为我院今后 更好地服务国防建设、完成示范院校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我院地处西安市阎良区。这里是我国航空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中 航一集团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飞行 试验研究院,经过 50 年的建设,阎良已成为亚洲最大、中国唯一的集飞机设 计、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最完整的航空工业基地, 被誉为中国的“飞机城”。2005 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航 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在阎良正式启动,同年曾庆红副主席视察基地,国家各部 位高度关注基地的开发建设,陕西省政府已把该基地列为“十一五”重点规划 建设工程。目前,越来越多的航空企业正向基地集聚,已有 106 家企业在基-2- 第一部分项目基础 项目基础地注册,投资 14 亿的中国飞机强度设计研究所、世界最大的 8 万吨模锻液压 项目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已在基地落户,有 6 家国内外企业将在国家航空基 地生产通用飞机, 其中西安凤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美国 GPA 基金正式签署 了 150 架 CH2000 型通用飞机出口合同,成为陕西省首份大批量通用飞机销 售及出口的合同。 按照基地“十一五”规划,到 2010 年基地规划完成设施投资 20 亿元,产 业投资 100 亿元,实现工业产值 200 亿元,需要各种人才 5 万人。而我院则 是基地唯一一所培养航空高技能人才的高职学院,基地的开发建设为学院推 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广阔平台。基地与学院业已成为深度 合作、共赢发展、密不可分的战略合作伙伴。(四)政府与社会的大力支持陕西省是教育大省, 多年来, 省政府十分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 “十一五” 期间,省政府把发展高职教育列为优先建设内容,将在经费预算、项目安排、 工作指导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 2007 年启动的“陕西省示范院校建设 工程”、“陕西省职业教育质量工程”中,明确规定对省内规划建设的国家示范 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 条件建设等方面予以 3000 万元以上的支持。 阎良区政府在学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支持学院在国 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内征用 430 亩土地,扩建学院新校区。 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双方确定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国家航空基地人才培养、技术研究、项 目开发、 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 目前已实施“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 “中 国西安航空馆”和“数控技术服务中心”三个共建项目,基地已为“航空馆”项目 投资 300 万元。这些合作项目推动了学院的发展,推动了学院与国家航空产 业基地合作体制的创新,全面提高了学院服务航空产业的能力。 总之,我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政策与资金等方面的 大力支持,为学院更好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3- 第一部分项目基础 项目基础二、项目建设基础我院创建于 1958 年,原名“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 学校”,隶属于原第三机械工业部,是国家“一五”期间 156 项重点工程――西 安飞机制造厂(代号“172”)配套建设项目之一;1979 年更名为空军航空工程 部第三技工学校, 隶属于空军装备部, 1985 年改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 1994 年更名为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2001 年,由空军移交陕西省,被陕西省人 民政府批准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我院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 紧跟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步伐,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探索高技能 人才培养的路子,为我国航空工业战线培养了数万名技术工人和上万名高技 能人才,成为我国航空工业技术人才教育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学院建 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良好的建设基础。(一)走出了融入航空产业的路子学院领导班子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更新观念,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学 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学院党政一把手紧密配合,牢牢把 握学院为祖国航空事业服务的办学大方向,使学院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了我 国的航空产业领域。目前在校生 8460 人,招生面由 2002 年的 10 个省市扩展 到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 93%以上,每年都有大 批优秀毕业生加入航空产业大军。近年来学院发展成效显著,2002 年被评为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同年被批准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 性职业院校;2005 年被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 年在教育部高职 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学院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006 年,为把握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 地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学院组织开展了“工学结合模式创新”课题研究,全 面总结了学院近 50 年跟进航空产业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经验, 提炼出了 “工学四合”的系统模式,即系统推进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 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 教育与产业结合 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 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课题成果经《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4- 第一部分项目基础 项目基础等媒体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目前,学院正在进一步从战略高 度创新“工学四合”的高职特色,办学路子愈走愈宽。(二)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西航职院根据国家航空产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加快发展速度,改 善办学条件。目前,校园占地面积 42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 28.3 万平 方米,绿化面积超过 50%,教学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综合服务功能较强。 学院在新征的 430 亩土地上投资 1.2 亿元,基本建成了现代化、生态化、人 文化的新校区。 近年来,学院加大实践教学投入,使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发生了显著 的变化。在新校区中心位置新建了一座具有标志性的现代化实训大楼。实训 楼建筑面积 14000 m2。全院现有各类实验实训室 52 个,校内实训实习基地 13 个, 校内实习实训场所面积达 52410m2。 另外, 学院与企业合作建成了 107 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 2680 台(套) ,总值达 5236.43 万元。学院数控实训基地拥有 50 台(套)生产型设备。飞机发动机实训基地 曾接纳新加坡理工学院留学生实习。校办工厂――西安空工西航机械厂主要 生产铝厂非标设备,并承担本校学生的生产性实习教学任务,形成了“前校后 厂”的办学特色。MPS 实训室和软件项目开发实训室在技术上已处于国内职 业技术院校的先进行列。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现有专、兼职教师 520 名,专任教 师 313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 98 人,占专职教师总人数 的 31.3%。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中级以上职称教师 总数的 75.1%。 特别突出的是, 学院依托航空基地 2.5 万余名航空技术人力资 源,聘请了来自企业和科研院所富有实践经验的 186 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我 院的兼职教师,形成了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 先后有 10 位教师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荣誉称号。2006 年学院被评为“陕西省 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学院继承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严治校。学院在建立健全各种规-5- 第一部分项目基础 项目基础章制度的同时,全力打造航空校园文化。2004 年,我院组织了“实施 CIS 战 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研究,并投入 60 多万元建设了航空特色鲜明的 视觉系统、行为系统和理念系统。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校园中航空特色鲜 明,航空气氛浓郁,“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航空精神已成 为学院校园文化的精髓,成为了学院优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三)开辟了教学改革的新局面为了突出高职教学特色,学院首先从抓专业教学计划制订入手,全面深 入地推动教学改革。 学院设立了专项研究课题, 借鉴 ISO9000 的思路和方法, 开发出了“专业教学计划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并对各专业逐一评估, 合格以后批准实施。这一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促进了教 学观念的转换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专业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此项课 题研究成果获得了 2005 年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5 年,学院启动了“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 究,从航空生产第一线岗位需求出发,剖析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 和素质结构,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四 大教学平台,实行职业素质模块式教育。这项研究进一步打开了我院人才培 养的新局面。 学院在注重改善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各专业实 践教学学时均占到总学时的 50%以上。目前,形成了专业认知――专业技能 训练――专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了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学 院可以进行飞机钣金工、铆工、装配钳工、数控操作工、数控工艺员等 14 个 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可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14 种,能满足 15 个专业技能培训、鉴定需要,基本满足了学院重点专业职业技能鉴定需求, 保证了学生“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四)形成了具有航空特色的专业体系学院为适应航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航空高职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调整 和优化专业结构,现开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6- 第一部分项目基础 项目基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等 28 个专业,涉及民航 运输、制造、电子信息、财经、管理等五大专业门类,初步形成了与航空产 业紧密联系的航空特色专业体系。 学院注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各专业均建立了包括企事业单位专家组成 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促进了专业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学院加强专 业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被 评为省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连续两年在“双证书”获 取率、一次报到率、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上实现三个 100%。 学院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各专业都按照具体职业岗位群要求,以能力培 养为主线,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目前建成 6 门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现用 教材 95%以上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教师参与编写各类教材 151 本。(五)强化了社会服务的能力学院把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作为最主要的功能,始终坚持把教学工作摆 在学院工作的中心地位,同时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做到育人与用人衔接。 近年来,学院特别加强了毕业生就业后服务,积极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全程 管理督导系统,通过掌握毕业生就业上岗后的大量信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 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服务是学院的重头戏。为了直接培养培训基 地企业急需的人才, 学院与基地管委会共建了“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 开辟了为企业服务的“绿色通道”。为了进一步开发学院的综合服务功能,学 院与基地管委会将建“中国西安航空馆”, “数控技术服务中心”,这将对基地 环境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培养、现有生产型资源、应用技术转化等方面的 优势,努力扩大服务范围。通过数控实训基地、西航机械厂等部门为航空产 业基地及周边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服务。近三年生产、技术服务平均年社会到 款总额达 282 万元,达到了学院年总收入的 5.2%。-7- 第一部分项目基础 项目基础学院拥有较强的区域辐射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两年,学校先后与阎良及 周边的三原、富平、耀县、临潼等地方中职学校开展交流和提供对口帮助, 对中职校长、专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还主动承担对本地高职院 校的带动责任,受到各方的好评。由我院发起,阎良区教育局、试飞院工学 院、西飞技术学院、阎良职业中学等多家职业教育单位组成的“阎良职业教育 资源共享平台”已稳步运行,推动了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六)开创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学院积极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在与航空产业基地企业普遍联系的基础 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 上, 与各地空工企业、 装备制造业等传统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另外,还与与民航企业、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批企业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 学院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在与本省高职院校保持普遍联系的基础 学院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 上,与深圳、无锡、成都、长沙、兰州等省外的一些高职院校也建立了交流 协作关系。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 新加坡明康宇航集团培训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2006 年,学院与新加坡理工 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互相开展教育、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国际交流。2007 年 3 月至 4 月, 新加坡第一批 20 名留学生在我院完成了为期七周的飞机发动 机维修的实习,开创了陕西省高职院校接收国外留学生的先河。 总之,近年来学院紧抓国家建设航空产业基地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 遇,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学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厚实的基础。-8-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 方针。依托航空产业优势、依托阎良“航空城”区位优势,坚持与国家航 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共建并进;发扬“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航空精神, 传承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面推进学院的各项改革和建设;通过校 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院服务航空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经 过三年建设,将学院建成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 院校。二、项目建设思路我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基本思路是:跟进基地、增强实 跟进基地、 跟进基地 力、提升服务、创新模式。 提升服务、创新模式。 ――跟进基地 根据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开发建设的需求, 跟进基地 主动适应国家航空产业战略重组,遵循与基地谋双赢、共发展的基本 原则,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与航空产业基地协调 互动的新机制。根据航空产业基地“产业聚集”、航空产业链上下延伸 的趋势,调整和开发新专业,拓展服务面向,实现学院与航空基地、 与航空产业的深度融合。 ――增强实力 增强实力 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核心,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9-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头,按照工学结合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重构基 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校内 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建 设。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综合实力。 ――提升服务 充分利用学院教育资源,与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 提升服务 基地共建社会服务平台,发挥学院人才培养、教育培训、技术应用转 化的优势,积极为航空产业基地和社会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及职业培 训, 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 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加大地区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完善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创新模式 系统总结学院工学结合的实践经验,探索工学结 创新模式 合的内在规律, 完善“工学四合” (教育与产业结合、 学校与企业结合、 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系统模式,创新工学结合的管 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发挥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 践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三、项目建设任务与目标我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总目标是: 我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总目标是 通过涵盖航空制 造、航空维修、航空管理与服务等七大重点专业(群)建设,进一步 深化学院内涵建设,实现学院与航空产业有机融合,使学院服务航空 产业和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作用更加突出,专业教学团队、课 程改革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与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共建 三大社会服务平台,拓展学院服务空间,落实学院开放办学、合作办 学、资源共享的办学理念,全面提升学院的综合服务功能,使学院社 会服务的领域, 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创新“工学四合”系统模式,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使学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10-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面有新的突破。总之,通过三年示范院校建设,使学院综合实力、社 会服务能力、管理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 高职院校,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我国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我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总项目包括三类 11 个子项 目,如表 1 所示。表1 总项目 西航职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类别 子项目 (1)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 (2)机电一体化技术 ) (3)电气自动化技术 ) ) 1.重点建设专业(群) (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建设国家示范 性高职院校 (5)数控技术 (6)软件技术 (7)航空服务 (8)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 2.社会服务平台 (9)数控技术服务中心 (10)中国西安航空馆 3.工学结合模式创新 (11)工学结合模式创新注:表中加黑的四个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表中加黑的四个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一)重点专业建设1.依托行业 跟进基地 建设七大重点专业 . 按照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要求,强化学院航空特色,不断调整和 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航空产业、国防保障系统和民航企业的发展需 求,以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把握国家大力发展航空 产业的契机,利用国家航空产业链延伸的特点,传承军工企业的优良 传统、立足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航空企业群,重点建设航空机电设备维 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11-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术、软件技术、航空服务七个重点专业;到 2009 年,以七个重点专 业建设为龙头,引领、带动飞机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36 个 相关专业建设,形成七大专业群,建立适应国家航空产业结构调整变 化,涵盖航空制造、维修、生产过程控制、航空管理服务等功能的航 空特色专业体系。如表 2 所示。表2 重点建设专业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数控技术 软件技术 航空服务 西航职院重点建设专业( 西航职院重点建设专业(群)一览表 专业群相关专业 飞机制造技术、民航特种车辆维修等专业 液压与气动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专业 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等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航空电子技术等 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 自动化等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信息管理等 专业 空中乘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到 2010 年,学院在校生达到 10000 人规模,各类培训年达到万 人次左右。全面推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适应航空产业的 人才需求。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保持在 95%以上,企业满意率达到 90% 以上。人才培养规模规划如表 3 所示。表3 西航职院人才培养规划一览表( 西航职院人才培养规划一览表(2010 年)在校生数( 在校生数(人) 说 明重点专业( 重点专业(群)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数控技术 软件技术 航空服务 合 计00 00 900 10000 -12学院各专业 (群) 年培训 9355 人次(含:企业员工培训、师 资培训、 技能鉴定、 认证培训、 社会人员培训等。)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2.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开 发建设及航空企业聚集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学院与航空制造企业、 空工修理企业、民航运输企业等企业的合作,使学院在专业开发、人 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教 师团队建设等方面与企业深度融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 和职业性,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前厂后校、工 学交替”、“前校后厂、学做合一”、“三层循环、能力递增”等工学结 合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现学生学习 与就业的结合。 3. 内培外引 专兼并重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充分利用航空产业基地航空高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坚持“内培 外引、专兼结合、注重培养”的指导思想,强化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 能力培养、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争达到专业教师职业化、兼职 教师专业化,打造 5 个以上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修订和完善学院专业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学习进修管理办 法、分配制度等管理制度,加强学院对 “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教 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强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研究制订一 系列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教师队伍管理办法,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 阎良地区高度密集的航空高技术人力资源和合作企业的优势, 建成学 院独具特色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评体系研究 及测评工作。 通过三年的建设,使学院专任教师达到 348 人,来自企业的兼职 教师达到 361 人。其中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在业内有影 响力、教学水平高的专业带头人达到 43 人、骨干教师达到 114 名, 使得专兼教师比例达到 1:1 以上,“双师型”教师占到专业课和专业 基础课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总数的 80%以上。 4. 立足岗位 任务驱动 重构特色课程体系 坚持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深化与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13-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空服务类企业的合作,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岗位 (群)能力要求为核心,建设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加强教学内容的 改革与调整,重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 革,通过“四融合”(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合、学习环境与企业车 间相融合、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融合、学生身份与职业身份相融 合)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 方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 90%以上的学生获得中级以上职 业资格证书。在 7 个重点专业(群)中建设 41 门优质核心课程、9 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3 门以上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规划如 表 4 所示) 。鼓励和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编写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 材,三年内组织教师编写各类高职教材 70 部。表4 专业(群) 专业( 西航职院课程建设规划一览表(2007 年―2009 年) 航职院课程建设规划一览表( 优质核心课程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 飞机铆接装配 飞机结构与系统 飞机维修技术 飞机制造技术 飞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原理与构造 发动机构造与系统 机电设备操作与使用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 过程控制系统 省级 精品课程 航空航天技 术概论 航空发动机 维修技术 国家级 精品课程航空机电 设备维修飞机铆 接装配 与机体 修理机电一体 化技术机电设备 机电设备电气 电气控制 控制系统的组 系统的组 装与调试 装与调试电气自动 化技术电气控制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 单片机技术与项目实践 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 与项目实践-14-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专业( 专业(群)优质核心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 精品课程电子信息 工程技术电子技术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 通信电子线路 安保监控系统 家用电器维修技术 航空电子设备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数控 CAD/CAM 应用 数控机床操作 机械制造技术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UG 应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数控机床操作软件技术SQL Server 数据库设计 与应用 软件测试技术 Java 项目开发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网络组建与维护Java 项目开发航空服务民航国内客票销售 民航计算机订座 民航国内货物运输 市场营销 客舱服务实务 电子商务概论民航计算机订座合计41 门9门3门-15-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5. 内外结合 完善机制 营造真实职业环境 本着“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原则,与西 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集团)有限公 司、凤凰通用飞机制造公司等基地企业,与空军第 5702 厂、5713 厂 等空军修理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学生营造真实职业环境。改造和 优化学院已经形成的“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实训中心、专业 实训室)──生产训练中心(西航机械厂)─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环 境,充实实验实训实习设备,按照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要求,将飞 机钣铆、数控加工、SMT、空工西航机械厂等实训基地建成国内一流 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数控系统维修实训室、现场总线与组态技 术实训室等 10 个实训室建成国内一流的技术应用性实训室;将航空 发动机维修、中国西安航空馆等实训基地建成国际知名的实训基地。 通过三年时间,使校内实训室达到 70 个、生产性实训基地达到 17 个、校外实训基地达到 178 个,满足学生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 要求,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 6. 提升理念 规范管理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航空精神培育为先,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 突出开放办学、 合作教育的办学思想。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健全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 制,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改进管 理办法,进一步适应学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发实践 课程内容,与企业共同制订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和 监控体系,将企业评价引入教学评价中,在职业技术能力考核上与企 业联合进行,以技能考核为重点,完善等级制考核过程,将过程考核 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对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训环节实施员工式管 理, 探索学生顶岗实习的新型管理模式。 按照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特点, 开展弹性学制研究与实践。 三年内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达 10 项以上。-16-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7. 开拓创新 合作交流 创建高职国际品牌 关注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紧跟国际专业技术领域发 展的最新动态,以航空工程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引领,逐步拓宽 对外合作交流的领域, 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 和优质资源,推动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升学院的国际化水平。 抓住我国大型飞机研制项目正式立项的历史机遇, 进一步加强与 国内航空类职业院校的联系,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改革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增强我院面向航空产业的服务功能,实现 特色发展。 在与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共和国理工学院、新加坡明康宇航 培训中心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国外职业院校、职业技术培训 机构的合作交流,努力探索国际化合作教育的新路子。每年组织 1 次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内外专家论坛,规划三年内选派优秀教师、管 理干部赴新加坡、德国等国家进修学习、参加师资国际交流达 30 名 以上。 引导教师追踪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专业技术领域发展的 最新动态。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导入最新的国际行业认证标准体系、引 入国际专业化的培训课程体系等, 加速学院教育教学与国际接轨的进 程。从新加坡明康宇航培训中心引进 13 门波音飞机维修课程,对航 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融合改造。 与明康宇航培训中心 合作,联合培养国际航空维修人才 80 人,其中 40 人到新加坡宇航科 技公司工作。三年内,为新加坡培养各类留学生 150 名。与新加坡明 康宇航培训中心合作,在国内建立波音公司、欧洲空客认证的培训中 心;与德国 China Window 国际信息合作公司合作,在国内建立德国 认证的中德师资培训中心。(二)建设三大社会服务平台我院“三大社会服务平台”(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 中国西安 航空馆、数控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与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共建、-17-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共管、共享”的原则,依托学院专业实力,开发综合服务功能,提升服 务水平, 将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建设成为学院校企合作、 开放办 学的 “桥头堡 桥头堡”,将中国西安航空馆建设成为国家级航空爱国主义教育 桥头堡 国家级航空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将数控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教育、培训、技能鉴定、产品生 基地 产、技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型技术服务中心 综合性生产型技术服务中心,为国家航 综合性生产型技术服务中心 空基地建设和航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图 1 所示:开展职业培训及鉴定、 服务航空产业链,基地 职工培训,保障基地人 才供给 培训企业员工,营造基 地航空文化,开展航空 科研教育,弘扬航空报 国精神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对口支援单位的师资培 训, 承揽企业产品加工, 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 院中国西安 航空馆数控技术 服务中心飞 航 旅 计 电 子 机 空 游 算 信 制 服 英 机 息 造 务 语 信 工 程 技 息 技 术 管 术 理航 空 机 电 设 备 维 修航 空 电 子 设 备 维 修航 空 服 务学 院 所 有 专 业飞 数 模 材 料 机 控 具 成 制 技 设 型 造 术 计 与 制 技 与 造 术 制 技 造 术机 电 一 体 化 技 术图1西航职院三大社会服务平台与专业、 西航职院三大社会服务平台与专业、产业的关系1. .人才服务根据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十一 五”发展规划, 未来三年内, 入驻基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 200 余家, 其发展对教育和人才需求-18-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迫在眉睫,每年需要 10000 余名高技能人才。 学院将通过三大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更好的实现教育和服务的功 能。在教育方面,学院要与企业共同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充分 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促进学生职业技术、职业素质及职业道德的形 成和提高, 为企业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的航空技术人才; 在培训方面, 开展新员工的入厂教育、 促进企业所需要的紧缺人才的业务培训及转 岗培训等工作,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水平。三年建设期内,为基地 企业和社会开展培训 20000 人次以上, 完成学院服务国家航空产业和 国防建设事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2.技术服务 . 学院将充分利用数控技术中心、校办企业、专业教师、已有的教 学科研成果等资源, 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人才培养、 技术改造和攻关、 生产加工方面的工作,帮助企业完成生产技术升级、成果转化及技术 推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通过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院空工西 航厂独特的生产功能、提高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效能,与基地企 业合作共建数控技术服务中心,使其成为集教学、科研、产品加工、 师资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为一体的生产、技术服务平台,满足 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各级各类数控技术大赛、基地企业员工技术 培训、科研攻关及产品加工等多方面需要,提升学院技术服务功能。 3.对口支援 . 充分利用学院教育教学资源,加大对口交流与合作。主动为对口 支援的职业院校提供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研讨、学生培养交流等,在 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给予其帮助与支持, 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 协调发展,从而带动区域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三年建 设,为延安、榆林等 7 个地区的 15 所职业院校培训师资 345 人次以上。 4.科普服务 . 航空产业是我国先进制造装备业的制高点, 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 的支柱产业,“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航空精神也体现了新中国几代人-19-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民族气节。中国西安航空馆等项目的建设,全面 反映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展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史、 各阶段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大、中、小学生进行 航空科技普及,达到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喜爱航空的目的, 同时,也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基地、了解阎良、了解航空事业。三年内, 接待受教育者 10000 人次以上。 5.文化服务 . 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航空爱好者投入到航空科学研 究、航空知识学习及航空休闲运动中来,以航模运动为核心的航模产 业迅速发展起来。 航模运动作为一种具有较多学科技术汇集的航空航 天科普运动,极具趣味性、实践性、挑战性。学院借助航空专业的雄 厚基础,通过与中飞航空俱乐部合作,丰富地区航空旅游文化内涵、 深化学院各专业内涵建设、 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普及航空知识。 同时,通过航模运动,对航空休闲旅游活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 而带动地区航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学院规划三年内承办省级以 上大学生航模大赛。 通过上述项目为主的社会服务项目建设, 学院规划三年后各项技 术、生产服务年到款额达到 600 万元以上,超过学院年总收入的 7%以上。(三)工学结合模式创新坚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根 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总结学院校企合 作、工学结合的经验和成绩基础上,围绕学院示范院校七个重点建设 专业(群)和三大社会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开展“教育与产业结合、 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 “工学四合” 系统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走出一条与航空产业紧密关联、与航空企业 深度融合、与航空生产和服务无缝对接的航空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 子,深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工学结合教育-20-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跟进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全面融入航空产业发 展,实现与航空制造与服务企业的深度融合,为学院探索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新路子提供战略发展机制和体制保障。 学院在示范院校建设 过程中, 通过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形成基于航空产业链的专业体系, 增强与航空产业的关联度,实现教育与产业结合;依托航空馆、国家 航空基地培训学院、数控技术服务中心等社会服务平台,深度融入国 家航空产业基地, 形成与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及其入驻企业的战略合作 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结合;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联动 机制,形成相互作用机制,共同推进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2.加强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实现学院教学与航空生产、服务过程 的无缝结合。 建立一支能符合工学结合模式创新需要的“双师”结构师资 队伍和具有航空技术特点的兼职教师队伍; 形成符合航空企业生产岗位 和工作过程要求的课程体系; 建成具有真实与仿真相结合的校内外实训 基地;探索和推广“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一整套与校企 合作、工学结合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机制和制度,从 而在各个层面进行系统实践,保证工学结合模式创新的顺利推进。 3.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学习与就业相结合,探索工学结合人才 培养模式下的多种教学形式,形成整体上兼容并蓄、专业上各具特色 的人才培养新局面,保证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岗位要求高度契合。广泛 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定制培养等多种工学结合的人 才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并力求形成具有一定普遍推广意义的 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 总之,工学结合模式创新作为学院示范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通 过工学结合的原理研究、 工学结合的制度与机制创新以及个案研究与 实践, 力求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工作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为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规律做出示范院校应有的贡献。-21-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第三部分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一、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是学院首批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 主要培 养掌握飞机结构和发动机维修理论与技能、 能胜任航空机电产品维修岗位 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与飞机制造技术、民航特种车辆维修专 业共同组成航空维修工程专业群。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是学院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一)项目建设基础1.建设背景 . (1)国防建设发展的需要 ) 学院建校以来为空军装备企业培养了数万名初、 中级航空维修一线技 术人才。随着国防事业的发展,空军大批新型战机服役,急需大量掌握航 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新型战机的服役,也对现 有维修企业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些都为航空机电设备 维修专业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 陕西省是我国最大的航空工业基地。 2005 年, 国家唯一的航空高技术 产业基地落户阎良。随着“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预计三年内约需各类高素 质技能型人才 30000 余人,其中航空类专业人才需求占一半以上。 (3)国家发展大飞机项目的需要 ) 2007 年 4 月, 国家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的项目尘埃落定, 陕西承担 大约 50%以上的大型客机、 60%以上的大型运输机的制造任务, 建设好航 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是学院落实“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更-22-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是学院更好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所指。 (4)民用航空运输、修理企业发展的需要 )民用航空运输、 中国是民航业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航空旅客、货物运输 增量和总量已名列亚洲第一。 据德国汉莎技术公司 (全球最大的飞机维护、 修理及运行服务独立供应商, 在全球拥有数百家子公司或附属机构) 预测, 今后 5 年中国航空维修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 11%, 2008 年将达到 178 到 亿美元。预计未来 20 年中国需要航空维修类人才 40 万人以上,航空运输 业的巨大发展必将带来航空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 2.建设基础 .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开办于 2002 年,是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最早 开设的航空类专业之一。至 2006 年底,本专业在校生 693 人,累计为社 会输送毕业生 452 名,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为建设全国 高水平示范性专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优势和特色如下: (1)人才培养工作和课程建设取得成效 ) 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突出工学结合,特别是和航空维修企业合作,搭 建了学生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平台,为开展“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奠定 了基础。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实践学时占到 总学时的 50%,近几年编写出版高职教材 4 本。 (2)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 本专业现有专任专业课教师 12 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4 名,双师素 质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60%以上。专任教师实践能力强,其中具有企业生产 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 50%。兼职教师 12 名,结构合理、队伍稳定, 主要来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等单 位。本专业实践技能课程全部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教师队 伍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先后有 15 人次分别获得省市及学院先进称号。-23-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 本专业现有飞机电气系统、飞机液压系统等实训室,飞机发动机修理 实训基地(拥有飞机发动机 28 台,设备资产达 560 万元) 、飞机修理实训 基地(拥有飞机 6 架,设备资产达 1740 万元) 、飞机铆装钳工实训基地、 飞机钣金工实训基地、装配钳工实训基地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航空行 业的 10 余多家大型企业确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立了 16 个校外实习 基地。 (4)与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 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来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西北工 业大学等单位的 7 名专家教授、 高级工程师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院良好的教学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 促进了企业快 速持续发展。学院的发展也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三年来,空军航空修理 企业赠送学院用于实习实训的飞机、飞机发动机价值达 1250 万元。 (5)社会服务功能显著提高 ) 本专业在做好人才培养的同时, 非常重视为社会和企业开展教育培训 服务、技术服务。三年来,每年为社会和企业,特别是航空维修企业开展 的职工培训超过 500 人次,技术服务收入 20 余万元。 (6)进口旺、出口畅,社会声誉好 )进口旺、出口畅, 本专业学生报考率高。三年平均第一志愿报考率超过 200%,平均录 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 100 分以上,毕业生首次就业率 100%。大部分学生 在大型航空企业或军工企业对口就业,特别是 05 年、06 年,本专业向部 队输送士官达 80 人。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深受学生、家长和企 业的好评。-24-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1.指导思想 . 通过与空军航空修理企业和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企业的合作, 以 培养航空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适应飞机维修、发动机维修的 工作要求为导向,以重构与航空维修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核心, 以建立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为保证,以充实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善教 学条件为基础,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全面加强专 业建设。 通过建设, 使本专业形成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航空维修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培养体系,将本专业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示范性航空机电设 备维修专业,带动专业群相关专业的发展,对国内航空职业院校的发展起 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2.建设任务和目标 . 以企业对航空修理人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 调整和优化航空机电设备 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国际航空维修人才培养发展趋势,进一步提 高办学水平,满足航空修理企业和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企业对生产、 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国际航空 维修标准的掌握飞机机体和发动机维修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不断加 强专业内涵建设,为国内航空维修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5701 工厂合作举办“直升机维修订单班”,并不断扩大订单培养的范围;与新加 坡明康宇航公司合作举办国际航空维修“定制”班,不断探索国际合作培养 航空维修人才新途径。与中国一航 5716 厂、中国二航 5722 厂等航空维修 企业全面合作,进行“前厂后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工作。 ――通过对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两个主要工作任务 (飞机维修和发 动机维修) 工作过程的分析, 建立与航空维修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25-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建立新的教学标准、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与 合作企业共同开发适应课程体系的项目课程,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4 门,建 设省级精品课程 2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1 门,编写优质专业教材 7 本。 ――按照“内培外引,专兼并重,重在培养”的思路,通过学习、培训、 国外进修、下厂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建设,培养专 业带头人 2 名、骨干教师 7 名,聘请兼职教师 30 名,专兼比例达 1:1.7, 使“双师素质”教师占到专业教师总数的 85%以上,使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 业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力争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依托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空军航空修理企业, 通过合作建 设、企业资助等形式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内外具有真实生产环境 的实习实训基地。扩建 3 个校内实训基地、新建校内实训室、实训中心各 1 个。 校外实训基地达 39 个, 使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条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加强与国外同类院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紧跟国际航空发展步 伐,采取“引进来,走出去”两种方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外企 业合作办学, 开展国外学生培训, 外派教师进修, 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把本专业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航空维修专业。三年内,计划培训 外国留学生 80 人,为新加坡宇航科技公司“定制培养”40 人。 ――发挥本专业(群)教学资源优势,开发培训教学资源库,积极为 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每年开展 1550 人次以上的社会培训。(三)项目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本专业将在总结以往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以“工学结 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积极实践“订单式 、“定制式 、“前厂 订单式”、 定制式 定制式”、 前厂 订单式 后校、工学交替 后校、工学交替”等形式的人才培养工作。 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 (1)“订单式 人才培养工作 ) 订单式 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5701 工厂合作开展直升机维修“订单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26-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工作,根据工厂提出的直升机维修岗位能力要求,校企共同制定订单培养 方案。前四学期学生完成本专业计划课程的学习;第五学期由企业技术人 员和学院教师共同进行直升机维修课程的教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飞机 装配工艺学》《飞机机体修理(铆接和钣金)、 、 》《直升机构造学(结构和系 统)、 》《涡轮轴发动机原理》《涡轮轴发动机构造》等。学生学习结束后, 、 由校企联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第六学期学员到 5701 厂进行直升 机维修的顶岗实践,企业安排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校企共同按照工 作态度、专业技能、安全、质量意识等进行考核。学生考核合格后在 5701 工厂就业。 2007 年第一期“订单”培养 35 人,2008 年第二期培养 40 人。在与 5701 工厂合作进行直升机维修“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探索、 建立一套可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新机制。订单培养工作,体现了 以学生为本和“学习与就业相结合”。 与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民航维修人才订单培养工作。 2008 年与其开办第一批 30 人的“订单班”,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共 同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 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5701 工厂、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开展 订单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订 单”人才培养的教学运行体系(见图 2) 。-27-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订单式”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教学运行图 图 2 “订单式 人才培养教学运行图前厂后校、 (2)“前厂后校、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工作 ) 前厂后校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工作 与中国一航 5716 厂、 中国二航 5722 厂等企业共同组成校企航空维修 人才培养联合体,实施前厂后校、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工作,按“资源共 前厂后校、工学交替 前厂后校 享,平等互惠”的原则开展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 图 4 的模式开展合作办学。 学生按照图 3 的方式在学校和工厂之间交替学 习。企业不仅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而且企 业的技术人员和一线技师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具有丰 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在学校的实训基地现场授课,融“做、学、教”于一体; 使企业成为本专业的“教学化车间”,学生在工厂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边工 边工 作、边学习。通过“前厂后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探索出一 边学习 套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 使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满足企业岗 位需求。-28-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图3“前厂后校、工学交替”教学运行图 前厂后校 工学交替 教学运行图 前厂后-29-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注:中国一航 5716 厂为飞机发动机维修企业 中国二航 5722 厂为飞机维修企业图4“前厂后校、工学交替”合作模式图 前厂后校、工学交替 合作模式图 前厂后校-30-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定制式”人才培养工作 (3)“定制式 人才培养工作 ) 定制式 与新加坡明康宇航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合作开展定制式 定制式人才培养工作。 定制式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国际民航维修企业特定的工作岗位需要而开 定制式 展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培训课程、师资以及职业标 准等,以“量身定做”的方式,培养符合国际民航维修工程标准的航空维修 人才,并推荐优秀学生到新加坡民用航空维修企业就业,2007 年、2008 年分别培养 20 人。具体培养形式为 2+0.5+0.5(见图 5) ,即前两年完成本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强化训练。第 三学年上半年, 由新加坡明康宇航集团公司培训中心派教员来学院进行 13 门全英文航空维修定制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 通过后,由明康公司颁发课程培训合格证书。第三学年下半年,学生前往 新加坡的航空维修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完成定制班的培训之后,既持 有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 又持有明康公司培训中心颁发的 相关课程合格证书,即成为符合国际航空维修标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图5“定制式 人才培养工作 定制式”人才培养工作 定制式2.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 通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 5701 工厂、中航 5716 厂、5722 厂以及新加坡 明康宇航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的合作,以飞机和发动机维修两大任务为驱动, 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 校企合作开发优质核心课程 4 门,优质教材 7 门;开发省级精品课程 2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1 门。-31-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1)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图6专业核心能力与课程体系关系示意图在开展对航空维修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仔细分析专业核心能力与 航空产品维修工作过程对应的课程的关系 (见图 6) 以飞机维修和发动机 , 维修两大工作任务为重点, 分析其工作过程(见图 7), 与中国一航 5716 厂、 中国二航 5722 厂合作,合理构建基于航空产品维修工作过程的 基于航空产品维修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 基于航空产品维修工作过程的 体系,重建工学结合特色鲜明 重建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课程标准,制定适应“订单”培养和“定制” 重建工学结合特色鲜明 培养的教学方案,按照行动体系原则对开发的课程进行序化,并制定理论 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大纲。 使课程的实践教学比例达 50%以上, 其 中生产性实践教学 2008 年达 80%,2009 年达 85%以上。 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飞机维修和发动机维修两 大工作任务的工作实际,教学中采用工程案例,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 一体化;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实现课堂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一体 化,使老师在做中教 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做中学。通过与 5716 厂和 5722 厂合作,形 做中教 做中学 成企业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机制, 不断完善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2-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图7工作过程分析图 -33-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按照 Wp6 型发动机的维修工作过程,校企(中国一航 5716 厂)合作 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开发 (表 5) 将开发的课程按照职业教育理论和 。 飞机发动机维修工作过程进行序化和教学情境设计。 课程开发、 课程序化、 教学情境及教学方法设计的核心是“做、学、教”一体化,最终达到全面提 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表5任务与发动机修理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名称 航空发动机结构 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 压气机常见故障与维修 涡轮常见故障与维修 燃烧室常见故障与维修 加力燃烧室常见故障与维修 航空发动机系统常见故障与维修 发动机试验与参数测量 学习地点 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 中国一航 5716 厂 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 中国一航 5716 厂 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 中国一航 5716 厂 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 中国一航 5716 厂 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 中国一航 5716 厂 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 中国一航 5716 厂 中国一航 5716 厂工作项目 分解与总装 生产组织管理 压气机维修 涡轮维修发动机 维修 燃烧室维修 加力燃烧室维修 附件维修 发动机试车同样,按照某型飞机维修工作过程,校企(中国二航 5722 厂)合作 进行飞机维修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建设(如表 6) 。-34-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表6任务 工作项目与飞机修理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名称 学习地点飞机接收与故检飞机接收与故检工作程序与要求 飞机修理实训基地 飞机大部件拆装技术与流程飞机大部件拆装 飞机系统拆装技术 飞机钣金、铆装基础 飞机部件分解与装配 飞机修理 飞机部件修理 飞机表面修复 飞机腐蚀修理 飞机烧伤修理 飞机部件装配 飞机装配 飞机总装 飞机飞行检测 试飞与排故 飞机外场排故 中国二航 5722 厂 飞机结构件拆装、检测与修理 钣铆实训基地本项目需要中央资金投入 29 万元。 (2)优质核心课程及项目课程建设 )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路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要求,基于职业发展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个性、就业、发展” 的工学结合育人改革思想,注重内涵发展,将工学结合贯穿在人才培养全 过程,强化职业技能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 业能力培养分为职业素养养成,专业技能训练,与就业相结合的毕业实践 等三个阶段。 课程建设的任务是按照重构的课程体系, 开发与飞机维修和发动机维-35-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修两大工作任务中各工作项目相对应的项目课程,完善重构的课程体系。 主要建设内容是基于 Wp6 型发动机、某型飞机修理工作过程开发项目课 程。项目课程建设规划见表 7。通过项目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施,全面提 升学生的航空维修职业能力。表7 序号1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项目课程建设规划 建设内容教材、课件、教 学视频等 教材、课件、教 学视频等 教材、课件、教 学视频等 教材、课件、教 学视频等 项目课程名称Wp6 型发动机结构修理建设年度合作企业中国一航 5716 厂 中国一航备注2008 年完成2Wp6 型发动机系统修理5707 厂 中国二航2009 年完成3某型飞机结构修理2008 年完成5722 厂 中国人民解放 2009 年完成4某型飞机系统修理军第5702 厂在项目课程的基础上,按照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重点建设一批优质 核心课程,主要有: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飞机结构与系统,飞机维修技 术,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制定课 程教学标准,选择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典型案例有机结合进行课程教 学,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学生通过学习优质核心课程, 可以起到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作 用。在本专业的课程中,选取几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航空航天 技术概论和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 飞机铆接装配与机 体修理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规划见表 8。例如飞机铆接装配 与机体修理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思路见图 8。-36-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图 8 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思路表8 序 号1 2 3 4 5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类型省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优质核心课程) 优质核心课程 优质核心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优质核心课程)课程名称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 飞机结构与系统 飞机维修技术 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 修理主要内容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发动机装配与维修技能 飞机结构与系统理论知识 飞机维修与维护相关知识 飞机铆接装配职业能力备注2007 年建成 2009 年建成 2008 年建成 2009 年建成 2008 年建成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学校环境教学和企业环境教学相结 合;虚拟装配与真实的装配环境相结合;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手 段,实施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和 网络教学等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飞机铆接装配以飞机部(组)件的铆接装配为课程的最 终任务目标, 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安排数个任务进行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训练。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每个人都会 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 项目教学法:结合飞机和发动机维修能力要求的知识点,按照飞机和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将整个维修任务分解为若干个教学项目, 学生通过所有 项目的学习,达到对所有知识点对应能力的掌握,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37-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现场教学法:教学地点设在实训基地或企业生产现场,教师在“做中 教”,学生在“做中学”。 自主学习法: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资源库,学生通过网络学习 和在线答疑的形式进行学习,较好的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习的难 题。 录像教学法:校企合作将飞机维修和发动机维修过程制成教学录像, 并突出分解、装配过程重点、修理要点讲解。在较短的时间将大量的信息 提供给学生,同时学生还可以观看,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飞机和发动机维修的分解、修理 和装配过程制成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动画,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有趣, 引导学生学习巩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网络教学:利用学院网站和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库,将教学大纲、教学 进度、教学任务、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远程考核等教学资料上网,并 设师生互动区,满足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远程学习和自主学习。 优质核心课程及项目课程建设项目需要中央资金投入 112 万元。 (3)优质教材建设 ) 教材建设按照校企合作的原则, 进行具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特色 的高职教材编写工作, 并完成相应的课件开发。 教材的结构按照工作任务、 工作项目、工作过程等方式进行合理设计,适当引入典型工作案例,使教 材更加具有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具体任务见表 9。-38-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表9教材名称 航空电气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 航空专业英语 飞机结构与系统 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 飞机钣金与装配 飞机维修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材建设计划表主/参编 参编 副主编 主 主 主 参 主 主 编 编 编 编 编 编 教材类型 高职教材 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 高职教材 高职教材 高职教材 自编教材 空工西航机械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5702 厂 中国二航 5722 厂 中国一航 5716 厂 合作企业 备注 2007 年完成 2008 年完成 2009 年完成 2009 年完成 2009 年完成 2008 年完成 2007 年完成本项目需要中央资金投入 33 万元。 (4)开发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资源库 )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学生顶岗实习时间的增加, 一方面学生可能向 老师咨询的问题增加,另一方面学生与老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为了 提高学习效率, 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 实现课程学习与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计划以飞机维修、发动机维修等任务为驱动,建设一个能为同类专业教学 改革提供借鉴、为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自主学习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包括以下内容: (1)专业教学素材库:包括航空机电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文本资料、 视频、音频课件、教学录像、图纸、图片、多媒体动画等文件。 (2)自主学习型课程库:飞机机体维修、航空电气、飞机发动机自 动调节原理、飞机构造等 5 门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络学习课程。每门网络课 程包含:多媒体课件、实训范例、操作规范、试题库、评价系统以及网上 辅导、答疑等(见图 9) 。 本项目投资 65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 40 万,学院自筹 25 万。-39-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图9课程教学资源库3.师资队伍建设 .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内培外引、专兼并重、重在培养” 的方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 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做到“工学结合、教师为 先”。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力 争成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通过三年建设,使本专业有高水平的专业带 头人 2 名,骨干教师 7 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85%以上,兼职教师 数量达到 30 人以上,专兼教师比例达到 1:1.7(见表 10) 。表 10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表 2007 年 培养1 3 1 6师资类型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双师”教师 兼职教师2008 年 累计1 3 1 62009 年 累计2 5 2 2 1 6引进培养1 2 1引进培养引进累计2 7 7 182 64 12项目建设目标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专业带头人 2 人;骨干教师 7 人;“双师素质”教师比 例达到 85%以上;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 85%以上;兼职 教师数量达到 30 人以上,专兼教师比例达 1:1.7。-40-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1)专业带头人培养 从教师队伍中挑选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 专业带头人培养 担任副教授(或副高级职称)以上职称,或者受聘担任讲师(或相当于教师) 职务五年以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10 年以上,至少具有一年航空企业工 作经验的 2 名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专业带头人全面负责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通过国 内外进修、企业挂职锻炼、技术项目研发、职业资格培训等,使专业带头 人取得国家企业培训师资格,成为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 (2)骨干教师的培养 挑选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年龄在 45 岁以下, 骨干教师的培养 受聘担任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职务,或者受聘担任助理讲师职务三年 以上,或者具有硕士学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具有半年以上企 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骨干教师的培养的主要途径是 国内外进修、航空企业顶岗实践、专业技能培训等,提高骨干教师业务能 力。骨干教师平均每人每年到航空维修企业下厂实践 2 个月,部分骨干教 师送国外进修、 学习。 2009 年确保教师专业技能证书获证率达到 100%。 到 骨干教师主要负责参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相应的教材编写以及相应的课 程改革任务。 (3)“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是培 双师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素质 养和引进。选派教师进行业务进修、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技能培训。最终 在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获得本专业相应高级工操作资格证书。 每人发表专业论文 2 篇,参与编写教材 1 册或每人参与科研项目 1 项。对 从航空维修企业引进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行业专家,进行高职教育理论 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通过建设,使“双师素质”教 师比例达到 85%以上。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利用阎良地区人才聚集的优势,从航空企业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参与专业教学, 并参与专业 建设。在与企业合作开展“前厂后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合作的过程 中,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与新加坡明康宇航集-41-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团公司培训中心合作进行的定制式人才培养工作, 聘请国外教员来进行定 制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签定协议,提高待遇,稳定兼职教师队伍。通过 高职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职业道德等教育培训,造就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三年建设,使本 专业的兼职教师数量达到 30 人以上。 ――预期投入 预期投入 本项目需要投入资金 242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 126 万元,地方财 政投入 28 万元,学院自筹 88 万元。 4.实训基地建设 . 依靠空军的大力支持,按照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要求,扩建航空发 动机维修实训基地,使实训用发动机数量达到 30 台,购置发动机拆装专 用工具 4 套,发动机故障诊断模拟系统 1 套;扩建飞机维修实训基地,增 购飞机 4 架,及配套的修理工具装备,购买飞机复合材料修复仪 1 套,飞 机各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和排故仿真系统;新建无损检测实训室,购买超 声检测、涡流检测等设备;扩建飞机钣铆、装配实训基地,增购飞机铆装 钳工、飞机钣金工、装配钳工实训设备各 20 套,购买飞机机体维修铆接 训练架 1 套;新建国际航空维修实训中心,与新加坡明康宇航集团公司培 训中心合作建设国际航空维修实训中心; 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09 到 年使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达到 39 家;完善实训基地管理运行制度;合作开 设航空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点) 。使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条件达到国内领 先水平。使本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面积达到 1500m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 三千万元,生均航空维修设备总值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表 11 为本专业计划购置的飞机,发动机,设备及工具列表。-42-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表 11 实训基地 中心) (中心) 设备名称涡扇发动机 航空发动 机维修实 训基地 涡轴发动机 发动机修理工具 发动机试车与故 障诊断模拟系统 飞机及修理设备 飞机维修 实训基地新增实训设备(工具) 新增实训设备(工具)及估价 型号JT8D TB-2功用涡扇发动机拆装训练 涡轴发动机拆装训练 发动机修理 发动机故障诊断训练单价 /万 万 元50 20 10 30 30 30 20 30 85 50 10 10台 (套) 套1 1 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 10 10总价 /万 万 元50 20 40 30 30 30 20 30 85 50 10 10 5 5 65 24 15 15 105 639备注专用 工具 研发 含运 5 配套修 理装备轰5 运5 米8 歼教 6飞机机体维修复合材料修复仪 飞机系统故障诊 断模拟系统 磁力探伤仪 荧光探伤仪复合材料修复训练 飞机系统故障诊断训练研发无损检测 实训室超声探伤仪 涡流探伤仪 射线探伤仪无损检测实训5 5 65铆接设备 飞机钣铆、 钣金设备 装配实训 基地 装配钳工训练设备 国际航空 维修实训 中心 按照新加坡明康宇 航培训中心设计标 准购买 合铆接训练设备 钣金训练设备 装配钳工训练设备 实现钣金、航空电气、 机械加工实训 计2.4 1.5 1.5(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 ◆扩建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 扩建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 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目前已配置有 WP5、WP6、WP7、WP8、 WJ5 等各种型号飞机发动机 28 台及发动机修理工艺装备和工具。计划新 增的设备和装备有涡扇发动机 1 台, 涡轴发动机 1 台及相应的修理装备等; 增设飞机发动机模拟试车台;学院和发动机制造、修理企业以及西北工业-43- 第三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方案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大学等单位合作研制发动机故障诊断、分析及故障排除模拟系统。 通过建设, 使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发动机种类涵盖所有航空发动 机类型,通用专用工具齐全。按照生产实际设置实训项目,实训基地实行 企业化管理。通过在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内的实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航 空发动机的原理与结构的知识,熟练使用各种发动机拆装工具,了解发动 机各种常见故障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熟悉真实的发动机维修工作过程, 为学生进入真实的发动机维修生产环境奠定良好基础。到 2008 年使得发 动机维修实训基地能同时容纳 40 人共同进行发动机维修实训,实训用发 动机数量达 30 台。 ◆扩建飞机维修实训基地 扩建飞机维修实训基地 飞机维修实训基地已购置歼 7、强 5、歼教 5、歼 6 等 6 架飞机。计划 购置轰 5、米 8、运 5、初教 6 飞机 4 架及其配套维修工具;购置飞机复合 材料维修设备 1 套;校企合作开发飞机液压系统、飞机操纵系统、飞机滑 油系统、飞机空调系统、飞机照明系统、飞机防冰系统仿真模板。 通过建设,使飞机维修实训基地的飞机种类达 5 种,飞机机体维修工 具齐全, 实训项目紧密结合飞机维修生产实际, 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 通过飞机维修实训基地内的实训, 使学生了解与掌握飞机系统与结构相关 的知识,熟练使用各种飞机机体维修工具,掌握各种航空机务基本技能, 了解航空复合材料维修技术,熟悉真实的飞机维修工作过程,为学生进入 真实的飞机维修生产环境奠定良好基础。到 2009 年,使飞机维修实训基 地的实训用飞机数量达到 10 架。 ◆新建无损检测实训室 新建无损检测实训室 规划购置磁力探伤、荧光检测、超声波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设 备各 1 套,并从企业联系购买相关检测用隐性缺陷零件。 新增无损检测实训室从相关企业联系购买带有隐性缺陷的真实航空 零部件,为学生提供航空企业常用的五种无损检测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 使学生掌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