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与MLC有何区别 三星6818芯片830用的是什么芯片

品质价格如何选择?对比SLC与MLC芯片
品质价格如何选择?对比SLC与MLC芯片
泡泡网原创
随着2.4英寸大屏幕、GB容量的MP3大量普及,市场的主流产品迅速在转变,然而在这一系列的产品升级换代的过程中,MP3产品的价格却不升反降,确实有些让人不思其解。虽然说国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动辄下降100-200元的价格,难道真是控制成本后的结果?根据网上的爆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国内有大批MP3厂家采用了MLC架构的闪存芯片,而不是SLC芯片。 MP3内部构成图那什么是MLC和SLC芯片呢?为什么使用了两种芯片的价格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日前在各大网站和媒体论坛上都在针对SLC和MLC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辨论,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来详细解析一下SLC与MLC相同与不同之处。●& 什么是SLC与MLC?在为大家剖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SLC与MLC芯片。FLASH环节是MP3生产部件中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MP3中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NAND闪存。其中一种叫做SLC(Single Level Cell),单层单元闪存;第二种叫做MLC( Multi Level Cell ),多层单元闪存。由于构加不同,在性能上也有不同的差异,SLC多数被用于多数媒体卡和无线应用,而MLC器件通常被用于低成本的消费类产品。而这两款产品的主要支持者分别有:支持SLC格式的三星、现代(Hynix)以及美光(Micron),MLC的支持者主要是东芝、瑞萨(Renesas),不过三星也在2005年末推出了相关产品。●& SLC与MLC在参数上的区别ItemSLCMLC&电压3.3V/1.8V3.3V生产工艺/芯片尺寸0.12μm0.16μm页容量/块容量2KB/128KB512/32KB or 2KB/256KB访问时间(最大)25μs70μs页编程时间(典型)250μs1.2ms可否局部编程YesNo擦写次数100K10K数据写入速率8MB/S+2MB/S& SLC与MLC的性能参数对比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SLC占有着绝对的优势:首先在传输速度上,SLC读写速度较快,理论上8MB/S、MLC仅为2MB/S;再就是使用寿命上,SLC可重复写入次数约10万次,而MLC写入次数则为1万次,寿命理论上存在10倍差距;其次则是功耗,SLC能耗比MLC低,在相同使用条件下比MLC少15%左右的电流消耗。当然,与MLC相比,SLC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是使用了单层的单元存储,SLC的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市场上很难看见2G以上的单颗闪存芯片。另外,SLC在生产过程的造价过高,导至致MP3成本相应提高。光从性能参数方面来看,SLC的确在寿命、稳定性、能耗上优于MLC,这也是网上为什么会出现对MP3厂家采用了MLC架构的闪存芯片而产生质疑的主要原因。●& MP3的性能好坏并不由SLC与MLC参数来判定随着低价格、大容量MP3被用户所喜欢,在目前市场中MP3随身听的实际应用中,MLC受到了上、中、下游厂商的欢迎。在MLC构架下的,基本能满足2GB、4GB、8GB等更大容量的市场需求,并且生产MLC晶片时,无需要额外投资生产设备,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而SLC由于价格的因素,国内只有如蓝魔等一些厂商在使用。 蓝魔RM600然后只从SLC与MLC参数上看,我们并不能只因此而断定视频和音频等设备的好坏。因为对影音类产品来说,使用MLC闪存芯片,必需具备ECC校验机制,主控芯片设计越出色,那MP3的性能也就越高。这其中使用MLC芯片的代表就有:苹果、三星、MPIO等国际品牌的机器。如果主控芯片跟不上MLC的技术要求,那么MCL闪存的出错几率要比SLC高。如去年业界闹的沸沸扬扬的欧洲大批量SD卡招回后国内倾销的风波。 弄明白了这些,我们又不禁会问:国内使用MLC芯片的MP3厂家设计能力如何呢?国内SLC和MLC芯片使用情况比较混乱,由于竞争激烈,很多低端或者杂牌MP3都考虑成本优势,趋向采用MLC结构的闪存芯片,而在控制芯片、设计电路待方面的能力有限,导致返修率非常高,尤其以闪存引起的问题居多,至使在国内使用“MLC芯片”的产品并不被人看好。网上关于SLC与MLC的辨论也由此而来。●& 使用设计不过关的MLC芯片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用户如果使用了设计不过关的MLC芯片,就如同CPU的“奔腾”和“赛扬”,在性能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主要会体现在使用寿命、传输速度、电池以及稳定性四个方面:首先在使用寿命上,目前市场上使用三星MLC芯片的MP3芯片写入寿命只有5000次左右,如果你当U盘使用时,急剧缩短MP3的寿命,而在进行格式化或者固件升级后,更容易造成坏区导致机器容量越用越小。而在传输方面,主控对MLC闪存支持不成熟,部份MP3的实际传输能力不足1M,这样往1GB容量的MP3中拷贝东西将要花费半个小时,同时,由于写入过程MLC芯片中出现坏区直接被屏蔽,出现数据损坏丢失比SLC几率增高数倍,非常的不稳定。另外,由于功耗过大,MP3的电池续航能力将会较短,做为一款随身携带的产品而言,蔽端极大。●& 那如何来识别MLC或SLC?在同质化严重的MP3产品中,我们选购产品时,又要如何来区分MLC或SLC呢?第一:传输速率:由于MLC芯片技术所限,目前市面上的MP3如果采用了高速USB接口,同样的Mp3出现传输速度相差比较大的,比如Rockchip主控芯片写入速度可以超过3MB/s,如果有的品牌产品只有1M多,不超过2MB,就有可能采用MLC芯片。第二:芯片编号:三星MLC芯片采用的芯片编号为:K9G****、K9L****,现代MLC芯片采用的芯片编号为:HYUU****、HYUV****。第三,将MP3多做几次格式化,如果出现无故丢失容量,丢失空间的现象,那它使用的就是MLC芯片。 蓝魔RM600传输速度测试图除了上述的几个方法之外,用户在选购前可以先来我们MP3频道寻找这款产品的评测或导购文章,如:《》等。●& 选择SLC芯片的产品是当前明智的选择不管MLC缺陷如何,将来MLC肯定会是闪存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对于MLC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出现了例如三星主控芯片,wear leveling,4bit ECC校验等技术解决方案,但这只是相对国外的厂商而言,对于国内品牌总体来说走向完善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就现阶段的MP3的技术情况来看,很多厂商使用MLC而放弃SLC完全是看重了MLC的价格优势,1GB的MLC的采购成本比SLC的采购成本低40元左右,2G的MLC则比SLC低出100余元,可以说MLC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大容量产品的普及,但也牺牲了一定的性能和品质。不过就目前来说,选择一款SLC的产品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本文编辑:颜勇
享生活o上泡泡
查看全部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TLC、MLC与SLC这三种芯片有什么区别?-正解问答-正解网6TLC、MLC与SLC这三种芯片有什么区别?打算买SSD,发现存储芯片分为TLC与MLC两种,使用TLC芯片的价格比使用MLC的便宜很多。请问,这些存储芯片有什么区别?打算买SSD,发现存储芯片分为TLC与MLC两种,使用TLC芯片的价格比使用MLC的便宜很多。请问,这些存储芯片有什么区别?作者:正解网来源:正解网链接:投票6好问题烂问题同问已同问修改分享扫码分享复制网址OK了,粘贴即可!解答:1个同问:0人浏览:119次修改提问TLC、MLC与SLC这三种芯片有什么区别?&&&&&打算买SSD,发现存储芯片分为TLC与MLC两种,使用TLC芯片的价格比使用MLC的便宜很多。请问,这些存储芯片有什么区别?提交图片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title插入图片图片链接:图片描述:添加取消视频title插入视频视频链接:添加取消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1个解答6正解目前(2013年)市场上主要包括三大类NAND Flash闪存,其芯片分别采用SLC、MLC和TLC。这三种闪存芯片的主要区别在于擦写参数(也即使用寿命)。SLC(Single-Level Cell)NAND采用了单层设计,单个Cell同一时间只能存储1个bit的数据,由于设计结构的简单,具有存储速率快、寿命长的特点,平均寿命大约为10万次,不过产品的容量和成本较高,主要应用在性能级的企业SSD上,另外在一些高端优盘上也可以见到它。MLC(Multi-Level Cell)NAND则为双层设计,单个Cell同一时间只能存储2个bit的数据,成本、速率和容量得到了非常好的平衡,目前单颗容量已经高达128Gb(16GB),不过产品的使用寿命大约只有10000次。TLC(Trinary-Level Cell)则基本是从成本考虑的,采用了三层设计,单个Cell同一时间只能存储3个bit的数据,寿命非常有限,大约只能擦除500~1000次。一般而言,TLC、MLC与SLC这三种芯片的擦写参数如下:TLC
10000次SLC
4万~10万次注:“擦写”的意思是把芯片里面的数据删除了再储存一次,才算一次擦写,只读取芯片里面数据不算。使用寿命估算如下:假设用户一天需要3次擦写,那么:全新的TLC最多可以用5年全新的MLC差不多可以用9年全新的SLC可以用30年~90年提示1、现在的U盘、储存卡已经很少见到使用SLC的了,使用MLC的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为了节省成本都是使用TLC。所以闪存储存设备(优盘、储存卡等)降价,更大原因是采用了牺牲了产品的品质和使用寿命。2、大部分SSD(固态硬盘)采用的是MLC芯片,部分价格较低的SSD,很可能使用的是TLC芯片。3、还有一种闪存芯片QLC,擦写次数跟光盘差不多,被用作U盘储存芯片时,使用寿命非常有限。很多扩容盘使用的就是QLC芯片。目前(2013年)市场上主要包括三大类NAND Flash闪存,其芯片分别采用SLC、MLC和TLC。这三种闪存芯片的主要区别在于擦写参数(也即使用寿命)。
SLC(Single-Level Cell)NAND采用了单层设计,单个Cell同一时间只能存储1个bit的数据,由于设计结构的简单,具有存储速率快、寿命长的特点,平均寿...作者:正解网来源:正解网链接:收藏已收藏感谢已感谢修改分享扫码分享复制网址OK了,粘贴即可!修改解答&&&&&目前&#年)市场上主要包括三大类NAND Flash闪存,其芯片分别采用SLC、MLC和TLC。这三种闪存芯片的主要区别在于擦写参数(也即使用寿命)。
SLC(Single-Level Cell)NAND采用了单层设计,单个Cell同一时间只能存
bit的数据,由于设计结构的简单,具有存储速率快、寿命长的特点,平均寿命大约Ϗ次,不过产品的容量和成本较高,主要应用在性能级的企业SSD上,另外在一些高端优盘上也可以见到它。
MLC(Multi-Level Cell)NAND则为双层设计,单个Cell同一时间只能存
bit的数据,成本、速率和容量得到了非常好的平衡,目前单颗容量已经高&#Gb(16GB),不过产品的使用寿命大约只&#次。
TLC(Trinary-Level Cell)则基本是从成本考虑的,采用了三层设计,单个Cell同一时间只能存
bit的数据,寿命非常有限,大约只能擦&#00次。
一般而言,TLC、MLC与SLC这三种芯片的擦写参数如下:
4޷次
注:“擦写”的意思是把芯片里面的数据删除了再储存一次,才算一次擦写,只读取芯片里面数据不算。
使用寿命估算如下:
假设用户一天需Ʃ擦写,那么:
全新的TLC最多可以´
全新的MLC差不多可以´
全新的SLC可以´~90年
##提示
1、现在的U盘、储存卡已经很少见到使用SLC的了,使用MLC的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为了节省成本都是使用TLC。所以闪存储存设备(优盘、储存卡等)降价,更大原因是采用了牺牲了产品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2、大部分SSD(固态硬盘)采用的是MLC芯片,部分价格较低的SSD,很可能使用的是TLC芯片。
3、还有一种闪存芯片QLC,擦写次数跟光盘差不多,被用作U盘储存芯片时,使用寿命非常有限。很多扩容盘使用的就是QLC芯片。提交图片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title插入图片图片链接:图片描述:添加取消视频title插入视频视频链接:添加取消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我的解答&&&&&提交图片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title插入图片图片链接:图片描述:添加取消视频title插入视频视频链接:添加取消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登录正解大容量就一定好?SLC与MLC颗粒差异_硬件_科技时代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大容量就一定好?SLC与MLC颗粒差异
作者:MarcAnthony  
  关于现在MP3和闪存盘有用MLC和SLC两种芯片的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少采用MLC芯片的MP3容量大价格却很低廉,不少消费者对其趋之若骛,认为其性价比高,自己得到了实惠,其实这里面有很多需要说明的地方,存在很多误解。
  在说明MLC MP3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MLC和SLC闪存芯片,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什么是SLC和MLC?
  SLC全称为Single-Level Cell,MLC全称为Multi-Level Cell。数码播放器中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NAND闪存。其中一种叫做SLC(Single Level Cell),单层单元闪存;第二种叫做MLC(Multi Level Cell),多层单元闪存。两者的主要区别是SLC每一个单元储存一位数据,而MLC通过使用大量的电压等级,每一个单元储存两位数据,数据密度比较大。
  SLC芯片和MLC技术特点
生产工艺 / 芯片尺寸
页容量 / 块容量
512KB/32KB or 2KB/256KB
访问时间(最大)
页编程时间(典 型)
可否局部编程
数据写入速率
  一般而言,SLC虽然生产成本较高,但在效能上大幅胜于MLC。SLC晶片可重复写入次数约10万次,而MLC晶片的写入次数至少要达到1万次才算标准,而目前三星MLC芯片采用的MLC芯片写入寿命则在5000次左右。
  1.读写速度较慢。相对主流SLC芯片,MLC芯片目前技术条件下,理论速度只能达到2MB左右,因此对于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会有一些问题。
  2.MLC能耗比SLC高,在相同使用条件下比SLC要多15%左右的电流消耗。
  3.MLC理论写入次数上限相对较少,因此在相同使用情况下,使用寿命比较SLC短。
  MP3主控芯片对MLC支持的现状
  随着三星、现代、东芝的MLC闪存芯片开始量产,但是,由于全新的MLC芯片在存储密度等方面加大,对主控芯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读写频繁的数码播放器来说,由于MLC闪存的出错几率很高,对于视频和音频这样的应用来说,必需具备ECC校验机制,目前有的主控芯片通过纯软件校验,这样,无形当中加重了主控芯片的负担。也有部分主控通过硬件的4bit ECC校验和软件校验相结合,从而减轻了主控负担,但是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错的几率,MLC的芯片写入次数限制和传输速度等缺点是无法克服的。
  今年在业界闹的沸沸扬扬的欧洲大批量SD卡招回后国内倾销风波,就是因为主控的原因惹的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数据读写量更大的MP3/MP4此类对主控要求的严格程度可见一斑。
  如何识别MLC芯片
  1、传输速率:由于MLC芯片技术所限,目前市面上的MP3如果采用了高速USB接口,同样的Mp3出现传输速度相差比较大的,比如Rockchip主控芯片写入速度可以超过3MB/s,如果有的品牌产品只有1M多,不超过2MB,就有可能采用MLC芯片。
  2、芯片编号:三星MLC芯片采用的芯片编号为:K9G******
K9L*****。现代MLC芯片采用的芯片编号为:HYUU****
  总结:
  MLC在架构上取胜SLC,而且国内外厂商也针对MLC做了很多的优化和开发,未来很有可能取代SLC闪存芯片。但是就目前来说,数码播放器主控芯片对MLC的支持应用目前还不是很成熟,相信很快就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出台。
  目前MLC和SLC 在2GB闪存芯片上的价格相差了将近100多元,他们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这里小编并不是说“便宜无好货”,但同时期相同功能的东西,贵有贵的道理,所以对于选择数码播放器的朋友,选择更便宜廉价的MLC芯片产品还是选择稳定性和性能更好的SLC产品,就看你的需要了。
【】【】【
【】【打印】【】
不支持Flash
eNet硅谷动力的其他文章
不支持FlashSLC、MLC、TLC闪存芯片颗粒有什么区别?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中去了解,
答: 看看服务器要不要求开放文件共享.如果要求.那么它的技术实力实不敢恭维
查看原帖>>
答: 网络搜索能力也是外贸必备能力之一.或者至少你要懂PS图片编辑office系列的word.如果你会SEO网络优化的话就更好了,excel就不说了。此外,很多客户的...
答: .图片演示 2.点击打开应用管理器 3.点击打开微云 微云 4.这就是以前的QQ网络硬盘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请不要再谈SLC MLC固态硬盘才是主流
请不要再谈SLC MLC固态硬盘才是主流天极网硬件频道 06:00
  大部分用户不知道什么是SSD
  如今大家还是会选择机械硬盘多一点,因为500块不到便能获得1TB的存储容量,这是非常直观的,1TB的容量可以存储50部的1080P电影,可以存储20万张高清的照片,可以存放100个大型的游戏。但是超过500块的只能给到你120G的容量,而唯一提升的性能对于初次使用或者是初次认识的用户而言是模糊的。在他们的脑海里完全没有速度提升的概念,完全没有150M每秒和500M/秒的概念,因此绝大部分厂家的宣传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是无效的。
  大部分品牌的宣传用户看不懂
  但就算是了解SSD的用户也不一定会买账,厂商会提供拥有硬盘阵列功能,帮助提供多硬盘用户提供运行时的工作效率;而第三方软件厂商还提供了一些利用大,组建虚拟磁盘,达到远超SSD读写性能得效果;另外,的出现也加快了系统的启动,缩减了一半的启动时间,拉近了与SSD作系统盘的启动时间。上述这些功能无一不是在缩短机械硬盘与SSD之间的性能差距。因此固态硬盘虽是未来主流,但要完全淘汰如今的机械硬盘,其长路漫漫修远兮。
  三种闪存芯片
  说到SSD就必须说到Flash芯片,介绍flash芯片就必须说到SLC、TLC、MLC这三种类型的闪存芯片。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超贵(约MLC 3倍以上的价格),约10万次擦写寿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寿命一般,价格一般,约3000---10000次擦写寿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厂家叫8LC,速度慢寿命短,价格便宜,约500次擦写寿命,目前还没有厂家能做到1000次。
转投MLC闪存行列的三星840系列
  最早期NAND Flash技术架构是SLC(Single-Level Cell),原理是在1个存储器储存单元(cell)中存放1位元(bit)的资料,直到MLC(Multi-Level Cell)技术接棒后,架构演进为1个存储器储存单元存放2位元。
  SLC技术:存取原理上SLC架构是0和1两个充电值,即每Cell只能存取1bit数据,有点儿类似于开关电路,虽然简单但却非常稳定。如同电脑的部件一样,要想在一定体积里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数,就必须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减小单晶体管体积。目前SLC技术受限于低硅效率问题,要想大幅度提高制程技术就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流程强化技术,这就意味着厂商必须更换现有的生产设备,投入大不说而且还是个无底洞。
  TLC技术:2009年TLC架构正式问世,代表1个存储器储存单元可存放3位元,成本进一步大幅降低。TLC芯片虽然储存容量变大,成本低廉许多,但因为效能也大打折扣,因此仅能用在低阶的NAND Flash相关产品上,象是低速快闪记忆卡、小型记忆卡microSD或随身碟等。
  MLC技术:而MLC架构可以一次 储存4个以上的充电值,因此拥有比较好的存储密度,再加上可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来提高产品容量,厂商即享有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同时产品良率又得到了保证,自然比SLC架构更受欢迎。
  SLC早已过时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了解,若采用SLC技术无疑是加大了生产成本,最后便是高价而无法普及平民化。因此采用MLC单元才是SSD未来的固态硬盘的发展趋势。虽然其相对SLC容易产生读写错误,但是技术的提升已经可以基本忽略不计这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基本不可能发生。好比你乘坐飞机,它坠毁了这是非常小的几率;相对于每天上下几千上万次的航班,其几率只有几千万分之一甚至几亿分之一。但是容量的提升却是显而易见,同样的价格下,大部分用户还是会理智的选择采用容量更大的MLC固态硬盘。
(作者:赵成责任编辑:赵成)
天极新媒体&最酷科技资讯扫码赢大奖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软件数码办公IT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芯片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