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与规则导向

今天朋友问小编的问题虽然没囿得到肯定的答案。但是觉得思考就会有收获朝花夕拾,记录分享

某企业,正在建造工程的归集中,包括了部分业务招待费比方500萬。已经过的认可该处理。

税友问:该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方面(除筹办期有特殊规定外),是否要求业务招待费全部当年化并按扣除标准在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如果是依据的是哪个文件?

作为为企业出具企业坚持现有处理是正确的,报告应如何处理

⊙ 核算嘚处理(对会计不感兴趣的可跳过本节)

⊙ 税法的规定是怎样的

⊙ 故意的漏洞有哪些

⊙ 税务师应该怎样处理?

业务招待费会计如何核算

2001年開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渐渐退出舞台但是目前仍然有效,在部分非公众公司中使用《企业会计制度》是规则导向,很具体嘚规定了各个会计的核算内容大量使用了列举的方法。

第一百零四条 明确了” 业务招待费 “在中核算

虽然也有部分人员会在中核算,泹还是费用化的没有资本化,所以对税务的影响不大

2006年开始执行的《企业》是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不同于《企业会计制度》嘚规则导向因此,实务应用中要求会计师根据原则按照逻辑思维方法和专业经验作出职业判断,因此不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差异,對同一个具体案例的确定的处理方法就不同而原则不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于是就很可能带来了会计核算上的失误或者人为的偏。

苐九条  自行建造固定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由此可见资本化的基本要求是“为了使达箌预定可使用状态而发生的必要支出”(可改变固定资产的状态),而业务招待费等本身并不直接改变固定资产的状态,而且也不是使資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必要支出因此不应资本化。费用是为了维持公司整体作为一个法人的日常运作而发生的一般管理性支出业务招待费是公司日常运作的事项之一。如果说业务招待费跟资产的构建相关就要归入资产成本那每一笔业务招待费,不管是宴请餐费、礼品贈送还是其他接待方式常常也是跟某个具体业务相关的 ,如果说跟哪个业务相关就计入到哪个业务的成本,跟资产项目相关就资本化那就所有的业务招待费都应该记入对应的项目成本,基本没有进入管理费用的业务招待费了!!!所以小编认为,业务招待费不应该資本化均应该当期费用化。

2016年发布了《基本建设财务规则》,据此又发布了更具体的《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在《管理規定》第五条 “项目建设管理费”中包括了业务招待费,于是有人据此认为业务招待费可以计入工程成本。

这显然没有得到会计业内的普遍认同因为上述两个文件是内部管理规定,文件开头就明确了这是:

“为了规范基本建设财务行为,加强基本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而制定

“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财务行为以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使用财政资金的基本建设财務行为。”

所以文件是用来监督基本建设专项财政资金的使用,规范项目建设的开支总经费的不是用于会计统一核算的,不可能代替《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按照上文的分析,业务招待费应该在发生当年费用化企业时按扣除标准作纳税调整。那就不存在开头模拟案唎的问题

但是实务中,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差异有的企业将业务招待费计入了资产的成本,在一些大型的在建工程也时有发苼而一些开发企业,也有将业务招待费通过间接费用计入开发成本在审计时,也得到了会计师的认可

于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面临是否需要对业务招待费作纳税调整的问题。在多数税友的认识里业务招待费均应费用化,然后集中统一作纳税调整的这个观点,是得到绝大多数税友的认同的但是

企业问:有文件依据吗?税法上哪个文件明确规定了

是的,小编也查找过虽然这是有共识的,泹是找不到税法文件依据!

(PS:有一个1989年的文件显示没有作废,但是税友们都认为该文件不该有效文末列示)

于是,当企业把业务招待费资本化了又坚持不认同费用化调整的时候,就面临纳税调整无法可依的情况

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业务招待费500万,重分类进管理费鼡减少 500万,同时按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计算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假如企业接受调整,那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如果企业不认同呢?

没有攵件依据能说服企业!

企业所得税如果没有确切应该费用化的依据,就不能强制企业怎样核算强制要求企业调整。如果企业愿意重分類进管理费用然后一次性调整了,那是可以的如果企业不愿意,坚持资本化那现在不调整,等到实际转化为销售成本、或者的时候再在销售、折旧、摊销的当年调整。因为计进在建工程并不影响当年损益,企业发生业务招待费的当年并没有少纳税

这是多位大咖咾师的观点,据说也是部分税务工作人员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又该采用下面的哪种处理方法呢

参照筹建期的处理:把业务招待费的60%计叺开办费,作为开办费的计税基础然后在以后年度结转费用。

把500万的业务招待费一次性作计税基础的调整500*60%=300万,计入在建工程的计税基础以后的固定资产按此计税基础作税前扣除。

方法三:以后年度分摊计算调整

500万业务招待费资本化当年不作调整,也不调整资产的計税基础在销售、折旧、摊销年度,计算500万业务招待费每年应分摊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假设每年X万)并与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一起计算纳税调整

PS:小编是不认同上述的意见的,因为这其实是回避了税法处理上的确定性变得模棱两可了。该费用化就费鼡化该资本化就资本化。税法不是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的

而且业务招待资本化了,并不是没有影响损益只是没有减少当年利潤,甚至是增大了当年的利润所以没有导致当年的应纳税额的减少。但是否导致了当年应纳税额的增加呢?税法是不是只管减少不管增加呢?不考虑计税的准确性

会计核算上调节报表,调节利润暂不考虑税务上还会导致以下的漏洞

漏洞一:调整业务招待费扣除

假洳某企业当年营业10亿元,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000万

按0万,按营业收入10亿*5‰=500万

税前只能扣除500万。

企业将500万招待费计入在建工程等资产成夲资本化处理。

在以后年度扣除则可多扣除100万业务招待费。

漏洞二:无收入年度全额资本化

某企业转让给新股东新股行更新、改造、重建,改造当年无收入发生,但是有业务招待费发生按规定全额要作纳税调整。

于是企业以当年的业务招待费均是为了改造工程发苼所以全部资本化,计入工程成本在以后年度摊销。

漏洞三:以后全额扣除不调整

漏洞一漏洞二都是小意思,真正的漏洞是:筹划籌划着这业务招待费就没了。

业务招待费计入了资产的成本在税务申报上,是不需要备案的也不需要提交说明,申报表上也没有任哬的记录税务上难以征管。

除非采用上文的“方法二”按照60%计入资产的计算基础,然后象筹建期的开办费一样处理在汇算清缴的表格填写时,在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填写时企业自觉的填写正确的计税基础,并据实折旧摊销

否则,资本化就没有了后续的跟踪处理叻。以后销售、折旧、摊销的时候也会忽略曾经资本化的业务招待费需要调整。

而且假如中间发生人事变动,更加是不了了之了

就算是请中介机构作汇算清缴,也极难发现固定资产的成本中在以前年度有发生过业务招待费的资本化。

不知道在实务中有多少人会特意关注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中,是否有业务招待费呢估计少吧!

既然找不到明确的依据作纳税调整,无法说明企业按 “方法一” 作调整

那税务师的汇算清缴报告如何出具呢?

有观点认为:既然没有依据要求必须调整而且没有影响当年应纳税额的减少,报告年度的税款計量是正确的至于以后年度企业是否会如实调整,不是本年度的税务师来处理的汇算清缴报告把本年度的税款计算正确,再加强调事項段说明业务招待费存在资本化的情况,需要在以后年度作调整就尽到了该尽的责任了。

税友们赞同吗欢迎留言写留言

国家税务局關于私营企业业务招待费列支问题的通知

发文机关:国家税务局(已变更) 

时效性:现行有效 

现决定,私营企业业务招待费列支问题比照(89)国税所字第015号《关于集体企业业务招待费列支问题的通知》执行

国家税务局关于集体企业业务招待费列支问题的通知

发攵机关:国家税务局(已变更) 

时效性:现行有效 

企业业务交往所需的正常业务招待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根据企业的生产經营规模等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限额,以利于和监督企业照此限额掌握开支的业务招待费实报实销,在费(或商品流通费)中专项列支

关键词:实报实销,专项列支意思是全部费用化,和统一归集

小编的理解是:这个文件很老了,后来两则两制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再后来又会计准则改革,会计核算和1989年时变化极大会计处理已经不能适用当年的文件。但是税法有明确规定的就不会随着会计处悝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文件的核心精神(实报实销专项列支)应该有效的。但是税友们普遍认为文件不应该再适用了。

目前,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主要包括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和规则导向两种,还有美国提出的新的制定模式——习标导向这些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各有优缺,本身并无优劣の分。世界各国选择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各有选择,各不相同本文通过三种会计模式的比较,并得出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嘚结论。

浅析会计准则导向问题 崔照成梅佐芬临沂市中医医院 2 6 0 70 2

原则…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和“规则导向”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進行划分 ’ “目标导向”是一种接近但优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其基本思想是:让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报告中是否准确报告了交易的实质承担责任允许 其根据所要实现的主要会计目标来选择

【文章摘要】 誊 目前,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主要 包括原寅导向和规则导向两种还有 0

j国提出的新的制定模式——习标导英向。这些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各有优缺 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世界各 I選择的¥ t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各有选择各不相问。本文通过三种会计模式的比较并得出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要与本国国情 相适应的结论。

念框架或概念框架不完善甚至相互冲突以至无效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众多的例外事项,只注重交易的形式而不是实质 分析认为,尽管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和规则导向各具优缺但作为其准则导向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所以各国的准则制定应从本国实际出发从静态嘚角度看,必须以一国的国情有机结合起来无论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还是规则导向,只要契合于其赖以存在的会计环境都是合適的。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 的会计准则模式,还应当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

具体准则并受之制约。它的核心特征是通过合理確立各项准则所要实现的会计目标以及各类交易的会计处理模式,给管理层和审计师提供一个能够在实际中运用准则的框架 “目标导姠”涵盖了“原则”的全纯部,同时又吸收了“则导向”的优点规 而且在“度”的控制上更是恰到好处,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一目標导向”其“会计准则强调财务报告编制者在进行会计决策、审计人员在进行会计鉴证的时候, 必须保证遵守会计准则的目标其二,每

【关键词】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则导向;则导原规 向;目标导向

美国安然事件的爆发揭开了反思当今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序幕。究竟是遵循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还是规则导向能制定出更好的会计准则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在讨论。 就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而言以原则为基础,

可使会计准则在内容和形式上变得简洁;可以大量减少准则的例外事项并能减少准则间的冲突;可以避免准则的频 繁變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于造成政策的明显漏洞,且容易加快国际间会计准则的统一协调性实际运用中,会计师只需根据特定的環境做出准确合理的职业判断,就有助于达到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的会計准则缺少一一对应的详细会计规则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提高,要需其更多的职业判断司必須在会计准则公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一个具体的企业会计制度,确保会计工作有章可循 对于诚信度高,职业判断水平较高的企業而言业判断的增加的确会增进会计信 职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职业判断的滥用为会计操纵留下更大空间,囿人会打着职业判断的幌子而行利润操纵之实

个准则的制定都要根据内部一致的概念注重交易或事项的经济会计准则是按规则导向还是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框架进行。其三界是由国情决定的。目前我国是由财政部制实质避免使用百分比测试和“限分订会计准则,也就是由政府来制定会计准明”的技术参考标准防止对准则阳奉阴其“的则,这样政府就要承担来源于其他机构向违的重形式轻实质四,目标导向”政府的政治诉求目前,我国制定会计准会计准则会清楚地说明它将适用于哪些则总体上应基于规则导向可以从以下幾类型的交易,同时它向财务报告编制者和审计人员提供了足够详细的指南可个方面来说明: 1我国会计的职业人员整体素质与国以帮助怹们判断公司的交易应采用何种、 S目标导外相比还有待提高,不能够保证他们能对会计方法总的来说, EC认为“向”的准则制定模式强调叻目标在准则基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下的会计准则进行准确的职中的作用克服了“则导向”过于详尽规业判断。 复杂“则导姠”过于言简意赅及要求原 2我国上市公司的操纵利润的动机非、 常强,同时我国现在监督机制还很不健高水准职业判断的缺陷美国提出“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全,下层的监督力量很容易受到

利益集团式吸取了“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的冲击而失去作用 目标為核心,结合本国国情来制定与本国 3我国法律诉讼制度不发达、一般人们之间解决利益冲突并不是谋求法律手段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准则,这种思路是的保护会计职业人员的诉讼就更是微乎可取、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这并不是说,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就是其微 最好的。是否是最好的还有待实践的检因此,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 基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的会计准则并鈈适用。这也验、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目前,我国是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的会计准则在中国实行了一年的准则制定模式是以规則导向为主兼顾我想,这应该是一种稳健的符左右,财政部对其进行全面重大的修订的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 ’ 一

个原因。随著我国民主法制的不断深合我国国情的制定模式 圃化,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籽是必然的趋【参考文献】 0 一 势这是根夲,而不是会计准则是规则导 1、于生生张虹 .中国会计准则一原向或是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只能选其一。 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 (J】 .商場现代 20年 7 2 0 3月 5日国证券交易管理化。2 o美 0 5,6薯 舞 委员会向国会提交了按照2 0萨班斯一 2、杨德明,夏敏 .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与规则导向 02奥克斯利法案 18( )条款要求对美国财透析财会月刊【 .2 o 0 d 0 J】_ o 5以规则导向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务报告系统采用以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为基础嘚会计 3、刘巧梅王文杰 .浅析会计准则导向『司 j 2 o,2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更为精细和实体系进行研究的报告该报告对会计准 l题时务透税【J] O 、 '用用。因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足是在以则制定模式进行划分的两分法——原则导 4李怡杜进蜀前运于我国的会计 准则导向.科掺和产業【J 2o,l】 l 6 0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因缺乏概向和规则导向创造性地提出了按照“纯窖 M E NB SNE S项代商业 OD R U I 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