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x低噪放嗡嗡的啊,大家的有这样的吗

#晒单大赛#大法降噪黑科技2代:SONY 索尼 WI-1000X无线降噪耳机 开箱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晒单大赛#大法降噪黑科技2代:SONY 索尼 WI-1000X无线降噪耳机 开箱
yin各位亲爱的值友我又来啦!&不久前发布了3款新的1000X系列蓝牙,分别是WI-1000X(狗圈),WF-1000X(降噪豆),WH-1000X(头戴二代)。头戴没什么好说的,和初代相比,只有续航提升比较明显。降噪豆因为续航,断连和延迟的问题为不少消费者所诟病,但这毕竟是分体式蓝牙耳机的通病,更别说还要计算降噪了。而狗圈被视为BOSE QC30的有力竞争者,号称在降噪上能与QC30不分上下,而音质方面完全碾压。&&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就是狗圈的开箱啦~&购买理由之前楼主本来是购买了头戴式MDR-1000X的,但是由于头戴在某些场合不太方便,夏天也太热,所以一直想搞一个项圈式的无线降噪耳机。本来在QC30和WI-1000X中纠结了一段时间,但因为后来QC30被曝出脱皮和鼓包的问题&,于是舍弃舒适度选择了WI-1000X,此次趁着黑五果断入手啦。美亚黑五特价229刀,刷银联信用卡再减15刀,然后叠加张大妈的10刀卡&,实付204刀到手&,可以说是比较实惠了。&&
& &外观展示老惯例,先看看外包装正面,盒子上面画的耳机金属部分会随着观看的角度改变颜色,正对看过去是暗金色的,像这样侧一下就变成蓝色了,莫非是防伪?&背面,一堆说明角落里的Hi-Res小金标(脑放等级+1&)打开外包装盒,里面是一个非常简洁的黑色硬纸盒&再打开盖子,就是耳机本体啦~第一眼看去还挺好看的&先不管耳机,继续开,看看配件再下面一层就是各种配件啦,说明文档,usb充电线,usb转3.5mm音频线(这个给好评&),飞行用转接插头,还有6对尺寸不同的套子(除开耳机上本来有的那一对)。六对套好的配件看完了,让我们来看看耳机本体。耳机本身的做工还是不错的,金属质感很不错。耳机上的mic,用于收录环境声,主动降噪耳机必备的东西。金属梁+金属小铭牌,逼格满满啊&大法LOGO&使用感受&看完了外观,我们来看看功能和使用。&首先是右侧功能可以看到有一个按键和一个指示灯这个就是降噪开关和降噪状态指示灯了单点按键可以在:降噪模式,环境声模式和关闭降噪模式这三个模式中切换。而指示灯分别表示你处于不同的状态,当然切换时也会有语音提示。绿色常亮代表处于降噪模式下,绿色闪烁表示处于关闭降噪模式下。黄色闪烁表示处于环境声模式下,在这个模式下mic会收录环境声并按照同样的大小在耳机中播放,适合需要与人交谈或者其他需要注意环境的情况。右边看完来看看左边左边的按键可就多了,一共四个按键,分别是:电源键(开机长按配对),音量-,音量+,播放/暂停/上一曲(三击)/下一曲(双击)键(来电时接电话/挂断)除开这几个功能键,新一代的1000X也是支持app控制的& & &可以看到APP的功能是相当多啊,这里重点讲几个功能吧。首先是第一个开关”自适应声音控制“,如果把开关打开,这个功能就是会根据体感或者其他传感器判断你现在的状态,如果你长时间静坐不动,他会自动开启降噪模式。如果你在街上走路,他会开启环境声模式,以免你听不清往来车辆或者其他声音,遇到危险。如果你在地铁或者火车上,他也会自动开启降噪模式。有人觉得这个功能没什么用,毕竟我自己来判断想要什么模式不是更快?但这毕竟是智能化的一种尝试,就见仁见智啦&。然后是第二个开关”环境声控制“,这个就是控制在”环境声模式“中,对环境声的降噪等级了,也可以在这里开启”专注人声“功能,此时就会重点收录人声而降低其他噪声了。第三个功能”降噪优化器“,会测定你当前的大气压来调整降噪功能,以获得最好的降噪效果。虽说你一般不会戴这玩意爬喜马拉雅山,但是坐国际航班的时候还是挺有用的是不是。&后面就是一些比较常规的功能了,我也不过多介绍了。&至于续航嘛。。。无线降噪10小时播放时间,日常通勤是完全够用了。接下来说说其他的细节WI-1000X是有收线槽,可以在你不需要时把线固定在槽里,这也是他比QC30更打动我的地方。平时是这样的,但如果突然不想听了呢?线这样坠着有时候会比较尴尬。&这时候就可以这样收进槽里,就不会那么碍事了,想用的时候一扯就出来了。&另外,这耳机还支持usb转3.5mm输入,这样插上线就变成有线耳机啦~这也是我觉得比QC30走心的地方。毕竟有时候你用的设备不支持蓝牙耳机,比如ps4和switch。最后来说说最重要的部分,降噪的能力。话是这么说,但是降噪效果这种东西用文字实在难以表达。&只能用头戴式1000X对比一下了。如果以头戴式1000X的降噪能力为100%,那么项圈式给我的感觉有80%的效果,在中高频方面略有不足,但是低频降噪效果相当出色。我是怎么测的呢。其实就是把家里开到最大,风扇转速调到最大&,还有就是开电视打开新闻节目,戴上耳机来听的。这里引用我最喜欢的科技(美食)体验节目的一句话:“好的降噪耳机带给你的震撼,不是在你戴上它的时候,而是在你摘下他的那一刻。”毫无疑问WI-1000X是能够带给我这种感觉的。&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入耳式耳机的套子选择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官方配了6对套了。如果你戴上,发现降噪效果不明显,那很可能是套子小了,隔音效果几乎没有,所以务必要选择尺寸合适的套子。总结SONY这款WI-1000X应该是目前市面上表现最出色的项圈式无线主动降噪耳机了,204刀入手的价格我还能说什么呢?必须买买买啊!各位亲爱的值友咱们回见~!&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2)
莱克魔洁 M95 立式多功能大吸力无线宠物吸尘器
飞宇科技 Vimble 2 手机稳拍杆
KittenBot迷你巡线小车(豪华版)
Sphero星战系列智能遥控机器人(含Trainer,并赠原力手环)
乐态智能 随身家用穿戴空气净化器 防雾霾口罩围巾
日立 R10DAL 10.8V 锂电池充电吸尘器
范克 cross双肩包
START共享有车 上汽荣威 RX5 (5天租车券+500元油卡)
赞34评论37
赞43评论62
赞33评论47
赞925评论309
赞623评论412
赞613评论353
赞564评论139
赞324评论5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商品名称:
京东价:暂无报价
评价得分:
咨询内容:
请问在有线模式下,还有降噪功能吗?
京东回复:
您好!可以的呢、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发表咨询:
声明:您可在购买前对产品包装、颜色、运输、库存等方面进行咨询,我们有专人进行回复!因厂家随时会更改一些产品的包装、颜色、产地等参数,所以该回复仅在当时对提问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咨询回复的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至18:00,请耐心等待工作人员回复。
咨询类型:
库存及配送
发票及保修
促销及赠品
京东承诺:商品均为原装正品行货,自带机打发票,严格执行国家三包政策,享受全国联保服务。
功能咨询:咨询商品功能建议您拨打各品牌的官方客服电话,以便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发货时间:现货:下单后一日内即可发货;在途:一般1-2天发货; 预订:一般1-6天可发货;无货:已售完,相应物流中心覆盖地区内的用户不能购买
运&&&&费:如需查看快递运输收费标准及免运费规则,
货到付款:如需查看开通货到付款地区及运费,
上门自提:上门自提不收取运费,如需查看全部自提点位置、地图、注意事项,
物流中心:京东商城拥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物流中心,各物流中心覆盖不同的城市,
限&&&&额:如需查看各银行在线支付限额,
大额支付:快钱支付中的招行、工行、建行、农行、广发支持大额支付,最高单笔一次支付10000元
分期付款:单个商品价格在500元以上,可使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申请分期付款,
货到付款:如需查看开通货到付款地区及运费,
京东承诺:商品均为原装正品行货,自带机打发票,严格执行国家三包政策,享受全国联保服务。
发票类型:京东商城所售商品均自带机打发票,在提供相关企业资料证明后,可申请开取增值税发票。
退 换 货:京东商城为您提供完善的退换货服务,
咨询内容: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不只是降噪——索尼 MDR-1000X 无线降噪耳机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不只是降噪——索尼 MDR-1000X 无线降噪耳机
头戴式耳机
一.写在前面的碎碎念说起降噪耳机,以前基本上就是bose的天下。而降噪耳机基本降噪效果和音质只能二选一,选择降噪就只能去享受宁静,选音质降噪效果就聊胜于无。而去年,终于有一只耳机诞生了,它不是bose生产的,但是可以与bose的降噪一较高下,同时,它还有着优秀的音质,终于可以打破降噪耳机不HiFi的魔咒,他就是大法,哦不,Sony的MDR-1000X。这款耳机出了以后好评如潮,自己在店里和朋友家也把玩了一番,确实蛮不错。说实话我见过这么多的产品,还真少有评价这么一致都比较正向的,可能是大家积郁已久的大法情节在1000X诞生以后终于得以扬眉吐气了吧。拜畅销所赐,这款耳机长期处于断货状态,一机难求。这次众测也是将近一个月才发货,估计有可能跟全面缺货有关系。在此感谢张大妈和大法给予此次众测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得以细细把玩。本次评测的主要结构为:一.啰里啰嗦的废话二.给包装瞎拍几张照片三.再给耳机拍几张外加说说上面的按钮是干啥的四.与基友qc35互怼,相爱相杀五.啰里啰嗦的总结朋友们可以使用目录直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来观看。二.开箱虽然有很多朋友都晒过单,但作为一篇众测而不是晒单,本着负责的态度,还是要对商品外观做出全面的展示。对于产品外观比较熟悉的朋友可以略过此段,后面会有与Bose QC35的对比。▲耳机的包装简洁大方,白色背景上印着产品渲染图。左下角的小金标展示着这是一款通过了hi-res认证的耳机,基本指标有一定的保证。▲盒子背面是一些功能和参数说明。▲取下外层包装,里面是一个黑色的硬纸盒子,上面有sony的logo。▲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皮质小包。▲盒盖这边有夹层可以打开,里面是说明书和配件。这个藏得比较深,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大家一般习惯的都是去皮包下面和里面翻配件。要不是看过别人的开箱,估计我也会一脸懵逼的到处找配件吧。。。▲1000X的配件相当简单,只有一条耳机线,一根usb充电线,还有一个飞机转接头。▲大法的说明书我非常喜欢,基本没有文字,但如何操作清晰明了,编写颇费了一番心思。▲附送的这条耳机线做工、材质都蛮不错,还算比较良心,虽然是,耳机线也没有缩水。反观QC35送的那根可怜的耳机线,实在是太糊弄了。。。▲打开耳机包,本体出现。灰米色整体质感不错,但个人觉得太灰了些,如果是再浅一些会更好看一点。▲耳机包的底部有张只,上面有简单的操作说明。这张纸是可以取出来的。耳机包中间留了个隔档,这样耳机放进去时候不会互相摩擦,可以降低磨损。▲耳机包的提手上有按扣,可以打开,便于挂在腰带或者书包带上,比较方便。三.外观及功能展示▲耳机可以折叠放平,耳机包也是扁平的,收纳时可以省去不少的空间。像fiil和一些耳机,虽然可以折叠但不能放平,收纳包是圆鼓鼓的,收纳起来会比较麻烦。▲与Bose QC35的风格略有不同,MDR-1000X的商务风稍微弱,更偏流行风格一些。蒙皮的运用使得整体风格比较雅致,但是亮色的单元挂钩使得整体风格活泼了一些。▲灰米色的1000X的侧头梁和单元挂钩都是金色的,质感不错,挂钩上还有sony的logo。这个侧头梁和单元挂钩其实是塑料的,但是sony把它做的质感非常像金属材质。这个侧头梁和挂钩有个问题,非常容易被刮花,我这才摆弄几下,在桌子删蹭蹭就有痕迹了,长时间使用掉漆堪忧啊。▲1000X的单元上外壳有一层蒙皮,使得整个耳机的的质感非常好,显得很雅致,B格甚高。单元顶部有个mic孔,用来采集外部噪音以进行降噪运算。▲头梁顶部则使用了不锈钢,与侧头梁的接合处有个小铭牌,一边写的是MDR-1000X一边是wireless。▲头梁的伸缩幅度不算太大,头大的朋友可能会不够用。另外这个头梁有些紧,头小一些的人更合适,头大的朋友可能会觉得略有些难受。鉴于MDR1A的头梁并没有这么紧,个人推测可能是因为这款耳机是降噪,sony为了加强耳罩封闭性提高了头梁的紧度。不过好在头顶部分是金属,还有一些调整的可能,无责任建议实在难受的朋友可以掰一掰试试。希望厂家生产耳机的时候可以多考虑一下这些问题。▲头梁顶部内侧用皮质包裹,里面的填充材料很柔软。但是我一直不大喜欢这种头梁,因为虽然材质很柔软,但是形状上触头的一侧是弧形的,导致接触头顶的部分其实只是一个点,会有一些压头感。有些头梁很宽大的耳机,比如Z1R还有focal的大小乌托邦都有这个问题。▲挂钩的转轴部分也是塑料材质,不过折叠和旋转的部分是分开的,连杆也比较粗,但说实话这个部件个人觉得还是金属最靠谱,毕竟是这个耳机上活动最频繁的一个部件了。▲单元内侧有长长的泄压孔,可以减轻桶音,提供更好更自然的低频。▲1000X的耳罩是包耳的,耳罩材质柔软,包覆效果好,戴眼镜的话,也不会对镜腿带来太大的压力。当然我是金属镜框比较薄,比较厚的板材镜框可能会有些不舒服,倒不是耳罩的问题,而是头梁太紧。▲耳罩可以拆下,背面的卡扣是上下对称的,没有防呆设计,不过下面有个点,但其实由于上下对称反着装应该也没太大问题。▲取下海绵,会直接露出里面的单元,单元上方用支架架起了一个小单元,估计是用于降噪的单元。虽然外面海绵很厚,但是使用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尖锐物体直接接触耳罩内侧,不然还是有可能会损伤震膜的。▲在右耳单元的底部有microUSB接口,用来充电。1000x在充电的时候是不能开机使用的,比较残念。▲左耳的单元下从前到后分别是耳机孔、电源按钮、降噪按钮和环境音按钮。耳机孔自不必说,插上以后会自动切断蓝牙转入有线模式,关机也可以使用。不过这里有个槽点,在耳机开机的情况下使用有线模式,拔下耳机线不会转入蓝牙模式,而是很快就会关机,如果想用蓝牙还要再开机,略有点麻烦,个人觉得改成拔出耳机线切换到蓝牙更好。电源键有三个作用,一是长按开关机,二是开机状态下点按通报电量,3是开机状态下长按进入配对模式。nc降噪按钮点按可以开/关降噪,长按可以进入智能调整模式。1000x内置了三种降噪模式,可以根据外界噪音的大小进行自动调整。环境音按钮点按可以进入/切换环境音模式。如果处于降噪模式,会进入环境音模式,如果已经处于环境音模式,则会在普通/语音模式之间切换。▲在左耳的单元外罩上,有NFC的触点,使用支持NFC的设备接触就可以连接蓝牙。而右耳单元则支持触摸,手掌捂上去的话,可以快速进入环境音模式,方便交谈。而在面板上双击的话,在音乐播放中是播放/暂停,在有电话的时候则是接通/挂断。在面板上朝上/下滑动则是+/-音量,在面板上朝前/后滑动则是下一曲/上一曲。1000X的触摸非常灵敏,即便隔着一层外套依然有效,带上薄手套也毫无问题。另外,它的触摸识别类似于电容屏,各种触摸手套都支持,使用火腿肠、触摸笔、甚至手机屏幕也可以操作。四.1000X与QC35的外观、功能操控、降噪效果对比1.外观对比作为降噪,一个绕不过去的对手就是qc35。从定位上来说,二者可谓是棋逢对手。下面就从做工、佩戴、功能、降噪效果以及音质上对1000x和QC35做一下详细的对比。▲二者耳机包的大小相仿,索尼的更圆更厚一点。▲qc35和1000x都是折叠平放在耳机包里面的。索尼的包中间有个挡板,bose盖子内侧有网兜可以放充电线和耳机线。▲二者平放,1000x的单元和头梁的夹角更大一些。另外,挂在脖子上转平时,qc35是耳罩朝外,1000x是单元罩朝外,无疑是1000x更符合正常逻辑,看起来也比较美观。▲qc35整体风格显得更加商务一些,而1000X无论从配色还是用料来说,都显得更时尚一些。单纯从B格来首,还是1000x看起来更有范,但是1000X有一个问题,就是单元外罩的蒙皮很容易被划伤,而且金色漆的侧头梁和单元挂钩部分也很容易磨损,我只是在桌子上摆弄摆弄就有比较淡的痕迹了,长时间使用可能有掉漆的风险。bose这方面靠谱一些,这支QC35已经使用了几个月,毫无使用痕迹。▲头梁方面,bose的头顶垫子要比1000x略长略厚一些,但是实际上由于触头面积差不多,其实两者佩戴时头顶的舒适度是差不多的。▲在头梁拉开时会发现,头梁的弧度方面,1000x要比qc35更大。所以其实从设计角度1000x理论上对大头的友好度其实是比qc35更好一些。但是在实际佩戴时,其实由于1000x的头梁比较紧,导致其实还是1000x的舒适度更好。▲转轴方面,索尼使用两段式,折叠和转动的两个关节有一定距离,整个关节零件也比较大,材质是塑料。bose的关节零件比较小,折叠轴和转轴距离很近,但这个零件是金属的。从坚固耐用的角度来说,自然是金属件更好一些,尤其是转轴这种地方。▲耳罩方面,二者的大小其实差不多,但是耳罩内部的深度bose要好一些。▲取下耳罩来对比,可以看出bose的耳罩内径稍微宽一点,同时宽度稍微宽一些。qc35的耳罩接触脸的部分里面的海绵是平的,1000x是鼓的,这就导致面部触感方面qc35要舒适一些,1000x则略有压力。▲事实上,如果把bose的耳罩放在1000x上面,再戴上以后,舒适度会有明显的提升。1000x和qc35的舒适度关系跟MSR7和MDR-1A的关系也有点像,希望sony再推出下一代产品时注意一下。▲重量方面,qc35是235g,比较轻盈。▲1000x稍微重一些,277g。2.功能、操控对比▲qc35的开关在右耳的单元上,开关机只需要拨动开关即可,1000x则需要长按电源按钮来开关机,从开关方面,qc35更加方便一些。qc35插入/拔下耳机线会切换有线/无线模式,1000x则不太一样,插入会切换为优先模式,而拔出耳机线后会自动关机。sony的这个设计可以防止忘了关电源导致耳机耗干电量,但是有线转无线的时候需要重新开机略麻烦一点,两个耳机的模式各有利弊吧。▲播放操控方面,1000x使用触摸操控,在右耳单元罩上点击和滑动可就可以对播放进行控制,即便隔着不太厚的手套也毫无问题,而qc35则使用三个实体键,如果带着手套按动会相对麻烦一些,相比之下1000x的操作更便利。▲而1000x有独立的降噪开关,可以在蓝牙模式下关闭降噪。同时1000x还有环境音模式,可以在不摘耳机的情况下聆听周边声音、与人交谈。1000x的右耳触摸还有个功能,就是用手捂住右耳耳罩可以快速进入环境音模式,非常方便。qc35没有降噪的开关,无法在蓝牙模式关闭降噪,也没有提供环境音模式,在这个方面与1000x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蓝牙连接方面,qc35连apt-x都不支持,而1000x不仅支持apt-x,还支持自家的标准LDAC。apt-x的码率只能接近320的mp3,ldac则可用接近44.1的flac了,音质上有比较大的优势。最新版本的的安卓8.0已经全面支持ldac,1000x的前端选择又得到了扩充。另外,1000x虽然可以关联多个设备,但同时只能与一个设备保持连接,如果有两个设备,必须关闭一个设备的连接才能在连到另外一个设备上。而qc35则可用同时与2个设备保持连接,向右拨动开关或者通过app,则可以在多个设备间进行切换,便利性要胜出一筹。二者在开启降噪并播放音乐时的续航是差不多的,但是由于可以关闭降噪,而降噪并不是一直都需要的,所以实际使用中,1000x的续航要比qc35长一些。另外需要提一下的是,在充电时,二者都不能开机使用,这时候就只能插有线凑合一下了。。。3.降噪对比▲噪音的过滤方面,在城市道路这种区域,1000x和qc35基本上旗鼓相当。对于汽车引擎、环境中的空调等各种设施发出的轰轰的声音过滤的都很彻底,而汽车驶过刷刷的那种胎噪、汽车和电动车的喇叭声、自行车铃声,二者都无能为力,效果微弱。对于人交谈的声音,二者都只能微微减弱,1000x会显得更弱更远一点,但距离世界清静还是差的十万八千里的。好在大街上一般没有大规模人群,说话声音影响没那么大。▲对于大巴车站这种地方来说,大巴车和小汽车都非常多,引擎的轰鸣声很大,尤其是大巴车启动时候引擎“突突突”的噪音很大,是比较考验降噪降噪水平的时候。在这个环境下,二者都能很好的过滤引擎的低频噪音,但如果就站在大巴旁边挨着引擎的地方,还是能感受到qc35对于低频噪音的处理会更好一些。而对于那种引擎发出“突突突”的噪音,二者都没法完全消除,相比之下qc35略好一点。在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时,qc20在开关门和开窗通风的时候,有时候会发出piu~piu的啸叫声,在qc35和1000x上,没有发现这种问题。▲而在公共场所人流密集区域,人交谈的声音和环境中空调等机械的噪音成为主要噪音来源。对于空调和风扇的噪音,二者都可以完美的消除,而对于人群发出的嘈杂话语声,紧挨着人群站的时候二者都效果甚微,不过1000x的人声会稍微好一些,而在离人群远一些的情况下,1000x的效果会比qc35更明显一些,更小更远一点。二者对于报站、航班提示等广播内容基本上没有过滤效果,如果是不开音乐的话,因为其他噪音的减小其实反而更容易注意到和听清楚了。如果是因为开音乐没听清楚,这其实不是降噪的锅,如果你用不降噪的耳机,会把音乐开的声音更大,更难听到提示。▲飞机的噪音方面,引擎的低频噪音和空调噪音都可以很好的消除,但是那种引擎高速旋转发出的那种尖锐的“嗡嗡”声只能少许削弱,无法完全消除,二者表现相近,依然是1000x对高频压制略好一点。另外,在降噪开启后的底噪方面,1000x和qc35控制的相当好,我听过的其他降噪耳机在降噪开启后都有比较明显的底噪,有些还会随环境噪音的增大而变大,这两只耳机的底噪是几不可闻的,尤其是1000x的底噪控制更加出色,即便在安静的时候,不仔细听是不容易注意到降噪开启后的底噪的。总体上来说,降噪方面,1000X和qc35在两只耳机都处于同一的水平线上,对于低频噪音方面,qc35稍微好一点,而人声噪音方面,1000x略胜一筹。Fill wireless,大法的100abn、nc33,的ANC27这些与这两只耳机比起来,还是能感受到有的差距,B&O H9、beats studio的降噪相比之下基本上就是玩具了。这个需要现场实际来感受体会会更明显,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去bose和大法的体验店感受一下。五.音质简评降噪耳机的音质一般来说都不是重点,然而1000x这次可以说是带来了一定的惊喜。▲连接有线使用时,在不开机的情况下,1000x的声音是比较闷的,即便上台也改善不是很大。而打开降噪以后,透明度、声场有明显的提升,声音舒展很多。考虑到不开降噪时候1000x续航很长,不必太担心电力的消耗,建议使用有线模式的时候只要有电,无论是否开降噪,都推荐开机使用。而降噪是否开启,对于1000x来说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这样,在不需要降噪的场合,就可以无需纠结是否会影响音质,可以放心的关闭降噪,将1000x当做一支普通的蓝牙耳机来使用,大幅节约电力。▲有线和无线方面的区别,用手机的话,我反而觉得无线更好听一点。而使用mojo的话,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但是mojo本身的风格并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整体声音还是原来的风格。。个人觉得可能1000x内部使用的是数字放大器,有线要先内部ad转成数字信号再进行放大,和真力的M系列音箱一样,会过滤掉前端的风格。而无线本身的话,普通的蓝牙连接、支持apt-x的蓝牙,还有索尼自家的LDAC协议的音质都会有所区别。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荐使用LDAC来进行连接,可以达到最佳的音质,减少动态的压缩。▲作为一款降噪耳机,1000x的音质还是超过了我的预期。当然这里也得说清楚一些,比较音质的话,需要限定在这个范围进行比较。如果和有线开放式耳机来比较的话,这些蓝牙封闭式便携耳机天生上就有很大的劣势,是不大公平的。1000X是我听过的音质比较好的无线耳机了。它保持了sony比较温和偏流行一些的调音,与MDR-1A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与1A比较音质的话,如果前端是手机的话,其实1000x的表现会更好,因为1A对前端还是有一定的驱动力需求的,插手机会略显闷和混,不如1000x透明度更好;而如果有一个好的前端比如mojo的话,1A的整体表现还是要好于1000x的。总体来说,1000x的前端要求低一些,潜力小一些,更适合直接蓝牙连接手机直接使用,不用操心前端的事,方便省心。▲而与qc35相比较的话,那是毫无悬念了。1000x的两端延伸、声场、透明度和结像都要全面优于QC35。除非你特别中意bose那种偏中低的调音,如果注重音质的话,1000x绝对是更好的选择。别的地方还可以说互有胜负,但在音质这方面,无论素质还是调音,个人都认为1000x明显胜出。基本上在我的印象中,无线只有B&W的P5 wireless能有更好的音质表现。当然,虽然P5 wireless也号称自己具有降噪效果,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所谓的降噪不过是物理隔离法,在真正的降噪耳机面前就和玩具没两样。。。五.总结总体来说,sony的1000x是目前市面上音质最好的主动降噪耳机,外观时尚漂亮,拥有逼格甚高且非常实用的手势操作,功能全面,续航强大。对于准备购买降噪耳机的朋友来说,非常值得拥有。与qc35相比的话,二者降噪处于同一水准,低频降噪效果稍逊于qc35,高频降噪效果好于qc35。音质、功能性和操作便利度上,1000x胜出,舒适度、耐磨损、蓝牙快速切换方面,qc35胜出。二者各有倾向性,选择哪一只就看自己的需求了。对音质要求高一些,肯定会选择1000x,而qc35更适合有多个设备的用户。本次评测结束,感谢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观看。
已有56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抢先首发】SONY 索尼 无线降噪立体声耳机 MDR-1000X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莱克魔洁 M95 立式多功能大吸力无线宠物吸尘器
申领:20积分
日立 R10DAL 10.8V 锂电池充电吸尘器
申领:20积分
飞宇科技 Vimble 2
手机稳拍杆(颜色随机)
申领:20积分
范克 cross双肩包
申领:20积分
Sphero星战系列智能遥控机器人(含Trainer,并赠原力手环)
申领:20积分
KittenBot迷你巡线小车(豪华版)
申领:20积分
START共享有车 上汽荣威 RX5 (5天租车券+500元油卡)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噪声放大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