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如何看待mbi马云的价值观

你怎么评价马云?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云,他是我的偶像,很有智慧的一个人,特别欣赏他的一点就是以诚信为本的价值观
马云比我聪明
就比如说,你有一千万,但是你只给了她100万,和你有一千,但是给了她一千,这个意思是一样的。前者虽然给得多,但不是全部,后者虽然少,却是全部。
我都饿死好几回了,求求你给我一口饭吃吧…………………………
答: 商标是一种标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它是企业的形象,拥有自己的商标,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国内,其法律地位是通过注册来实现的,只有注册了的商标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答: 信托合作理财计划原则上是可以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的 信托类理财产品是指由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所募集的全部资金,投资于指定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的专项信托计划。目前...
答: 信托合作理财计划原则上是可以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的 信托类理财产品是指由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所募集的全部资金,投资于指定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的专项信托计划。目前...
答: 尤其是,国内不少民营企业为达到境外上市的目的,采用曲线的方式,迅速成为证券市场上的亮点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马云谈什么是使命、愿景、价值观
我的图书馆
马云谈什么是使命、愿景、价值观
主讲:马云来源:电商在线导读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核心之本。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了几个看似简单而又非常难以回答的关于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问题:1、我们的事业是什么?2、我们的客户是谁?3、我们在客户心中的认知价值施恩么?4、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5、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9月10日,湖畔大学在喜马拉雅推出首部线上公开课《湖畔三板斧》,声称首次公开阿里巴巴17年创业心法。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马云是怎么来说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我曾经在日本街上的一个小店里,看到门口挂了一块牌,说“庆祝本店152周年店庆”。我很好奇,这家店竟然有152年,我跑进店里一看,估计(店面)不会超过20个平方米,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在做糕点。我说:“你们这个店有152年啊!”他说:“152年。我们家的糕点提供给了日本皇宫。”我说:“你怎么不想搞的大一点?”他说:“挺好的,我们几代下来就在这个地方做,我们挺享受的。”我问:“那你们家孩子呢?”原来他们孩子在京都大学读书,不过毕业以后,也得把这个店搞下去。我无比的感动,他们过的快乐、舒适。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星巴克的创始人舒尔茨跟我讲,我觉得这个故事很经典,在座每个人都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他说有一次到伦敦去,伦敦最贵的一条街,非常繁华,寸金之地。中间里面有一个人开了个很小的门帘卖奶酪。奶酪在国外就像我们的盐和酱油一样,根本不可能在那么贵的地方卖。这就像在我们北京最贵的地方开了个酱油店卖一样。然后他就跑进去看,想看看这家店怎么付房租嘛,然后看到一个老头,胡子邋遢,在那边唱着歌切奶酪。舒尔茨问老大爷:“你这个店在这开交得起房租吗?”老头说先买20块钱奶酪我再告诉你。然后他买完了奶酪,老头说:“年轻人,你出来我跟你讲讲。”老头说,你看这头到那头,再到那头,都是我们家的。我们家几代就在这卖奶酪。卖了奶酪我其他生意也没兴趣,也不会做,我就买下了很多门帘,结果边上的很多店,都租了我的门帘,我依旧卖我的奶酪,我觉得无比的快乐。我儿子现在还在离这半个小时的农庄做奶酪。只有你热爱,只有你坚持,知道自己什么不碰,才能做好。你发现没有?企业做大,不一定快乐;做小,不一定不幸福。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都是在说,企业要做好、做大、做强。其实阿里在早期的时候,我最迷茫的时候,02年、03年、04年是一分钱都没有赚。99年到00年最头疼的是,投资者天天问你,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你的营收、你的利润是什么?我那时候,觉得最大的收入是什么?每天有很多的感谢信、e-mail发到阿里巴巴,感谢我们让他挣到了钱。虽然我从他们身上没挣到钱,但他从我这挣到钱了,我觉得这东西有价值。只要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能赚到钱。除非你太愚蠢,你为了融更多的资,想泡沫故事,你就玩完了。使命需想明白三个问题经过多年以后,你一定要想明白,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能放弃什么?这三个问题决定了你这家企业,在教育学上称之为使命。你要想做战略,离开了这些问题,一切都是空的。所以第一天,你要把战略的基础理一理。人要活的长,活健康了,活快乐了就三件事情。企业也一模一样。如果你没有准备好,给你10万、5万、1万个员工,你是非常不快乐的。但可能2个人你会非常快乐。所以做战略,第一个问题,先想明白: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能放弃什么。我把这称之为“使命感”。只要是一个组织,他要能生存下来,一定是有一个坚强的使命。我跟阿里巴巴招来的员工讲两个公司,一个是GE(通用电气),一个是迪士尼。GE在100多年前创建这家公司的时候,那时候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他们公司第一个使命就是“让天下亮起来”。那个时候的电灯泡,大概只能亮两分钟、三分钟,灯泡里面的丝马上就烧没了。所以每个人进来,从老板到员工,到管传达室的,都希望这两分钟的亮,能做到二十分钟。招进来的人,都是认同这个事情。GE到今天为止,一切都围绕着电气。加入这家公司的人充满着荣耀感“我的工作是让世界亮起来”。迪士尼的使命是,make the world happy,让世界快乐起来。所以他们最早招进来的员工都是很开心的人,悲观的人没办法进这个公司。他们的戏剧、电影,所有东西都是让大家开心。如果你有这样的使命,你招聘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建的组织是完全不一样。我们中国人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没定清楚,很多人是为老板打工,基本上就死了。我最怕阿里巴巴的人进来是为马云打工,那是很累的。我们共同确定为什么要有这家公司。所有的人围绕这个使命去打工,我也一样。我在公司五年、十五年,所有做的一切都是围绕我们共同的使命展开。你的使命很庸俗,你招不到好的人。很高大,那些实实在在的人又不来。你一定要想明白你到底有什么、要什么。我去看一家公司的时候,无论创始人讲的多好,我比较关心的是,他身边的人,到底相不相信他讲的东西。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使命听起来好像很宏大,但是你真正相信,才会有人也相信。你老板不相信,那你下面基本上就会垮掉了。使命,在公司生死悠关、重大利益抉择面前会发生作用。平时没有用的,平时是忽悠人的。使命不是写在墙上给别人看的,是你骨子里面的。使命不论公司大小。你开个饭馆卖馄饨,你的馄饨就是让吃过的人都高兴,你会想出一切办法让他高兴。这个是变态的,没有一种变态的执着和热爱,我们叫超常态,没有这种东西,你是不可能在后面孤独的路上走下去的。愿景需有阶段性第二是愿景。你跟员工讲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这个东西怎么不错,大家就会觉得,反正你就说呗。接下来大家关心的是,这个公司会发展成怎么样子呢?我有什么好处呢?不听愿景加入你们公司的人,尽量少招聘。如果他没问,老板你这个公司搞下去会变成怎么样子呢?他只关心下个月工资发多少。那你的员工都找错了。使命可能听听觉得是空头支票,但是愿景,是要有阶段性的,五年、十年、二十年会怎么样。愿景不是说我明年业绩涨个20%大概差不多了,这不是愿景,这是目标。我们在西方的公司会经常问这个问题,二十年后你的公司到底怎么样啊?二十年我没想过啊。那你这个公司有问题。你要有至少十年、二十年的设想和规划,这叫愿景。如果你说,我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但是愿景是往另一边走的,那员工就会矛盾了。你要是不讲使命、愿景,那员工不会记住;你讲的多了,那员工会不会说你洗脑。有的人讲阿里巴巴给大家洗脑,错了。我们今天还有几个人能真的被洗脑?原因在于你能真正激发员工心底里的那个东西。愿景和使命碰在一起,会像化学反应一样,激发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出来。他只有把自己点燃了,觉得做这件东西有意义,才会努力做下去。千万不要听人讲那些空对空的战略,每一家公司的战略是不一样的,战略是绝不能复制的,能复制的都是复制品,不能复制的才叫战略。战略你就公布给世界,我要做这件事,这是我的使命,这是我的愿景,还有我的价值观,这些东西就放在桌子上。如果今天的电子商务腾讯拿去了、百度拿去了,照样做了一个出来,那肯定就是阿里巴巴做错了。战略是不可复制的,所有可以被复制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阿里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提出的愿景也蛮奇怪的,我们说这家企业要活80年,这家企业要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这是我们的两个愿景,愿景不能太多。我那时候觉得,人生就活80年差不多了,朦朦胧胧觉得企业如人。但后来,我们提出了活102年,我们99年成立,活102年就可以横跨三个世纪。现在百年企业已经空化了,都说要百年企业,你要真正做到目标明确。我们当年恬不知耻要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当然为这个东西我们辩论了很多,我们有没有可能做成。反正我们花10年时间去干,今天我们从各方面来看确实做到了。你没有明确的使命、愿景,今天张三来,你跟着张三去了,明天李四来,跟着李四去。而且你还找了非常好的理由,我们先活下来再说。这个其实是很痛苦的选择,阿里在前面十年很痛苦,有很多诱惑的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做解决方案,跑进去说服一个老板,拿两百万帮他做,然后吃回扣,你完全可以。你是这样呢,还是像原来那样做一个交易平台,点点滴滴的熬下去。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路。我们说,如果做的不是我们要的,不是开心的,那我们可以明天就把公司关了。现在我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做的事情不是我开心的,不是我愿意做的,我自己都看不起的事情,我不可能坚持那么久。制度可以强化价值观第三是价值观。我们招进来这帮人,你问,我们的使命同不同意?同意;愿景好不好?好!接下来就约法三章,我们做事是否讲究诚信、讲究客户第一、讲究拥抱变化。价值观是什么?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操作方法,是创始人们、是第一波人制定的。价值观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需要考核的。不考核这价值观没用。文化,是考核出来的。如果你的文化是贴在墙上的,你也不知道怎么考核,全是瞎扯。我们十多年来每个季度都考核价值观。我们的业绩和价值观是一起考核的。每年的年终奖、晋升都要和价值观挂钩。你业绩好,价值观不行,是不能被晋升的。你热爱同学,热爱你的公司,你因为帮助别人,自己业绩没有完成,那也不行。这两个都做好了才行。这是一整套考核机制。告诉大家文化是怎么培养出来的。西方的教堂很有意思,教堂是一个灵魂的东西,那怎么考核呢?每个礼拜爸爸妈妈都把你带到教堂,坐在那听,我们小时候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靠这种制度进行的。你们以后公司要建立很多制度,制度为重还是文化为重,大家想明白这个道理。公司内部是制度重要,还是文化重要?一定是文化重要。制度是来强化文化的。有哪个人是看了刑法,读了宪章,知道不许杀人,看了法律说不许杀人,才不杀人的。你从爸爸妈妈那里,平时的生活习惯中知道了很多事情是不能干的。你的制度是强调使命、愿景、价值观。如果你做的好,你的制度可以少很多,因为大家知道这东西不用讲,大家肯定不会犯。如果你的制度能强化好使命、愿景、价值观。那么基于这三样东西,你再来考虑你的战略。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17被浏览2,582分享邀请回答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35被浏览459,855分享邀请回答1771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从马云的卸任演讲谈起:如何正确看待诚信问题_网易财经
从马云的卸任演讲谈起:如何正确看待诚信问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诚信问题越来越多地遭到老百姓的吐槽,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屡见不鲜,甚至、家乐福、等大型知名企业也陆续因产品质量等问题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被曝光。人们常常抱怨社会诚信的缺失,那么,未名如何来构建诚信社会呢?
5月10日,在淘宝十周年庆典上,正式卸任集团的职位,在其卸任演讲中,曾数次提到了“信任”。我们看到,马云能成功、阿里能成功、淘宝能成功、电子商务能成功,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的信任。
2002年,阿里集团推出“诚信通”,这被认为是阿里金融思想的最初萌芽,它通过为从事国内贸易的中小企业提供网上会员制贸易服务,以解决网络贸易信用问题。2003年10月,支付宝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网上金融支付的方式,它在解决网上支付的同时,还可以为买卖双方确立信任。买家先把钱打到支付宝,支付宝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物并确认后,再通过支付宝支付买家。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为以后的交易建立信任基础。基于此,2004年阿里推出“诚信通指数”,并建立起一整套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今年4月,阿里集团又与商业银行合作,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信用支付”,实则由阿里集团与银行共同承担风险。可以看出,阿里的成功是建立在夯实的信任基础之上的,否则,成功就化为空谈。
“信任”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社会资本,这被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第三个重要资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信任尤其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较高的社会信任水平无疑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然而当前,在各种诚信问题交织的背景下,人们的心态其实很复杂:一方面抱怨社会信任的缺失,另一方面又往往步其后尘。一方面,要求其他人应该如何,另一方面,却不能反省自己。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诚信问题呢?
首先,对待诚信问题,应抱有科学的态度。恪守诚信与诚信缺失现象的共存,恰恰符合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对社会诚信提出更高的诉求,要求人们遵守经济秩序,恪守诚信。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孳生出种种诚信缺失的现象。这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相关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和谐度的提升,诚信缺失应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次,对待诚信问题,应有积极的态度。在看到社会诚信缺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城市信用环境的改善。淘宝每天2400万笔的交易,正意味着中国2400万信任在传递着。这既包括买家对陌生的甚至没有听说过名字的卖家的信任,也包括上亿消费者对阿里的信任。
再次,对待诚信问题,应该有健康的心态。只有树立诚信意识人人有责的观念,才能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从而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马云在演讲中谈道:“我们选择了相信,我们选择了信任。”
最后,为了使整体社会信任水平实现最优,必须建立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任机制。
第一,在制度层面上,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诚信必须有严密规定和严格执行的制度和体系作保障。
第二,加强政府的协调和引导功能,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凭借健全的国家监督和现代市场的法治管理,来保障个人投资者或企业的经济活动。
第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明确对失信或骗取他人信任的投资者和企业的惩罚尺度,使交易行为受到客观的评估,使其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其收益,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第四,提高投资者素质,培养投资者自我教育和自我组织的能力,鼓励广泛参与横向社会。政府应积极宣传诚信价值观,营造诚信的社会风尚,这可以有效地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和提高诚信水平,对于整合社会资源,为经济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资本市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崔巍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如何看待mb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