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全球化浪潮潮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人类社会的发展迄今以经历三次浪潮,是哪三次?第一次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是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的前沿科技是( )、( )、航天航空以及海洋科学革命.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第三次浪潮的前沿科技是(
新兴电子工业
)、航天航空以及海洋科学革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全球化浪潮中对装置艺术语法的再一次澄清
日,&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于今日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展出了26位(组)中西方艺术家的装置艺术作品,呈现了全球化格局下当代艺术形态的多元化面貌。以下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参展艺术家名单:(以汉语拼音排序)
Daniel GE(加拿大)/方二(中国台湾)&孟瑾/葛辉/黄伟杰(中国香港)/哈妮斯/胡庆雁/Katja Loher(瑞士)/卢征远/刘健/马得/马晗/墙里(德国)/Russell Beighton(英国)/邵亦杨/尚暾/吴珏辉/王恩来/于洋/杨心广/杨铭/杨威/叶秋森/张鼎/周文斗/张思聪
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装置艺术自上世纪70年代兴起至今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主流形态之一,它也极大地扩展了当代艺术的边界。媒介的多元选择为装置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装置艺术创作的叙述方式和视觉呈现方式被拓宽了。
全球化无疑是当下人类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以经济全球化为开端,全球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动态和文化在内的综合过程,在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全球化浪潮中,艺术作为其中重要的形态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进一步细分,在以新技术手段为媒介的装置艺术创作中尤其能够感受到全球化的特征。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开幕式致辞
&同曦集团常务副总裁范依众开幕式致辞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上嘉宾剪彩
在逐渐趋同的环境中寻求差异成为了艺术家思考的问题,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个人性的,也包含了文化身份的特殊性。此次&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就是建立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旨在展示全球化格局下的自我文化实力,只有运用先进的艺术语言结构和方法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具有东方精神的文化实力,装置艺术展览和论坛也将是对当代装置艺术的语法的再一次澄清。
此次参展的26位(组)艺术家,他们来自中国、加拿大、瑞士等世界不同国家及地区,多数为青年艺术家,他们从各自的文化及社会语境出发,用独特的方式呈现他们眼中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个人的生存经验,在表达方式以及创作理念等各个方面展现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展态势。此次展出的装置作品通过视觉、声音、时间与空间等多种维度来呈现作品,许多艺术家重视展览现场观众的互动体验,在这里每个人各不相同的感知经验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展览&是每年一届的关于当代装置艺术的国际学术论坛和展览,在此之前已经在北京&圣之空间&和上海&龙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两届,4月17号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的已经是此项目的第三届活动。本届论坛和展览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牵头,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国雕塑院、今日美术馆联合主办,充分保证了文化思想路线的正确性和学术质量完整性。此项目经过前两届的成功运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社会影响力,探索出适合中国装置艺术发展的思路。通过汇编和梳理专业学术论文集,挖掘出具有装置艺术潜力的新兴艺术资源和青年艺术家新秀,以此增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中国装置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话&凤凰艺术&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老师、艺术家吴珏辉
吴珏辉 《倒计时鸵鸟》 计时器、金属结构、亚克力、气阀、探测器、单片机,程序 尺寸可变,
吴珏辉:&《倒计时鸵鸟》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鸵鸟,好像把头扎到沙堆里会感到安全。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普遍没有这种安全感,经常会焦虑,因为要应对那么多信息,时间全部被消耗掉变得琐碎,但很少有时间真正属于你自己,包括空间也是一样。你好象无时无刻不在跟外界的人和事发生关系。所以我做了这样一个类似于黑匣子的装置,你的头可以伸进去,里面是全黑的半隔音空间,相当于把你的五官感官给屏蔽掉了,时间设定有10分钟、5分钟和随机的版本,这次展出的版本是9999秒。
一旦把头伸入,闸门自动闭合倒计时启动。就像戴上古代刑具桎梏一样,你的头就无法拔出,要么等待倒计时结束,要么呼叫别人按下紧急按钮帮你脱身。这件作品给你一次机会,体验一下空的状态。在外界信号被屏蔽掉的情况下,很多人在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内在的信号反而被放大了,比如呼吸、心跳、细微的气流声、包括内在的意识等等,甚至还有人出现了幻觉,感觉里面似乎在放了一首歌,或者洞在缩小。在这段时间中,人的内向感知力被无限放大。&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艺术家邵亦杨
邵亦杨&《玛格丽特的眼泪》 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2016
邵亦杨:&今天正好是一个蓝天,这件《玛格丽特的眼泪》是我借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玛格丽特的一件作品中蓝天白云的图像。这件影像作品在几乎是黑暗的房间中展示,屏幕上偶尔会有一些星星月亮出现,一闪再变黑,这里其实是一个隐喻,那就是蓝天白云这样的梦想并不是时时都存在,它有些乌托邦的性质,但是最好一直都存在于你的心中。此外,这件作品还要表达的是你想看到的东西不一定都能看得到,有时候一些因素会制约你的观看,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更自由地去观看这个更美好更清澈的世界?
艺术家周文斗&
周文斗《点石》 霓虹灯管 太湖石 尺寸可变&2010
周文斗:在这件《点石》中我将太湖石用霓虹灯管塑造一个光彩的钻石形状,我想表达的是每一块普通的石头其实都有一个&钻石梦&。这是我看待石头的方式,对于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物体都是一样的,无论是石头还是钻石,还是普通的土、水,它们都是平等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着不平等,于是我用这种奇怪的搭配形式表达这种讽刺的意义。
艺术家方二&孟瑾
方二&孟瑾 《黑色曼波》 PVC充气材料、水、音源 高280cm,长宽尺寸可变 2016
孟瑾:&《黑色曼波》看起来是件视觉作品,其实它是一件声音作品。这些类似不倒翁的黑色充气装置会发出声音,如果你去碰它,其中的声音还会发生变化,观众要把身体的感知带入进去才会体会到好玩的地方。
这件作品与我和方二一直关注的关于城市变化的题材有关。我们这一代人正处在中国疯狂的年代,这座快速变迁的庞大机器生命体深深将我们吸引,这段日子我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影像,也记录下很多都市噪音:拆迁时齿轮的悲鸣,马达的运转,以及穿梭在城市中挥之不去的轰哗。在《黑色曼波》这件作品中,我们希望赋予声音某种模糊的空间结构,并使之变得有意义。城市的变化有时候太快了,记忆是人类的一种本性,每当这个时候就想留下一点什么,这件装置中的声音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记忆存储器,不管怎么变化,你听到那个声音可能会想起当时当下的那种情景;从另一方面讲,尤其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城市变化也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事情,变化越快提供的空间越大。&
艺术家叶秋森
叶秋森&《一个圆》油画 线 磁铁&50x50cm &2016 &&
叶秋森:&这件作品其实是小时候玩耍的经验,先在画面上做一些不规则的肌理,然后一根针在磁性的电机作用下在表面做循环的运动。重复的轨迹在随意的笔触上留下一道道痕迹,最终整合出&一个圆&&。
艺术家哈妮斯
哈妮斯《栅栏的计谋》&铁丝网 尺寸可变&2016
哈妮斯:&《栅栏的计谋》这件作品是用现成品铁丝网做成的,灵感来源于我对栅栏结构这种单一几何图形的一系列研究,包括它在城市中的运用,在城市规划中这种网格路径的规划,然后栅栏本身对我们生活方式有一种保护和隔离的作用,我想通过这件作品探讨这种几何结构背后暗藏着的人类的权利关系。&
部分参展作品
胡庆雁,《无果之树》,铸铜(29件),从11x21x10cm到45.5x92x56cm不等,2014
刘健,《未计划的旅行》,丙烯、漆、亚麻布、轮胎、亚克力、胶带,167x97cm,2015
马晗 《是风》,撞裂的挡风玻璃、油彩,尺寸每张不同,2016
尚暾 《大爪》,钢材,2.6mx3.2m 2015
卢征远 《彼岸》,废钢材、霓虹灯等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葛辉《无题》,汽车车门、轮胎,0mm 2016
杨威 《2013&&(肠子的运动原理)》,金属 机械,60x&50cm,2013
Russell &Beighton 《No supply》 &Plug sockets,plugs,cable,screws, 80&63cm &2014
杨铭《谎言》 工业塑料、 光敏树脂、图片扫描三维成型、三D打印,尺寸可变 2014
杨心广 《蓝色》,彩钢瓦 &尺寸可变,2013
于洋《剩的半瓶墨和3L水》,纸本水墨、木 ,240cm&360cm,2014
王恩来《瀑布的演进》,脚手架、肥皂、木板、水泵 ,尺寸可变,2016
Daniel Ge《协奏》 &电脑硬盘、感应器、麦克风、单声道扩音器, 尺寸可变 2016
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国雕塑院/今日美术馆
协办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航天(北京)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世年画廊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企业:同曦集团
学术主持:吴为山
艺术家:Daniel GE(加拿大)/方二(中国台湾)&孟瑾/葛辉/黄伟杰(中国香港)/哈妮斯/胡庆雁/Katja Loher(瑞士)/卢征远/刘健/马得/马晗/墙里(德国)/Russell Beighton(英国)/邵亦杨/尚暾/吴珏辉/王恩来/于洋/杨心广/杨铭/杨威/叶秋森/张鼎/周文斗/张思聪
策展团队:晏燕/张红雷/范依众/马得
开幕时间:4月17日(周日15:00)
展览时间:日 & 5月3日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今日美术馆二号馆1,2层
相关资讯Related
佩斯北京于日推出了重要纸上作品群展“Talking on Paper”。此次展览汇集了国内外 28 位重要艺术家,试图通过这些凝聚于纸上的或高声或低语的思想片断去呈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世界观。
津·泰勒(Zin Taylor)个展“关于薄雾的三个想法”(Three Ideas About Haze)日前在柏林Supportico Lopez画廊举行。
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不少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规模的大公司,如美国的亚马逊(Amazon)、eBay,中国的京东、阿里巴巴等。
《卫报》报道:马里著名摄影师马里克·斯蒂贝(Malick Sidibé)去世,终年80岁。
今年科切拉音乐艺术节在4月15日揭开序幕,并将连续举行两个周末。在正式开幕前,音乐节宣布了今年将亮相科切拉的一系列大型视觉艺术项目。
日下午3点,六合同春——中国画邀请展,龙瑞 霍春阳 何家英 史国良 张江舟 陈忠洲画展荣宝斋大厦开幕,本展览由荣宝斋(天津)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协办的“始皇和大兵马俑”展正在位于九州地区太宰府市的九州国立博物馆展出。目前该展览已经停展,120件组文物均未受地震影响。
中国艺术家蔡国强(Cai Guo-Qiang)上周再次点燃了自己的画作。当然,这才是创作的关键部分,因为他所使用的绘画材料就是火药。
康春慧将藏于地下秘不示人的植物根茎作为重点描绘的对象,长成花盆,花盆等器皿的根暗示了人造之物和人为意志对自然的束缚和控制,引发人们对生命与死亡主题对思考。
4月9日,复旦文博的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题为《你在复旦四年,却没来看过我》的推送,一时在学校师生内和不少艺术爱好者间转发。这个傲娇标题的主角,就是位于复旦大学相辉堂西侧的本部300号楼的复旦博物馆。
中瑞艺术家论古今撞火花。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下载积分:2400
内容提示: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37|
上传日期: 06:07:3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关注微信公众号论当代科技革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论当代科技革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doc
论当代科技革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doc
论当代科技革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doc
简介:本文档为《论当代科技革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doc》,可适用于综合领域,主题内容包含论当代科技革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By:高长武推荐关键字:科技革命现代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科技革命对于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处处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全球化”浪潮下爱国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这些年,“全球化”成了世界各国一个非常时髦的术语,也成为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与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由于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因此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便制约着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换句话说,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另外“全球化”的推行者和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制定了“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并且操纵着“全球化”的进程。他们在控制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力图将其国家和民族的政治与文化价值推向全世界,企图成为全人类的普适价值。这严重的冲击了其他各民族的主体性和特殊性,使其他各民族的爱国主义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3162045.htm  1.“全球化”浪潮下爱国主义所面临的新状况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与国际性规范,“与国际接轨”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口号。各民族国家也在“全球化”过程中互惠互利,经济得到共同发展。但“全球化”并不是指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完全一致,而是在充分了解自己国家的基本国情的情况下,逐渐与国际接轨。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在“全球化”风靡的今天,我们要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必须反对民族排外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   所谓民族排外主义,通俗讲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封建社会闭关锁国的产物。它无视并否定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点,认为“本土”的才是值得保护和继承的。而民族虚无主义则恰恰相反,它认为“本土”的一切东西,都是应该摒弃的,只有国外的先进的才是值得传承和借鉴的。其实,在“全球化”背景下,即使是开放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抹杀本民族的印记;即使是最保守的民族,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全球化”的痕迹。   2.“全球化”对爱国主义的挑战   有人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生活的趋同化过程,是一种“大同化”的表现。事实上,这种观点否认了民族的国情和特点,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表现。不可否认,由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民族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趋同化过程,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又是“全球化”的推行者和主导者,他们千方百计地想向其它民族渗透自己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全球化”无疑对民族观念会有所淡化,其消极作用显而易见。   2.1“全球化”弱化了国家安全意识   “全球化”直接威胁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弱化了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紧密。各民族都已经不可逆转地融入世界体系之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给各民族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 “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至,这些思潮直接与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立,对传统民族主权观、安全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2“全球化”对各民族主权的削弱   “全球化”,意味着必须遵守国际惯例、国际公约与相关协定,而这些国际性的契约大多数是根据发达国家的利益和标准制定出来的,体现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意愿,代表了他们的意志。但为了获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又不得不对某些管理权作出一定的让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己国家的主权。   2.3“全球化”对各民族文化的渗透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发达国家把其政治与文化意识形态推向全球。西方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而受“全球化”影响的民族,它们的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观念在头脑中无形地被逐渐侵蚀。“全球化”对各民族主权的削弱,及对不同民族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趋同化,给当代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3.“全球化”给爱国主义带来的机遇   针对“全球化”的问题,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要辨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这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3.1 “全球化”浪潮下的“共产主义”   “全球化”增强了各国间的普遍交往,这种普遍交往对于共产主义的产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是由于它“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另一方面,它使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解放和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而“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普遍化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将死灰复燃。”因此说,贫穷是无法实现共产主义的。   3.2“全球化”浪潮下的经济繁荣与国家稳定   “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国家稳定、民族繁荣的必要条件。首先,“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实力的增强是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有力保障。历史经验一再告诫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就会挨打。因此没有经济实力作后盾,就谈不上在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连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也要受到侵犯。其次,“全球化”带来的繁荣富强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从中国近现代历史来看,我们只有把祖国建设好了, 祖国繁荣富强了,才能避免屈辱的历史重演,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人民的幸福安康。最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实施反和平演变。一方面,通过与资本主义各国的交往,在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生产技术的同时,可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等意识形态存在的缺陷,坚定我们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全球化”给祖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增强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更能激发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之情,更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自觉抵制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参考文献:   [1] 邓泽球,肖行.全球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   [2]江泽民.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全球化浪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