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是上市吗上市为了圈钱吗

法律快车已经建立364个城市分站,累计法律咨询条,日均案件委托超过600项,日均访问量达70余万次,执业律师注册会员逾170411名,公众注册会员逾200万名。
您所在的位置: > >
> 到新三板圈钱,你真的筹划好了么?新三板激动网融资大事记
所在地区:上海 - 上海
手  机:1330176****
电  话:021-366****
(咨询说明来自法律快车,将获得优先解答)
执业证号:32724
执业机构: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江场三路181号盈科律师大厦
按专业找律师
到新三板圈钱,你真的筹划好了么?新三板激动网融资大事记
作者:王建峰  时间:  浏览量 0  
到新三板圈钱,你真的筹划好了么?新三板激动网融资大事记
新三板目前火爆,但是真正拿钱的相对较少。两千多家挂牌企业,即使你非常优秀也容易被埋没在茫茫人海之中。所以,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而言,不妨借鉴下下文的激动网,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新三板制度优势获得融资。
复星系首家新三板公司、复星系唯一控股的互联网公司——顶着这样独特的标签,激动网日前公告已完成新三板挂牌后的首次定增,将引入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国泰君安、浙商证券、前海开源等在内的10家机构投资者。“4000万元融资额度很快就被抢光了,想不到新三板这么火爆。”公司新任CEO施瑜如此表示。
这家以传统PC视频及运营商增值业务起家的互联网视频公司,几乎与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同时起步,也曾谋局海外及创业板上市,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此后,激动网由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控股,并于去年底成功登陆新三板。公司新任CEO施瑜日前在接受上证报独家专访时透露,公司此次定增主要是引进了愿意长期持有公司的大型投资者;激动网将借力新三板,转型成为以SP(电信增值服务)、手游开发、“乐扒”(粉丝社交移动客户端)为三大支撑的娱乐内容产业综合体。
提到目前的业务布局,施瑜向记者坦言,去年年中来到激动网时,公司的历史包袱还是比较大的,但复星的支持和授权给了他很大信心。根据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郭广昌为激动网实际控制人,通过广信科技持有激动集团50%的股权,而激动集团又直接持有激动网85.10%的股权。
据透露,施瑜受复星委派接手激动网后,大幅收缩了原有烧钱剧烈的PC视频业务,“这块业务短期内很难赚钱,不适合激动网这样小规模的公司。”他告诉记者,基于公司既有的团队优势,他将手游和乐扒定位为公司未来的增长引擎。
公开资料显示,激动网的手游团队来自于游族、科乐美、九城、九游等业界知名公司,而下半年将有两个手游项目上线。此外施瑜还向记者透露,公司正在洽谈一个海外大型IP合作,并计划用这个IP开发新的游戏,这也是公司此次定增资金的用途之一。
此外,在乐扒业务方面,转型中的激动网将目标瞄向方兴未艾的娱乐内容市场。施瑜坦言,之所以选择娱乐内容产业,是因为影视圈的粉丝缺乏移动互联网上的互动平台,更缺乏个性化的服务。“传统的娱乐业缺乏互联网基因,而出身于互联网的娱乐创业公司则缺乏对于娱乐行业的理解和把控,在这方面,激动网现有的团队恰恰能够集合两方面的优势。”
如今,激动网已推出粉丝互动APP平台乐扒。据介绍,在没有经过大范围推广的情况下,乐扒测试版的日活跃用户已突破1万,总用户达到30万。据介绍,乐扒APP的正式版将于下月上线。而针对该版APP进行大规模推广也将成为本次定增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我们的远期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的、具有影响力的娱乐类垂直社交,并由此开拓明星经纪等周边业务。”
按照施瑜的构想,激动网的未来战略是成为一个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互联网+”企业,与复星将打造的“快乐时尚”产业投资规划不谋而合。“复星有很多内容产业的投资公司,未来也可能与激动网互相协同,例如电影的宣发可以交给乐扒,IP也可以开发成手游;同样,激动网的手游也可能通过复星的海外渠道来发行等。”施瑜举例说,当然,具体的合作形式还要根据项目而定。
2015年0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记者温婷 编辑 全泽源
新杉方点评:新三板是一个懂的人才能玩的市场。以主板市场的思维,以为挂牌以后就可以转让套现往往会给企业带来麻烦。最近,有家电缆企业挂牌后三个月无成交记录,企业最终选择终止挂牌。
&&& 新三板市场有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制度优势,规避制度不足是每家拟挂牌企业需要事先进行筹划的。
&&& 激动网挂牌新三板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通过新三板对外展示,利用大集团背景(复星集团),以项目(知识产权下的手游)为题材进行定增。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优质定增效果。
&&& 从这正反两个例子,拟挂牌企业需要明白的关键点是玩转新三板,需要的不仅仅是挂牌。挂牌企业还需要有好的背景。包括实力雄厚的控制人,优质的主办券商,同时充分利用定增来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获取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 目前新三板业绩最好的主要是金融类企业,包括九鼎投资、湘财证券、中科软等。可见,有充分的金融背景才能玩好新三板。
此外,从企业融资角度,新三板只是企业融资的一个手段,挂牌与不挂牌的意义不是决定性的。整个挂牌是一个整体筹划过程,需要各方面要素到位。否则,贸然挂牌除了徒增运维成本,没有任何的好处。北京盈科(上海)新杉方律师团队,专业新三板挂牌服务
新杉方挂牌服务团队
2015年5月7日谁不想上来圈钱,新三板有几家企业才报是真实的_转发(zf)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谁不想上来圈钱,新三板有几家企业才报是真实的
谁不想上来圈钱,新三板有几家企业才报是真实的
  尽管新三板分层制度落地快两个月,但市场交投清淡、融资规模小、流动性差等问题,似乎都未达到市场预期。无论是挂牌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出现了逃离新三板的迹象。  “我们不能干涉优质企业流向更完善的市场。” 深圳某上市券商新三板项目负责人称,由于流动性状况未有改善,一些挂牌企业已萌生“退意”,部分公司正在接受中介机构上市辅导,酝酿从新三板退出重新排队IPO。  企业集体“出逃”   5月27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了新三板分层方法,并且于6月18日公布了初步入选创新层企业的名单。第一次分层方案的落地,对于凸显企业投资价值、提升流动性本是重大利好。可部分挂牌企业却不“领情”,毅然选择弃新三板转道IPO.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1日,今年发布“上市辅导备案的提示性公告”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共计173家,而2015年这一数字仅为44家。  上海某大型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让新三板企业产生“退意”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企业质地以及营收的情况已经完全符合主板或创业板的挂牌条件,市场给予的估值也比较高;另一类是,即便企业已经加入创新层名单,但市场交易不活跃、融资情况不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转系统发布新三板分层方法,到初步入选创新层企业名单,短短20天的时间里,就有51家新三板公司发布了“关于上市辅导的提示性公告”,拟加入主板IPO排队大军, 使转向主板IPO的公司增至180多家。  这其中,不仅有登陆创新层无望的新三板公司,还有数十家符合分层方案中创新层准入标准或准创新层的优质企业,如山水环境、联飞翔、九日新材、福昕软件等。  “有些新三板企业早就开始申请IPO并进入等待状态了,只是那段时间发布公告的公司较为集中。”深圳某中型券商新三板业务部负责人表示,不过,目前已经有不少挂牌企业明确表示在接受上市辅导,退出新三板市场的趋势比较明显。  确实如此,本周就利树股份、美瑞新材、欧神诺、璧合科技四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就发布了“上市辅导备案的提示性公告”,称计划在A股上市,目前正在接受中介机构的辅导。未来若提交IPO申请材料并获受理,其在股转系统的股票将申请暂停交易。  而另一家捷昌驱动则发布了通过浙江证监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验收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辅导下,已通过浙江监管局的辅导验收。  深圳某大型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表示,“分层制度落地后,市场状况表现不佳,为了满足融资需求,很多企业又对回到A股市场重燃希望,放弃三板市场转向主板市场的意愿非常强烈。”   “股转不转,那就只能我们转了。”一位准备进行IPO辅导的新三板优质企业的董秘表示,与其在股转系统里被低估,还不如选择更为成熟的IPO渠道。“尽管需要排很长的队,但也愿意尝试。”   “估值过低是新三板一直以来为人诟病的地方。”上述深圳新三板项目负责人称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来看,新三板市场的估值都普遍低于A股市场,不少公司的市值都快接近其净资产了。  “挂牌原本是想解决融资问题,可有挂牌而没有交易和融资是大多数挂牌企业面临的问题。” 华南某新三板挂牌企业负责人坦言,现在每年还需要根据公开市场的合规要求付出相应的成本,但定增项目却越来越难发,而融资需求客观存在。  新三板正遭遇融资寒潮   确实如此,在新三板中能融到钱的企业仅为少数。据券商中国记者粗略统计,截至8月11日,今年来有1379家挂牌企业成功完成定增,实际募资金额为581.08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募集资金4200万。  但事实上,有超九成企业融资额不足亿元,有411家企业融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有的企业甚至融资金额不足百万。  当然,也有企业融资额超过10亿元,不过那只是少数中的极少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实际募资总额超过10亿的企业分别是易建科技、ST亚锦、英雄互娱、华强方特和颖泰生物。  这一数字与A股相比,无论是对企业还是投资者都难有吸引力。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共有40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定增,实际募资金额达8760.91亿元,平均单家定增可募集22亿元,有一半的上市公司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  华泰证券(601688)指出,目前的新三板市场,从企业、投资人到中介机构,对于新三板的多样化资本需求已经到了非常强烈的程度,这些刚需也成为市场急需质变的内在动力。  面对诸多问题,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曾公开表明,“新三板的发展第一要扩容,第二是完善制度,核心是完善退市制度,在这两个基础之上再来提高流动性。”程晓明进一步表示,扩容不只是企业挂牌数量增加,还有做市商的扩容,投资者的开源。另外,创新层应该采用市场机制,企业自愿申请,但要建立起正常的退市制度,如果连续三次被打回基础层,就应直接退市。  在流动性问题上,不少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加快制度改革节奏,如探索竞价交易体系、放开投资者门槛、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等。而程晓明则认为,只要投资者门槛降低到300万,明年年中新三板每日交易额将达100亿元。  继提高挂牌软门槛之后,新三板再出定增融资重磅解释。  8月8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挂牌公司股票发行常见问题解答(三)》,就募集资金管理、认购协议中特殊条款等作出具体解释,明确新三板挂牌公司募集资金只能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及相关业务领域,除金融类企业外,挂牌企业募集资金不得用于股票及其他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  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股票除满足《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发行业务细则(试行)》等相关规定外,上述解释还提出了其他监管要求,包括募集资金的使用、募集资金的专户管理、股票发行方案的信息披露要求,同时,还就挂牌公司股票发行认购协议中签订的业绩承诺及补偿、股份回购、反稀释等特殊条款(以下简称“特殊条款”) 提出具体监管要求。  在募集资金的使用方面,上述解释明确,挂牌公司募集资金应当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及相关业务领域。除金融类企业外,募集资金不得用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或借予他人、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不得用于股票及其他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不得通过质押、委托贷款或其他方式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可以进行现金管理,经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内部决策程序并披露后,可以投资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投资产品。  上述解释提出,挂牌公司应当防止募集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关联方占用或挪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关联方利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获取不正当利益。  同时,要求挂牌公司为募集资金设立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以下简称“专户”),并且挂牌公司要建立募集资金存储、使用、监管和责任追究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募集资金使用的分级审批权限、决策程序、风险控制措施及信息披露要求。挂牌公司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公司董事会为本次发行批准设立的专户,并将专户作为认购账户,该专户不得存放非募集资金或用作其他用途;挂牌公司应当在发行认购结束后验资前,与主办券商、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三方监管协议应当在股票发行备案材料中一并提交报备。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定增政策生变?为IPO让路还是上市公司圈钱割韭菜太狠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一、万亿定增市场传言魅影
  昨晚(11月23日)一则关于定向增发的消息在各大投行群广为转发:
  求真相再政策修订的大致内容:要求融资间隔一年;不允许变更投向;鼓励配股、公开增发;不建议甚至取消非公开;鼓励市价发行;融资规模限制……
  再融资规则可能会有很大变化,准备启动修订模式。鉴于机构勾结、大股东、各路资金,用非公开发行融资、并购重组等行为无规则无底线,可能会停定增模式,设六大再融资条件,对、净资产、项目效益、融资间隔时间、主业关联度等提门槛,提倡配股、公开发行等模式,控价控量控节奏。监管政策将发生重大调整:鼓励公开发行(的节奏会超乎想象的快),严控再融资和重组。
  一时间激起千层浪,基金、、个人投资者和投行的相关从业人员立刻觉得前途渺茫,忽然间都要失业的感觉,朋友圈里恐惧满屏、哀鸿遍野。
  基金君总结了一下,网传再融资的要点如下
  1、暂停定增(非公开增发).
  2、对公开增发设置更高的门槛(包括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间隔时间等),提倡配股、公开发行、市价发行。
  3、窗口指导融资规模。
  4、控制再融资获批和发行节奏。
  实际上,非公开发行(也就是俗称的定向增发或定增)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种方式或工具。更具体的分类应该是权益类再融资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其余两种为配股和公开增发,具体分类如下图:
  二、定增批文逐月下降,收紧再融资只为IPO让路?
  深圳一家资深投行人士告诉基金君:
  从已经执行的结果来看,今年再融资的审核已经变慢。
  再融资政策修订的具体内容或还有斟酌,但收紧的原则和思路是确定的,背后的逻辑是为明年IPO加速发行让路。
  自从2013年左右开始,在会排队的IPO家数长期维持在七八百家之巨,在会审核时间长达两三年,这个堰塞湖迟早要解决。
  业内还流传明年IPO会发到500家的说法,出处还不明确,考虑到监管层的思路是有可能的,但还要取决于二级市场的表现,如果二级市场不配合IPO节奏肯定会受影响。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上市公司方面的证实。一家上市公司高管说:
  今年以来再融资审核很慢,应该是为ipo让路的原因。最近几个月,定增的批文数量每个月都在下降,11月只有寥寥数家,正常情况一个月有十几二十家。除了获批数量,审核周期也在延长。以该上市公司为例,其今年的非公开发行从递交材料到发行用了差不多十个月,而前次的定增只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
  三、定增不大可能取消,收紧倒是真的
  浙商证券资管陈F的观点如下:
  1、目前仍是传闻,没有任何其他渠道得到验证;
  2、标题党!为了吸引眼球。题目是《惊闻定增要被取消》,看起来很吓人。其实内核讲得是修订规则、提高门槛等,没有那么耸人听闻;
  3、可信度。首先,从“取消”二字来看,显然不可信,毕竟这是一个上万亿的市场,一刀切的叫停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没有定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就成为一句空话,特别是在最高层三番五次提到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这个背景;
  4、其次,从“控价控量控节奏”来说,可信度较高,事实上自今年以来监管层一直是这样在操作的,但其背后的逻辑是“严控机构勾结上市公司、大股东、各类资金,利用定增和并购重组,无规则无底线的套取利润,掏空上市公司”,说白了监管层的目标是要规范定增市场,清掉汤里的老鼠屎,有利于再融资市场长期健康发展,而不是连汤一锅倒了;
  5、其实从去年10月18日发文开始,定增的监管路子就一直在往更市场化的方向走。比如鼓励发行期首日定价、限制停牌时间等等,就是因为过去这几年,内部关联人通过各种手段形成巨大的定增折价,攫取了巨大的收益,未来折价空间收敛是必然趋势,这也是我们提出“定增进入2.0”时代的核心逻辑,未来定增的收益更多来自于beta(低位逆势布局,等待市场回升)和alpha(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募投项目或并购标的资质);
  6、与现在模糊的审批节奏相比,还不如早点明确规则,门槛该提就提,大浪淘沙始见金,让优质的项目不至于一起卡死在批文上。
  7、总结:不可能全面叫停,有可能提高标准,规则明确好过没有时间表,好项目永远是稀缺品,定增从全民化回归专业化。
  有上市公司高管认为,定增已经是主流的融资方式,是市场的自然选择,不能因为有弊端就因噎废食、全盘取消,再融资应该减少行政管制,本来就是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是市场化的交易,过度干预会导致市场扭曲。如果未来暂停定增,提倡公开发行和市价发行,一些传统行业就很难再融资了。市价发行更适合高成长、盘子小的,机构有配置需要,大额在二级市场买入会导致股价大幅波动,市价发行则可以避免。
  此外,对于融资规模限制,多位投行人士表示,今年三四月以来,确实有对再融资规模限制的窗口指导,有可能未来会持续。
  四、定增市场乱象
  事实上,目前定向增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股权融资方式,其他方式早已被边缘化。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权益类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但当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就是定向增发。相比之下,定向增发要求门槛低、操作灵活、定价方式灵活,在审核程序上也相对简单。
  “定增是给上市公司中亏损的企业一个机会,可以依靠定增扭亏为盈或注入资金,但是后来发现变味了。”
  北京某中型私募总经理对定增市场的乱象有如下一番评论:
  定增已经推出很长时间,在市场中,定增更多成为大股东、内部投资人获利的工具。
  现在定增呈现出很多乱象:第一,定增是打折的,拿多少折扣,谁能拿到额度,拿到额度怎么样,里面猫腻太多;第二,定向增发,拿到好公司额度并不容易,需要靠关系;第三,参与的人通常与上市公司签了各种各样保底、回购的协议,对公众股东构成不公,定增滋生了很多套利空间;第四,有些定增看着拿三年,不见得真的持有三年,他们通过别的方式可以走。
  多数情况下,定增在演变成少数人获利的工具,这是不合情理的。我们觉得应该被改进,坚决支持对定增的收紧。
  定增套利背后,其核心矛盾是市场供不应求。审核制度比较慢、供给不足,造成市场有大幅溢价,这种情况下大股东的股票很贵,他们倾向于利用定增手法拿资产和钱进来,去做并购重组和借壳。
  这种情况下,第一,定增催生太多类投行行为,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好的公司要排队IPO,垃圾公司可以利用高股价、讲故事收购另一个公司,做根本实现不了的对赌;第二,定增并不公允,普通散户被排除在交易之外,定增向特定投资人发行,怎么确定特定投资人,谁有资格成为特定投资人,有没有披露其他股东不知晓的内容,有没有签订其他股东没法享受的条款,这就变成了黑箱操作,变成了的抽血机。
  今年通过股东大会的定增一万亿,才几千亿,大部分的钱流到了少数特定投资者的口袋里。最近五年定增基金越发越多,而且这些基金的收益率都高的惊人,08年到现在复合收益率超过50%,而且很多定增基金还加杠杆在做,这是市场不公平的体现,慢慢演化为毒瘤。
  所以,我觉得未来定增一定要改。坚决支持收紧甚至取消定增,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仍然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第一,发行、上市公司IPO过于缓慢的问题,需要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定增分流资金,但目前没法实行注册制,可以加快新股发行,市场要维持稳定的区间,要削减资金的分流。第二,要一视同仁,目前我们是发展中的资本市场,不要搞特定、特供,而是要搞公平,取消特定特向,茅台都不特供了,为什么定增要特供呢。
  事实上,增发还是可以做的,做什么事都要,不因噎废食。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增发,向全市场增发,而不要向特定投资人增发。定增一定是注册制下的产物,比如就有定增融资,可以随时募集,但为什么没有出现问题,因为新三板的投资人有太多选择,将近1万家,东方不亮西方亮。供大于求的市场可以做定增,但在供不应求的市场就不该做定增,一定会滋生腐败。
  也有投行人士表示:并购重组趋严,定增趋严,韭菜收割越来越难。二级市场土壤的净化,会是二级市场的一个机会。麻将桌上没有注定赢钱的一方时,大家才有均等赢钱的机会。
  五、定增批文在减少、IPO在加速
  开一扇门必须关一扇窗,新股发行加快,必须减少重组定增。
  2013年IPO暂停,定向增发迎来爆发期。2016年目前的规模已经超过了IPO规模。
  最近几个月,定增的批文数量每个月都在下降,11月只有寥寥数家,正常情况一个月有十几二十家。除了获批数量,审核周期也在延长。
  而与此同时,证监会核发IPO批文一再提速,消化725家排队企业仅需一年半。
  公开数据显示,11月4日,证监会下发9家企业首发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45亿元。11月11日,证监会再度下发15家企业的发行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112亿元。11月18日,证监会又核准了1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筹资总额预计不超过64亿元。
  从批文下发的节奏来看,今年前10个月基本保持在平均每月两批次的发行节奏,而月均筹资规模维持匀速增长的趋势。而进入11月以来,频次达3次;而在过往单月频次一般为2次。
  从批发的数量上看,今年上半年证监会每月核发IPO批文的家数分别为7家、9家、15家、14家、9家、16家;至7月份开始,下半年下发批文的家数明显增加,7~10月份分别为27家、26家、26家及28家,而11月累计达38家,约相当于4-6月三个月的总量。
  今年以来,证监会已累计下发了117家新股发行批文,而目前IPO排队企业(包括已过会)仍多达725家,原本预计要好几年才能排完队的IPO企业,若按照11月每月38家批文的速度不变,未来约一年半时间就可以消化完所有排队企业。
  对于收紧定增让位IPO发行的原因,前述深圳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说,长期在会七八百家的IPO待审项目是监管层目前需要解决的堰塞湖,目前平均在会时间2年半,加上券商前期规范辅导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企业IPO的周期在5-8年,最快也要4年。“周期太长,扭曲了资源配置。”他说,今年有78家企业撤掉IPO材料,公告显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行业发生重大变化、业绩下降。不仅如此,IPO周期太长会让一些优质企业放弃IPO,转而考虑借壳,这也是近年壳的估值居高不下的原因。
  六、如果定增收紧,定增基金怎么办?
  如果定增被大幅收紧,那么,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以参与定向增发为主要的定增资管产品将会遭受巨大冲击,因为他们面临定增项目大幅减少、无标的可投的尴尬境地,最终可能引发定增产品的批量修改契约甚至清盘。而那些定增资管产品规模较大的资管机构将因此出现管理规模的暴跌。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定增资管产品的发行主体包括、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等,产品的主要形式有门槛最低的公募定增基金,百万门槛的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券商小集合,以及私募基金不一而足。这些机构投资于定增的资管产品,都可能面临“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窘境。
  而来自公开信息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备案信息则大致能看出目前定增资管产品的数量。公募定增基金方面,截至目前,共有30余只定增获批或成立,其中以九泰基金、财通基金、信诚基金、银华基金和博时基金居多。一些产品尚未发行成立,目前总体存续规模为365亿元。定增基金多带有一定的封闭期,最长封闭可达五年。
  典型的定增基金在契约中规定将非现金资产大部分投资于定增股票,以(,,)定增基金为例,其招募说明书中称,基金合同生效后五年内(含第五年),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非公开发行股票资产占非现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一旦定增收紧,这类定增基金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大。
  而一些基金虽然热衷于参与定增,但基金契约对参与定增的比例并没有做限制,如财通基金发行的多只定增策略基金便是如此,这样,即使定增收紧,对这些基金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财通基金今年发行了3只定增基金,最近一只财通多策略福瑞,首募规模突破30亿元,至此,财通公募定增管理规模超过149亿元,占行业4成。
  一家大中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称,现在定增项目行情看涨,定增基金很难满仓,空闲的仓位可能就持有三四成左右的,如果定增暂停,除非修改基金合同,否则只有把空仓定增仓位等待赎回;与此同时,一些以定增为主攻方向的基金公司将面临强烈冲击。
  基金公司发行成立的定增策略基金
  其他非公募定增产品方面。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在协会备案的名字中带有定增字样的基金专户和子公司产品达到2194只之多,其中在今年备案的多达1143只,占比超过一半。其中,财通基金、泰达宏利基金、九泰基金、金鹰基金等公司定增专户数量较多。
  而目前备案的定增类券商资管产品为163只,其中今年备案的有58只;备案私募定增产品有1029只,今年备案的多达677只,占比接近七成。也就是说,今年是定增类资管产品大爆发的一年,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都有大量产品成立。定增一旦大幅减少,这些产品将成为无源之水,不得不转型或者清盘。
  七、一旦定增收紧,哪些机构将受猛烈冲击
  而从管理人角度看,那些发行定增产品数量较多,参与定增市场较深入的资管机构势必将受定增政策收紧的影响较大。
  而2015年和今年以来,定增规模双双超过1万亿大关,究竟哪些机构分走了最多的蛋糕?基金君跟大家梳理下
  根据(300059,)数据显示,2015年(以定增公告日为准),至少参与10家定增项目的资管机构达到39家,其中以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居多,此外则是保险、券商资管和等机构,其中,财通基金共参与160个定增项目,认购金额高达492.4亿元,无论是定增数量还是金额均高居全行业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定增王,而财通基金参与定增的主体是各类一对一和一对多专户。其定增专户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均居行业首位,遥遥领先于其他资管机构。
  此外,申万菱信子公司,华安基金,东海基金,平安大华基金,招商财富、申万菱信、创金合信、泰达宏利基金、诺安基金等也是定增大户,位居前十。
  而今年以来,机构参与定增的热情大增,截至目前,参与至少10家上市公司定增的机构数量达到46家,其中同样以基金及其子公司居多,定增王财通基金卫冕,共参与174个定增项目,认购金额高达576.62亿元,比去年有显著增长,并远远超过其他机构。北信瑞丰基金今年则是定增最大黑马,参与42个定增项目,认购金额超过百亿元。申万菱信基金、金鹰基金、博时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平安大华基金参与定增数同样居前,参与规模多在百亿元以上。这些定增市场的主力机构,一旦政策收紧,很可能首当其冲。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李欣&RF12607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0.672.89%7.7010.00%78894.1357.403.61%59997.3411.414.39%46493.05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25.5232.00买入8.0511.80买入54.1461.00买入21.1024.4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三板是上市公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