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机体散热的方式基本方式有哪些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家用电器的散热装置
  同学们家里的电冰箱是紧靠墙壁摆放的吗?如果是的话,笔者就要提醒你了:这样做不但浪费电,而且容易引发冰箱故障!为什么呢?仔细看看,冰箱下部(主要在背面,有些冰箱在正面也有)是不是有很多孔(槽)?这就是散热孔,如果冰箱紧靠着墙,散热孔周围空间比较小,甚至会被堵住,就会造成冰箱散热不良,轻则造成耗电、制冷效果不佳,重则造成冰箱损坏.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855166.htm  同学们都知道家电工作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摩擦等因素会导致家电内部元件发热,如果这些“热”不能及时疏散,将会使元件的温度上升,影响元件的正常工作.电子元件长期在较高温度下工作,将直接缩短使用寿命.下面我们就以电脑为例,了解关于散热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散热就所采用的方式来说,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被动散热和主动散热.   1.被动散热.即在不借助其他辅助散热方式的情况下,通过散热片与芯片的接触进行热传导,带走芯片上聚集的热量.目前电脑零部件的制造越来越复杂,工作时发热量惊人,仅仅采用被动散热远远不能满足散热的需要,所以现在我们只能在一些发热量不高的芯片(GPU)上才能见到这种散热方式(如图1):散热片紧靠在热源(芯片)上,工作时芯片上产生的热传导给散热片,进而传给空气,起降低芯片温度的作用,避免影响芯片的正常工作.      散热片通常用导热性能比较好的铝或铜制作.铝制散热材料因其低廉的价格成为了目前使用率最高、最广泛的散热材料之一.铝具有密度小、延展性好、易于加工等特点,但纯铝硬度不足,切削性能差,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厂商们为了保证产品有适当的硬度,都采用铝合金来制造实际产品(铝约占总成分的98%).当然掺杂了其他金属会导致散热性能有所降低.纯铜制散热材料跟铝相比,纯铜的导热能力更好.但铜的价格较贵,加工难度较高.其过大的重量,也为安装带来了一些麻烦.无论哪种材料制成的散热片都应该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散热性能.很多散热片制成鳍片状(图2),以提高散热效果.现在很多工作时发热量不大的家用电器都是利用这种方法散热的,如电视机、冰箱等.   2.主动散热.电脑主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和中高档显卡(GPU)工作时都是发热大户,如果不及时进行散热的话,电脑系统将很快崩溃!所以,在电脑中,CPU和显卡都是重点散热对象.对于它们,光靠散热片的被动散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于风扇、水、热管等进行主动散热.   风冷散热是现在最为常见且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散热方式,就是在散热片上加装风扇,提高散热效果(如图3).这种散热方式可以解决我们通常的散热需要,技术成熟并且价格适中,因而在市场上被普遍使用.风冷散热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不能将温度降至室温以下,而且由于存在风扇的转动,所以有噪音,并且如果安装不当还会导致风扇震动,长此以往就会损坏元件.另外风扇寿命也是有限的.目前有不少工作时发热较多的家用电器采用这种散热方式,如电磁炉、微波炉、空调外机等,工作时通过散热孔(槽)向外“呼呼”地吹热风的一般都属于这种散热方式.      水冷散热(如图4)就是利用水来代替空气,通过水的运动在散热片之间带走多余的热量.水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水泵把水从储水箱中抽出来,通过水管流进覆盖在CPU或GPU上面的热交换器,然后水再从热交换器的另外一个口出来,通过水管流回储水箱,就这样不断循环,把热量带走.整个水冷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循环系统、水箱、水泵和水等.水冷系统的散热能力非常强劲,非常适合一些电脑超频爱好者采用.   严格地说,除了以上介绍的主动散热方式外,还有热管散热、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压缩机制冷散热、液氮散热等方式,由于这些方式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难以实现,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现在我们了解了一些家电的散热方式,要让家电工作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细节问题:   1.通风.电路元件散发出来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被带走,就会造成热量淤积,使元件温度过高.要使家电有良好的通风环境,我们要注意摆放家电时让家电的散热孔(槽)与墙壁间有一定的间距,留足散热空间.比如冰箱与墙间距离10cm,电脑主机、微波炉与墙间距离12cm,饮水机10cm左右就可以了,电视如果是壁挂式的话,厂家已经考虑到散热孔的位置了,所以对离墙的距离没有要求.夏天最好不要使用电视罩,也不要在电视机工作的时候,把影碟机、音箱等物品放在电视机上,以免影响散热.   2.灰尘.灰尘无疑是散热的大敌,它们不但影响家电的外观效果和卫生,而且还会成为家电的隐形杀手.电路元件由于工作时带静电的原因更容易吸附灰尘,它们会把配件和空气隔离,导致这些配件的散热不良.温度的升高和积累会严重导致电路元件的加速老化.而灰尘本身所带的静电也会危害电路元件的安全.电脑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内部的各个配件通常都会积聚灰尘,CPU、电源和机箱风扇上的灰尘尤其多,可用吹气球或毛刷及时清除附在上面的灰尘,以加强散热效果,并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让我们回家后好好找找家里的电器有没有散热隐患,必要时及时进行调整、维护,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图文】电器学_问答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器学_问答题
大小:1.6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 第1章 电器的发热与电动力
第1节 电器的发热与散热
一、概&&& 述
有触点电器是由导电材料、导磁材料和绝缘材料等组成的。
电器在工作时由于有电流通过导体和线圈而产生电阻损耗。如果电器工作于交流电路,则由于交变电磁场的作用,在铁磁体内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在绝缘体内产生介质损耗。所有这些损耗几乎全部都转变为热能。其中一部分散失到周围介质中,另一部分加热电器本身,使其温度升高。
电器温度升高后,其本身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称为温升。
电器的温度超过某一极限值后,其中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会明显下降,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会受到破坏。若电器温度过高,会使其使用寿命降低,甚至遭到破坏。反之,电器工作时的温度也不宜过低,因为电器工作时温度太低,说明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性差。相对体积大、重量重。
由此可见,研究电器的发热问题,对保证电器正常可靠的运行及缩小电器体积、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增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电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各国电器技术标准都规定了电器各部件的发热温度极限及允许温升。
所谓发热温度极限就是保证电器的机械强度、导电、导磁性以及介质的绝缘性不受危害的极限温度。
允许温升是发热温度极限与最高环境温度的差值。
因为电器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电器的散热过程。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最高环境温度为+40℃(一般为35℃),即
&&&&&&&&&&& 允许温升=发热温度极限-40℃
当海拔1 000m时,各种不同材料和部件的发热温度极限列于表1-1。
关于短时发热温度极限,目前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表1-2所列数据可供参考。
表1-1& 电器部件及材料发热温度极限
零 部 件 名 称
材 料 和 形 式
发热温度极限(℃)
发热温度不影响接触压力的触头
紫铜或铜合金
银或银合金触头
以不损害相邻部件为限
发热温度影响接触压力的触头
弹簧负片构成的簧片
夹形触头刀形开关铜质触头
用螺钉、铆钉紧固的导电连接
紫铜或黄铜
紫铜或黄铜接触处镀锝
紫铜或黄铜接触处镀银
单层电流线圈
铜质镀(或搪)锡
康铜或类似的电阻带、丝
铁路铝电阻带、丝
镍络电阻带、丝
绝缘线圈及与绝缘材料接触的
表1-2& 电器部件及材料短时发热极限温度
部件名称及材料
短时最高允许温度(℃)
部件名称及材料
短时最高极限温度(℃)
油中未绝缘的载流导体
任何情况下的铝导体
不和有机绝缘材料及油接触的铜和黄铜部件
闭合情况下的主触头
在环境温度为40℃时,绝缘线圈及包有绝缘材料的金属导体的允许温升见表1-3。
表1-3& 绝缘线圈的允许温升
绝缘材料耐热等级
线圈在空气中允许沮升(℃)
线圈在油中允许温升(℃)
长期工作制
反复短时、间断长期及短时工作制
关于表中绝缘等级的说明:由于绝缘材料的品种繁多,耐热性各不相同。为此国家标准规定按耐热性将绝缘材料分为7个等级,见表1-4。
1-4& 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
最高允许温度(℃)
二、电器的发热
电器工作时,电流通过导电部分将产生电阻损耗。载流导体的功率损耗为:
P=I2R&& &&&&&&&&&&&&&&&&&&&&&&&&&&&&&&(1-1)
式中& P&&电阻损耗功率(W);
&&& &&I&&通过导体的电流(A);
&&& &&R&&导体电阻(&O)。
当导体中流进交变电流时,考虑集肤和邻近效应时,R应为交流电阻。
此损耗将转变为热能。正常状态时,其中一部分散发到周围介质中去,另一部分使导体的温度升高,形成温升。如果发热时间极短(如短路时的发热),由于来不及散热,可认为损耗功率全部用来加热导体,提高导体的温升。此时可得出能量平衡公式为
&&& Pt=Gc&& (W&s) &&&&&&&&&&&&&&&&&&&&&&&&&&(1-2)
式中&&& P&&电阻损耗功率(W);
t&&发热时间(s);
G&&导体质量(kg);
c&&导体的比热[W&s/(kg&℃)];
&-&&导体的温升(℃);
上式可用于计算短路电流导体的温升。
铁磁体在交变磁通的作用下,会在铁磁零件中产生一定的涡流。这是因为铁的导磁率很高,而磁通变化速度又快,因而产生相应的电动势和涡流损耗。同时,磁通的方向和数值变化使铁磁材料反复磁化,产生磁滞与涡流损耗可以导致铁质零件发热。一般来说,这个损耗不大。但如果制造不当;如材料较差、铁片较厚或片间绝缘不好,则涡流损耗就比较大。
磁滞与涡流损耗一般与磁通密度大小、磁通变化率及铁磁材料有关。工程上为了简化计算过程且要取得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通常采用公式来计算。
表1-5& 铁心材料的磁滞、涡流损耗系数
普通电机钢
高& 硅& 钢
在交流电器中常采用硅钢片迭成导磁铁心。所以也可根据选用导磁材料的型号,直接由YB73&70、YB73&63(冶金部关于电工用热轧钢片及冷轧钢薄板部标)查得相应型号材料的单位铁损,经过计算而得整个铁心的损耗。
绝缘介质中的介质损耗一般与电场强度及频率有关。电场强度和频率愈高则介质损耗也愈大。对于电场强度较小的低压电器而言,介质损耗小到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但在高压电器中,由于电压高,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大,必须考虑介质损耗并计算介质的发热。
三、电器的散热
电器工作时,只要电器温度高于周围介质及接触零件的温度,它便向周围介质散热。所以发热和散热同时存在于电器发热过程中。
当电器产生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相平衡时,电器的温升维持不变,这时称电器处于热稳定状态。此时的温升称为稳定温升。若温升随着时间而变化,则称为不稳定发热状态。
电器的散热以传导、对流与辐射三种基本方式进行。
热传导现象的实质是通过具有一定内部能量的物质基本质点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使能量从一个质点传递到另一相邻质点。热传导的方向是由较热部分向较冷部分传播;或由发热体向与它接触的物体传播。热传导是固体传热的主要方式,它也可在气体和液体中进行。
对流是通过流体(液体与气体)的运动而传递热量。热量的转移和流体本身的转移结合在一起。根据流体流动的原因,对流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机车的电机、电器等因受安装空间的限制,较多采用强迫对流(强迫风冷却或强迫油循环冷却),可加强散热,缩小体积。
热辐射是发热体的热量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的过程。热辐射可穿越真空和气体而传播,但不能透过固体和液体物质。
热传导、对流、热辐射三种传热过程可通过一定的公式或经验公式来进行计算,但是分别进行热计算是相当复杂的,而且结果不十分准确。所以在实际计算发热体表面温升时,不进行单独考虑,而是在一定表面情况和周围介质条件下,把三种散热方式综合起来,用综合散热系数KT考虑散热,这就是通常采用的牛顿公式:
通过上式可得出,散热功率和温升及有效散热面积成正比,温升越高,有效散热面越大,则散热功率越大。综合散热系数是指温度升高1℃,发热体单位面积发散到周围介质的功率。综合散热系数和发热体结构、工作制、布置方式及周围介质密度,传热系数等诸多因素有关。值由实验方法确定。表1-6为的一些实验数据,供参考。在应用牛顿公式时重要的问题在于正确地选取综合散热系数。
表1-6& 综合散热系数KT的实验值
散热体表面及其特性
KT[W/(cm2&℃)]
窄边直立的扁平铜母线
(6~9)&10-4
涂绝缘漆的钢或生铁表面
(10~14) &10-4
具有绝缘纸的线圈
(10~12.5) &10-4
螺旋状生铁电阻
(10~13) &10-4
KT值对应于全部螺旋表面
由康铜或镍铬丝或带绕的电阻组件
(10~14) &10-4
KT值对应于全部导体表面
Copyright &
elecfans.com.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热的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