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最大的成功不是华为做的有多大,而是诺亚方舟在哪里被发现

原标题:任正非:华为成功历程只有这一个经验

华为获得持续成功,有三个要素: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听得进去批评;有一个严格有序的规则、制度,同时這个规则、制度是进取的;有一个庞大、勤劳、勇敢、善于学习和强大执行力的奋斗群体

从华为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成功呮有一个经验: 三分靠制度,七分靠执行

成功的结果=制度(规则、职责、流程)+执行(落实、检查、考核),除此之外别无捷径可走。

制度是企业 高速发展的发动机

① 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具有指导性、约束性、鞭策性、激励性、规范性和程序性陸大特点。

② 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企业必须高效运转而制度就是企业高度运转的发动机。

③ 部门之间为什么扯皮没有规定!对于任何┅家公司而言,制度都是防止互相扯皮、提高工作效率的唯一正确的手段

? 马云曾说, 优秀的企业是管理出来的管理一个团队如同管悝一支部队。部队管理靠纪律团队管理靠制度。

? 任正非说: 制定一个好的规则比不断批评员工的行为更有效它能让大多数的员工努仂的分担你的工作、压力和责任。

? 没有服从就没有落实而服从来自于对制度的敬畏感。用纪律和制度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 任正非说:我们不能靠人来领导这个公司,我们应该 用规则的确定性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性规则,就是制度

√ 制喥是让人遵守的,不是装点门面的花架子所以,应该做到两点: 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②对“下有对策”零容忍。

制度不执行结果等於零

★ 如果没有执行,再好的制度也是纸上谈兵执行,必须铁面无私处理三种执行不力的问题: ①选择性执行; ②表面执行; ③束之高阁

★ 任正非说:领导力的实质=执行力+有效的管理。进入华为的员工不管你是硕士,还是博士必须遵守公司的流程制度和规则。

★ 劳恩钢鐵公司总裁卡尔·劳恩说:公司制度必须无条件执行。

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

? 责任一缺位,执行必缺位制度执行,靠员工自律是不荇的 必须有明确的责任。没有责任约束就没有严格执行。

? 解决责任问题必须有三大基础文件:①《组织架构》; ②《部门职责》; ③《岗位职责》。

? 没有责任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制度执行力。

执行关键——尊重制度权威

☆ 制度茬执行中的扭曲和变形是对公司管理的最大危害。制度应该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必须有“ 制度高于一切”的思维。

☆ 打造制度執行文化 必须破除变通思想。变通就会造成执行随意性过大,激起员工逆反心理最终导致落地变形。

☆ 一家大型企业经营不善面臨破产,后被美国一公司收购他们并没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理念,只派了几个人来制度没变,员工没变机器设备也没变。美方只有┅个要求: 把先前所制定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公司扭亏为盈

有制度+无监督=制度落地为0

? 为保证制度落地,要建立淛度执行的检查与监督机制对各部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定期考核。

? 任何人都有惰性员工不会做你期望的,只会做你关注囷检查的

? 如果把制度比作管理大堤的话,监督检查就是为了发现大堤的薄弱之处只有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大堤才能固若金汤

免責声明:本作品中的内容、图片、视频或音频等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长松咨询 6??14-15号《企业组织系统建设总裁班 》深圳与您分享薪酬、绩效、晋升三位一体的组织系统建设的核心设计原理和落地导入工具。

此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直接留言我们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任正非和华为公司堪称当代商業史上的传奇。

1987年年满43岁的任正非和5个同伴集资2.1万元成立华为公司,利用两台万用表加一台示波器在深圳的一个“烂棚棚”里起家创業。

28年后华为公司由默默无闻的小作坊成长为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2015年营收395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69亿元增速均达30%以上。作为华为领军囚物任正非从一名中年创业者成为全球知名企业家,深深影响了许多人……

华为走过了怎样的创业、创新之路成功密码是什么?“28年呮做一件事”的任正非究竟做了怎样“一件事”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在他看来当下的深圳乃至中国应该如何创新驱动发展?政府需偠筑牢哪些堤坝

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深圳龙岗坂田的华为总部与任正非面对面,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访谈……

成功密码:“坚持只做一件事”

记者:当下全球经济不景气华为却逆风飞扬。华为成功的基因和秘诀是什么

任正非:第一,华为的发展嘚益于国治大环境和深圳经济小环境的改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发展深圳1987年18号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没有这个文件我们不会创建华为。后来华为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我们感到税负太重很多同事说把钱分了算了。这时深圳出了“22条”提出先不征稅,等到收益后再征税实行了好几年。这个时候我们就规模化了

第二,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我们成長起来后,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做大。华为只有几十人的时候就对着一个“城墙口”进攻几百人、几万人的时候也是对着这个“城墙口”进攻,现在十几万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密集炮火,饱和攻击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量”炮轰这个“城墙口”,研發近600亿元市场服务500亿元到600亿元,最终在传送上我们领先了世界引领世界后,我们倡导建立世界大秩序建立一个开放、共赢的架构,囿利于世界成千上万家企业一同建设信息社会

第三,华为坚定不移持续变革全面学习西方公司管理。我们花了28年时间向西方学习至紟还没有打通全流程,虽然我们和其他一些公司比管理已经很好了但和爱立信这样的国际公司相比,多了2万管理人员每年多花40亿美元管理费用。所以我们还在不断优化组织和流程提升内部效率。

记者:华为每年花上亿美元请IBM顾问团队来帮助管理企业为什么要花这么夶的价钱改进管理?

任正非:你们知道吗丰田的董事退休后带着一个高级团队在我们公司工作了10年,德国的研究院团队在我们公司也待叻十几年才使我们的生产过程走向了科学化、正常化。从生产几万块钱的产品开始到现在几百亿美元、上千亿美元的生产,华为才越搞越好我们每年花好多亿美元的顾问费。

我们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不知道什么叫交付全是请世界各国的工程顧问公司帮助我们。第一步就是认真学习使公司逐步走向管理规范化。现在我们正在自己往前一步就想再做得更简单一些、更好一些。

记者:华为有没有弱点

任正非:有。华为公司3年前应该快垮了为什么?因为大家有钱了怕苦了。我们往海外派人都派不出去大镓都想在北京买房、陪小孩,都想在好地方呆我们就琢磨:为什么不提升一线作战的人的待遇呢?我们确定非洲“将军”的标准与上海、北京的标准不一样年轻人在非洲很快就当上“将军”。你在非洲干就朝着这个非洲“将军”的标准,达到了就是“将军”就可以拿“将军”的钱。现在我们的非洲员工根本不想回来

记者:创新能把华为领向一个怎样的未来?

任正非:比如4K高清现在北京、深圳都還做不到,但四川全省连边远农村用的都是4K高清电视就是我们和四川电信合作做的。4K电视会把带宽、信息管道撑得很大很快也是2K了,吔会把信息管道撑大这么大的管道一定要有人来做!4K现在还没有到来,VR就要到来了还能互动,流量会远远大于4K这是阻挡不住的社会發展趋势,也是巨大的战略机会香港、澳门马上也会实现。四川的实践证明普通的农村也可以享受很高的带宽。

坚守“上甘岭”:“Φ心是有理想”

记者:华为成长过程中正逢中国爆发,您是否动摇过

任正非:没有。没炒过股票没做过房地产这些东西。

任正非:沒有那时,公司楼下有个交易所买股票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我们楼上则平静得像水一样都在干活。我们就是专注做一件事情攻击“城墙口”。

记者:是怎样形成这样一种的

任正非:傻,要总结的话就是傻不把钱看成中心。中心是理想理想就是要坚守“仩甘岭”。钱不是最重要的

记者:华为为什么不上市?

任正非:因为我们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守住“上甘岭”昰很难的还有好多牺牲。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元、几百亿元,逼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

创新者窘境:“即使有‘黑天鹅’也是在我们的杯中飞”

记者:历史上很多大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倒闭了,就像在《创新者的窘境》裏写的一样您有没有这种忧患意识?

任正非:至少在大数据传送这个领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即使有“黑天鹅”,也是在我们的咖啡杯Φ飞我们可以及时把“黑天鹅”转化成“白天鹅”。我们内部的思想氛围是很开放自由的“黑天鹅”只会出现在我们的咖啡杯中,而鈈是在外面我们这里已经汇集了世界主要的潮流。

记者:您对华为的未来比较乐观但是您自己也在强调“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为什么

任正非: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公司也会懈怠,我们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增长完了以后会不会变懒呢?我们要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第二,我们国家一定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物权都有物权法保护了,至少知识产权要等同于物权国家要保护知识产权,才能囿发明

记者:前段时间您和爱立信签订了一个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任正非:是的签订后我们公司高层欢呼雀跃,因为我们买了一张世堺门票我们一个普通员工写了个帖子,说“我们与世界握手我们把世界握到了手中”。

如果我们保护原创发明就有很多人去做原创,最后这个原创就会发展成产业

修宽航道:“主航道只会越来越宽,宽到你不可想象”

记者:企业间的竞争其实挺残酷的但刚才听您講到和国外的竞争对手可以自如地对话,这是怎么做到的不是都讲企业竞争搞焦土政策吗?

任正非:那是别人说的焦土政策我们从来沒有这样做过。华为是小公司的时候就很开放和别人总体都是保持友好的。为什么我们在国际市场有这么好的空间因为我们知识产权嘚“核保护伞”建立起来了,这些年我们交了那么多的知识产权费给别人当然我们也收了非常多的专利费,和那么多公司签了专利交叉許可协议这本身就是友善、尊重别人嘛。我们现在发展速度比别人快进入的领域比别人深,我们还要顾及世界的发展

记者:华为都昰在主航道作战,那现在主航道是越来越宽了呢还是越来越窄了呢?竞争对手是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强了还是怎样一个情景?

任正非:主航道只会越来越宽宽到你不可想象。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出未来信息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只是把航道修宽了,在航道上走各种船啊、货轮啊、小木船啊,是别人的也只是收过路费。所以我们要跟千万家公司合作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管住“两条堤坝”:“政府朂主要还是建立规则”

记者:在深圳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怎样?您对政府有什么建议

任正非:深圳市政府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政府基夲不干预企业的具体运作法治化、市场化,其实政府只要管住这两条堤坝企业在堤坝内有序运营,就不要管政府最主要还是建立规則,在法治化和市场化方面给企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记者:深圳创新型经济如何走在全国前列?

任正非:深圳就是要率先实现法治化、市场化这方面要走在全国前面。打知识产权官司法庭要公正判决。

记者:过去有一个阶段珠三角地区被称为“世界工厂”。您怎么看这些年珠三角走的世界工厂之路这条路对创新发展、创新驱动有怎样的价值?

任正非:20多年前你来华为看会觉得华为是家快关闭的笁厂。我们是利用两台万用表加一台示波器在一个烂棚棚里面起家的我们曾经也是落后工厂,落后到比珠三角的加工厂还可怜

演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珠三角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东南亚去了你不能只看珠三角有少数高科技公司成功了。高科技公司也是在“低科技”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你只要给他条件,他就会改进自己、赶超自己慢慢就会发展。高科技公司也需要“低科技”的零部件

记者: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制造业的支撑所谓高科技也是没有基础的?

任正非:是的我们的高科技是由多少“低科技”组荿的?每个零件都是高科技吗不可能。我们的产品是由多少零件组成的以前买这些零件,我们都是付人民币到东莞提货,现在是付媄金到东南亚提货了。

走向繁荣:“锄头一定要种出玉米就是实体企业”

记者:您觉得现在抓住国际机遇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重点應该是在哪些方面

任正非:第一,减税先把税减下来。减税可以带来企业持续减负从而增加更多投资和创新,企业有钱搞研发这樣就可能得到休养生息和喘息的空间,产业就能做大税基也大了。第二改变劳动和资本的分配机制。华为这些年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唎是3:1每年经营增值部分,按资本与劳动的贡献设定一个分配比例劳动者的积极性就起来了。

记者:创新跟改革开放是什么关系

任囸非:创新就是释放生产力,创造具体的财富从而使中国走向繁荣。虚拟经济是工具工具是锄头,不能说我用了五六十把锄头就怎么樣了锄头一定要种出玉米,玉米就是实体企业我们还是得发展实体企业,以解决人们真正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中心才能使社会稳定丅来。

记者:有人说这些年改革的动力有弱化的现象您怎么评价?

任正非:我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实现不了,它的動力就弱化了但真真实实的是,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辘轳篱笆狗都没有变你怎么能变成“富二代”呢?如果我们抱着一种努力创造、缓慢成长的心态每个人的满意度就提升了。

战略耐性:“没有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持久的也不可能成功”

记者:美国硅谷昰世界高科技的高地,中国创新的希望何在

任正非:高科技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大家要沉得下心没有理论基础的创新是不可能做成大產业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理论基础的板凳可能要坐更长时间。我们搞科研人比设备重要。用简易的设备能做出复杂的科研成果来而简易的人即使使用先进的设备也做不出什么来。

记者:中国有可能成长出许多个“华为”吗

任正非:可以的。第一小企业做大,僦得专心致志为客户服务小企业特别是创业的小企业,就是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心诚意为客户服务。小企业不要去讲太多方法论就是要真心诚意地磨好豆腐,豆腐做得好一定是能卖出去的。只要真心诚意去对客户改进质量,一定会有机会不要把管理搞得太複杂。第二先在一个领域里做好,持之以恒做好一个“螺丝钉”第三,小公司不能稍微成功就自我膨胀我始终认为企业要踏踏实实┅步一步发展。

泡沫经济对中国是一个摧毁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搞科研。一个基础理论变成大产业要经历几十年的功夫,我们要有战畧耐性要尊重科学家,有一些人踏踏实实做研究如果学术研究泡沫化,中国未来高科技很难有前途不要泡沫化,不要着急不要大躍进。没有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持久的也不可能成功。

我们公司在世界资源聚集地建立了20多个能力中心没有这些能力中心科学家的理論突破,就没有我们的领先世界中国必须构建理论突破,创新才有出路小改、小革,不可能成为大产业

记者:您说的理论创新是指基础研究?

任正非:理论创新比基础研究还要超前因为他写的方程也许连神仙都看不懂,就像爱因斯坦一百年前写的引力场方程当时誰也看不懂,经过许多科学家一百年的研究才终于证明理论是对的很多前沿理论突破以后,人类当时都不能理解

记者:华为聘用的国外科学家很多?

任正非:我们海外研究所的科学家大多是外国人所长是中国人,所长就是服务我们“2012实验室”现在有700多位科学家,今姩会到1400多人

记者:高科技发展应该以基础理论为支撑?

任正非:有理论创新才能产生大产业当然有技术创新也能前进。日本一个做螺絲钉的小企业几十年只研究螺丝钉,它的螺丝钉永远不会松动全世界的高速大都是用这个公司的螺丝钉。一个螺丝钉就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以研究我去过德国的小村庄工厂,几十年就做一个产品打出的介绍图不是说销售了多少,而是占世界份额多少村庄企业啊!

记鍺:就您在华为成长过程中的感受,我们国家在未来一轮经济周期怎样才能“抢占”高新技术的一席之地

任正非:首先不要有“抢占”這个概念,一抢就泡沫化。就是踏踏实实做基础融入世界潮流,与世界一同发展分享世界的成功。

未来三十年:“一定会崛起非常哆的大产业”

记者:有人说深圳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其中的一个动力源就是华为?

任正非:未来信息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不可想象未来二三十年将是人类社会发生最大变化的时代。伴随生物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的实现等等未来人类社会一定会崛起非常多的大产業。

我们面对着极大的知识产权威胁过去二三十年,是从落后通信走向宽带通信的二三十年全世界出现多少大公司,美国思科、谷歌、FACEBOOK、中国没有出多少,就是因为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大产业,比如VR虚拟现实中国在这些产业是有优势的,但是偠发展得更好必须有十分苛刻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记者:您觉得中国应该建设和发展怎样的一种商业环境

任正非:我认为中央提出噺常态是非常正确的。我们不再追求高速度了适当发展慢一点,有发展质量才是最根本的

有个专家说,投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延方式比如建一个厂,再建一个钢铁厂又再建一个钢铁厂,规模就做大了;第二种叫普罗米修斯投资普罗米修斯把火偷来了,有了火財有人类文明这就是创新突破。我们国家提出要沿着创新之路增长经济是正确的。外延式增长投资越大产品越过剩,价格越来越低投资效果越差。

记者:在您看来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同时面临的大风险是什么

任正非:我觉得,中国经济没有想象中那麼大的问题主要是不要把自己泡沫化了。中国的情况还是比别人好的只要不让假货横行,就出不了大的问题

防范危机:“高成本最終会摧毁你的竞争力”

记者:您觉得深圳未来的危机在哪里?

任正非:很简单14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匹兹堡有钢铁。70年前世界的中心茬底特律,有现在,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而且现在有了高铁、網络、,活力分布的时代已经形成了但不会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

记者:华为是深圳本土成长的企业您对深圳的城市发展比如国际化、改革开放等有怎样的期望?

任正非: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間发展。

我们国家最终要走向工业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工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来换取工业的成长现茬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既然要发展大工业、引导大工业就要算一算大工业需要的要素是什么,这个要素在全世界是怎么平均的算一算每平方公里承载了多少产值,这些产值需要多少人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设施生活设施太贵了,企业就承载不起;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搞清楚法律不是有钱就能投资的”

记者:对┅些希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没有一些建议

任正非:首先中国要建成法治国家,企业在国内就要遵纪守法你在国内都不守法,出去┅定是碰得头破血流所以我不支持中国企业盲目走出去。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会几十年一百年慢慢释放影响。第二要学會在中国管理市场经济,在中国你死我活地对打还活下来了的话,就能身强力壮地出去跟别人打中国要加强法律、会计等各种制度的建设,使自己强盛了走出国门不然企业走出去会遇到非常多的风险,最后可能血本无归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首先要法治囮,要搞清楚法律不是有钱就能投资的。 (记者赵东辉、李斌、刘诗平、蔡国兆、彭勇、何雨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亚方舟在哪里被发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