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是物价上涨,大量工人失业工人退休新政策,什么东西

您所在的位置:
  近几个月来,我国民生用品除公交服务、电子产品等少数价格未变甚至下降外,普遍呈上涨趋势。2010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CPI)呈前低后高趋势,平均同比上升3.3%;全年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上涨5.9%。在这一轮价格上涨中,食品类和居住类的价格上涨起了主导作用。据测算,2010年,食品类上涨7.2%。居住类上涨4.5%,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约占90%。目前看来,价格上涨的势头还非短期可止。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这&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一、当前物价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的货币流通公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次数=流通中的货币总量。20世纪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提出了类似的通货膨胀理论模型,他认为,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与意识形态无关,&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品增加的速度,而且每单位产品所配合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就愈速&。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当前物价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首先是巨额外汇储备的人民币占款。我国外汇储备从2006年的1万亿美元猛增至2010年底的2.8473万亿美元,4年间净增1.8473万亿美元。按平均7.2∶1汇率计算,即投入市场约13.3万亿元人民币。其次,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及时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政策,投入巨资&救市&。2009年除投入4万亿财政资金外,还增加了9.6万亿信贷资金,其数额之大几乎超过了上年新增贷款额5万亿元的1倍;2010年又继续新增贷款7.95万亿元,虽比上年少增 1.65万亿元,但仍超过2008年新增5万亿的59%。如此巨额资金投入市场,对缓解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也造成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仅就广义货币(M2)来讲,年各个年末余额同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73%、17.79%、28.42%、 18.94%,都分别大大超过了同年GDP增长的幅度:11.4%、9%、9.2%、10.3%(历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其中,特别是2009年,国家为刺激经济、保证增长,M2破天荒地同比增加28.42%,大大超过了同年GDP增幅19.22个百分点,紧接着2010年供应量又继续大幅上升,到 12月M2余额同比增长18.94%,仍超过同年GDP增幅8.64个百分点。从货币供应量的绝对额来看,2010年12月M2的余额高达 亿元,约合近11万亿美元,而美国同期货币供应量M2只约8.8万亿美元,我国GDP只相当于美国的1/3,货币供应量却超过美国1 /4。如此多的货币不可避免地促使物价上涨。
  不仅如此,西方各国政府为摆脱金融危机纷纷增发货币,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2008年,西方各国投入数以万亿计的美元、欧元,大大增加了世界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推高了全球物价水平;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又两次推行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美联储首次实行量宽政策,购进总额1.5万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抵押证券、&两房&债券;日美联储又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计划到2011年6月共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由于美元占据世界储备货币的霸权地位,美国增发的货币很大一部分迟早会流入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寻求更高回报,使新兴国家面临货币汇率上升压力,制造资产泡沫,推高商品价格。流入我国的&热钱&活动就是其表现之一。据估计,近两年来有上千亿美元的&热钱&涌入股市、楼市、农产品等领域兴风作浪,干扰我国经济。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公布的数据,仅从该年2月开始查实的流入我国的&热钱&就有73.5亿美元,比上年的35.4 亿美元增加1倍多。估计同年10月隐藏在我国贸易额下的&热钱&还有178.5亿美元,以及囤积香港正待涌入的&热钱&6500亿港元。不难理解,这些 &热钱&的涌入,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物价上涨。
  二、造成当前物价上涨的非货币因素
  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除了货币供应量过多以外,还有如下重要因素需要分析。
  1.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能源是一切生产企业都必需的燃料和重要成本构成因素。我国目前消费的石油约一半需要进口。2007年进口的原油、成品油达1.8亿吨,2010年更增至2亿吨以上。因此,国际油价的涨落对我国影响很大。国际油价2003年初每桶为37美元,但随后受美伊战争和美元贬值的影响,到 2008年曾涨至每桶147美元。接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曾急剧回落到每桶约50美元。但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美元超发贬值,国际油价迅速回升。尤其是2011年初以来,西亚、北非地区不少国家政局出现动荡,导致国际社会对石油供应的担心,国际油价急剧上升。2月份,国际油价已重新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关口。 在油价上涨的同时,与石油有互替关系的电、煤等能源的价格也随之上升。例如2010年3月国际炼焦煤的价格同比上涨55%;我国去年的煤炭价格亦大幅上涨,在10月份就比上月上升50%以上。
  2. 国际矿产价格上涨。矿产品是钢铁、金属产品的主要原料和主要成本因素。我国现已成为世界钢产量最大的国家,2009年粗钢达5.678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7%。但我国铁矿石十分缺乏,有一半以上需要进口,而且从2003年开始就成为了世界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进口总量的25.9%,2009年进口6.28亿吨。由于国际铁矿石受三大国际垄断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公司)的垄断和各需求国家的竞购,甚至国内各钢铁公司之间也相互抬价竞购,使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升。据计算,年我国铁矿石的进口价格上涨了3倍多。2010年4月以来,铁矿石价格谈判协议的有效期由1年缩短为1季,这可能使价格进一步上升。铜是工业企业的又一重要原料,它可用于管道、供暖、电线和通信缆线,是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的重要物资之一。由于世界最大产铜国智利在2010年初发生大地震,使铜价上涨4.5%,达到每吨7522美元;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各国对铜的需求增加,加之去年冬智利发生工人罢工,都进一步推高了铜价。据报道,2010年6月以来的三四个月之间铜价飙升约50%。
  3. 国际粮价上涨。我国本来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农业大国,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需求快速增加,对耕地形成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在日益增加,这一矛盾的存在导致我国粮食依赖进口的比例日益上升。有关资料显示,年,每年进口的谷物占全国消费量的比例未超过5%,而新世纪以来,却上升到约15%。据农业部日公布的数据,当年1-6月,大米、玉米、小麦和大麦等谷物进口量同比增加60%。其中玉米进口量同比增加26.3倍。在国际&脱石油&的潮流下,粮食作为生物燃料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近年美国40%的玉米、巴西产的50%粗糖都被用作生物乙醇的生产原料而耗费了。另外从供给方面来看,位居世界第三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去年因遭百年一遇的旱灾减产而不得不进口谷物。这就势必导致国际粮价上升。英国《金融日报》日的一篇文章透露:2010年7月份国际小麦价格上升50%;《日本经济新闻》 日报道: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上升,与同年4月初相比,玉米等主要粮价已普遍上涨5至7成。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2010年12月国际粮食价格指数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粮价大幅上涨,我国进口的粮食价格自然会随之上升。不仅如此,在国内粮食市场上,还由于外资进入后垄断、操纵市场也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如去年8月1日,在江西某县,当早稻刚上市,该县国有粮食公司和中央储备粮直属库还未入市收购的情况下,某国际粮食巨头就抢先挂牌抬价收购,每百斤出价98元,既高于去年国家制定的每百斤93元的最低收购价,也高出去年同期江西早稻的平均收购价。随着粮价上涨,相关食品乃至蔬菜等农产品也会应声上浮。
  4. 工资成本上升。随着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打工者的名义工资也必须增加,否则实际工资就要下降。例如,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已从2010年7月开始由每月 800元增至960元,增幅达20%。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会议于日通过的《关于提高企业一线职工收入水平的建议案》中还明确提出,应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CPI联动的调整机制。
  随着出口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发展,工资成本也会有上升趋势。据计算,我国从1980年到2001年之间,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贸易出口的 59.2%。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实际上是一种劳动力输出,只不过是以产品为载体的间接的劳动力输出。我国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工人工资总体水平很低,2002年每小时仅0.67美元,同年美国为15.29美元,为我国的22.8倍。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差距趋于缩小,如到2004年,美国仅为我国的18.2倍,即我国工人工资平均每小时已由0.67美元增加到0.84美元,增加了25%以上。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大量的出口贸易产品特别是加工贸易产品是靠大批农民工进城来完成的,从而必然日益形成城乡劳动力的相对紧缺,促使工资上升。加之,近年来我国一些外资企业劳资纠纷增加,迫使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有媒体报导,2010年初以来,我国工资上涨加速,各省的最低工资已经平均上调了15%-20%。工资成本普遍上涨,自然会推动产品价格普遍上升。总之,工资上升主要是物价上涨的结果,但也是物价上涨的一个原因。
  我国当前物价普遍上涨的原因,无论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还是国际能源、矿产、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内工资成本上升等,基本上都直接或间接地与2008 年国际金融有关。可以说,我国当前的物价上涨与美欧各国出现的大量失业、债务危机,甚至罢工游行、抗议示威等社会乱象一样,本质上都是2008年危机余波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性质。
  三、当前各种相关矛盾现象的分析
  在我国目前出现物价较快上涨的情况下,还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矛盾现象,往往令人疑惑不解,这里不妨进行简要分析。
  1. 物价上涨与较高失业率并存的矛盾
  按西方经济学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是反向变化的,但我国目前却存在着二者并存的反常情况,即在通货膨胀的同时,失业人口并不见减少。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的过程,原在农村潜在的大量过剩劳动力涌向城市,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而城市公有制经济在近年的改革中又有一些工人下岗失业;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一些企业破产,这就形成了较高的失业率和规模较大的失业队伍。2009年以来,虽然在政府强力干预下,我国经济复苏很快,失业情况有所缓解,但新增的就业人数基本上只够容纳新增的劳动力,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过去积存的失业量。因此,我国出现了物价上涨与较高失业率并存的状况。
  2. 产能过剩与物价上涨并存的矛盾
  目前我国产能过剩的情况是相当严峻的。按市场规律,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物价将趋于下降或稳定,至少不会快速上涨。然而我国恰恰是在这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物价上升。原因何在?这需要从价格上升的产品组成结构予以分析。一方面,如前所述,这次物价上涨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形成。月份食品价格上涨对同期CPI上升幅度的贡献率高达74%,而这些价格上涨的食品行业一般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相反,有些食品如蔬菜却因季节等因素还有供不应求的情况;另一方面,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是属于工业基础性的原材料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虽然产能过剩,但其进口的矿石原料却受国际价格上涨的影响很大。即它们产品的价格上升具有输入性的特点,而且这些行业的产品一般是居民消费品的上游产品,其价格上升迟早要影响消费品价格上涨,从而形成全面物价上涨。
  3. 人民币汇率上升与物价上涨的矛盾
  按照西方均衡汇率理论,如果一国物价上升,该国货币汇率就会下降。而我国从日新的汇改以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6.8︰1 上升到去年末6.6227︰1,半年多上升了2.68%;与此同时,CPI由7月的3.3%上升到11月的5.1%,即上升5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两头在外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人民币汇率一旦大幅度上升,就会使大批外向型企业经营困难、工人失业。我国GDP对外贸的依存度超过60%,比美、日等发达国家还要高出得多。因此,汇率的剧烈变动,必将使我国经济遭受灾难性的后果。西方国家以解决国内严重的失业问题为借口,迫使人民币升值,希望造成我国经济混乱、企业破产,然后乘机大肆收购,最终实现其控制掠夺我国经济的目的;同时还会使我国2.8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贬值。要从根本上摆脱国际垄断资本通过汇率对我国经济的掠夺和破坏,就要调整我国目前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经济结构,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建立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逐步调整汇率,以确立公平合理的汇率水平。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一国汇率上升与通货膨胀并存,在一般情况下看似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又有其相互促进、共生共存的一面。在我国目前具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经济结构下,难免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摩擦,以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日增。在已形成汇率上升预期的形势下,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便采取加息等紧缩货币政策,这又可能进一步引诱&热钱&涌入,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解铃还需系铃人&,摆脱此恶性循环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严防&热钱&流入作乱。
  从上述三种矛盾现象的分析中进一步看出,我国当前物价上涨的各种原因或多或少都与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有关。要从根本上控制物价上涨,防止通货膨胀,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作者: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问题详情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相对过剩B.工人失业C.经济萧条D.物价上涨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相对过剩B.工人失业C.经济萧条D.物价上涨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葡萄糖分子进入小肠上皮刷状缘时是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2下列关于骨骼肌收缩耦联叙述正确的是A.纵管将电兴奋传入肌细胞深部B.肌膜和横管膜L型钙通道激活C.终池内Ca2+逆浓度差进入胞质D.Ca2+与肌动蛋白钙结合亚基结合3生理止血过程中促进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原因A.内皮受损,PGI2生成B.ADP,TXA2生成C.内皮受损,内皮下胶原聚集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4与心室肌相比,窦房结细胞的生理电活动特点有A.0期去极化速度快B.静息电位绝对值小C.0期能被河豚毒素阻断D.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慢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扫码安装搜题APP,免费查看更多试题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世界全史百卷本
第082卷世界现代后期经济史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 年这个断代的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状况。书中以历史资料为依据,有重点地论述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危机的情况。同时,又从面到点,分别探讨了欧、亚、美、非、大洋洲以及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演变的特点,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另外,也结合研究经济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这个时期有关国家的经济思想流派。
  一、概述
  19世纪末、20世初,资本主义制度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世界社会经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发生了下列重大事件:即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它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根基,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各国垄断资本统治的加强,劳动群众日益贫困化;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民族经济发展缓慢,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发生危机;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及矛盾激化,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伟大的十月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又称" 垄断资本主义" 、" 现代资本主义" ,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最终形成的时代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战争,其企图是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 年的帝国主义大战,却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削弱和动摇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所有这些都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战线最薄弱的地方或国家上突破。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在上述情况下取得胜利的。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目标,也揭开了世界经济史上的新的一页,亦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开始从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迈进。
  2.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根本。从此,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迈进了它的危机时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危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体系和社会主义体系。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世界分裂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这两个经济体系之间,进行了激烈的生死斗争。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武装干涉和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而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和联共(布)党的领导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危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和奴役,使其成为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农业附庸、产品销售市场等。这一切都激起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被压迫民族革命的新时代,它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而民族解放运动斗争又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的统治,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陷入危机之中。
  三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垄断资本和垄断统治的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势力范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和各种矛盾尖锐化的集中表现。
  四是推行经济军事化。20世纪30年代,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垄断统治,摆脱经济危机,重新瓜分世界等等,都广泛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发展军事工业。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在经济军事化的过程中发展军国主义,准备发动新的侵略战争,并最终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即 年),资本主义危机的演变和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下列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年。这是资本主义经济遭受到严重的震荡和破坏时期。战后,英、法、德等各交战国家的经济,都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时期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了一个暂短的通货膨胀景气以后,又爆发了经济危机,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一直陷于困难、混乱状态。1920年,当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工业设备,盲目扩大生产,使工业生产恢复到接近战前水平时,由于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等原因,年又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波及美、英、日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损失及破坏性超过了 年和 年等历次经济危机。
  第二个时期, 年。这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处于相对的、暂短的稳定时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战争的损耗,都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更新,采用新技术,推行所谓" 产业合理化" ,实行经济军事化,恢复金本位制等政策,这些措施政策,促进了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法国、德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于1924年和1927年达到了战前水平,1926年意大利的经济也恢复到战前水平,但英国的工业生产仍处于停滞状态。但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其表现在于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数增长,农业处于慢性危机,劳动群众生活贫困等。
  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酝酿着新的经济危机。
  但各国革命斗争却处于低潮。
  这个时期,苏联在恢复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稳定发展,从1928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积极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综合国力明显增长。
  第三个时期, 年。这是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遭到破坏,经济危机非常严重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和革命运动从低潮向高潮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爆发了年和年的两次世界经济危机。
  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它是1929年10月从美国工业生产陷入危机开始的,随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的特点:一是规模大。1929年10月,危机发生于美国,然后蔓延到欧洲各国,最后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是时间长。危机始于1929年,1933年结束,持续了4 年。三是工业生产猛跌。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较1929年减少了37%以上,退到了20世纪初的水平。这个时期,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41%、28%、17%和34%。美国和日本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47%和33%。
  四是大量企业破产、失业人数猛增。这次危机,美、英、法、德等国计有30万家企业倒闭。其中:美国14万家、英国3.2 万家、法国5.7 万家、德国6 万家。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计有失业人数3000多万人,失业率为30%以上。
  此外,还有大量的半失业者。五是物价下跌。因销售困难,批发价格下跌30%以上。六是贸易额下降。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较1929年减少了70%,扣除物价因素,贸易额实际下降30%上下。其中:英、法、德、意各国的对外贸易额分别减少了40%、67%、76%、67%。美国减少了70%以上。
  六是农产品价格暴跌。危机期间,农业生产倒退,耕地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农产品价格下跌50-70 %,农民收入减少,大量农民贫困破产。此外,还有货币贬值,信用危机等,所有这一切,都使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危机加剧,促进了革命斗争的发展。
  年经济危机后,欧洲各国经济进入经济萧条时期。直至1936年,经济开始复苏。但好景不长,1937年下半年,欧洲各国和美国等国家,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年的经济危机,也给各资本主义国家以沉重的打击。1937年,英、法国家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10%和16%,美国下降了22%。德、意、日等国,因实行经济军事化,侥幸摆脱了这次危机的袭击。1938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为1800万人。农业危机继续尖锐化。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抑制了这次经济危机的发展。
  30年代,当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危机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正在顺利地发展,完成了5 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加强了苏联的经济实力。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在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采取了一系列" 反危机" 措施,但无法消除危机的根源。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仍不断地发生周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
  3.帝国主义各国垄断资本的发展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各国垄断资本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各国垄断资本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头几年出现了暂短的通货膨胀" 景气" ,以及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推行" 产业合理化"措施和发展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加上帝国主义国家实行侵略扩张政策,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斗争的加剧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资本的集中,促进各国垄断资本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垄断资本发展的标志为:
  (1)垄断组织的发展。这个时期,各国原有的垄断组织的资本、规模和实力都有所扩大。美国和德国的垄断化水平名列前茅,美国的少数垄断组织控制了主要工业部门的生产,德国的垄断组织控制了全国的军工产品生产,英国的炼钢公司控制了军火、机器制造业的生产,法国十家冶金公司控制了全国冶金工业总产量的75%,意大利的大型垄断组织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2)建立了大量新型垄断组织。这个时期,世界各国在工业部门中都建立了一批新的垄断组织,其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 新政" ,并根据" 反危机" 法令,建立各种" 调节经济" 的组织。英国和法国实行强制卡特尔化,并分别对电力输配网、铁路等实行" 国有化".1932年德国建立了2500个卡特尔,意大利在采掘、煤炭、钢铁、电力、制造业、化工等部门建立了一些新的垄断组织,它们控制了工业生产的70-90%。垄断组织的发展,加强了垄断资本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的统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0年代世界爆发特大危机以后,许多国家采取了各种" 反危机" 措施和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这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组织形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法西斯德国是实行军事统制经济的国家,这个时期,德国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一是德国政府扩大对垄断集团的军事订货,旨在保证垄断组织获得高额利润;二是法西斯德国推行强制卡特尔化政策,加强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三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军事化方针的干预和调控,发展军工生产;四是发展德国的国家所有制,推行国有财产私有化政策;五是国家大力支持垄断集团的发展,加强对外实行扩张和掠夺,等。
  日本、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都是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军事化条件下,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的法西斯官僚和大财阀控制国家政权,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建立各种垄断组织,实行卡特尔化和托拉斯化。在 年间,日本先后创建了30多个贩卖股份公司,统制公司等卡特尔组织。同时,通过兼并手段,将50多个财阀企业分别建立了钢铁、纺织、化学、汽车、铁路、食品等大型托拉斯,其中著名的是日本制铁公司,它垄断了钢铁生产总量的96%。自1922年以来,意大利就实行统制经济。在30年代期间,意大利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发展标志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联合统治加强,1933年建立了工业复兴公司(即伊利公司),年又建立了20多个全国性的行业劳资协会,同时加强对财政金融和外贸的控制,实行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政策。由于实行上述政策,国家垄断资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1939年上半年,占意大利全国股份公司总数16%的股份公司,其资本约占全国股份资本总数的90%。
  另一类是美、英、法国家实行非军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美国是这类国家的典型,主要是推行" 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他提出了" 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所谓新政,就是指为了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和萧条所采取的各种社会经济政策的统称。新政的政策包括财政信贷、工业、农业和城市等经济政策和法令。美国实行新政,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了卡特尔,加强了美国垄断组织的统治,保证了垄断利润。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各公司的税前利润额高达260 多亿美元。1939年,美国200 家非金融大公司的资产在全部非金融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为55%。资本集中有所增长,1935年美国摩根等八大财团的资产计有600 多亿美元。
  英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美国一样,同属一个类型,主要是采取平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30年代,英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是:建立英镑集团、推行帝国特惠制和高关税保护政策;国家支持英国垄断组织和国际垄断组织;推行军备竞赛政策、加强备战;政府对落后经济部门实行贷款、低利政策;垄断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等。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发展,在30年代中期,英国终于变成了垄断资本高度发达的国家。
  在30年代,法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有一些发展,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将法国经济从萧条中摆脱出来。
  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
  国际垄断组织,又称国际垄断同盟,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大型垄断组织按协议自愿组成的一种国际性经济联盟。战后,它获得了迅速发展。其发展标志:一是数量增加。1939年,国际卡特尔的数量从1931年的320 多个发展到1200多个。二是国际垄断组织形式多样化。这个时期,它的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和国际康采恩等。世界著名的国际垄断组织有:国际航运卡特尔、国际钢铁卡特尔、国际电气卡特尔、国际石油卡特尔等。三是垄断范围扩大。战后时期,世界各国垄断组织的活动范围,从欧洲扩张到世界各地,它不仅制订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垄断销售、分割原料及投资场所,而且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企图瓜分世界。因此,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垄断资本和垄断统治等矛盾激化起来。
  资本输出的增长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方面。所谓资本输出,就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为了取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所进行的投资或贷款活动。战后时期,欧洲各国的资本输出有增长趋势。年,英国资本输出额从134 亿美元扩大至140 亿美元。年,法国资本输出从35亿美元增长到39亿美元。德国资本输出从12亿美元增加至40亿美元。20~30年代,意大利的菲亚特、皮雷利、费鲁齐等十大私人企业集团,扩大了国外直接投资,先后在国外建立了16个企业。
  欧洲各国的资本输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另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不仅获得了高额垄断利润,促进了商品输出;而且可以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破坏当地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运动。
  劳动群众的贫困化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通过对国内外人民的统治与剥削,获得了高额垄断利润。与此同时,各国的劳动群众情况却日益贫困化。垄断资本家借口实行" 产业合理化" 等措施,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加强剥削,工人实际工资不断下降;世界经济危机使大量工人失业,英国工人的失业率为30%以上,美国、德国的工人失业率一般都在40%以上。在30年代期间,尽管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有所回升,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未获得重大改善。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加强经济军事化,对劳动者剥削加强,从而使劳动群众生活状况更加恶化。与此同时,各国的农民和中小农场主在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慢性农业危机的制约下,也纷纷破产。垄断资本的统治与剥削,导致了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反抗垄断资本统治的斗争。
  4.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这时,帝国主义已将世界领土瓜分完毕,世界上计有70%的国家或地区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庸国,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入总危机阶段后,帝国主义不仅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的控制和剥削,使殖民地劳动者的生活日益恶化;而且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获得了一些发展,民族资本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这种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条件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不断加剧,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一切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出现了危机。
  现代后期,各国垄断资本为了争夺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其手段之一是通过资本输出加强控制其所属殖民地的经济命脉和政治。1939年,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投资较1913年扩大了一倍以上。
  英国垄断资本通过经理行控制了印度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大量种植园,并通过在印度投资建立金融银行机构,操纵印度的财政金融、保险、外贸、运输等国民经济命脉。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及垄断资本控制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附属国的绝大部分资源,而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则控制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矿藏和重要战略资源的50-100%。
  在帝国主义和外国垄断资本的支配及控制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继续实行片面地发展一种或几种出口农作物,并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农业附庸。经济的片面发展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各国都有明显的表现。
  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印度片面地发展棉花、黄麻、花生、茶叶等出口作物;埃及则片面地发展棉花;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片面发展可可、咖啡、棉花、花生等出口作物;美洲地区大都片面发展咖啡、糖、香蕉等出口农产品;大洋洲殖民地片面发展羊毛、椰油、香蕉等农作物。由于片面发展出口作物,破坏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经济结构,造成了粮食生产落后,粮食供应不足等。在片面发展出口作物的影响下,农村阶级分化加剧,广大农民贫困破产,沦为佃农,过着极端困苦的生活。
  尽管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采取抑制或摧残民族工业的政策,但从年,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工业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是;民族资本增长,建立了一些轻工业和重工业部门。如战后印度发展了棉纺织业,建立了制糖、钢铁、水泥等民族资本工业。这个时期,埃及的民族资本也建立了纺织、食品、制糖、加工、烟草、肥皂、榨油、水泥等现代工业。1939年,埃及的工业投资较1914年增长了64%。但埃及的民族工业具有一些殖民色彩,其主要标志是一些重要工业部门被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控制和操纵。这个时期,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美洲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工业,如纺织、食品工业等也获得了一些发展。
  然而,各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例如,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由于外国垄断资本的排挤与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摧残,旧中国的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个时期,法属北非一些国家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基本上没有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由于帝国主义及垄断资本的控制和操纵,加之工业设备、技术、资源靠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因此,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基础是十分薄弱的,其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随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民族解放斗争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矛盾的加剧。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45年,垄断资本为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统治、剥削,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争夺的加剧,又使亚、非、美洲国家的经济日益殖民化,所有这一切,都促使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矛盾的尖锐化。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和间接地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的基础。
  第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削弱了整个帝国主义的力量,而且开辟了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革命的新时代。现代后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亚、非、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风起云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帝反殖斗争,工人、农民举行了罢工和起义。1919年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 五四" 运动,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开展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斗争。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反对荷兰殖民主义的民族起义。20年代,埃及人民开展了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斗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帝反殖斗争。亚、非、美洲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给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以沉重的打击。
  第三,社会主义革命发展,殖民地宣布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而且鼓舞了亚、非、美、大洋洲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许多殖民地国家反对宗主国的控制和统治,宣布独立。
  上述情况表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已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而且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也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运用间接手段,从经济、政治、军事上控制原有殖民地及附属国,并通过贷款、" 赠予" 、" 经济援助" 、" 技术合作" 、倾销商品、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等方式,控制殖民地经济。
  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经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论是德意日轴心国法西斯集团,还是英法美反法西斯同盟国集团,都实行战时经济。战时经济政策推动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军事化的发展。这个时期,各国的战时经济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表现如下:
  一是建立了战时经济调节机构。在大战期间,德、美、英、日、意等主要交战国都先后建立了战时经济" 调节机构" ,并由各国的金融寡头和其代理人把持。如德国在国防军最高指挥部下设立经济总署,军备委员会等;英国建立了由金融工业寡头控制的战时内阁和经济管制机构;美国建立了" 战时生产管理局" 等经济调节机构;日本建立了战时统制经济机构以及企划院等。
  二是积极发展军工生产。在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各国政府为了保证战争的需要,大力发展军用品生产,压缩民用消费品生产。为了军工生产,各国政府向垄断资本组织扩大军事订货,建立国有军工企业,加强对进口原料和分配的控制及管理,将关闭中小企业的劳力及设备改为从事军工生产等。
  三是扩大军费。在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加重租税、扩大国债发行、通货膨胀等办法,筹集了大量军费,用于扩大军工生产,并将巨额战争费用负担转嫁给广大劳动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的战费支出高达11170 亿美元,它约占各国同期国民收入的60%以上。
  四是强制推行卡特尔化。在大战时期,各国垄断资本为了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商品销售市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强制推行垄断组织的卡特尔化。有些国家建立了全国性的垄断组织,旨在加强垄断资本势力。例如,德国建立了所谓行业" 最高同盟" ,美国建立了" 工业委员会" ,日本建立了" 国策公司"等等。
  五是人民生活困苦、垄断组织发财。战时,垄断资本的统治,加强了对本国和殖民地、附属国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各国政府对居民消费实行定额配给制度,劳动者勒紧裤带,生活极端困苦。各国政府除了加强对劳动者进行掠夺以外,还通过财政经济补贴和税收优待等手段,帮助垄断组织发战争财。
  此外,大战时期,法国、比利时、波兰等被法西斯军队占领的国家,大都沦为殖民地。这时,国家的经济都被迫为德国等侵略军的军事目标服务。
  这个时期,殖民地、附属国的经济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各宗主国在殖民地进行猖狂的掠夺战略物资,加重捐税、摊派公债、强行借款、滥发军用券、敲榨勒索各种" 献金" ,目的是将战争负担转嫁给殖民地人民,结果使殖民地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物价猛涨,劳动人民的生活恶化。这些都为战后各国民族解放斗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938年8 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1941年6 月22日(星期日),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人民奋起抗击德国法西斯,从此,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了。
  苏德战争爆发,根本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战争爆发后,苏联为了反抗德国的侵略,于1941年6 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领导战时全部工作。同时,改组国民经济,组织疏散工作,实行战时经济体制。为了改组国民经济,苏联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将全部经济生活转向战时轨道,建立军工企业,发展军工生产;二是将战区的重要的生产技术设备、物资、人力东迁,迅速恢复与发展生产;三是在东部地区建立新型企业,增加军工产品生产;四是将民用工业企业改组为军工企业,等等。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苏联战时经济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战争所需的军工产品、物资和食品等,为苏联打败法西斯德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表明,"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的行动准则有力地动员苏联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同时,战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经住了最严峻的考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它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也给世界经济及财富造成了极严重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人口约18亿,它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在战争中死伤人员计有6700多万人,物质财富损失约4 万亿美元以上。第二、战争促使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的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体系,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打败了,政治经济残破不堪。英、法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严重地被削弱了,元气大伤;美国在战争中提高了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剥削者和超级大国。苏联在战争中经济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但它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捍卫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战争推动了某些科学技术的突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军事需要,引起了科技领域出现一些新科技成果,它包括应用电子计算机、航空技术、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新材料等,应用新科技成果对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第四,战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混乱,削弱了资本主义体系,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族经济有所发展,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系列国家要求或宣布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宗主国的奴役和统治,这些都意味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面临着严重危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鼓舞了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战后,在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些,不仅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危机的发展,而且意味着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及政治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发展。
  必须指出的是,世界现代后期,由于当时各国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在各国的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思想、理论、学派、主义。
  这个时期,主要的经济思想流派有:凯恩斯主义、弗莱堡学派、制度学派、比较经济学派、福利经济学派、计量学派等。这些经济思想流派的经济学说对当时以及此后的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凯恩斯主义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特殊影响,使其被誉为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界的一场革命。
  二、欧洲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矛盾加剧的结果。这次战争不仅削弱了世界帝国主义的力量,而且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及政治危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分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欧洲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至1945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坎坷的道路。它先后经历了战后初期的经济政治动荡年代,这时欧洲各国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资本主义体系进入了经济政治危机时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的基本特征,象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的特征一样,大同小异。从1939年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至1945年战争结束,欧洲各国普遍实行战时经济,各国的垄断资本获得了新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既使帝国主义出现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又使整个欧洲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削弱,加深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1945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手恢复和发展经济。
  1.欧洲经济概况
  年,欧洲各国的经济演变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20年代的欧洲经济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德国正式投降。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从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大战结束时,欧洲各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工厂企业毁坏,生产设备短缺,工业生产锐减。农业生产也因牲畜、机具、劳力缺乏而大幅度下降。1919年,欧洲各国工业生产较1913年约下降了12.3%,对外贸易额下降了23%,一些重要工业品的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农业生产仍处于慢性危机之中。随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从战时经济向平时经济过渡,经济有所回升。但有些国家经过波动和一个暂短的通货膨胀景气之后,1920年又发生了经济危机。这些情况表明,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经济处于动荡年代,恢复也很缓慢。但这个时期,欧洲国家的经济状况是参差不齐的。英、法经济在战时受到严重破坏,所以战后经济恢复缓慢,工业生产下降,消费品缺乏,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困苦。
  1919年,英国的工业生产仍低于1913年水平。法国的经济在战时遭到了更严重的创伤,因而经济恢复更加缓慢,1919年,法国的工业生产仅占1913年水平的57%,1920年法国的农业指数占战前1913年水平的85%。战后,德国因割地赔款,在战争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疮痍满目,经济混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经历年的经济危机后,欧洲国家的经济政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从年,欧洲国家的经济获得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法国的工业生产超过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德国和英国的工业生产也于1927年分别达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但是,这个时期,欧洲一些国家仍存在慢性农业危机等经济问题。
  总之,在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这个时期,欧洲国家进行固定资本更新,推动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生产的增长;二是在生产中实行技术革新。主要是在生产中使用各种新机器、新式内燃机、新的金属加工技术、电气化、化学化、综合利用原料和燃料以及汽车运输等,利用新技术促进了新工业部门和生产的发展;三是采用现代的生产和销售方法。这个时期,欧洲国家在生产中广泛推行" 资本主义合理化" 的措施,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也加强了对工人及劳动者剥削。同时,在商品经营中采用扩大销售额的新型市场营销方式,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欧洲国家的商品生产增长和市场繁荣。四是欧洲国家恢复金本位制。这也有利于稳定货币,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五是一些国家获得赔款和资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从德国获得了巨额赔款和收复失地,获得了丰富资源;德国战后也得到了道威斯计划和美国垄断资本的财政帮助,这也是促进欧洲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这个时期,欧洲经济还存在企业开工不足,大量工人失业,农业处于慢性危机,垄断资本剥削加强等问题。
  (2)30年代的欧洲经济
  20世纪30年代,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危机和萧条的时期。这个时期,欧洲国家经济有以下特点:首先,爆发了经济危机。30年代,欧洲国家先后爆发了年和年的两次经济危机。欧洲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这两次经济危机,不仅给欧洲经济沉重的打击,而且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激化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西方资产阶级至今提及特大经济危机时,仍旧谈虎变色,心有余悸。
  其次,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0年代,欧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30年代特大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欧洲各国采取了一系列" 反危机" 措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0年代,欧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投资建立国有企业。二是对经营不善的企业实行国有化。即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高价收买或支付补偿金等方式,将某些私营企业收归国有。如英国对电力输配网、法国对铁路、意大利通过工业复兴公司、融资公司等组织,对私人企业、钢铁、海运、电信、电力等工业实行资产阶级国有化。三是国家支持垄断组织实行对外经济扩张政策。欧洲各国政府,一方面采取出口补助、减免出口税等手段来鼓励垄断组织对外倾销商品,另一方面通过实行高关税政策,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保护垄断组织利润,还支持垄断组织建立跨国公司,掠夺他国财富。四是扩大垄断组织的经济实力。欧洲各国政府除制定法律保护垄断组织外,还通过贷款、津贴、补助、减免税、利息率等办法,帮助垄断组织企业发展生产。五是欧洲各国政府扩大对垄断组织的商品采购和军事订货,为其提供巨额资本,保证其利润。垄断资本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尖锐化。
  但欧洲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同的。例如,德国是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在经济军事化的条件下,以保证垄断资本组织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为目标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意大利与德国同属一个类型。
  30年代,英国采取平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它和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属于同一个模式。这个时期,法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法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使法国经济摆脱萧条的境界。
  (3)40年代的欧洲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进入了新的阶段。
  从1939年9 月至1945年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战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国民经济从平时经济转向战争轨道,并普遍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由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垄断资本集团的军事订货,建立军工企业,发展垄断资本组织等,所有这一切,都促进了各国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提高了各国的经济军事化水平。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经济,各具特点。希特勒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在大战期间,为了保证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强制推行战时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军事化调节。这个措施促进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同时,德国法西斯还加强对法国、比利时、荷兰、波兰、丹麦、挪威等占领区,进行疯狂的掠夺,主要是掠夺企业设备、各种物资、贵重金属、原材料、农作物、劳动力等,其目的是使被占领国沦为占领者的殖民地,强迫被占领国为其侵略战争军事需要服务。由于法西斯德国政府加强对本国人民的剥削和疯狂地搜刮各个占领地,从而推动了德国工业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组织的扩大。如 年,德国的军工生产扩大了4 倍。国家垄断资本组织的数量增加,其资本约占全国资本总额的33%以上。
  意大利是轴心国的一个重要成员国,它于1922年建立了法西斯制度,自30年代以来,意大利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干预经济,加强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且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的军费支出约占国家预算的60%以上。由于财政赤字,物价暴涨,工农业生产不景气,所以,战时经济极为混乱。为了保证战争军需品供应,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推行军事国家垄断调节策略,在军工部门实行原料合理供应制度,将一系列工业企业改为军工企业。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意大利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与战前1939年比,1945年意大利的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分别下降了46%和40%,人民经济生活极为艰苦。
  英国是同盟国的重要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英国建立了由垄断资本控制的战时内阁,实行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并对战时经济进行严格的干预、控制与管理。在战时,英国的经济和工业生产都有一定的发展,1944年,英国的工业生产较1939年约增加了25%。这种增长,一方面是靠发展军事工业生产;另一方面是根据" 租借法案" 精神,美国将270 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支持英国。后来,由于德国对英国的工厂企业实行空袭,自1945年开始,英国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因此,战时英国的国民收入减少,军费在预算中所占比重不断增长。例如,"1945 /46年度的国民收入从1939/40年度的5075百万英镑下降至3481百万英镑。军费支出占预算的比重也从1939/40年度的45%上升到1944/45年度的83%。" 几乎翻了一番。由于农业生产下降,从1940年初开始,英国政府对重要粮食产品实行定额配给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占领了法国,从此法国变成了德国的殖民地及附庸国。德国为了加强对法国的占领和掠夺,于1940年6 月,与法国贝当政府签订了所谓的" 停战协定" ,这样,法国就实行战时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为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战争服务。在占领法国期间,德国对法国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劫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机器设备,原材料和粮食等物资,还将法国大量的劳动力运往德国服劳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迫向德国交纳的贡赋及占领费计8600多亿法郎,这些巨额军费,不仅使法国经济元气大伤,而且造成了工农业生产严重衰退。在被占领时期,法国的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战争财,成万个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广大劳动者处于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巨大的战争,它给欧洲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这次战争交战国的军费支出达1 万亿美元,人员伤死达3691万人,其中苏联为2000多万,德国700 万,波兰600 万,南斯拉夫160 万,法国60万,英国42万,意大利33万,等等;同时,经济损失惨重,据有关统计资料记载,物质损失高达4 万亿美元。大战中,各国经济损失程度是不同的。
  1945年5 月8 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资后,德国经济彻底崩溃,法国经济严重削弱,英国经济元气大伤,意大利经济陷入混乱状态,百业凋弊,财政赤字,民不聊生,其他欧洲国家经济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苏联经济在战争初期遭到严重损失,但经过改组,国民经济逐渐恢复与发展。战后,欧洲各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的新时期。
  综观世界现代后期,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是不同的,而且各有特点。
  下面重点介绍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2.英国经济
  (1)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经济
  ①战后初期的英国经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社会进入它的政治动荡、经济虚弱的年代。在战后的头几年,英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动荡不定的状态。这几个年头,英国经济的特点是先萧条、衰落,后略有回升。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工业生产下跌。战后,英国的工业生产迅速下降。1918年,工业生产较1913年下降了19%。工业生产下降的特点:一方面是重工业生产猛跌。例如,1919年的钢产量从1917年的972 万吨下降为789 万吨。同时,煤、生铁、造船产量也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是轻工业生产衰落,主要是日用消费品缺乏。棉花消费量也减少了很多。
  二是农业生产下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急剧下降。这个时期,小麦、大麦、谷物等农产品都大幅度下降。加上粮食进口困难,国内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危机。
  三是物价暴涨。由于消费品生产严重不足,农业生产下降,市场消费品短缺,造成了物价上涨。1919年,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以1913年为100)
  上升为242 %,英镑购买力仅为1913年的30%左右。并于1919年停止金本位制。
  四是对外贸易恶化。战后由于德国实行经济封锁,商船大量减少。加之国内消费品生产猛跌,造成了英国对外贸易衰落。例如,年,出口贸易额从52520 万英镑下降为50140 万英镑;进口贸易额从76870 万英镑增长至128520万英镑。造成了对外贸易的巨额逆差。为了解决贸易逆差,英国被迫减少国外投资,1919年,英国的资本输出额从1914年的180 亿美元减少为134 亿美元。同时,还向美国借债9 亿美元。
  五是政治经济动荡不定。这些年代里,因工农业生产下降,造成大量工人失业。物价暴涨,又导致了工人实际工资大幅度下跌。同时,英国统治阶级也加强对工人群众的剥削及压迫。这些情况推动了人民反对英国垄断资本的斗争。
  六是经济的初步回升。战后,英国经历数年的政治经济动荡之后,于1920年初,英国开始出现了短暂的经济回升现象。它的标志是生产略有恢复,商业兴旺,市场活跃,外贸稍有发展等等。例如,年,国民收入从236800万英镑增长至566400万英镑。工业生产总值有较大的提高,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从1919年的88%上升为1920年的95%。
  ②年的英国经济危机。英国经济经历半年多的虚假繁荣后,终于在1920年冬季又爆发了经济危机。年的英国经济危机有以下特点:
  第一,工业生产萎缩。年的经济危机是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爆发。这次危机的表现之一,就是生产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在危机期间,整个工业生产从最高点至最低点减少了46%。其中,重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较轻工业下降幅度大一些。例如,1920年,煤产量下降29%,生铁产量下降67%,钢产量下降59%,造船吨位下降68%,棉花消费量下降43%。造成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生产过剩和居民的购买力过低。
  第二,工农业产品价格暴跌。在危机期间,工业原料、产品和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1920年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了49%。在危机期间,由于世界市场小麦价格下跌50%,肉、乳、蛋类产品价格下降30~50%。外国商人利用英国取消粮食谷物进口限制政策的时机,向英国大量倾销粮食等农产品,这不仅排挤了英国农产品市场,而且促使英国农产品价格下降。
  第三,工人失业增加。由于经济危机,英国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地将危机损失转嫁于工人劳动群众身上,大量地解雇工人,造成大批工人失业。1921年,英国约有失业者200 多万人。失业率为15%。同时,资本家大幅度地削减在业工人的工资。这些都促使工人进行罢工,要求工作和提高工资的斗争,加深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第四,对外贸易额下降。经济危机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下降。1920年,出口额下降了44.6%,进口额下跌了41.8%。对外贸易额下降严重制约了英国经济及财政状况。
  第五,农业生产衰落。战后,英国对农业实行扶植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但在经济危机期间,英国一方面停止扶持农业、取消补助,另一方面取消谷物进口限制政策,结果导致了播种面和粮食产量都减少了50%左右,大量中小农场破产,造成了英国农业衰落,被迫进口粮食及畜产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③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从1920年冬至1929年,英国经济一直处于萧条、不景气时期。1929年危机爆发后进一步加深了英国经济的衰落和停滞不前。这个时期,英国经济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新工业行业生产增长。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经济基本上处于萧条、衰落和不稳定局面。在工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从年的十年期间,除年工业生产接近或达到战前1913年水平以外,其它年份的工业生产都属于负增长。年,英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7 %。
  其中1929年工业生产超过战前1913年水平的5.7 %。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英国工业生产增长最低。例如,年,美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4.3%,法国增长9.4 %,德国增长7.1 %,日本增长3 %。英国工业生产发展的特点:一方面是纺织、采煤、钢铁、机器制造、造船等老基础工业部门逐渐衰落。其主要标志是工业产量锐减,工业技术设备陈旧落后,设备利用率低,工人失业率较高,等等。另一方面是汽车、电气、化学、有色金属等新工业行业蓬勃发展。其主要表现是应用先进技术,工业产量倍增。例如,1929年新工业生产值在英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1907年的7 %提高至14%。尽管英国的新工业有所发展,但它的工业仍较其他国家落后。从1913年至1930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的比重从14%下降为10%;同期,美国的比重从36%上升为42%;法国从6 %上升为8 %;日本从1 %上升为3 %;德国从16%下降为11%。这个时期,影响英国工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国外市场萎缩,工业产品竞争能力下降,资本输出增长过猛等。
  第二,对外贸易额下降。20年代,随着英国经济衰落,国外市场日益萎缩,英镑的国际金融地位下降,商品市场竞争能力削弱,导致了英国对外贸易停滞不前,日益恶化。其主要表现是贸易额下降,贸易逆差扩大。1929年,英国外贸出口额从1920年的13.4亿英镑下降至7.3 亿英镑;进口贸易额也从1920年的19.3亿英镑下降至12.2亿英镑。对外贸易逆差高达4 亿英镑以上。这个时期,英国对外贸易额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也从1913年的15%下降至1929年的11%。
  第三,资本输出猛增。20年代,英国政府为了发展工业,提高国际金融地位,弥补巨额贸易逆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资本输出。就是说,1929年英国的资本输出总额从1919年的134 亿美元增加至181 亿美元,基本上达到了亿美元的水平。
  第四,农业继续衰退。在20年代期间,英国农业继续处于停滞、衰落状态。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萎缩。从年,英国的小麦、大麦等农作物播种面积都大幅度下降。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从80.1万公倾下降为56.1万公顷;小麦产量从15.8百万公担下降至13.5百万公担。大麦播种面积从82.9万公顷减至49.5万公顷,产量从15.8百万公担下降为11.2百万公担。英国谷物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后政府停止对农业补贴,取消了谷物粮食等农产品进口限制政策,国外廉价粮食冲击等。二是畜牧业生产下降。例如,年,牲畜头数大量下跌。例如,牛从1170万头下降至790 万头,猪从310 万头下降至270 万头,羊从2330万头上升为2430万头。三是农场破产数量增加。例如,年,英国的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小农场从44万个减为40万个。其他地方中小农场破产数量也很惊人。四是农业工人失业人数日益增长。
  第五,垄断组织的发展。20年代期间,由于生产与资本的集中化,新工业部门的兴起和工业兼并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垄断组织的发展。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康采恩垄断组织的发展。在20年代,英国的康采恩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所谓康采恩,就是指多种企业集团,它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
  这种组织由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联合起来,以资本实力雄厚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所组成的一种多种企业集团。例如,英国的维克斯公司在20年代发展为大康采恩垄断组织。它联合了大批工业企业,并以军火及机器制造业为核心组成了制造军火、军用材料、金属、船只、飞机、电气设备等多种康采恩企业集团。此外,这个时期,英国还出现了大型化学康采恩,它控制了英国基本化学生产的95%,合成氮的100 %,染料生产的40%以上。英荷龙尼莱佛康采恩垄断组织既控制了国内人造奶酪及肥皂生产的90%,又通过国外公司及企业垄断产品的生产和营销。
  二是出现了垄断联合组织。所谓垄断联合组织,就是指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集中与企业联合的一种组织形式。在20年代,英国实行经济干预政策,促进了铁路、煤矿、造船等工商业企业及银行业的垄断化。例如,1921年,英国根据法律规定将1914年前已实行垄断化的11个铁路公司进一步合并为四个铁路垄断联合组织。这些组织规模大、资本雄厚、控制了全国铁路运输量的95%以上。20年代,英国还建立了煤矿卡特尔垄断组织,它控制了全国的煤矿生产和销售。1926年,英国在造船业中建立了10个造船公司,它大约控制了英国造船业生产总量的2 /3 以上。在纺织工业中也出现了垄断联合组织。如1929年,英国建立了兰开夏棉纺织联合公司,这个公司联合了约140 家纺织企业。
  三是实行个别行业国有化。例如,1926年英国在电力工业实行国有化。
  国家投资兴建" 格里德" 高压输电网,并建立国家电力管理局,负责电力的生产、购买、分配等工作。
  20世纪20年代,英国垄断组织的发展,不仅加强垄断资本集团的政治及经济统治,而且也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垄断组织的利润,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激发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状况日益恶化。
  (2)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经济
  在30年代期间,英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以下情况:
  ①发生了年的经济危机。年,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发生了经济危机。由于20年代期间,英国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未曾出现经济高涨现象,造成了英国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迫使英国经济更加依赖世界市场。因此,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就象暴风一样,立即席卷英国。这次英国经济危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生产下降。在经济危机期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从危机前最高点至危机时最低点,约下降了24%,倒退到1897年的水平。主要工业部门生产萎缩比较严重。例如,生铁产量下降52.9%,钢产量下降46%,造船吨位下降91%,棉花消量下降27.5%。同时,大量工业设备被闲置或没有利用。
  二是工人失业人数增加。在危机期间,英国的工人失业人数不断增长。
  1929年失业人数为116 万人,1930年为191 万人,1931年为271 万人,1932年为284 万人,1933年为250 万人。平均失业率为22%以上。在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生活处境困难。
  三是工商企业破产倒闭。在危机期间,年,英国有2 万多家企业破产。
  四是对外贸易额下降。经济危机给英国对外贸易沉重的打击,使贸易额大幅度下降。1929年,英国的出口贸易额下降66%,进口额下降62%。并出现了4 亿英镑的贸易逆差。从而形成了银根奇缺,废除金本位制,货币贬值。
  五是物价猛跌。这次危机打击了农业,也使农业陷入了危机,造成农产品过剩,工农业产品价格惨跌。1929年,英国的批发价格总指数下降了57.8%。农业收入大幅度下降,耕地面积锐减,破产农民及农场激增。
  总之,这次空前的经济危机使英国经济长期处于萧条,使政治危机更加深刻化。
  ②英国政府的反危机措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英国统治阶级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巩固其在国内外的统治,维护其国际地位,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的经济措施,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行所谓" 节约" 政策。1930年英国政府削减失业保险补助金,降低工人工资水平,提高各种税收率等。这些措施使劳动人民生活日益恶化。
  第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政府,为了摆脱危机,从1932年起采取下列政策:一方面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另一方面推行保护关税政策。这是英国政府采取高额关税和限制商品进口措施,从而保护本国市场,防止外国商品竞争的一种政策。具体做法是对进入英国市场的外国商品征收10~33.3%的进口税,从而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同时,英国实行对本国出口商品的优惠及补贴政策,目的是鼓励商品进口,争夺国外市场。
  此外,还实行英镑贬值,以推动出口贸易。后来,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和关税壁垒政策,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从而加剧了英国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矛盾。
  第三、缔结帝国特惠制协议。在经济危机期间,英国为了维护国外市场,加强殖民地统治,于1932年在加拿大城市渥太华召开帝国会议,并同各个殖民地和自治领签订了帝国特惠制协议,目的是共同保护关税。协议规定,英国从殖民地或自治领进口的商品实行免税或减税优惠政策,其中免税进口商品占80%,20%的进口商品课征关税10%。同时,英国限制本国从帝国以外的国家进口农产品。但殖民地从英国进口的工业品应按商品价值减税20%。
  此外,还提高一般国家的进口商品关税率,目的是防止外国商品向英帝国市场倾销。
  另外,英国为了摆脱危机还采取了其他经济政策,一方面是建立英镑集团,它于1931年9 月建立,这是一种以英镑为中心的排他性货币集团,其目的是控制殖民地的金融和贸易,加强贸易战;另一方面是鼓励扩大国内投资,减少资本输出,降低银行利率。1932年,英国的银行利率从5 %降至2 %。
  英国的反危机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促进了经济复苏。但它无法根本解决英国经济衰落和资本主义危机。
  ③30年代的英国经济简况。
  第一,30年代中期的工业回升。1929年经济危机,经历1932年的最低点后,工业生产开始逐渐缓慢回升。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较1929年提高了约24%。其中发电量、钢产量、汽车产量等都有较大的增长。由于工业生产发展,使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29年的9 %提高至1937年的11%。
  这个时期,英国工业生产发展具有下列两大特征:
  一是新兴工业部门生产大幅度增长。在30年代,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和涉及军工生产的重工业部门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因为,这个时期,英国积极加强备战,扩大军事订货和军费,从而推动了采煤、钢铁、机器制造、汽车、飞机、化学、建筑等工业部门生产的发展。1937年,英国军费支出从1935年的1.2 亿英镑扩大至2.4 亿英镑。扩军备战不仅刺激了与军工有关的重工业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发展。1937年,新工业部门生产总值在英国整个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29年的约14%增加至约18%。
  二是老工业部门生产继续下降。这个时期,英国的纺织、造船、煤矿等老工业部门的生产继续下跌,并处于慢性危机之中。例如,1937年,老工业部门的生产一直未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老工业部门生产萎缩、下降、衰落的原因,主要是技术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低,出口贸易额成倍下降。
  第二,30年代英国的农业生产。30年代,英国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也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英国农业生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播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1938年,英国的小麦播种面积从1929年的56万公顷扩大至78万公顷。其它大麦、谷物播种面积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与此同时,农业产量也有一定的提高。1938年,小麦产量从1929年的1350万公担增加至1990万公担。但农业生产未恢复到1918年的水平。30年代,谷物进口量在全国粮食消费总量中仍占70%左右。
  二是畜牧业略有发展。例如,1937年,英国的绵羊头数从1929年的2430万头扩大至2550万头。但这个时期的畜产品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因此,仍有肉类产品进口。 年,英国的肉类进口量占全国消费量的85%。
  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1939年,英国的农用拖拉机从1931年的2.2 万台增长至52.6万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
  30年代,英国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主要采取了下列政策措施:首先,重新实行对农业的财政补助和保护政策。英国政府为了恢复农业,保证地主及农场主的利润收入,对小麦、大麦、甜菜、牲畜等重要农产品实行财政补贴。
  其次,限制食品进口。为了发展本国农业,1931年,英国放弃农产品进口的自由贸易政策,实行限制食品进口政策。再次,执行帝国特惠协议。即英国对从帝国自治领及殖民地进口的粮食实行优惠,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必须按规定限额进行,并征收高关税。最后,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自1932年以来,英国先后建立了马铃薯、牛奶、生猪、腊肉、火腿等农场主协会和市场管理委员会,参照农产品进口限价规定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实行上述政策,使英国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英国实行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地束缚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年的经济危机。1933年,英国经济开始缓慢回升。
  年,英国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复苏与高涨。但好景不长,1937年冬,短暂高涨形势又消失了,并爆发了年的经济危机。在危机中,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13%;失业人数达179 万人,失业率为13.3%;棉花消费量下降了14.6万吨;出口贸易额减缩了5 千万英镑。1938年,由于英国统治阶级实行扩军备战,扩大军事费用支出3.8 亿英镑,较1937年增长50%,1939年军费又较1938年扩大50%。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暂时地制约了年经济危机的继续发展。第四,垄断资本的发展。英国是垄断资本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垄断组织的发展较美国、德国稍晚一些。英国的垄断资本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垄断资本统治获得了进一步的加强。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资本高度集中。30年代,英国工业资本日益高度集中化。例如,1935年英国雇佣职工500 以上的大型企业约有1960个,其职工人数占全部工业职工总数的55%,其产量占总产值的58%左右。
  二是垄断组织的扩大。30年代,英国垄断资本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新工业部门中垄断组织的加强。例如,汽车工业的奥斯汀、福特、莫里斯、沃豪尔、鲁茨等六大垄断公司的汽车产量在英国全部汽车总产量中所占比重高达90%。自30年代以来,这些大公司及大康采恩的经济势力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一些老工业部门参加了垄断联合组织。1929年经济危机后,英国实行经济干预,推行所谓合理化措施,促进了棉纺织业、采煤业、钢铁业、冶金业等工业企业参与垄断组织。例如,1930年初,英国出现了联合钢铁公司、英国炼钢公司、道曼.朗公司、盖斯特.金一纳德福特公司及兰开夏钢铁公司等五大钢铁垄断组织。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卡特尔化。这些垄断组织控制铁产量的47%和钢产量的60%左右。再一方面是银行业的集中化。30年代,英国银行资本出现了进一步集中和垄断的趋势。1938年,股份银行从1918年的55家减至26家。1938年,五大银行的存款在股份银行存款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18年的42%上升为86%。同时,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日益结合,如1929年,英格兰银行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创办了证券经营托拉斯,从而控制了工业证券的营销业务。1930年,英格兰银行又联合了商业银行的投资公司创办了" 银行界工业发展公司" 等垄断组织。
  三是殖民地垄断组织的发展。30年代,英国在殖民地等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国外垄断组织。资本雄厚的垄断组织有英伊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英属缅甸石油公司等。这些公司不仅控制了中东石油生产的70%以上,而且还控制国内有关的工商业、金融银行等企业的经济活动。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经济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1939年9 月上旬,英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期间,英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立刻建立了战时内阁和经济管制机构。目的是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垄断资本家不仅操纵战时内阁,而且控制了经济管制机构。在战时内阁中,垄断资本家分别担任了财政、生产、供应、粮食等部门的大臣。此外,有2500多个垄断组织的董事长或总裁在经济管制机构中担任要职,控制国家的管制机构。
  战争年代,英国政府为了扩军备战,发展军工生产,每年同垄断组织签订价值5 亿英镑的军事订货。垄断组织乘机扩大投资,建立军工企业,扩大垄断公司,加强垄断组织,攫取垄断利润。
  ②战时工业生产的发展。战争期间,因英国实行战时经济,制止了年经济危机的发展,并促进了工业生产,特别是军事工业生产的发展。
  战时英国工业生产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生产增长。战时英国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增长。例如,1944年英国工业生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超过了1939年的25%左右。工业生产增长主要是通过发展军工生产和重工业,减少消费品生产来实现的。但从1945年春起,工业生产又下降了。
  第二、民用工业生产锐减。在战争期间,英国大幅度缩减消费品生产。
  例如1945年的毛织品产量从1937年的290 百万米下降为177 百万米;食糖产量从59万吨缩减为44万吨。其它棉纱、棉布、靴鞋等消费品生产都大量锐减。结果导致了消费品匮乏,物价暴涨,外贸出口额暴跌。
  第三、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战时经济年代,英国政府为了保证战争所需军火和垄断组织的高额利润,对工人实行军事管制,强制工人进行超时生产,从而使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25%以上。由于战时实行主要食品配给制,加之军事苦役,工人生活非常艰苦。
  ③战时农业生产概况。英国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不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在二次大战期间,农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困难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德国法西斯封锁了英国商路,利用潜艇袭击英国商船,造成了粮食进口减少50%以上,使英国爆发粮食危机,食品供应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英国采取了下列对策:一是建立农业生产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农业的干预、监督和管理。二是鼓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英国政府对开垦荒地的农户发给一定数量的奖金,从而扩大了耕地面积,1945年耕地面积由1938年的524 万公顷扩大至723 万公顷。三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战时,英国动员妇女参加农业生产,使农业劳力增长了8 %。同时,供应农村大量农业机械设备。使农业拥有20多万台拖拉机,1945年,农业机械数量较1939年提高了3 倍多。四是实行食品配给制。战时,英国粮食供不应求。1940年1 月,开始对主要食品实行定量配给制,降低消费水平。同时,对服装等消费品实行定量配售,使肉类供应减少20%,油类减少70%,砂糖减少30%,衣服减少50%。
  ④英国经济力量的削弱。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经济实力。其主要表现:一是全国人口减少了41万人;二是战争使全国财富损失25%;三是生产下降,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下降,大大落后于美国。战争中,英国出口贸易额下降了70%,它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从1937年的16%下降至1945年的13%,美国却从13%提高至22%。四是英国殖民地体系开始瓦解,其表现为英国占领的殖民地面积及人口减少,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发展。这些都使英国经济日益衰落,英国殖民地体系日趋瓦解。因此,英国从" 日不落帝国" 走向" 日薄西山" 是大势所趋。
  (4)英国的经济思想
  世界现代后期,英国流行凯恩斯学派和福利经济学派。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特点。
  ①凯恩斯经济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时帝国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化。年,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爆发了特大的经济危机。这意味着马歇尔的" 均衡价格论" 失去作用,资本主义自行调节经济活动和永存论的神话破灭了。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下,英国等资本主义迫切需要一套适应新形势的经济理论,适应垄断资本需要的理论。于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应运而生,并登上了世界经济理论的历史舞台。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
  凯恩斯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是凯恩斯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政策、纲领的具体反映。他的主要经济思想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它是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需要,在资本主义危机时期出现的。1936年,凯恩斯在资本主义危机时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了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和政策,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其主要观点是:生产与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投资收益、货币量及货币流动偏好。因此,凯恩斯主义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自30年代后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信奉和实行凯恩斯主义,它在缓和资本主义矛盾,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也导致了通货膨胀和其他社会经济矛盾。
  凯恩斯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1902年学习于剑桥大学。1908年在剑桥大学任教,并任《经济学杂志》主编。他不仅从事教学、研究,还担任英国政府的要职。1913年任英国印度通货及财政委员会秘书。1919年任巴黎和会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1930年任英国内阁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941年先后任英格兰银行董事等职。1944年,英国皇室授予他" 勋爵" 的爵位。其主要著作有《印度的通货和财政》(1913年)、《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货币政策论》(1923年)、《货币论》(1930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等。《通论》提出的" 有效需求、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 等理论,适应了当时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
  凯恩斯主义学说的发展和变化
  凯恩斯主义一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策。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各种经济思想的出现,促进了凯恩斯学说的发展和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分裂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美国凯恩斯学派,又称新古典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保罗.萨缪尔森、詹姆士.托宾、罗伯特.索洛等人。另一派是英国凯恩斯学派,又称新剑桥学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庇罗.斯拉法、尼科拉.卡尔多等人。从此,凯恩斯学说日趋衰落。
  ②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福利经济学是世界现代后期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流派,这是一种以研究"社会经济福利" 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庸俗的经济学理论。它大约于20世纪20年代在英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出现。霍布森和庇古是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修改、补充和发展,从而出现了新福利经济学,它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等人。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采取了不少社会福利措施,如英国制定了社会保险方案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盛行英、美等国,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出现了" 福利国家" 论。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一个流派,它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但有自己的基本理论观点。因福利经济学派存在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和以帕累托为代表的新福利经济学,因此,他们的观点也有同异之处。
  旧福利经济学,就是指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它的主要理论观点:一是将福利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福利是指社会福利,包括财富占有和欲望的满足等。狭义福利是指经济福利,这是指可用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二是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上。认为" 效用就意味着满足".三是主张经济福利和国民收入同等化,即国民收入量大,经济福利也大。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