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网上新股申购解禁需要几天也有解禁期吗

七月解禁市值环比大增五成 宝能持有万科A股份进入解禁期
手机上阅读文章
【七月解禁市值环比大增五成 宝能持有万科股份进入解禁期】减持新规出台后,A股市场大股东和董监高的减持行为有所收敛,大宗交易成交规模锐减五成。但是,上市公司股东减持需求一直存在,并且限售股解禁数量愈加增多,7月就有170.86亿股上市,以昨日收盘价计算,市值达2236.69亿元,分别较6月份环比大增了41.7%、50.5%。(大众证券报)
  减持新规出台后,A股市场大股东和董监高的减持行为有所收敛,成交规模锐减五成。但是,上市公司股东减持需求一直存在,并且解禁数量愈加增多,7月就有170.86亿股上市,以昨日收盘价计算,市值达2236.69亿元,分别较6月份环比大增了41.7%、50.5%。
  从各周数据看,数据显示,7月第一周压力最大,数量有72亿股,市值951.9亿元;最小的是第二周,数量18.11亿股、市值190亿元;其余两周数量在30亿股左右,市值三五百亿元。
  从个股来看,7月有111只股票出现限售股解禁,东方航空和易事特的解禁规模居前,超过10亿股,分别为13.27亿股和13.08亿股。福能股份、山鹰纸业、青岛海尔等11只股票解禁规模超过5亿股,35只股票解禁规模超过1亿股。与之相比,申万宏源、强力新材、通化东宝等10只股票的解禁规模较小,低于1000万股。
  这其中定增股依旧是7月份的解禁主力,共有66家上市公司涉及此类型的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112.45亿股、市值1421亿元,分别占7月总量的65.8%、63.5%。上述解禁数量较大的个股中多数是涉及定增股的上市,其中数量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是东方航空、福能股份和山鹰纸业。
  另外,投资者还需要注意业绩下滑公司的限售股解禁风险。数据显示,在7月份中,比亚迪、正邦科技、黑牛食品、超讯通信、新筑股份、粤传媒等解禁股预期今年中期业绩大幅下滑,而像新筑股份甚至出现了连续几年业绩下滑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A2016年度股东大会于昨日举行,宝能系持有的股份也将于7月份进入解禁期。相关材料显示,自月披露详式权益变动书之后,至7月15日,宝能系又累计以泰信1号和东兴信鑫7号2个计划新增购入万科A股股票4410.92万股。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股在收购行为完成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投资者收购上市公司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持股比例低于30%的,也当遵守此规。因此,根据规定,宝能系股权的解禁期在今年7月15日前后。
  据万科此前公告测算,宝能系对于万科A总体买入成本约为16.1元,持有数量为28.04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5.4%,总耗资量在450亿元左右。以6月30日万科A收盘价24.97元测算,宝能持有万科A的浮盈达到248.7亿元。解禁期过后,宝能系是继续持有万科A股份,还是及时获利了结,值得投资者关注。
(原标题:下月解禁:七月解禁市值环比大增五成)
(责任编辑:DF319)
[热门]&&&[关注]&&&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网站备案号:沪ICP备号-1
ABCDFGHJKMNPQRSTWXYZ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39K3,0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7K2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7K1,7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5K7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4K4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144,580周五2转债申购、近期限售股解禁数量居前个股、解禁股占比排名、基金新进且滞涨个股、周四资金流向等
来源:数据宝、证券时报网、Wind资讯等
周五没有新股申购,有两只转债可申购
近期限售股解禁数量排名:
近期限售股解禁占比排名:
基金新进且滞涨个股:
周四龙虎榜机构和营业部资金进出个股:
融资余额变动表:
周四每笔成交增幅居前个股:
近三日主力资金买入卖出最多股:
周四特大单资金进出个股:
周四尾盘资金进出排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90只次新基金申购赎回全景图 六只赎回超25%
日08:30 来源:
  90只次新申购赎回全景图:资金帮忙不如业绩为王  理财周报记者滕晓萌/文  据Wind统计,去年6月至12月,一共成立了约90只基金。而在今年一季度,其中有76只基金净赎回。  其中不乏一些发行时成绩亮眼的基金,仅仅  在发行时就超过70亿的基金就包括:77.87亿的农银汇理策略、79.63亿的建信强债、86亿份的广发中证500、101亿的、70亿的和交银180治理ETF联接、88亿的、187亿的、189亿的易方达深证ETF联接。
  其中,农银汇理策略一季度的净赎回量高达18亿,几乎是一打开赎回,资金就抽走了25%。  事实上,在发行时大获成功的基金中,只有易方达沪深300和华夏沪深300规模比发行期还能有所增加。  一些规模较小的基金,赎回率也相当高,股基中赎回率最高的申万巴黎,一季度的赎回率达到了34.31%,而宝盈货币,总赎回率超过了90%,一季度末不到一亿份。  次新基金净赎回率常常高过老基金的原因在于,新基金发行中,基金公司为了达到成立要求、冲规模、完成任务,常常找来资金“帮忙”。  对于一些银行系基金来说,“帮忙”的基金一般直接来源于渠道。一些银行为了支持自己的基金公司,直接给自己的渠道经理下指标,完不成任务就包销,已经成为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  而渠道薄弱的小基金公司,则往往需要向“帮忙”的资金支付费用。  因此,次新基金往往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如果业绩不好,只要打开赎回,来“帮忙”的资金就会迅速抽离。  不幸的是,今年一季度以来,由于股市低迷,基金普遍业绩不佳,还能维持正收益的基金不超过10只,不但新发基金募集困难,已成立的基金更是大批出现赎回潮。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一些在一季度表现尚可的基金,也难逃被赎回的命运。  也有一些投资者,在股基和债基、货币基金中转换。但是事实证明,这需要投资者对于市场和基金公司的坚定信心,才会选择转投同家基金公司产品,而非退出市场。事实上,一季度,货币基金普遍出现了赎回潮。  市场一再证明,无论发行时主打什么概念、取得了多好成绩,投资者“用脚投票”选出的,仍然是业绩领先的公司。一季度,仅有三只股基获得了净申购:优势、精选和优势。  其中,和大摩领先优势一季度业绩表现都十分抢眼,尤其是大摩领先优势这只一季度的业绩冠军,发行时仅获7亿份认购,一季度增加了16.3亿,规模几乎翻了三倍。在这只基金的带动下,大摩华鑫异军突起,也成为一季度最赚钱的基金公司。  [1 ][2 ][3 ][4 ][5 ][6][7 ]  35破发,华夏系浮亏超10亿,(,)套最多人  富国系也出师不利,深受破发之苦。目前富国系仅在(,)上的浮亏就已达5130万元  周报记者董华/文  在此前中国的A股市场上,打新股已经成为一种永不言败的格局,一旦打中,必然赚得。  但今时已不同往日。根据易天富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5月14日,今年以来上市的131家新股中目前有35家已经“破发”,占比达到26.7%。打新神话正面临着解体,但深陷其中被套的基金公司目前也只能“干着急没办法”。  实际上,目前被套最多的当属王亚伟所在的华夏系基金,按照5月13日的收盘价,记者粗略估计,华夏系浮亏超过10亿元。其次为富国系基金,浮亏近5亿元。  华夏系深陷破发股  由于机构网下申购的新股股份解禁期是3个月,所以记者选取了截至5月17日仍未解禁的,从中选取已经破发的15只股票,这些股票依次为宁波GQY、(,)、(,)、(,)、(,)、(,)、(,)、华泰证券、(,)、(,)、(,)、长青股份、(,)、(,)和(,)。  在这15个破发股中,机构被套最多的是大盘股华泰证券。  据悉,华泰证券首发机构配售股共2.35亿股,目前每股股价低于发行价3.46元,50个配售对象浮亏共计8.13亿元,平均每家损失就达1600多万元。  而参与这15只股票的基金中,华夏系数额最大。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参与打新的华泰证券跌幅最大,按照5月13日的收盘价16.54元,较之前的发行价已经下跌了17.3%,回顾华泰证券网下配售结果的公告,华夏系共有4只基金参与了华泰证券的网下配售,合计申购华泰证券8300万股,获配2724万股,其中,王亚伟掌舵的(,)精选和(,)精选基金,分别获配393.9万股和196.9万股;(,)型基金更是一举申购了3500万股,最终获配1148.8万股;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获配984.7万股。  除在华泰证券上的大笔投入,华夏系基金此次投入资金在10亿元以上的还包括省广股份、南都电源、数字政通、华平股份。按照5月13日的市场情况,记者粗略估计,此次华夏系在破发股上的浮亏远远超过10亿元。  仅次于华夏系的富国系也是出师不利,深受破发之苦。据了解,富国系中有(,)创新主题、(,)强化收益、(,)稳健优选、(,)增长、(,)价值和富国汉兴等6只基金参与长青股份,申购合计3000万股,获配27.74万股。目前富国系仅在长青股份上的浮亏就已经达到了5130万元。据记者粗略估计,富国系在这已经破发的15只股票中的总浮亏也将超过5亿元,其中,富国系在北京利尔上受害最深,浮亏达到8000万元以上。  其实,何止华夏系和富国系深受被套之苦,华宝兴业、易方达、嘉实、中海、大成和银华等等基金公司目前也是“有口难言”。这些基金公司的参与破发股程度虽不及华夏系和富国系那么深,但是参与状况也是不可小觑,如银华系参与申购南都电源2480万股,华宝兴业系也申购了南都电源1440万股,并且还申购了数字政通2000万股,易方达基金则是比较看好省广股份,申购合计1513万股。  机构打新积极性在减退  好不容易打中一只新股,本想大赚一笔,没想到却要面临上市就破发的风险,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确实很“杯具”。大基金公司如华夏系也难免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此次深陷破发新股,一套就是100多亿。据记者粗略计算,华夏系在破发的15只股票中共投入资金达100多亿,华夏系2009年年末的总资产为2657.59亿元,投入破发股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76%。  富国系目前也有60亿元的资金深陷破发股票,富国2009年年末的总资产净值为653.62亿元,投入破发股占总资产的比例为9.18%。  有业内人士就对记者表示,这一轮新股破发也将严重挫伤机构网下申购的热情。  实际上,最近发行的几只新股中,机构的积极性已经明显降低了。5月6日5只新股,网下申购配售对象都不超过90家,其中(,)更仅有58家配售对象参与网下申购,与4月21日发行的(,)高达194家配售对象相差甚远。从中可以看出破发给机构带来的巨大亏损使得机构的参与更加趋于谨慎。  实际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打新早已不是“无风险收益”。但是不少机构对此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些机构在申购的时候不是从理性定价的角度来考虑要不要参与,更多的则是网下询价过程中依然是以“获配”为目的。于是,申购机构助长了新股定价,而这以估值泡沫在二级市场调整过程中受到挤压,最终机构也只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然后再自食恶果。  [1 ][2 ][3 ][4 ][5 ][6][7 ]  宝盈货币缩水95%,极限逼近5000万最低警戒线  在Wind统计的次新基金中,赎回率最高的前7名,全部是固定收益产品  理财周报记者滕晓萌/文  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成立的固定收益产品中,宝盈货币基金创下了净赎回率的最高纪录。据Wind统计,一季度宝盈货币B赎回12.09亿份,宝盈货币A赎回1.14亿份的记录。一显示,在季度初还有14.2亿份的宝盈货币基金,季末只剩0.97亿份。  如果继续保持如此之高的赎回率,宝盈货币基金在二季度就将低于5000万的最低标准。  和宝盈货币基金同命运的还有多只固定收益产品:诺安增利B单季度赎回率达到83.2%,(,)稳健C单季度赎回率达到83.1%。而2009年募集时大放异彩的建信收益增强和富国优化增强,也未逃脱高赎回的命运。  在Wind统计的次新基金中,赎回率最高的前7名,全部是固定收益产品,除宝盈货币、诺安增利、东吴优信稳健外,还包括(,)、富国优化增强、万家稳健增利。  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009年发行冠军建信强债缩水3/4  2009年6月,债券基金发行迎来高峰。先是富国强债认购份额超过38亿,宣布提前结束募集,随后,建信强债创下79.63亿的债券基金发行纪录。  不到一年之后,这两只明星基金均遭遇大幅赎回。据Wind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富国优化增强C赎回率高达48%,优化增强B赎回率19.3%;而建信收益增强C赎回率28%,收益增强A赎回率25.85%。  建信强债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建信强债A份额7.1亿份,强债C份额14.26亿份,总计份额21.36亿份,比起发行之初,缩水幅度已经接近75%。  在创下发行纪录之初,建信强债就曾经受到业内质疑,认为其银行系的背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当时是建行渠道或者建行员工提供了短期资金支持,很有可能出现打开赎回之后基金立刻大幅缩水的情况。  “固定收益产品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取不多,不太可能出现通过各种手段去拉资金冲规模的情况。”好买研究总监乐嘉庆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而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5000万份的成立门槛,也比较容易达到,基金公司没必要在发行上花血本。  事实上,固定收益产品一直是建信基金管理公司的强项,排名普遍好于其股票类产品。但是建信强债一季报显示,业绩未如人意,收益A一季度净值增长1.35%,收益C一季度净值增长1.16%,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一季度末,建信强债A份额净值1.048元,建信强债C份额净值1.044元。尽管表现强于一些股基,但是在其相关基金吧中,仍然得到“不如存银行”的评价。  股基垫底拖累固定收益,宝盈货币跌幅最大  尽管多只固定收益产品一季度遭遇了大幅净赎回,但并非说明市场对此兴趣冷淡,据Wind统计,一季度仍有7只固定收益产品获得净申购。其中南方基金旗下的多利增强A份额从1月1日的0.07亿份,增加到0.9亿份,增幅惊人。  而在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大部分股基亏损时,新发行的固定收益产品也大受欢迎。最近发行的产品中,东吴货币基金仅仅用了10天,就募集到了45亿元。  “某些公司的固定收益产品获得大幅净申购,可能是因为偏股类产品表现不佳,而投资者考虑到赎回、申购的费用,就将自己的投资暂时转向同一公司的固定收益产品避险。”乐嘉庆说。  事实上,从一季度数据上,几乎完全看不出业绩对于申购、赎回排名的影响。申购率最高的(,),同样在一季度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其中多利A当季净值增长率为0.9%,多利C当季净值增长率为0.83%。截至3月31日,多利A净值1.0451元,多利C净值1.0404元。  因此,南方多利的申购,很有可能是来自南方基金已有投资人的转投。  “宝盈赎回率那么高,说明投资者对其所有产品都失望了,彻底退出,而不是在同一公司的不同产品之间互转。”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宝盈货币基金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1日,宝盈货币份额净值1元,一季度净值收益率0.23%。  而宝盈其他偏股类的基金,在一季度乃至今年都表现不佳。尤其是(,)增长,几乎一直在全部偏股类基金中排名垫底。  尽管对于各家基金公司来说,固定收益类产品都是完善产品链条、给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的一个环节,不构成吸引投资者和创造利润的主要环节,但是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固定收益产品的走向,仍然与公司规模变化息息相关。建信基金的管理规模从去年四季度末的437.34亿元,下降到今年一季度末的343.6亿元。饱受负面新闻困扰的宝盈基金则从去年四季度末的114.33亿元,下降到92.74亿元。  在固定收益产品大批出现高赎回率的同时,新的产品仍然在不断进入市场。一家北京基金公司就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由于目前股市低迷,股基损失极大,一季度债基明显跑赢股基。公司会尽快发行一款固定收益类产品,预计将会获得较好的发行效果。  [1 ][2 ][3 ][4 ][5 ][6][7 ]  六只次新基金赎回超25%,申万巴黎消费仅剩2/3  赎回率前几名为、金元比联价值增长、大成行业轮动、天弘周期策略、驱动等  理财周报记者王小静/文  虽然股票型基金没有帮忙冲规模的货币基金赎回得那么离谱,但是在第一季度,表现不佳的A股市场仍然使其出现了大量的赎回。  在去年6月到12月成立的次新基金中,绝大多数都在赎回状态中。万得资讯显示,按赎回率排名,排名靠前的几只普通股票型次新基金分别为申万巴黎消费增长、金元比联价值增长、大成行业轮动、天弘周期策略、和农银汇理策略价值。这六只次新基金在第一季度的赎回率都超过了25%。  处于货币基金规模造假、股权纷争等多种麻烦之中的申万巴黎,又添了一个新愁。  赎回率最高的次新基金  申万巴黎消费增长股票型基金成立于日,是一只主题型基金。基金经理为魏立。理财周报记者翻阅了这只基金从成立到现在各个季度公布的季报,发现其规模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  在日,申万巴黎基金公司公布的申万巴黎消费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中,这只基金的份额为.90份。其中,基金管理人的基金从业人员认购持有的基金份额总额为99,802.37份(含募集期利息结转的份额),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为0.0068%。在整个第,该基金的规模一直处于平稳状态,甚至在结束时,份额达到.40,较成立之初还有所增加。  申万巴黎消费增长股票基金的平稳规模在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被打破。去年第四季度报显示,至去年年末,该基金的份额较上一季度减少了3.5亿左右,总份额为.46份。今年第一季度该基金继续被赎回了3.7亿左右,缩水至份。由于基数的减少,赎回率大大提高,以34.31%的赎回率高居去年下半年成立的普通股票型次新基金的赎回“冠军”。而从成立至今年第一季度,三个季度份额缩水49%,几乎被腰斩一半。这在股票型基金中并不多见。  另外一只赎回率严重的次新基金大成行业轮动自日成立以来份额也是急速缩水。在去年9月9日,大成基金公布大成行业轮动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公告中,该基金总共募集3,086,196,884.20份基金份额。但在去年年底,经过4个月的运营,份额便减至.37份,今年第一季度继续缩水为.36份。今年第一季度份额赎回率为30.97%。但从成立至今年第一季度,7个月的时间内规模缩水62.34%,其赎回程度甚至超过申万巴黎消费增长。  金元比联价值增长、天弘周期策略、国联安主题驱动和农银汇理策略价值等四只今年第一季度赎回率超过25%的股票型次新基金的整体赎回率也不容乐观。  低点建仓却贻误战机  这些股票型次新基金的严重赎回和其业绩有很大的关系。不可否认,去年下半年开始股市开始震荡前行,很多成立在震荡高点的次新基金在建仓期就吃了亏。  但一些发在了震荡低点却没做好业绩的股票型次新基金就无法得到投资者的原谅。例如,申万巴黎消费增长成立于6月12日,沪指当时在2700点附近,后来冲高至3400点。而农银汇理策略价值成立于9月29日,也在2700点左右,后来沪指也反弹至3300点左右。但两只基金都没充分利用好建仓期的机遇,及时锁定收益。看不到希望的基金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自然选择赎回,落袋为安。相反,与农银汇理策略价值成立相差不到三天的大摩华鑫领先优势却成最牛的一只次新基金,一季度逆势净申购达16亿之多。  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申万巴黎消费增长基金的收益率为-3.75%,大成行业轮动收益率为-3.79%。这两只次新基金不仅在同类型基金中表现平平,和自家基金公司的同门兄弟相比,也排名靠后。  多事之秋  申万巴黎消费增长仅仅是次新基金中第一季度赎回率最高的一只。但在申万巴黎基金公司还有很多遭到类似大比例赎回的基金。  作为基金公司年底冲规模的惯用手段,去年年底仍有很多基金公司利用货币基金提升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但到第一季度,和往年一样又遭巨额赎回。只是申万巴黎旗下的(,)表现的过于突出。  据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数据中心统计,今年一季度43只货币基金期初份额合计2595.27亿份,期末份额合计1163.99亿份,净赎回1431.28亿份,净赎回比例达55.15%。38只基金规模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份额规模正增长的品种屈指可数。其中,申万巴黎期间份额缩水幅度高达97%,是净赎回比例最高的货币基金。  从这只货币基金去年第三季度报开始看起,基金的份额发生了十分滑稽的变化。去年第三季度份额是1.1亿,去年第四季度是10.28亿,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又一下子变成2.62亿。这种明显的规模冲刺行为引起了业内不满。而申万巴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受到业内和媒体质疑。  除业绩和规模外,让申万巴黎更为烦恼的是中外股东纠纷一直悬而不决。这一矛盾又反过来导致其公司业绩和规模无法前行。如此恶性循环,申万巴黎恐难走出多事之秋。  [1 ][2 ][3 ][4 ][5 ][6][7 ]  乱世出英豪:大摩领先优势净申购16亿梅花独自开  去年下半年成立的23只股票型基金有3只出现净申购,另外两只是信诚优胜精选与诺德成长优势  理财周报记者王小静/文  震荡下跌的A股市场令股票型基金失去了虎虎生威的开年梦想,也催生了基金投资者落袋为安的谨慎赎回。  所谓乱世出英豪。在去年6月后成立的23只股票型次新基金中,今年第一季度绝大多数都呈现净赎回,但仍有三只基金净申购,他们是大摩领先优势、信诚优胜精选和。其中,大摩领先优势股票型基金因其一骑绝尘的业绩,净申购达到16.27亿,单季度净申购率达到278.84%。  项志群、黄小坚、胡志伟三位基金经理也成为第一季度最能给公司赚钱的次新基金管理者。面对月余单边下跌的态势,他们的投资策略也别具一格。  硕果仅存:三只次新基金净申购  根据万得资讯统计,从去年6月1日至12月30日成立的23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在第一季度中的申购中几乎全军覆没,唯一幸存的三只基金是大摩领先优势、信诚优胜精选和诺德成长优势三只次新基金。除了大摩领先优势16.27亿的巨额申购之外,信诚优胜精选有4亿的净申购,诺德成长优势有354万的净申购。净申购率分别为22.04%和4.43%。  投资者选择对基金申购证明其对该基金业绩的认可。  第一季度,沪深股市大幅震荡,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然而,大摩领先一枝独秀,一季度以8.92%的净值增长率领跑各类开放式基金,成为当之无愧的“最牛基金”。因此这只基金在第一季度出现净申购毫无疑问。受益于大摩领先的出色表现,摩根华鑫基金也以1.79亿元的利润,成为一季度最赚钱的基金公司。  信诚优胜精选和诺德成长优势虽然业绩不如大摩领先优势突出,但是在自家旗下基金中均是表现突出,同样得到了渠道的认可。特别是诺德成长基金在同期(2009年三季度)发行的24只基金里,累计净值排在第七。  “2010年以来,我们根据和政策的变化,对于医药生物、交通运输、商业零售、休闲旅游等弱周期行业配置较高,也较好地把握了移动支付、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主题性投资机会。”诺德成长基金经理胡志伟对理财周报记者分析了第一季度运作成功的经验。  不过,尽管这些基金在第一季度为基金公司带来了丰足的利润,但这些基金公司却没有一味地借机扩充规模。日前,摩根华鑫基金公司反而宣布开始对大额申购进行限制,在限制大额申购期间,单个基金账户申购累计金额应低于50万元。  “大量资金的注入,会给大摩领先优势的投资带来不小的麻烦。不仅重点投资目标被摊薄的风险加大,也会给现有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带来一定的风险。”摩根华鑫基金内部人士对记者说,“对大额申购进行限制,可以保证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也可以避免的大幅波动。”  赢家意见  摩根华鑫基金对大额申购进行限制似乎也有对市场方面的考虑。受前期政府严厉打压政策以及周边市场暴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期A股市场呈现绵绵不休的下跌态势,沪市一度近乎击穿2600点。  “目前来看,很难期望市场能够迅速从跌势中企稳回升,但是,上周的大幅下跌也很大程度上宣泄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而市场的估值水平也被进一步向下挤压,在经济持续向好、企业利润仍在上升的基本面之上,价值的底应该还是可以预见的,市场可能会在恐慌中逐渐接近价值底并进入震荡筑底的阶段。”摩根华鑫基金公司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在这个阶段,不少优质股票很可能已经进入了可以考虑长线投资的区间。目前投资上仍然偏向防御,对于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估值不高且有政策扶持的行业给予较多关注。”  诺德成长基金经理胡志伟对记者表示,“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而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得到了很大的释放与宣泄,市场逐步进入寻底阶段,短期内有技术性的修复与反弹过程,但在紧缩政策全部出台之前,市场难有趋势性的上涨机会。”  “在这个寻底的过程中,部分行业前景稳定、有坚实业绩支撑和成长预期的个股将不再下跌。这样的个股更多地会出现在弱周期行业以及"调结构"受益的行业,而在紧缩政策完全出台之后,周期性行业可能会逐步迎来趋势性的机会。”胡志伟对记者说。  信诚基金首席投资官、信诚优胜精选基金经理黄小坚仍然坚持投资核心“看趋势”的观点。他认为,作为基金经理,投资核心依然要放到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趋势的判断上,这是投资布局的根本依据。  黄小坚指出,从表面看,大盘蓝筹的静态市盈率要远低于许多新兴个股,但如果从动态市盈率角度来看,结论却可能恰恰相反。“所以,我一直强调,分析个股不能从静态市盈率角度去看,而是要看企业未来盈利增长的能力。恰恰在这一方面,传统行业的蓝筹股显然不如那些具有高成长预期的个股。”黄小坚说。  黄小坚强调,寻找高成长性公司的方向是没错的,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这取决于两点:第一,你是否有独特眼光能发现这类企业;第二,必须密切跟踪企业以及所处产业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并不是"新"行业就能成长出大企业,而是只有潜在容量很大的"新"行业才有可能诞生重量级的大企业。”黄小坚特别指出。  [1 ][2 ][3 ][4 ][5 ][6][7 ]  农银汇理策略净赎回17亿,同业称“不能按常理分析”  银行系基金公司一方面有天然的渠道优势,另一方面又很容易陷入大量募集――巨额赎回的怪圈  理财周报记者王小静/文  一方面在基金难发的年代创下了近百亿元的新基金发行规模,另一方面旗下次新基金又成为今年第一季度被赎回的冠军。农银汇理走入了自设的怪圈。  IPO崇拜狂想症一直是中国基金行业的痼疾。随着今年产品通道的完全放开,新产品乱箭齐发,加之市场动荡起伏,很多基金公司逐渐开始接受首发尴尬的现实。但是农银汇理、中银基金这些银行系的新宠们却依然在狂奔。  狂奔的后果是,基金打开后就面临着大量赎回。  17亿净赎回“冠军”  一季度,受市场震荡下行影响,绝大多数股票型基金表现不佳,其间成立的次新基金业绩也受到了拖累。根据万得资讯统计,从去年6月1日至12月30日,国内成立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共有23只,其中有20只净赎回。  不过,理财周报发现,虽然绝大多数次新基金处于净赎回状态,但是赎回的绝对数量并不大,有17只基金都将净赎回控制在5亿之内,超过5亿净赎回的仅有三只基金,分别是农银汇理策略价值、国泰中小盘成长(LOF)和大成行业轮动。其中,非常明显的是农银汇理策略,总共赎回达到17.95亿,远超赎回量排在第二名的国泰中小盘成长(LOF)基金近8亿。  农银汇理策略的巨额赎回同其表现不佳的业绩有很大关联。农银汇理策略成立于去年9月29日。此前A股市场刚刚经过8月、9月的大跌,应该说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建仓时点。但是该基金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业绩。从净值来看,从成立至今最高净值仅达到1.04附近,绝大多数时间净值都在1以下。在其被大量赎回的第一季度,这只基金的涨幅为-2.64%。是旗下所有基金中表现最差的一只。  相较而言,与农银汇理策略几乎同一时期成立的同类型基金大摩领先优势(成立于日)却充分掌握了市场时机,一直跑在同类型基金的前列。第一季度涨幅为6.80%,二者相差9.44个百分点。理性的基金投资者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不同基金的态度。大摩领先策略在第一季度净申购达到16.27亿。在业绩拉开近10个百分点的同时,二者申购和赎回之间的差距也达到了34.22亿。  栾杰和程涛两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农银汇理策略基金并非是农银汇理基金公司被赎回的唯一案例。  “这个公司是特殊案例,不能按常理分析。”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对理财周报记者说。因为农银汇理旗下的基金被大额赎回已经成为惯例。  2009年,农银汇理就成为被赎回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其中,第一季度净赎回比例最大,赎回率达到48.28%;第三季度也“荣登”赎回量榜首。而且赎回覆盖旗下所有基金。  有趣的是,在农银汇理这家基金公司不断刷新赎回纪录,稳坐赎回第一把交椅的同时,她又是一个IPO大户。今年3月下旬,农银汇理中小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首发募集规模97亿,这是今年到目前为止首发募集资金最多的一只基金。  IPO崇拜重症难愈  大量募集,巨额赎回。再大量募集,再巨额赎回……农银汇理似乎无法摆脱这个怪圈。但对于IPO的崇拜狂想症却是整个基金行业的痼疾。尽管大家都知道这并非是一个有效的发展手段,但在规模的压力下仍然乐此不疲。  “你看国外的那些著名的大基金,一开始都是规模很小的。发展了很多年才有现在的规模。可是中国呢,一打开就要赎回。”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一位圈内公认的以业绩为导向的基金公司总经理,更是对IPO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罕见“国宝”。可是,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你不那么重视IPO时,他连连摇头。“谁说我不重视啦?我当然很重视。”  由于盈利模式是收取管理费,所以长大的渴望对任何基金公司都是必须的。特别是对具有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的银行系基金公司而言,他们长大的渴望尤为突出。  历史上看来,凡是银行系基金公司发产品,都会在同一时期多少创造个小高潮。今年前四个月,不仅产品完全放开,新基金发行扎堆,而且市场跌跌不休,这一切都导致了产品发行的举步维艰。即便是前15名的基金公司也很难逾越15亿的发行大关。一般的小基金公司只要接近10亿就已满足。相较而言,60亿和农银汇理中小盘97亿的巨额首发令人啧啧惊叹。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银行系基金公司占尽渠道优势,但多年下来,除了交银施罗德之外,其他基金公司几乎都业绩平平。不得不说这与对IPO的盲目崇拜有很大的关联,因为规模的大起大落严重影响了基金经理的投资节奏。  尽管如此,很多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老总仍然愿意做此类的面子工程。因为,当前银行系的体制让他们别无选择。  “在外人看来,基金公司老总很了不起。但在整个银行体系来说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一位银行系基金公司老总对记者说。如果待遇相当,在基金公司老总和副行长之间选择,几乎没有人愿意选择前者。因此,在短暂的任职生涯中,可以理解冲基金规模对高管的重要程度,也可以理解IPO崇拜狂想症几乎是无药可救。  [1 ][2 ][3 ][4 ][5 ][6][7 ]  指基广发中证赎回最多,博时超大盘97亿份净申购  份额折算后博时超大盘ETF单位净值为0.2090。由此看出,获市场追捧并不仅仅因基金业绩  理财周报记者董华/文  一季度,市场对指数型基金的判断出现极大分歧。理财周报记者调查中发现,广发中证500一季度出现大规模赎回风潮。同是一季度,博时超大盘ETF、ETF、华宝兴业中证100、中银中证100和(,)ETF联接等等申购数目却是直线上升。记者选取了去年6月1日到12月31日成立的指数型基金,从中试图探寻出业绩差距之大的缘由。  指数型基金两极分化  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26日成立的广发中证500,发行时的总规模为86.36亿份,经过今年一季度的市场洗礼,广发中证500目前已经丧失了22.16亿份的规模,一季度的净赎回率达25.66%。  和广发中证有着同样命运的基金也不在少数。成立于去年8月份的工银上证央企50ETF,在一季度也惨遭赎回,有3.35亿份被赎回,净赎回率为21.15%。海富通中证100成立于去年的10月30日,成立时规模为20.87亿份,今年一季度之后规模缩减为17.47亿份。同样也是成立于去年10月份的诺安中证100成立时的规模为21.10亿份,一季度后也缩水到18.18亿份。银河沪深、交银180治理ETF以及联接基金等的净赎回率也都在10%以上。  但并不是所有的指数基金在一季度都惨遭赎回,恰恰相反,博时超大盘ETF、南方深成ETF和华宝兴业中证100等基金出现了火热的申购局面。  成立于去年12月29日的博时超大盘ETF是最近表现最“出彩”的一只指数基金。它成立时基金规模只有14.07亿份,但是一季度高达97亿份的净申购,使得该基金的净申购率狂飙至690.93%。同月成立的南方深成ETF虽没博时超大盘申购那么火热,但也维持了17.70%的申购率,目前规模为48.58亿份。  此外,同时成立于去年9月份的华宝兴业中证100、中银中证100和180ETF联接,它们目前的净申购率都在10%以上。据了解,华宝兴业中证100、中银中证100和华安上证180ETF联接这三只基金成立时的规模分别为20.09亿份、35.58亿份、11.25亿份。  ETF或将成为市场新宠  那么,同是指数型基金,为何命运会如此的不同?  有意思的是,申购最大的基金博时超大盘ETF在一季度的业绩回报却很差,以-9.81%的回报率远远跑输了大盘,最大净赎回的基金广发中证500,在一季度的回报率竟然达到了4.96%,位居指数基金第二名。记者查阅了该两只基金5月12日的单位净值,广发中证500基金单位净值为0.9070元。因为进行了份额折算,博时超大盘ETF单位净值为0.2090。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获得市场追捧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基金的业绩状况。  记者了解到,博时超大盘ETF之前曾根据基金合同以及招募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过一次份额折算,当日上证超大盘指数收盘值为2477.05点,该基金资产净值为12.85亿元,折算前基金份额,也是首募时的份额为14.07亿份,份额净值为0.914元;份额折算后为51.88亿份,折算后的净值变为0.248元。  到今年3月19日,博时超大盘ETF才首次打开申购赎回。在扭转了连续2周净赎回局面之后,该基金在上周出现了11.23亿份的大额净申购,其中申购份额为14.16亿份,赎回份额为2.93亿份。  上交所统计数据也显示,4月最后的一周,ETF普遍出现净申购,而博时超大盘ETF由于单位净值较低,申购一手最低动用资金只需(,)ETF的十分之一而备受市场“宠爱”。据悉,在同一时间,华夏50ETF申购仅2亿份左右。  对此业内人士还分析称,在正式交易前,市场将保持震荡攀升格局,在股指、融资融券的大背景下,权重股有望迎来一轮估值修复。一些机构投资者因看好大盘的恢复性上涨机会,目前已经在暗暗抢筹ETF。  但是同为ETF的交银180治理ETF却没有那么好运。虽然该基金一季度业绩也不错,记者了解到该基金5月12日的单位净值为0.7230元,但是这只基金目前却在惨遭赎回。业内人士也把这个原因归咎于交银的“乌龙”事件的阴影。  据了解,1月4日,上证180治理指数成分股即将调整,交银施罗德在日对申购赎回清单进行相应调整,但调整过程中出现“技术错误”,导致当日开市后,交易价格相对IOPV(ETF的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大幅折价,导致出现较大的套利空间。  相比发行时的规模,一季度末赎回最多的次新基金是广发中证500指数基金,该基金成立于去年11月26日,首募规模为86.36亿份;今年的1月8日打开申购赎回,一季度末,即经过了53个交易日,该基金净赎回22.16亿份,平均每日净赎回0.42亿份。比首募时份额缩水了26%。  对此,有基金公司人士就表示,由于一季度处于震荡市,指数基金不会有好的收益,所以净申购量不是很大。但是个别的比如博时超大盘ETF净申购比较大,这与公司效应(前期业绩比较好)及超大盘概念密切相关。  [1 ][2 ][3 ][4 ][5 ][6][7](来源:理财周报)
【来源:】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05/17 01:1905/17 01:1105/15 01:0905/14 08:4905/13 02:1705/10 01:1405/06 03:3205/06 01:03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申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