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急很急 英特尔至强e3比i7好吗 i7 6700 搞成这个样子还能用嘛 影响大不大

01:18:36 修改
在终于NDA解封的日子,intel&最新的第六代酷睿I7处理器如约的出现在我们眼前。代号:Skylake的六代英特尔I7处理器到底有什么变化,我们不妨一起看看,而1150升级到&的区别,到底会为处理器和主板平台带来怎么样的变化?评论在参数上我们不难发现,新的1151接口下,6700K的默认频率和睿频相对现有的4790K睿频更低,只能怪农企不给力,所以性能上的提升完全是挤牙膏,而集成显卡的加强,由此产生的TDP提升增加了起码7W(频率降低,正常来说不改变显卡下,应该低于88W),而从三级缓存并未加大而言,基本可以肯定同频率下,性能差距应该不大,而新工艺的加入,发热量应该更低才对。而内存上,兼容两代的DDR3/DDR4内存,当然,要主板方面提供插槽才行除去参数而言,从各方给出的intel资料看来,在haswell加入的FIVR,被移除,到底这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就是集成在CPU内部的供电,从而可以使得主板供电部分更精简。反过来说,也就是这一代移除以后,主板方面我相信会得到各大主板厂商的踊跃参与,各种堆料主板我相信会遍地开花!(无疑,玩过多代DELUXE和ROG主板的我对上一代的大部分Z97,感冒性不大,主要是用料的精简程度,z77时代见到的最高32相供电这样的霸气规格,在haswell引入fivr以后,可以做的更精简了)通过特殊渠道,在发布前,好不容易搞到了工程样版的英特尔6700K下面我们不妨一起看看到底在4790k和6700k之间的区别吧评论在顶盖部分我们不难发现,在经历了x的识别度整改以后(其实就是加大加粗。。。简单粗暴)从5960x系列开始,英特尔的顶盖识别上更加清晰和明了,右边的4790K由于受到细路经常的折磨,其实顶盖部分已经开始模糊,所以相对加大加粗的手法,我们更容易识别。在对比下我们不难发现,6代CPU在处理器标示上,从原来的五行标示,四行主要信息,缩减成四行,三行主要信息,原产地的标示貌似被直接砍掉了,也就是不知道是哥斯达黎加版,越南版,还是马来西亚版,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哥版,越版,马来版处理器的区别。当然,这里只是ES版本,而在疑似正式版的散片CPU图片看来貌似原产地标示貌似也是被删除,当然,还是看原包处理器的正式版几时到货了。妈妈再也不担心我选(chou)到哪个产地的CPU了。。。评论处理器大小一致,而防呆插口上的区别,非1151的主板,你就别考虑上6700K了,而对于各种JS给的配置,发现还有6700K搭配Z97这样的主板,你可以掉头就走了。。。评论在CPU背面我们同样发现有很大区别,CPU背面电容更加丰富了,而处理器虽然同样为面积一致的背面触点,但是的触点排位完全不同,在原来1150空缺触点的位置,基本能看到补充了很多针脚,总体来看,粗略估算应该是增加了17个触点!难道是D3/D4内存的触点?(谁有空麻烦数数,我有点眼花。。。)而在没看到INTEL触点定义情况下,希望是我看错,否则不妨让我推测一下,某些神奇的厂商,会通过增加底座针脚数量来开启更强的功能。。。以上仅属于推测,推测。。。评论评论CPU方面大致讲到这里,接下来不妨看看我们拿到了什么样的主板去搭配?评论是的,没错,就是华硕&Z170&DELUXE&就是我们网友常说的杜蕾斯系列,作为华硕主板的最高端系列而ROG(Republic&of&Gamers)玩家国度而言属于华硕的另外一个品牌了,DELUXE作为华硕的最高规格Z170主板,大家不妨往下看,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如何的视觉和使用体验呢?评论整体版型风格和前代又有变化了,从几代的蓝,黄,金,这代是白色,靠近io接口的附近还覆盖了一层白色的“装甲”而且听说这代主板华硕开启了中文名叫大师系列评论从大体来看,用料非常的丰富,版型方面为ATX大板,而最近流行的声卡部分PCB分割线也能看到,而三条全规格的PCIE,从针脚看来,应该是16X/8X/8X。支持三卡CF,而内存部分的防呆卡口已经有所区别,也就是这款是名副其实的主流芯片D4内存评论1151针座评论评论接口部分这里也是非常的丰富,DP/HDMI,内置三天线WIFI,最特别的莫过于USB&3.1&Type&C,一次插对,不分正反,而特殊的标记了usb3.1&并且采用了翡翠绿的接口颜色来区分,所以这里有三种usb颜色黑,蓝,翡翠绿。评论接口部分我还是标注一下吧评论供电部分采用了16+4+2相数字供电评论采用了单8pin&CPU供电,评论4个DDR4&DIMM评论插槽部分取消了PCI接口,3条全规格PCIE分别支持16/8/8,和4条pciE1X,评论南桥散热,M2接口,评论而且通过资料查阅,deluxe系列新加入了多彩的256色LED呼吸灯,在两种情况下,会随之变化评论底部丰富的开关接口,方便我们经常裸平台的测试,cmos清空键,开关机实体键,debug等,前置usb3-34接口,也就是说这款主板支持多大4个前置usb3接口评论评论在主板背面我们能看到音频切割线,这样能够减少主板别的元件对音频部分的干扰评论杜蕾斯系列同样有各种华硕高端的特色技术,ez.xmp开关,epu等技术可以通过实体开关进行调试评论在接口部分,系统盘的接法还是有明确的标识评论MEMok的内存兼容技术,遇到内存不兼容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对内存进行参数矫正以合适的参数点亮系统,当然,不是万能的。评论bios方面并未采用双bios设计评论主板方面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看看性能方面如何?
Intel&I7&6700K&&VS&Intel&I7&4790K&平台搭建【Z170测试平台搭建】【Z170平台搭建】影驰GTX&980Ti&名人堂内存和水冷头【Z97平台搭建】从上面不难发现通过组建对应的水冷散热能让整个空间更加宽阔合理&,相信今年会是水冷爆发的一年!电源部分我们采用了一款来自鑫谷的全模组电源,GP600黑金&500W12V&单路41A&输出达到492W&,完全满足TITANX单卡的搭建了
【英特尔&I7&6700K-&华硕&&Z170&DELUXE&VS&&4790K-ROG&M7H性能测试】【平台识别】通过新版的CPUZ1.72.1&我们能够看到软件已经能正常识别到平台的信息抱歉了,说好的353.30&才能正常识别,抱歉。。测试时间紧凑不影响cpu发挥就没有理睬了下面我们会通过几款性能指标软件来对6700K和4790K的性能进行对比!主频为默认下,最高也就通过自身睿频来完成测试【国际象棋性能对比】Fritz&Chess&Benchmark是国际象棋软件Fritz自带的电脑棋力测试程序,由于支持多线程,而且他做的是大量科学计算,所以经常被网友用来测试电脑的科学运算能力,他通过模拟电脑思考国际象棋的算法通过测量部分测试电脑成绩。intel&I7&6700K&成绩为&15851I7&4790K&成绩为&16913&&这样看来睿频多了0.2G&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新3DMARK-Physics分数对比】不同负载的场景,FireStrike(专为基于DirectX11显卡的高端产品设计)、CloudGate(支持基于DirectX10的主流硬件)以及IceStorm(为入门级DirectX9设备打造)。支援windows&8作业系统全新的界面,3DMark除了给出测试分数,还会同时给出每个场景测试期间的实时曲线图,全程记录帧率、CPU温度、GPU温度、CPU功耗。在一般来说,新3dmark的成绩分成三部分,直接成绩,显卡成绩,CPU成绩,综合成绩,三者合集。CPU方面貌似并未正常识别出6700K&CPU得分方面,physics&分数为&12876CPU得分方面,physics&分数为12356在新3Dmark下&新U&I7&6700K成绩相对&4790K&有所提升【Super&PI&Mod&测试】Super&PI&Mod玩过超频的一般都认识此软件吧,&由于它超强的计算功能,很多人利用它的计算速度来衡量CPU的计算性能,以及CPU的稳定性,超频玩家用来跑分的工具。Super&PI&Mod测试的标准一般是用100万。经过三次不同测试后,发现6700K的成绩完全有问题,估计是和es版本有关,成绩方面正常应该差距不大。。。不过还是等正式版真正到货测试会比较准确【Linx&测试对比】LinX是一款基于Intel&Linpack数学核心库的稳定性测试软件,和公认比ORTHOS/Prime95还严格的IBT原理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LinX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界面设计更美观,选项更丰富,不仅可以自定测试的计算规模以控制测试时间,还可以通过连接Everest等外部程序实现温度显示和绘制图表的功能,十分强大。计算方法,通过取得前五次的运算时间,相加,除以5获得平均值6700K平均用时&42.5584S4790K平均用时&39.1956S【CineBench&11.5测试】除了SuperPI、3DMark、PCMark之外,CineBench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一套测试系统,最新的是R10版,CINEBENCH&R10支持Windows&XP和Vista的X86/X64系统,以及PowerPC和Intel架构Mac平台,最高支持16个处理器核心!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通过测试,0.2G的睿频基本感觉不出这&0.06S的差距,可想而知,在默认频率如此,真正开始超频以后,我相信这个成绩会有所领先!【CineBench&R15测试】CineBench正式发布了R15版本,新的版本最为显著的改变就是其仅支持64位操作系统,32位被彻底抛弃了。&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个核心来说,R15版本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土豪们终于可以用这款软件跑分了。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CineBench&R15版本的最终成绩发生了改变,最终的单位为cb,而非R11.5版本的pts。在新版的R15里面,0.2G的差距基本不复存在,成绩居然一样分!【I7&6700K&VS&I7&4790K性能小结】通过图表,我们不难看出两者的区别,在默认频率上有先天的睿频优势的4790K&稍微领先,而在super&pi下的成绩也不正常,可能由于是ES的缘故,只能等正式版铺货以后再次测试了,而在专业渲染上,由于新进程下,差距并不明显了,当然,这里都是默认频率下的cpu自由发挥,相信通过新工艺,发热量相对更低,工艺的进步下,同样条件下应该能够跑更高频率。【AIDI64&温度测试】少不免的温度测试,不过在测试之中发现的AIDI64&发现的疑似CPU和主板温度检测反了,此时室温为25度,待机温度达到45度(抱歉,刚跑完别的测试。。。待机并未降到最低,冷排并未完全冷却),系统关闭节能模式通过运行约5分钟,CPU温度变化曲线基本在58度附近,期间曾经发现有瞬间破百的情况出现,估计是ES工程样本的缘故而在关闭后1一分钟内的温度变化大家也能看到,CPU有明显的降温,而主板也有轻微的温度变化!看来发热量也并不是那么的可怕。主要是显卡增强了功耗总结:出于是EScpu的缘故,在测试里面存在一定的测试异常,但是从主要的一些cpu测试,例如渲染,和温度测试下,我们的都能发现,频率随不及,但是效能在提升,我相信在正式版到货以后,对应的超频和内存测试都会有更好的成绩,而这里只是尝尝鲜。而待机,满载等数据并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我就还是等待正式版的u再做测试了!
17:38:50 修改
何必认真,一认真你就输了.
没性能对比图?
http://img2.ph.126.net/_nTsvEaTw-Y4aOUD7LJa2Q==/7618968.jpg
物理分高1000不到,我只关注这个就知道游戏性能的差距了~&
小学的时候老师在台上讲“帅”的含义,我听不懂,同桌的女孩红着脸递给了我一面镜子,一霎那间,我恍然大悟... ...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jpg
系统管理员
该楼层已被屏蔽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i7-6700K+Win10修复漏洞后性能测试:这下放心了|修复|漏洞|Intel_新浪科技_新浪网
i7-6700K+Win10修复漏洞后性能测试:这下放心了
i7-6700K+Win10修复漏洞后性能测试:这下放心了
  2018年这才刚开始,Intel就搞出了个大新闻,同时爆出2个(官方命名为Meltown和Spectre)漏洞,波及范围非常广,包括Intel CPU以及Windows、Linux、Mac OS系统都受到影响。
  通过漏洞,第三方程序可以获得极端重要的内核内存中的数据,而且这样的漏洞,情况确实非常严重。
  从已知的信息来看,Meltown漏洞似乎只有Intel一家中招,而Spectre漏洞则覆盖了Intel、AMD和ARM大部分CPU芯片,也就是说电脑手机都无一幸免。所幸的是Spectre漏洞的利用成本很高,因此目前风险没有Meltown大。
  封堵漏洞会造成30%性能损失?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漏洞会造成什么影响才不关心呢,堵上不就完事了吗?
  只不过,由于这次漏洞是CPU架构设计的问题,虽然目前Linux、Windows已经以系统更新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KB4056892更新),但同时CPU性能会因此下降5%到30%。
  30%的性能损失,岂不是让CPU性能一夜回到解放前?但大家先别急,根据实际的测试来看,影响最大的是IO频繁的应用环境,所以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各大公司的数据库服务器。
  而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包括游戏、办公、图形设计、视频制作、3D建模等应用),影响应该是非常小的。
  更新前后CPU实测对比
  当然口说无凭,我们用一块Intel Core i7 6700K,搭载32GB DDR4 2400内存和一块500GB&三星850 EVO固态硬盘进行测试,主要对比系统升级前后的CPU、缓存及内存性能、固态硬盘读写性能的差异。
  测试基于Windows 10 KB4056892更新前后。
  从测试可以看出,更新KB4056892前后,CPU、内存和固态硬盘的性能没有明显的变化,数据的出入可以认为在误差范围内,因此本次更新对我们手上这套硬件平台来说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当然,由于我们只测试了i7 6700K一款CPU,自然无法代表所有Intel CPU产品,但从网上的网友自测结果来看,更新KB4056892后硬件性能并未见大幅下降。
  不过,目前Windows 10更新的补丁仅针对Meltown这个漏洞,而影响范围更广的Spectre漏洞仍未得到解决,接下来的更新会不会影响系统和硬件性能,依然是未知之数。
  看完测试结果,大家可以放心更新系统了,目前这两个漏洞对系统信息安全的危害非常严重,建议大家在这段时间及时更新,求真实验室也会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相关专题:
阅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我现在用的是i7 6700k,值得换7700k吗?-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笔记本电脑
我现在用的是i7 6700k,值得换7700k吗?
我现在用的是i7 6700k,值得换7700k吗?提升大不大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CES大会上,Intel正式发布了旗下的第七代酷睿系列处理器产品。与六代相比,相同的一样的工艺、核心架构、LGA1151接口等,只是提升了主频频率。那我们现在值得换7700K吗?一,外观i7-7700k...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CES大会上,Intel正式发布了旗下的第七代酷睿系列处理器产品。与六代相比,相同的一样的工艺、核心架构、LGA1151接口等,只是提升了主频频率。那我们现在值得换7700K吗?一,外观i7-7700k和i7-6700k两款处理器,虽然都是采用了相同的LGA 1151,支持的主板都彼此兼容,防呆口自然也是统一位置,PCB基板同样轻薄,如果要从外观上区分的话,可以从CPU表盖来区分。新一代酷睿上下两端的表盖都“凸”起来,整体视觉被拉长了的感觉。二,性能作为7代酷睿最高规格的cpu,Core i7-7700K频率更是直接从4.2GHz起步,单核最高频率更是达到4.5GHz,双核、三核、四核也能同时睿频至4.4GHz!除了CPU频率提升之外,新一代酷睿内存控制器也得到小幅度的升级,从默认支持的DDR4-2133向前迈进一小步升级达到DDR4-2400,以迎合当前主流DDR4频率。intel第7代和6代的Core i7规格相似度非常高,一样的工艺、一样的内核,只能从基础频率、睿频幅度和内存频率支持上找到区别。因此性能上默频对比的话,7代和6代的差距主要来自频率上的差别,若是同频比较的话,性能可以说是没有差别。对于预算不足玩家来说,现在暂时还不是I7-7700K购买的最佳时机,所以还是耐心等待一下。不过有财力的玩家不用担心。更换成最新的I7-7700K性能还是有小小的提升。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如果只是从i7 6700k更换为7700k,我想答案肯定是不值得;下面说一说我觉得不值得的原因。二者参数对比i7-7700k和i7-6700k两款处理器,虽然都是采用了相同的LGA 1151,支持的主板都彼此兼容,防呆口自然也是...
如果只是从i7 6700k更换为7700k,我想答案肯定是不值得;下面说一说我觉得不值得的原因。二者参数对比i7-7700k和i7-6700k两款处理器,虽然都是采用了相同的LGA 1151,支持的主板都彼此兼容,防呆口自然也是统一位置,PCB基板同样轻薄,如果要从外观上区分的话,可以从CPU表盖来区分。新一代酷睿上下两端的表盖都“凸”起来,整体视觉被拉长了的感觉。intel第7代和6代的Core i7规格相似度非常高,一样的工艺、一样的内核,只能从基础频率、睿频幅度和内存频率支持上找到区别,好吧,这就是Skylake的加强版。因此性能上默频对比的话,7代和6代的差距主要来自频率上的差别,若是同频比较的话,性能可以说是没有差别。对比总结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大部分情况下,二者的差距在5%左右,而在日常体验中,这5%的性能差距我们很难体会的到。所以如果只是从I7 6700k更换为I7 7700k,是很不值得的。仅仅为那百分之几的差距花费几百块,性价比太低。毕竟现在intel第八代产品已经面市,而电子数码产品的原则之一就是买新不买旧。建议如今intel八代产品已经全面普及,价格虽然还有一定波动,但是本着早买早享受的原则,可以考虑入手i7 8700k。如果I7 6700K不能满足你的日常需求的话,作为目前桌面级的旗舰处理器,I7 8700K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只不过现在I7 8700k价格还是有些高,配套的主板也不便宜,更换平台的话成本会比较高。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让你的选择更清晰。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intel第六代CPU产品还没有全面普及,第七代都出来了!经过了解对第七代CPU的了解,与六代相比,相同的一样的工艺、核心架构、LGA1151接口等,只是在提升了主频。intel七代i7-7700k和六代i7-6700k性能差距多...
&intel第六代CPU产品还没有全面普及,第七代都出来了!经过了解对第七代CPU的了解,与六代相比,相同的一样的工艺、核心架构、LGA1151接口等,只是在提升了主频。intel七代i7-7700k和六代i7-6700k性能差距多大?Intel酷睿i7-7700K采用四核心八线程设计,在游戏性表现方面,这款因特尔的旗舰型表现十分强劲,默认主频提升至了4.2GHz,睿频之后可以达到4.5GHz,但是其不锁倍频的设计让它的性能远不止于此。i7-7700K的核显升级到了HD 630,相比上代也有了一定提升。内存控制器也得到小幅度的升级,从默认支持的DDR4-2133向前迈进一小步升级达到DDR4-2400,以迎合当前主流DDR4频率。Intel酷睿i7-6700K14nm工艺新架构(Skylake),四核心八线程,频率达到4.0-4.2GHz,不满足的可以继续调解倍频往上拉,风冷下超频至5.2GHz不是梦;另外处理器内部不再集成电压调节器,重新回归到主板上,核芯显卡增强,升级为第九代核显,目前核显型号确认为:Iris 530是属于GT2级别(24个执行单元)。同频性能维持在上一代Skylake的水平,性能提升主要来自Intel为它“优化”的高频,依靠频率的提升使得整体性能有大概5%的提升,核显依然为马甲,这回牙膏挤得更慢。想挤多一点就需要动手超个频,超频比上一代强多了!这可能是Intel史上最悬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与你分享
先说结论,超频能力牛逼,值得。CES大会上,Intel终于正式发布了旗下的第七代酷睿系列处理器产品。虽然之前已经有一些测试版流出,许多朋友都已经了解到了i7-7700K的性能水平到底如何,但是在确认之后难免...
先说结论,超频能力牛逼,值得。CES大会上,Intel终于正式发布了旗下的第七代酷睿系列处理器产品。虽然之前已经有一些测试版流出,许多朋友都已经了解到了i7-7700K的性能水平到底如何,但是在确认之后难免还是有点小小的失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势,算是常规更新。不过在测试中我们也可以发现,7700K的超频能力比上一代的提升了很多,架构和制程的优化就体现在了这里,高主频带来的肯定是高功耗和高发热,想要体验超频的极限玩家一定要注意增强散热,不要因为积热过重而毁掉了手中的这颗好U。综合这次新U的表现以及售价,笔者个人建议想要升级的话还是可以出手的,目前新主板和新U都在搞促销,过段时间可能会一点点小小回升,不过手中若是已经有六代平台了并且不是超频发烧友,那么升级的必要并不是很大。当然想要更加高的性价比的话,当前市面上的上代处理器是更加合算的,看到这里可能有的网友要开始说清库存了,先别着急喷,戳这里,不买都瞧不起你。另外,I7 7700K搭配B250M主板默频的R15跑分大概960-970,ryzen 1700搭配B350M主板小超3.7G大概1600分。这个分数基本等同于渲染速度。不过,是在有钱就买I9吧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我现在用的是i7 6700k,值得换7700k吗?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4人关注了此问题2016组装电脑教程:六代i7-6700/GTX960高端DIY装机教程 (全文)_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2016组装电脑教程:六代i7-6700/GTX960高端DIY装机教程 (全文)
电脑百事网
春节即将来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家肯定跟笔者一样开始&慌年&了吧,辛苦工作(学习)了一整年,终于有了一个嗷嗷长的假期让我们可以好好的在家里浪起来,&睡觉睡到自然醒&真是想想就爽的不能自已了。马上就要正式跃向农历丙申猴年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各位是不是也有想法要把自己用了多年的旧电脑丢掉换一台新主机呢?有些朋友可能开始发愁了:&我会买可是不会装怎么办?&别着急,各位看官且往下看,笔者为您一步一步详细解读装机过程。2016组装电脑教程:六代i7-6700/GTX960高端DIY装机教程作为一个患有&直男癌&的糙汉子,笔者做事从来都是风风火火,简单粗暴,当然造成的结果就是笔者曾亲手搞坏了一块主板两个CPU,散热器和各种线就不多说了,&桥豆麻袋!&,各位看到这里估计都想关掉网页重新找教程了。虽然笔者过去有过种种&辉煌&,但那毕竟是过去了,人总是会成长的,今天这个教程绝不会把大家带到歪路上去(主要是有位非常细心的大哥审稿)。好的,&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笔者怎么把机装&。在正式装机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下这套面向2016最新平台电脑配置具体情况,主机配置单如下。六代i7-6700/GTX960高端DIY装机教程&配件名称品牌型号&处理器Intel酷睿i7-6700散热器自带显卡索泰GTX960显卡内存影驰名人堂DDR4主板华硕B150&PRO&GAMING&AURA硬盘希捷 120GB OCZ固态机箱爱国者月光宝盒T10电源鑫谷GP600T钛金版■&首先当然是所有硬件的全家福,这套主机采用了华硕B150&PRO&GAMING&AURA主板搭载Intel最新的第六代i7-6700处理器,由于笔者没找到什么合适的CPU散热器,所以从楠哥手里顺来一个Intel盒装散热器来凑数(求轻拍)。显卡方面配备索泰GTX960显卡,内存是从勇哥私人主机上顺来的影驰名人堂DDR4内存,电源选用鑫谷GP600T钛金版电源,机箱为爱国者月光宝盒T10。需要注意的是,各位在拆包装的时候要把说明书或者印有安装说明的外包装留下,对于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好多步骤需要参考说明书的指导完成,每款产品的细节设计可能不尽相同,在面对一款新的硬件时,即使是&战绩辉煌&的笔者为了保证硬件的安全都需要参考说明书来完成安装过程。接下来是装机过程需要的工具:准备工作完毕,下面就是正式的&搞机&过程。一、CPU安装首先我们要进行主板上CPU、散热器及内存的安装,主板打开之后的配件主要包括说明书,硬盘连接线以及背板接口的防尘板,有些主板产品会带有BIOS的光盘。笔者再唠叨一句,说明书真的很有用。Intel&100系列主板只能搭载第六代酷睿奔腾系列桌面级处理器,接口LGA&1151,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如果型号不对应强行装机会损坏主板或CPU,严重时直接报废。装机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需要小心的一步就是安装CPU,首先我们来看下主板的CPU接口。按照上图的注释可以非常方便的打开CPU的压板,注意那个黑色的小盖板不用拆下来,一会按照CPU的时候会自动掉下来,请注意收好这个小盖板,在主板返修的时候还需要用它来保护针脚。下面就要将CPU放入插槽里了,Intel的处理器上有三个非常明显的防呆位,如下图CPU上边的三角形对准主板上的圆点,有些主板厂商可能不太一样别的形状只要够明显也就是啦。对准后轻轻放下就好了,现在的工艺已经比较精细,不会出现需要暴力拆装的情况,整个过程几乎都不需要用太大的力量,如果不能按装到位,请检查是否有其他东西卡在中间,千万不要用蛮力。下一步反向操作打开压板的操作,先将压板放下,缺口插入螺丝下面,如图拉杆归位,黑色小盖板自己&跳&出来这样CPU就算是安装完毕。Ps.如果CPU安装错误,会导致CPU针脚损坏,从而损坏CPU,对于价值千金的CPU,新手朋友,一定要细心。二、CPU散热器安装下一步涂抹散热硅脂,硅脂的涂抹遵循一个规范:少量均匀,不要涂歪了也不要涂得过多,这里笔者涂得也不咋好,期待各位的优秀表现,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送到笔者邮箱来嘲讽一下。一般笔者喜欢采用将硅脂涂在CPU的中心部位,然后用散热器轻轻压上去,稍稍转动散热器就能将散热硅脂涂匀,这里仰仗各位自己的手法了,比较惨的结果就是开机发现CPU温度过高,&大侠请重新来过...&。这里笔者就用Intel盒装U自带的散热器给大家做个示范吧,如果是其他散热器原理基本都一样,可以根据说明书来操作。因为Intel原装散热器是下压式散热,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任何方向来安装,当然为了供电线能更方便的插入主板的供电接口,我们首先要找到主板上标有CPU_FAN的4&Pin接口,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体位&安装散热器,如上图。如果你选用的是一款侧吹式散热器,一定要保证散热风扇将热风吹向背板方向,这样更有利于机箱内部热量排出,如下图。Intel原装散热器安装非常方便,将四个卡扣旋转至如图所示,拔出,对准安装位,轻轻按下四个卡扣,啪啪啪啪,安装完成。一定要记得顺手把供电线插好,看好接口形状,很容易插的至此,我们就成功完成了CPU散热器的安装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硬件的安装。三、内存安装内存的安装,DDR4内存的接口和DDR3非常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DDR4内存金手指更加密集,在两段还有弧线设计,不像前代一样是一条平直的线。内存安装相对简单,只需要看好缺口的位置,对准插槽,轻轻按下就好了,一般主板带有四条内存接口,按距离CPU从近到远依次为1、2、3、4号,如果是单条内存最好插在1号位,两条内存组建双通道则需选用1、3位,当然如果你的CPU散热器比较大占用了内存的接口,插在其他位置也不会影响内存性能发挥。这样第一部安装算是大功告成,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四、机箱安装完成了主板上主要部件的安装,下面就要开始准备机箱了,总不能让主板在外面承受风吹日晒吧。让我们先来拆解一下爱国者这款机箱。想要打开侧板首先要把背部的手拧螺丝拧下。机箱观察打开侧板之后我们就可以惊喜地发现,拆错了o(╯□╰)o,电源安装位在另一边,另一边再来一遍,当然这边的盖板也别着急装上一会还有用。五、电源和固态硬盘安装看到了电源安装位我们先把电源安装好,要注意电源盒子上有个散热风扇,一般是要面向机箱底部,这样更有利于电源散热。电源的固定是靠背板上四个螺丝,购买机箱一般会标配一小袋各种螺丝,选择合适的螺丝来完成安装就好。虽然机箱设计了3.5英寸硬盘的位置,但是笔者却并没有那么大的机械硬盘可用,从楠哥那里顺来一块固态硬盘给大家演示一下硬盘的安装方式就好了,机械硬盘同理。硬盘的固定主要是依靠硬盘侧面或底部的螺丝如图。这款机箱的SSD安装位设计在机箱中部立板上,&乡愁就像一块坚固的立板,硬盘在这边,螺丝在那边&,拧好螺丝,SSD就安装完成。背板部位,这里还预留了一个方形的缺口是为主板的背部接口准备的,我们这就将用到前面看到的主板附带的背部防尘盖板。安装防尘盖板的时候,要注意和主板接口进行匹配,不要装反了。至此,机箱上除主板以外的部分就可以算初步安装完成,下面我们就将主板装入机箱。六、主板和显卡安装要把主板装机箱,拢共分几步?答:三步,第一步,把螺栓支柱装上;第二步,把主板放上去;第三步,把螺丝拧上。在这里笔者看到爱国者月光宝盒T10在这里做的非常细心,每个螺栓孔旁边都有字母指示,A&M&I&分别代表常见的ATX大板型,Macro&ATX版型和迷你ITX板型,只需根据主板的板型就可以确定需要在哪几个螺丝孔装螺栓支柱,笔者这里选择的是一款ATX版型的大板,所以就需要把最外圈的带有字母A标注的螺丝孔装上螺栓支柱。根据笔者一贯的偷懒作风,大家肯定猜到了笔者绝不会老老实实的将所有螺丝都装好的,不过笔者还是建议大家把该装的螺丝都装好。在放入主板的时候要注意,背部的防尘板上一般都会有一些压片,安装过程中要将压片放在I/O口的上方,不要挡住主板背部接口。OK,到这里主板已经安装完成,下面就来讲显卡这个大家伙也装到主板上。首先我们要确认显卡需要占用几个PCI插槽的宽度,笔者拿的这款显卡是一款双槽宽的卡,所以需要将机箱背板上面的挡板拆下两条。拆掉挡板后下一步就是将显卡接口对准PCI插槽平稳的插进去,直到听见轻轻的一声&啪&,好的任务完成。不要忘记挡板上面有螺丝位,装好显卡后记得拧上两颗螺丝固定显卡,另外拆挡板的时候一定要看好显卡所对应的插槽是哪个,不要像笔者一样想当然的拆了第一个,装的时候发现,竟然是第二个开始的...由于挡板经常是不可装回的,所以机箱背面只能留下这个丑陋的缺口了。显卡安装成功七、供电线路连接与走线安装显卡装完之后,我们的硬件组装就算是完成了,下面就是最重要也是最让玩家烦心的走线,笔者也和大家一样,非常讨厌走线,想走的漂亮一些却往往线不够长。正式开始接线之前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机箱里面最常见的几种接口,笔者最开始学习装机的时候师傅就教了笔者一句话&哪能插进去就插哪&,话糙理不糙,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厂家已经考虑到大家识别各种接口的困难,所以采用了几种特别容易区分的接口,每种接口固定对应某一项功能,如果记住这几种接口,装机接线便不再是难事,话不多说,图来了。电源提供的CPU供电线,8&pin(针)接口,安装时注意卡扣方向电源提供的显卡供电线,一般为两个8&pin接口(可变形6&pin),安装时注意卡扣方向电源提供的主板供电接口,记住就是一个大!安装时注意卡扣方向老式大4针硬盘供电(现在多用于给风扇供电)和新SATA硬盘供电,注意安装方向SATA接口硬盘线,两边都是这样的接口,有防呆设计,看好缺口部位主要的接口就是这些了,设计上的区别很大,而且电源厂商经常会在上面标示出是哪一种线。现在我们开始把这些线插进去把。硬盘供电及数据硬盘数据接口&SATA关于插针,机箱前面板的接口及按钮与主板的连接大家都喜欢称之为插针,一般在其上面都用英文标注了接口对应的功能,我们只需在主板的对应部位找标注相同字母的&针&插入即可,有的主板上可能没有标注每根针的对应的名字,这时候我们就要翻阅一下主板说明书了,说明书中会非常清楚的写出这些。音频接线由于这款机箱没有重启按钮,上面的图里面就少了一个RESET接口,如果你的机箱有重启按钮就需要把这个针也插好,上述接口中除了USB&3.0的接口在主板供电接口附近以外,其他接口都在主板的右下角,硬盘接口附近。插&针&的过程笔者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主板说明书上写的非常清楚,即使你完全不懂英语,只要看好对应的接口名字和正负极符号就可以轻松完成,针脚比较密集,各位要仔细耐心哦。总结: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折腾,我们的主机总算是装完了,各位看官看完之后是不是还是一片糊涂呢?亲手操作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装机非常简单。PS:由于笔者非常懒,以至于各种线材以非常凌乱的姿势横跨在机箱中间,建议各位玩家用线夹将各种线材固定在机箱里面。虽然笔者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这么繁琐。电子产品比较精密,各位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一定不要暴力拆装,只要是插口匹配,轻轻一插就可以非常平稳的连接。最后祝大家在攒(bai)机(jia)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上就是这套i7-6700/GTX960高性能DIY电脑组装实录全过程,尽管采用的是的高端硬件配置和中塔机箱和大板,不过主机组装上相对来说也不不困难,只要掌握一定的装机技巧、耐心就可以完成电脑组装。主机组装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去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外设硬件,然后再安装系统,这样一套外观个性、性能强劲的DIY电脑就组装完成了。
&#-12-31 15:00&
&#-04-14 11:54&
&#-04-14 18:11&
&#-04-22 16:38&
&#-04-25 11:31&
加载更多内容
掌握最新科技资讯,带来最新手机评测,手机技巧和电脑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特尔i5和i7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