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脏屏,是流病个案调查步骤还是同病

【摘要】:1背景 恙虫病是通过感染东方体的恙螨叮咬而传播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流行于东亚至西太平洋的广阔区域,在亚洲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恙虫病潜伏期一般为10-12天,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皮疹、咳嗽和特异性焦痂。恙虫病的诊断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血清学诊断。 1985年以前,恙虫病主要在我国长江以南流行,自从1986年山东省发生恙虫病流行后,我国天津、河北、河南和江苏等省均陆续发现恙虫病,但2008年以前安徽省未发生过恙虫病暴发疫情。2008年10月27日,阜阳市卫生局报告当地发生多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排除麻疹、风疹、流行性感冒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后,随后被诊断为恙虫病。 2目的 开展调查发现更多的病人以便及时得到治疗,分析阜阳市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明确阜阳市恙虫病主要的自然生境、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和东方体类型。 3材料与方法 3.1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疾病信息,分析恙虫病的流行趋势和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 3.2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发热≥37.5℃,并伴有皮疹、或淋巴结肿大症状之一者,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除外;可能病例:发热≥37.5℃+特异性焦痂/溃疡;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可能病例,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血清IgM抗体滴度≥1:32,或PCR核酸检测阳性,或通过动物接种、细胞培养,分离出恙虫病东方体。 3.3危险因素分析 采用个体匹配,按照1:3比例选取对照调查恙虫病的危险因素。即调查每一个病例的同时,调查3个同村(或同单位)、职业和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未患恙虫病的居民对照。询问病例发病前3周内的暴露。 3.4宿主动物调查 2009年11月,采用笼夜法,在阜阳市野外捕鼠。同时采集动物血液和内脏标本进行PCR检测和动物接种。 3.5媒介恙螨调查 对捕获的每只野鼠和部分家鼠处死后剪下鼠耳,搜集吸附其上的恙螨,进行PCR检测和动物接种。约200只恙螨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鉴定。 3.6抗体检测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恙虫病病人东方体抗体。 3.7核酸检测与序列分析 根据恙虫病东方体56kD蛋白编码基因特异基因引物,采用巢式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扩增的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 4结果 4.12009年我国恙虫病流行特征 年,我国恙虫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09/10万,0.1/10万,0.19/10万,0.24/10万和0.31/10万。2009年,我国共报告3235例恙虫病,这些病例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安徽、四川和福建,长江以南发病高峰在6-9月份,而长江以北地区发病高峰在10-11月份。48.72%的病人为女性,发病率较高的年龄组为70-74岁(0.47/10万)、60-64岁(0.44/10万)和65-69岁(0.42/10万)。 2009年,在室外捕获的鼠类99.4%(168/169)为黑线姬鼠,室内85.2%(115/135)为小家鼠。黑线姬鼠东方体核酸阳性率为2.2%(1/46)。83.3%(35/42)的黑线姬鼠有恙螨寄生。 4.6媒介恙螨从35只黑线姬鼠耳朵上收集到1200只恙螨,1000只被分成4组监测恙虫病东方体核酸,其中一组阳性。200只恙螨全部为小板纤恙螨。 4.7序列分析 98%(98/104)的病人IgM抗体阳性。从1个病人血液标本中分离出东方体。从132个病人标本中提取出34份基因片段,其中3个PCR产物TA克隆后测序, 3条序列完全一致,与Kawasaki型相似度为99%。 5结论 1、近年来,我国恙虫病报告发病数逐年增加,长江以南为夏季型,长江以北为秋冬型。 2、阜阳市恙虫病属于秋冬型,宿主动物主要为黑线姬鼠,媒介恙螨主要为小板纤恙螨,东方体为kawasaki型。 3、玉米地和红薯地劳动是恙虫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2


操敏,郭恒彬,唐家琪,郁兴明,王柏仁,杨文富;[J];动物医学进展;2004年05期
季红燕,张燕波,刘劫;[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吴家兵;胡岱霖;何凡;陆美娟;万俊峰;朱理业;;[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年06期
查震球;吴家兵;刘红;叶冬青;;[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08期
何似;谢忠杭;陈阳;陈亮;邓艳琴;王灵岚;;[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2期
林碧瑚,詹志农,王华民,林英姿,孙晓娟,李文广;[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陈素良,郭逸秀,关文英,李桂银,甄素娟,周立强,师鉴;[J];现代预防医学;2001年02期
吴中发;邓海智;朱丰秀;温江鸿;刘素华;;[J];新医学;2008年06期
胡成炎;程福坤;汪家华;袁道发;任福元;陈叔平;叶光辉;储敦辉;;[J];安徽医学;1983年04期
陈生晓;沈宏峰;张力军;许晨曦;孙忠明;;[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2期
操敏,郭恒彬,唐家琪,郁兴明,王柏仁,杨文富;[J];动物医学进展;2004年05期
黄丽莉;王建丽;马宏;申晓靖;;[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王瑞菊,郭娟,左常智,刘宽令;[J];疾病监测;1997年07期
姜仁杰;沈进进;张盐珠;张红军;吴杨生;顾善坤;陈帅;郭恒彬;朱凤才;田疆;李渊;;[J];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06期
吴家兵;胡岱霖;何凡;陆美娟;万俊峰;朱理业;;[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年06期
魏晋举,童贵忠,施世锋;[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7年06期
郑伟强,张武英,龙尧,王胜春;[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年04期
白荣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7期
黄婉容;[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年03期
刘忠达,李权,徐璐洁,陈根生;[J];中国临床医学;2003年03期
管利民,黄雪雯;[J];实用预防医学;2000年04期
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证候规律与中医介入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证候规律与中医介入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本文探讨了中医介入治疗对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总结PCNL术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在2004年3月—2005年3月期间共纳入本研究46名合格患者,剔除6名依从性差患者,将40例PCNL术后患者分为分成单纯西医组(G1)和中医介入治疗组(G2),每组20例。G1按常规西医治疗,G2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介入治...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病个案调查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