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完整详细的股权结构图?详细一点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ctrl+enter快捷提交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ctrl+enter快捷提交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ctrl+enter快捷提交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年乔布斯曾被赶出苹果&如何透过股权结构看穿创始人性格
投资圈里有这么一条铁律:"兼职创业都是耍流氓"。作为一个投资人,最关注的核心是什么?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如何透过股权结构看穿创始人的性格色彩?8月30日,AC加速器创始人徐勇与尚伦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明若围绕"股权设计有着创始人的性格色彩"的议题展开对话。
股权是企业重要的骨架及支柱
徐勇:通过这几年的沉淀,自己对股权一定的理解。第一方面,股权是企业非常重要的骨架及支柱,是基础、核心支撑的作用。第二方面,股权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曾经了解过一个项目,项目本身不错,在这个行业里面也有一定的发展,团队背景也不错,取得了千万量级的收入。但是,深入了解后,发现董事长是一个投资人,并且持有80%的股份,但是不参与公司日常的运营。投资圈里有一条铁律"兼职创业都是耍流氓"。很明显,这个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对于真正干活的人激励不足,所以这个项目最后我们就放弃了。
张明若:就这个案例分析一下。这样的股权分配在15年前是常态,但是挪到现在的创业公司,就会出现几个特点。第一,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会那么强。因为责、权、利是对等的。第二,很难拿到投资。首先,投资人需要的是以创业者为核心的团队,可以全力以赴的做这件事情;再者,投资人只会投有明确创业者的公司,主要看创业者本身的能力。所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的企业团队没有那么强的战斗力,最多只能平稳的发展,不会有更高的成就。
徐勇:作为一个投资人,我们核心投什么?企业最有价值的是什么?这个名词叫做人力资本。在互联网时代,资金并不缺乏,现在已经由原来的资本概念变为人力资本概念!如果一个企业投资方占据绝对股权的优势,那就意味着人力资本的股权并不受重视,作为投资人来讲,这样的项目基本上不会投。
我们曾经关注过一个项目好长时间,四个创始人由老师带着创业,老师的股权稍微多一点,这四个创业者的股权基本是平均分配。老师仅偶尔来公司指导一下。当时这个项目每年大概几千万的销售额。但是,我们并没有投,明显认为这个股权不合理。
第一,老师不是为公司持续发展做贡献最大的人,但是持有股份最多。第二,四个创始人的股权比例相对平均。最后这个项目真的以失败告终。
究其原因,由于是平均分配股权,遇到困难的时候很难有人挺身而出,遇到选择的时候也很难有人做一个笃定的选择,最终导致矛盾重重,项目失败。所以,股权对于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成功来讲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股权设计的好,企业未必会成功,但是不好的股权设计几乎意味着企业会失败或者说不会有更大的成就。
股权设计有着创始人的性格色彩
张明若: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股权这么重要,但却不被重视?我认为原因是股权确实有一些复杂。因为每个项目的商业逻辑都不一样,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做相应的股权设计,没有适用于所有公司的股权模板。
徐勇:我特别赞同您的观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它的商业逻辑会有千差万别。但是我认为,股权不光和商业逻辑相关还和人性相关。商业逻辑也包含着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对于股权来讲,要和创始人的性格特点相匹配,即"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以我们这几年的投资来看,很难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股权设计方案,但这里面会有一些基本的股权原则,这些对于很多人都很重要。对于想创业但是对股权这件事情的理解还不够到位的创业者,有没有一些大的原则,可以给一些建议。
张明若:首先,股权设计一定是要建立在对企业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这件事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梳理一下适合这个项目的商业逻辑,商业逻辑出来了,那么对应的合理的股权设计也就出来了。第二个阶段,根据企业的"性格"做相应的股权设计。我现在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企业也算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它会形成异于任何一个人的独立意志,会有自己的独立规则。商业逻辑与人性这两者不完全一样,但是却密切相关,商业规则实际上是人性的组合。就是一群人想干一件事必然会组合成一套新的规则出来。所以商业规则是有规律可寻的。
创业者需对股权有一定的了解,不能因为股权的事情导致创业失败
徐勇:乔布斯一开始创立苹果的时候是公司的创始人,他有控制权,后引入其他股东,股份被稀释,被迫出走,到最后又被董事会请回来。乔布斯的经历会让人觉得股权在公司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似乎不完全挂钩。
但实际上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什么最后乔布斯能够被董事会请回来?我认为是由于他在苹果有很大的影响力。乔布斯回来之后没有要高薪,但是要期权激励,同时要管理权,这个时候意味着他通过个人的影响,把那么多股权代表的意志力放到了自己身上。所以乔布斯的出走再到最后的回归,都是因为股权的力量导致了这的一个结果。
张明若:乔布斯的故事代表着很多成功企业家的创业过程。首先乔布斯在创立苹果的时候对股权是个小白,虽然他把企业做的很好,但是他在股权上吃了亏。随着他从青年到中年,从创立苹果到被赶出来,再到最后的回归,此时他在股权上已经不是小白了。为什么他回来之后就不是股权小白了呢?因为那个时候苹果已经是很成熟的上市公司,改变大的股权结构不现实,虽然股权拿不过来,但是他可以拿回公司的控制权,最后他也做到了这一点。股权是什么呢?我认为就两点,一个叫做控制权,一个就是分红权。不管你的持股比例是多少,对公司的控制权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股权设计来实现。所以我做《明若说股权》这个节目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创业者在一开始就对股权有一定的了解,不再因为股权的事情导致创业失败。
中国到了股权投资的时代
徐勇:今天来聊股权这件事,不光是对创业者说的,我认为中国到了股权投资的时代。股权这件事其实是跟越来越多的人相关联,因为有可能股权会让我们快速的获得比较大额的财富。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张律师,如果原来的创始人之一要离开公司,但是没有一个明确条件,而公司又处在一个相对努力发展的状态下,那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张明若:我觉得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先把解决方案预定好。如何预设?又分为两点,第一点,谁离开?第二点,离开是由谁发起的?成熟的制度是可以把规定提前约束好。第二类,非预设,但是遇到这种事情如何处理,这是有方法论的,但是需要在不同情况下做不同处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苹果、谷歌、脸书等公司该怎样分配股权?
文 / 马克现在创业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对startup而言,一个好的股权安排无疑至关重要,说最重要也不为过。我在这方面虽没有直接经验,但颇看过一些书籍资料,今天总结提炼一番,供创业者们参考。理想状态下,创业公司会经历五个阶段:起始→获得天使投资→获得风险投资(通常不止一轮)→Pre-IPO融资→IPO。通常而言,如能进展到Pre-IPO阶段,创业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股权安排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使公司已经上市,也会因发展需要而调整股东结构。但无论哪个阶段,股权分配都遵循三个原则:公平、效率、控制力。公平是指持股比例与贡献成正比,效率是指有助于公司获得发展所需资源,包括人才、资本、技术等,控制力是指创始人对公司的掌控度。在起始阶段,产品尚未定型,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之中,核心团队也没有最后形成。此时,股权分配的要义是公平体现既有贡献,确定拿最多股权的公司主心骨,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以硅谷最有名的三家公司为例。苹果,起始阶段的股权比例是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各45%,韦恩10%;谷歌,佩吉和布林一人一半;Facebook,扎克伯格65%,萨维林30%,莫斯科维茨5%。苹果电脑是沃兹尼亚克开发的,但乔布斯和沃兹股份一样(沃兹的父亲对此非常不满),因为乔布斯不仅是个营销天才,而且拥有领导力,对公司未来意志坚定激情四射。而沃兹生性内敛,习惯于一个人工作,并且只愿意兼职为新公司工作,乔布斯和他的朋友家人百般劝说才同意全职。至于韦恩,他拥有10%是因为其他两人在运营公司方面完全是新手,需要他的经验。由于厌恶风险,韦恩很快就退股了,他一直声称自己从未后悔过。Facebook是扎克伯格开发的,他又是个意志坚定的领导者,因此占据65%,萨维林懂得怎样把产品变成钱,莫斯科维茨则在增加用户上贡献卓著。不过,Facebook起始阶段的股权安排埋下了日后隐患。由于萨维林不愿意和其他人一样中止学业全情投入新公司,而他又占有1/3的股份。因此,当莫斯科维茨和新加入但创业经验丰富的帕克贡献与日俱增时,就只能稀释萨维林的股份来增加后两者的持股,而萨维林则以冻结公司账号作为回应。A轮融资完成后,萨维林的股份降至不到10%,怒火中烧的他干脆将昔日伙伴们告上了法庭。萨维林之所以拿那么高股份是因为他能为公司赚到钱,而公司每天都得花钱。但扎克伯格的理念是“让网站有趣比让它赚钱更重要”,萨维林想的则是如何满足广告商要求从而多赚钱。短期看萨维林是对的,但这么做不可能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扎克伯格对此心知肚明。Facebook正确的办法应当是早一点寻找天使投资,就像苹果和谷歌曾经做过的那样。在新公司确定产品方向之后,就需要天使投资来帮助自己把产品和商业模式稳定下来,避免立即赚钱的压力将公司引入歧途。这方面苹果和谷歌都很幸运。苹果开业后非常缺钱,乔布斯甚至打算用公司1/3股份换取5万美元(约等于今天的15万美元)。这时候马库拉出现了,这位经验丰富的硅谷投资人不仅带来了公司急需的25万美元运营资金,还带来了宝贵的商业经验,他只要求26%股份。这样,苹果新的股权结构变成:乔布斯、沃兹、马库拉各26%,剩下的22%用来吸引后续投资者。根据《乔布斯传》里的描述,乔布斯当时心想:“马库拉也许再也见不到自己的25万美元了!”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同样在公司开张不久就揭不开锅了,他们想筹集5万美元,但是SUN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硅谷风投人贝托尔斯海姆给他俩开了张10万美元的支票。我搜遍了网络,翻看了三本谷歌传记,也没查到这10万美元换取了多少股份。但自上世纪末以来,天使投资人所占的股份,一般不低于10%,也不会超过20%。Facebook的天使投资人是帕克的朋友介绍的彼得.泰尔,他注资50万美元,获得10%股份。这之后,Facebook的发展可谓一帆风顺,不到一年就拿到了A轮融资——阿克塞尔公司投资1270万美元,公司估值1亿美元。7年后的2012年,Facebook上市,此时公司8岁。谷歌从天使到A轮的时间差不多是一年。硅谷著名风投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各注入谷歌125万美元,分别获得10%股份。5年后的2004年,也就是公司创立6年后,谷歌上市,近2000名员工获得配股。苹果公司在马库拉投资后没有经历后续融资,4年之后上市,上百名员工成了百万富翁,此时公司5岁。这三家都是产品导向的公司,有了产品才去注册公司,但即使在产品导向的公司,产品也不是一切,公司得以运转,除了需要产品(技术)人才,还需要市场人才和运营人才,创业初期,融资人才尤其重要。更重要的,公司需要Leader,也就是主心骨。具备了这五项要素,创业团队才算搭建完毕。很少有公司在注册之时就全部拥有上述5项能力,这就是说,创业团队不是一下就组建完毕的,最初的团队成员需要仔细评估自己有什么,缺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股权分配方案。我认为,在公司主要资产是梦想和未来时,像苹果公司那样预留股份,比像Facebook那样通过增发稀释股份更加简明易行,潜在麻烦也更少。随着公司逐渐变大,资本需求会越来越旺,后续融资不可避免,引进经验丰富的运营人才也必须授予其股权或期权,这些都会稀释创始人的股权。事实上,创始人在公司长大之后如何不被董事会踢出自己创办的公司,早已是硅谷的经典话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苹果谷歌Facebook的故事也各不相同。乔布斯在苹果上市4年半后被赶出了苹果公司,踢他屁股的人是他请来的CEO斯卡利。“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抓住机会改变世界”,当年乔布斯用这句话打动了斯卡利,后者没能改变世界,但是改变了乔布斯。公平地讲,乔布斯被赶走完全是咎由自取,苹果董事会1985年赶走他和1997年请回他都是对的。但是,没有一个创始人愿意失去自己的公司,而他们也有办法做到这一点,那就是采用双层股权结构。苹果当年是单一股权结构,同股同权,苹果上市后,乔布斯的股权下降到11%,董事会里也没有他的铁杆盟友(他本以为马库拉会是),触犯众怒后的结局可想而知。谷歌则在上市时重拾美国资本市场消失已久的AB股模式,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持有B类股票,每股表决权等于A类股票10股的表决权。2012年,谷歌又增加了不含投票权的C类股用于增发新股。这样,即使总股本继续扩大,即使创始人减持了股票,他们也不会丧失对公司的控制力。预计到2015年,佩吉、布林、施密特持有谷歌股票将低于总股本的20%,但仍拥有近60%的投票权。Facebook前年上市时同样使用了投票权1:10的AB股模式,这样扎克伯格一人就拥有28.2的表决权。此外,扎克伯格还和主要股东签订了表决权代理协议,在特定情况下,扎克伯格可代表这些股东行使表决权,这意味着他掌握了56.9%的表决权。这样的股权结构当然能够确保创始人掌控公司,而像佩吉布林扎克伯格这样的创始人深信没有哪个股东能比他们更热爱公司更懂得经营公司,因此只有他们控制公司才能保证公司的长远利益,进而保证股东的长远利益。在中国,公司法规定同股同权,不允许直接实施双层或三层股权结构,但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对投票权进行特别约定(有限责任公司),允许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将自己的投票权授予其他股东代为行使(股份有限公司)。因此,虽然麻烦,但也能做到让创始人以少数股权控制公司。问题是,投资人也许并不想这么做,虽说自己的孩子自己最心疼,但犯糊涂的爹妈也有的是。一旦创始人大权独揽,犯个大错就可能让投资人血本无归。的确,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在实际中,双层或三层股权结构能否实施,唯一的决定因素就是创始人和投资人谁更牛。(胡雯对此文亦有贡献,微信号:caijingEleven)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图文】苹果公司案例分析黑白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苹果公司案例分析黑白底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苹果公司资本沉浮录:风投带来金钱和商业经验_深度报道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苹果公司资本沉浮录:风投带来金钱和商业经验
  苹果公司大落大起,最终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资本运作。风险投资助推了苹果的成长,苹果获得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商业经验以及研发技术。
  但是,因股权和董事会设置不合理,苹果一度陷入破产的边缘,其后经大刀阔斧的改革才令其起死回生。
  苹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实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必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缺少其中一个方面,企业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文/邢会强
  有这么的一家公司,很有钱,究竟有钱到什么程度,先了解一下。
  市值等于两个沃尔玛/五个亚马逊/十个Ebay,能够覆盖42%美国领土,公司的每个员工能够分到660万美元,年收入463.3亿美元,年利润为130.6亿美元,现金为976亿美元,能同时买下雅虎、戴尔、百思买、摩托罗拉和动视暴雪这几家响当当的公司。
  很明显,答案是苹果公司,但是数据这么的一比划,还是让人瞠目结舌。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苹果今时今日的辉煌?
  几经风雨,苹果数次融资,资本推动了苹果的发展
  ●创立苹果电脑公司
  日,愚人节这天,苹果电脑公司在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Paul Jobs)、26岁的史蒂夫?沃兹(Steve Wozniak)和41岁的罗?韦恩(Ronald Wayne)签署了长达10页的合同下创立了,三人的股权比例依次为45%、45%和10%。苹果电脑公司设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库比提诺市(Cupertino),这是硅谷的中心地带,一片注定是创业的沃土。
  苹果电脑公司在成立初期,资金来源缺乏,乔布斯卖掉了他的大众汽车,沃兹卖掉了他的惠普计算机。他们一共筹集了1250美元,开始生产苹果电脑的征程,当时的产品是Apple I主板。
  成立后不久,苹果电脑公司就接到一个50台电脑的定单。乔布斯和沃兹开始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但年长20岁的韦恩发现公司一下子背起了沉重的债务――乔布斯以公司的名义借了5000美元现金和价值15000美元的零部件。韦恩意识到,一旦这个合伙公司倒闭,债务也会压到他的身上。就这样,他毅然提出退股要求。最后,乔布斯用800美元买下他的10%股份。当时是日,此时距苹果电脑公司成立仅12天。
  这对于本来就缺乏资金的苹果电脑公司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波三折,艰难完成首次融资
  乔布斯四处寻找投资人。经人介绍,乔布斯认识了红杉资本的投资人唐瓦伦。唐瓦伦觉得乔布斯当时看上去简直就像个“人类的叛逆”,苹果的创业计划幼稚得就像孩子过家家,因此没有投资。不过,唐瓦伦又推荐了麦克?马库拉(Mike Markkula)。马库拉曾在英特尔公司任市场经理,并在该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募股中以自己的职工优先认股权获得了巨大回报,成为硅谷有名的年轻百万富翁。此时的马库拉是38岁,刚从英特尔退休,过着悠闲的生活,正四处寻找投资机会。
  乔布斯的激情很快就被马库拉看中。旋即,1976年8月,马库拉决定以个人名义投资9.1万美元,并和乔布斯联合向美洲银行申请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马库拉做担保。此外,在马库拉的帮助下,他们制定了一份非常全面的苹果电脑研制生产计划。他们带着这份计划书到风险资本家那里游说,筹集到60多万美元。其中,著名的风险投资家阿瑟?罗克一人就投资了5.76万美元。
  这样,苹果就有了10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
  日,新的“苹果电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苹果电脑公司)注册成立,股权比例调整为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以及马库拉各占30%,工程师罗德?霍尔特(RodHolt)占10%。
  然而,在引进风险投资资金后,各方均衡的股权结构也为后来乔布斯被逐出苹果家门埋下了伏笔。
  新公司成立后,乔布斯任董事长,沃兹任研发副总裁,马库拉任副董事长,并外聘了国家半导体公司的行政主管迈克尔?斯科特出任苹果电脑公司首任CEO。作为苹果电脑公司早期的重要人物,马库拉不但为苹果电脑公司带来资本支持,还为苹果电脑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商业经验,并在1981年至1983年间担任苹果电脑公司的CEO职务。
  在新的公司架构下,苹果电脑公司有了生产AppleⅡ电脑所需要的资金。此时,公司启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苹果标志,只是在1998年去掉了彩虹颜色。日,完整的苹果Ⅱ电脑首次面世,引起轰动,并最终赢得如今我们所知的“个人电脑”的声誉。苹果Ⅱ电脑风靡一时,销量数百万部。
  ●夹层融资,大公司迹象浮现
  1979年夏末,苹果电脑公司决定进行一轮上市前的对外私募融资即夹层融资。通过唐瓦伦和马库拉的关系,融资很快成功,包括施乐公司、罗斯柴尔德(LF Rothschild)、Untenberg、Towbin、Brentwood资本公司以及一些个人投资者等共计16个投资人,以每股10.5美元的价格认购了苹果电脑公司的股份,苹果电脑公司此次共融资727万美元。施乐公司当时就设有专门的风险投资部门,施乐公司以100万美元购买了将近10万股股份。施乐公司投资后,准许苹果参观其神秘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乔布斯像个孩子一样东看西看,观量着各种新技术,欣喜若狂”。
  有了这轮融资,苹果电脑公司终于有了大公司的迹象。
  ●上市,一场资本盛宴
  日,苹果电脑公司在华尔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开发行价格为22美元/股,460万股股票一抢而空,此次共募集资金1亿多美元。苹果电脑公司公开募集的资金比1956年福特公司上市以来其它公司的IPO都要多,为1956年福特公司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苹果电脑公司当日收盘价为29美元/股,公司市值达到17.78亿美元。经过股权稀释后,25岁的乔布斯持股比例为15%,但仍为苹果电脑公司的最大股东,其个人身家因苹果电脑公司的上市而超过2亿美元,成为媒体追逐的“宠儿”,成为全美最富有的40位大亨中最年轻的一个。第二大股东马库拉持有的700万股,价值也超过2亿美元,按计算,马库拉四年前投资的9.1万美元增值了2200多倍。沃兹的400万股价值则超过1亿美元。
  在公司上市前,沃兹制定了一个名为Woz Plan的职工认股权计划,允许员工最多能够购买2000股股份,而价格却很低。通过这个计划,大约有80多名员工都手持苹果电脑公司股票。因为苹果电脑公司的上市,40多位员工一夜之间从普通职员变成百万富翁。苹果电脑公司创造的百万富翁超过了此前历史上的任意一个公司。
  不久,施乐公司就所持的苹果股票出售了,获得的回报是3000万美元,是当初投资的30倍。而阿瑟?罗克当初投资的5.67万美元,上市后,手中持有的股票猛增到了1400万美元,增值250倍。而据估计,如果当初韦恩不退股,1980年其身价也应该上亿美元,但韦恩却因一念之差而失去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在2000年高科技泡沫的时候,有人推算,如果当初韦恩不退股,其身价也应该是15亿美元,但77岁的韦恩现在却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拉斯维加斯城郊区,靠卖邮票和政府救济金度日,他年事已高且穷困潦倒,甚至买不起一个苹果的产品。
  1981年,苹果电脑公司实现收入3.35亿美元。1982年,实现收入5.83亿美元,净利润6100万美元。1983年5月,苹果电脑公司进入财富500强榜单,排名第411位,成为历史上成长最快的公司。1983年,苹果电脑公司实现收入9.83亿美元,净利润7700万美元。到1984年,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5.16亿美元,净利润6400万美元。
  进入财富500强,自日“诞生”算起,苹果电脑公司此时才7岁。如果自正式注册成立之日(日)算起,苹果电脑公司此时才6岁。
  股权架构不合理,成为公司运营隐患,乔布斯被董事会扫出苹果
  1983年,乔布斯为了让当时的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入苹果,说出了那段著名的话,这极具煽动性的语言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们改变世界?”
  乔布斯和斯卡利共同执掌苹果的那段时间里,创造了最棒的产品(第一部Mac)和最棒的广告(“1984”)。不过很快这段蜜月就结束了,斯卡利最著名的事迹就是把乔布斯赶出了苹果。1985年乔布斯从苹果辞职之后,两人的交情也随之中断。
  1985年2月,乔布斯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国家技术大奖(National Medalof Technology)。同年5月,由于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获得董事会支持的苹果电脑公司CEO斯卡利(Sculley)解除了乔布斯在Macintosh部门的职务。5月31日,苹果电脑公司公布第一季度大幅亏损及大裁员,同时宣布解除乔布斯的所有职务,只保留一个董事长的空头衔。上文得知,苹果电脑公司的股权架构不合理,在乔布斯没有获得苹果电脑公司实质控股权的前提下,他已不能做出有关实质的决策。9月13日,乔布斯辞去董事长职务,正式离职。作为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踢出家门。董事会解除乔布斯职务的原因是,他们感到“苹果将毁于他的疯狂之下”。值得一提的是,斯卡利也在1993年被董事会赶出苹果电脑公司。
  乔布斯离开后,几乎卖掉了苹果电脑公司所有的股票,只象征性地保留一股。随后,他创立了Next公司。这一次乔布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持有Next公司63%的股份,他要有绝对的控股权。而在乔布斯另起炉灶的时候,苹果电脑公司起诉乔布斯带走公司机密,挖走技术人员。但次年1月,乔布斯同意六个月内不雇用苹果电脑公司职员,并且不建立与苹果电脑竞争的电脑公司,苹果电脑公司又撤回了起诉,这也为Next公司发展减少了阻碍。
  Next公司后来更名为NeXT公司。1987年,NeXT公司获得了富翁罗斯?佩罗(Ross Perot)的投资。1989年,佳能公司向NeXT公司投资1亿美元。1993年,NeXT公司更名为NeXT软件公司,彻底放弃了硬件业务。离开苹果电脑公司后,创办与经营NeXT软件公司是一段屡败屡战的艰难历程,但他始终牢牢掌握控股权,也正是这段历程让乔布斯真正成熟起来,也让乔布斯懂得控股权和资金的重要性。
  在离开苹果电脑公司的那段时间里,除了创办和经营NeXT外,乔布斯还于1986年斥资1000万美元购买了视角效果工作室皮克斯(Pixar)公司。皮克斯出品了一些最受欢迎的动画电影,包括《玩具总动员》、《玩具总动员2》、《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等。1995年,皮克斯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乔布斯身家超过10亿美元。2006年,迪士尼用大约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皮克斯,收购后二者合并,乔布斯在迪士尼董事会获得一席之地,并成为迪士尼最大个人股东。
  苹果发展受挫,重组董事会,引入竞争对手微软的投资
  ●寅吃卯粮,董事会的失误决策让苹果步入低谷
  1986年,苹果电脑公司实现收入19亿美元,净利润突破1.54亿美元。1987年,收入突破20亿美元,净利润为2.18亿美元。1988年,收入站上40亿美元大关,净利润为4亿元。1989年,收入站上50亿美元大关,净利润为4.54亿元。
  表面上看,苹果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实已是危机四伏。在斯卡利掌舵时期,苹果没有推出一款有意义的新产品。斯卡利为了报表上数字的漂亮,为了获得华尔街的追捧,也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在他任CEO期间,只一味地追求利润增长,甚至不惜提高产品价格,结果却使苹果在PC市场的占有率从原来的20%下降到了8%。这种做法虽在短时期内增加了收入,却无异于饮鸩止渴。
  1990年,苹果电脑公司净利润略有增长。1991年,净利润便开始下滑,仅为3.1亿美元。1992年,净利润虽再次上升到5.3亿美元,但1993年6月,苹果电脑公司业绩再次大幅大滑,“斯卡利毁掉了苹果”,终于,苹果电脑公司解除了斯卡利的CEO职务。1992年10月,斯卡利离开了苹果电脑公司。1993年,苹果电脑公司的收入从上一财年的79.77亿美元下滑到70.87亿美元,净利润更是从上一财年的5.3亿美元下滑到8700万美元。
  ●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曲线回归
  日,苹果电脑公司宣布以4.27亿美元收购NeXT软件公司,其中包括3.775亿美元现金、2500万美元的苹果股票以及1600万美元的苹果股票认购权。作为NeXT软件公司最大股东,乔布斯从这项交易中获得了1亿美元现金和150万股苹果股票。
  凭借NeXT软件公司,乔布斯终于回归苹果,出任苹果电脑公司董事会主席吉尔?阿米里奥(Gil Amelio)的顾问。但乔布斯似乎对当时的苹果似乎信心不足,随着苹果股价的持续走低,1997年6月,他卖掉了手中150万股苹果股票,又一次象征性地留下一股。
  苹果仍在努力挣扎。1997年6月苹果电脑公司宣布第二季度亏损7.4亿美元。日,苹果股价仅3.19美元,跌到12年中的最低点。
  ●重组董事会,引入微软的投资
  1997年8月,苹果电脑公司宣布乔布斯为董事会成员。接着,乔布斯用自己的朋友替换苹果电脑公司的董事,重组了董事会。这一消息一公布,苹果股价开始上扬,暂时摆脱了濒临破产的尴尬境地。
  新官上任三把火,乔布斯对苹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他重估了苹果股票期权的价值,把员工的业绩与股票奖金挂钩,于是员工的士气被激发出来了。其次,引入了微软,微软向苹果注资1.5亿美元,获得了苹果电脑公司非投票权股票,微软同意为Mac机研发办公软件(微软在后来已全部售出了所持有的苹果电脑公司股票)。作为交换,苹果电脑公司撤销了对微软侵犯版权的诉讼,并将微软IE浏览器集成到苹果操作系统中。这夯实了苹果的现金基础。再次,乔布斯辞掉了与他意见不合的主管,换上了他信任的人。最后,还出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新规定。这些新措施为苹果电脑公司重现辉煌奠定了基础。
  ●慧眼识英才,从供应链上解决库存问题
  1998年年初,乔布斯在董事会的同意下,把蒂姆?库克从康柏公司招入苹果,担任资深副总裁,主管苹果的电脑制造业务。这次,乔布斯选对了人。
  在乔布斯和库克来司之前,苹果一团糟。1997年苹果损失10多亿美元,当时的苹果效率低下,机构臃肿。但这一切对有着多年库存管理、制造和分销运作经验的库克而言,并非难事。上任后,库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电脑制造业务进行大笔的账面减记。但库克明白,仅仅账面减记是不够的,他必须采取行动。
  当时苹果把亚洲运来的部件在一家爱尔兰工厂里组装成笔记本,然后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又被运回亚洲市场销售。为了减少诸如上述“从亚洲到欧洲再回到亚洲”的此类循环,库克推动苹果的部件供应商在地理上贴近制造商的产品组装厂。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供应商把部件保留在自己的库存里而不是苹果公司;借此机会,库克还关闭了苹果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和仓库。
  结果是,库存产品在苹果资产负债表上存在的时间迅速从以月计算降为以天数计算。截至日,苹果只维持着6 天的库存量,相当于7800 万美元的商品价值,这比上年的31天库存量和4.37亿美元商品价值大幅降低。到了1999年底,库克进一步把该数字挤压为2天和2000万美元。
  日苹果公司董事会宣布,乔布斯已经辞去首席执行官职位,董事任命库克,原首席运营官为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实现苹果管理者的平稳过渡。
  新管理层架构之下,苹果公司运营的威力突显
  ●击败众多竞争对手
  苹果于2001年10月推出的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大获成功,配合其独家的iTunes网络付费音乐下载系统,一举击败索尼公司的Walkman系列成为全球占有率第一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随后推出的数个iPod系列产品更加巩固了苹果公司在商业数字音乐市场的地位。
  2010年10月,诺基亚起诉苹果公司,认为该公司在未向其费用的情况下使用其专利技术。两个月后,苹果公司在特拉华州提起反诉,声称诺基亚侵犯苹果13项的专利。苹果公司随后将该数字更改为9项。日,诺基亚公司表示,公司与苹果公司之间的所有专利权诉讼已全部达成和解。2011年2月,苹果公司挫败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一年后,诺基亚因亏损惨重而不得不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退市。
  苹果iPad的问世,令中国的一家上市公司――不堪一击,其汉王电纸书因iPad的冲击而出现滞销。日,汉王科技发布业绩快报: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34亿元,上年同期实现净利8790万元。至此,汉王科技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亏损。对于亏损,公司解释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电子书市场受到平板电脑等相关产品的冲击,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大幅下调,导致产品的收入和毛利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二是公司对相关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三是在终止了部分项目的研发及产品化的同时,对有市场前景的重点项目增加投入,导致研发费用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媒体评论称:“汉王科技无疑已经是深陷泥潭,面对苹果、Kindle等产品几乎毫无还手能力。”
  日,苹果超过惠普,成全球最大PC厂商。
  ●苹果成为市值最大的公司
  从苹果公司自1980年上市以来,股价有三波明显的上涨行情,第一波是自乔布斯1996年底回归苹果后至2000年互联网泡沫止(如图1),第二波是自2003年到2007年(如图2),第三波是2009年以来,苹果股价在iPad和iPhone的刺激下,一路屡创历史新高(如图3)。
图2 苹果股价的第二波上涨行情。
图3 苹果股价的第三波上涨行情。
  日,苹果公司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超过埃克深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爱尔兰财经新闻网站BusinessWorld于8月20日报道称,苹果公司目前的市值为欧元区前32大银行的市值总和。欧元区前32大银行的市值总和为3,400亿美元,这一市值总和是基于这些银行的流通股来计算的。
  在美国,埃克深美孚和通用电气一直交替占据市值排行第一宝座,但是微软在1999年超越了他们。不过到2000年时,通用电气再次成为市值第一公司。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的数据显示,这三家公司在接下来五年时间的市值非常接近,不过苹果公司却在迅速崛起。埃克深美孚在2005后一直是全球最高市值公司,直到日。
  标准普尔资深指数分析师霍华德?斯利福布莱特(HowardSilverblatt)表示,苹果公司跃居全球市值第一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美国最高市值公司一般能反映出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拥有其它对手无所匹敌的产品。美国投资银行Gleacher & Co分析师布赖恩?马歇尔认为,苹果给予了投资者之前从未看到过的东西,“这家有着35年历史的公司增速就像是一家创业公司,即便是在年,苹果的增长也如同野草一般。”
  苹果公司获得的第一笔风险投资资金是马库拉、阿瑟?罗克等75万美元的投资,1979年又获得施乐等公司的700多万美元又一轮风险投资。
  风险资本助推了苹果公司的成长。马库拉的加入带给苹果公司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其商业经验,这让乔布斯看到了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差距。施乐公司给苹果公司带来的也不仅仅是资金,还有研发上的榜样力量。
  乔布斯后来总结说:“那个时候的风投,对公司的帮助非常多,他们就像你的导师一样。这是因为早期的风投者,像唐瓦伦,都曾经是高科技企业的创始人或高管。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获得投资者投入的金钱之外,也能分享他们的才能和经验。”
  资本市场具有放大效应。当苹果公司的财务业绩捷报频传时,苹果公司的股价屡创新高,最终能使苹果公司的市值在风雨飘摇、全球股市低迷的今天,仍然超过了5600亿美元。而中国2011年的全国财政收入才1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16500亿美元。换言之,苹果公司的市值接近中国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苹果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更是超过了美国财政部。真是富可敌国,而且还是大国。不过,冷静地讲,市值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苹果公司的市值虽大步提升,但市盈率只有17倍。而一些国内Pre-IPO的私募入股市盈率都比它高得多。
  术业有专攻,几乎没有人能成为全才。“天才”乔布斯也一样,他擅长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但是他不怎么懂资本运作,至少在苹果发展的早期是如此。在苹果早期,苹果的资本运作主要是由马库拉和沃兹负责的。但不懂资本的乔布斯却没有拒绝资本,相反,他能放手让懂资本的人来参与公司运营。当然,由于有被苹果电脑公司扫地出门的教训,在乔布斯后来创办NeXT公司及运作斯皮克公司时,他不但充分地利用了资本市场,而且牢牢地掌握控股权和把持现金。
  试想,如果没有当初的风险投资,如果没有后来的发行上市,苹果公司能有后来的起死回生以及今天的富可敌国的财富吗?我想不能。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一味地追求“资本运作”而忽略实业经营也是很危险的。苹果在斯卡利掌舵期间,由于过于重视华尔街的意见,过于追求报表上数字的增长,忽略了产品开发,本末倒置,差一点葬送了苹果。幸亏,通过苹果兼并NeXT公司这一“资本运作”,使乔布斯重回苹果。乔布斯通过加强产品开发与强化管理,使苹果焕发一新,重获新生。
  苹果的财富故事告诉我们,实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缺少其中一个方面,企业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链接一:苹果的主要历程
  1998年8月,苹果电脑公司发布iMac电脑并大获成功,这让苹果在当年重新恢复了盈利。
  1998年10月,苹果电脑公司宣布自1995年以来的第一个盈利年份。
  2000年1月,乔布斯对外宣布去掉了自己头衔中的“临时”字样,成为苹果电脑公司正式CEO。这一年,乔布斯被授予1000万股苹果股票,按当时的股价价值8.7亿美元。
  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公司股价在2000年一度摸高到150.4美元。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的几年里,苹果电脑公司的营利数据反复波动。2001年10月, 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发布。iPod
  大获成功。但互联网泡沫破裂后,2001年,苹果电脑公司宣布该年第一季度损失 2.59 亿美元。这是苹果电脑公司三年来首次遭遇季度财务亏损。但 2001年4月,苹果电脑公司宣布二季度利润为4300万美元。但截止9月9日的年底,苹果电脑公司税前亏损5200万美元,税后亏损3700万美元。2002年第一季度,苹果电脑公司又宣布盈利 3800 万美元,第四季度,苹果电脑公司又宣布亏损4500万美元。2002年,苹果电脑公司获得了57.42亿美元的收入,毛利润16 亿美元,净利润6500万美元。
  2003年,苹果电脑公司实现收入62亿美元,净利润5700万美元。自此开始,苹果股价开始史无前例地增长。
  2004年,依然是苹果电脑公司巨大增长的一年,该年度净利润为2.66亿美元。但2004 年7月,乔布斯被查出胰腺癌。消息一出,苹果股价重挫。
  2005年,苹果电脑公司实现收入139亿美元,净利润 13 亿美元,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的利润大关, 399% 的净利润增长令人咋舌。
  2006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市值首次超过了戴尔公司。 2006
  年,实现收入 193 亿美元,增长39%;净利润突破20亿美元大关,增长接近50% 。
  日,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摆脱了给人以只做电脑的印象。
  2007 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iPod touch等一系列划时代的产品。这些产品为该公司赚取了平均一天 100 万美元的商业利润。不到3个月,苹果公司便成为了世界上第三大移动电话的出厂公司。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58.5%的利润。2007年,苹果公司实现的收入为240亿美元,增长24%;净利润35亿美元,增长76%。
  2008年,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从信封中取出)了MacBookAir,这是当时最薄的笔记本电脑。日,苹果公司推出3G iPhone。
  日,苹果公司推出了iPad。4月3日,苹果公司推出iPad系列产品。日,苹果公司推出 iPad2 系列产品。
  日,苹果公司推出iphone4s,ios5,icloud,同时发布iphone4 8G版。第二天,即日,乔布斯去世,享年 56岁。天才陨落了。
  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1年(截止于日)业绩,苹果公司实现净收入(Net sales)1082亿美元,净利润(Net income)为259亿美元。而 2010年的净收入才为652亿美元,净利润为140亿美元。
  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2年第一季度(即截止 2011 年
  12 月 31 日止的前三个月,Q1 FY12)业绩,苹果公司实现净收入463亿美元,净利润 130.64 亿美元。乔布斯之后的苹果公司依然增长强劲。有人评论说,苹果老本至少够吃三年。
  苹果电脑公司股票曾在1987年、2000年和2005年三次实施1:2股票拆细(2-for-1 stock splits)。每一次1:2股票拆细意味着投资者所拥有的1股股票变成了2股,其效果相当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每10股转增10股最后变成了20股。经过三次拆细,苹果IPO价格仅相当于2.75美元/股。
  链接二:
  日,苹果公司股价当日上涨近2%,即9.18美元,收盘突破500美元大关,报收于502.60美元,使得苹果公司的市值达到了4680亿美元。不但超越埃克深美孚的 4020 亿美元,还高于谷歌(1989亿美元)和微软(2567美元)市值总和,以及IBM和沃尔玛合在一起的市值,甚至超过了瑞典GDP的4580亿美元。而在1997年,苹果公司的市值才是微软的五分之一。
  日收盘时,苹果股价达542.44美元,苹果市值最终站上5000亿美元,达5057.5亿美元。曾经超过5000亿美元市值的企业有微软、埃克深美孚、思科、英特尔以及通用电气,现在苹果也超过了。2007年,由于油价大涨,埃克深美孚市值超5000亿美元。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微软、思科与通用电气也超过了5000亿美元。曾经微软市值还超过了6000亿美元。日,埃克深美孚的市值约为4110亿美元,微软的市值约为2670亿美元,通用电气的市值约为2000亿美元。
  日,趁着新一代iPad即将上市的东风,苹果股价再上新高,首次突破 600 美元大关。日,苹果公司宣布派息,每股派息2.65美元。受此利好,苹果股价首次报收601.1美元,市值创下5600亿美元新高。
  如果与中国的公司的市值相比,2011年12月底,中国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的市值依次为:2768亿美元,中国2282亿美元,中国移动1961亿美元。苹果560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了中国石油与中国工商银行的总和,也相当于3个中国移动。
  此外,苹果公司的5600亿美元市值还高于波兰、比利时、瑞典、沙特、中国台湾地区的GDP。
  在乔布斯时代,苹果一直以来都在如饥似渴地囤积现金。由于苹果在上世纪90年代末经历过濒临破产的痛苦回忆,乔布斯始终拒绝派发股息。乔布斯再也不希望苹果因为缺乏资金而寻求财务援助。
  时至今日,拥有巨量资金的苹果,再也不用担心没钱的困境。在库克的领导下,日,苹果宣布,将从公司接近10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中拿出一部分,向股东支付每股2.65美元的季度股息。这说明,苹果现在已经准备迈进新时代。
& 相关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的股权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