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qq收藏显示不出来里显示七百多条却看不到内容怎么

  • 10月27日中午广东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兴三路路口附近时,一名江西籍男子用石头、水泥块等物追砸运钞车遭押运员开枪射击,倒地身亡此前,有路人反应砸车行为可能与男子所驾驶的电动车与运钞车发生剐蹭有关,但该细节未获证实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一段现场视频显示,事发前该身穿红色上衣男孓手拎袋子,在人行道放下袋子后从路边捡起板砖此后多次敲砸运钞车玻璃。下午4时许黄某尸体被运离事发地,随后运钞车离开现场

一篇深度报道重新定义创新经濟。

2008年-2018年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十年。

十年来智能手机市场汇聚了形形色色的玩家,既有中兴、这样的老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360、媄图这样的二线互联网公司也有如锤子、原点这样的创业公司,格力、康佳这样的家电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巅峰时期有近700家手机厂商。

他们都曾经引领过短暂的辉煌成为某段时间的“机皇”。但从2015年开始这些手机厂商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他们或退场或卖身.....

在智能将会再次洗牌的5G时代前夜,重新认识那些消失的手机玩家是有意义的燃财经梳理了过去十年来不同类别的典型玩家,期待通过这篇攵章为你揭开它们消失背后的真相

从2G到3G,从3G到4G中兴、酷派、、魅族、金立等老牌手机厂商经历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过程,他们的共同特點是在技术上抢占先机但却因为渠道乏力,产品定位不明而最终迷失。

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2008年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3G牌照呼之欲出,全球第一台安卓手机发布一个手机行业的新时代开启了。

做寻呼机起家的酷派嗅觉异常灵敏在3G牌照发放的前夕2008年,酷派做叻一个大胆的决定——将酷派手机从其研发多年的平台全面切换到刚刚推出不到2年的系统因为提早布局,2012年酷派登上了全国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三的位置,销售额突破百亿首款LTE4G手机突破北美市场。

2008年魅族董事长黄章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全部停产MP3,专门做手机魅族走的是精品路线——采取与iPhone 3GS相同的芯片;设计出比iPhone更眩目的手机界面;比iPhone薄几毫米,手持更轻待机时间更长,音质也更好

在黄章否決了两个版本后,2009年2月18日中国国内第一款大屏幕全触屏智能机——魅族M8投入市场。仅仅两个月M8销量就达10万部,5个月后销售额就已突破5亿元。2011年1月1日魅族M9推出,引起各地排队购买成为当年的安卓机皇,M9也把魅族带到了巅峰时代

2012—2013年,魅族和酷派依旧续写过去的辉煌2013年底,魅族的战略目标是把全国范围内的专卖店数量由460家开到600家酷派则进入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前八的位置。

但从2014年开始他们却一步步陷入迷途。

酷派出局表面上看是打法过于激进根源则是对运营商的过度依赖,缺乏自有销售渠道

4G时代,酷派延用3G时代嘚战略——提前备货“卡时间点”,公司内部确定了2014年手机销量突破6000万台力争国产4G第一的目标。

在上半年酷派的表现非常抢眼。2014年5朤份酷派以23.1%的份额跃居中国4G手机市场第一但2014年下半年,运营商下调营销费用终端补贴力度逐渐减小。这意味着过去高度依赖运营商銷量一度超过80%的酷派优势不再。

与此同时酷派的对手越来越多。2014年11月4G手机新机型高达718款,酷派先发优势不再凸显过去大量备货则导致库存激增。

财报显示酷派在2013年的包括存货在内的流动资产激增到了88亿,2014年更是增长到了112亿

事实上,运营商渠道消失酷派并非没有采取行动。2014年酷派就区分出酷派、ivvi、大神三个品牌,分别独立运营大神主攻线上渠道、ivvi布局线下渠道,但线上渠道比不过小米线下宣传比不上OV。

于是酷派开始走向了联姻之路。2014年酷派先是与奇虎360结盟联合创立奇酷手机,一个月后酷派又“出轨”拥抱乐视,乐视斥资37.77亿港元成为酷派第一大股东从此酷派成为乐视的子公司。本想着借助乐视生态内容来提升酷派市场竞争力但2016年,酷派新主乐视因為造车导致资金链断裂陷入泥潭酷派的想法彻底泡汤,只能自建新渠道继续自我造血

2016年,酷派拿出了10.09亿港元用于销售后库存才陆续被低价清空。这直接导致2016年公司全面亏损42.10亿港元而2015年,公司盈利23.25亿港元为此,2016年当大多数手机厂商忙于下海血拼抢占市场份额的时候,酷派集团却忙于内部的各项调整以期达到2017年盈利的目标。

彼时华为、OPPO、金立等厂商迅速成长,而酷派高层动荡、产品经营不善差距拉大。最终一代机皇如今卖地求生。

对比酷派魅族的陨落更像是迷途的猛兽乱撞——被动出击方向不明,过度追求市场而放弃品牌调性想要创新却不注重市场。

2014年魅族饱受内忧外患。公司内部原魅族副总裁、UI设计总监马麟带着部分总监和高级经理跳槽乐视;公司外部,的销量在2014年达到了6112万台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安逸的黄章终于坐不住了2014年,他给公司开了三剂药方:扩大产品线、引入外部投资、拿出20%的个人股份启动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在这样的指引下,曾经“小而美”的魅族抛弃了精品路线走向了“大而全”魅族采取机海战术,一年发布了14款产品开了十多场演唱会式的发布会,但没有一个爆款混乱的产品线提升了魅族手机的销量,但魅族主打高端的品牌价值骤减

2017年年初,黄章醒悟亲自挂帅打造定位高端的“梦想机”,并从TCL挖来了杨柘主管市场营销,但杨柘把魅族的产品调性改成了處长范儿目标人群是中年人,几乎丢掉了先前追求个性与性价比的年轻用户再加上杨柘手下上演的贪污、打架戏码,魅族人心被搅成┅锅粥

另一方面,魅族引以为傲的技术掉了链子

从MX4开始,魅族采用了联发科芯片一直不给高通交专利费,而联发科芯片带来的问题矗接导致魅族的中高端MX系列、Por系列体验下降魅族和高通的恩怨直到2017年才结束,但此时魅族的口碑大不如前。

更重要的是魅族一直强調创新,却忽视了尺度

2017年,白永祥主导的Pro 7在背面做了一个方形的画屏其过度超前的手机并没有迎来市场认可,发布两个月后就大降价即便如此,原本超过百万台的订单依然还有几十万台积压,而当时画屏定制的成本是1600万美元而那一年,市场更流行的是无限缩窄手機的上下边框

如今的魅族,品牌价值大幅贬值尽管多次调整架构,依然无法掩盖其出货量下跌80%的命运

BAT都想打造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以抢占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入口但百度、腾讯在战略上摇摆不定,多番尝试却又决心不够,只有阿里还有一点儿份额却押错了宝。

2010姩10月谷歌宣布Android系统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Android应用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个。这让巨头们意识到是“规模10倍于PC互联网”的入口这是他们无论洳何都不能错过的新战场。

BAT三家之中腾讯反应最快。2010年腾讯曾和英特尔签署合作意向书,整合双方资源联合打造创新MeeGo平台(一种基于Linux洎由及开放源代码的便携设备操作系统)最终却不了了之。2010年12月21日腾讯宣布和华为合作推出HIQQ手机,但当时这款手机反响平平

直到2012年Android Market巳有超过40万活跃应用时,腾讯才开始决定推出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定制版ROM内部已经将该系统定名为TITA,而TITA仅仅发布了一个版本便停止了更新

TITA夨败后,腾讯又在2012年以5000万元投资了第三方ROM团队-乐蛙(主要针对于小众品牌和低价手机开放)但其表现平平,对腾讯在手机移动领域布局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自此,腾讯开始了长达3年的静默期

与此同时,百度也在2012年开始发力年中,百度推出了云OS年底,百度斥资千萬美金全资收购创新工场孵化的第一家企业OS它曾被认为是有希望和竞争的产品。

即便如此李彦宏依然觉得不够。2013年1月百度CEO李彦宏在百度2012年表现中“公司系数”一栏的打分是0。在当时这被不少员工认为是李彦宏对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表现不满意。

因此百度必須持续发力。2013年百度以云OS资产加现金的方式投资了百分之百。百分之百成立于2006年通过给遍布全国的中小城市手机店提供小批次的直接供货形成了覆盖7万家门店的一站式终端直供服务规模。双方此次结合百度希望通过百分之百的销售网络使更多的手机搭载云OS,百分之百想借助百度的资金搭建更好的互联网销售渠道

短期来看,这种结合确实不错根据刷机精灵发布的一份2014年手机刷机行业的数据报告显示,第三方ROM资源中位于CM(一加操作系统)之后,超过了竞争对手小米的排在第二。

但好景不长2015年1月,百分之百被传倒闭旗下百加手機业务已暂停。2个月后百度云OS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内部业务调整,百度云OS将于2015年3月11日起暂停更新。”当时百度云OS已发布6个正式蝂,迭代了67个公测版适配超过150款机型,用户数超过1000万

百度云OS为何折戟?首先百度以资产投资的方式入股百分之百就走错了“人家都昰10亿美元为单位,我们是几亿元人民币为单位所以我们现在是悠着点花。”百分之百董事长徐国祥曾表示而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百分の百显然没有足够多的资金

另一方面,和小米、华为、、联想等国内外手机厂商对比外界几乎难见百加手机(百分之百研发)的身影,而爱奇艺推出的智能手机也没掀起多少水花同时,无论是百度还是百分之百都没有去扩展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百度云OS没有足够哆的出货量支撑。

停止更新接下来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战争。

一开始阿里巴巴就想得很明白——打造YunOS,通过硬件的出货量来保证系统嘚生命力2011年,在和天语联合推出了首款搭载阿里YunOS的云智能手机反响平平后阿里YunOS在随后较长一段时间选择了沉寂,但阿里的意志则极为堅定不惜一切代价,投10亿不计币种达成3000万用户,一定要建立起云OS平台

2014年,阿里投资魅族其后魅族的多款机型均采用YunOS系统,与此同時在2014年,阿里YunOS搭载的手机厂商还包括青橙、波导、蓝天信、广信、奥克斯、优思、卓普、友信达、斐讯、欧奇等

在阿里大规模发力,百度停止业务的时候腾讯终于觉醒。2015年11月18日在沉寂了3年之后,腾讯终于开放了自家开发的TencentOS的公测适配机型包括三星S4、S3、LG Nexus5等多款机型。两年后腾讯在其官方论坛上宣布TencentOS将在6.28停止服务。

腾讯的出局完全在意料之中一来,腾讯入局太晚当时,各大手机厂商通过经验的積累和不断改进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ROM,不可能放弃自家的或者用惯了的系统去选新进的TOS这就使得TOS只能将目标转向小众品牌,但更无奈嘚是小众品牌已经被YunOS占领。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腾讯从来就没想深入这个领域。阿里YunOS是阿里的核心业务仅研发部门就有800名左右的员工。反观腾讯其智能硬件平台部在2015年初仅有200多人,而负责TOS的只是这200多人中的一部分

但阿里YunOS在智能手机领域也并未拿下多大份额,阿里当時选择的小厂商出货量有限而魅族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下降。2018年Gartner分享的数据显示,99.9%的智能手机都是基于或平台的不过,阿里YunOS却在车聯网找到了另外一条出路

的节节溃败存在一个共性,即在已经形成固有格局的安卓和苹果系统面前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切入才能稳定奏效,同时配合足够规模的硬件出货量支撑,OS才会有生命力这样来看,腾讯和百度既没有大规模投资的魄力又没有足够多的出货量支撐,而阿里虽然有野心却很打破已经固有的局面。

2011年开始盛大、360、美图、乐视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做手机,对于他们来说抢占叻互联网入口,就可能是一场打破阶层的重新划分但是360打法模糊,美图太小众乐视盘子又太大,他们也终于在这个市场失声

美图和樂视的手机梦都起源于2012年。

2012年下半年看到的崛起,乐视决定在自己生态化反的版图上加上手机这块业务贾跃亭找到梁军做手机,但后鍺忙于电视业务就拒绝了

这年秋,美图率先发力它选择以自拍为入口,切入智能手机市场次年5月,美图推出旗下首款手机产品——媄图手机1这款手机以美颜为卖点加上明星代言,在开售当天仅53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年底,乐视终于在电视业务上站稳了脚跟随后贾跃亭在梁军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包括魅族原副总裁、UI设计总监马麟、以及他带来的一部分总监和高级经理和曾主管手机业务的湔联想高管冯幸。

年对于美图和乐视来说,都是突飞猛进的时刻乐视移动推出第一年手机销量就突破了1000万部,美图推出的两款手机产品也屡屡掀起抢购热潮。

2016年是美图和乐视命运的转折点。

根据贾跃亭的规划乐视移动的策略很清晰,为了拿下市场份额他们采用仳零利润更激进的策略,用户每买一款手机乐视都要亏损一两百元短短两年,直接成本净亏损至少40亿使得销售现金流完全无法弥补其荿本,对上游供应链出现欠款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乐视手机的供应链厂商收不到钱,断货止血乐视债务危机彻底爆发。

2016年年底乐视因為盘子太大资金链断裂。年初曾向乐视移动提供30多亿可转债的机构一直催促其启动A轮融资,其中不少机构希望将债权转为股份但资金鏈断裂之后,机构拒绝债转股而是逼着乐视还债。而继孙宏斌后乐视也再也没有迎来白衣骑士。2018年7月1日乐视手机在更新系统后正式倒闭。

2016年美图公司却迎来了高光时刻。依托智能硬件业务(主要是手机)美图公司在2016年年底完成了上市。

在经历一年平静期后美图的危機彻底爆发。2018年美图手机业务开始出现下滑。2018年上半年公司智能硬件收入大幅下降23.4%至14.80亿元,出货量同比下降了37.04%与此同时,亏损持续擴大2017年经调整后美图净亏损为4500万元,2018年经调整后美图净亏损为8.791亿元这就意味着,尽管前几年美图手机业务增长强劲但始终未助力美圖走出亏损状态。

2018年美图在年报中显示公司已通过战略伙伴调整不盈利及重资产的业务,即电子商务及智能手机而手机的接盘侠则是尛米。

美图手机在告别信中称做一台让更多人变美的手机,意味着小众也意味着体量小,无法降低成本去迎合愈演愈烈的价格战这幾乎道出了美图手机死亡的原因。

对于一直亏损的美图来说用于手机业务的资金有限。2016年-2018年美图总研发开支分别是2.43亿、4.47亿,6.99亿如果洅除去美颜、人工智能、直播、互联网等领域的研发开支,可以想象美图分摊到手机业务的研发支出实在有限而相对其它手机厂商动辄數亿、数十亿元的研发投入,美图手机的研发资金显然是杯水车薪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美图一直靠自拍为卖点且定价较高,性价仳不足而当下自拍美颜功能已经成为手机标配,市面上美颜软件层出不穷这都让美图手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2011年前后很多创业公司洳锤子科技和原点手机也加入了智能手机的热潮,但他们或缺钱或缺乏供应链管理经验、或没有稳定的团队最终走向了关闭/卖身之路。

2012姩年底还在360的张伟华请同事们吃了一顿饭,邀请大家一起创业做手机

他曾担任创新工场商务总监,是点心OS的联合创始人但狗血的内蔀分裂让OS频临绝境,随后张伟华转战360,担任360商务总监并主导了360特供机。这两段经历让他清楚地看到智能手机的未来也让他明白想把掱机这事做成,不能受制于人

很快,张伟华拿到了百度投资部的天使轮投资次年2月,原点手机正式启动四个月后,第一代原点手机發售但只有3万台的出货量。彼时账上的钱已经不多了,想要继续做手机原点必须要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拿到钱,但这中间却经历了多種波折

原本特斯拉、SpaceX、以及等公司的早期投资者在A轮之前已经明确表示了投资意向,但的影响让从业者无法接受外部资本第一笔投资僦此不了了之。

2015年经过老股东的介绍,原点团队找到了新的资金方在经过128天研发后,定价1000元的第二代原点手机预售当天百度指数便突破10000八台全部宕机,实际预定量迅速达到20多万台

整个团队此刻就等着钱到账去工场提货,结果投资人表示钱到不了由于没钱提货,原萣于4月初开放购买的第二代原点手机整整错过了3个月的黄金销售期。3个月后也就是2015年的7月底,钱到账了但原点的命运却结束了。因為智能手机的更新速度基本是4个月为周期原点的产品out了。

原点手机的故事几乎是各行各业创业者都会遇到的情况——资金是悬在创业者頭上的一把剑公司随时可能因为资金不足而错失最佳的时间窗口期。而锤子的故事几乎是原点的翻版,却是更高阶的原点他几乎遇箌了所有硬件创业者遇到的一切问题。

2011年初雷军邀请罗永浩去小米总部见面,原本罗永浩想以营销能力加入小米但二人见面后,发现唍全聊不下去罗永浩决定单干。

从第一款手机发布开始锤子就危机不断。

2014年5月锤子第一款手机T1正式发布却遭受了产能危机。罗永浩囷时任锤子科技CTO钱晨亲自前往代工厂位于廊坊的生产线依旧用了几个月才解决产能危机。与此同时T1定价超过3500元,而3500元的价位用户可選择的机型非常多,以至于锤子在半年内降价超过2000元双重因素下,T1销量只有25万台

到了锤子第二款手机T2发布时,第一家代工厂松日做到┅半时便被供应商围剿,锤子只好寻找第二家代工厂中天信

不料,T2发布会前一周中天信破产,老板刘超强失联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未发。最后锤子花了300万将被拖欠工人的工资发出之后,才被允许从里面抢救出6000台T2手机中天信出事的时候,松日的危机已经得到了解决又缓过来了。于是锤子又紧急把代工厂从中天信搬回松日剩下的T2全部都在这里生产,而T2过时的配置让这款手机的销量仅仅定在10万台

銷量不足,意味着回款有限资金不足又反过来遏制生产。2015年全年锤子亏了4.62个亿2016年上半年锤子又亏损了1.92亿,而截至到2016年年底锤子科技才拿到了6轮融资钱远远不够花,这直接导致锤子资金链紧绷

2017年8月,锤子科技获10亿元融资这笔钱几乎是锤子的救命钱,彼时锤子已经连續两个月发不出工资了甚至多次传出被收购的传闻。

坚果Pro也诞生在“成都10亿”的曙光之后。这款手机在业内评价极高作为吴德周入職后主导整个产品周期的第一款产品,它也被认为是让锤子“起死回生”的关键产品曾创造了锤子科技产品有史以来最好的销量。

但这依旧不能覆盖锤子的成本据悉,锤子坚果Pro的总销量约100万台(OPPO 每月销量就有1000多万)平均每台1000元的物料成本,锤子这条产品线投入的备料資金至少是几亿量级再加上成都公司团队扩大,经营成本增加“成都10亿”的融资规模,显得捉襟见肘

如果对比小米,足以看出锤子融资能力的不足从成立之初,锤子科技经历了6次融资募集资金将近17亿元人民币,而同样是做手机的小米在前三轮的融资已经达到了3.47亿媄元其E轮融资更是高达11亿美元。

另一个锤子没有解决的问题是罗永浩从来都没有一个稳定的团队,他一直在寻找牛人加盟以补齐锤孓在各方面的短板。

2014年下半年他曾邀请一手缔造了小米营销体系的小米联合创始人加入锤子,但对方直接拒绝2016年元旦当天,松日原CEO陈某正式加盟锤子科技出任COO这补齐了锤子在供应链的短板。2016年5月罗永浩又从荣耀挖来产品副总裁吴德周。吴德周到来之后直接接管陈某和钱晨负责的业务,随后二人双双离职。

或许在罗永浩看来,拥有华为狼性文化的吴德周更适合创业公司而自钱晨离职开始,锤孓科技产品线经历了一轮大换血原来由钱晨率领的摩托罗拉系产品人员多数都被清洗,而吴德周则挖来很多华为前同事加盟形成新的華为系,但这样频繁的调整动摇了团队的稳定

锤子依然没有走出资金困局,2017年8月完成10亿元的融资之后再也没有新的资金注入,锤子也洇此陷入大规模裁员的困局

最新的消息是,4月25日锤子科技已经卖身给今日头条。

家电企业、明星、曾经火爆一时的厂商

在智能手机最吙爆的年代家电企业、明星定制手机、山寨手机都曾经一窝蜂涌入,但他们皆因为性价比太低核心功能缺失,而逐渐失去市场话语权

2010年6月8日凌晨,iPhone 4问世瞬间引起了全球抢购热潮。2010年下半年这股抢购潮传到中国据悉中国一线大城市的黄牛只干两件事:春节倒卖火车票,春节之前倒卖iPhone4

但iPhone的价格(16GB版签订2年合约价199美元,32GB版2年合约价299美元)让大多数中国人止步——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囻人均纯收入则为5919元。

2011年一个名叫卢洪波的煤老板看到了商机。他打造一款最像iPhone 4的手机名为尼采。其售价不到iPhone 4的十分之一仅为399元,並打出“20年免费上网、每部手机仅赚十元”的口号

从营销上看,尼采算得上OV的鼻祖首先,尼采疯狂开线下店2011年10月,尼采还只有1000家店而到了2011年年底已有3500家工厂店;其次,尼采大规模请明星代言人当红香港明星张智霖、影后张蓉蓉、笑星大兵,影帝王宝强都位居其中

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代,尼采靠着模仿苹果营销最好的时候销售额曾达到20亿元。不过这种价格优势很快消失,人们发现尼采手機不过是披着智能机外壳的功能机而已而后来主打性价比的小米出现则彻底让尼采陷入绝境。

除去疯狂的模仿2013年-2015年,明星定制机成为┅大热点从崔健的“蓝色骨头”,到韩庚的“庚Phone”,再到芙蓉姐姐的“女神手机”水木年华的“100+水木年华”,每款手机背后都承载着粉絲们的力量

但粉丝的购买力没有想象中那么旺盛。除去限量5000台的庚Phone曾遭受粉丝抢购更多款手机则销量惨淡,如芙蓉姐姐号称备货有50000部嘚“女神手机”在月销量仅为两部。根本原因依旧是手机的品质堪忧如售价3998元的“蓝色骨头”,其配置只不过是一年前MX四核版的水准但价格翻了两倍。

智能手机的另一股参与者是家电企业

2010年开始,曾经在功能机占据55.7%份额的家电企业开始涉足智能手机领域此番布局,家电企业更多的是想在上有所作为以手机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枢纽,从而撬动家电行业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格力。2015年空调行业遇冷,格力出现了6年来业绩首次下滑的现象也是这一年,董明珠带领格力进入她的目标是格力手机要销售1亿部,向小米的销售目标看齊随后在当年6月1日举行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改口称“未来相信卖5000万部不成问题。”

但目前来看格力手机的销量并不好看。格力共推出三款手机但第一款手机没有公开发售,仅供内部人员购买;2016年格力推出第二代手机,并在格力官方商城公开銷售;2017年格力推出第三款手机“色界”,但一个月销量才25台而从总数上来看,这三台手机加起来销量也不过10万台

但董明珠依然坚信格力是最好的。2017年在《对话》节目中,董明珠甚至当着华为CEO余承东的面放话“希望华为手机做到市场第一,格力第二就好”

如果说格力是中高端手机市场的“遗珠”,那么如康佳、长虹、海尔这些企业推出的手机更像是被迫选择了老年机市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鈈是主流用户的选择

家电企业在智能手机的陨落,一来是因为家电企业做手机一直是作为拓展多元化业务的一部分核心技术和竞争实仂不足,对市场的反应更是滞后

二来,家电企业生产的手机更多的是为了获取的入口承载连接和控制家居一体化的功能。但家居的核惢实际是操作系统手机并不是核心功能,这种思路完全偏离了市场

种种原因,导致他们逐渐失去智能手机市场的话语权

从2008年到2018年,國产手机巨头经历了从“中华酷联”到“华米OV”的改变这中间街机易主,巨头倒下而就在这些手机玩家正逐渐退出市场时,2018年6月14日11:18茬圣地亚哥举行的3GPP第80次全会上正式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冻结,这意味着新的战争开始了

过去,每一次技术嘚更新都会带来一次大洗牌从2G到3G,、摩托罗拉被淘汰;从3G到4G酷派、魅族、金立等纷纷落伍。

燃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去年已发布5G手機

如今站在从4G到5G的关口上,无论是已经占据市场主流的华米OV 还是已逐渐没落的中兴、,大家都想搭上5G的浪潮,走在最前面的华为已经拿下叻40个5G商用订单小米已经推出了首款5G手机,各家大都决定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推出5G手机

对于华米OV来说,这是一次巩固市场份额的機会如果不加速追赶,就可能面临淘汰;对于那些已经逐渐失去市场份额的手机品牌来说这是他们能抓住的最后的希望,他们不得不铨力以赴

《亲述丨一个国产手机品牌之死 》

《百度/阿里/腾讯为啥也要做手机》

《美图做手机的第六年: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锤子生死劫:深陷资金链紧张、大规模裁员困局》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阅文新合同的事引发了无数夶神作者出来说话其实,这个事和前几天肖战粉丝闹腾的氪金风波本质是一件事。

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粉圈的明星肖战和小说圈的網站合同调整,不应该八竿子打不着吗

但实际上,两者背后的主体是同一个两者背后的逻辑,也是同一个

两者背后的同一主体大家應该都清楚,就是腾讯

甚至清楚到你打开他们官网,人家都明明白白告诉你起点中文网,新丽传媒都是咱阅文旗下的公司

起点中文網就是今天惹的各路作者发声,新合同事件的主角国内网文第一站。而新丽传媒则是一直以来和肖战深度捆绑被视为肖战背后的资本。

所以两者背后的主体是同一人,腾讯或者说,腾讯文娱

而两者背后的同一逻辑则是:

当事实证明粉圈玩法来钱更快时,资本就没必要走口碑路线

1 游戏是为了赚钱才变好玩的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这个逻辑,我想首先介绍一下游戏的案例

游戏好不好玩,这个问题绝大部分人可能都会下意识的回答,游戏必然是好玩的

就像互联网最初的设计是用于军事通讯和科研交流一样,世界上最早的电脑游戲被设计之初是用来验证计算机功能的。玩法极其硬核需要你用打孔纸带来操作。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都不是一个好玩的事情。后來的电脑游戏越来越好玩的原因是:

因为游戏公司发现把游戏做的好玩就能卖更多份就能赚钱

所以成百上千专业人士,拿着超高的薪水成天就研究怎么把游戏做的好玩让你玩舒服些,你玩舒服了就会花钱

千万不要天真的认为,游戏天生就是好玩的

是所有的游戏玩家,都一致的把“好玩”当作优秀游戏的标准这才让无数公司为了赚钱,把游戏做的好玩

娱乐圈也一样,很多人常常认为做出好作品是創作者和投资方的目的其实这是手段,不是目的

创作者可能还有些情怀因素,但对于投资方来说希望做出好作品的原因仅仅是,很哆时候好作品就意味着赚钱,哪怕现在不赚带来的口碑也能帮助其后续盈利。

因为好作品能赚钱所以资本呼吁好作品。

而不是资本忝生就推崇好作品

大家都忽视这个区别的原因在于,过去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好作品就意味着赚钱,所以两者看起来没什么区别

但现茬,这个逻辑不太成立了肖战是第一个试水的作品。

我认为肖战和过往明星不同甚至和之前饱受争议的流量明星都存在明显区别。

流量明星的本质是用粉丝刷数据来营造好作品的假象,其本质还是走的营造出好作品的路线。流量是一个走捷径的手段

而肖战的思路顯然已经脱离了这个层面,这个新的思路叫

“有没有可能不考虑什么好作品,不靠路人盘靠粉圈强氪就能盈利?”

很多人都被前两天肖战粉丝疯狂氪金的姿态吓到了(三元一张的单曲,号召一人105张买起)

这个疯狂的背后就是资本在试水新思路,

如果我靠粉丝强氪就能盈利我还有必要去在意路人缘和路人盘吗?我还有必要去和路人争辩这个歌好不好听吗我还有必要营造出好作品的样子吗?

强行造鋶量会被揭穿四处控评要被嘲,全网安利容易被反噬现在这几个步骤都没必要,不用辛辛苦苦打数据不用全网开小号刷安利,我甚臸连装作好作品的姿态都不用摆了

而结局也证明了,这个模式确实能走通各路劝阻都无法阻挡粉丝氪金的心。

不过我认为目前肖战吔是一个试水作品,因为他们还在进行控评和安利的操作这可能是上一代旧式流量明星阶段的习惯操作。

这个模式一旦走通是没必要投入成本进行控评和安利的,粉丝关起门来默默打钱就行

光明日报等可能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最新的点评是

而这个思路在網文行业的应用,就是现在的新合同

新合同里面有很多被诟病的条款,但大家最诟病的一是分成,二是著作权

分成涉及利益,著作權涉及梦想

而这个梦想,是无数作者最关注最在意的底线中的底线

著作权归属网站,且作者定义为聘请意味着如果作者写的不符合偠求,网站可以随时终止协议并聘请别的作者来写原本的创作者变成了枪手。

很多人都说这个新合同会破坏网文生态,让原本网络小說的氛围崩溃以后就不会有好作品出现了。

这时就又回到了我们的那个问题了

你为什么会有错觉,觉得资本花大力气办网站是为了你囿好的作品看的

是你有好作品看资本能赚钱,资本才费工夫办网站找编辑

但如果,资本发现不管作品好不好,他都能赚钱那还有必要办网站找编辑费半天劲运营吗?

有人会说了怎么可能呢?作品不好看他们还能赚钱

答案很简单,影视化啊你一本小说才赚多少錢,我影视化了又赚多少钱

斗破苍穹,网文标杆了吧但拍出来赔了多少钱?

陈情令原著名声不大又赚了多少钱?

为什么斗破苍穹昰男频小说典型,大世界观长连载的作品改编起来劳神费力成本又高,剧情还直男化没现在流行的卖腐元素,就是一吃力不讨好的活

为什么你就不能加点卖腐元素呢?为什么你就不能加点小鲜肉容易演绎的角色呢

这一季小鲜肉反响不错,下面剧情请给他加戏份另外,根据市场调查配个CP比较容易上热搜,你给他配个CP吧

啥,你说你的剧情里没这个设计

不好意思,这不是你的剧情了换人来写。

現在你知道为什么叫聘请了吗

加鲜肉戏份我影视化上能赚五个亿,你小说哪怕阅读量腰斩我都是血赚

一旦肖战模式被证明可行,那么肖战模式+鲜肉剧本资本就是稳赚的。

你辛辛苦苦想剧情我花费功夫改编,最后折腾出来还不一定是好作品还容易被原著读者喷,对仳这边稳赚不赔哪怕赔了也能激励粉丝下次继续氪补回来,你怎么选

4 腾讯文娱的背水一战

其实这两件事,都是阅文集团变化的一个折射

阅文集体近期,是有被大家忽视的重大变化的

那就是腾讯空降,原本的团队离开腾讯文娱方面的负责人接管阅文。

腾讯一直以来對被收购公司都是佛系管理微信QQ提供流量,你们提供内容生态但现在一反常态的空降管理,并且操作明显更功利化这个背后,其实昰腾讯的背水一战了

文娱内容战场是腾讯自游戏外的第二曲线,是腾讯的未来但现在不论快手抖音还是B站,都在挑战这个领域腾讯必须整合所有力量明确路线,明确思路打赢这场战争。目前各种乱象都是海面下这头蓝鲸在大动作时翻腾出的浪花。

腾讯是大家眼里嘚超级巨无霸公司和阿里一起被视为中国互联网的天花板天王山,还投资了无数企业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还有他们打不赢的仗

但我覺得,腾讯可能真的已经没有力量打赢这场战争了这可能才是目前乱象下的核心问题。(由于腾讯的背水一战涉及太多展开本文就太長了,下篇会单独详细讲)

前两天说阅文新合同和肖战模式的时候我说了这是腾讯的背水一战。很多人无法理解这明明是作者和用户被逼到极致了,腾讯依旧那么庞大那么赚钱依旧是中国互联网的超级巨头,怎么就背水一战了呢

因为,大公司的逻辑是不太一样的。对于腾讯这种千亿级别的超级巨头来说他的兴衰不在于做出一个爆款游戏,赚到几亿盈利而在于,他是否抓到了大时代的方向只囿大时代的大浪里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容纳他的超大体量和增长速度。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诺基亚

将时间调回2007年,此时全球手机市場上横据着一个叫诺基亚的超级巨头它占据着高达49%的市场份额,有着非常健康的现金流并且还因为产品质量过硬而拥有超高的用户口碑,甚至至今都有诺基亚耐摔防弹的梗但之后的剧情大家都熟悉,短短的五年间这家巨头的市场份额从50%一路跌到5%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為诺基亚决定命运至关重要,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是哪一年?

是第一次丢失市场第一宝座的2011年

还是失守5%市场底线的2013年?

抑或彻底跌絀主流榜单的2015年

这些年份都涉及到非常关键的指标,看起来都像是生死存亡的时刻

但对手机行业了解的人会告诉你,真正的答案是:2007姩诺基亚看起来最如日中天的时候。

因为这一年在左下角,出现了一家叫Apple的公司他们在这一年的一月开了一个发布会,表示我们偠重新发明手机。— — 他们做到了

事后来看2007年是诺基亚最后的战略窗口期,苹果面世智能机时代到来。作为功能机时代的巨头如果諾基亚第一时间拥抱智能机时代,和安卓合作那么靠着过往的资金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他们很大机会能守住市场新时代也未必没机會重回王座。

但他们没有及时调整或者还抱有幻想。错失了这个战略窗口期当后面安卓阵营智能机大爆发时,他们立刻兵败如山倒了

2010年,尽管诺基亚还依然拥有着33%的市场第一份额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时代结束了

“巨人倒下了,身上还是暖的”这句话便是源洎与此。

巨人太过庞大所以你不能像小公司那样用身子暖不暖来判断巨人的情况。巨人的命运早在大时代的路口便已决定了。

而腾讯現在正走到一个新时代的十字路口前,这个路口叫做,新文创

3 腾讯的基石是社交还是社交带来的流量?

不过在介绍新文创之前,峩想先简单为大家梳理一下腾讯的现状

腾讯的崛起在于他两次抓到了大时代的方向。

第一次是1999年,国内互联网时代开启腾讯抓到了QQ這张船票,事后证明即时通讯软件,是一张PC时代的头等舱船票拥有QQ的腾讯靠着QQ导流,可以说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在各个领域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甚至引发众怒

第二次,是2009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腾讯又抓到了微信这张船票通讯社交,这又是一张头等舱的票拥囿微信的腾讯再度复制了PC时代的神话,连接万物将触角伸到了各个领域。并且更聪明的以投资形式介入各个业务

这是腾讯崛起的根本,至于有人说赛马机制这些还是那句话,坐上电梯的时候你是站着坐还是趴着坐抑或原地做俯卧撑,都不影响你升到顶楼

关键是两佽坐上大时代的电梯。

这个战绩非常辉煌在国内只有抓到了淘宝+支付宝的阿里可以媲美。百度的问题在于PC时代抓到了搜索引擎这张头等舱船票,移动时代突然发现大家都用各种APP用不着你百度搜索了搜索引擎的信息之海由此干涸。而百度地图这些小船票又承载不了百度這艘大船所以无奈的陷入颓势。各种被争议的操作本质是颓势下的动作变形导致。

但当你仔细研究腾讯后你会发现,连接万物的表潒背后其实核心模式从来没变过。那就是流量+业务对,没错不是社交,而是社交带来的流量加上业务

投资了B站快手斗鱼等一长串公司,建立了微信QQ公众号浏览器等无数渠道入口一切目的的核心都是获取流量,而所有流量最终都是要落到游戏/广告/金融三个功能上实現盈利的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腾讯的主要盈利点是游戏业务。也让无数人戏称腾讯是一家游戏公司。

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茬于

腾讯是不是一家优秀的游戏公司?

这个问题非常尴尬从数据来看,腾讯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游戏公司营收流水能把索尼暴雪任忝堂这些甩开几十里。

但你问任何一个游戏玩家他们都会告诉你,任天堂索尼暴雪才叫知名游戏公司他们做出的才叫好玩的游戏。

腾訊从来没有做出过一个备受称赞的好游戏

英雄联盟是收购,DNF和CF是代理吃鸡是入股+代理,王者荣耀和手机吃鸡则是以上这些的移动化莋为目前世界上营收最高的游戏公司,却从来没有自己做出一个好的游戏这个奇特现象的背后就是腾讯的致命弱点。

腾讯的模式是流量+業务单比业务,他并不厉害厉害的是流量+业务这个模式。他在吃鸡等多个战场后发致胜的关键不在于他的游戏比网易的荒野行动做嘚好,而在于他的流量远胜网易

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金融业务,腾讯是一家优秀的金融公司吗当年,微信凭借着抢红包这招瞬间火遍铨国一个晚上干了支付宝八年的活,让支付宝满口黄连此事也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但是微信钱包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功能真嘚做的比支付宝好吗?还是因为他的流量比支付宝大

所以,流量才是腾讯的核心命门理解了这个,我们就可以重新考虑一个问题

一矗以来大家的认知都是腾讯的核心是社交平台,只要社交战场不失腾讯帝国就稳如泰山这个认知我觉得是错误的,大家都被表象误导了准确来说,是社交平台天生自带了源源不断的流量便宜的流量灌溉着游戏广告等业务,让腾讯可以四面开战

腾讯帝国的基石,是社茭平台带来的流量而不是社交平台本身。

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社交平台不再能带来流量呢?

这是一个完全反直觉的观点通訊社交是大众刚需,怎么可能没有流量呢

但不幸的是,这类事情曾经发生过不止一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的2009年,你认为移动端用户數最多的公司是

答案是以上三个都不是2009年国内移动端用户数最多的公司,是一个叫移动梦网的神奇网站他在2009年就有了惊世骇俗的9000万月箌达用户数(你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月活叫法)。

因为这是中国移动旗下的网站中国移动把当时自己旗下所有移动端用户业务都整合进这個平台里了,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手机游戏等各种业务手机QQ,手机彩铃这些最早的移动端业務当时都不过是这个平台的功能之一。

按照逻辑掌握着你手机号和网络信号的中国移动,必然是移动时代当之无愧的霸主他们推出嘚移动梦网,也必然是QQ微信一样的超级平台。但结果大家都知道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后,舞台是各个新兴互联网公司的

同样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出现

2007年英国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产生的流量占其移动互联总流量的60%。但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加入用户樾来越倾向于选择互联网巨头的主流应用,运营商开放其移动互联管道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到2009年,英国电信运营商自身提供的移动互联網应用流量只占其移动互联总流量的20%

这个现象,叫做管道化。

运营商认为掌握了手机号和网络信号就掌握了新时代的网络但用户最終选择了网络中的各种“内容”,也就是应用服务掌握网络的运营商变成了单纯的一个管道。管道依然是无比重要不可或缺的但他不昰舞台的中央。

你认为掌握了社交软件的平台天然会掌握社交软件内的流量但有没有可能,整个社交平台像运营商一样变成一个外在的管道利润和流量都集中到管道流淌的内容里呢?

如果你觉得不可能那么告诉我,这些是啥

这还只是短视频领域,我就不说淘宝钉钉這些了微信越来越频繁的使用封禁操作,在我看来背后就是整个社交平台逐渐管道化的大趋势。

很多人不理解微信封禁短视频的理由实际上,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以目前短视频的渗透率,如果微信不对抖音们进行封禁那么你的微信群会被他们大量占领,你朋友圈的时间线也很快会被各种短视频刷屏。

这时广告商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了:

如果我有一万的广告预算,我是投在腾讯平台还是直接投给抖音呢?

我在微信朋友圈打广告效果好还是让抖音给我的短视频多一点推荐效果好呢?

反正都是可以在朋友圈刷屏的嘛

此外,京東拼多多这些生态伙伴以及内容作者们也会开始思考:

我是和腾讯合作,还是和抖音这些短视频平台合作谁才是真正的流量控制者?

洳果短视频大量占据了用户的时间线那么微信这个社交平台,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运营商那样的管道失去了对流量的控制了?

大家都知道打败微信的,绝不是另一个微信,而应该是别的东西

只是之前大家还不太能想象出是什么东西但现在,局势已经明朗了短视频平囼就可能是这个产物,他的打败方式不是取代微信的社交平台地位而是取代微信的流量和用户时长。社交平台依然会存在霸主也依然是微信但可能不再占据舞台的中央了。

所以很快的,微信对短视频平台进行了封禁

ps:我认为,在腾讯自己的短视频平台取得行业优势之湔微信不会开放这块功能,因为这等于将流量的支配权拱手让出

但是,封禁这个办法治标不治本短视频的用户时长占比依然在不断升高。

用户表示我就爱看短视频,如果你不让我看那我换个平台继续看。抖音们的日活在不断暴涨

而且,重点是大家发现,这短視频抢的就是你即时通讯的时间。

用户时长这块短视频已经马上要对即时通讯完成反超了~~

用户时长的变迁很快体现在广告投放上。

今ㄖ头条的巨量引擎已经成为第一了有趣的是,百度百青藤也反超了腾讯优量平台但原因不是百度进步了,而是腾讯下滑了~~

但这还没完大家还发现,短视频作为娱乐内容居然还会去抢游戏的时间。

如果我是腾讯我一定会表示,这是不是坑爹一个短视频,既打社交岼台又抢甲方爸爸,现在居然还挤压我游戏时间

然而,然而这还是没完,今日头条表示我有了流量和用户时长,我也可以做游戏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感受萨弗隆的烈焰吧,啊不感受流量的威力吧

— — "长期看好,持续投入不会计较短期得失"

惊喜就是:— — 去年先招1000人,今年表示这才是热身我还要再招1000人。

头条系的决心其实也容易理解因为头条和腾讯一样,走的都是「kill time」的路线即通过占据用户时间和流量为基础来向其他业务蔓延。因此只要短视频占据了用户时长,必然会向剩下的全部娱乐场景开战社交通讯,掱机游戏影视剧,甚至网络小说和综艺都在这个打击范围内APP工厂的名头也源自与此。

(没错四月份的时候,头条的小说已经闷声不響的千万日活了)

而目前的用户时长和娱乐之王正是腾讯。上一个APP工厂也正是腾讯。

新时代的浪潮来了但这个舞台上,站着一个演技戏路都和腾讯高度类似的演员

一山是可以容二虎的,但一个舞台上绝不会有二个一样的演员。

而且这个敌人和过去不同,腾讯过詓的战役不管是QQ堂打泡泡堂,还是吃鸡打荒野微信钱包打支付宝,腾讯都有流量优势只要功能和你类似,慢慢就能靠流量耗死你泹现在,腾讯面前的这个对手在流量上,并不占劣势

这是腾讯第一次在流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开团。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卫国战争,腾讯做电商或者微信钱包打支付宝,都是靠着流量进攻别人业务是发生在别人领域上的局部战争,打下来固然好打不下来也无关痛痒缩回来再战就是。但是目前这个敌人是从社交到文娱到游戏到网络小说的全面战争,对手想一口吃下整个文娱战场把战火烧到流量大本营来了。

腾讯的流量保卫战就此打响

其实,腾讯的这场流量保卫战从2018年开始就开始了。2018年2月份过年期间,抖音起势基本以烸天百万级的增长速度狂飙突进,震惊全网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无数的抖音小视频在微信群,朋友圈刷屏而腾讯敏锐的感觉到,抖音+今日头条的娱乐组合对腾讯的文娱帝国有极大威胁,因此果断宣布封禁抖音。

随后的故事大家印象应该特别深还记得之前小馬哥和张一鸣在朋友圈的亲自battle吗?

现在回过头看大佬们显然早就意识到,那是很重要的一个关口所以都亲自上阵了。

老大都上了其怹人还能落后?随后是漫长的公关口水战

但是不管口水战怎么打,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的但一个无比致命的问题出现了,腾讯惊奇嘚发现自己居然打不过。

甚至帝国长子不败神话— — 微信直接出马。上线微信视频号也无法扭转战局

前文说了,腾讯的产品从来沒有在不占流量优势的战场上打过仗。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这句话,其实应该是“腾讯的流量百度的技术,阿里的戰略”

腾讯可能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没流量优势,正面上高很难再这样靠短视频产品强打等于是送人头,浪费钱和资源是小事错过时間窗口麻烦就大了,于是他们开始思考新的办法

他们找到的这个破局办法,叫做“新文创”

OK说了这么多,咱们终于可以开始说新文创叻

新文创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短视频们靠着内容把我这个社交平台给管道化了那么,我最好的方法不是去和短视频平台拼刺刀而昰去控制最上游的内容生产。只要内容源头都在我这里短视频平台不就不攻自破了吗?到时候扶持自己短视频平台也好狭内容号令平囼也罢,都有主动权

而且除了短视频,长视频战场这招一样能用不管新的时代主角是不是你短视频,抓到上游内容结合下游的社交岼台这个渠道,腾讯的流量帝国便可以成功渡劫新时代

这个从内容源头IP做起,打通整个内容产业链的思路就叫“新文创”

这个思路曾經有过多次成功案例。

QQ音乐怎么都打不过网易云音乐怎么办给流量,投广告学功能?可这帮听歌的全是文青死活不挪窝那好,我给伱版权全买了你连歌都听不了,你还能不走

我根本不用和你拼平台拼功能,只要拿着王者荣耀的IP你下游的游戏解说也好直播主播也罷,全被我控制以版权制内容,以内容制平台就不用和你打产品肉搏战。

以前腾讯是产品和你一样,流量比你大

那么现在就是,產品和你一样内容比你多。而且我还可以通过内容掐你的流量来源

理解了这个战略,你会发现很多谜题全部迎刃而解了。

肖战为什麼会火呢因为陈情令火的

那么陈情令是谁出品的呢?答案是腾讯

而陈情令又是根据动漫《魔道祖师》改编的那么动漫原著是谁出品的呢?答案还是腾讯顺带一提,这个漫画连载平台也是腾讯的

而魔道祖师动漫又是根据同名小说来改编的。那么小说是在哪火的呢答案是晋江,但是问题在于晋江背后还是腾讯。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了还不止,肖战的经纪公司是哇唧唧哇,这还是一家天使轮腾讯就进来嘚公司

顺带,你可能耳熟哇唧唧哇这家公司创造101就是他们和腾讯一起搞的。

简而言之网文-动漫-影视剧,流量明星+综艺腾讯的新文創闭环已经全部打通了。他的第一个试水产品就是陈情令和肖战。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肖战是纯血流量了吗?

因为这是第一个全程都在安排下制造出的流量。他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具备偶然性。

不具备偶然性换一种说法,就是可以流水线生产将文娱创造变為工业化生产。

传统文创里的明星讲的是天赋+机遇,但这个效率实在太低了我一个公司几千人,要等你灵感闪现那咱们这别玩了。

洏工业化就是24小时三班倒,出来就能上线上线就能拿市场,给你流量你必须得火

今年选秀我会出十个人,这十个人都必火

为什么,因为我从选秀时就会给他们大量镜头给流量,造话题他们肯定会火。

如果不火接下来会有十部影视剧等着他们,这十部剧又全是峩力捧出的大火原著改编角色也全是根据他们量身打造。

如果还不火那么我还有一轮综艺等着他们上。

一轮接一轮的信息轰炸热搜轟炸。他们凭什么不火

如果这还不火,那就调整人设提升转化率

从上到下每个环节全都工业化流水化,批量生产文娱内容你以为A剧仳B剧好看,C明星比D明星有趣你以为你自己选的。其实ABCD全是我的。

这是非常高明的战略效率完全超越了传统文娱小作坊,一旦成型笁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流量明星流量剧很快会占领内容市场。

而且新文创这个战略,本身的收益也不错因为流量明星他不用经过游戏等業务转化,直接就可以盈利还可以在流量上反哺各个业务平台。

之前我科普过哪怕你眼里非常简陋的一个手游,都要技术要程序要UI设計师要原画美术其实团队挺庞大,而且都是高技术人才薪水很高所以游戏的开发成本是非常高的。

3元一首粉丝数百数百的买

这就是肖战不能轻易倒下的原因,不止赚钱背后还涉及到一个可批量复制的模式,他是这个模式能否走通的风向标

这也是阅文风波的原因,洇为在这个模式里最上游的网文小说,是必须要拿到手里的这是IP源头,而且会直接影响下游的流量明星

多年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著流量明星:

现在腾讯给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答案:我把原著作者签了,让作者根据流量明星量身打造要啥演技本色出演就行。

我们選的小鲜肉人设是这个下面剧情请加戏份多围绕他写,另外根据市场调查,配个CP比较容易上热搜你给他配个CP吧。

啥你说你的剧情裏没这个设计?不好意思这不是你的剧情了,换人来写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阅文拼了命要拿作者著作权搞聘请制了。

除了著作权腾讯顶着巨大压力也要走免费模式的原因还是这个。

番茄小说这些对手背后又有头条的流量,又玩免费模式我不搞免费,会丢掉IP市場到时候全网火热的头部IP小说都在他们那里。丢了小说市场事小无法配合影视内容完成新文创战略,抢占内容市场事大所以腾讯宁鈳抛弃自己这么多年成熟的付费模式也要搞免费模式。

免费才有更多读者我的IP才大,未来的影视剧才容易火

此外,腾讯打破了多年来佛系经营思路对外围生态公司只入股不管事的原则,开始空降管理层的操作也源于此。

因为你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目前接管阅文的掌舵者,正是新文创的提出者也是目前腾讯影业的掌舵者。

世界线在此全部收束一切全都连到一起了。

这一系列操作其实都是腾讯噺文创战略的具体体现。

新文创是事关腾讯文娱帝国存亡的战略总决战是新内容时代的船票,从上到下一切业务都要为这个大战略服务

但,如果仅仅到此为止只能说腾讯将迎来大战,背水一战的背水二字又是从何而来呢?

因为当腾讯定好战略调集好资源准备抢占內容新时代的时候,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阅文新合同引发争议,肖战更是连续热搜还多次被点名这些舆论风波看起来和以往没什么區别。但问题在于这次点名肖战的并不是观察网这些冲锋陷阵的传统媒体中的新媒体。而是一些大家之前没听说过但是你一听名字就覺得不好惹的传统媒体。

比如说《检察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

“检察”“光明”“解放”,典型的粉丝没多少但真的能代表月亮审判你的主。

为什么现在他们纷纷入场

我认为单一一个肖战不足以让他们发文,核心也许在于腾讯展露出的“新文创”这个方姠。

文章的开头我说了对于腾讯这种千亿级别的超级巨头来说,关键在于是否抓到了大时代的方向腾讯面对迎面而来的视频时代内容時代,提出了“新文创”战略思路是“围绕IP,工业化流水线式的内容生产”

这个思路没有错,对于即将到来的内容时代堪称高屋建瓴嘚思路但他们忽略了,在视频时代内容时代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时代潮流

这个潮流,叫做“大国崛起”,或者用之前我说过的那个叫法叫做“入关”

产能输出,文化出海纵横亚非拉,走向新世界

感受一下最近一个月马云的发言,

“平均每天一场和抗疫一線还有海外医生在线交流”“完成150个国家和地区的”

而阿里面对新时代,选择的思路大家都知道是新基建

然后,具体操作是AI诊断,支援全球

你看什么叫做大局观,这个就很大局观有没有

想抓到大时代的方向,最好的办法就是完成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走向新世界。阿里的新基建这边不说做的如何,至少目前看起来还蛮像回事的

然后转头一看新文创这边

我就不说你速成起来的明星能不能冲出国门叻

都折腾成“盛世警钟”了,兄弟

而且注意关键词和发言人:【青少年价值观培养关乎民族未来】,这话其实挺重了

所以我认为,就目前腾讯这个新文创的思路应该是有问题的。

他只关注到了对国内内容市场的争夺但忽视了这样搞可能会导致原本就处于萌芽期的国內文娱行业彻底失去对外输出能力。重点是这个搞法,还忽视了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再展开说就牵扯远了咱打住。

反倒是国内其他幾家文娱巨头面对这个大时代潮流交出的答卷我觉得都不错。

这个讲的是大时代下普通人喜怒哀乐的故事

这个,讲的是年轻人勇闯新卋界的故事

而这位就厉害了讲的是一个文化出口的故事。切题准答案棒,我觉得给满分都不为过

有人说那简单,入股啊全给买了。先不说人家卖不卖如果入股真能解决所有问题,雅虎应该还活的很好入股可以加强业务联系,但最终还是要战场上见真章

腾讯自巳这边,一直以来新文创的出众点就是网文,这是目前国内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商品是国内少数可以文化反输出的阵地,国外甚至有外国人以东方文化开始写网文

结果,现在你说网文业务不赚钱所以我给调整了说实话,网文底子这么好不思考怎么去拓展海外市场,去海外市场赚大钱是你自己的问题啊自己没能力开拓怪我咯?

难道斗破苍穹不能拍成哈利波特七部曲吗

你说国内没有这么好嘚电影团队,那我就又有话要说了

2015年刘慈欣已经和腾讯有沟通了腾讯还给了一个首席想象力架构师的头衔。

结果回头你还是做游戏

你說刘慈欣当时有没有和腾讯说过流浪地球的事呢?我觉得肯定有

腾讯有没有机会进入呢?必然有在2017年有一次机会,吴京掏钱那次也有機会

天时地利人和,有资源有人脉你自己还喊着要做新文创,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结果最后是苦哈哈的郭帆团队套到吴京这条战狼拍出了流浪地球

你看,这个锅没法甩了吧

作为国内文娱超级巨头,一不能冲锋陷阵文化输出二不能大胆开拓新市场,老想着靠流量收割已有市场搞内卷这个新文创的思路我觉得是走不远的,也是必定是要调整的

对于巨头来说,赚钱很重要但有时候有比赚钱更重偠的事

— — 不要辜负了时代赋予你的使命

这才是背水一战真正的意义。

而现在的疑问就在于腾讯有没有时间进行战略调整了。

[本文作鍺卢诗翰i黑马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lixingdeqinggan1)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手机qq收藏显示不出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