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蓝牙音箱听歌断断续续可以跟耳机听起来感觉一模一样的?能达到十几块钱的耳机效果就足够了

12年从箱子走到耳机-给耳机初烧们不一样的建议。_最数码科技论坛_太平洋电脑网最数码论坛
12年从箱子走到耳机-给耳机初烧们不一样的建议。
最数码小弟
贡献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52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自动加载图片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特别声明:这张图是小安添加上传的,不是楼主家)————————————————————————————————————————————————————————&&12年&&从箱子走到耳机&&给耳朵初烧们不一样的建议————————————————————————————————————————————————————————&&&&&&首先,我是个拿来主义者,看帖子很少会注册,更别说是发帖了,最数码也是最近在小安的淫威下才注册的。这次浮出水面是因为这是一篇作为支持小安同学而特别上最数码来写的随想,或许你会说我想挣点眼球,其实我就是这么想的。其次,我写这个的目标人群定位是玩耳机的初烧,希望能用我十几年的发烧路程给初烧们一些别处不容易看到的建议。老烧们可以关闭此页面,因为对于老烧来说此文毫无营养、内容很多且杂乱无章。&&&&几年前就打算写一些东西,和平时一直在讨论音质上而不同的东西,一些更深入生活和内心的东西。不要找我要配图,虽然小安一直在和我强调要美图要毒图,好吧我玩不转相机,喜欢走内心戏的我也不喜欢配图,想要看图的也请关闭此页面。————————————————————————————————————————————————————————&&&&&其实我是玩箱子的,从2002年就开始。入门的我曾经有,接近万元的我曾经也有,但这么多年了,我现在唯一保留的就两台便宜货,惠威的M200MK3和T200A。你可以说我是穷屌丝装逼货,这么多年了没少听这些。我要说的是,虽然它们俩是便宜货,但是对我来说是我的心血所在。因为,这两台的内在,除了单元以外几乎全被我换掉了,水塘或是放芯乃至滤波和电源,无一遗漏。为了让这俩两千元级的桌面箱发挥最大的潜力,我尝试过各种方法各种搭配,最后确定了自己的答案。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俩货可以让三四千的同单元级音箱靠边站。要说“玩”音箱,我已经做到我的极限了。&&&&好吧我扯的远了。————————————————————————————————————————————————————————&&&&今天我要说的是耳机。&&&&两年前才开始接受耳机这一块,之所以说“接受”,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都是从耳机开始的,从很多年前的磁带机,之后的MD,CD机,到现在的数码播放器,与其搭配的都是耳机,从没见过配送音箱的。而我呢?开始的是音箱!没错,宽广的声场,声音的厚度和感染力,那种亲临现场的自然感,习惯音箱的种种使我很难去接受耳机那窄小憋屈的声音。&&&&今时不同往日,便携播放器普及到如今的地步,加上越来越多的生活需要。我不能再忽视耳机的存在感。&&&&不管怎么说,不管心理障碍有多强,我最终还是接受了耳机。我会用到一些听箱子的标准来理解耳机,虽有些严苛,但我还是越来越惊讶于耳机所带来的超越箱子的东西。目前手头上的耳机换来换去,还是留下了几副的:K701,UE900,TF15,ES7,EX500sl。价位从高到低,涵盖所有普通初烧的档次。所以有资格拿出来说说的也仅有这些,虽然有借用朋友的很多其他耳机,毕竟时间不长,了解不多,不会详细说明。我不搞评测这种烂大街的事情。我仅仅是说说,就是说说而已。前端我有几个,有些是和朋友借的,比如D50等等。————————————————————————————————————————————————————————&&&&首先我要说的是,许多人说某某耳机直推完全不能听的问题。&&&&我的看法是:真正喜欢听歌的人,都是拿着手机、小MP3、电脑直推的。你若强求高端器材,说明你不喜欢听歌。省点钱,花700块买2T的无损资源硬盘。这些无损资源里,绝大多数是垃圾,但是有些东西还是不错的。比如说某某按照自己的理解,给100个专辑打了打分,或者找了50个试音碟等等,会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能整理出这些东西,说明有着自己完整的听音理念,值得尊敬、学习。扯远了,回到直推的问题,我想说,其实你完全可以直推的。塞子就不用说了,说大耳机,耳机这东西,更加的追求素质,但是素质这个东西,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尊敬但是不喜欢”。就是说,这个耳机的声底你不喜欢,尽管你能听出来素质很高。耳机的声音素质和风格不会因为推力的不够而产生多大的改变,这是固定的。推力的不足也只会造成某一频段或者是整体频段的实质度,比如高频刺耳中频单薄低频无力整体控制力不足声场拉不开等。但整体风格是不会变的,所以讨论能不能听未免有些吹毛求疵,这是不尊敬耳机这个行业的心态,特别是声称要上万的器材才能出好声之类的(比如我的K701),这完全是暴发户的扭曲心理。一个耳机多少钱,要花费比它高甚至高几倍的资金去折磨出所谓的好声,这有多大的意义。我承认好的前端能让耳机发挥出更多的潜能,我借朋友的小刺猬来听K701,确实不错。但如果是这样,那我想多投入一些钱在耳机上然后买一个过得去的台机搭配起来比如来一台入门静电什么的声音会有过而无不及。我一直保持着一分钱一分货的理念,1000块的耳机只要能推到1000块的声音就应该满足,不必太过执着。但是很多初烧们很容易掉进这个陷阱里去,这也是现在各种论坛里帖子质量岑差不齐所误导的。有钱的壕们放出那些毒图毒文,然后炫耀其有多好多好,又或者是各种枪文遍地让初烧们无所适从。所以归根到底,耳机这个东西和音箱是一样的,在素质固定的前提下,没有能不能听,只有好不好听和喜不喜欢听的问题了。其实我开这篇文字的用意也是希望各位初烧朋友们能理性的对待自己的选择,有条件的尽量去实体店试听,不要看那些所谓的评测,水分太大了。&&&&然后来说说网络上为何会有这么多相反和相对抗的言论。&&&&我想说的是,因为这是网络,所以是必然的。我去音箱店,去耳机店,遇到志同道合的烧友,给人的感觉是温和有修养内心素质很高的。我从没见过会争吵起来更别说爆粗口了,但这在网络上到处都是。和他们在店里试听各式器材,因为环境相同,对于声音的结论都是大同小异的,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优势,可惜很多烧友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实体店试听,结果想要买个耳机就只有看网络上所谓的评测,但那些评测多数都不可信。我对任何人都强调要去实体店试听体验,否则你根本不知道你自己买的是什么,是不是适合你,你能否接受。这就是网络,这就是言论对抗的原因。&&&&再来说说那些所谓的评测。&&&&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枪文,这是直接的误导,就是托,夸大其词,各种形容词像唾沫星子一样四处飞溅。然后坑爹的在哪里?形容词本身就很难理解,可能自己都说不清楚,何况是看的人?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再说到枪文的写作套路,你们就不能有点新意么?看上去那些枪文可以搭配任何一款耳机,也不会觉得突兀。&&&&然后是开箱评测,原本这个也没什么错,毕竟就算没煲开,声音的基本素质和风格走向一般是不会错的。问题是在于许多自称老烧的烧友写这些,拿出一些不错的器材接上,就开始有模有样的评论起来,甚至连如何搭配都说的头头是道。拿到手就能做到这样,他是有一副什么样的耳朵?我玩器材十多年,到手的新东西我从来都不品论的,一个耳机,加上煲机的时间,没几个月你真的能说你理解这幅耳机么?我觉得莫名其妙。&&&&还有一种是评分式的评测。&&&&相对来说,这种靠谱一些,哪些指标强哪些指标弱,这其实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凭打分后的总分来评判其好坏我也觉得莫名其妙。每一台耳机,都有其优劣,有侧重点。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的杰士X10,单论哪一项指标都不算很好,但是就是有这么多人喜欢,就是喜欢,你能说他不是好耳机么?&&&&现在来说说声音的几项指标。&&&&声音的三频我就不说了,这些是最基本的。我要说的是一些听感上的东西,一些初烧们可能还不太能理解的东西。&&&&先是声音的厚度。&&&&声音厚度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声。我相信不会有人反对。为了让声音达到更高的频段,人的声音厚度会降低,响度会增大。如果原始的厚度不够,为了达到更高的频段,声音自然而然的就会发尖。声音厚度不够的直接后果,会造成听的累,听的烦,且人声厚度的不足很容易被背景音乐所掩盖,以及容错度会大幅下降。&&&&声音的密度。&&&&密度足够大,哪怕响度不大,一样的能传的很远,还能唤起人的注意力。密度在人声上也是体现的最多的,密度也是老烧一直追求的东西,有些显摆的还说一万以下就别谈密度这个指标,呵呵,还是暴发户的心理,不过这较能让人接受。&&&&声音的响应。&&&&响应这一点我要求很高,是因为我玩箱子的关系,响应好,声音的现场感就好,响应差,声音则不能和你引起共鸣。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声音是否抓耳的问题。响应好的器材,一首曲子刚开始的时候,能感受到空气的震动。所以这一指标同时影响着空气感的体现。&&&&说说音染。&&&&我觉得对于音染,网络将这个词妖魔化了。什么是音染?指的是声音的风格以及速度和密度的调节,而不是三频的失衡。说到三频,其实没有任何器材能做到平衡,只是尽量接近平衡。对于1000以上的耳机,所谓的音染只是某一方面做到了极致或者是做的很烂,听感上的失衡。&&&&最后说说通透性。&&&&这个对于玩箱子的我来说,概念不是很明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透性越佳,声场越大越自然。对于耳机来说,分三类,封闭式最差,半开放式折中,开放式最好。但就我了解,完全开放式的耳机很少,稍有点底蕴的耳机厂商,都不太愿意做这种耳机,但还是有的,比如歌德225,两边声音一样大算怎么回事?如果周围有环境噪音,你会发现225听歌特别没有感觉,因为周围的声音不停往你耳朵里钻。如果周围环境安静,你的耳机会比一般的手机外放声音更大一些,这种耳机,图书馆、办公室都是没法用的。简单的说,如果你在客厅,旁边有人看电视,你没法听歌。如果你在学习或者工作,用这个耳机听歌,旁边人就没法学习工作。一般厂家研发一个高端耳机,会再做一个监听版本的。毕竟高端耳机,主要都是专业人士在买,比如说K701、DT990,这些耳机,都不会是这么“手机外放”的通透方式。说了这么多缺点,再来说说其优点。我分析一个器材,先看结构,再看用料,这些东西决定了通透性的等级——开放式同价位就是比封闭式要好。歌德这种全开放的处理方式,得到一个什么好处呢?同价位耳机里,歌德的通透性是最好的,并且这种通透性的自然程度是最好的。说完这些各位初烧朋友们大概能收回一些理性了,接下来我会就我的理解分析一条我有的耳塞,这条塞子跟了我最久,我认为是非常适合初烧的。对于初烧,我的建议是:资金尽量向耳机倾向,前端过的去就行了。但是虽说前端过得去就行,但如果搭配动铁塞子(比如我的UE900),一定要选择暖声底的前端,并且杜绝纯甲类便携(比如飞傲X3)。纯甲类便携设备的电流普遍不稳定(国砖多少都有的问题),而动铁对此非常敏感。请相信,相比网络上的各种评测来说,我所说的要靠谱多了,当然,我还是极力的推荐去实体店试听,相互对比之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耳机。&&&&我推荐的塞子UE900。&&&&我劝一句,想买1500价位塞子的初烧朋友们,再看看有没有货了——1650价格的UE900。密封包装,非常精美。耳机盒不规则切割了个角,外面是钢琴漆带LOGO,里面是硅胶材质,带耳套、转接头卡口。两条线,一黑一蓝,都带耳挂,四芯混编,插头插尾都是一体成型的。蓝线比较骚,带水果线控,黑线比较低调。耳套八对。盒子内部也是不规则的。我不知道为何会这么便宜,或许是某些批次有质量问题,所以特价了。但是也没关系,反正是两年保修的,有问题到时候直接换新的。塞子正面也是个不规则切割面,侧面透明蓝色,尽管内部胶水一清二楚,但是这个不影响声音。&&&&UE900,真的跟W4基本持平了,某些指标甚至超过W4,这个价格,还用得着考虑么?其实UE900和W4很相似,包括声音。只是UE900做了些外向型的调整。两个低频单元,一个中频单元,一个高频单元。最终,中频过关,低频过关,高频也过关,相对于TF15来说,可算是长足的进步。不同的是,W4可以当做监听参考,很准。UE900,不准。但是UE900底子好,可以拯救。其实多数人会觉得UE900比W4好,因为UE900的调音更抓耳。&&&&当然了,动铁声音通常缺乏厚度,包括单动铁在内。也就是X10可能声音厚度达到了及格分数。缺乏厚度就意味着什么呢?最明显的一点,很多时候齿音重,单动铁多动铁都一样。&&&&动铁通常情况下,低频走的是质路线,量通常比较少,这也是动铁发音机制所造成的。UE900就是个典型——素质做上去了,缺乏的是频段的量。其实这种做法是对的,无论是哪家的旗舰多动铁,都是先把素质做上去,之后再去补救量。而补救的方式可以通过耳套、换线来弥补。&&&&经验一:自带的小号TS500海绵套&&&&这个是比较新出的,球形海绵套,分大中小。我建议大家用小号就行,如果你是其他多动铁塞子,也可以去单买小号的。小号对于亚洲人来说,已经足够了,太满会影响声音发挥。短、球形的海绵套,是针对动铁做的,低频加量的耳套。并且这个海绵套会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齿音,不会说完全消除,但是会消除一些,通常情况下,因为多动铁会比单动铁齿音更多一些。&&&&经验二:四芯奥丁线&&&&我买了很多线,试验到最后发现,还是大厂的无氧铜线比较靠谱。无非是屏蔽和外表镀银、铜银混编。真正的单晶铜有点顾了素质没顾及量——无氧铜为主的线中低频量是最多的。奥丁也有讲究的,这个线外层的银线是可以作为屏蔽层的。就是说四芯只用中间的铜线,外层银线不接正负、只作为屏蔽层。建议大家如果买奥丁,就买四芯的。买两芯的其实你可以换其他线。在这段的开始我就讲了,我认为UE900的做法是对的,素质已经到顶了,你再去弄单晶铜、单晶银去提升通透、亮度、透明,完全没有意义。素质已经到位了,再提升,也不见得好听。还不如弄弄低频的量,去弄无氧铜。&&&&四芯奥丁,因为屏蔽做的好,声场会大一些,带来的好处就是,人声正常了,不会觉得声场假。第二个,无氧铜做的好,确实可以提升中低频的量感。UE900变得也有少许厚度,进一步抑制了齿音,提升了容错度,声音的响度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再加上经验一:球形小号TS500海绵套自身会增加低频量、减少高频亮度,最终齿音基本上没有了、低频有一定的量、声音厚度算是及格。&&&&此段最后,我在强调一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UE900会比W4、EX1000抓耳,比535耐听。IE80作为一个人声悲剧的选手,我就不点评了。真的建议——弄塞子的,咬咬牙,把UE900买了。听我的,这个不用试听了,旗舰塞子,现在1650,真的可以。最重要的是——价格。用1650的价格,体会一下什么是旗舰塞子的硬素质,真的划算。说到最后。原本我还打算推荐初烧D50+仿A1,但是仔细想想,这个组合加上耳机已经可以上升到穷烧的档次了,所以还是作罢。最后的最后。音乐本身才是伴随你生活的“设备”,而不是其他。发烧请适度!与其投入那么多的钱到设备,纠结到底便携还是台式,其实你可以花几百块钱买2T的WAV无损音乐。音乐本身,比设备重要!
已有 7 人评分
烧烧可以了,再烧命没了
为什么果π的评分比其他坛子多那么多。我有100分可以用。
说得不错,非常支持。
确实很有见解啊!加上是第一次。加分加分,期待你更多的好文!
首发文奖励。你的第一次......
首发文奖励。你的第一次......
总评分:171分
[本主题由于 22:40:54设为精华1,原因:又现大神 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才有想法]
[本帖最后由 小安 于
22:36:50 修改]
最数码副寨主
贡献8110, 距离下一级还需3090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寨主注册:
楼主很多观点很中肯啊,有些说法虽然不能完全同意,但是方向蛮对的,不过我觉得玩器材和听音乐是两种事情,不应该鄙视器材党,器材党所获得的和你听音乐所得的不同。LOMO君和ALVIN君住在同一个地方,他们都爱车,但是方式有点不同,LOMO君买了一台旅行车,不算精致,不算昂贵,但非常适用,LOMO君还买了很多装备,在过去的10年里,LOMO君远行10万公里,看了10万公里的旅行,和他的车走过沙漠,戈壁,丘陵,湿地,草原.......他几乎是一个传说,这个城市里有很多人知道有个人10年里都在旅行。开着他的破车。ALVIN君也很爱车,而且他买了10部车,几乎每年都换车,每部车都精心调试和改装,花掉了很多积蓄,但他乐在其中,他没有开着他的车像LOMO君一样远行10万公里,但是ALVIN君把他们家后面的10公里秋名山山道跑的滚瓜烂熟,从第一辆车到第十辆车,谁都知道秋名山有个用170码下山的疯子。你觉得他们哪个的方式是对的呢?
已有 6 人评分
没有对错,只有自己喜欢就好。
这个道理说得好。
总评分:100分
[本帖最后由 小安 于
22:34:34 修改]
最数码香主
贡献2943, 距离下一级还需1057贡献
头衔:最数码香主注册:
其实我觉得耳机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方便,而且声音还原度更高,虽然更多的投入的确能带来更大的听觉感受,但有多少朋友能承受一条耳塞几千大洋呢?所以,小D我个人觉得,耳机或者耳塞,在自己能随的范围内,有机会多去试听,选择一两条适合自己口味的,就行了~~小D我的现在存的有几条:IE80(特殊渠道低价入手的),经典的mx500,还有一条国产的僵尸一代(也许很少人听说过)~音乐&最重要的是能给你感觉,而不在乎播放设备的价钱~~
最数码龙头
头衔:最数码龙头注册:
土豪你好!你家好富态
最数码副护法
贡献15381, 距离下一级还需4219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护法注册:
很不错的文章,赞一个!
最数码小弟
贡献36, 距离下一级还需164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穷屌用PC机加JVC&HA-S500&听歌...随身听就用iPhone5加标配耳机,倒也方便...其实想买对惠威的H4的箱子
最数码红棍
贡献260, 距离下一级还需240贡献
头衔:最数码红棍注册:
跟风入了条魔声的坑爹货后,又入了条W4,现在一直在用,我平常就是直插手机的,自己感觉不错就行了,不在乎别人,哪怕用10几块的耳机插1万块的前端,和用1万的耳机插网上买的29块的前端,别人觉得不可思议,可自己觉得好听,我觉得这钱就风的值得了,没什么不对啊
最数码副寨主
贡献8110, 距离下一级还需3090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寨主注册:
&发表于&22:39&&穷屌用PC机加JVC&HA-S500&听歌...随身听就用iPhone5加标配耳机,倒也方便...其实想买对惠威的H4的箱子
7&&号,你的HA-S500换个森海HD25深蓝色海绵套吧
最数码香主
贡献2607, 距离下一级还需1393贡献
头衔:最数码香主注册:
&发表于&22:31&楼主很多观点很中肯啊,有些说法虽然不能完全同意,但是方向蛮对的,不过我觉得玩器材和听音乐是两种事情,不应该鄙视器材党,器材党所获得的和你听音乐所得...
都能体会不一样的人生,有钱体会一种人生,有闲体会另一种人生,没有哪一种人生是对的,只有适合自己的那种人生
最数码小弟
贡献192, 距离下一级还需8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我第一个耳机是PR200MK2,然后是UE900,然后回到PR200MK2。播放器我也只用了AK100,不知道什么原因,感觉ue900搭配iPhone和AK100的感觉差不多。考虑到手机的携带方便,MK2的佩戴简单,所以成了出街装备了,UE900现在都是偶尔拿来听听,确实感觉不错。
[本帖最后由 DW 于
00:12:41 修改]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主题:貌似得花很多钱买功放音箱才能达到耳机的声音效果
泡网分: 41.897
帖子: 3115
注册: 2004年12月
到音响商店试听了一下,本来打算看看Bose的一体音箱,无忌很多人推荐,但听着效果一般。
后来又试听了B&W的A7,也感觉一般吧,然后是一个小的Denon DM39DAB系统,比A7好,后来又试了一个B&W的685,配Marantz的功放,才感觉到很好听,可是价格已然1500刀开外了。
看来耳机近,占了很大的便宜啊!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320&&回帖:41 &&
泡网分: 22.816
帖子: 5518
注册: 2005年09月
就某些音乐而言,再好的耳机也就听个旋律,和重放两回事。
比较现场、音箱和耳机就知道差别了,举个通俗的例子,现场和音箱一般乐队在歌手后面,而耳机正相反。
泡网分: 68.52
帖子: 28557
注册: 2002年02月
lovebird 发表于
完全赞同。
我觉得还是市区路上用耳机比较伤听力。环境噪音大了,自然就需要更大的音量。
看过一些我认为荒唐的说法:入耳式比大包围更...大包围必须是全封闭式的才行,另外带个全封闭大包围出门算是奇观。
本帖由 Sony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1.897
帖子: 3115
注册: 2004年12月
kakaka21 发表于
耳机对听力的损害太大,尽量少用为好,即使用,要开低音量,减少伤害。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听觉神经细胞损坏一个就少一个,不能再生的。完全赞同。
我觉得还是市区路上用耳机比较伤听力。环境噪音大了,自然就需要更大的音量。
看过一些我认为荒唐的说法:入耳式比大包围更保护听力,主要理由是密闭性好,所以需要更小的音量。
看到一些纯物理隔音的耳罩,就是大包围,隔离环境噪音。入耳式的降噪耳塞也有,但我看到的强噪音工作者,都戴的是大包围式的耳罩,比如剪草工人等。至少我认为大包围比入耳式更隔音,所以可以用更小的音量。
泡网分: 43.048
帖子: 3464
注册: 2005年05月
耳机对听力的损害太大,尽量少用为好,即使用,要开低音量,减少伤害。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听觉神经细胞损坏一个就少一个,不能再生的。
泡网分: 55.633
精华: 4帖子: 9170
注册: 2001年11月
斜阳系缆 发表于
面对皇帝位,蹲在两个音箱中间,听音箱也能达到听耳机的效果。好啦,耳机党也有不少乐趣的,就不多说风凉话了。
少听耳机吧,小心听力,那是不可逆转的损伤哦。
泡网分: 3.707
帖子: 3232
注册: 2008年02月
俺来打个岔,纯学术问题,跟器材无关:
耳机也可以做出声场的,只不过需要对声信号进行额外的处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7.186
精华: 3帖子: 2966
注册: 2003年08月
梦深蓝 发表于
这还叫全面呢,你要求也太低了。
蔡琴都趴到你头顶上唱啦。
HIFI最基本要求就是还原,所以个人觉得耳机还没进这个门。
话虽难听,事实就是如此。面对皇帝位,蹲在两个音箱中间,听音箱也能达到听耳机的效果。
泡网分: 34.837
帖子: 16685
注册: 2008年09月
Huchiz 发表于
加上音源功放的话,耳机一套一万,喇叭一套二万多。这样价格差别就不是很大了。
...单独算耳机对音箱一千对一万差不多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9.197
帖子: 3018
注册: 2004年05月
耳机有音场吗
泡网分: 55.633
精华: 4帖子: 9170
注册: 2001年11月
NIKOND700 发表于
不论音源。
2万的音箱加功放,也就听个大概。1万的耳机加放,就全面多了。这还叫全面呢,你要求也太低了。
蔡琴都趴到你头顶上唱啦。
HIFI最基本要求就是还原,所以个人觉得耳机还没进这个门。
话虽难听,事实就是如此。
泡网分: 16.32
帖子: 2829
注册: 2008年06月
从声音上讲,耳机实现高保真比音箱容易太多了,因为它离耳朵近,需要的驱动功率小,频响,线性比音箱容易做多了,所以同样价钱,耳机比音箱声音好是常见的。唯一不足的是低频的震撼,就是用身体感觉的那部分低频,用耳机永远也无法实现,因为它没那份功率振动人的五脏六腑。那种迪厅,音乐会能达到的震感,用耳机无法实现。
本帖最后由 lsheng 于
14:09 编辑
泡网分: 38.909
帖子: 17727
注册: 2008年06月
哪怕是协奏曲,也只能听到半个乐团,真享受啊
本帖由 V2.5.0 iPhone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7.095
帖子: 3768
注册: 2008年02月
NIKOND700 发表于
不论音源。
2万的音箱加功放,也就听个大概。1万的耳机加放,就全面多了。分析党、品味党也许认为这耳机全面多了。享受党认为还差很多。
泡网分: 38.909
帖子: 17727
注册: 2008年06月
不论音源。
2万的音箱加功放,也就听个大概。1万的耳机加放,就全面多了。
泡网分: 45.318
帖子: 9415
注册: 2002年01月
hdtv1 发表于
耳机一千音箱一套需一万,但音箱更适合长时间聆听和与家人分想加上音源功放的话,耳机一套一万,喇叭一套二万多。这样价格差别就不是很大了。
泡网分: 1.023
注册: 2011年10月
耳机一千音箱一套需一万,但音箱更适合长时间聆听和与家人分想
泡网分: 68.52
帖子: 28557
注册: 2002年02月
lovebird 发表于
脱机价格的参照系,就无法比较了。
我只是说,我的个人体会,声音想超过千元以上的耳机,得数千以致上万的音箱系统才能有明显感觉。
比...我的意思音箱的优点耳机也无法赶超,当然耳机的优点音箱比不了。
本帖由 iPad Mini2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1.897
帖子: 3115
注册: 2004年12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达到音箱的效果,多少倍价格的耳机都达不到。脱机价格的参照系,就无法比较了。
我只是说,我的个人体会,声音想超过千元以上的耳机,得数千以致上万的音箱系统才能有明显感觉。
比如B&W A7,也1000多刀,效果就那么回事。
如果只有200元,什么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2000元?5000元?10000元?及以上?
我想,只有超过某个投资数额以后,音箱组合才能超过等价位,甚至是1/N价位的耳机。
因为音箱系统是个庞大的系统,初期投资比较大,但确实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前提是花够足够多的钱。
几百到几千,就可以买到相当不错的耳机了,投音箱,恐怕只能入门吧,这个价位的音箱系统,效果就一般般了。
耳机投资较低,但很快就会到天花板。音箱系统,投资较大,可以很大,巨大,但很难到天花板(也许高级系统的能力已经超过人耳听力的天花板了,但技术上还可以提升)。
泡网分: 68.52
帖子: 28557
注册: 2002年02月
达到音箱的效果,多少倍价格的耳机都达不到。
本帖由 iPad Mini2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8.343
帖子: 1454
注册: 2004年05月
lovebird 发表于
谢谢资深!收藏先。
穷人,浪费不起啊!面对如此众多的厂家型号,早晕菜了,高手亲身体验过的推荐组合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谢谢!我没推荐我体验过的组合给你,你想多了。
专业音频接口+近场有源监听+中高端耳机,我给了个选择方向上的建议而已。
要不要走这个方向(或者说要不要跳这个坑 ),具体上什麽厂牌型号 那是你的事。
泡网分: 41.897
帖子: 3115
注册: 2004年12月
梦深蓝 发表于
光棍一个就别做梦了。
原来在这发春梦呢,害我陪你聊半天。中文不好,重点是句尾的“除外”
我如果光棍一根,还需要这么多顾虑么。
泡网分: 5.257
帖子: 10961
注册: 2004年08月
耳机声场对脑袋的包裹性好&&但声音定位就差了
泡网分: 0.431
注册: 2013年07月
lovebird 发表于
这个当然是,但出门没选择,要么耳机,要么没有。
出门带音箱的终究是少数吧,不管多小的。在外面环境嘈杂用耳机更伤听力
泡网分: 55.633
精华: 4帖子: 9170
注册: 2001年11月
lovebird 发表于
最好都得有,但各有各的用途。
雨天,公路当然选汽车,但想不受地形限制,随时随地撒欢儿,只能摩托了。光棍一个就别做梦了。
原来在这发春梦呢,害我陪你聊半天。
泡网分: 41.897
帖子: 3115
注册: 2004年12月
梦深蓝 发表于
有与否,一天一地的事。
暴雨天,让你选摩托、汽车,坐哪一个?哪怕是夏利也强多了。最好都得有,但各有各的用途。
雨天,公路当然选汽车,但想不受地形限制,随时随地撒欢儿,只能摩托了。
泡网分: 41.897
帖子: 3115
注册: 2004年12月
shoppo0505 发表于
总能找到用耳机的理由,也总能找到用音箱的理由。
问题是,你想用什么。出门只能耳机,在家可以用音箱。
但即使在家,很多时候,还是得用耳机,不能打扰家人,不能打扰邻居,自己光棍一根,还住独栋的除外
泡网分: 26.541
帖子: 5472
注册: 2008年07月
总能找到用耳机的理由,也总能找到用音箱的理由。
问题是,你想用什么。
泡网分: 55.633
精华: 4帖子: 9170
注册: 2001年11月
lovebird 发表于
是啊,这不正开始挑选灶台,锅碗瓢盆,煤气罐,准备炒菜。
但发现想超过微波炉直接热出来的菜,不花若干个微波炉的钱买高级灶具,炒出来还不如微波炉直出呢有与否,一天一地的事。
暴雨天,让你选摩托、汽车,坐哪一个?哪怕是夏利也强多了。
本帖最后由 梦深蓝 于
18:10 编辑
泡网分: 41.897
帖子: 3115
注册: 2004年12月
梦深蓝 发表于
两回事,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
一个微波炉,还幻想做出炒菜效果。
代替的想法不可取。
老老实实地存钱吧。是啊,这不正开始挑选灶台,锅碗瓢盆,煤气罐,准备炒菜。
但发现想超过微波炉直接热出来的菜,不花若干个微波炉的钱买高级灶具,炒出来还不如微波炉直出呢
泡网分: 55.633
精华: 4帖子: 9170
注册: 2001年11月
lovebird 发表于
便宜的音箱,也可以这么说吧
想达到耳机这种妥协效果的音箱系统,怎么也得比耳机贵若干倍才行吧!两回事,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
一个微波炉,还幻想做出炒菜效果。
代替的想法不可取。
老老实实地存钱吧。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听耳机听歌什么感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