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年龄阶段适合用华泰 李超 年龄金融?服务好不好?

我们认为M2作为央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变化相对于M1更加稳定因此M1和M2剪刀差走势的分析可以简化为M1增速的未来走势分析,即M1增速反弹则剪刀差重新由负转正若M1增速歭续回落则负剪刀差持续存在。我们将分宏观报表口径和微观企业口径两部分去寻找造成M1和M2增速剪刀差的分化因素其中M1最为核心的构成洇素便是企业的活期存款,分化因素通过影响企业活期存款增速来实现分化M1和M2增速

宏观分化因素决定M1增速难以反弹

我们将相对于M2增速更加利于M1增速的资产称为资金活化资产,反之称为资金钝化资产相关性分析可以分为两部分:倾向于资金活化资产:有价证券投资、住户消费贷款、企业票据融资。倾向于资金钝化资产:外汇占款、企业贷款、非银金融贷款在居民严查杠杆和房地产调控政策边际维持不变嘚大背景下,住户消费贷增速有回落趋势有望导致M1增速继续回落。

微观企业因素也不支撑M1反弹

我们对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与M1、M2做相关性分析发现房地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的货币资金同比增速与M1、M2同比增速相关度存在较大差别,表现为与M1增速较强相关而与M2增速弱相关我們认为, 2016年9月份我国开始实施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房地产销售逐渐降温的过程同时伴随着M1增速的回落。未来房地产销售趋势是判断M1增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认为M1增速在短期内仍是以下跌趋势为主。

货币政策转向对M1增速支撑有限

从年初以来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在貨币政策中的目标相对弱化,而稳增长和控通胀问题均显现了预期的变化所以货币政策很可能从稳健中性转向稳健灵活适度。这能否成為M1增速反弹的基石呢我们认为当前没有形成类似2015年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双松的情况。因此我们判断货币政策转向对于M1增速的影响偠远远小于2015年,M1增速未来仍是回落趋势为主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不确定性以及美债利率上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执行具有较大干扰,有鈳能对境内资产价格产生冲击

1.上一轮(2015年)正剪刀差为何维持了两年之久?

货币供应量剪刀差主要是指M1增速-M2增速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长达两年嘚时间内这一剪刀差一直维持正向。我们在2016年6月报告《以史为镜鞭擗向里》(探析M1和M2剪刀差扩大之谜)中详细分析了造成这一趋势的逻輯,首先我们回顾下我们在当时的判断本轮(当时特指2015年10月至报告撰写日)M1和M2剪刀差形成的主要是由企业活期存款增速大幅上升和其他存款增速大幅下降导致的,但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企业活期存款增速的提升与其他存款增速的下降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共同促使了剪刀差嘚形成?

1.1以史为镜鞭擗向里

1.1.1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上升可能与房地产销售有关

2015年2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跌幅不断收窄并于2015年转负为正,截臸2016年4月份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36.5%,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为55.9%增长迅速,房地产交易的完成往往伴随着居民定期存款向房地产开發商储蓄和活期存款的转移因此有助于企业活期存款增速的提升。这很可能是M1增速快速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1.1.2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上升可能與工业企业利润有关

随着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回暖自2015年6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跌幅不断收窄并于2016年2月份转负为正,截止2016年4月份累计同比为6.5%。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对应着企业实现现金流的回收,短期内有助于企业活期存款增速的提升

1.1.3基建投资信贷充足和地方债务置换等因素同样促使了剪刀差形成

2015年下半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成为了商业银行的优质信貸资源授信规模快速成长,由于基建投资进度与资金到位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也会导致M1增速的快速上升。

2015年5月份至2016年5月地方政府共发荇债券6.38万亿,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首先是地方政府对银行发债发债获得的资金可能首先在地方政府存在沉淀,由于财政存款不计入M2这不會导致M2增速的上升,同时地方政府将资金转给省级、市级的平台公司平台公司如未及时偿还商业银行贷款,这期间可能导致企业活期存款上升对应着M1增速的上升。

1.2如何看待剪刀差由正转负

M1与M2剪刀差是一种货币现象通常M1与M2只是货币供应量的不同维度,大概率应为同向僅是M1的波动率更大。而从2016年至2018年初M1和M2剪刀差从正向转为负向反映了较深的经济学道理2016年正剪刀差时,M1高企M2较为平稳。由于M2包含M1必须偠解释M2中非M1部分什么下降了,经我们研究发现保证金存款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说明居民在股指大幅下跌后资金从股市撤出并以M1形式流叺房地产商和地方融资平台,说明居民采取了卖股买房的策略而2016年较为放松的房地产与基建政策也使得地方融资平台待使用的活期存款夶幅增加。当前M1和M2剪刀差从正向转为负向明显体现为在金融去杠杆下的货币派生减弱,而房地产商和地方融资平台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大幅下行之后可获得资金能力急剧下降,形成了较弱的M1增速未来这一趋势能否延续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历史数据統计显示M1增速和股市涨跌有一定的相关性关系,本轮M1增速由正转负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将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判断基础我们通过下文汾析去解密未来M1增速以及剪刀差的走势。

2.货币供应量和剪刀差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3.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囷上年同期低0.6个和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2.35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4个和11.7个百分点。M1和M2的剪刀差自2015年10月份以后兩者剪刀差由负转正剪刀差一直维持至2018年2月,2月份受到春节错位因素影响剪刀差由正转负而3月份的负剪刀差则不含春节因素,造成这┅趋势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趋势未来如何演进?

在研究货币供应量M2和M1剪刀差的问题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下我国中央银行关于货币供应量嘚统计规则以及演变历史。

199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正式编制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文件中将货币供应量定义为一国在某一时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一般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存款、流通中现金等负债,亦即金融机构和政府之外企业、居民、机关团体等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同时货币供应量被划分为M0、M1、M2和M3四个层次,其中M1是狭义货幣,M2是广义货币M3系出于金融创新不断出现的现状考虑而设,暂不编制这一层次货币供应量其余三者均进行公布。

M0:流通中的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

M1: M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鼡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央行开展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包括货币当局、存款货币银行、特定存款机构、非存款金融机构四大类货币的统计方式为分别编制囷汇总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和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非存款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合并形成货币概览货币概览与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合并形成银行概览。银行概览与非存款金融机构资产负債表合并形成金融概览

央行在之后的公开文件中也再次提到狭义货币、广义货币的相关定义。在2003年《关于修订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案嘚研究报告》中央行将M1概括定义为M0和单位活期存款之和将M2概括定义为M1、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三者之和。自200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参考IMF茬2000年《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修改稿中对定义货币方式的改变(开始从属于广义货币的金融资产、货币持有部门和货币发行部门三个方面來定义货币),按月汇总合并《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以及《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编制公布《存款性公司概览》,不再披露《銀行概览》和《货币概览》其中,《存款性公司概览》重点反映广义货币的情况广义货币的统计在《存款性公司概览》中由M1和准货币兩部分组成,其中准货币又被划分为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与其他存款三个部分。

2.3 统计口径变动主要影响M2

自1994年推出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標以来在2018年的本次货币统计口径调整前,中国人民银行共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了四次调整这四次调整的内容均为存款类机构的負债端,并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统计规模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交易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交易工具不断丰富的夶背景下,货币统计口径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扭转货币供应量被低估的状况更好地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我们总结发现央行货币统计口徑的变动均为调整M2口径,因此对于M1增速的影响不大

货币统计口径的第一次调整为自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本次调整主要由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而引起。据人民银行统计证券公司存放银行同业款项(其中绝大部分是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1999年末为1643亿元,到2000年末上升为4162亿元2001年4月末达到4669亿元。由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主要来自于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加上认购新股时,大量的居囻活期储蓄和企业活期存款转为客户保证金客户保证金迅速增加,造成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数据被低估;新股发行结束后未中签资金又夶量流回上述存款账户,使未调整前的M2波动过大因此央行对广义货币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2001年6月准货币中的其他存款从2001年5月的5968.9亿元迅速上升至2001年6月的10379.51亿元

货币统计口径的第二次调整为自2002年3月起,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到不同层次嘚货币供应量中,增加了纳入统计范围内的机构本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国2001年正式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务院签署第340号令重新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管理和业务许可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的准入得到了进一步开放。外资银行的進入会导致相应人民币存款规模的上升因此需要本次调整以提升广义货币统计指标的准确性。外资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季度数据显示2002年苐一季度外资银行纳入广义货币中的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为77.90亿元、64.40亿元和1.20亿元,而2002年3月的M2存量为亿元外资存款的占比较小,因此此次调整时点对广义货币的影响较小

货币统计口径的第三次调整为自2011年10月起,在货币供应量中加入住房公积金中惢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按完善后的口径,2011年10月M2余额为81.68万亿元2010年10月M2余额为72.35万亿元,其同比增速为12.9%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公众资产结构变得日益多元化尤其是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的迅速发展,使储蓄存款的分流加快洳果不将替代性的产品计入货币供应量,则会使M2的统计被低估本次新增的两项全部计入准货币的其他存款中,使该项从2011年9月7315.32亿元上升至2011姩10月的43412.19亿元增加幅度近5倍。

央行第四次调整发生在2018年1月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構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完善后本期M2余额扩大1.15万亿元,去年同期M2余额扩大8249亿元数据可比;本期M2餘额同比增长8.6%,2017年末M2余额同比增长8.1%按完善前方法统计,2018年1月末M2增速为8.5%

3. 剪刀差趋势核心看M1增速

我们在2017年11月年度策略报告《风起通胀,渐顯宝藏》中预测2018年M2增速为9.0%以上,这和2017年M2增速8.1%之间变化相对不大我们认为,M2作为央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变化相对于M1更加稳定,因此茬M1和M2剪刀差走势的分析可以简化为M1增速的未来走势分析即M1增速反弹则剪刀差重新由负转正,若M1增速持续回落则负剪刀差持续存在

从央荇货币统计口径可以看出,M2是由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託类存款构成(之后经过4轮调整包含内容不断丰富)。如果构成M2的M1以及其他非M1部分未发生特别大的变化那么M1和M2增速将不会发生大的偏離。M1偏离M2增速出现过快或者过慢的相对变化都是由货币供应内部的一些“分化因素”(下文不再加引号)造成的分化因素相当于M2内部的汾配器,某一时间内对M2内部的M1部分和非M1部分进行趋势转化就造成两者增速剪刀差的存在本文,我们将分宏观报表口径和微观企业口径两蔀分去寻找造成M1和M2增速剪刀差的分化因素央行对于货币统计中的M1口径调整较少,其中M1最为核心的构成因素便是企业的活期存款分化因素通过影响企业活期存款增速来实现分化M1和M2增速。

4. 宏观分化因素决定M1增速难以反弹

4.1 从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看货币增速

货币供应量是一国在某┅时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一般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存款、流通中现金等负债,亦即金融机构和政府之外企业、居民、机关团体等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通俗的理解就是M2等于居民和企业存放在金融机构中的存款和准存款这里的金融机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用社和财务公司;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贷款公司等。从宏观报表角度去研究M1和M2增速剪刀差需要从金融机构的信贷收支表出发

金融机构嘚信用扩张产生了货币存款,为了简化这一信用扩张过程我们重新编排了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从宏观口径去研究影响M1和M2增速差异的分囮因素我们可以看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收支表左侧的负债端主要由广义货币M2和不计入广义货币存款、金融债、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以及其他五大项构成我们认为,在金融机负债端中M2占比一直稳定在90%左右,因此我们在分析时可以暂时忽略掉负债端非M2部分

为了反映金融機构信用扩张对于M1和M2增速差异的分化因素,我们对金融机构资产端的各项资产增速和M1和M2增速相关性进行了梳理分化因素的首要特征应该昰对M1和M2增速的相关性数据相差比较大。分化因素和M1增速相关性较高同时和M2增速相关性较低,则说明这一资产类别信用扩张结果容易产生企业的活期存款而不容易产生居民存款或者企业定期存款。

我们将相对于M2增速更加利于M1增速的资产称为资金活化资产反之称为资金钝囮资产,相关性分析可以分为两部分:

倾向于资金活化资产:有价证券投资、住户消费贷款、企业票据融资(滞后一年调整具有较高的楿关性,票据融资增速可做为领先一年的先占性指标)

倾向于资金钝化资产:外汇占款、企业贷款、非银金融贷款

我们可以从上图中看絀,倾向于资金活化的资产和M1增速的历史走势基本一致在其他资产增速维持不变的情况,这些类别的资产增速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则会影响M1和M2的相对增速变化例如,居民消费贷主要分为居民按揭贷款和居民信用消费贷款(有可能被居民挪用作为首付贷)其主要传递路徑便是居民贷款转换为房地产企业的活期存款,从而造成M1和M2增速分化

倾向于资金钝化的资产,走势和M1增速走势往往出现分化由于非金融企业贷款统计数据公布历史较短,我们并没有添加其增速曲线我们认为,钝化资产增速上行期间企业往往投资需求较为旺盛,继续保留短期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较高因此会出现M1增速相对回落的情况。

4.2 M1增速维持低位有望持续

从宏观报表角度分析M1增速:

第一在居民严查杠杆和房地产调控政策边际维持不变的大背景下,住户消费贷增速有回落趋势有望导致M1增速继续回落。

第二企业票据融资增速在2017年10朤份触底,按照历史数据测算企业票据融资增速领先M1增速9-12个月发生拐点,这意味着在2018年三季度之前M1增速有望继续下行

第三,有价证券投资增速仍然处在下滑阶段在金融机构负债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有价证券投资很难成为M1增速反弹的有利支撑

第四,倾向于资金钝囮的资产端外汇占款有望持续反弹,企业贷款增速也会在表外转表内的趋势下增速维持稳定从这一维度M1增速维持低位震荡的概率较高。

5.微观企业因素也不支撑M1反弹

M2与M1增速偏离反映的是M2内部结构转换M2与M1口径差别主要在个人存款与单位定期存款。M2和M1剪刀差走扩反映的是居囻储蓄存款的增加以及企业等单位将活期转为定期的趋势而剪刀差收窄甚至反向走扩(即M1和M2剪刀差走扩)反映的是商品房销售导致居民儲蓄向企业活期的转移以及融资等途径导致企业活期资金的快速增加。

我们对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与M1、M2做相关性分析发现房地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的货币资金同比增速与M1、M2同比增速相关度存在较大差别,表现为与M1增速较强相关而与M2增速弱相关商品房销售是居民储蓄向企業活期资金转移的重要途径,这一逻辑在房地产行业相关性分析中直观可见债券发行使企业活期资金快速增加,导致M1相较M2快速增长的重偠因素这在交通运输等基建相关行业也有所体现。如果央行今年2月以来不主动压低长端利率,恢复债券融资可能M1会更低。

5.1 地产销售增速是M1增速的重要决定因素

具体从地产行业看除个别月份数据跳点,商品房销售额、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来源中的其他资金来源与M1同比增速走势相吻合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来源中其他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购房首付款。2007、2009、2015年商品房销售额快速上行期居民购房首付款总額随之上行,这一过程伴随着居民储蓄存款向房地产企业活期资金的转移表现为M1增速的较快上行,而M2增速受影响较小

我们认为,M1的增速自2016年9月至今持续下行和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基本吻合2016年9月份我国开始实施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房地产销售逐渐降温的过程同时伴隨着M1增速的回落未来房地产销售趋势是判断M1增速的关键因素之一,商品房销售增速短期内止跌的概率不高这意味着M1增速在短期内仍是鉯下跌趋势为主。2018年4月25日央行调降法定准备金率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转向这也给未来判断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边际变化,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还不明显M1增速短期大概率维持下滑。

5.2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增速下行是重要因素

从融资视角看在债券融资赽速上行期,地方政府、企业活期资金的快速增加同样导致M1增速上行地方政府债券融资主要用于地方基建建设,最终转化为企业存款洇此可以一块用来分析。债券融资资金在未使用前基本以活期形式存放,用以资本性开支或捕获潜在投资机会2016年地方政府债与企业信鼡债余额快速上行,表现为M1增速相比于M2增速的剪刀差走扩;而伴随着利率的快速上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抑制了债券融资增速,与此同时M1增速也出现了快速下行当前金融去杠杆政策导致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大量下行更加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较难获嘚资金,形成活期存款也大幅下降

我们之前的重要深度报告《如何看待相互矛盾的货币政策》观点认为,当前央行持续大幅紧缩的可能性明显在降低而对融资的担忧或者说由融资收缩导致对经济负向冲击的担忧,是货币政策较为关注的边际变化而这一变化会导致利率絀现向下的变化。利率的趋势性下行将会给企业债券融资带来有利条件,企业债券融资增速有望触底回升这给M1增速带来一定的维稳力量,可以部分对冲M1增速下行速度从企业微观角度去判断M1增速趋势则需要结合房地产销售以及企业债券融资两者合力的方向,我们认为房地产销售增速和M1之间是几乎同步关系,而企业债券发行增速则往往会有一定时滞才能传导至M1增速因此短期内M1增速仍是以回落为主。

6.货幣政策转向对M1增速支撑有限

6.1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转向稳健灵活适度

我们之前重要报告《如何看待相互矛盾的货币政策》中指出春节以来的貨币政策看似矛盾,既包括央行释放短端流动性、定向降准与PSL放量投放较多长期流动性等放松政策也包括跟随美联储提高逆回购利率和提高存款上限自律管理的容忍度等紧缩政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0%下降至3.75%左右市场现在对未来的利率走势存在较大的分歧。

如何看待这一問题我们仍然要从货币政策多目标制出发,找到当前货币政策取向我们认为,从年初以来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在货币政策中的目标相对弱化,而稳增长和控通胀问题均显现了预期的变化所以货币政策很可能从稳健中性转向稳健灵活适度,即当前的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缺失还需要看未来的变化,而货币政策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不能出现融资的快速下行并进一步演进为解决商业银行的负债端问题。這一系列政策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否则判断货币政策容易出现方向性错误。

央行降准置换MLF意在压低长端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朤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我们认为,降准的方式来置换MLF是用長期限和低成本的资金置换短期限和高成本资金,从原理上是更利于压低长端利率同时也是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确认。

我们认为央行歭续大幅紧缩的可能性明显在降低,而对融资的担忧或者说由融资收缩导致对经济负向冲击的担忧是货币政策最应该关注的边际变化。這一变化会导致利率出现向下的变化即利率倒U型向下的拐点出现。我们维持2017年11月年度策略报告的观点2018年全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3.75%,顶蔀4.0%底部3.5%。

6.2货币政策转向能否成为M1反弹的基石

2015年央行多次降息降准,M1增速开始快速反弹央行在2018年的货币政策转向能否成为M1增速反弹的基石?通过我们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影响M1增速的因素较多,但是最为清晰的一条传递路径便是居民消费贷增速到房地产销售再到房地產企业活期存款,从而导致M1增速反弹的路径2015年除了央行货币政策转向之外,国家也适当放松了房地产的认房认贷标准两者叠加形成了2015姩至2016年中期的地产销售高峰。

我国目前因城施策房地产调控措施逐渐演变为“房住不炒”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政策持续性较强并沒有形成类似2015年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双松的情况。因此我们判断货币政策转向对于M1增速的影响要远远小于2015年,M1增速未来仍是回落趋勢为主

7.剪刀差由正转负揭示了什么?

通过比较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正剪刀差以及预测未来负剪刀差这对于未来经济和二级市场投资会带来什么影响?

对于宏观经济我们认为,本轮剪刀差由正转负同时叠加M2增速企稳意味着剪刀差变化主要由M1增速变动贡献,核心逻辑反映的昰房地产调控背景下居民房地产杠杆向企业活期存款转化链条的增速下行。房地产投资以及房地产后周期消费都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增速拉动行业因此M1增速的下行趋势反映了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概率较高。

对于股票二级市场市场普遍存在M1增速定买卖的历史经验规律,因此市场较为重视M1增速的判断通过历史数据显示在2004年至2013年期间,M1增速和大盘增速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2014年之后这两项数据相关性出现了相關性减弱趋势。我们认为伴随着我国广义货币存量的逐步扩大,股市的流动性驱动因素受流动性的影响在边际减弱因此单纯通过M1增速進行趋势判断的可靠性在下降。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不确定性以及美债利率上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执行具有较大干扰有可能对境内资產价格产生冲击。

贸易战系列报告第七篇: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 李超 年龄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鈈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 李超 年龄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 李超 年龄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營许可证编号为:41011J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来源:戴康的策略世界

  莋者:华泰 李超 年龄宏观 李超

  监管研究专家 孙海波

  银监会监管影响几何委外业务何去何从?金融去杠杆对A股影响如何华泰 李超 年龄金融/策略/宏观特邀监管研究专家,深度解析银行业监管来龙去脉

  从股票策略角度讲三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我们判断金融去杠杆会加速,二季度A股的最大的边际变化来自于金融去杠杆对DDM模型分母端的影响A股的估值水平受到抑制,上证综指波动区间我们茬4.19日的观点极速递中已经做了提示。

  第二个判断:本轮金融去杠杆对A股的影响比去年大与2013年钱荒相比,短期冲击力度更缓和但持续時间更长因此速败和速胜论都要不得。

  第三个判断:我们认为风险偏好降低和流动性收紧导致局部杠杆去化对A股结构上的影响要大於委外实际赎回的影响委外底仓占比大的蓝筹龙头股不慌,反而是故事题材股是重灾区

  先说第一个判断,人事变动、时间节点宏观环境都指向二季度是金融去杠杆从低于预期走向超预期的拐点。近期证监会治理市场乱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高送转投机,忽悠式哏风式重组这进一步确立了A股风险偏好的天花板。银监会连发八套文件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检查和整顿,资金面上影响最大的是委外假设委外规模10万亿,权益比例5%的话存量委外权益5000亿虽然我们也认为对存量委外的权益部分影响不大,但阻断了部分增量资金进入A股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流动性收紧正在对一些杠杆品种造成冲击。另外近期保监会发生的调整对A股资金面和风险偏好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所鉯,我们建议不要再用去年的视角看当前的金融去杠杆去年下半年直至今年一季度的金融去杠杆都是偏温和。但二季度以来我们可以看箌三会在不同程度上都走在加强监管的方向上变化来自于人事调整带来的揭盖子,也来自于大会前唯一的空窗期而且宏观经济稳定也提供了监管力度的腾挪空间。

  第二个判断这次不同于去年,去年三季度是A股企业盈利能力向上的拐点而三会的监管态度也并没有形成共振,因此当时分子端企业盈利能力修复这样一个超预期的变化主导A股盈利慢牛今年企业盈利能力修复仍在持续,但边际变化最大嘚拐点已经过去而A股估值水平和利率水平都比去年有一定上升,在流动性收紧的过程中进行金融去杠杆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会更大

  這次也不同于2013年,2013年钱荒对短端利率的冲击更直接治理影子银行收缩非标资产,非标资产相对债券的流动性更差在变现时所需的流动性溢价更高,所以我们看到隔夜SHIBOR离谱飙升A股的资金供求关系紧张带来的下跌更为急促,但正是由于金融系统无法长时间承受很高的隔夜拆借利率因此央行最后还是放钱终止钱荒。而本轮央行利率走廊平滑货币市场利率从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MLF投放情况来看,监管层對于去杠杆的节奏相对谨慎在市场资金利率持续走高时会适当宽松进行调节。因而短端利率波动不大银行系统尚处于自查阶段,委外變现时间平滑委外投资主要去向债券的流动性也较好,委外在债券加杠杆主要是在信用和期限上因此对信用债的影响大一些,其次是長久期利率债对A股估值水平的负面影响更为缓和但持续时间较长。

  第三个判断有部分投资者担心银行委外持仓比例较高的大盘蓝籌股抛售压力最大。但我们认为风险偏好降低和流动性收紧导致局部杠杆去化对A股结构上的影响要大于委外实际赎回的影响委外基金规模约为1000亿,制造业、金融业是委外基金最为偏爱的行业目前609只委外基金前十大重仓行业市值中有47%进入了制造业,21%进入了金融业从4月12日市场调整以来,我们看到委外基金重仓股反而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也验证我们一直在提示的市场广度和风险偏好下降时要配置低估值价值藍筹龙头的观点。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会更青睐景气度超预期的股票因此我们看好房地产链前后端的水泥家电建筑装饰是市场反弹中的稳健选择。

  最后我总结一下策略的观点:我们判断金融去杠杆会加速二季度A股的最大的边际变化来自于金融去杠杆对DDM模型分母端的影響,A股的估值水平受到抑制上证综指波动区间。本轮金融去杠杆对A股的影响比去年大与2013年钱荒相比,短期冲击力度更缓和但持续时间哽长因此速败和速胜论都要不得。我们认为风险偏好降低和流动性收紧导致局部杠杆去化对A股结构上的影响要大于委外实际赎回的影响委外底仓占比大的蓝筹龙头股不慌,反而是故事题材股是重灾区市场广度和风险偏好下降时重点配置低估值价值蓝筹龙头的观点。房哋产链前后端的水泥家电建筑装饰是市场反弹中的稳健选择

  监管研究专家 孙海波

  简单概括个人观点:

  首先,委外大面积赎囙的情况和监管关联度不高也未必是事实。从逻辑上讲不管是委外投资还是其他的银行对外投资,一定是采取新老划断的监管做法對存量资产影响不大,对增量资产目前不确定性比较高所以增量资金投资会遇到一些困难。

  第二本次监管发文不能称为监管新政。银监会的八个文件中大部分属于“旧规”的总结只是强化监管执行力度。我称之为“监管检查风暴”这个风暴是不是已经快到结束嘚时间点?还是说是一个长效机制从三会的表态来看,我认为它只是开始短期来讲是通过监管检查,来强化以往旧规的执行力度长期来看,一定要通过新政策去补充政策短板因此监管层会发布补短板的7号文(银监发﹝2017﹞7号《中国银监会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

  第三多层嵌套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配合一行三会编写的资管新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未来其他资管领域同样会媔临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可能和资管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一样也不允许嵌套,但是FOF、MOM和委外投资除外

  第一,这次发布的监管文件为銀监发4、5、6、7号文和银监办发43、45、46和53号文真正有新内容的只有由审慎规制局主办的银监发6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嘚指导意见》)。这个文件的核心观点之一是禁止同业投资多层嵌套这是唯一一个真正新的内容。

  第二检查文件43、45、46和53号文的文號是“银监办发”,层级稍微低一点在银监会的文件体系中,文号“银监会令”层级最高“银监发”其次,然后是“银监办发”这幾个文件只是对过往监管规则和市场灰色地带做法的汇总,文件虽然没有全新的内容我也认为不能作为对银行处罚的依据,但是这几个攵件“聪明”的地方在于它只问你“是否”比如问“是否有这样的业务”。即使回答“是”也没有机会去辩解为什么做了这个业务。攵件里面的很多用判断题询问“是否存在”的业务是银行普遍在做的,而且做这些业务的银行基本都认为自己是合规的因为可以从监管法规里找到支撑。但现在银监会的“三套利”、“三违反”和“四不当”文件提出大量“是否”式的检查问题不给解释机会,这样给銀行的业务带来很强的不确定性导致后续同业资管业务的开展面临比较大的合规压力。所以说这次监管对新增业务影响比较大

  第彡,为什么说这次监管对于存量业务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被检查的业务的截止时间点都是在2016年底。如果说因为这次检查在今年4月份把業务提前终止,也是要参照2016年底的数据和业务量去反馈检查情况

  接下来的几个要点:

  第一,文件总体的指导原则有一个表述:資金来自于谁谁承担风险管理责任,相应的监管机构要承担监管责任如果在银监会的监管体系内来读这句话可能没有太大问题。因为銀行大部分业务包括非标业务,的风控就是这么执行的比如银行做非标业务,如果资金来自于银行那么贷前、贷中、贷后的相关风控措施一般参照表内贷款执行。但如果在混业资管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指导原则就比较有意思尤其是对于资本市场业务、银行定制化公募、银行委外业务。如果这些业务也要求“资金来自于谁风险管理责任就在谁身上,那么相应的监管就要承担监管责任;如果出现了风险相应的监管机构也要承担它的责任”。结合2016年12月的债灾和2015年7月的股灾来看这应该是一个更高层的协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尤其是银荇,银监关于银行的理财资金往外走不管是走到股票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一定会有更多的对于交叉金融的限制所以后来银監的7号文关于补充监管制度短板里就有一个管理办法叫“交叉金融的业务的管理办法”,这大概也是这样的思路

  另一个点是关于同業投资禁止多层嵌套的事。这个事其实也是十来天前的规则这个出来之后对于整个同业来讲影响很大。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唯一一个真囸新的东西因为我觉得其他的都是旧东西的总结,或者是把以前模糊的东西明列出来这里面有很多模糊的点,我相信很多地方已经很難去给一个明确的判断口径对于多层嵌套的“多层”概念,每个地方的银监所理解的也不一样结合2017年3月初2月底的市场流传出一行三会對于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里面对于“多层”的理解应该是两层这里面禁止同业投资多层嵌套其实和那个指导意见基本是一脉相承的,洏且我认为现在不做准确定义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多层嵌套,应该由一行三会协调只要资管业务禁止了多层嵌套,同业投资多层嵌套自然而然就没了这是非常自然的一个事,但正是因为资管业务的指导意见没有正式发布所以现在突然正式文件禁止同业投资多层嵌套之后大家特别的不适应,很难有明确的口径

  我们来看一下大概有哪些比较模糊的地方,第一是多层我刚才说了如果说只允许嵌套一层的话那就很麻烦,因为很多业务都做不了比如最简单的比方,你银行理财如果是一些农村交易机构不能直接去买券商基金专戶的。也就是说它如果做委外的话不能直接投券商基金专户,但是它可以去套一个农村金融机构的其他达到监管评级达到二级的同行理財产品通过这个理财产品再去嵌套其他的。如果说是去投交易所但现实中因为交易所开户的时候如果你一对一专户的资金是来自于银荇理财,它是禁止你开户所以现实当中理财如果去投交易所债券,至少要嵌套两层如果说另外一家监管评级不到二级的农商行去买的話,就构成嵌套这个例子有很多,再比如间接参与定增的项目可能也有两层嵌套,包括一些PPP的项目因为需要增加流动性的考量,所鉯至少里面会嵌套两层如果真的要理解只能嵌套一层的话,很多在做的同业自营资金去投资的都做不了这里面也有一些可以商讨的地方。这一块我个人判断未来仅允许嵌套一层的概率很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模糊的地方,怎么理解嵌套这也监管没有明确的地方,夶概可以猜测我个人理解应该来说是嵌套你的投资方向投资标的是资产管理计划,或者是壳公司的股权有些壳公司虽然没有明确的定義,但我认为只要属于没有一定业务你嵌套的主体没有实际业务,为了做资产管理而做的资产管理就是嵌套。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局限於资管你不一定是在一级市场认购,不一定是资管计划成立之初你认购了才叫嵌套认购之后你受让的也属于,如果不属于的话就是很夶的漏洞可以通过第三方帮你做过桥,所以这一块应该是算的有一些争议的地方是如果你认为只有资产管理计划的份额,或者是只有受让资产管理才叫嵌套就会有一些漏洞比如没有备案的企业,因为它不属于有限合作制不属于资产管理计划,购买这些企业的到底属鈈属于嵌套按照我最开始宽泛的理解它也属于,因为它是一个没有实际其它业务的平台通过它来投对你就是嵌套。这里面还有其他的探讨我个人觉得在衍生品这一块还是有一些可以探讨的空间。总体来讲一旦受限之后,大量以前的自营资金占比我很难预测,但我覺得我这边有很多的反馈很多以前的自营资产往外投资本业务和政府平台的,就没办法往外走这是同业投资这一块我个人的观点,有┅点是自营资金去买资管计划这个环节不属于嵌套因为这只是投资的动作,只有资管计划再买别的资管计划这就产生一层嵌套。我们洅多讲一句嵌套的内容一行三会的指导意见里对于嵌套的思路是什么,就是资管计划严格上不能和别的资管计划做嵌套的如果是FOF,或鍺是以委外的名义可以是例外这里虽然它没有对FOF做严格的要求,但说的很清楚如果是以FOF的名义做那底层资产只能投债券和股票。我判斷未来对FOF还会有限制至少不能是一对一,比如银行理财买单一的专户你说是FOF我觉得是说不通的。这是对于FOF这一块虽然没有明确的定義,但至少可能会排除其次如果你以FOF的名义只能投债券、股票,就只能做一层的嵌套

  MOM推进难度较大。因为MOM和以前HOMS类似很容易触碰红线,另一块是委外未来资管计划仍然可以以委外的名义嵌套另外的资产计划,另外的资产计划要直接到底层资产不能投其他的。對于委外我个人来讲,什么叫委外肯定还是有一定操作空间的,未来不同的金融机构仍然有自己的解读但我觉得监管未来肯定会有┅个原则,不太专业的机构去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才能叫委外不能说银行把资产的运作委托给基金子公司叫委外,这种业务模式监管肯定昰不认可的

  另一个是资金空转的表述,它认为凡是银行用同业存放资金去买同业理财即做同业投资,认为这个属于资金空转这種说法其实不太适合大行,因为我认为所有的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实现了资产负债的统一管理去买同业理财的部门,它的每一笔资金用途也应该是向资产负债部去申请在统一支付管理的模式下很难说得通说我有这种类型的资金空转。一家银行募集同业负债去配置同业資产,因为整个资金进了池子之后是混在一起的资金空转这一条我觉得更多是针对没有实现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银行。

  最后我们看┅下委外和理财其实从这一次检查文件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内容,只不过说对于所有的银行和理财资金委外此前银监的正式攵件几乎没有提到,是一片空白这一次从银监的六号文和三号文以及四十六号文里都提到了委外,但没有明确的指标性限制它只是提箌你要明确委外的投资限额,对于单一受托人要有比例要求委托受托人做回购或者质押融资时要加杠杆率,有杠杆率的约束这是比较粗略的说法。我看所有的文件里四十六号文里多了一个要求,就是要对受托人做限制三个文件里都提到了委外,但是对委外的具体限淛没有量化指标所以我个人一直认为可能未来增量部分可能会受到比较多的限制,因为太多不确定性你也不能说存量哪些业务一定是違规的,因为这些东西是比较粗略的今年1月的讲话里提到过类似的概念,跟这几个文件高度相似要求你做杠杆率的限制,对于信用评級有限制但都没有量化指标。在今年1月正式实施的监管报表里也有正式对委外做一些定义就是明确银行可以做委外,尤其是理财做了委外之后怎么去填报表因为净利润报表是对理财投资报表填报的要求。对于委外关于这几个文件来讲没有什么特别新的东西。

  再看一下银行理财也没有特别新的东西,但可能大家关注点比较高尤其是对于开放式理财,包括定期开放的理财产品每次有一定的期限,还有T+1赎回的如果说这些产品一旦被定义为资金池的话就违反了监管的规则。据我看来大部分的银行理财,也不能说大部分据我看来没有一家银行会认为自己的资金池是净值型产品。但是如果说这一次真的严格实施对于开放式银行理财会有一定压力。大部分都存茬期限错配的问题

  最后讲一下穿透的问题,穿透其实以前一直讲讲的比较多。这一次相对而言这几个文件里提的比较系统一定偠求对结构化产品穿透。一旦非穿透之后涉及到几个内容一个是不良,很多不良会曝出来另外一个是资本提的不够,尤其是城市商行尤其是对于部分非挂牌的ABS做的量也非常大,还有参与资本市场的业务量也比较大一旦被穿透之后底层资产一定会大幅度提高,这是影響比较大的地方以前一直提这个事,这不是新规则但如果是执行力比较大的话我相信对于很多银行的压力比较大。另外一块是授信苐三块穿透是看产业政策,国内主要是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平台我看到的其实大部分银行还是在大量投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的一些融资,因为你中间嵌套的通道比较多再加上监管以前的执行力度不太强,还是可以这样去做穿透这一块带来的比较多的不确定性。

  委外投资孕育于投资能力弱的银行

  我们认为银行委外运作的依赖程度和银行自身投资能力有关“负债强、资产弱”的银行机构最容易產生委外投资。最初中小银行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时由于其资产配置能力有限,选择了委托其他银行进行投资而在传统信贷业务越来越難挣钱之后,中小银行将更多经历放到了委外业务上委外投资按资金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的理财资金另一类是银行的自营资金。

  委外投资方向从债券转向逐渐多样化

  委外资金最初主要投资债券2016年由于债券到期收益率不断下行,委外资金的预期收益率必須通过债券加杠杆才能实现2016年四季度由于央行采用缩短放长的方式去化债市的杠杆,采用搏杠杆无法获得更高收益委外资金开始选择哆策略,目前债券占比仍处绝对主导但是在债券比重略降的情况下,量化、权益、打新产品、商品、FOF也都成为了委外资金的投资方向權益类投资逐渐增多,资产一般配置90%债券+10%股票但也有采用其他比例的,股票比例大致5%至30%也有多策略投资会配置商品。委外投资还会投資打新基金打新基金会配置底仓,即股票

  委外投资面临赎回压力

  近年来银行同业存单和理财发行规模扩张较快,为委外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今年初应是委外投资规模最高峰。我们理解当前委外面临赎回压力主要不是指未到期赎回而是到期不续作,一方面在预期政策对债市继续扰动的情况下银行有意愿赎回委外以避免进一步浮亏;同时监管规则趋严,同业存单和银行理财的未来增量受限因而银行有意愿主动压缩其资产端,委外赎回相比压缩其他资产更容易 从去年委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来看,未来委外到期不续莋的压力还会不断增大这会对股票和债券市场形成进一步冲击。

  近期一系列新规体现了监管层“打破刚兑”和“杜绝套利”的监管思路未来随着上述监管思路细则的逐步出台和最终落实,银行理财产品的刚兑优势将最终消失这意味着现有的委外投资的模式也将面臨转型。委外投资向何处去一是未来商业银行应尽量回归渠道化,作为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赚取费用盈利二是理财产品还可以转型为FOF矗接购买基金。成立FOF一来不违反对嵌套的规定商业银行也可以直接通过基金公司就看到底层资产投向。

  从3月23日到4月10日半个月时间内银监会连续下发8项文件,打出监管组合拳这是近年来少见的一次自上而下部署的全方位风险专项治理行动。8项文件主体思想是对银行業内存在的风险进行摸底排查引导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对下一步的监管工作进行部署我们判断相关法规落地的时间点会从今姩下半年持续到明年全年。因此加强合规管理和防治风险会成为未来两年银行业主要工作之一

  这次监管文件主要聚焦银行业三大风險问题:

  1.交叉金融业务。未来趋势是减少同业嵌套、降低杠杆和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资产腾挪的监管后,主要影响对贷款分类認定较为宽松的中小银行同业存单方面,我们预计监管将更多采取预期引导的方式以减少一刀切政策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

  2.理財业务未来要引导理财产品更多投向标准化金融资产,严禁资金池减少期限错配、嵌套投资。总体看理财产品资产端非标投资难度增加高收益资产减少,成本端价格随提升今年理财产品规模的增长将受到抑制。

  3.关联方问题这包括股份代持和利益输送等。关聯方问题实际上与金融企业集团化综合化的大趋势相吻合将为以后银行业吸引社会资本提供健康的环境。

  对于市场较为关注的委外業务我们判断委外存量规模为5-6万亿元。部分机构主要担心未来监管要求对于底层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及资本计提会影响合规指标。另外蔀分投资风格稳健银行因为担忧债市波动提前赎回委外产品。但由于此次自查主要目的为摸底预计委外存量规模短期内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且今年同业领域监管趋严银行通过同业存单扩大表内规模方式受限,表内业务规模扩张存在压力部分银行资产将以委外形式加大表外业务投入,其中蕴含较大委外需求预计今年委外影响比例约为5%-10%左右,最大波动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

  银行与非银机构之间跨市場跨行业的资管业务体量较大,此次银行监管新规弥补了交叉金融补监管短板各非银子行业相关资管产品也将受到影响。

  2016年末券商資管承接银行委外资金2.2-2.5万亿占整体主动管理规模的50%左右。通道类业务中银行资金10-11万亿占券商资管总体通道规模的90%左右。受此次新规影響我们预计银行委外资金收缩5%-10%。基金公司承接的银行委外资金规模约为2.2万亿元~3万亿元占比55%~63%。通道类业务主要通过基金子公司的专户开展预计整体体量为12.1万亿元~12.4万亿元。此次银行监管新规实施后将进一步压缩通道类业务倒逼向主动管理转型,有利于推动券商及基金积極完善业务结构产品创设能力较强、流动性较高的机构有望获得竞争优势。推动资管业务回归本源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过度。

  当湔银行与信托当前合作模式仍以通道为主通道规模约等于单一资金信托规模,预测银行资金规模约占信托通道规模60-70%约6-7万亿元。此次监管对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压缩通道、关注房地产信托风险、及清理非标资金池三个方面监管强化将引导信托回归本源,促使行业在财產权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等本源业务上加强布局

  从去年开始多数银行已经根据最新的监管意见对业务进行调整,对今年的监管加强做好准备从宏观角度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预计在监管措施上仍会以新老划断的方式引导行业回归本源。经济平稳将支撑銀行业对优质资产的投放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收紧,也为银行改善净息差创造了机会在MPA考核硬约束下,监管补短板推进控规模+调结构+夯实资产质量将是今年银行业发展主基调。重点推荐、、、

  1、上市保企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较高

  2、2016年下半姩以来利差益提高,改善短期利润

  3、各险企均优先推动新业务价值的高增长,改善长期利润

  4、目前四大险企估值属历史低点,建议积极关注加大配置推荐、、、。

  1、预期差一:投行业务规模超预期

  2、预期差二:IPO提速推动股权投资业绩释放期。

  3、预期差三: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优质券商攻守兼备。

  4、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置大券商PE12-14倍,PB 1.3-1.4倍安全边际高。推荐广发、、长江、国元、兴业、光大、国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觀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泰 李超 年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