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们,淘宝diy的耳机怎么样动铁耳机能入么

在diy耳机上花了万元有余其中不包括买工具的钱,做了一些音质还算可以的耳机

耳机看似简单,简单到无非就是:一对外壳、一对单元、一条耳机线好吧,如果这样想那就属于小白行列了。

首先单元分很多种规格,主要两大类比如:

第一类动圈单元里面,直径的大小不同其适配的壳体也不同,其次有些特殊单元比较厚哪怕直径合适,也未必能装到大部分壳体里面

第二类动铁单元,这类就更复杂了通常来说动铁单元的优點是解析力,也就是高频部分而低频不足,所以动铁单元通常多单元动铁比较常见比如其中一个单元负责高频,另外一个单元负责低頻那这时候就需要分频器,导管等各种各样非常细小杂乱的小电子元件互相搭配才能出一个声音不错的动铁耳机

奉劝各位,diy还是别去莋动铁耳机网上倒是有现成的动铁方案,直接买个套餐回去按说明组合到一起这个缺乏diy精神,更像是组装家具一样当然其次,现成方案里面的单元都很差本身价格也不贵,做出来的耳机还不如一副好的动圈耳机。

所以diy耳机可以说主要是diy动圈耳机,不管是入耳式平头耳机,还是大耳都是动圈单元。

到这一部分就开始劝退了,小白和动手能力差的知友不建议尝试这里面需要用到很多工具,莋diy其实一定程度上是看工具的驾驭能力而耳机这样的小东西,更是考核工具的驾驭能力

以下是我自己diy的耳机怎么样一些耳机,照片手機拍的凑合看吧。

这些耳机敢拿出来晒主要有如下几点:

1.单元的价格不算便宜,其素质表现也不错

2.都做过曲线配对,后面再讲什么昰曲线为什么要配对。

3.耳机外壳质量不错外观都还算自己比较喜欢的。

下图就是单元的曲线两条线各代表两个单元。线重合率越高说明两只单元的声音匹配度越高。

关于单元曲线更多的需要自己去了解,这里只做个入门点题

线的左、中、右分别代表单元的低、Φ、高音的细节表现,通常来说马鞍形的曲线是耳机中表现较佳的音质上图是用的一对10MM的碳纳米管单元,淘宝搜索关键字可以找到此类單元

但买单元,一定要让卖家做配对否则就可能出现曲线偏差非常大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两只单元偏音或者某个声音频段表现不一致等。听音乐的时候觉得怪怪的也说不出什么原因那大概率就是左右单元曲线匹配有问题了。

当然单元与前壳的密封也会导致偏音等問题,所以最好自己买一个测试曲线的工耳

如下图,本质上来说就是个麦克风但专为测试耳机而设计的。图中的人工耳也不是什么专業设备价格百元左右,业余diy测试曲线足够用也没必要买太贵的人工耳。

新手选购什么单元什么外壳等,后续会列个单子作为参考

接下来我们说线材,说到线材就一定要说耳机的mmcx插头这是一种标准插头用来连接线材和耳机头,如最开始的图片我展示的都是一对一對的耳机头,而没有线那下面这种线材就可以直接连接耳机头,组合成一副完整的耳机来使用通常来说我会买半成品线材直接焊接两個MMCX公头使用,这样简单便捷

当然也买过4股,8股编织线自己diy过各种线材材质也买过镀银线,纯银线试了这么多不同的线,个人是支持線材无用论的所以不建议用太粗太复杂的线,用人工耳测曲线基本看不出什么太明显的变化。半成品线焊接耳机头作为新手入门足够叻

上图中的耳机原本是一对山寨苹果耳机的剪线单元,玩diy最早做的成果为了diy这副耳机,买了各种规格的丝锥在耳机杆内部钻出螺纹,把mmcx母座旋进去也算是比较完美的一对diy耳机,其音质比苹果原装的单元强不过和后期diy的耳机怎么样耳机音质还是差的非常大。咸鱼上吔见过原装的苹果平头耳机改的mmcx耳机头不过不确定对方是否用到了丝锥,猜测用胶水固定的概率更大

上图中的mmcx插头,是目前市面上最細的其焊接难度非常大,不建议小白操作

往耳机线上焊接mmcx插头后,一定要包裹适量的热熔胶对焊点做保护,防止线材从焊点拽脱吔有用线卡固定,不过我还是习惯热熔胶包裹目前使用的寿命都比较长。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操作就知道了,热熔胶的多少二次塑型实际很麻烦,非常需要耐心和技巧

也可以不用mmcx,直接焊接一条传统的不可换耳机头的耳机如下图

如果不做mmcx可拔插的耳机,那diy的耳機怎么样门槛会降很多

那意味着你需要给每个耳机头配一条线。个人还是喜欢mmcx这样的方案降低耦合,收纳使用都比较方便


到这里基礎的介绍部分就算完结了,开始列清单和注意事项

人工耳(100-150元,非专业的版本就可以主要做测试曲线和配对单元,没有这个就无法直觀的看到耳机单元的音质和单元的各个频段匹配度)

无铅低温焊丝(贵,但是对新手非常友好买贵的,别为了省钱买普通焊锡丝熔點高且含铅)

助焊膏(贵,但上锡非常好用很多新手diy总是搞不定上锡环节,助焊膏这时候就大有用处了推荐uv223,uv559注意!区分焊锡膏,別买错了焊锡膏不好用。)

电烙铁(最好是焊台焊台的话最好带热风枪的,可以二次对热熔胶塑性可以对线材塑性,或者方便以后diy其他设备使用)

烙铁头清理铜丝(重要!清理残余焊锡做到精度控制)

万用表(测试耳机线的正负极,测试单元阻值)

各种软胶(如e8000、t7000、f6000等,软胶一大特点易拆,易清理缺点是干的慢)

其他辅助工具,如钳子镊子,小台钳等等自己淘宝搜索或者百度或者根据实際情况再添购。

diy耳机遇到的问题、注意事项:

1.MMCX不上锡用助焊膏。

2.电烙铁不化锡用无铅低温焊丝,烙铁头沾点锡再焊接有很多单元的錫是普通含铅锡,熔点高

3.耳机单元组装前测试曲线是否一致,单元和前腔密封之后再测一次曲线确保密封紧密,否则低音部分会减弱戓者无低音

4.新手尽量购买大一些的配件,如外径够大的mmcx插头焊点较大的单元,这样焊接成功率较高

5.各种密封和粘合尽量用软胶,可鉯重复拆解组装不推荐用双面胶,感觉不踏实容易开胶导致前腔密封不严密缺乏低音。

6.部分单元需要前腔带泄压孔的耳机壳并且需偠贴调音棉。前腔不带泄压孔耳机壳搭配某些单元的时候耳机推入耳道时,单元振膜会有发出塑料变形的那种噪音对单元寿命会有影響,也影响佩戴体验如果有泄压孔不贴调音棉,那低音就会缺乏

7.不要购买太便宜的单元,除非这款单元在业内有一定的口碑

8.购买单え要求配对曲线,否则可能偏音或者某频段声音表现不一致。

9.不建议购买拆机单元和剪线耳机单元匹配度较差。剪线耳机的无损拆壳對于新手也非常困难

推荐新手的diy材料清单:

1.半成品耳机线若干,买个3-5条不管是否焊接mmcx插头,多备几条线有备无患价格约10元/条

入耳推薦10mm碳纳米管单元,耳机壳推荐第一张图片中左侧的那一排的耳机壳较大,绕耳佩戴的方式总体比较漂亮舒适,有逼格所述耳机壳有泄压孔,需要贴调音棉碳纳米单元是需要前腔有调音孔的那类单元。

平头推荐轻歌曼而轻歌曼里面130欧的15.4MM的单元,价格100元一对还有32欧15.4mm嘚单元,价格8元1颗耳机壳的话随便搜索"15.4耳机壳"挑选自己喜欢的即可。

2021年3月9日晚补充更新重点推荐一下8元一颗这款,最近diy了两幅可以說性价比非常高,用人工耳测试了曲线表现不比130欧的差多少。还有一款7元的64欧的单元也一样很不错初玩diy不建议买太贵的单元,把这两款设为音质基准单元日后diy时候有个参考。

还有一些单元素质也不错价格适中,后续再介绍本文主要推荐这两款。tb搜索可以找到很多镓有售另外轻歌曼的600欧,卖的死贵素质缺差很多,不推荐购买具体什么单元素质不错,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多交点学费才能知道。

3.其他辅材如mmcx母座,mmcx插头单元连接焊线,耳机套等根据需要自己购买。


本人信奉线材无用论也不推荐购买价格死贵的各种线材、单え、或者耳机。diy投入也适可而止别像我一样在这上面花这么多钱和时间,最终的体会心得就是这是个无底洞而且你做的小耳机音质再恏,主流大耳机可以随便秒主流大耳音质再好也拼不过主流音箱。

本人的日常使用如便携佩戴是用的tws中的oppo enco x,做工和听感在多个评测博主口中不比apple air pods pro差平常工作是用bose qc35,只有听一些无损音乐的时候才会用自己diy的耳机怎么样耳机。而实际上qc35插线听的情况下可以秒杀绝大多數的小耳机耳塞。qc35蓝牙模式的话音质确实要差一些。

我相信对音乐的喜爱最终是要回归到音箱上面的,所以如果有自己的房子有条件,买一对价格适中的优质书架音箱带来的体验比花同价位买的成品耳机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音源质量比起耳机素质来说更重要一些。所以在有一副不错的耳机情况下多找一些无损音乐才是正道,不要太折腾器材我手里有一台胆机乂度ta30,不是什么大牌好歹也是5000元級别,没有刻意的去A-B反复听片段对比但从听感上没觉得比直连电脑要强很多。所以不建议买耳放之类的设备。当然我也希望被打脸泹实际把手里的sony zx300a这样的便携设备接胆机上面后,没感觉在同等音量下有更多的声音细节表现这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人站出来说了,zx300a弱爆了乂度ta30就是个垃圾....没准还补一句,换线如换机........还是奉劝各位别花太多钱在这上面。玩个开心就行重要的是享受音乐,而不是追求高档器材线材耳机

本文只是作为简单的普及和介绍,主要目的就是劝退一部分知友给另外一部分知友指明道路,少走弯路本人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都是硬核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写在最前本篇记录自己多年来┅丁点DIY耳机的经验,估计是DIY耳机还没入门的程度觉得想自己弄两副耳机随便玩玩听个响,送亲戚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单动圈入耳,不焊插头换线不定制耳道不测量....最简单最基础这算是水一篇。

  前三大段基本是瞎扯想到啥写啥,可以直接跳过

耳机DIY?有时候感觉搞这個的比搞蓝牙音响的还多......没啥好说的几十年前到现在,耳机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如今生活节奏快这种方便体现的更明显。关于耳机DIY早先时候在杂志上看到的很少,零件小不好找邮寄什么的不方便。或许是有了淘宝以后才开始普及没去仔细查证历史。最早的DIY耳机是那些在旧货市场买到的组装货大概吧。要想弄出一副“听个响”的耳机真是门槛低消费低见效快当然搞的人多。

  装一副耳机就秒天秒地秒空气完全没这想法。一堆耳机装下来有一副自己听的喜欢我觉得算是一种缘分。乐趣就在尝试单元不同壳不同,瞎猫去碰死老鼠大概是这样。

装耳机听个响很简单....壳子单元线材选好大概配配看能否正常装配,检查外壳有没有裂纹之类的缺陷单元不要有变形,破膜粘铁渣,封胶开裂提前把壳子小件装好,单元上的残留胶水清理干净就差不多开工。先粘前腔单元后壳穿线穿热缩管。单元焊盘上锡线头上锡,再极快速焊线头焊好线头测量直流电阻,没问题了打结烧热缩管粘前后壳煲一夜再试听评价.....差不多就这么一段話的事,本打算拍九张照片发个动态回头翻翻老照片,做的时候脑子想想九张图片搞不定,那就干脆写个专栏记录下

先给家里剩下嘚耳机拍张全家福。多数是收料子自己做的;A8就是当年的旧货市场组装机造型经典做工优秀买来收藏;山寨IE800,小米圈铁声菲尔,VJJBKZ-ZS6是淘宝看见买回来试试;魔声一副好友送的一副亲戚从英国带回来的纯收藏。绝大多数三百元以下加起来比不了大佬一根线。不过晒那么哆不是说我很有经验搞耳机恰恰相反,越听越觉得耳机路子野活精细二十副耳机真是各有各的声音,也没发现什么明显的规律.....目前就聽着一副KZ-ZS6其他的所有都封存在柜子里当样品。

  有这么些钱好好买一副听着不好吗说实在关于听声音,我基本上还是在大多数人的范围內不知道自己确实想要哪一种声音。提的要求也很粗略低音不要轰头不要太瘦,高音别刺耳戴着舒服听时间长舒服,大概就行难說今天听这副好听,明天换一副觉得新鲜让我去淘宝看看网页或者去店里走马观花一样的试一副带走?还真没这水平

搞圈铁如何?确實现在的潮流一颗十毫米左右的小喇叭要重放音乐中那么多成分太吃力,两三个组合起来会更好些反正音箱是这么做的。耳机上我没這打算音箱分频器我都弄得头大,耳机单元那么小分频器要怎么设计怎么焊动铁单元一直不便宜,好的圈铁腔体除非自己有设备加工直接买意思不大。随便买买料子那么贵直接买一副不香?活动价两百块不到的KZ-ZS6圈铁分频器都找不到的“大重唱”结构,我个人觉得仳合照里大部分耳机好听多了反正这价位随便弄一副听个一两年坏了换新也行。

实际螺丝只有两颗管用内部线路一团糟。听起来倒是還不错

  最早DIY耳机是一二年上大学的时候那会儿料子不算太多,单元8块1对壳5块钱线4块钱,焊一副音质吊打学校后门三四十买的没问题

  當时弄完宿舍好友人手一副,然后听到毕业.....现在想想觉得莫名的欢乐

  煲耳机肯定是有效的我自己手头完全相同的料子,听了三年硅胶套嘟磨光亮的就是比刚焊好听了两个月的来的好听502粘的壳,中途脱胶自己补补最后听到不想听把线剪了收着.....心情好换个壳子还能用。

  一晃眼到了一五年再去淘宝看耳机配件瞬间看花眼,单元6-10mm全有能看到的外壳二十种不止,各种各样的线.....不过价格也明显上涨平均一副聑机的料子得30-50元....管他了么,发完工资立马买一小盒回来玩玩有三个例子还算有代表性大概写写

  例一:感觉前几年魔声耳机挺火的,那时候有款8mm单元现在也还有磁力非常强。正好在一家店把料子找够

  焊接前粘好前腔和单元,用虎钳固定前腔再焊接不然磁力足够强直接單元带腔体吸上烙铁头,反应慢直接烫报废铝壳感觉是锻造工艺,非常厚实内腔是我遇到过最小的,单元装好还不够给线打结.

  最后是鼡虎钳夹紧才粘到位我第一次给耳机“上大刑”。想玩这种内腔很小的壳一定要考虑清楚不然真容易吃苦头。

大多数耳机不要这么玩前腔很可能变形报废

  实际试听低音量确实很足,10mm单元好多都比不过这货但其他部分听不清楚,感觉就是轰隆轰隆的.....从此以后我再没买過跟魔声有关的配件

  例二:三星双动圈,这单元现在也还能找到但类似椭圆的外形太特殊,实在不好处理容易玩废,新手慎入

  出氣口突起部分稍加打磨就能把整体外圆尺寸控制到10.3mm以内,装进偏大点的10mm外壳完全可行当年买单元还能买二赠一,手艺差第一个就报废囸好拆开大家欣赏下里面的两个线圈,实在是精巧的结构

小振膜负责中高频,做的比大振膜厚实不少

  用锉刀不如砂轮来的方便用美工刀削也很难削平整。慢慢把出气口突起部分磨平放的进前腔就行

  左边打磨好的对比右边,看起来基本上是圆形

  粘前腔密封棉还要正对絀气口剪个缺口,整圈密封棉堵死出气口低音全无

  装配完成的单元和前腔,单元高出前腔边沿太多需要打磨后壳台阶面。

  用转锉打磨加深后壳台阶大约2mm测试正常装配就能焊线装机。

  成品听起来还不错低音量比较足不浑浊,中音耐听高音明亮做起来太麻烦总共就做叻两副,一副当样品另一副插电脑听歌到现在算是当时的成功品。

  例三:当时玩的最舍得也就这单元绝版很久了。我买的时候48元一对相当于其他单元两三倍。总共用它做了三副耳机表现非常出色。

  交易快照截图后期卖到48一个?实际对比其他几条耳机听店家没吹犇。

  当时算是全力打造这作品三十五块的全黑檀木外壳买一对装上。低音量足中音耐听高音明亮装好就试机根本达不到这描述,低音弱鸡中音干瘪感觉自己上当受骗。平时听歌音量煲它一晚上基本才发挥出实力。大概是描述上那个感觉低音还是有点少,总觉得没發挥出这单元的实力

纯实木耳机壳从此往后我再没买过

  真正把单元实力发挥出来的是这副夜壶壳,非常可爱的外形顶尖水准的做工,匼理的设计同样的单元和线材,低音比全檀木外壳好太多量足,下潜够不浑浊。也不会感觉到中高音被削弱.....听过几首歌我立马下单買料复制一副保存样品私藏不送人......一直听到一八年年去苏州工作在网吧搞丢.....那耳机搞丢前低音已经听出一种“宽松大气”的感觉,有点潒在家听音响实在是难得,略可惜

真不知道是哪位大神设计出小夜壶那么好玩的一款耳机壳

  关于选购材料,大概写写我目前的想法

  艏先买线材,这个档次就买“量产成品”插头焊好线头上锡,圆线身分线直径不超过2.5mm带麦或者不带麦都行。不带麦的用起来稳定可靠帶麦的接电话方便不带麦一般不超过十五块一根。IE800花纹很好看耐拉扯不发硬,看销量就知道玩的人很多我自己也玩了四五条,这次僦不玩了我个人觉得有特色的两款线如下:

  编织布线。线身非常柔软耐用度好,听诊器效应轻微几乎可以不带夹子上街听,价钱便宜拿来配铝合金外壳感觉不错。

  40芯铜线用料非常扎实,外观漂亮不过时间长线皮接触油脂会发黄变硬,做好耳机随身带最好有个包單独装实际使用两年问题不大。装什么壳子都好看非常有DIY质感。

  不推荐这类灰色透明外皮普遍偏硬,听诊器效应严重

  自己DIY编织线?随便编几股就很粗带出门听容易脏。一般玩玩真没必要又麻烦又贵。

声菲尔原装编织线比一般耳机线粗两三倍用起来不协调。KZ改良过的编织线还不错

  外壳总的来说好买先写我最不推荐的。

  全实木外壳不推荐太娇贵。前腔实在是太脆弱哪怕是用这种质密的黑檀朩。之前焊耳机稍不注意用虎钳夹就把出声管夹坏.....滤网台阶附近零点几毫米厚度更换硅胶套容易损坏。才装好的时候没问题戴时间长油浸透会变脆弱.....不推荐。

  整体个头大但是前腔外圆面到出声管根部加工成台阶平面的....装什么耳套戴起来都不舒服总是会被耳机壳顶住.....图Φ红线位置,一般壳子前腔外圆面到出声管根部多少是有锥度的当年就这款外壳特立独行。沙比利实木外观材质不错装出来音质也还鈳以,就是戴着不舒服送人都拿不出手。

现在这款壳貌似有好几个改进版

  前腔设计非常关键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前腔出声管一般直径不偠小于5mm或者造型奇特,不然硅胶套不好找前端面最好是有滤网台阶,滤网粘好不容易掉我最早diy的耳机怎么样耳机壳就没有滤网台阶,濾网用502直接粘在出声管端面虽然用了三年没脱落,但每次用都担心它会脱落.....不粘滤网我认为不行砂石铁渣掉进前腔耳机肯定废了。

图Φ左侧款式前腔出声管端面没有加工台阶用于装配滤网滤网装配后一定会凸出端面,容易脱落

  调音孔一定要注意。通常单元和前腔要求密封还是有不少耳机壳会在前腔开调音孔.....如果调音孔背面粘了片调音纸可以不管它.....如果是通孔,自己心里也没把握建议直接用胶水堵死。调音孔漏气很容易造成低音干瘪无力声音怎么听都不对。

没把握直接堵死通孔很容易造成低音干瘪无力

  前腔和单元的配合非常關键,一般要求单元外圆能配合前腔内圆定心准确密封良好。最好不要认为买个支持10mm单元的耳机壳回来装9mm或8mm单元无所谓改进版的夜壶殼实际测量装9mm,10mm单元都行但我想如果装10mm单元腔体内多加工的台阶可能会影响出声。这次对比试试看

改进版夜壶前腔内两三个台阶,实際测量用9mm或10mm单元可以其他前腔内部就是锥度,装小一号的单元配合或密封效果都不理想

  后腔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内部空间大小。这其實会影响声音但不如前腔形状影响的那么明显,不用太往这方向考虑主要得注意内部尺寸,下图中左侧三款内部空间很大单元厚线材粗都不是问题。右侧四款就要小心稍不注意夹个铁扣,单元厚磁铁大就造成干涉无法装配

  第二:后腔是否开放。这有点类似大耳的外壳设计区分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开放了喇叭振膜运动顺畅但上街听就是各种外部杂音。封闭起来低音似乎少了点宽松感....选哪种看自巳喜好吧

  有的外壳设计成扁线专用,买之前一定看看在同一家店能不能买到配套线材同一家店买不到去其它家买价钱是否合适。能配套自己也觉得合适再下手

扁线外观质感很独特,魔声面条曾经的火爆程度无需多说不过这种线直接放裤兜该打结还是会打结,没有描述中那么神奇

  单元如何选?我想只要价钱别太贵尺寸或形状太奇怪的都可以买回来玩玩试试。店家单元描述可作为参考一般大方向鈈会错,贵价的综合素质通常比便宜的好最终喜不喜欢还是自己听再决定。初次练手怕烧单元报废可以买点便宜的我目前最喜欢10mm单元,品种丰富外壳好找,低音一般不会太差

  带前腔的拆机壳不推荐,自己拆很容易拆坏找个外观尺寸合适的后腔直接搭配比较麻烦。

    寫了那么多家里的样品和料子剩不多。最近快过年了是时候再补充一批。来一组实战

    子弹头实木壳以前就玩过,尤其樱桃木款式玩箌包浆木纹非常好看价钱便宜,前腔深度合适装配工艺设计合理,这次买两对回来放着单元有富余就焊起来。

一五年的双动圈听到現在木纹比新买的漂亮多了。黑檀木款式看不出明显木纹我不喜欢

  夜壶是肯定要买的,说实话我对这款壳真的又爱又恨爱它可爱的外形精湛的做工,明显的低音加强同时不削弱中高音恨它后腔太小装配困难,前腔深度偏浅装不了外圆厚度大于3mm的单元出声管偏细硅膠套容易后移.....现在金色银色是其他店家做的改进版,十一块钱一对很值得买玫瑰金色是“为人民服务网店”独家,也是我最早买夜壶壳嘚地方三十多一副比当年便宜,原汁原味保留当年设计

金色银色原配滤网太大,单独买的4.5mm不锈钢滤网绝配

  前腔有明显区别金色银色哆了两个台阶,估计是为了兼容更多款式的单元玫瑰金色和当年一样10mm专用,锥度到底畅通无阻

  外形尺寸一致,玫瑰金色接缝连接更顺暢金色银色有LR标。都很漂亮

  胡桃木歪嘴壳我第一次用,设计不错前腔铝件做工有点毛糙,需要手工刮毛刺飞边

  另一款做工很好外觀漂亮的木壳顺带买来试试

  前腔内部到出声管直接一个平面的设计我不喜欢,感觉出气不顺畅单元一定要用棉圈垫起来再装,不然出声孔大部分被外壳堵死出声效果打折扣。前腔边缘定位凸台设计值得点赞不用担心左右壳歪嘴粘偏角度戴起来不舒服。

  如果手头有木蜡油和抛光工具没上过漆的实木外壳可以自己打蜡抛光。注意穿线孔和配合台阶不要沾到木蜡油免得影响粘胶强度。

  前腔粘出声管和滤網后腔穿线管以外的小配件装配提前装好,方便总装

  单元这次买了五款,下图中的石墨烯单元据说低音强劲看造型和背面出气孔设計正好适合装夜壶壳,买两对玩玩超薄透明膜,没发现什么特别只是之前听的单元这种前盖孔很多的都不会低音很强。

  图中上方一对昰强磁透明膜60多一只做工优秀,买来玩玩下方这对是改进版的IE8单元,这单元版本实在太多封胶颜色不同,是否带喷码价钱都明显囿差异。钛膜我比较喜欢十八块一只可以买来试试。

  单元装配前一定仔细检查振膜部分有没有粘铁渣,调音纸粘贴是否牢固气孔有無堵塞,外壳是否生锈或变形.....都没啥问题一定要测量直流电阻。注意测量直流电阻时不要用手指按住单元手指传热会明显改变单元直鋶电阻。一般手机直推单元直流电阻40欧以内两只差别不超过0.5欧就行,差别超过1欧就重新配对不然焊起来很可能左右音量不一致。

  把选恏的单元和外壳先测试装配不要有尺寸干涉。通常不修改前腔和单元实在有必要再打磨后腔。这次选好的搭配如下:最贵的喇叭给最恏看的外壳空间刚够。IE80外圈带出气孔装夜壶必死胡桃木歪嘴壳前腔前正好合适。

  另外两款价钱便宜的钛膜单元用来装两副铝壳

  单元选恏先粘棉圈通常店家会配套。棉圈外圈略超出单元外圈问题不大关键是棉圈内圈不要挡住单元前盖孔。

单元和前腔密封非常关键单靠双面胶棉圈肯定不行。一般不挥发不起白有一定堆积性的胶都可以用。703硅胶可以302AB胶也完全靠谱。如果买703推荐买南大的其他牌子质量不如它。B-7000之前看网友用了很多这次买回来试试。确实是最靠谱的粘接强度堆积性都不错,干燥后有弹性金属出胶嘴粘耳机正好。透明质感很漂亮.....这次用过以后我估计再也不会用703或302真香。

夜壶壳胶千万不能涂多否则后腔凸台被胶顶住无法装配到位。IE8单元用这款壳絀声孔很容易被胶水堵死一圈孔堵死估计单元直接报废

  两对歪嘴壳前腔都很浅,单元侧面涂胶装配同时注意细节,让单元封胶线或电蕗板两个焊点间的缺口对准定位凸台或LR印字尽可能减小装配差异。用散热片正好能架起前腔放平整一面胶水流淌或干燥不均匀。

  上好膠的单元和前腔不要着急焊接组装先放一晚上胶水干燥定形

  单元前腔胶水干透再做一次装配检查,去除多余胶水保证装配到位,就能等待焊接

  准备线材,通常店家会把线芯上好锡这时候只需要看露出的线芯长度是否合适。通常线芯露出8-12mm最佳露出太长最好剪掉。线芯没上锡就一定要锡炉才行有锡炉确实最好,不过我有个可行的办法准备一块松木,烙铁头少量上锡线头用烙铁头压在松木上,适當用力拉出正反面换大概拉3次线头就能去掉绝缘漆并薄薄的上一层锡。密度板硬纸板,碳化竹也可用

照片是摆拍的,线头已经上锡沒必要再烫烙铁常温未通电

  有种线芯带单独绝缘皮的线要小心,绝缘皮通常不耐高温焊接前一定保证两根线芯分开至少3mm。两根线芯接觸在一起或者距离太近焊接时很容易粘在一起分不开。

  店家上过的焊锡经常因为存放有所氧化成分和自己用的焊锡很可能有差别,影響焊接效果最好用自己的焊锡重新上一遍。

  线芯区分左右黄线地线红线右声道绿线左声道?其实不一定

  40芯线里没有红线绿线就直接抓瞎?

其实这款线线芯有两层非得看红色绿色就把外层线芯拨开

  花纹或颜色一样通常是地线,另外两根线最好用万用表蜂鸣器档测量看看左右声道区分如下:插头根部地线,尖在左声道尖后第一圈右声道。

看不懂英文就看红色和蓝色框内的标注不会错

  区分左右声道線头之后开始穿后腔,通常左右声道标注在后腔或出线管注意识别。

夜壶这次玩个金银混色金银壳出线孔稍微大了点,追求完美可以洅套一段1mm热缩管

  扁线先整理平整再套出线管注意出线管方向。

    较长的出线管不好穿可以先沾点水穿好后腔不要粘出线管。

  如果遇到这種后部空间狭小的后腔千万不要硬塞线头。一般把线穿到线头露出来就用镊子拉一把线皮部分转过弯来就很好继续穿。

穿好线头准备焊接家里有电工焊接支架最好,同时固定线头和前腔单独用桌虎钳固定前腔也行,别用力过大夹坏出声管纯实木外壳用虎钳夹要非瑺非常小心,最好是EVA棉垫5mm再夹主体不要夹出声管。最简单的办法找两个晾衣服夹子塑料的竹子的无所谓,能固定前腔即可左手按住夾子同时控制线芯位置很容易。不要完全无固定就焊接单元烙铁头通常铁磁性,磁力稍强的单元不做固定焊接时很容易飞升粘到烙铁头仩单元在烙铁头上整体加热一两秒很可能报废,一般来不及反应取下意外废件很不值得。

  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保证单元稳定线头稳萣,一秒内搞定焊接

  烙铁要选对,单元焊点通常直径小于两毫米烙铁头用小尖头就行,马蹄头刀头偏大外热式烙铁最好40W以上。烙铁尖点一毫米焊丝一点就化才行单元非常怕高温。我用的黄花916直接开最高温管它三七二十一。

  烙铁温度够先清理焊盘直接用烙铁头掸。焊锡化掉的瞬间朝外侧划焊盘上没有线头,颜料胶水之类的残留就行。切勿用力过大划伤焊盘吸锡枪不考虑,用起来太费时间且通常吸管太粗

  焊盘重新上锡,轻轻一点快速搞定推荐宝工黄色含银锡笔。倒不是因为含银焊锡焊出来音质能有多大提升这款焊锡熔點不高,流动性浸润性一流焊点光洁漂亮,焊料飞溅小味道轻非常好用。千住705广崎705真不推荐,熔点高流动性浸润性差耳机单元受鈈了。

  放好线头对齐焊点烙铁头接触瞬间开始算,最好一秒以内完成焊接超过三秒很可能损坏单元。焊接完用手摸前腔都烫手那一定昰废了

  焊接完成就这效果,通常引线朝内焊点完全包住线头,不要让线头浮出焊点表面焊点表面光亮熔头,没有拉尖单元一定区汾正负极,统一地线在左侧或在右侧就行

  焊接完成检查直流电阻,一定要等单元降温到室温再测量40欧以内的单元左右声道焊接完成差別不超过0.5欧就行,一般差个0.2欧0.3欧都没问题差别过大有可能是温度没降下来,虚焊线芯没焊透,单元没配对甚至损坏也有可能仔细检查,没焊透的焊点可以再补一下实在不行基本上只能换单元。

  左右声道差别0.1欧以内这种事可遇不可求这次运气很好。

  线头打结我很囍欢这办法。通常金属线扣表面没有绝缘层耳机内腔小用线扣反而容易短路。做得讲究还可以用AB胶把焊点封一下打结不用扯很紧,盖仩后腔前在打结处点一点胶强度足够不要扯前腔,焊盘很容易扯坏

粘耳机壳,一般有磨砂氧化的铝壳铝前腔的木壳,502胶强度足够鈈过那货容易起白,不同产地质量相差较大是个问题502粘夜壶壳半年就脱胶,有点烦人这次店家推荐的401确实非常强力。挤出来用牙签涂抹到内壁夜壶的内壁在前腔,一般壳在后腔就算胶涂多了也只会向内挤,外侧看不见痕迹涂在外壁侧挤出来很容易留印子。直接拿瓶子涂胶的绝对是狠人追求更高粘接强度可以试试Ergo5910。

  如今需要“大刑伺候”的或许也就这夜壶

  另一款后腔很小的铝壳很好处理线打好結用镊子把结塞到孔内。后腔涂胶直接盖上

  歪嘴壳涂胶前一定看看方向是否正确图中左侧两个是右声道。方向反没法用

  觉得开放式后腔仩街听杂音多可以加一点吸音棉

   没有定位凸台的歪嘴壳比较麻烦,只能目测角度正确先粘好一只再对照粘另一只.....左声道印字和出声管角度明显错位,如果用字母来定位肯定中招前后腔粘好再粘出线管。

  全部完工正常音量播放它一整天,动用全家设备再来听听这次荿果如何。

  夜壶用一分二线同一台播放器煲试听也这样。两副耳机同时出左声道或右声道同时听左右耳互换几次,要是蒙起眼睛让朋伖帮忙交换就更好两款夜壶不注意摸不出差别。最直接比较差异

  试听,参考就用平时听的KZ和当年最成功的银夜壶情人眼里出西施,岼时最喜欢听什么就用什么作参考试听很大程度是找自己喜欢的而不是找有什么特点或不同。硅胶耳套统一

  先写这次最成功的配方:40芯铜线+胡桃木10mm单元歪嘴壳+IE8风格升级耳机单元。几乎能听出当年银夜壶的感觉低音量足能有下潜轮廓比较清晰,我这低音控基本是一耳朵僦喜欢上中音饱满,高音比较明亮整体分离度较好.....几样零件算下来五十几块,不到一只强磁单元的价....再听几个月难说能听出宽松感佷不错的一条。

  其次不错的是这条强磁透明膜单元低音量足轮廓清晰,能有一种控制感多听一段时间放开了应该不错,换成子弹头实朩壳通气更顺畅或许能再提升高音比较亮,而且稍微能听出颗粒感算是比较难得中音没什么明显的感觉,整体分离感较好做工精细嘚外壳非常耐看,歪嘴设计戴起来舒服凭直觉分左右声道也不错.....闲鱼上这强磁单元貌似三十元一颗,这样一来性价比能上好大一个台阶

  夜壶这次没发挥出来,按店家描述石墨烯单元低频突出我还怕这耳机焊出来低音轰头实际上这低音最多算中等量。中音一般高音也鈈是很明亮的那种。那副KZ-ZS6高音削弱的感觉普通却比较耐听的感觉。两款夜壶壳没对比出明显差异十一块一对的金色和银色这样看就性價比超高。可惜这套壳装不了强磁单元不然又能有个好配方。

  这条开始就比较失败一听就低音太少,塑料耳机的质感用胶水把前腔調音孔堵死也没能明显改善。记忆中这种只有一个中间孔的钛膜单元没那么菜鸡.....低音少了中高音自然会多但是怎么听怎么不舒服.....这条外觀比较漂亮真有点可惜。

  最失败的是这条单元本身素质一般,低音一出感觉很浑浊轮廓和节奏都比较差,高音不够亮中音还有点干癟.....如果把前腔调音孔堵死肯定更糟.....上街随便听听还可以。

  耳套非常关键最基本要求:尽可能不漏气尽可能隔音尽可能戴着舒服。一般耳機配的三四个尺寸我觉得偏少我自己有时候都找不对合适的.....多年来店家随耳机壳送的,自己专门去买的耳套至少能找出十款亲戚朋友來家里挑耳机我肯定会让他们慢慢试找出一副自己最适合的。所以初次玩耳机的小伙伴顺带在店家找找多买几款尺寸不同的耳套回来自巳试试,以外径不同为主造型不同优先等级还能靠后。

  不同导管直径不同弧度的硅胶套确实影响声音风格。

  三节套不推荐虽然密封效果隔音效果非常好,低音超薄的塞子有时候都能一把拉回正常水平但戴时间久了很容易疼,有的人戴几次还会过敏或者发炎.....有点像刑具

  记忆棉套不是很推荐,找得到尺寸合适确实是极好的密封隔音且舒服但实在太容易脏太容易变质,用个一星期就能发黄放的时间玖了还有点粘粘的洗也洗不干净.....爱不起来。

  找到合适自己用的耳套可以多备几副一副耳套用半年没问题。如果没办法备几套也没打算换时间长了肯定容易出油。这时候可以把耳套放花露水里泡一天拿出来晾干再用,续命到两三年真可以

  耳机还是专门买个包装起来,線不容易乱也就不容易坏耳套不容易被弄脏。

  祝各位玩得愉快不知不觉居然水了九千五百多字?!感觉劝人HiFiDIY就是恶魔的低语,这真昰个天坑.....算了么想玩,就跳进去玩玩呗.....圈铁一定要试试小米Pro低音太薄我超不喜欢....入耳我就是顺手玩玩,还是音箱来的舒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iy的耳机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