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卖房合同怎么写配送责任地但合同写土地无偿耕管未过户,现买方耕管了20年,突然卖方要无条件收回怎么办?

《土地法》是否有规定,土地耕管20年以上后,由耕管的一行使使用权。
经过翻阅资料,了解到从法律上确实没有规定说明这条,但是,也可以与集体协商,以合约的方式约定俗成,行使土地使用权。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法》的《农村土地承包法》。
可耕农用土地的使用权问题适用的是《农村土地承包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使用承包权三十年不变。
没有这个规定,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合同法》的规定,不管别人耕种了多少年,只要在承包期内,承包经营权还是属于原承包人的。但是,土地是城市土地仍然归国家所有;...
你与村委会的农业承包合同至1999年到期后,村委会至今没有提出终止,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
A.人类已经形成了“种地必须先耕地”的惯性思维,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不耕而种”着种看似原始的生产方式今天却越来越体现出增产、环保、降低成本的众多好处。
需要交,地是国家的集体的,你拥有的只是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而你先前也没有承包,所以要交.
采矿企业为采探矿的需要征用农用土地的,可以凭采探矿权证和规划图,到县级以上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征地。征地申请专利经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配合企业进行具体的征地...
答: 您好!流产尽量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面是这方面的一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药物流产误区多
  应用药物使妊娠终止,是近20年来的最新发展。药物流产简便、...
答: 200元/小时,
答: 法律是什么?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用到法律一词,但是它的用法如此之多,使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法律的定义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它的目的和功能。
在社会中法律的一个...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汇总(90个)
&&&&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果揭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 7 月 1 日电 今天, 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人民网· 中 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和组织人事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基层 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果正式公布,共评出 30 个最佳案例,60 个优秀案 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 社和组织人事报社,自 2013 年 7 月 1 日起,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基层党组织”为主题,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开展了第三届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案例征集活动经过网上投票和专家两轮评审, 最后评出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 例征集评选活动最佳案例 30 个、优秀案例 60 个。 一、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最佳案例(共 30 个) 1 浙江嘉兴:以 96345 党员志愿者服务为载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 公里” 2 上海浦东:十年磨一剑——浦东“阳光驿站”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3 北京朝阳:创新基层党建服务体系,以党建引领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4 福建福州:“查述问评”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责任考评 机制 5 天津静海:以“五建五强”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6 广东湛江:努力实施“失联党员归队工程”,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管理水平 7 浙江诸暨:“群众档案”——新时期拓展群众工作机制的新举措 8 湖南吉首:“红色股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向心 力” 9 陕西凤县:实施村干部队伍建设“六化”工程的有益探索 10 内蒙古林西:推行“1+3”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共进 11 贵州仁怀:走出一条“支部领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支部创业带富新 路子 12 山东章丘:实施支部“一加三”,固本强基惠民生 13 国家电网丽水供电公司:电力阳光服务便民图的创新与实践 14 贵州贵阳: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 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15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培树“北疆红色堡垒户”,打造祖国北部边疆草 原亮丽风景线 16 江西丰城: 在基层党组织建立矛盾纠纷 “金牌调解” 的免费 “社会法庭” 17 山东青岛:依托干部网络学院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18 湖北英山:打造“智慧党建·英山红网”,以党建信息化推动服务型党 组织建设 19 江苏镇江京口区:构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体系 20 西藏南木林:“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五化”管理新格局 21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挥三级“四个作用”,提高司法公正水平 22 新疆克拉玛依:强化社区“红细胞”工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3 四川凉山:创新设置乡镇(街道园区)“优秀青年人才”党支部,破解民 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难题 24 江苏如东:开展“114”惠民行动 打造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 25 河北景县:建立农村支部书记“三定三评一落实”目标考评机制 26 武钢金资公司:以“党建工作创先争优管理系统”为平台,探索“三型” 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途径 27 河南洛阳老城区:“负面清单”管理催生正能量 28 胜利石油:以党员服务社为载体,创建非在职党员服务教育管理新模式 29 江苏海安:“事务代理”构建服务下沉型基层党建新模式 30 江西农大农学院:“立交桥”党建模式创新与实践 二、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优秀案例(共 60 个) 1 福建福州台江区:打造“党员诚信店”品牌,破解非公党建难题 2 上海浦东张江:用“感受式服务”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3 江苏南通崇川区:邻里党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 500 米” 4 北京延庆:“党员魅力秀排行榜”,领航为民服务正能量 5 湖北武汉江汉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路径探索 6 江苏徐州贾汪区:“三三六”法探索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 7 浙江杭州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8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 9 中原油田:“家庭党校”开辟社区党员教育新阵地 10 山东济宁:活跃着一支群众监督评议团队伍 11 福建永定:实支部“e 管理”,流动党员“流而不失” 12 上海浦东合庆镇:“1+1+x”的合庆算法 13 湖北巴东:发展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 14 山东平度:推行“一定两议三监督”工作法,创新村级议事决策机制 15 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红色正能量 服务在滨江——非公党建服务型 党组织建设 16 湖北利川:贫困山区实施“村社共建”的探索 17 江苏太仓:构建德企党建“365 服务圈” 18 山东寿光:推行“三自”工作办法,加强村级事务管理 19 四川松潘: 一线两翼共发展, 三带四帮满园春——深入推进 “三带四帮” 党内互助工程 20 国家统计局福鼎调查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努力实现“三个提高” 21 湖北红安:推行村干部实绩考核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22 上海理工大学:以区域化党建联建促学校事业全面发展 23 江苏如皋: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 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 24 广西南宁邕宁:拓展“六个一线工作法”,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25 辽宁大连旅顺口区:实施“123456”工作法实现在职党员进社区走亲连 心服务群众 26 福建省建宁县:党员“110”,服务零距离 27 贵州铜仁:实施“民心党建”工程促进干群连心同步小康 28 青海西宁城中区:“365”党代表工作室,搭起群情民意“连心桥” 29 浙江台州路桥区:紧贴青年实际,创意党组织生活 30 河南登封:“服务能力强、发展能力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 探索 31 河南新密:创新农村新型社区党建服务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 32 四川高县:分类建设发展型村级党组织 ,助推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33 拆掉一张桌 赢得万民心——淮北市推行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的探索 与实践 34 福耀集团党委:开展“党员典范力量”建设的探索 35 内蒙古包头青山区:“3×4”探索实施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建设 36 陕西石泉县:“五步三公开”实现村级组织“阳光运行” 37 浙江宁波江东区:架起沟通“高速桥”,化解群众心里堵 38 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明秀南社区:为民零距离,党群谱和谐——创新推行 “零距离工作法” 39 内蒙古牙克石:关于推进为民服务“365”党建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40 广东汕头潮阳区:建设一支带头抓党建、带头服务群众的村级书记队伍 41 新疆木垒:开展“农村党员信贷直通车”活动 42 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 “小微信 大作为”——释放基层党建正能量 43 陕西富平:为民服务“连心卡,群众办事“零障碍” 44 安徽亳州谯城区:“移动式”网上服务型党组织,让服务“触手可及” 45 湖北孝南:构建 3 个“1+x”体系,探索“服务型”实现路径 46 浙江东阳:构建行业协会党建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 保障 47 湖南常德鼎城区:推行“一本通”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实践与启示 48 黑龙江漠河:实施党建创新项目,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49 甘肃陇西:实施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50 湖北麻城:建立健全党员质量管理体系 51 云南弥渡:以 3 个“1+x”为抓手,全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52 河南郑州惠济区:以“四个先锋”为载体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53 河北临漳:以“五步工作法”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 54 辽宁葫芦岛:开启“全天候”模式,全面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 55 重庆永川区:探索推行村(社区)党员日常管理量化考评工作 56 川东电缆公司:坚持三融入三促进 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 57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党员“塑形工程”——锤炼党员先进形象新载 体 58 陕西留坝:倾听群众“牢骚话”,唱响服务“好声音” 59 江西寻乌:推行“1893”机制,着力破解农村党员发展难题 60 青海循化:搭建四个平台全力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一、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最 佳案例(共 30 个)1、 嘉兴市以 96345 党员志愿者服务为载体打通联系服务群 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的诞生地嘉兴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秉承“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着眼于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以 96345 党员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 志愿者联系服务群众、团结凝聚人心的作用,组织和引导有能力、有特长的党员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党员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群众路线,让“群众所需有人帮、 党员奉献有其岗”,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 里”。 一、96345 党员志愿服务工作背景及发展情况 为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求, 提升社区服务信息化工作水平, 2003 年 9 月, 嘉兴市组建了 96345 社区服务求助中心,开通了“96345”服务热线。2004 年 9 月,以“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为主题,依托求助热线成立了嘉兴市 96345 党员志愿者总站,是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 从事志愿服务的社会组织。 2010 年 12 月, 总站升格为嘉兴市党员志愿服务中心, 统筹推进全市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志愿服务中心已有 5.3 万名注册党员志 愿者,平均参加志愿服务超过 50 小时,累计服务群众 126 万人次。96345 社区 求助服务中心(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得到了中央、省市等各级领导的批 示肯定和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 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品牌”等 80 项荣誉。 二、运作模式及实际成效 中心从搭建组织架构、 创新活动模式、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和实践。 1.搭建“网络化”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构架。一是纵向同步建站。按照区域和 行业划分,在市本级和 5 个县(市)建立 6 个党员志愿服务总站,下设 73 个镇 (街道)分站,村(社区)根据区域划分责任网格,实现了纵向到底的党员志愿 服务组织架构。二是横向专业组队。打破党员组织关系和服务区域的局限,按志 愿者的专业特长, 以市县两级职能部门牵头组建医疗安康、 法律咨询、 节能环保、 治污治水、金融保险等 212 支专业服务队。如嘉兴电力“红船服务队”采取“永 不落幕”的 24 小时全天候服务,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以一技之 长的“明星”党员个人命名,领衔建立 318 个专业服务工作室。三是面上按需布 点。对接需求和供给,在景区、火车站等人流聚集地和规模较大的社区建立了 40 个“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驿站,由所在地的党员志愿服务分站安排党员志 愿者进行轮值, 提供志愿者招募、 民生诉求登记及各类便民服务。 每个 “红立方” 还结合实际需求推出了特色服务,如外籍人士较多的穆河社区推出了翻译服务, 极大方便了在此居住的外国友人。 2.创新 “立体化”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模式。 一是热线求助常态服务。 把 96345 社区服务求助热线作为倾听民意的重要渠道,24 小时为群众提供市民生活类、 咨询类、事务类、电子商务类和企业服务五大类 120 多项服务。如,市本级总站 工作人员及 420 家加盟企业和 210 名社区一技之长服务者已累计受理市民各类求 助 226 万多件次。二是上门入户结对服务。建立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 信息库,由党员志愿者就近结对帮扶。如市第一医院分站的党员志愿者王宏智 16 年如一日,坚持每周上门为社区患风湿性心脏病的老人李玉英义诊,成了老 人的“自家人”。实施“一键通”为老服务工程,为 1600 多名空巢老人安装“一 键通” 呼叫系统, 由就近志愿者提供应急服务, 已经成为空巢老人的 “生命线” 。 三是上街下乡集中服务。将每月的 25 日定为“党员志愿者服务日”,进广场、 进社区、进农村联动开展电器维修、健康诊疗、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集中性便 民服务。今年以来,已经累计服务群众 11.7 万多次。四是点亮心愿个性服务。 广泛动员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活动,依托媒 体、“红立方”、网络等平台向社会广泛征集“微心愿”,活动开展以来,在职 党员已认领“微心愿”12974 个。 3.健全“规范化”党员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一是公开服务承诺。推行服务承 诺,党员志愿者接到派单后,统一佩戴“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证,使用志愿 服务 logo,承诺在 15 分钟内到达,服务过程不接受求助者的吃请和赠礼,仅收 取材料成本费用, 服务完成后请被服务对象填写服务意见反馈单,由总站进行电 话回访,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出台《96345 党员志愿者培 训制度》,整合各类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专业社工组织等资源,强化志愿者岗 前培训、专业培训和骨干培训三个环节,递进式提高志愿者素质。如,以中心主 任命名的“骆叶青志愿者工作室”,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沙龙”,为志愿者搭建 了交友聚会、交流互动、学习借鉴、共同提升的平台,已累计培训志愿者 1 万多 人次。三是注重激励保障。创建“时间银行”,实施“服务积分卡”制度,将党 员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记录在册, 可兑现生活用品、家政服务或者将积分转赠给结 对帮扶对象,有效形成了“奉献-积分-激励-奉献”良性循环机制。同时,与保 险公司合作,为注册党员志愿者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成功经验 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是我市党员志愿服务不断向前发展的成功经验。 1.把握好集中推进与长期坚持的关系。针对“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实际,嘉兴市推行了以“勤奋工作敬业岗”和“服务社会奉献岗”为主要内容的 党员“一员双岗”制度。十余年来,党员志愿服务作为“服务社会奉献岗”的主 要途径,嘉兴市始终秉承集中推进、长期坚持的原则,在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 使志愿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并吸引着更多党员、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列,依靠 的是党员志愿服务平台的建立巩固,志愿者队伍的丰富拓展和各项工作制度、服 务机制的不断健全。平台与机制的相互作用,让志愿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把握好组织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 势,中心整合 24 小时电话服务热线,开发网络求助、短信求助等方式,丰富完 善服务内容, 创新活动载体, 在服务群众中赢得好口碑, 树立品牌影响力。 同时, 采取严把准入与竞争择优、 低偿服务与无偿奉献相结合的加盟企业制度,为居民 “量身打造”优质的服务,推动了中心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 3.把握好帮助群众与教育党员的关系。党员志愿服务将“助人”和“育人” 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志愿者意愿,针对不同受助对象开展不同的服务。不仅让党 员在“助人”的过程中,体验社会、履行宗旨、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进一步拓展 了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空间, 建立党员柔性教育管理机制,实现了单位和社会党 组织对党员的“双重”管理。 4.把握好普遍服务与专业提升的关系。 针对许多服务项目专业化要求高的现 实,中心特别培育和吸纳了一部分有专业素养的志愿者。同时,为防止把志愿服 务做成少数技术精英参与的事业,通过采取“专业社工+党员志愿者”的模式, 加强对普通志愿者进行技能的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逐步培育孵化各类公益 性社会组织。 四、有益启示 1.96345 党员志愿服务模式,契合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把不同层级和不 同领域的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了联系服务群众“规模效应”。针对社会阶层 分化、 党员队伍结构复杂化和党员流动加快等新变化,打破党员党组织隶属关系 和身份限制,依托建立中心、总站、分站以及专业服务队等组织,整合原归属于 不同“条”、 “块”,分散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党员,使其担当了“单位人” 和“社会人”的双重角色。 2.96345 党员志愿服务模式,创新了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鼓励多元主体参 与社会治理, 推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该模式体现了党委政府从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依托各类平台,广泛吸纳社会公共机 构、个私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等参与其中,既充分调动了社会主体广泛参 与社会事务,维护社会和谐,又直接承担了政府部分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有效 缓解了社会治理压力,提高了社会治理能力。 3.96345 党员志愿服务模式,顺应了信息化迅猛发展背景,符合党员群众生 活方式的转变, 以更加简便灵活的方式把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心充分 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不断完善党员志愿者管理信息系统,先后开通了短信求 助、网络服务、空巢老人“一键通”应急呼叫系统等高效便捷的渠道,构建一个 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管理方、供给方、需求方三者间的对 接,推动了服务到点到事到人。 4.96345 党员志愿服务模式,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资源,紧扣新形势下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功能定位, 体现了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党员志愿服务坚持 服务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具体事务,将公共服务平台融入其中,拓展了公共服务 的覆盖范围,从城市、居民延伸至农村、农户,最大限度地对接群众需求,打通 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健全关心关爱党员的工作机制,并注重把 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 5.96345 党员志愿服务模式,搭建了党员长期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打破 了志愿服务的阶段性限制, 有利于党员以多种角色、在多个舞台上长期展现先进 性。党员具有先进性因子,相对于岗位服务而言,志愿服务有效彰显了党员的党 性修养和价值追求,是党员融入基层、群众的重要切入点。中心为不同层次、不 同特长的党员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发挥作用、 体现先进性提供了一个 有效的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与岗位服务相互补充,相得益彰。2、 “十年磨一剑”——浦东新区阳光驿站十年的探索与实 践1990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浦东开发开放重大决策,浦东的经济和社会 形态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面对经济大发展、市场大开放、社会大转型、人员大流 动的新的区域化特征,浦东新区组织部门始终秉持“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的党 建工作理念,以阳光驿站的创立和建设为有效抓手,精心打造区域性、服务型、 开发式、专业化的党建工作平台。经过 10 年的努力和积累,浦东新区阳光驿站 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和社会反响。 一、背景与动因 十年来,全区阳光驿站在区委组织部和各街、镇、开发全区党(工)委的直 接领导下, 在市党员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下, 按照打造区域性、 开放式、 双建制、 专业化的党建工作载体的总体思路,新区阳光大胆探索,不断完善,以全面适用 的功能定位、 齐全完备的设施场馆和便捷温馨的接待服务吸引了全区各类党组织 和广大党员到此活动。十年来,累计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10 多万人次,服务党员 活动 30 多万人次,得到了全区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浦东新区阳光驿站及其服务网络的创设和建立,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探索新形势下适新应变、深化“三服务”理念的载体创新 浦东开发开放的全面启动,吸引了大量从商、从业人员,新经济、新社会组 织数量随之急剧增长, 党员的流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深刻的经济 社会变革面前,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如“两新”组 织党组织未同步及时建立,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存在盲点,不少的“两新” 组织和大量流动党员存在活动无场地开展,组织无地方归属,党员身份无地方挂 靠,党费无地方缴纳,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无法正常履行的现象。这就要求基层党 建的理念和方式不断创新, 特别是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内关爱和服 务工作机制,将浦东“三服务”理念(党的上级组织为党的基层组织服务、党的 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落到实处,探索建设多功 能、开放式的公共管服务平台,为“两新”组织和党员提供服务。 (二)探索社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党员服务平台的现实途径 阳光驿站的创设,本职还在于服务。一方面,伴随着市场经常快速发展,部 分党员在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中成为弱势群体,需要组织给予更多关心和服务;另 一方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起步后,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为“两新”组织党员 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而且从实际来看,这个平台必须是开放式的,因为要面 向社区范围内所有各类型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是社会化的,必须走志愿服 务、互助服务的路子,去除行政化的倾向;必须以阳光驿站为主体,为新区基层 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 打造适应新区特点、满足党组织和党员群众需求的服务 品牌。 (三)探索加强党员管理、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客观需要 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在社区和“两新”组织的党员,流动性较强, “口袋党员”甚至是隐形党员都占有一定比例,这部分党员如何发挥作用,以及 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都存在一定问题。通过阳光驿站的党员服务窗口,指导 和动员社区各类党组织的党员到阳光驿站开展活动, 工作人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 务, 党员到阳光驿站办理组织关系转接等相关手续,使党员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 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尽到的义务, 从而激发和调动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党性观念。有 的“两新”党员说,之前在企业里一直忙经营、忙生产、忙科研,只有到阳光驿 站支部党员一起组织活动、开展交流,见到阳光驿站的党员墙、先锋榜,才更加 直观地体会到自己身为一名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阳光驿站是真正的 “ ‘两新’ 党员之家”、“流动党员之家”。 二、做法和措施 阳光驿站从创建伊始到不断成熟,从点上探索到面上推广,从硬件设施齐备 再到功能品牌提升,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试点探索阶段。 最早在浦东新区成立阳光驿站并进入实质性运作 的,是 2003 年 9 月成立的陆家嘴社区阳光驿站。阳光驿站之所以最早起源于陆 家嘴, 跟社区所处位置有必然的联系。陆家嘴社区处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中心 区域,这里的“两新”组织驻区单位达到 6500 多家。陆家嘴社区“两新”组织 的党建工作, 较其他社区比较早地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陆家嘴街道党工委在市委 和区委组织部门的支持下,坚持“三服务”理念,按照建设区域性、开放式、双 建制、 专业化的党建工作载体的思路, 开始了建立阳光驿站的探索。 在创立之初, 陆家嘴社区阳光驿站以流动党员的接纳地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孵化器为目标定 位,以“居民区党员服务站”和“楼宇综合服务站”为功能延伸,推行“以居带 楼、以站连片”的工作模式,在建立初期孵化了 6 家“两新”党支部、挂靠 90 余名“两新”组织党员和流动党员。同时根据党员群众需求,利用陆家嘴社区现 有的师资、场地等资源,陆续创设了阳光讲坛、阳光驿站青年联谊会、党员业主 创业者联谊会、阳光志愿者服务、党建研究会等结构队伍和基本服务项目。 陆家嘴社区阳光驿站的创设,开了浦东新区党建工作风气之先,为后续全区 面上普遍推开积累了宝贵经验, 也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肯定, 成立 10 年间, 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员 2917 批 10 万多人次。2004 年 9 月,时任中共中 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同志在视察陆家嘴阳光驿站后, 批示指出: “阳光驿站是新形势下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 应该继续实践、 完善、 提高,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广”。陆家嘴阳光驿站已经成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的现场教学点,上海市委党校教学基地,上海市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 第二阶段:扩面强基阶段。在陆家嘴等社区探索基础上,区委组织部对全区 面上阳光驿站的建设和运作进行统一推广、分类指导。针对各基层阳光驿站基本 条件参差不齐,存在组织归属不一、硬件设施不一、经费保障不一、人员配备不 一、工作职能和服务要求不一的情况,区委组织部按照有接待窗口、有党组织和 党员活动场所、有分管领导和部门、有专职工作人员、有流动党员党支部、有党 建阅览室、有基本设备、有运作经费等 8 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大力推进阳光驿站 建设工作的全面建设。同时,将组织工作中部分党建工作职能下移到阳光驿站, 切实赋以阳光驿站一定的职能和事权,提升其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程度。另外, 市和区两级党员服务中心成立验收工作组,对各街镇阳光驿站的建设、运行进行 专题指导和验收, 对验收合格的阳光驿站,由市委组织部从全市党建经费中一次 性拨付五万元,支持阳光驿站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验收组深入各街镇,一对一 认真指导, 有效推进了全区面上阳光驿站标准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全区阳光驿 站的全面推广和基础夯实。 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推进,目前在全区 38 个街镇、开发区已实现了阳光驿站 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很好地顺应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由区属向区域、党的管理体 系由垂直向网络转变的要求,很好地顺应了党建工作引领社会、发动党员、服务 群众的时代要求。 第三阶段:品牌创建阶段。从 2006 年开始,区委组织部在全区范围内,开 始持续开展“阳光驿站特色工作创新活动”,特色创新工作评选以召开特色工作 发布会的形式进行,侧重考查工作内容的创新性、影响力、认可度和实效性。每 次发布会由基层阳光驿站负责人进行概述, 经过基层互评、 专家点评和综合评审, 每次产生 10 个创新奖,对获奖的基层阳光驿站,由新区颁发“浦东新区阳光驿 站特色工作创新奖”,通过创新活动评选促品质提升,以品质提升促品牌建设, 力求一站一景、一站一品,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效。在推进阳光驿站品牌化建设 过程中, 始终着眼于将阳光驿站打造成为区域化党建工作重要平台,区域内党建 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党建工作指导和保障中心、形象展示中心、党组织和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中心的目标,做实、打响阳光驿站品牌。全区 38 个阳光驿站 涌现出了一大批本区域内富有特色、优势突出、成效显著的工作品牌。 阳光驿站品牌化培育工作, 不仅为基层阳光驿站提供了交流经验、 展示成果、 取长补短、提效增能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各级党组织以品牌创建、工作 创新为动力, 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新办法、 新举措, 使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展示出异彩纷呈、特色鲜明的多样化特质,丰富了浦东新区 基层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涵。 三、成效与反响 经过 10 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建设和完善,阳光驿站的功能不断强化,内容不 断扩展,机制不断完善,在队伍建设、平台搭建、长效管理、深化服务等多个方 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浦东新区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一)抓组建,强队伍,强化组织优势,壮大了基层党务工作力量 新区阳光驿站的主要负责人由所在街镇经验丰富、 能力突出的党务工作者担 任,配备专职骨干,加大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力量。各阳光驿站还普遍建立了阳 光法律咨询服务队、阳光医疗服务队、阳光教室服务队、地铁志愿者服务队、党 员志愿者工作室等一大批阳光驿站的专门队伍和服务部门, 在具体的党务工作开 展过程中,这支队伍经受了锻炼、提升了能力、积累了经验,成为全区基层党务 工作者当中一只十分重要的力量。阳光驿站还结合党的生日、党员活动、为民服 务工作的开展,从街镇既有的在册、在职党员中培养了党员巡讲团、阳光讲师团 等主题活动队伍,有效地扩充了党员志愿者队伍,壮大了阳光驿站的服务力量。 如陆家嘴阳光驿站有效整合陆家嘴社区党员志愿者资源, 组建了 5 支特色志愿服 务队,吸引楼宇中 500 多名青年党员(团员)参加,服务党员群众 3000 多批近 2 万人次;花木街道阳光驿站从 2005 年以阳光网络服务平台为载体,吸引了区 域内近 200 家企业的中青年骨干,为困难群体、党员、劳模提供帮助;上钢社区 阳光驿站将社区居住的 60 多位志愿军老战士、80 多位“两弹一星”老功臣、60 多位全国和上海市劳模进行有效整合,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宣传、红色 主题宣讲的重要资源和力量,使阳光驿站的工作更加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抓载体,搭平台,突出服务优势,拓展了党员服务管理内涵 全区各基层阳光驿站结合工作职能和党员群众需求, 进一步明确阳光驿站的 服务平台、 服务内容、 服务方式, 以文明创建、 组团服务、 扶贫帮困、 医疗服务、 社区建设、 法律援助等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活动为主,并在拓展阳光驿站服务内涵 和方式的过程中, 搭建服务平台, 丰富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载体, 提升服务质量, 实现服务内容的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开发的阳光服务项目达 20 几项。一是以 阳光驿站为基地, 积极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党组织,加快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孵 化,积极探索在市场、社团组织、农村合作社建立党组织,在全区党的组织和工 作覆盖中发挥积极作用;陆家嘴阳光驿站从建立初期的 6 家“两新”党支部、90 余名党员,发展到目前 53 家“两新”党组织、1200 余名党员,切实体现了党建 全覆盖的孵化功能。 二是阳光驿站充分发挥了各类党组织资源交换和平台协同作 用,努力搭建党组织和党员为社区、为群众双向服务的平台,使阳光驿站真正成 为区域内驻区单位和群众提供服务的重要枢纽,成为区域内党员践行宗旨意识、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桥梁和窗口;浦兴社区阳光驿站聚焦党员争做志愿者,将区 域内的驻区单位、 在职党员整合起来, 成立党员志愿者队伍, 在地铁车站设立 “党 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2012 年 5 月巨峰路站的党员志愿者队伍正式命 名为“大爱先锋队”,阳光驿站的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三是精心 打造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为区域内的党组织和党员提供各种服务,特 别是为“两新”组织党员提供个性化、有效管用的服务,有力加强了流动党员的 教育管理和服务;潍坊社区阳光驿站紧紧围绕社区党工委“布点划片”实现楼宇 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 推进阳光服务进楼宇,在各个楼宇设立以楼宇物业为依 托的党员服务点,将党的组织建设、党建实务知识、区域活动信息、社区各类活 动资源摆放到党员服务点,便于“两新”党员了解和掌握,并定期在楼宇片区开 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增强了“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三)抓规范,强管理,彰显品牌优势,健全了基层党建长效机制 全区阳光驿站建设一直按照区域化着力、项目化推进、品牌化培育、规范化 管理的总体思路, 建立了一套切合实际的党员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作为长效机 制,规范管理、认真落实,实现了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全覆盖,打造了一批阳光 驿站服务项目品牌, 进一步夯实了全区党建工作基层基础。一是以开展阳光驿站 十佳窗口创评活动为抓手, 抓规范服务和质量提升。创评活动严格按照硬件设施 佳、功能拓展佳、工作创新佳、常规工作佳、窗口形象佳、支部建设佳、队伍建 设佳、团结协作佳、制度建设佳、保障支撑佳等十佳标准,每年在全区所有阳光 驿站中开展自评、互评、综评,产生 10 个示范窗口,有力促进了各阳光驿站水 平提升和自身建设。 二是以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为载体,抓运维管理和示范建 设。加强对全区 1000 多个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运行维护,提高管理人 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热情,从 2009 年开始,在全区开展主题为“创先进教学平 台、创示范终端站点,争当优秀站点管理员、正当学用标兵”为主要内容的双创 双争活动。采取年初申报、年中预审、年末评选的方式,每年评选产生示范站点 10 个,先进站点 20 个,十佳指导员 10 名,学用标兵 20 名,对推动阳光驿站远 程教育功能的提升和完善, 起到了较好效果。三是以工作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为重 点,抓长效管理和制度建设。根据阳光驿站的工作特点,先后制定了《阳光驿站 窗口接待规范化实施意见》、 《首问责任制》、 《阳光驿站工作例会制度》、 《党 员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流动党员党支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坚持阳光驿站站长的工作例会制度,按 照功能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每季度分片区举行阳光驿站工作例会,及时明确 要求,反馈情况,加强沟通;建立“党务专门家”培训平台和工作机制,将党务 专门知识和实际操作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对基层的专职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 作为基层党务干部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和长效 培训工作制度;建立“阳光讲坛”党建工作学习长效制度,论坛以服务基层党组 织和党员为宗旨, 交流各阳光驿站好的经验做法,使论坛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 作的有力帮手,从 2007 年开设至今,已经举办了 24 期,这对于建立健全党建工 作交流制度,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起到了明显作用。 四、探索和启示 2013 年 9 月,在阳光驿站正式成立 10 周年之际,浦东新区隆重举办了阳光 驿站成立 10 周年“播撒阳光路”图文巡展、“阳光广场惠民服务”大型志愿者 服务、“阳光牵手”、“阳光书屋、阳光关爱”、编印《阳光驿站十年集萃》、 阳光驿站成立十周年专题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系统总结阳光驿站十年来的工作和 成果,谋划和展望阳光驿站的未来和前景。 回顾阳光驿站成立十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深深感到,阳光驿站的成立和发 展,跳出了“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思维和既有模式,开辟了一条加强新时期基 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这对于创新和深化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完善和健全基层党 建工作制度, 提升和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 用。 (一) 转换工作思路、 更新思维方式, 是阳光驿站工作扎实推进的前提条件。 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群 众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效实现党的领导,靠 传统的居高临下、 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以及完全不可行, 单靠开开会、 发发文、 读读报那一套工作方法和组织生活已根本行不通。对于基层党员,特别是对社区 在职党员、 “两新”党员和流动党员而言,如果党组织的服务职能缺失就不可能 凝聚到人心, 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也无活力可言。只有彻底地打破传统的党建工作 的思维定势并抛弃传统的工作模式, 以阳光驿站为平台, 以服务企业、 服务党员、 服务群众为根本宗旨,把党的领导寓于阳光驿站为社区、为党员、为群众服务的 工作之中, 基层党建工作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阳光驿站也才能有更加广阔 的发展前景。 (二) 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工作合力, 是阳光驿站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基础。 全区各街镇、 园区党组织和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阳光驿站的工作,建立了各基层党 (工)委统一领导,新区党员服务工作业务指导,各相关委办局积极配合的工作 格局。各级党(工)委高度重视,把阳光驿站的建设、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结合区域实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抓组 建、 建队伍、 选项目、 树品牌, 从人、 财、 物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有力保障, 形成了上下互动、 左右联动的良性工作态势, 使阳光驿站的工作开展起来有抓手、 有资源、有载体,从根本上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凝聚人才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 是阳光驿站工作不断深化的重要保证。 阳光驿站的工作, 最主要的取决于基层党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各类党员队伍。阳 光驿站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需要通过组织和发动在职党员、群众一起参与、共 同开展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精通的党务知识做基础,而 且需要有凝聚党员群众的人格力量, 把党员骨干、 积极分子、 群众代表发动起来, 共同做好管理服务。同时,更要求我们的党务干部要有视党建为事业的责任感、 使命感。一支好的阳光驿站的工作队伍,不仅能够将本站的工作做好,还能带动 周边的阳光驿站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要十分重视党务工 作者的发现、培养、锻炼,通过抓源头、强培训、促成长,在阳光驿站中培育建 立一支有信仰、素质高、能力强的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使阳光驿站的各项工作 有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3、北京市朝阳区“红芍社”: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服务管 理创新 红芍社, 是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地区芍药居二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名称。本 着“以党建促社建”的工作理念,红芍社不断创新基层党建服务体系,以党建引 领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紧密结合,丰富了 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内涵,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使社区成为了气氛祥和、秩序 良好的文明模范单位, “红芍社” 也成为北京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一张 “闪 亮的名片”。 一、案例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共中 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党组织要“引导群众 参与服务、自我服务、互相服务,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 格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和谐 社会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地区芍药居二社区始建于 1991 年, 占地面积 14.3 公顷, 现共有居民 4834 户,常住人口约 10500 人。社区居民包括军干属、教师、城市 改造异地安置人员、 回迁上楼的农转居人员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等等,人员结构比 较复杂。社区刚成立时,因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失、“新居民”与“老市 民”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农民转居后就业困难等,导致了“新居民” 对社区生活不适应、 农转居人员与老城镇居民之间的邻里矛盾不断升级、社区秩 序混乱等问题比较突出,给社区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 2003 年 6 月,芍药居二社区党委、居委员会正式成立。经过 6 年的辛苦努 力,到 2009 年,社区基本上解决了老大难的环境设施问题,农转居住户与城镇 老居民的关系得到了融合, 社区基层党的建设、 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显著进步。 2009 年 7 月,根据区委“建组织、建阵地、建服务体系”的要求,经上级批准, “红芍社” 正式成立, 它是芍药居二社区的党员服务中心, 是基层党员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阵地,更是全体党员为社区群众服务的中心。经过多年的 探索和发展, “红芍社”现已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区域内基层党组织共享资 源的平台、 “两新” 组织构建基层党组织的孵化器和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 服务社会的窗口。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组织架构:从“找党员”到建立“金字塔”网络化管理体系 社区党委成立之后, 经过半年多走家串户的艰苦工作, 摸清了社区人员结构, 了解了社区党员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在太阳宫地区工委的指导下,社区党 委按照“分级负责、密切联系、有机互动、包干到人”的思路,创造性地构建了 “社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五级“金字塔”式网络组织体系。 社区党委联系 6 个党支部,6 个党支部联系 22 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联系若干 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两层楼群众。这一体系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基本上实现 了“思想政治工作全覆盖、居民情况信息全掌握、社区党员群众全联系”。 “金字塔”网络化组织体系运行以来,在组织党员活动、反映社情民意、帮 扶党员、服务居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在 2008 年奥运期间,社区开 展应急演练,在 10 钟内就紧急集合起 100 多名党员。借助这一体系的运行,社 区党委动员党员、服务居民的能力大大增强,党员同党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居 民的心逐渐凝聚到社区党委周围。 (二)注重制度建设:制订以“四个一”、“六个代办”和“八个必访”为 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 以党委为核心,凝聚社区党员的力量为群众服务,是红芍社成立的初衷。为 此,红芍社制定了《党员服务中心服务规范》,明确首问负责制、服务责任制, 规定了为民服务的详细内容和质量标准。同时,为了让社区党员意识到自己的主 体地位,红芍社制定了党员议事、党内听证等制度,健全评议监督机制,坚持党 务公开,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此外,为实现服务群众规范化,社区党委制订了 以 “四个一” 、 “六个代办” 和 “八个必访” 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 “四个一” , 即确定一批重点服务对象、 发放一个便民联系贴、开辟一条服务热线和组建一支 志愿服务队伍。“六个代办”,即对重点对象提供组织关系接转、身份证办理、 老年证办理、公园年票办理、水电气费缴纳、医疗费报销等六项入户代办服务。 “八个必访” , 即生病住院时必访、 生活发生困难时必访、 家庭发生意外时必访、 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访、邻里之间发生矛盾时必访、房子乔迁时必访、有思想顾虑 时必访和原单位生活待遇不落实时必访。通过上述制度,红芍社初步构建起了服 务对象明确、联系渠道畅通、社会参与广泛的为民服务体系,满足了党员和群众 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三)拓展党员服务领域:开展全天候、全覆盖的服务 为了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社区党委重点抓好“五个面向”服务:一是 面向全体居民的学习培训服务,定期聘请专家、教授、老党员讲课。二是面向党 员、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设立党员志愿接待岗、谈心室、志愿帮扶队等,并与 驻区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开展医疗、理发、购物等义务上门服务。三是面向老年 人、残疾人、儿童、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如一对一结对帮扶、成立残疾 人康复俱乐部、 开通爱心电话等。四是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 务,如通过劳动保障康复站,为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心理疏导、开发岗位、 提供资金等一条龙服务。五是面向辖区单位的社区化服务。近年,红芍社又建立 并逐步完善了社区“10910”为民服务体系,内容包括:办理发放最低生活保障 金、 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 为新生儿办理入户手续证明等 “10” 项服务; 代办党组织关系接转、最低保障金初审、法律援助及法律事务咨询等“9”项服 务;为残疾人、空巢老人提供购物、取邮件、整理室内卫生、精神抚慰等“10” 项专门服务,总共包括 210 个服务细目。 为了发挥党员在服务居民中的主体作用,红芍社组织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关 爱、“帮扶结对”等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户”、“党员示范 岗”,开展“争当模范党员”等党性实践活动,在社区内倡导“一个党员一面旗 帜”、“有困难找党员”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09 年,红 芍社设立了党员志愿服务接待站,共有近两百名党员参与,每天为居民提供咨询 服务。截至 2013 年,党员志愿服务接待站共提供服务 6000 余人次。同时,由社 区党员带头发起,红芍社还成立了“七彩袖标”志愿者服务队,每天活动在社区 的各个角落, 为社区百姓提供志愿服务。 如今, 社区居民在家中打一个电话, “红 芍社”就可以提供家政、维修、送货等服务。居民有择业需求,可以参加红芍社 一年 365 天不间断开展的就业培训。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可以到红芍社申请领 取“爱心卡”。目前,社区居委会已经向 600 多名居民发放了“爱心卡”,领卡 人每周都可以到服务中心的“爱心超市”领取生活必需品,真正感受到了组织的 温暖。 (四)创新党员教育管理:以“天天课堂”为教育平台 开设“天天课堂”,是芍药居二社区党委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和 途径的新尝试,也是基层单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生动实践。“天天课堂”创办 于 2009 年,初期学员以社区内的党员为主,后扩大到社区居民。“天天课堂” 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中特理论等课程, 旨在提高地区广大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选修课 内容涉及文艺、书画、法律、英语、理财、烹饪、科学、健身等 30 多个领域, 旨在丰富辖区居民业余生活,提升居民综合素质。“天天课堂”的老师多由“社 区能人协会”的成员承担,课程每月更新,节假日不间断,居民可根据自己的兴 趣爱好自行选课,自觉听课。2010 年至 2013 年的 4 年间,“天天课堂”共提供 课程 2 千余场次,听课人数达 4 万 8 千余人次。 (五)丰富社区文化建设:创建“红色之家”品牌,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 “家”,说的是一种认同感、归属感。社区党建要取得党员群众的支持和认 同,文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社区党委在筹建党员服务中心之初,便通 过入户走访、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将主动权交给党员,让党员尽 快融入这个大家庭。 社区党员则积极出谋划策, 像建设自己的家一样建设红芍社, 红芍社的社名、 社歌、 社训、 形象标识甚至中心的陈设布置均出自社区党员之手。 针对居民的多元化需求,社区设置了文体活动中心,成立了舞蹈、大众读书、合 唱三个协会,组建了乒乓球、书法、太极、钓鱼等 8 支文体队伍,组织开展了大 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吸引党员群众参加。通过学习、表 演、比赛,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居民们自豪地说:“红芍社就是咱芍药 居二社区党员和群众的‘红色之家’”! 三、主要成效 (一)通过建组织、建阵地、建服务体系,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社区党 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朝阳区的农村居住格 局以及产业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社区党的建设和社区管理成为党委、政 府的重要工作内容,而通过“建组织,建阵地,建服务体系”来发挥农村地区党 组织的作用,是加强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红芍社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 众,在基层社会发挥作用、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增强了社区党委的凝聚力,获 得了居民的高度认可。在 2012 年举行的社区党委和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两 委班子人员均以高票当选。 自 2010 年以来, 社区先后荣获 “北京市模范集体” 、 “北京市先进社区居委会”、“北京市基层妇女组织先进集体”、“北京市工会 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基层妇联组织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2012 年 7 月, 社区党委荣获“ 年度朝阳区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 通过常态化的教育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社区党员群众的综合素质 得到明显提升。 卓有成效的“天天课堂”不仅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大大 丰富了社区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各项服务活动激发了 社区居民的归宿感和责任感, 提高了居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丰富多彩的文 体活动吸引了居民们踊跃参与,愉悦了身心,增强了团结。通过这些活动,社区 还培养出了一个高素质的“社区智能团”,目前,“社区智能团”已有 16 位成 员,涉及文艺、体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成为发展社区文化的一 支骨干力量。2010 年以来,社区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首都绿色社 区”、“全民健身明星社区”。社区内的多个家庭获朝阳区“藏书家庭”、“学 习型家庭”称号。2012 年,红芍社百姓宣讲团获北京市“十佳基层百姓宣讲团” 称号。2013 年,社区文艺组织“红芍越剧社”获得了朝阳区传统文化教育项目 一等奖。 (三)通过以党的建设带动社区建设,“红芍社”成为了构建和谐社区的品 牌。 红芍社党委以党员为骨干,以联系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愿和诉求为己任, 妥善协调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群体关系, 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支持和认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推进社区文化的再造,促进了和谐社区文化的形 成。 红芍社党员服务中心不仅善于调动区域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参与所在区域 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事务,而且善于优化整合周边社会资源,共建共 享,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样板。如今,“红芍社”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咱 们的家”。用社区老党员赵玉琢老人的话说:“这里给了我展现自我的舞台,这 里让我的生活更充实”。社区居民中传唱着一首歌:“红芍社,美丽的家,朝霞 染红芍药花。社区党委聚力量,关注民生暖万家。服务体系全覆盖,千家万户少 牵挂”,这是对红芍社最真实的评价。 四、启示 (一) 搭建合理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构架, 是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前提。 强有力的组织是保证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的前提条件。目前,城乡社区的基层 组织大多为社区党委和党支部二级组织, 在此基础上, 如何扩展党组织的覆盖面、 建立一个更加严密、 更加有效的组织体系,决定着社区服务管理工作能否有力地 推进。将党组织工作体系延伸至每一个党员,以党员联系社区内的每个单位、每 楼每户, 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可以改变以往各个基层党组织之间党建 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不能共享、活动单调贫乏、无法吸引党员积极主动参 加党组织活动的局面。 这样既能确保组织领导的稳定性,又能促进党组织与社会 各方组织的联系,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这一点上,红芍社的金字塔 网络体系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方式。 (二)丰富党建工作内涵,是吸引和凝聚广大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党的基层组织 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坚持把服务放在首位,围绕中心抓党建,通过多种 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有利于党员教育的氛围, 让广大党员在一种良好的气氛中不 知不觉地受感染、受启发、受教育,是凝聚党员、激发党员活力的有效途径。红 芍社通过举办 “天天课堂” , 使广大党员主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方针政策; 结合党的各种纪念活动,组织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座谈、心得 交流等形式, 把对党员教育的方式由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通过组织党员志愿 服务岗,激发党员的自我认知和责任感,等等,这些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办 法。 (三)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有效途径。 党员是社区居民中的优秀群体,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生力军。但党员在社区中 毕竟是少数,建设和谐社区,仅靠党员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充分发挥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建立制度,对党员设岗定 责,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让广大党员成为党组织的信息员、监督员、联络员; 通过发动党员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宣传活动,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通 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芍药居二社区从一个事事难 的“多无社区”,到一个事事易的“全有社区”,上述注重以党员的模范作用带 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4、福州:“查述问评”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 党建责任考评机制一、背景与起因 针对有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不愿抓、不会抓党建的问题,2012 年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 施意见》(中组发〔2012〕6 号),积极探索实行市、县、乡“三级联述联评联 考”制度,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积累 了一些初步经验。 根据市委的部署, 福州市委组织部对基层的探索及时进行总结, 进一步在全市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将党建责任考评 的重点放在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身上,推动乡镇(街道)党(工)委书 记落实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不断深化和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特别是 2014 年以来,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乡 镇(街道)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突出考核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推 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情况,以此促进基层党建目标任务的落实,不断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2013 年以来,由市委领导带队,市委组织部已经在全 市 12 个县(市)区普遍召开了 1-2 次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专项述 职会,初步形成了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责任考评常态化、长效化工 作机制。实践证明,开展市、县、乡“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是建立科学有效的 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 一项创新举措。 二、主要做法 1、深入基层“查”。开展专项述职前,以随机抽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 等方式,了解乡镇(街道)党建工作情况,把问题找准。一是随机抽查。建立月 抽查制度,每月市委组织部从县(市)区中随机抽取 5 名乡镇(街道)党(工) 委书记,要求围绕履行党建工作职责、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等进行述职。二是 问卷调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向述职对象所在乡镇(街道)基层党员干部和群 众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涵盖基本情况、面上工作、任务落实、特色亮点、薄 弱环节等内容,调查了解乡镇(街道)党建工作的情况,并收集抓党建工作的意 见建议。三是实地考察。组织人员到乡镇(街道)实地考察,随机查看 2 至 3 个农村、 社区、 非公企业等类型基层党组织情况。同时,与乡镇(街道)党(工) 委书记面对面交谈, 考察乡镇 (街道) 党 (工) 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的思路、 方法、 能力。 2、突出针对“述”。在查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乡镇(街道)特点、 条件,指导设定述职内容,突出党建重点,确保述职“不偏题”。一是述落实。 要求述职书记重点讲自己如何履职,不能以班子述职或工作总结代替个人述职, 主要包括个人落实党建责任制采取的措施,制定的目标,党(工)委成员的分工 以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所需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情况。二是述创新。要求不 仅重点突出讲本乡镇(街道)党建工作亮点、特色做法、典型品牌等,也要结合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谈抓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 和体会, 考核乡镇 (街道) 党 (工) 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的创新能力。 三是述问题。 突出问题导向, 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 要求述职书记在规定的 8 分钟述职时间内, 既要讲成绩,更要找问题,做到述职“说实话,讲实情”。 3、多种方式“问”。召开由市委组织部、县(市)区委相关负责同志,基 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工作述 职会,在听取述职书记述职后,采取提问、追问、质问等多种方式问询,述职书 记解答, 不参与述职的乡镇 (街道) 党 (工) 委书记列席旁听。 一是列清单提问。 根据述职报告,从推进各领域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党 员教育管理、服务群众、典型培育、后进转化、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列出问 题清单, 逐项询问, 了解乡镇 (街道) 党 (工) 委书记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熟悉度。 二是抓重点追问。 在提问的过程中, 对乡镇 (街道) 党 (工) 委书记解答不清楚、 不到位或错误之处,中途打断解答,并进行多次追问,刨根问到底,让乡镇(街 道)党(工)委书记答清、答深,考量其是否用心抓基层党建工作。三是找弱点 质问。结合述职前调研了解到的该乡镇(街道)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处,采取质问 的形式, 让乡镇 (街道) 党 (工) 委书记直面问题, 使其 “红红脸” 、 “出出汗” 。 4、综合角度“评”。对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成 绩,进行“点评”、 “测评”、 “考评”,出具成绩“鉴定单”。一是领导点评。 述职书记完成讲解并进行“答辩”之后,市委组织部和县(市)区委主要负责同 志对述职书记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进行点评, 指出党建工作的特色亮点、 存在问题和差距,指明努力方向,提出进一步整改要求。二是现场测评。当场发 放测评表进行综合测评,测评内容涉及抓党建责任落实、抓村级组织班子建设、 抓党员队伍建设、抓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开展服务群众工作、解决基层 党建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基层党建创新等七个方面情况,分“好、较好、一般、 差” 四个等次, 由参会人员依据述职和日常掌握情况, 进行逐项无记名划票测评, 并提出意见建议。同时,会后还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测评结果。三是科学考评。由 市、县两级组织部根据现场述职解答、民主测评及实地调研情况,对述职书记抓 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提出综合评价意见,形成点评报告归档管理,将述职考评结果 作为对乡镇 (街道) 党 (工) 委书记选拔任用、 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三、实践成效 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的建立和实行, 成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检阅平台,有力落实了党建责任考评机制, 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1、强化了基层党建的责任意识。通过实行专项述职制度,真正将抓基层党 建工作责任实体化,把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推到了党建工作前沿,促使 他们自加压力,进一步强化了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直接责任人”的主 体地位,强化了“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 任意识。 2、促进了基层党建的任务落实。通过考评,既是一个同台竞技、展示工作 水平和成效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剖析发现问题、接 受上级检查考评的过程,有利于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加强对本地的基层 党建工作整体情况、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的深刻思考,进一步明确思路、完善措 施、改进办法,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党建热点难点问题的 有效解决,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3、推动了基层党建的工作创新。在党建专项述职制度的推动下,乡镇(街 道) 党 (工) 委书记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做法和新经验, 将各自最具特色、 最有成效的基层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和成果展示出来,相互交流,学习借鉴,促进 了共同提高。同时,通过将责任考评与考核奖惩、树优评先、干部培养使用、社 会监督等结合起来, 进一步激发了各地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比学赶超的热情, 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经验启示 启示之一: 必须始终树立大抓基层这一鲜明导向。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 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责任 考评机制,就是要为了促使各级党(工)委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主业,从全局和 战略的高度,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力量 下沉, 进一步形成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使基层党建工作真正为改革发展稳定提 供坚强有力的基石保证。 启示之二:必须始终抓牢党委书记这一主体责任。基层党建工作千头万绪, 各级党组织书记只有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亲自抓、亲自管,抓根 本、 抓关键、 抓要害, 管宏观、 管政策、管全局,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 耕好基层党建这块“责任田”。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责任考评 机制,就是要把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点放在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 上,强化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落实党建工作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引导 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发挥示范带动作 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启示之三:必须始终贯彻管党治党这一重要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实行乡镇(街道) 党(工)委书记党建专项述职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责任考评这一长效 机制,把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党(工)委领导班子和党(工)委书记政治 强不强、实绩好不好、作风正不正、工作称不称职的重要标准,督促抓好落实基 层党建责任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并作为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 干部的重要依据,切实落实“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重要要求,真正做到 党建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党建工作更要硬。 启示之四: 必须始终坚持群众参与这一宗旨原则。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敞开大门,畅通渠道,通 过会前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会中现场测评、提问答疑,会后结果公示、监督整 改等方式,有序组织群众参与每一个环节,把想讲的话讲出来,该提的意见提出 来,把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到实处。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责任考 评机制,就是要把群众请进来,发动群众参与,回应群众关切,听取群众评议, 接受群众监督, 让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真正 使基层党建工作成为群众支持、群众检验、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5、天津静海: “五建五强”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 设一、背景和起因 静海县域面积 1482 平方公里,辖 18 个乡镇、35 个居委会、383 个行政村, 户籍人口 57 万,耕地面积 104 万亩,人均耕地全市最多。近年来,我们积极调 整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探索形成了“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区、区域物流中 心、健康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绿色、循环、低碳、健康” 的发展理念,规划了“两城三区六园一带”的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循 环经济、现代物流、都市农业、健康产业、文化旅游六大产业,全县经济社会步 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13 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处于全市前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美丽静 海建设迈出新步伐。 在静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凸现:县委、县政府 一些让群众当前得利、长远受益的好政策、好举措,叫好不叫座,群众不理解、 不支持,持观望态度;征地拆迁、开发建设,时常会诱发群众上访、集访;部分 群众对基层干部信任度不高,一上访就要找主要领导,甚至越级上访;少数村遗 留问题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成为不稳定隐患。这些问题的产生,矛盾的主要方 面, 是基层党组织教育、 引导、 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 面对经济转轨、 社会转型、 发展方式转变,不能主动适应、主动破解、主动创新,甚至无所适从。对此,我 们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特别是 2011 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牛士琦到静 海调研时提出,要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 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和水平。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 设作为总抓手和龙头工作,明确了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 服务党员的主要任务和队伍好、阵地好、载体好、机制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 求,积极创新载体、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作出了“以服务群 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给我们 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加大了推动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具体做法 重点抓“五建五强”: 第一,建组织,强基础。健全完善组织体系,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的基础和前提。一是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全县划分 20 个党建工作服务区,以 村、社区、工业集中区为单位,设立 428 个党建工作集中区,以胡同、楼宇为单 元, 划分 3197 个党建工作网格, 切实把党组织和党的服务覆盖到全县所有区域。 二是大力实施全覆盖工程。注重抓好非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组织等新 领域党建工作,坚持拉网式排查、数字化管理、网格化组建,不断扩大党组织和 党的工作覆盖面,实现应建尽建。三是大力推进党群共建。坚持组织联建、队伍 联抓、活动联办、工作联动、阵地联用,以党组织带群团组织,以党员带群众, 努力构建党工青妇“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扩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党建工作影 响力。 第二,建队伍,强能力。打造有能力、作风实、肯奉献的服务队伍,是加强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一是抓配备组建。拓宽视野选拔能人进班子,选 派机关干部到重点村任职, 选优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 进入村 “两委” 班子, 不断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 探索网格化管理, 以党员干部、 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两代表一委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为骨干,组建网格 服务队,做好政策宣讲、信息收集、矛盾调解、民事代办、增收帮带等工作,形 成服务合力。二是抓教育培训。围绕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以县委 党校为主阵地, 分层、 分类、 分专题轮训培训党员干部, 定期举办 “创新、 超越、 发展” 论坛, 强化经常性教育。 依托静海党员在线, 建立党员干部在线学习系统, 拓宽学习渠道。持续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百日培训”工程,采取集中培训、巡回 讲座、请进来、走出去、实践看、网上学等方式,每两年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不 少于 100 天的培训。建立新农村建设、林下经济、设施农业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实 践基地,强化党员实践培训。三是抓作用发挥。不断深化亮身份、践承诺、树形 象活动,积极组织在职党员依岗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全县基层党组织和有 服务能力的党员,每年围绕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等公开承诺亮诺,主 动接受监督。大力开展以农村“共产党员户”挂牌、“党员示范岗”挂牌、党员 佩戴党徽为主要内容的“两挂一戴”活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静海供电有限公司党员服务队 第三,建阵地,强功能。阵地是宣传教育党员、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物质条 件。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持续推进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中心(站) 建设,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一是加强标准化建设,优化服务环境。积极推进各 级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事项,增添服务设施,尽最大可能为群众提供 方便。县行政审批中心不断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件时限。县党 员服务中心设置 38 个服务项目,打造党群组织服务品牌。乡镇综合服务中心梳 理行政职能、便民服务等方面 100 个服务项目,村综合服务站梳理 46 个服务项 目(24 项现场办结事项、22 项代办事项),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 体化考核,让群众办事更加快捷、少跑冤枉路。二是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 水平。坚持集中办公、开门服务、信息公开、便民利民,健全完善各级服务中心 管理制度,推行微笑服务、温馨服务,全面落实首问负责、代办领办、延时办理 等各项制度, 让办事群众有 “家” 一样的感觉。 推行阳光服务, 服务项目、 标准、 办件流程全部公开,工作人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标准,切实提高透明度,主动 接受群众监督。实施镇干部驻村、村干部坐班等制度,让农民群众小事不出村、 大事有人帮。 三是推进网络化办公, 提高服务效率。 积极适应信息网络发展趋势, 建设静海党员在线、远教网、手机网“三网合一、一网覆盖”的网络服务平台。 静海党员在线,完善提升信息传递、咨询服务、交流互动等服务功能。远教网, 覆盖全县乡镇、村、社区和县直单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手机网,定 期发送手机党报、一句话党课,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同时,探 索推进行政审批系统、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部乡镇、 村,实行群众事项网上受理,办理情况实时督查,反馈结果限时预警,提高工作 效率。 静海县建设标准化村级综合服务站,方便服务群众 第四,建载体,强活力。坚持城乡联动,不断深化入户谈心服务活动,建立 “五联户”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即:县级领导联镇联户、县直部门 包村联户、乡镇干部驻村联户、村干部按片联户、普通党员分组联户。实行“一 纸一册一卡一账一线”,“一纸”,广泛向群众发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明白 纸,介绍建设情况和联系服务内容。“一册”,联户党员干部每人一本联系服务 手册,记录访谈内容。“一卡”,向每个联系对象发放一张服务卡,公开联户党 员干部姓名、服务事项、联系电话。“一账”,逐级逐个党组织建立联系服务台 账,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 及时研究解决措施, 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解决一项, 销号一项。“一线”,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中心(站)分别设立“民情通”服 务热线,公开电话号码,安排专人值守,随时受理群众诉求,实现便民服务“一 线通”。 同时,实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双重”管理,6256 名党员参与社区 活动,服务社区居民。同时,研发“五联户”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信息管 理系统,建立“收集、分类、流转、督办、反馈”解决群众问题“五步走”工作 流程,实现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静海县法院干警深入农户家中访谈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建机制,强保障。把健全完善机制,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的根本保障。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县委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我 任组长,组织、宣传、纪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 解决遇到问题,合力抓好工作落实。二是健全责任机制。制定《基层服务型党组 织建设阶段性方案》,做到工作项目化、责任化、具体化。严格党建责任制,坚 持书记抓、抓书记,每年逐级组织党组织书记“联述联评联考”,定期开展互看 互比互学活动,点面结合推进工作,有效落实各项任务。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坚 持系统设计、 分类量化、 分层考核,对农村、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教育、 卫生等 6 个领域,按照组织、队伍、阵地、载体、机制、业绩、群众反映等 7 类指标, 制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细则; 按照党性观念、 工作业绩、 服务群众、 遵纪守法、自身形象等 5 类指标,制定服务型党员考核细则,形成标准体系,实 行“双百分”考核,促进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 三、成效与体会 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 第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干部转变作风、践行党的群众 路线的有效举措。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县、乡镇、村三级 服务阵地建设,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载体,直接推动了党员干部走进群 众,宣传政策,开展帮扶,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化解了群众怨气。党员干部坚 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吃的是农家饭,烧的是土暖气。他们坚持走地头、坐炕 头,与群众谈心交心,群众感叹“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增 强主动服务的意识,有效解决了“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 许多农村群众反映,过去办事找干部是地里跑、户里找,现在是“办事人好找、 有事干部跑”,党员干部的方法变了、作风实了、形象好了。 第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的重 要途径。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我们大力推行“五联户”工作法,坚 持县级领导带队,组织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和党员,深入农村、社 区,直接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解决难题。一些村民反映:“现在 有个不明白的事,党员干部上门给解决,帮着跑镇里、县里,就连邻里不和、婆 媳不和的小事,党员干部都帮着调解,村里能不和谐嘛!”县政法系统结合建设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大力开展“包村街、保稳定、促发展”活动,每名干警包保 一个村,重点解决群众难题、排查不稳定因素、打击违法行为,有力维护了农村 和谐稳定。 第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基层组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县各级党组织不断转变思路, 牢固树立“服务能力就是执政能力、服务水平就是执政水平”的意识,强化党组 织服务功能,寓领导、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基层党组织的 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各级党员干部通过面对面同群众打交道,在服务 群众中增强了群众观念, 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通过向群众送法律、 讲政策、 传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政策业务水平;通过直接处置和化解一些热点问 题,接了地气、有了底气,增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凝心聚力、推动改革发展的根本保 证。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要靠基层 组织“落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使我们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中始 终扎根基层,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群 众的意愿,从而形成了和谐稳定发展的广泛共鸣,有力保证了县委、县政府各项 决策部署的落实,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静海经 济主要指标增幅均位于全市前列,城乡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人 民生活不断改善, 群众普遍认可。中央和市委有关领导同志对我县加强基层服务 型党组织建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中国组织人事报、 天津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我们坚持把重视基层、强化基层、服务基层作为鲜明导向和重要保障,建立 健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机制,围绕服务改革、服务发 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突出便民惠民富民安民,着力抓好四个方 面工作,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党组织建设。 一是坚持“中心、网络、热线”三位一体,推进服务便民。把增强服务阵地 功能,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突出标 准化、 规范化、 网络化, 规范提升县、 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合服务中心 (站) 。 县党员服务中心以网络服务、 志愿服务和党群综合服务为重点,努力打造服务品 牌。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结合推进乡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整合资 源,打破条块分割,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村(社区)综合服务站, 严格落实镇干部驻村、村(社区)干部坐班等制度,实行全程代办,让群众小事 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有人帮。以党代表、骨干党员、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为 重点,探索建立代表工作室、党员中心户,为群众提供就近、方便服务。完善远 教网、静海党员在线、手机网“三网合一、一网覆盖”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 静海政务公众信息网、 行政审批系统互通联动、 信息共享, 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开通“12345 为民服务热线”,实行专职人员 24 小时接听,对群众反映,一号 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部门联动、限时办结,拓展群众反映诉求渠道。 二是实行“帮扶、基地、基金”三措并举,推进保障惠民。把改善民生、强 化对弱势群体的托底保障, 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强化督 查指导, 促进市县两级帮扶工作组真正融入农村, 在加快实施 “四清一绿” 行动、 美丽乡村建设、 富民强村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让农民生活更便利、 环境更优美、 保障更健全。坚持政府搭台、两权置换、土地流转、合作经营、保底收入、扶贫 助残,选择合适项目,以专业合作社等方式,组织弱势群众参与经营生产,变输 血为造血,让弱势群体生活更有尊严。着眼群众大病返贫等特殊困难群体,通过 “集体资金支持、党费补贴、企业捐助”多种渠道,建立基层党组织关爱帮扶资 金,设立困难家庭大病救助专项资金,给予特别救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是抓好“组织、能人、项目”三者联动,推进增收富民。加强基层服务型 党组织建设,落脚点在于服务发展,根本在于促进群众增收。加强基层服务型党 组织建设,落脚点在于服务发展,根本在于促进群众增收。坚持在农民专业合作 社社、协会、基地等领域建立“产业型”、“基地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促 进农民增收中的堡垒作用。 把非公企业作为党建服务发展的前沿阵地,不断加强 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积极探索企业家型村干部培养选拔机制,通过村民举 荐能人、下派干部“高位嫁接”、选聘大学生村官等方式,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 带头人。 继续实施农村党员干部 “百日培训” 工程, 优化培训项目, 提高针对性、 实效性,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致富带富能力。坚持一村一品,逐村明确重点发展项 目,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多数群众增收。 四是紧抓“经常联系、问题调处、群众评议”三个关键,推进联心安民。 坚持在经常联系服务中密切干群关系。深入落实“五联户”工作法,与群众保持 经常性联系、提供经常性服务,实现心贴心。坚持在回应群众诉求中促进和谐。 坚持做到“三有”,即诉求受理有系统,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信息管 理系统,对群众诉求,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录入信息管理系 统,上下联动协调解决。诉求处置有告知,群众诉求办理情况通过手机短信进行 告知并征求意见。诉求办理有督查,对未及时办理群众诉求的,实行黄灯预警、 红灯警告,力求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问题,确保和谐稳定。坚持在尊重群众意愿 中赢得认可。完善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党员“双百分”考核细则,采取多种方 式组织群众测评评议,切实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之中。6、广东湛江:努力实施“失联党员归队工程”全面提升党 员队伍管理水平改革开放以来, 公有制企业的关、 停、 并、 转, 催生了一批失去党组织管理、 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零散党员, 我们称之为失联党员。 这些失联党员, 去向不明、 工作不定、党费不交、思想不稳。他们成了党员队伍中被遗忘的群体。对于这些 历史积淀的问题, 该不该管谁来管怎样管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的一项新课题。 从 2013 年起, 我市市委书记刘小华同志把 “失联党员归队工程” 作为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来抓,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失联党员“有家不 能归、有家不想归”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一、主要做法 (一)“聚焦式”推动,明确加强失联党员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失联党员 区别于常态党员、流动党员的最大特点在于缺乏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他 们的埋怨,他们的牢骚,他们的自卑,往往比普通群众更具危害性,因为他们释 放出的“负能量”足以让基层组织“地动山摇”。尤其在当前,党的基层组织面 临着来自宗教、邪教组织、非法民间组织的挑战。他们借施予小恩小惠、妖言惑 众等手段极力在基层群众特别是在基层党员队伍中收买人心,发展信徒,扩张势 力。 如果各级党组织不采取有效措施让失联党员归队,无异于把失联党员推向反 面。 本来按党章规定, 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 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或不交党费, 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 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很多党员失联的原因不是个人造成的。因此,对失联党员的处理要先礼后兵,分 两步走:一是先找出来,与其他党员一视同仁;二是看其表现,如发现不合格的 失联党员作除名准备,为下一步疏通不合格党员“出口”打下基础,切实加强党 的纯洁性建设。 (二)“地毯式”排查,摸清失联党员的基本去向。掌握失联党员的去向、 分布、就业和联系方式等情况是实施“失联党员归队工程”的先决条件。为此, 我市多管齐下,通过“地毯式”排查的方法,全面摸清找准全市失联党员基本情 况。一是开展“双找”活动。首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开展失联党员调查摸 底的通知》、《关于做好失联党员登记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党的群众路 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服务基层办实事的通知》等文件,把做好寻找失联党员工作作 为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其次,市委组织部在《湛 江日报》 、 碧海银沙网站、 湛江电视台等媒体上发布 《致全市失联党员公开信》 , 发动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 扩大社会知晓度,发动和引导广大党员群众都参与进 这项工作中来。再次,印刷各类表格下发到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市国资委 党委,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开展“以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为主要内容 的“双找”活动,为失联党员提供全面细致的咨询和登记服务。如吴川市一名身 处非洲经商的失联党员,在网上得知“双找”活动后,立即动身回乡登记,并主 动向组织部门汇报近年来的思想状况。二是开展“三进三查”活动。各级党组织 采取进关停并转企业,查党组织各年份党员名册;进社区,向老支书和老党员查 询部分党员去向;进派出所,查失联党员户口所在地和居住地等方式,对失联党 员进行拉网式摸排,全面掌握失联党员的基本情况、失联原因、失联时间、参加 组织生活等情况。据统计,全市共排查出因企业破产、转制而解散或瘫痪的党组 织 183 个;排查出失联党员 16475 名,占全市党员人数的 5.3%。 (三)“户籍化”管理,建立失联党员的信息档案。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 对失联党员的群体结构分类登记造册。 一是建立健全 “六大台账” 。 建立健全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管理台账,对失联党员的职业、 年龄、学历、就业状况、居住地、联系方式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分门别类 建立《关、停、并、转企业党组织台账》、 《失联党员个人身份分类台账》、 《失 联党员就业情况台账》、《失联党员年龄分布表》、《失联党员党龄分布表》、 《失联党员户口所在地(市区内)的分布情况汇总表》等“六大台帐”,全面掌 握失联党员的动态信息。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针对失联党员流动性强、联 系难的特点, 探索建立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建立电子信息档案, 实行户籍化管理, 及时更新数据库,实行实时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土地耕地承包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