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美国科技公司市值排名,为什么不收购华为公司

推荐最热文章
相关热点新闻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
东方女性网(www.eastlady.cn)版权所有&&&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处理。
备案:蜀ICP备号-1 粤公网安备 13号小米和华为都没上市的公司为什么华为市值比小米高_百度知道
小米和华为都没上市的公司为什么华为市值比小米高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13年。简单的说,华为的产品更多,其实很多通信基站都是华为技术、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315位、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及5G通信等,并致力于使能未来信息社会,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华为在电信运营商、企业华为不单单是做手机,其实华为是个科技公司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片】科技公司市值排行背后:china pk usa【经济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5,800贴子:
科技公司市值排行背后:china pk usa
年末了,又是总结的时刻。抽空看了一下IT领域40家大公司近2年的市值变化,感觉里面有不少有价值的信息,能够从中间接的看出行业发展的一些趋势,我尝试就数据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因为没有上市,所以无法计算市值,不在分析之内,在结尾我会补充一些对华为的分析。1. 市值TOP20分布TOP20里面有14家美国公司,占70%,TOP5全部是美国公司,如果算上已经退市的(预计市值超过800亿),美国依然在IT领域独领风骚,占据绝对的统治力。这才是美国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军事、、以及代表未来的上占据了绝对的领先性,中国赶上美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TOP20里有5家亚洲公司(中国3,1,1),1家欧洲公司。在IT领域欧洲和日本公司已经渐行渐远。未来必然走向中美争霸的局面,这跟中美两国市场规模、人口基数有关。TOP20里面,8家互联网公司,8家半导体公司,占据了主要位置。传统大的IT公司占据了另外4席。
读美国经济学博士怎么样?申请高吗?天道留学告诉您如何申请读美国经济学博士天道留学十余年为您精心打造留学方案 圆您留学梦
2. 互联网公司TOP互联网公司里面,美国8家、家,中美两国统治整个互联网产业。美国公司统治是利用了创新和全球化的优势,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崛起却是占了地区保护主义的便宜。最悲催的是欧洲和日本,寸草不留。全球化好不好呢?其实互联网产业的竞争,更多是语言的竞争。当今全球占据人口基数最大的英语和汉语具有天然的优势,欧洲的语种太多,每个语言的人口基数太低,天然弱势。分拆出Paypal独立上市后,Paypal的市值超过了500亿美金,超过了母公司,可以看出将会怎样的火?阿里的和的还没有上市,目前支付宝的估值已经超过了600亿美金,一旦上市,那又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怪兽啊!可能大家听得比较少,但提起旗下的Booking,大家都应该明白了。这么看来,对比Priceline,携程还有增长的空间。
3. 快速成长的公司在快速增长(超过20%)的公司里面,互联网8家,占42%,半导体公司占了7家,接近37%,美国公司占58%。网易的市值悄无声息的得到快速增长,游戏业务是主要贡献者,在线游戏占了营收的75%。同时,网易重兵投资的直播平台,跟VR的结合,也给未来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Sony经过痛苦转型,总算走出了连续大幅度亏损的命运,再度被市场看好。微软今年以262亿美金的现金收购了Linkedin,未来将会有7亿用户,给微软的未来带来新的想象空间。同时,云产品Azure的强劲表现,推动微软市值大幅度回升,但距离顶峰的1999年的6137亿美金市值还存在一定距离。不过,已经有分析师给出微软1万亿美元市值的可能性。Juniper市值的快速增长,我还没有想到其中的逻辑,上次在欧洲,提起爱立信跟思科可能的合并,有一个老外不认为他们间的合并会成立,他认为爱立信收购Juniper更有可能,不清楚他的理由,可能只是简单的业务互补。但Juniper在未来两年被某公司收购是大概率事件。
4. 快速滑落的公司Twitter占据了快速滑落公司的榜首,年初Twitter的市值还是新浪微博的几倍,但年中一度被微博反超。Twitter受Instagram和Snapchat冲击太狠,新浪微博没有这个问题。联发科受手机市值饱和,尤其是低端市场饱和的冲击,以及所谓中国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影响,盈利持续下滑。半导体和芯片产业向美国和中国聚集的势头看来不可阻止。百度受魏泽西丑闻事件,以及国内的互联网广告新规影响,掉队明显,试水的O2O领域也不尽人意,有些迷茫了。
5. 硬件设备供应商一大堆设备商消失了,名单很长,包括Lucent、 Motorola、 Nortel、SIMENS、 Alcatel…,
Dell也退市了,关键还带走了EMC。TOP4的电信设备供应商Nokia、爱立信、ZTE市值都没有超过300亿美金,这是一个怎么弱势的行业啊。最让我吃惊的是爱立信的市场跌破了200亿美金,这原本是行业里面怎么样的一个神话啊,3GPP里面流传着一句话”爱立信永远是对的“。爱立信这个市值,真是存在分分钟被收购的可能啊。估计爱立信的股东早就迫不及待了吧,思科怎么还不下手,难道还要等股价跌得更低一些,太狠了吧?看看爱立信这两年的发展,让我深刻了解了IT产业存在任何可能性?几年后华为会怎么样呢?同时,跟这些年非常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相比,造管道的命太苦,那边吃着肉,这边喝着汤,显得很不健康。IBM其实并不是那么硬了,2016年总收入79.9B$,其中硬件收入仅5.9B$,不足十分之一,很难说是一家硬件公司,放在这里比不一定合适。IBM这两年的云化、智能化的转型,同时以杀鸡取卵的方式确保利润,总算取悦了华尔街,保住了市值。思科通过ODL打败了一批SDN的小厂家后,并且积极的做云化转身,华尔街没有继续大幅度看空他,终究这是一个每年有100亿美金利润的公司,不可能太便宜。
6. 云计算转型公司清一色的美国公司,美国再次完成了布局,占领了未来的机会。在这种生态下,中国公司如何快速赶上,华为如何快速赶上?相信中国本土会出现1-2家大的云计算公司,道理跟互联网公司一样,现在是阿里云领先,华为还有机会,如何在中国市场占据第一是关键。战略之争,中国公司很难赢得北美的云计算市场,但北美厂家也很难进入中国。欧洲和东南亚是两个势力角逐的焦点。亚马逊AWS的营收超过了100亿美金,取得了巨大突破,预计明年的业绩将会进一步提升。AWS推动亚马逊的市值快速提升,站上了3500亿美金,增长接近150%。阿里云的估值也达到了390亿美金,而且按这个势头,未来又会是一个巨无霸的产业。HP实际上已经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公司上市,HPE(惠普企业)和HPQ(惠普)。主打企业市值的HPE,利用云计算转型的契机,使得市值获得较大的提升,让HP整体状况不会太糟。同时,云计算转身也不是无往不利的法宝,除了微软Azure和亚马逊AWS外,其他公司并没有获利太多。VWware受Dell并购EMC影响,市值还有所下降。未来的云计算市场,又将会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7. 半导体公司没有中国大陆公司入榜,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政府会那么捉急。为了避免脖子卡在别人的手里,中国政府这两年在半导体领域投资了几千亿人民币,同时还砸锅卖铁的在全球并购半导体企业,而美国对中国严防死守,一毛不拔。这是两个大国围绕着未来的战略之争,没有道理可言。受反垄断、手机市场饱和、中国红色供应链多方因素影响,高通的盈利出现下降,市值下滑。Intel还是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台积电将继续高歌猛进,ASML仍然是设备厂商的领头羊。8.手机厂商从这张表里面就能够看出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饱和,除索尼外,市值都有了缩水,而索尼的增长却跟手机无关。手机市场可能会很快进入老余说的,只活下3-4家的局面了,跟通信设备市场一样,什么原因?难道只是因为中国人进来了吗?有个老外说,只要中国人能够干的行业,都很快会成为苦逼行业,不知道对不对?我个人理解,更应该是行业的客观规律使然。
9. 人工智能转型公司又是清一色的美国公司,百度勉强挤在里面。英伟达的市值2年增加了5倍,可以想象现在的人工智能有多火。AI这个产业是从2015年被点燃的,各大IT公司纷纷布局,现在也很难用数据来佐证这个趋势。这两年, IBM猛炒Watson,Google大推AlphaGo围棋。但微软Azure和亚马逊AWS,不可能在大数据红火时袖手旁观。微软目前拥有适用数据分析的大规模存储库Data Lake等近10个数据存储和分析服务,Amazon AWS目前拥有Hadoop框架EMR等七款产品。百度说移动互联网已经过去了(意思是阿里巴巴、腾讯已经过去时了),下一个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他们将会在人工智能的时代重新站起来,近期百度选择陆奇来运作面向未来的战略,陆奇能否带领百度走出迷茫期,让我们拭目以待。结束语:对于未来的IT产业,实际上是美亚争夺领导力的时代。欧洲实际上已经沦落为旁观者,日本的衰弱也是无法遏止。对于代表未来趋势几大方向: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半导体(万物互联可以归入半导体和云计算领域),美国具有绝对优势,中国拥有迎头赶上的势头。传统的硬件厂商(设备、终端、云基础设施)已经进入了市场底谷,感觉不可能再坏了。未来几年可能通过兼并形成比较稳定的格局,当然,还会有几家消失掉。华为公司2016年的销售额750亿美金,利润50亿美金左右,近30%增长。这样来看,如果在美国上市,市值预计在1500亿美金左右(PE 30,主要对照思科做的估算。华为的销售额750亿美金,思科预计500亿。华为的利润50亿美金,思科100亿,华为增长30%,思科0增长。对比来看,华为主要是利润偏低,但华为有做低利润之嫌(迎合产业环境,不能超过运营商),关键是成长性很重要,所以综合来看华为的估值应该不低于思科),当然,如果华为要追求高股价,应该可以将利润做到更高,短期市值突破2000亿不是难事。但考虑到华为主营业务CBG,CNBG,EBG,行业基本都到天花板了,所以快速成长存在风险。正常的路径,很可能就像思科,在CNBG领域占据老大地位,获得较好的利润。同时在CBG、EBG两块领域发挥乌龟精神,慢慢爬升,稳健发展。但未来具有不确定因素,尤其来自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变革,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新一轮的洗牌,华为如果没有赶上这趟车,也可能会逐渐消亡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或者落为平庸。而在这两块要赢得未来,一个良好的生态是很关键的,目前的主要玩家都在美国,对华为的将来是很大的挑战。未来的全球化进程会进一步受到挑战,全球会裂变成以美国市场、中国市场为代表的两股势力,波及云计算、人工智能、半导体、互联网。华为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优势,首先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领导力,迅速站稳脚跟是关键。同时,如何打赢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将会是未来谁能够占据领导地位的风向标。
呵呵,我也是刚关注没几天,挺烧脑的,一般人还真不愿意思考这个东西
经济学考研辅导,南京文都考研,专业师资辅导团队,面授小班+全程督学+测评模考+专项辅导,班型多样,课程全面,高含金量复习资料,高效复习,直击名校!
美国还是地球上的第一
写的不错,赞一个!
用市值这一单一标准去比较各公司,也就只能得出市值多少,无法预测未来。最有用的数据是市场份额,以及市场增长率。
如果没有某些制约——中国会不会飞起来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如果华为选择上市,会不会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过万亿的公司?如果华为选择上市,会不会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过万亿的公司?俊世太保百家号2017年,是华为历史性的一年,这一年,华为营收超6000亿,消费者业务中的手机板块,华为荣耀9与华为Mate系都取得了空前成功,分别拿下互联网第一品牌手机与全球最佳续航手机。而华为目前有4个主业务板块,也是这四个业务板块,推动华为的创新能力。分别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以及消费者业务与刚刚拆分的云计算业务。而为什么说华为是国内最具代表的世界级公司?阿里巴巴的年收入是华为的四分之一。小米和中兴的年收入会是华为的六分之一。在阿里巴巴、小米、中兴等对比下,华为无疑是最强的,如果华为上市的话,很有可能最先成为万亿级的公司。2018年华为成立三十周年,同时2017上半年华为仅在中国就缴税超676亿,纳税额拿下民营企业500强第一,比恒大和万达加起来还要多出24.5个亿。2017年,华为5G预商用系统已进入全球多个信息产业发达国家。2019年,华为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并同步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机。华为就是代表中国,华为就是国人骄傲。期待2018年的华为引领全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俊世太保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个专门写博客的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未来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在改写股票史 _ 东方财富网
中国未来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在改写股票史
港股那点事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这叫“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又迎来鹰隼”(诗人恕罪)。中美两国的股票历史殊途同归。
  那么远,又那么近。今天是一个纪念日,腾讯登顶中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同时成为亚洲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笔者是一个腾讯股票的老粉丝,此刻感激马化腾先生与他的团队,以及腾讯公司的辛勤的员工们。写下此文,并回顾一些过去的故事。
  【十年股票史,一朝来改写!】
  先来一个虚拟现实。中国未来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是谁?应该是这样:
  (1)腾讯:市值2548亿美元
  (2)阿里+蚂蚁金服:市值3000亿美元
  (3)华为:2280亿美元
  (N)中移动。。。
  当然,华为没有上市,我来当他是个上市公司。华为公司在2015年营业收入60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按照40倍PE2015年净利润,估值为2280亿美元。
  上面这个属于中国的排行榜会令人吃惊吗?那么请看看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
  (1):5973亿美元
  (2)谷歌:5296亿美元
  (3):4494亿美元
  (4):3662亿美元
  (5):3633亿美元
  (N)埃克森美孚伯克希尔通用辉瑞。。。
  这叫“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又迎来鹰隼”(诗人恕罪)。中美两国的股票历史殊途同归。
  【平台征服世界,软件称霸天下!】
  细观中国未来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实质是什么?两家是平台,一家是拥有我国最多专利数目的科技公司。与此同时,美国五家最大的公司当中四家是平台,一家是软件行业最大的垄断者。真髓就在这儿。
  平台真正意味什么?难以置信的用户数,并且是以传统行业企业无法想象的速度触达的用户数目,笔者喜欢说麦田收割者去形容。我们来看看,全球人口六十多亿,除去撒哈拉沙漠以南没有良好覆盖的部分还剩58亿。而麦田的收割者们割得怎样?
  腾讯:QQ+微信=16亿用户。
  Facebook:四个平台=45亿用户。
  谷歌:youtube=10亿用户(每月),搜索次数1000亿(每月).
  :4.3亿活跃买家,地图6亿用户,UC4.2亿月活,云服务57万客户。
  亚马逊:4亿活跃用户,5000万付费金牌会员,云服务客户数估计过万。
  :视窗11亿用户,Office12亿用户。
  这就是平台,用户用亿的级别来衡量。不仅如此,平台们的可敬畏之处在于他们直接控制着这些用户的数据!而传统行业在这一点难以望其项背。
  现在,平台已经进化到了云+人工智能+物联网。关于云,有人会说那就是未来的水电,不稀奇,将来一样落得平凡。这话是有道理的,实际上中国在世界五百强排名最高的公司是“中国国家电力集团”,恰好论证了这个观点。未来的云会大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们也可以拿水电来参考。然而,投资云服务的朋友们要理解一点,当云加入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那就不是水电可以来比拟的了,那将是无比广阔的空间。
  谷歌仅仅利用了一些人工智能就省掉了几个亿美元的电费,什么概念?它省掉的是自己一整年净利润的十分之一。如果谷歌将这一技术运用在全世界呢?它会对能源行业产生多大的改变,并给传统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IBM的人工智能Watson,透过机器学习,阅读了两千万份医生对病人的诊断报告,然后给一位女性做了一个医疗诊断,说她患上了乳腺癌,这个诊断准确率是不是媲美了人类,超越了人类?
  这些巨型平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渗透进传统行业,改变着世界。它们很大,但它们才开始,它们还会继续进化、生长、变得更大。在上面八家中美公司之中,一定会诞生几间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因而我们值得将投资放在这些主宰未来的平台。
  【深圳是乐土,杭州出豪杰!】
  中国最大的两家公司,腾讯与华为,都来自深圳。而杭州出了一个阿里巴巴,我所喜欢的也可以归到杭州。当我不经意一看,今年的股票回报其实来源于这些地区。
  深圳是国家最有活力、最自由创新的经济体,中国的硅谷。假如当它是一个国家,它就是以色列。经济上的成就实质是“自由的胜利”,“体制的胜利”。然后才有了公司的胜利,股东的收获。在杭州召开G20会议的国家领导人正忙于宣誓去煤炭钢铁产能,是不是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大到国家经济,小至股票的选择,这里面没有偶然因素。
  提到深圳,也恰好是笔者大学还没毕业就想休学去工作的地方。当时血气方刚,和老外面试,确认了一份工作。但是最终因为对于户口和文凭失去的担忧,退缩了,体制束缚了,也错过了改写人生的机会。回过头去看,深圳的二十年,真可谓风华绝代我却不在。
  【回顾我与腾讯华为的故事】
  关于华为,那还是在1999年左右,华为是我的一个潜在客户。当时,我拜访华为和中兴,在华为的办公室看到一些床铺,那个场景和后来在腾讯看到的一些床铺相似。在我的90年代末的职业经历中,至少见过500个企业,看见办公室放了床铺的只有这两个公司。后来,华为的一位湖北的员工过劳死,引发新闻媒体大讨论,我看了新闻也摇摇头。当时,想要让华为采用我们的服务,对于我们来说有点像拿一个锤子不停地敲他们的木鱼脑袋,我们累趴下也什么都得不到。2000后期,我在上海的金茂大厦见某德国公司的首代,她是一位德籍华人。她是这么形容华为的:“这金茂也算是个有档次的地方,真实烦死那个叫华为的公司了,他们的员工哗来一大波,叽叽喳喳地把电梯给挤满,又吵又闹,没礼貌,素质真是差,巴不得他们赶快搬走”。我当时忍不住笑了:“技术公司的那些年轻人确实没必要来这儿办公,他们公司是想要来这儿上点档次”。
  那就是一个十五年前真实的华为。
  在这之后,我不再与华为接触。但是在我们公司的客户的查询请求中(类似于谷歌的搜索请求),华为逐年上升。2003年,查询次数达到了每年40次。也就是说,有至少40个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在对它进行调查,反映了它的国际商业规模在扩大。华为成为当时我们公司查询次数第一高的目标。今天回头来看,那一切正是折射了一个中国公司在急速成长的过程,它曾经不受待见,但一直在发展壮大。若然它是一只股票,已经翻了许多倍。
  关于腾讯,除了见到的那些床铺,我见到一位美术学院毕业没多久的女孩,中午12点了她似乎才起床,在公司刷牙。那一刻我有一些感触,想到自己曾经是一位从来没有在九点半离开过公司的拼命员工,但和她们的现在相比,睡在公司,熬夜工作,我也就不算什么了。在那个时候,我对于腾讯业绩和股价的感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关于腾讯,这里还有一个2004年的视频,马化腾当年获得中国十大企业人物,也被主持人折腾了一回,要他说服海尔张瑞敏用QQ,结果张瑞敏没有被说服。
  主持人:祝贺您马先生,我想问您的第一个问题您自己有没有注意过QQ是哪个年龄层的最爱?
  马化腾:主要是青少年特别喜欢。在我们用户人群之中90%的用户是30岁以下的用户。
  主持人:30岁以下,基本把我们阵容的评委都在排斥在外了。那么让我们评委举一次手,使用过QQ,或者对QQ比较了解的请举手。看来大多数先生都没有使用,这样好了,今天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我请张瑞敏先生接一招,30岁以上的人没有使用QQ的话,一定是一大损失,那么请马化腾发动你的攻力,说服他使用。
  马化腾:QQ是即时通讯的产品,即时通讯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用于沟通和联络非常方便的形式,有很多变化,大家可以用通讯工具来进行私人之间朋友之间的沟通,即时通讯也可以利用在工作中,同事之间公司内进行交流。另外,其实我们不只是提供QQ,我们还有针对商务的人群,企业内部的运用,可以在管理之间同事之间进行快速的交流,公司的管理也进行短平快、人性化的管理,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的客户还定制了不同的需求,这个东西可以满足你在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主持人:面对马先生的项目,您决定用还是不用?
  张瑞敏:现在还没有说服我。非常感谢你刚才非常动人的说服词,但是至少我现在还没有这个兴趣要加。
  主持人:我想,这样一个小小的挫折不会难到马化腾先生的,相信在我们今天颁奖典礼进行完之后,张瑞敏先生身边陪伴的人一定是马先生,他一定会一直说服您为止。今天我来之前我看到一本书,上面有五个字的描述,这五个字就是“钻石王老五”,其实对于钻石王老五,我想大家打探的消息有很多,但是我只是想知道一点,您自己有没有QQ.
  马化腾:每天都用。
  主持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是我们更多的人还是希望以他的新锐、以他的执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再一次祝贺马化腾先生,谢谢!】
  实际上,这个节目当时我是全程看了。难忘的情节还包括马云揶揄:“马化腾这张脸的确很漂亮,比我漂亮,但漂亮的脸不代表企业就。。。”。这一段属于马云说话让人心里抓狂的部分。而上面那一段马化腾没能说服张瑞敏使用QQ,当时我是感觉马化腾够寒碜了。想一想看,在2004年,QQ是个什么东西?莫说张瑞敏这样的企业家,普罗大众许多人都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蔑视,对于青少年那些无聊玩意的不感冒,包括我自己。我的QQ号是直到2005年因为对方发送文件实在需要才申请了一个。那一年,腾讯正好上市,我也没有关心过。又经过了几年,发现我们的公司完全离不开QQ了,才于2009年开始买入腾讯。再之后几年,复制腾讯的经验,买进了Facebook.
  回顾华为与腾讯,令笔者感到,股票的投资贯穿着一种人生经历,需要度过一段人生经历才能理解更多股票投资。有这么多人错过,或者曾经拥有又过早地放掉这只股票,都是可以理解和自我谅解的。你没有办法在一个公司还在初期丑陋的时候就认识到它未来的美貌。在我们早期职业生涯中,交换机的明星是北电、朗讯等等,谁会去认真重视华为?如今北电已经倒闭,朗讯已经被卖掉,已经被击败,所有这些公司都是笔者的客户,但最后唯有华为成长为巨人,更加不可思议地迅速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无人可以预料任正非有如此超强的领导力。腾讯则被温家宝ZF时期的游戏实名制政策冲击,PC游戏放缓,QQ用户增长乏力,股价一度大跌30%,腾讯的业务本质令社会鄙视,令股东胆寒。华为和腾讯经历的波折,让人感叹,即使没有错过,又怎能携手至今?不容易,长期持股不容易。
  投资与人生无不在发展和变化,学习和提高没有止境。经过这些年的工作与投资,见证了这些公司的成长,同时也目睹了一些公司的没落,我个人认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应该存在三个认知:
  1)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没有确定性,事物总在变化,努力找出公司里面的赢家;
  2)永不失去兴趣去研究新科技,新事物,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
  3)高度重视新兴人类,关注年青世代,追寻他们的消费和价值观,发现下一个趋势。
(责任编辑:DF101)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技公司市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