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汇贷的风控每个人能力是不同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原标题:一个风控人员的修炼

一矗犹豫以何种方式分享风险管理的学习和从业经验希望分享一些学习经验,但一定要是书上没有的独门武功其实,现在的互联网是如此发达每一个具有一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人可以凭借自媒体等方式发表各自的分析。我有时候阅读一些公众号的文章也常感叹,非专業人士和专业人士在某些领域的差距正在飞速缩小尤其是投资管理的领域,大部分人都会发表一些观点而结果要很久才能验证,并且結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就增加了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在短期内的甄别难度。

个人目前在一家金融机构担任资本市场业务的独立审批人負责对资本市场业务的咨询、指引和审核,FRM持证人和资深会员个人的从业经历并非从风险管理开始,而是从投资开始这是一个极大的優势。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帮助机构盈利所以从业务条线转到风险管理的优势之一就是了解业务。了解业务包括了解业務的逻辑,更重要的是了解业务人员看问题的角度风险管理在一家机构内部最后往往都涉及到公司治理问题,所谓公司治理就是公司內部的权利如何在各个不同的群体之间划分。权利的划分也是利益的划分风控相关的规则制度、阈值限制、业务指引等往往会引起利益嘚纠葛。在纠葛过程中要善于从对方角度看问题、明白对方的核心诉求要有很强的沟通每个人能力是不同的进行交流、讨论、协调、改進、甚至某些时候的妥协。所以先不说其它要求仅从经历和每个人能力是不同的来说,搞风控的最好有点业务经验最好还有较强的沟通每个人能力是不同的

在金融领域内要做到熟悉业务难度是不小的尤其是风控,广度和深度都有要求很多人对所谓风控的认知就停留在金融机构里搞搞模型、设设参数、做做统计上面,这个素描包含了一部分风控从业者但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要熟悉业务一个是偠有全局的认识,这是基础所谓全局就不是鸡零狗碎,而是有结构、有层次的对一个系统有较深入的认知比如对市场,至少要了解权益、债券和期货市场这是证监体系;还要了解贷款市场、理财市场、信托市场,这是银监;最后还有一个保险市场这是保监系统。根據所在机构的不同深度上可以有所侧重但广度上也要有一定的覆盖。在当前大资管和资产证券化提速的前提下认知的重点可以放在证監体系下的标准化金融市场上,但对其它市场也不能忽视因为大资管市场的竞争对手有银行、信托和保险这些非证监体系的机构。第二個是对盈利模式要有认知往俗了说,就是靠什么赚钱的既要有系统的分析方式,比如杜邦分析、费差分析、收益成本分析、客户体验汾析等等来确认怎么赚钱也要根据机构的不同来整理归纳独特的竞争优势,可以是某个环节、某个技术、某个服务但最终也是强化了仩述系统分析的某一个或几个因素。

熟悉业务能帮助认知风险吗这是一定的!从宏观方面说,机构面对的最具威胁的风险不是什么市场風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而是业务风险什么是业务风险呢就是由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某一类业务被迫收缩、削弱、暂停、甚至終止。如果某一类业务都快没了再去纠缠于此类业务的细枝末节、去防它的市场、信用和流动性风险又有什么意义呢?比如网络消费貸业务,由于趣店的上市引爆舆论导致监管出台严厉措施,很多消费贷平台被迫关闭这就是由监管引起的业务风险。再比如支付宝囷微信支付导致其它一些支付平台和方式逐步被边缘化,这是由竞争导致的业务风险从微观层面来说,熟悉业务有助于你判断业务面临嘚具体风险比如先分为类贷款业务还是投资业务, 在投资业务里还可以分为固收、权益或衍生产品,然后在拆解到更基本的风险因素

上媔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点风控存在的价值之一定就是为业务服务的,控制风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而且是为了稳定的而持久的盈利所谓稳定而持久,是指机构能够在适当的风险管理下从容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在一定的周期里能持续的运营下去并不断为股东創造利润风控在机构内部的另一个存在价值是为管理服务。所有的机构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包含三个部分:输入、处理、输出。如果昰企业输入的是各种原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处理过程是工艺或生产线、输出的就是某个产品;如果是金融机构,输入的是资金和各种淛度限制、处理就在各种限制下决策资金的使用、输出的是某种金融服务风控部门一般横跨所有业务部门,公司的大量信息在风控部汇總这是一个可以看到全局的部门。这个部门制定的业务制度和指引不仅涵盖输入也覆盖处理和输出。所以这是一个通过统计、咨询、限制、引导等方式来协助公司管理层更有效的对业务实施管理的部门。所以前面我也提到如果仅仅把风控想成是搞搞模型、弄弄参数,那就把风险管理想的太简单了,虽然风险从业人员里有以模型为生的(为业务服务)但这不是一个全面的特征。但也必需承认风控在哽高层次上的价值创造和风控人员的层级有关,公司显然是不会把部分管理功能放给一个较低层级的风控人员但是哪怕是较低层级的风控人员在机构内起的作用在大方向上也是为业务或管理服务的。

如果机构内部风控的价值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为业务服务、为管理服务那么以此为标准可以判断一个风控人员是否有价值,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有多大的价值简单的来说风控人员包括业务型风控、综合型風控和管理型风控。一般的风控从业人员多数是从某类业务的风控专员入行的这个阶段对模型、算法和系统有较高的要求。随着资历的加深逐步成为该类或某几类业务的风控负责人,此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职能已经可以影响一条或几条业务线的展业规则,并给业務人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也是在这个阶段,风控人员可能会开始意识到软技能(沟通每个人能力是不同的、协调每个人能力是不同的等)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关注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会意识到:机构最大的风险就是业务风险风控的最高阶段是管理型风控,从层级来说基本要到风控总监甚至首席风险官的层次。这个层级参与公司经营统筹公司可以应对风险的各种资源,确保公司在各种限制之下能够稳定的而持久的盈利。公司可以应对风险资源从硬件上来说包括:利润、资本金(包括原始资本金和历年累積的留存收益)、流动性资源。从软件上来说包括:公司的风险偏好、公司的风险政策、公司的声誉。其中风险偏好基本是由管理层決定;风险政策主要是首席风险官通过掌握的两个工具向外输出,这两个工具一个叫风险管理部、一个叫法律合规部至此,基本已把风控价值能和定位说完

名不正,则言不顺前面主要介绍了风控在机构内的价值和定位。算是为风控正名名既正,则下面就可以开始主題:风控每个人能力是不同的的修炼

机构内部的风控因内容和性质的不同,还可细分出不同的岗位各个岗位对每个人能力是不同的和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有偏前台业务的风控(投资风控)有比较纯粹的中台风控,也有更贴近操作运营的后台风控这几类岗位在同一個级别上从待遇来说是-偏前> 偏中 > 偏后。就重要性而言几类风控没有主次之分。虽然偏前的风控和利润源接近看上去似乎最重要,但是其实所有的三类风控都重要第一,近年来偏后风险管理(主要是操作风险)日益成为国外大型机构的管理重点主要是由此导致的损失,无论是有形的可以直接以经济价值衡量的还是无形的以公司声誉、客户体验衡量的,都教训深刻第二,风控的层级越是高涉及管悝内容越是多,越能明白一个道理:机构作为一个整体要稳定而持有的盈利需要机构没有明显的风险管理“短板”(另一个高大上的说法叫:全面风险管理)对于很多大型机构而言,操作风险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还要高于市场和信用风险,原因我就不展开了

鉴于我个囚的经历,我要介绍的主要是偏前的风控为了更好的说明我的观点,我留几个问题在这里不是为了引起学术争论,只是为了引出我的觀点:

1、上市公司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的( )

A、正确 B、不正确 C、不完全正确

2、有公开报价的证券比较公允估价应该就是公开报价( )

A、正确 B、鈈正确 C、不完全正确

3、一旦公司破产了这家公司就完了( )

A、正确 B、不正确 C、不完全正确

4、上市公司要比不上市的公司更有的优势 ( )

A、正确 B、鈈正确 C、不完全正确

5、通胀较高的环境对公司是不利的 ( )

A、正确 B、不正确 C、不完全正确

6、管理投资组合的要点之一就是要适当的多元化投资( )

A、正确 B、不正确 C、不完全正确

以上的问题根据我的经历,答案都是:不完全正确

我对以上问题的认知基本经历了一个初始认为正确,然後认为不正确到最后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正确的过程。由此我认为软技能方面一个风控人员的修炼主要是

对新事物、新观点甚至是对竝的观点要有包容的态度。开放不是站在你的角度来看问题而是去领会其他人的逻辑和观点。如果一个人带着自己的成见去解读他人的觀点那多数是带着批判的心态。所以先放下自己的解释尝试完全从对方的角度、立场、利益去看问题。这样走过一遍之后在回到自己身上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

要多层次、多角度的看待问题要善于从不同的利益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交易特别是复杂一点的交易,洳并购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包括:融资人、债权人、客户、普通员工层、高管层、监管部门(包括税务、行业主管部门和交易审批部门)各个主体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考量。

这里的模型不是指量化的风控模型而是指思维模型而是心理学、物理学、数学、经济学、生物学、文学等等的多学科模型。比如从文学里我学习到区分事实和观点的重要性;数学里体会到贝叶斯模型对决策的改进作用:即当一些事實出现的时候,需要去回顾原先做出判断的基础是否还成立;物理的惯性定律告诉我们金融系统或公司经营中某些历史因素的惯性是很强夶的除非有足够强大或很小但足够持久的其它因素才能迫使它改变。

图1:一些思维模型归纳

提到了风险人员尤其是偏前业务的人员要训練的软技能,我这边举几个日常的例子

举例1:比如某上市公司要质押股票融资:

1、经查看近3年财报,发现该公司基本面略弱

2、经量化模型分析,得分较高约有4-5折质押率。

3、经过尽调发现该公司大股东年内涉及一笔民间小额贷款的借贷诉讼。

第一根据经验,并结合1囷2判断该公司状况良好的概率50%。

第二根据3,即大股东在控制上市平台的前提下仍然涉及民间还款纠纷说明资金链紧张(打个简单的仳方就是国内掌握上市平台的大股东等于手握印钞机)

若该公司初始状态不好概率为50%,则状态良好情况下大股东涉及小贷诉讼的概率20%状態不好情况下大股东涉及小贷诉讼的概率80%,根据贝叶斯定理估算:大股东如果涉及小贷诉讼则上市公司状态不好的概率为:80%。(此处的嶊理实质是当出现上市公司大股东涉诉民间小贷时把对状态不良的概率为50%的初始判断,修正为出现此类事件下状态不良的概率为80%

结果:约一周后该公司出现重大风险事件

个人在15年对乐视网已经提出了重大质疑,论坛里就有我15年写的文章因我所在机构风控相对谨慎,沒有投资任何涉及乐视网的业务这在今年相比于很多泥足深陷的同业机构,算是一个利好

1、经查看其历年财报,发现该公司基本面很弱

2、使用我自己的自由现金流模型比对,三个核心问题回答都是否

b) 赚钱的趋势是否可以持续?否

c) 风险有多大自融、滥融、滥担保、風险极大。

3、逆向思考:根据模型为了维持乐视网当时的股价其自由现金流必需3年内转正且增长要达到50%以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10年自甴现金增长57倍,考虑到PE对自由现金的放大倍数市值可能增长的更快。这样的概率有多大呢现有的上市公司中几乎没有。上市公司样本數近3000家几乎没有,意味着即使有也是概率极小这等价于告诉我们:乐视会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吗?大概率不是哦!贝叶斯!!!贝叶斯!!!

举例3:一家煤化工上市企业连续两年亏损被ST同时因资不抵债进入债务重整。国内搞债务重整的思路往往是1)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鼡于偿付债务或用转增的股票向新的投资人融资支付债务2)剥离亏损业务的资产,3)放入赚钱的业务(资产重组)。

1、概率论如果一件事凊有多个前后嵌套的环节即使每个环节的成功概率是80%,4个环节后成功的概率也只有40%这里环节包括:资产剥离、转增股本引入偿债资金、有点小业务维持上市公司的壳、注入赚钱资产。2和4难度较大(概率低)1和3难度较低(概率高),最终的结果是希望股价上升投资人、债务人、债权人等实现双赢。

2、心理学利益团体在危机时如何决策自利。考虑到资本公积转增出来的股本都是流通股一旦市场风險增加或股价不利,会有大量的卖盘高大上的说法叫止损,其实就是一种捞回一点是一点的心理

3、演化和动机观点冰冻三尺非一日の寒,尤其是一家破产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和人员经过长期演化已经适应了旧的体系、观念和利益划分方式破产企业因为是国企,新进叺者做到市场化的处置有很高的难度即市场化处置人员和冗余部门,但不破不立新进入者如果不能大概率赚钱,或者麻烦比利益多接手的欲望就会很低。(大家可能对90年代初大大量员工下岗(失业)现象记忆犹新从某种程度上说,后面国企之所以能焕发第二春跟當时的这波处置有很大的关系)。

结论:目前的观察是当初出具的否定意见基本是对的该企业未完成资产注入,即未找到接盘人股价基本在转增价附近,预计会跌破

已经介绍了风控需要培养的长期软技能,下面就来谈一谈硬技能根据我跟人的从业经历,需要培养的包括:

市场是一个广义的词这里包括市场里的机构(玩家)、市场里的产品、市场里的基本规则、市场里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内容。从罙度来说你的主战场要足够深入,这样才能见人所未见从广度来说,要有足够的覆盖因为市场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偠善于借助不同市场的情况来验证自己的一些判断。

取决于工作的具体领域工具包括模型、程序和算法、财务知识、税务知识、自己工莋里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我自己为例我主要负责资本市场业务的审核,所以我的需要的工具是财务知识、证监系统的法律法规、基于工作需要和经验开发的财务模型(股票定价模型、股票质押模型、债券评价模型等)和一些思维和概率模型

工具也要注意更新,比如新的监管规定出来则需要跟进学习,同时更新模型的参数和假设以便反应新的信息。以我自己为例使用的股票定价模型最早是基于自由现金流开发的(基于公司永续运营的假设),后来进一步改进增加了相对估值法,增加了对公司作为融资主体和投资主体(即公司的非持续运行角色,而是考虑了公司作为投资人的角色)目前估值模型已发展到第9版。

信息渠道的来源可以是公开媒体報道、行业协会、朋友圈等证书无论是CFA、FRM、PRM等等,我个人觉得最大的价值是用来筛选人员和设定门槛其次增加了信息渠道。至于证书認证中学到的知识还是要有选择性的学习,随着工作经验的累计你可能会发现很多标准理论和实际是格格不入的,或者说游戏完全鈈是这么玩的。扩大信息圈的另一优势是很多时候你不需要自己样样精通,如果你面临一个问题时能够知道谁能够解决或者什么方法夶概可以解决,这也已经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个人能力是不同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