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品牌延伸策略有哪些

55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9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Marketing如此复杂,以至于虽然从业者众,但中国真正优质的marketing人才少之又少,怪现象丛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注重学习,而Marketing尤其是广告这类是最容易学习,且稍稍努力,就能提升很多的领域。
这个专栏希望让更多人得到知识的输入,或者将思考加工后的内容在此输出。
我们都欢迎你的到来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浅谈小米公司品牌延伸风险与应对策略.pdf 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ew Application
浅谈小米公司品牌延伸风险
与应对策略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自2010 年 4
月成立以来,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技术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的模式,将小米手机打造成全球首个互联网手
机品牌,并通过互联网开发、营销和销售小米的产品。经过 4 年的快速发展,小米科技公司目前拥有小米手机、MIUI、米聊、小米网、
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和小米路由器等七大核心业务,并在智能家居、文化产业链全方位布局。在小米品牌快速延伸的同时,本文分析
其存在的风险并寻找应对策略。
【关键词】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兴企业在短时间内
务人士市场。小米产品“高性价比”的品牌印象已经深入人
实现快速的成长,打造出全国知名品牌。其中,小米公司就
心,这种联想反而成为品牌高端化发展的障碍。
是借力互联网进行产品延伸和品牌塑造的典型。小米在手机
从市场来看,从低端向高端转移,成功者较少;而从中
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又推出了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
高端向中低端市场覆盖则要容易得多。小米公司在寄希望于
小米盒子等一系列产品,立志于布局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但
粉丝年龄成长的同时,更需要主动出击,以更有力的产品去
是,小米的品牌延伸对小米品牌造成稀释,削弱了品牌形象。
打开更高端的市场。
为此,笔者将分析小米公司在品牌延伸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1.2 产品销量快速增长,用户群体定位模糊
小米的品牌延伸应对策略。
小米公司的粉丝定位为一群对智能产品极度热爱的“发
一、小米品牌延伸的风险分析
烧友”,其早期的目标市场选择是以学生、年轻白领、外地
小米科技公司最核心的是其基于 MIUI 米柚系统超过
务工群体为主,其中也不乏很多中小学生。从用户诉求来看,
6000 万用户。小米通过 MIUI 米柚为核心的软硬件一体化布
小米的用户群体对小米的价格非常敏感,其购买产品不再是
局上类似苹果围绕 IOS 打造的硬件生态系统;而在在盈利模
为发烧友的诉求购买,而更多看重的是“实惠、便宜、性价
式上,小米则类似亚马逊公司,即硬件利润低,主要依靠软
件和内容来盈利。这种基于平台为王和内容为王的品牌延伸
随着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小米的用户转化为忠诚粉丝
策略,是文化产业公司在品牌塑造的独特优势。
的速度正在放缓,“发烧友”的群体规模越来越有限,小米
虽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无边际性为小米这样的数字文化
品牌在用户群体的定位也变得模糊。从市场反馈来看,对于
企业的品牌延伸提供了无限可能,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
庞大的中年人和商务人士来说,他们并没有定期去刷新操作
险和问题。
系统的习惯,小米目前的用户未来能否转化为忠诚的粉丝还
1.1 低端化延伸策略,阻碍高端化发展
需要打个问号。
小米科技公司的品牌延伸是基于 MIUI 米柚系统庞大的
用户群体,是一种对品牌资产策略性的运用。小米手机在取
总之,小米公司定位不局限于手机、电视、机顶盒等硬
得巨大成功后,小米推出了红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盒子、
件产品,也不应局限于互联网与软件应用,而应该是一套综
智能手环、空气净化器等家具生态产品。这些产品最大的特
合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服务商。因此,对于小米的品牌延伸来
点就是价格普遍较低,是以性价比优势冲击年轻用户市场,
说,也应从智能家居生态链的角度来实现新的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小米上市的表现如何?有哪些意义?-消费电子-与非网
小米的四大门槛
吴筱凤:刚才您说,粉丝经济是小米的问题,如何解释呢?您认为小米未来会存在哪些问题?
余德:小米的本质是智能硬件公司,甚至相当大程度上它是一家手机公司。之前我们分析过,小米的收入组成中,智能硬件占比70%,IoT部分占比20%,互联网服务低于10%。不难看出,小米的经济更是一种品牌经济,也就是基于小米的品牌形成的这一些东西,首先,是小米的品牌问题。
品牌很简单,一方面决定价格,一方面决定未来的转化率。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用户的转化很重要,用户产生购买仅仅是开始,我们说小米的手机也好、智能硬件也好,不管口号是&新国货运动&&良心价格&,还是雷军讲的毛利率不超过5%。这只是智能硬件中的一部分。
所以,很简单,你看到小米在今天的竞争中间,依然是排名靠前的竞争者,它依然会面临华为、OV和苹果的竞争,所以在竞争过程中,严格讲小米是有波折的,年是低谷两年,一度出现很多问题。
从增长曲线上看,小米波动非常大,华为则是非常平稳的上升趋势,OV实际上也有一定波动,金立一度杀入前五,但现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此,手机阵地,作为小米最核心的阵地,这个点上依然不牢靠,特别是在印度市场以红米为主,或者是在降维和时间机器的角度上讲,很多市场,依然是低端手机,虽然这些市场有销量,但不见得有很好的转化率,不能够体现很好的品牌属性,只能说在未来,在品牌延伸价值和用户转化上的挑战很大。
所以,近两年你可以看到小米在不断地升级品牌,小米8和小米MIX都在提价状态,但在价格弹性已经不大的情况下,提价是很难的事,特别是在口碑和品牌锁定上,很多人还认为小米是低端品牌,所以说这是一个严重问题。
然而,在这种低端品牌中间,消费是会升级的,用户是往上走的,这么一个阶段的流失是非常严重,因此,这个时候小米为什么要去做电视、Pad?很简单,手机换机频率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在持有量和保有量上有很大的问题,它对小米形成互联网化和Iot是巨大挑战。这是从品牌上来看小米问题。
第二,从从Iot的角度上,首当其冲是要规模化问题。
从目前的相关数据来看,小米的规模化超过一个亿,超过了谷歌和苹果,但它的渗透率和活跃度是不是够的,实际上有文章描述,小米电视出货量也不小有1300万,手环是5500万,再加上小米手机这么多年的销量,超过一个亿是什么概念?这也是证监会关心的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权威性何在?
你会看到规模化、活跃度和渗透率的问题。小米的规模化并没有跟随它的销售增长出现非常良好的正相关状态,那么从渗透率上,小米手机的渗透率远远不够了,在国内有百分之十几的市场占有率,相对非常低,活跃度角度上并不高,特别是在不断的换机潮中间,在消费升级的流失中间,很多用户成为了死用户,对于未来互联网化能不能形成,从米家有品、顺为资本的投资来看,这一点不好说,所以从目前的IoT来看,从业务占比状态和战略部署状态,都还很早期。
第三个问题,小米在互联网角度上的发展问题。小米的估值中有个&腾讯*苹果&的说法,当然,今天雷军已经否定掉了,认为是个玩笑。
我们注意到证监会也有问到的小米为什么用互联网公司去定位?其实小米的互联网收入非常单一,只有广告和游戏分发,这中间的占比略有提高,依然不超过10%。
小米是&有渠道无阵地&,互联网化对于小米而言还很漫长。所谓的渠道就是智能硬件,掌握了底层渠道,没有阵地就是说它不像乐视有视频网站和影业公司。尽管小米在内容化的角度也做了很多事情,曾经投资过优酷,谋求做过影业,实际上都失败了,所以在没有阵地的情况下,实际上,消费升级是很难做到的,互联网边际成本降低,实现规模化收入这一点都相对不容易实现。
所以从今天来看,它更像一个渠道商,还谈不上互联网化状态,但我们说在未来能否很好实现转型,并不好说。小米未来会不会并购一家视频网站,去做好自己的独有的实物电商之外的很多东西,比如文化、娱乐的消费,它在新文娱上能否实现一个很好的突破,其互联网化未来能实现一个什么水平?
目前,小米是没有这样的阵地的,当然我们肯定能看到在香港成功上市后一定会做出这样的动作,做这样的投融资部署。
第四,小米的新零售方面的问题。
小米是产品导向性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做电商,说白了是采取多平台并用的方式,也就是开辟线上商城,类似的企业都干过这些事。其实,小米线上的主阵地还是在天猫、京东的小米旗舰店。
雷军所谓最早提的新零售概念,也就是线下店,小米之家,可是,这的状态和京东之家、天猫小店或者说是天猫新零售的逻辑完全不同,它仍然是一些渠道化的店而已,只不过这里有些店在网络上,有些店在线下,但真正想把大众吸引到小米商城是很难的事。
不管米家有品、顺为、小米系列的产品怎么样,它也很难做到非常完备的状态,所以你顶多能做出个&网易严选&就不错了,这个电商角度上,实际上对于小米的挑战是非常巨大,它的新零售概念站不住脚的原因也在于此。
&出事&的乐视和&成功&的小米
吴筱凤:如果把乐视和小米两家企业做一个对比,有哪些异同?
余德:首先,最简单点就是成败的不同了。
中国人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你也可以看到现在乐视是受挫的状态,而且是严重受挫,小米是起来的状态,但是,我们说小米也没有大起,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说乐视生态基本失败,那么小米起来了。
第二个点,在商业逻辑上,小米提的生态链和乐视生态的对比。
小米所谓的生态链就是一个同维的东西,卖很多同维的很多优秀产品,包括生活消费品,都是它在部署的点,打上小米的牌。乐视生态就是所谓的产业链垂直整合以及产业圈的开放,这就叫乐视生态,这两个逻辑应该说一个是生意逻辑,一个是战略逻辑。
卖同维的很多东西当然是一个很好的生意,在乐视生态上更像是一个战略,这也是乐视当时有这么大资本魅力的重要原因,所以乐视的战略是不是有错,并无对错之说。
第三个点就是节奏问题,也就是小米和乐视在盈利和投入上的不同。
刚才讲小米手机是能够挣到微利的,小米的IOT、新电商维度上的米家、互联网维度都在挣钱,尽管挣得不多,所以你可以发现,在盈利和投入上,小米的节奏更加稳健。
小米这么多年来是比较扎实的公司,但是,在研发投入上,我们看到小米投入一直低于5%,去年是百分之二点多,这和乐视相比是小的多了,更重要的是乐视在体育、手机、汽车、金融上多个维度都在烧钱,所以你会看到,乐视除了互联网广告这一块有比较大的收入,以及在乐视电视的角度上取得初步成绩,比方说收取会员费这个方式。
严格讲乐视全线都在亏损,而且投入巨大,所以这就是它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巨大危机。
第四,就是战略和资源匹配的问题。我们说乐视战略很好,但不具备这样的资源,而小米呢?这么多年不断跟风各种概念,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没有什么好的战略,但是,它有非常好的战术,因此取得了很多同维市场的突破。
但是,这样的突破让我们看到今天小米的问题,比方说在手机的同维市场方面,现在很难说小米未来就怎么样,尽管说在海外市场,在目前的手机阵营中间,小米的出货量占比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它未来怎样不知道,它的波动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在资源角度上,很显然,两家公司都是靠融资,从互联网的角度切入的一个企业,所以大家都还不容易。当然乐视是所谓的颠覆了,一直提颠覆这个,颠覆那个,那么现在把自己先颠覆了。从现在状态来看是这个样子,那么乐视汽车另当别论,乐视汽车能够看到新的曙光,乐视也有可能东山再起。
所以我们说从这四个点,成败以及商业逻辑上的小米生态链,乐视生态,以及在节奏上,我们都看到小米步伐和稳健的节奏,第四个就是战略和资源匹配问题,乐视是小马拉大车了,小米还是比较务实,一路走过来。
那么总体来看,小米的IPO还是值得祝贺的事情。但是,未来能否走向大成,是否能够担得起超级巨无霸的这样的能力,上市取得一个非常好的开头,可最终能不能笑到最后,很难讲,严格讲,截止到目前,对于小米的整盘棋来看,我们说并不是那么好下。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市调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三星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成功逆转胜,重夺市场份额第一名,领先小米1个百分点,这是它在去年四季度败给小米之后重夺该位置。
发表于: 09:10:44
谈到平板电脑,这个比手机更大屏、比PC更便携的产物,回首2010年乔布斯手持初代iPad在沙发上优雅演示的样子,让当时不少人都相信这类产品或将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发表于: 11:14:16
互联网公司靠什么赚钱,广告、游戏、文娱、金融、电商,MIUI 里面广告无处不在。
发表于: 08:17:17
近期,P2P行业因大规模、密集的“爆雷”备受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厂商小米却也意外中枪:有网友在微博、知乎等平台相继发文,因在小米的会员VIP任务系统和小米运动APP中,推荐了P2P理财产品,而这些产品相继爆雷,将小米推到了聚光灯前。
发表于: 09:28:09
23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工信部向 15 家企业颁发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许可》,正式向小米、阿里等 15 家企业发放第一批虚拟运营商正式牌照。这意味着移动通信将迎来新的开始。
发表于: 09:05:49
联想Z5采用高通骁龙636处理器,共提供两个不同配置版本,分别是6+128GB/6+64GB,售价为1799元和1399元。其中舒曼黑6+64GB版本,售价仅为1299元。主屏尺寸达到6.2英寸,官方宣称该机的屏占比达到了90%。
发表于: 07:22:00
三星已经宣布研制出了LPDDR5,也就意味着LPDDR4X濒临淘汰,为了发挥它的余光余热,三星打磨出了第二代产品。
发表于: 16:47:11
本周四众所瞩目来自高通的重大消息,原本预期应该是正式宣布放弃以440亿美元收购荷兰恩智浦半导体一案,不过,高通经营团队也透过该公司最新财报法说会
发表于: 16:11:34
新事物在被大多数人接受之前总会有一段被否定的时期,智能锁也是这样。从2015年爆发到现在,真正愿意接受智能锁的家庭还不是很多,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完全了解到智能锁为人们带来的便捷。
发表于: 16:08:20
2016年8月,三星发布了可以载入史册的旗舰机Note7,不过说它载入史册却并不是因为其改变了手机业态,而是它会爆炸,这使美国航空、德尔塔航空等多国航空公司全面封杀三星手机。
发表于: 14:54:48
& 2010 - 2018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米品牌延伸的问题及策略研究.pdf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印良品品牌延伸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