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低成本负债来源负债成本真的下降了吗

银行负债压力或制约贷款成本降低_经营贷款_贷款攻略 - 融360
公积金政策
银行负债压力或制约贷款成本降低
  半年刚过,银行的存款就大幅&跳水&。日前据媒体报道,工农中建四大银行7月存款流失1.5万亿元,新增贷款投放量约为2100亿元,与6月相比减少约600亿元。
  业界分析表示,存款下降较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半年末时点效应后存款回流。在存款大幅&跳水&的同时,新增贷款较上月表现略有小幅下降。多家研究机构预测,7月新增贷款约为7500亿元左右。
  不过,下半年银行存款压力依然不减,在存款实际增长不断放缓,负债成本有所上升的情况下,下半年贷款利率水平可能将略有下降,难有大幅降低。
  一般性存款持续偏紧
  由于基础货币扩张、季末时点因素和理财到期量增加等因素,6月份四大行存款大增2.2万亿元,与7月份形成鲜明对比。
  业界分析认为,存款下降较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半年末时点效应过后大量存款回流。同时在储蓄率下降趋势下,银行对存款的争夺更加激烈,对资金面也更容易造成扰动。
  央行在《2014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指出,受表外理财集中到期、同业业务扩张等因素影响,季末存款&冲时点&现象较为突出。6月份最后三个工作日人民币一般存款增加超过4万亿元,季初存款又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特别是,6月份单位活期存款超常大规模上升1.47万亿元。&单位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短期揽存行为影响的主要会计科目,其中虚增部分在7月份形成明显退减。&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徐博说。
  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冲时点&的存在,不少银行存款大部分时间实际达不到年初或季末水平,实际的存款增长较统计数据反映的还要低。
  &除了季末时点过后存款出表外,近期股市持续向好,成交量在放大,很多资金从存款流入保证金账户。这也是近期与以往相比新增的一个因素。&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徐博表示,下半年受金融&脱媒&加快、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IPO开闸以及财政存款难以大幅下放等因素的影响,银行存款仍面临持续较大压力。但影子银行监管加强、银行同业资产配置下降对货币市场资金的有一定正面影响。
  &总体来说,在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和外汇占款三种因素叠加下,一般性存款持续偏紧。&温彬说。
  新增信贷或小幅下降
  在存款大幅&跳水&的同时,新增贷款较上月表现也料有小幅下降。多家研究机构预测,7月新增贷款约为7500亿元左右,较央行公布的6月超万亿的规模有所回落。
  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5月和6月信贷投放明显加快,但随着M2同比大幅跳升、货币市场利率上行,7月将不会延续这种态势,转而回归常态增长,假定全年信贷新增10万亿元,同时综合往年信贷投放的季节性规律,预计信贷可能新增7500亿元左右。
  交行金研中心也预计,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7800亿元,环比少增约3000亿元,同比多增约800亿元,月末余额同比增速14.0%,与上月基本持平。
  徐博表示,这是由于在需求端,实体经济运行向好,服务业融资需求较为旺盛,社会潜在融资需求有上升动力。同时监管机构对&三农&、&小微&、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及金融扶持也有利于释放相关部门的融资需求。
  &从供给端看,稳健货币政策中性偏松,公开市场持续净投放格局,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灵活运用形成金融系统资金较为充裕的态势;定向下调准备金率、银监会调整存贷比考核口径等多方面因素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信贷投放意愿。&徐博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报道称,在银行存款规模下降、风险偏好下降的情况下,7月份部分商业银行并未用足信贷规模。
  业内分析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7月份存款下降较多,对部分存贷比较高的银行构成信贷投放制约。同时,南方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不良贷款形势严峻,不少银行惜贷情况有所反弹。
  贷款利率难有大幅下降
  在存定贷原则下,存款压力不减,成本不降,贷款利率也难以下降。从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在宏观经济增长势头相对良好、金融风险处于大致可控状态下,下半年工作的重心在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决策层和监管层也明确提出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遏制变相高息揽储。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进入二季度后,银行间市场资金较为充裕,但资金市场利率的回落并未有效通过信贷传导到实体经济。市场化的贷款基础利率(LPR)在推出后持续上升,在6月16日达到5.77%的半年中最高水平,较年初上升4个基点。
  连平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存款分流现象较为明显,银行存款实际增长不断放缓,且负债成本有所上升。&货币市场资金充裕并没有改变行业存贷比考核压力较大的局面,存款成本、贷款利率也难以下降。&连平表示。
  &利率市场化的根本目的是降低融资成本,但在利率市场化初期,会出现由于存款竞争加大而导致银行资金成本上升,进而推高贷款利率的情况。&温彬认为。
  近一段时间,监管层连续两次降低率来支持&三农&、&小微&、棚户区改造,又对存贷比考核作出缩小分子、扩大分母的调整,对银行存款压力有所缓释。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利率市场化将加快推进,相应的制度建设也会加快。
  有业内专家认为,下半年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和理财产品收益率随短期利率同步下行,且金融系统内资金流动性提高,下半年银行吸收存款压力将略有减轻。
  &预计下半年贷款利率水平可能略有下降。不过,由于存款增长趋势性放缓、负债成本难以明显下降,贷款利率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很小。&连平表示。
延伸阅读: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之作品,未经融360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书面授权的,注明来源融360。违反上述声明对融360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获取书面授权请发邮件至: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在借款人申请贷款的时候,首先会关注的是否能成功申请到贷款,其次就会关注此次贷款的成本。如果贷款成本过高,对于借款人来讲,肯定是不划算的,甚至可能因为贷款成本过高而无奈放...
贷款涉及到成本问题,如何降低贷款成本呢?以下两招不妨试试。 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 不同的贷款产品的利率不同,上浮的利率也有所不同。比如,消费类的贷款比经营类贷款上浮的少,再比...
无抵押贷款即信用贷款,是指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抵押担保的,以借款人信誉发放的贷款。由于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只需身份证明,收入证明,住址证明等证明材料,银行根据个人信用情况...
当银行、网货等金融机构评估一份信用报告的好坏时,他们主要看什么? 第一,历史逾期情况; 第二,负债情况; 第三,其它。 负债过高,是很多人的一大软肋,是申卡、货款被拒的重要原...
财务上有个资产负债率,百度词条上的注解: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在企...
您可能也感兴趣:
相关专题:
你是否正因为借不到钱而苦恼? 是否在尝试了很...
最近,玩钱哥(公众号:wanqianbuwanqing)发现很多...
从一个贷款中介,看看贷款的圈子有多乱...
近年来,小额贷款遍地开花,其形式多样、种类...
除了买房、买车,一些朋友选择保险来保持自己...
进入3月,正式开启了全国两会时间,经历了201...
12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5%,与上月持平。国...
11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5%,首次回涨。国家...
10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4%,和上月持平。同...
9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4%,和上月持平。同...
融360 - 贷款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5 Ro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日08:50&&&&&&&&
本报见习记者 王好强&&&&&&&&来源:金融时报
  继中小银行前期纷纷大幅上调存款利率后,近日,农行天津分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30%,而工行、建行、中行的天津分行一年以及一年以内的存款利率也已经上浮30%,但两年、三年定期存款利率并未上浮到顶。存款利率的上浮或许能缓解银行的负债规模压力,但负债成本的抬高却不可避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和存款竞争的加剧,尽管央行半年内两次降息,但银行的负债成本不降反升。同时,股市的火爆、货币基金的高收益以及众多新型理财产品的兴起,也倒逼银行负债结构发生调整,而这种调整又进一步加剧了其负债成本的上升。因此,银行在扩大负债规模的过程中,加大负债业务的创新以应对负债成本上升的压力变得刻不容缓。
  负债成本压力日益凸显
  各银行陆续披露的年报显示,绝大多数银行存款成本均较以往有所上升。数据显示,工行去年的存款平均付息率为2.04%,而上一年为1.98%;中行去年的存款平均利率为2.02%,较上一年增加了15个基点。
  实际上,自日以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本利率经过两次下调已经下降0.5个百分点至2.5%。原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也应随之同比下降,但由于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调整为1.3倍,受存款竞争的影响,几乎所有银行都大幅上浮了存款利率。
  从目前情况来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家大型银行的天津分行调整之后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上浮30%为3.25%,较去年11月21日降息之后的3%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此外,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曾提出,如果有机会,存款利率上限也可能放开。如此一来,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银行存款成本进一步上升。
  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专家组预计,金融改革因素将导致上市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少增1.5到2个百分点,全年净利润少增2个百分点左右。
  不仅如此,近年来,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和P2P理财规模急剧膨胀,公众对它们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收益率普遍在4%以上的相关理财产品在进入降息通道的背景下,分流商业银行存款的步伐亦或加速推进,由此,银行总体负债成本攀升的趋势或将持续。
  实际上,负债成本上升的压力已经在信贷增速上有所体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明确表示,银行应充分认识贷款增速回稳的趋势,加快调整发展战略。数据显示,2014年银行业贷款增速降至13.5%,比前五年平均增速下降6.5个百分点。
  负债结构变化明显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在不断推升着银行的负债成本。
  数据显示,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年计息负债余额约为97.8万亿元。其中,负债主要组成部分存款、同业负债和应付债券余额分别达76.4万亿元、18.8万亿元和2.6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5%、32%和40%,占比分别为78.17%、19.21%和2.63%。
  而大型银行的负债结构变化更加明显。根据工行发布的年报,工行个人存款及活期存款全年均仅增长4%,是存款增速较低的主要原因。然而,工行理财产品余额在去年底已接近2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速达到48%的历史较高水平。
  此外,受益于政策利好,预计今年银行同业负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应付债券也将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2015年上市银行的存款、同业负债和应付债券的同比增速分别为8%、30%和35%左右,对应占比分别为74.75%、22.11%和3.14%。
  事实上,上市银行去年二季度数据就已显示出负债成本的攀升之势。其中,存款成本率2.17%,同业负债成本率4.77%,计息负债成本率2.89%。由此不难发现,负债结构中存款增速的降低和占比的减少已经非常明显,而同业负债和应付债券的成本率均高于存款成本率,增速均维持高位,且占比都在不断扩大。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在M2的增长目标定为12%的情况下,宏观层面存款创造难以大幅增长,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完善,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加之2015年资本市场景气度回升,互联网金融加速金融脱媒,使银行的负债结构从活期存款流向更为市场化的同业存款,在众多因素左右下,银行负债成本的提高仍将是大势所趋。
  负债创新刻不容缓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逐步可以利用同业负债、在海内外发行金融债券来筹集资金,对中长期负债的规模和结构进行主动负债管理。尤其是去年以来,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创新已经初现端倪。
  去年,央行同业新规将部分同业存款纳入各项存款,同时规定同业存款不缴纳存款准备金,这无疑提高了商业银行发展同业负债业务的积极性。据了解,截至目前,各商业银行已经公布的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已经超过2万亿元,而且仍不断有银行公布新的发行计划。
  此外,在利率市场化后期,拥有众多网点的大型银行的存款优势在逐步丧失,各家银行在负债业务创新方面也已开展积极尝试。
  以综合化负债产品为突破口、获取资金沉淀的方式正在加速推进。五大行通过大力开展现金管理平台业务为客户提供高效现金管理服务,使客户的日常结算资金留存沉淀成为银行的低成本存款。工行等从单纯经营表内存款逐步转向金融资产的综合管理,这也是整体行业的大势所趋。
  不仅如此,针对互联网金融的负债产品创新也在稳步开展。部分商业银行借鉴互联网企业的经验,针对小微企业搭建线上金融平台,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而微众银行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直销银行模式亦有望得到较快发展和复制。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银行综合负债成本下行幅度有所放缓_凤凰财经
银行综合负债成本下行幅度有所放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总体上看,三季度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继续下行,但下行幅度有所放缓。一方面,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比上升了。在央行温和“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加大了MLF的投放,取消了3个月期限,拉长了久期,提高了银行向央行借钱的成本;另一方面,应付债券项占比上升较快,对应的成本也相对更高。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比继续下降 应收款项类投资2013 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继续大幅上升 MLF 和PSL 的投放使得向中央借款占比上升综合三季报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负债、应付债券和吸收存款四大类有息负债和利息支出等指标变化,本报告认为,9月末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在1.78%,较去年末大幅下降37bp,较二季度末下降 3bp。其中,国有大型银行较二季度末下降3bp至1.62%,较一季度末下降 12bp,较去年末下降 35bp;股份制银行较二季度末下降3bp至 2.06%,较一季度末和去年末分别下行16bp 和44bp;城商行下行 3bp 至 2.26%,较去年末下降 34bp;农商行上行1bp至2.01%,持平于一季度末,较去年末下降 31bp。总体上看,三季度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继续下行,但下行幅度有所放缓。一方面,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比上升了。在央行温和“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加大了MLF的投放,取消了3个月期限,拉长了久期,提高了银行向央行借钱的成本;另一方面,应付债券项占比上升较快,对应的成本也相对更高。⊙华创证券近期 22 家上市银行(包括刚上市的 6 家)三季报都已公布,我们通过分析三季报,对三季度银行的机构行为作出一些解读和分析。资产端:债券投资占比上升,交易盘明显增加从公布的22家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三季度总资产增速较二季度有所提升,从二季度的10.2%上升至11.0%(由于刚上市的6 家银行没有公布去年第三季度资产负债情况,本文增速只包括之前的16家上市银行)。同时,我们也算出资产端主要项目二季度以及三季度增速和占比情况,下面将对每项进行具体分析。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科目占总资产比例继续下降。该科目主要由现金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两部分构成。现金主要为该银行在报告时点的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以及财政性存款等。其中,财政存款为一个会计科目。由于一部分财政存款会存放在商业银行中,商业银行不能随意使用,需要定期缴存中央银行,这部分财政性存款在资产端会被录入到该科目中,与其他资产予以区别。从银行是否可以使用该科目下资金进行其他资产投资的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将该科目划分为非限制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和限制性资产(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财政性存款)两大类。从三季报来看,该项科目占总资产的比例继续下降,22家上市银行总占比从2016 年中报的12.4%下降至12.1%,去年三季度该项占比还高达13.3%。从该科目构成看,三季度占比下降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银行超储规模大幅下降,估计银行超储率从二季度末的2.1%下降至9月末的1.5%-1.6%的水平;另是财政存款的超季节性投放,9月末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政府存款较6月末下降了近 2000亿元 。分银行来看,大部分银行的该项占比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贵阳银行,从14.1%下降 3 个百分点至11.2%;其次是华夏银行(600015,股吧),下降了2.4个百分点至11.5%。目前,该项占比最高的是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为15%和14%;占比最低的是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分别为 7.2%和 8.1%。2.发放贷款及垫款项占总资产比上升。从三季报数据来看,22家上市银行总的发放贷款及垫款项占总资产的比例从中报的 49.4%上升0.3个百分点至49.7%,这一变化与7月后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触底后大幅回升一致。分银行看,该项占比上升最多的是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分别上升了 2.7 和 2.3 个百分点;下降最多的是杭州银行和江阴银行,均为3.7个百分点。目前,该项占比最高的是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为55.0%和54.9%;占比最低的是贵阳银行和南京银行(601009,股吧),分别为29.1%和 29.9%。3.债券投资项:可供出售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提高,持有到期投资占总资产比例下降。债券投资共有三个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及持有到期投资。从三季报看,22 家上市银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继续上升,在二季度上升0.5 个百分点基础上,三季度再次上升了0.8个百分点至7.6%;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提升0.2个百分点至1.9%,两者合计上升1个百分点;持有到期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在二季度大幅上升 0.5个百分点后,小幅回落 0.1个百分点至10.9%。分银行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上升最多的是江阴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上升6.7和 3.7 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高的是宁波银行(002142,股吧)和江阴银行,分别为35.1%和24.2%;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上升最多的是兴业银行和无锡银行,分别上升3.9和1.4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高的是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为7.1%和3.5%;持有至到期投资占比下降最多的是江阴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下降了3个和1.1个百分点;上升最多的是民生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上升了1.5 和1.1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三季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的大幅提升,反映了市场交易盘明显增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商行和农商行,这与市场反映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在目前债券绝对收益率处于较低水平情况下,机构只有通过增加交易盘来获取资本利得来赚取超额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占比小幅下降,可能与地方债发行大幅下降有关。三季度,地方债共发行1.5万亿元,较二季度的2.6 万亿元发行规模下降了1.1 万亿元,且总资产增速也在上升,但持有到期投资占比仅下降0.1个百分点,说明银行配置了很多非地方债,整体的配置需求依旧较大。4.同业投资:存放同业以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下降,拆出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存放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占总资产的比例从二季度末的2.8%下降至2.5%,回到去年底水平;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继续下降,从二季度末的1.9%下降至1.4%,较去年底下降了2个百分点;拆出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从二季度末的 2.2%上升至 2.4%。分银行来看,存放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占比下降最多的是无锡银行和贵阳银行,分别下降3.3和2.3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高的是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和江苏银行,分别为13.9%和6.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下降最多的是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下降4.9和1.5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高的是华夏银行和北京银行,分别为7%和3.4%;拆出资金占比上升最多的是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和华夏银行,分别上升1个和0.8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高的是交通银行和北京银行,分别为5.2%和 4.6%。整体上看,银行同业投资呈现存放同业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下降、拆出资金占比上升的局面,买入返售占比继续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量从二季度的6750 亿元下降至650亿元,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票据监管带来的票据投资的下降;而同业存放占比下降、拆出资金占比上升,可能是季节性因素,二、三季度银行报表经常出现类似分化情况。5.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总资产比例下降。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从二季度末的8.1%下降至7.8%,为2013年来占比首次出现下降。分银行来看,占比下降最多的是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下降3.6和3.4个百分点;上升最多的是民生银行,上升了3.9个百分点至 19.1%。目前,占比最高的是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为34%和26.4%。纵观22 家上市银行的资产端变化情况看,资产端变化最大的是可供出售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两者占比合计上升了1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目前债券收益率较低,银行通过增加交易盘来获取资本利得。在地方债发行规模大幅下降且总资产增速上升的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仅下降 0.1 个百分点,反映整体的配置需求依旧较强;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项占比受超储规模大幅下降以及财政存款的超季节性投放影响而出现下降;发放贷款占比回升,与三季度金融数据的表现一致;买入返售占比下降主要是逆回购净投放量大幅下降,同时也可能是受票据监管影响;拆出资金和存放同业可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升一降。负债端:同业存放占比下降,其他项占比均小升我们也计算了负债端主要项目二季度以及三季度增速和占比的情况。其中,总负债增速由从二季度的 9.9%上升至 10.6%。1.吸收存款项占总负债的比例小幅回升。观察22 家上市银行三季报的负债端数据,吸收存款科目占总负债的比例小幅回升,从二季度末的 73.5%回升至 73.8%,可能是由于贷款占比上升派生存款,造成存款占比也出现小幅回升,在一季度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分银行来看,吸收存款占比上升,主要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其中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占比上升最多,均为上升了 1.6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高的是农业银行,占比为 84.5%。2.应付债券占总负债的比例继续上升。三季度应付债券占总负债的比例继续上升,从二季度末的4.4%上升至4.9%,创历史新高,该项占比不断提升与同业存单发行纪录在该科目下有关。根据统计,三季度同业存单发行量为3.7 万亿元,较二季度增加了5000 亿元。分银行看,占比上升最多和占比最高的都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其中,三季度占比上升最多的是民生银行,上升了3.3 个百分点;其次是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均上升了2.6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高的是杭州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为22.1%和 15.5%。3.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总负债的比例小幅上升。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总负债的比例继续小幅上升,从二季度末的1.8%上升至1.9%,该项占比的上升原因主要受到了三季度MLF净投放了1600 亿元左右,同时 PSL 余额增加了近 2500 亿元等影响。分银行来看,占比最高的是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分别为 5.2%和 4.2%;占比最低的依旧是工商银行,基本为 0。从变化情况来看,交通银行和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分别上升 2 个和 0.6 个百分点。下降最多的是中国银行和平安银行,均下降 1.2 个百分点。4.同业负债:拆入资金和卖出返售占总负债比例小幅上升,同业存放占总负债比例大幅下降。同业负债方面,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占总负债的比例均小幅上升。其中,拆入资金占比从二季度末的2.1%上升至2.2%,卖出返售占比从1.5%上升至1.7%。同业存放占总负债的比例则大幅下降,从二季度末的12.2%下降到11.2%。分银行来看,拆入资金占比上升较快的是城商行,其中杭州银行和江苏银行占比分别上升3.7和1.9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高的是华夏银行和杭州银行分别为5.2%和 4.8%;卖出返售占比上升最多的宁波银行和常熟银行,分别上升了4.7和 3.4个百分点。目前占比较高的主要是农商行,其中江阴银行和常熟银行占比分别为15.2%和 8.2%。国有大行占比相对较低;同业存放下降最多的是宁波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下降5.1和 3.2个百分点,目前占比最高的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其中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占比分别为29.3%和 22.2%。综合来看,除了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占比出现大幅下降外,负债端其他项均有所回升。其中,受三季度同业存单发行量大幅增加影响,应付债券项明显上升;贷款占比上升派生存款,使得吸收存款小幅上升。由于MLF的净投放和PSL的投放,向央行借款占比小幅上升;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占比上升,银行依然通过同业负债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执笔:屈庆)
股市早报,投资前瞻,涨停预测,牛股捕捉,尽在微信号【凤凰证券】或者【ifengstock】盘后剖析A股走势,指点明日走势,请关注微信号【复盘大师】或【fupan58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证券官方微信
播放数:4351
播放数:3328
播放数:1809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