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征nba奢侈税品税和nba奢侈税税

中国应该开征奢侈品税
作者:安邦咨询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让全球侧目。高盛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据高盛预测,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中国人口将从4000万上升到1.6亿。而正热火朝天的上海国际车展将中国富人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这次车展上,占据鳌头的是高达1.5亿元人民币天价的“购车套餐”。该“购车套餐”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全镀金加长劳斯莱斯幻影、最顶级翡翠、爱马仕铂金钻扣鳄鱼皮限量款包、瑞士公务机双人羊胎素生命之旅。有媒体调查发现,四部分拆开计算,这款天价套餐最多价值5000万。而令人惊奇的是,竟然已经有三个鄂尔多斯客户表示了兴趣。
  在安邦研究人员的内部讨论中,这种不顾商品实际价值,盲目追求差异性、稀缺性,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消费心态引起了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的极大忧虑。在他看来,很多天价奢侈品其实就是在普遍版本上搞一些博取嘘头的包装,然后来中国吸金。例如,有的商品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但就是大幅涨价,如钻石等。理由全是编造出来的,或者刻意突出的。在上述“购车套餐”中,厂商的经验是“先生买豪车,太太大多会反对”,因此专门设计出1/3价格为豪车、2/3为女士消费项目的套餐,可谓皆大欢喜。此外,还有一些奢侈品本质未变,只不过弄上了新的包装,如给奔驰车粘接上假钻石,亮晶晶的,凸显奢华,当然价格也是天价了。2004年,Rolex曾推出了一款有着绿色表圈的Submariner,在拍卖行,价格至少比零售价高出25%。而当需求与产量平衡之后,价格便比原价低了很多。而标准版的Submariners腕表却没有贬值的迹象。当然,还有的手法就是内里不变,但型号改变,如911型改成991,稍微动动,声称新款、新型,立即又是卖出天价。陈功调研发现,种种类似的市场“手术”,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中国上演。  实际上,这是国际奢侈品公司看到中国“钱多人傻”而刻意设计的圈钱行为。麦肯锡就曾在研究报告中作出这样的建议:“中国奢侈品购买者往往比西方人的手笔更大,中国人很讲究拉关系,因此奢侈品公司不能根据北京有钱人的总数来决定北京门店的数目,而应该开更多店面。”另一份报告更指出,尽管美国仍然是奢侈品消费大国,但销售往往向价位较低的引领型奢侈品行业倾斜,而中国的消费者则专买最贵的奢侈品。  面对如此的财富外流,中国可以在政策上加以“修正”。在我们看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加大奢侈品税的征收力度。但不知为何,竟然有报道称,商务部和财政部正在研究下调部分商品的进口税率,而一些奢侈品赫然在列。据称,此政策的理由是为了不让奢侈品因高关税而远走境外。一些国际市场研究机构也在鼓噪:不能让肥水流入外人田。在我们看来,这相当于联手为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做局”。  目前来看,反对加征奢侈品税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会抑制消费、转移消费等方面。但这无法回应一个事实:一个人均收入不及美国1/14的国家,却消费了全世界1/4份额的奢侈品。为什么不能开征奢侈品税?对于“肥水流入外人田”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携带入境的奢侈品进口税进行调整来解决,根本不成为下调税率的理由。更何况,开征奢侈品税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现社会公平。看看台湾吧,他们已经走在了前面。台湾15日通过“特种货物及劳务税条例”(奢侈税),未来300万新台币以上汽车等特种货物将课10%奢侈税,1年内转手房屋或土地,则课15%奢侈品税。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对华而不实的奢侈品加征高额税收,在现阶段可以起到有效防止财富外流、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陈功指出,对奢侈品交易,应该遵循“买不买随便,卖不卖随便”的原则,而且鼓励多买多卖,只要你缴税就行!在征收环节上,在进口商品时就可以加以预扣,商品出关或是售出后再结税。在应征税奢侈品上,应以进口大件为对象,如飞机、游艇、钻表和豪华轿车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将本文分享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04/21 00:0104/19 10:5804/19 08:0204/19 07:3504/19 01:2204/19 01:2204/18 15:4504/18 10:39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我们真的需要奢侈品税吗? : 经理人分享
我们真的需要奢侈品税吗?
Managershare:奢侈品税收不收,怎么收,在全球国家都经历着激烈的争辩,开征奢侈品税到底有什么困难?奢侈品税征背后的矛盾该如何解决?或是,我们真需要征收奢侈税吗?奢侈品消费大国奢侈税和奢侈品消费税是作为政府调节生产消费和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手段之一,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在美国,对奢侈品征税不赞成的呼声很高的正好不是百万富翁们,而是普通人民老百姓。在上世纪90时代,美国议会曾针对游船、个人飞机、宝石、皮草等高档消费品征收奢侈品税,但后来发觉效果与预先期待的出入非常大。不赞成者不是富人,而是出产奢侈品的工人。因为需要减损,奢侈品牌公司着手减员。这些行业的职员大部分本来就是归属财政帮忙的对象,反受其害。最后美国议会又只得消除了奢侈品税。美国规定,对价格超过3万美元的汽车加征10%的奢侈品税。瑞典的消费税一般是20%至25%左右,对政府不鼓励消费的一些商品,如奢侈品等,税后价格可能翻几番。在日本,如果人们在餐馆吃饭超过一定标准后必须交奢侈税,以避免人们大吃大喝,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正是这种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的国民素养在一定程度上铸造了今天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早在1994年,我国开始对烟、酒及酒精、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烟花、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11类商品征收消费税(Excise&Tax)。时隔12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从日起对消费税制进行调整,取消了“护肤护发品”税目,调整了白酒、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等部分应税消费品的税率,并新增了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奢侈品税目。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让全球侧目。高盛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据高盛预测,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中国人口将从4000万上升到1.6亿。尽管美国仍然是奢侈品消费大国,但销售往往向价位较低的引领型奢侈品行业倾斜,而中国的消费者则专买最贵的奢侈品。劫谁的富?济谁的贫?支持征收奢侈消费税的人多认为,通过对奢侈品征税,让富人的消费转化为对国家税收的支持,以此补贴给其他社会公众,既能使税收功能得到更公平的体现,有效抑制奢侈性消费,同时对解决日益加大的收入差距问题、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一些人眼里,对奢侈品征税就是“挖富人的钱”,“劫富济贫”,实现所谓的社会公平。对于开征奢侈品税是否真的可以遏制国人奢侈品消费爆棚现象则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巨资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钱。”一位房地产分析师对记者直言,在他看来,花大钱消费的多半是成功人士,面对那区区的几千块“奢侈品税”,他们完全不介意。还记得电影《大腕》当中的经典对白么?“我们做房地产的,不卖最好的就卖最贵的。”这样的台词在当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是现在看来,其中的对话有一部分已经成了中国人真实消费理念的写照。在英国的香奈儿店工作的Betty告诉记者,一些从中国大陆来的富人,进到店里以后,不问哪个是这个季节的最新款,而是不加思索地问“哪款是最贵的”。“他们似乎习惯了不买最漂亮的,而是选择价格最贵的。”Betty说道,“他们(中国买家)几乎不介意价格,只是觉得昂贵的必然是最好的。”豪华车商人张大伟也认为,真正开征奢侈品消费税,对买车的消费者们影响也不会太大。就像2008年开征大排量车消费税一样,当时引发一轮大排量车集体涨价,但涨完价后也就缓了几个月,消费者适应了涨价的现实,该买还是买。路虎捷豹经销商李先生对记者坦言,买得起豪车的人,不会在意这一笔税费,如今市面上一款车型加价几十万元的情况非常多。“而且越是有钱的人购车的心理是越豪华越奢侈的东西,越是想买,因为这样会更有面子。”李先生说。“奢侈品税并非是什么‘劫富济贫’的行为,奢侈品税虽然会让收入较高的人群在购买奢侈品时支付更高的费用,但是贫穷的人并不会因此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奢侈品税更大一部分会被政府作为公务费用。”郭凡礼说,征收所谓的奢侈税虽然对政府有利,但是对该国群众,以及经济的长远发展却有阻碍作用。“而且,征收奢侈品税阻止奢侈≠节省和社会公平。”杨盼盼认为,普通老百姓对征收奢侈品消费税大部分是支持的,他们因为这个而取得了一定的心理均衡。但是,一个富人肯定比一个穷苦的人对社会形态的贡献要大得多。“‘劫富济贫’的话,某些程度上会有点不公平。有些富人的财富也是他们自己的辛苦工作换来的。”杨盼盼说。什么算是奢侈品?奢侈品行业专家、英国布莱顿大学高级讲师保拉·舒克拉表示,最初,低收入者买不到,而精英们能买到的东西就是奢侈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原有奢侈品行列中诞生了一些被称为“可获得的奢侈品”或者“大众奢侈品”的新门类,这些产品针对中产阶层。符合舒克拉这一定义的一个例子便是汽车。20年前,个人买车无疑很奢侈,而现在,“有车”已是跻身中产阶层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另一方面,中档车市场并没有影响到高档车作为“奢侈品”的地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税专家葛长银也表示,奢侈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商品已经由奢侈品变成了中档商品甚至普通商品,而奢侈品消费划分也不见得就是买东西,比如打高尔夫球等。中国如此,美国也一样。美国刚斯特律师公司税务专家马丁·普瑞斯表示,奢侈品的定义是一直在变化的。在美国,电话曾经属于奢侈品,人们要为拥有电话的“奢侈”行为交税,而现在,没人觉得电话会是奢侈品。正如舒克拉所言,随着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市场不断地渗透,要定义“奢侈品”将变得越来越难。也因为如此,我国官方没有专门的“奢侈品税”,而是针对不同的商品,依据各自的特性在税率上进行区分。如我国海关税则中,对“高档手表”的界定为“价格在1万元以上”;进口轿车的税率划分则是依据发动机排气量,排气量4升以上的车型税率高达40%,3到4升的车辆也有25%的税率。这也符合国际通用做法,实际上,国际上专门征收“奢侈品税”的国家寥寥无几,像印度,虽有“奢侈品税”的税种,但这个税种是针对高档酒店征收的。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夏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或征收奢侈税 超豪华车市场再遇利空 |豪华车|奢侈品|消费税_新浪时尚_新浪网
或征收奢侈税 超豪华车市场再遇利空
  进入5月下旬,一则有关“6月1日起购买170万元以上豪车需缴纳20%的奢侈税,与购置税一并在上牌时收取”的消息令豪华车市场神经紧绷。目前坊间传闻的征税车价有两种说法:170万元以上、180万元以上。更多的说法称是“对扣除增值税后价格在17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暂定征收20%的奢侈品消费税”。
  进入5月下旬,一则有关“6月1日起购买170万元以上豪车需缴纳20%的奢侈税,与购置税一并在上牌时收取”的消息令豪华车市场神经紧绷。目前坊间传闻的征税车价有两种说法:170万元以上、180万元以上。更多的说法称是“对扣除增值税后价格在17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暂定征收20%的奢侈品消费税”。
是否应该征税?
  如今6月1日已过,相关办法并未出台,但相关预期却并未减弱。汽车行业相关人士透露,这一政策财政部正在制订之中,最后可能会征集民意。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对于目前按排量征收的乘用车消费税,存在进一步细化和调整的讨论范畴。
  如果相关政策能够年内出台,那么此番豪华车消费税调整距离上一轮2006年的消费税调整为7年时间。对此,主流豪华车品牌有点“无动于衷”;但超豪华车品牌严阵以待,急寻对策。
  为何超豪华车着急?事实上,如果按照上述消息征收奢侈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超豪华车市场。更为确切地说,这对于宾利、劳斯莱斯等超豪华车品牌的影响不小,一旦开征20%的奢侈品消费税,或将令“透支”消费的超豪华车市场再遇利空。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超豪华车在华销售就遭遇了“减速带”,去年末市场增速更是大幅回落。今年第一季度,超豪华车细分市场销售同比下滑35.19%,仅为915辆。
  消息一出,各方观点不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曾向媒体表示,从产品种类角度而言,豪华车的存在具有合理性。“豪车的作用是给少数富人,而家用车性价比适合普通老百姓”,董扬认为,当前豪华车销量明显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党政机关提倡节约,以及去年库存过多。同时,董扬指出,豪华车的消费包含二次收入分配,因为豪车征税比一般车高。按照当前的税率,一辆170万元的豪车要交40%的消费税,另外还有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和10%的购置税。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此番对豪华车征“奢侈税”,或许有利于打压社会追逐“奢侈”的风气,改变国人“惟名是从”的消费风气。
事实上,超豪华车是否应当征收奢侈税仍在讨论中,不过在立法上或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中国1994年开征的消费税中,就有针对高档豪华车的内容。这个税种的征税对象比较窄,只有游艇、高档手表、高尔夫球及球具、大排量汽车、实木地板等14种商品,而像豪宅、高档家具、高档服装等更符合所谓“奢侈”定义的消费品却没有涉及。消费税也没有在流通环节上征收,更没有设置为价外税。因此,有观点认为明确设置奢侈品税和对奢侈性消费征税极为必要。也有观点认为,除了两种值得警惕的奢侈消费外,一般所谓奢侈消费对社会无害,根本没有必要予以限制。
  可以说,政府对高价豪车额外征税,目的当然是要抑制其消费。但个人认为,对奢侈品是否限制主要看两种情况,一种是,这种消费是不是让社会承担成本,比如大量消耗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形成浪费,或排放污染,危害他人,对这类情况可以用税收予以限制,现在也确有类似税收;另外一种情况是,这种消费由谁买单,目前疯狂的公款消费是公职人员奢侈,纳税人买单。
  单纯从消费高价豪车来看,不能断定就是浪费或过度消费,豪车体现着人们富裕起来后的某种心理需求,富人一掷千金,真正受惠的是生产者、销售者,但这都是在两厢情愿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其实是一种比征收重税更加温和的调整收入分配的方式。
  170万元以上的豪车,在主流豪华品牌当中占比并不大,在华一年总销量也不超过5000辆。对这么小的细分消费群高额征税,实际上并不能为市场和社会带来什么价值。反而是2009年对汽车消费税的调整,对调节汽车消费结构、营造节能减排汽车社会有一定积极意义。单就以价格来划分是否奢侈、是否浪费,有欠公允。普通老百姓向往开上豪车,富人们追逐豪车,只是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正常追求而已。
编辑观点:进口豪华车该不该征奢侈品消费税?
  隋立平:虽然目前进口车的关税仅为新车到岸价的25%,但由于其他税种、税率的调整,进口车的综合税率并没有让消费者得到太多实惠。而通过发动机排气量划分不同税率(有待商榷)的消费税本身就已经对多数“豪华车奢侈品消费税”所涉及的车型价格起到了调控作用,新增加的税种会给人留下重复征税的感觉。另一方面,无论“豪华车奢侈品消费税”的起征点是扣除增值税后价格170万元还是180万元,对高档豪华车市场所能产生的影响都非常有限,真正受到影响的只有少数几个顶级豪华品牌以及部分豪华品牌的部分车型。换句话说,“豪华车奢侈品消费税”触及的只是少部分人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应该向这一部分消费群体施以更高的税率,所谓的“公平”并不一定因为多数人或少数人的问题而显得“公正”。总之,别把汽车消费当成“唐僧肉”。
  苏晓:如果我买得起一台售价超过170万元的豪华轿车,我会因为这款车要加价20%而感到无法承受吗?我想从经济的角度显然不会,但问题是为什么要对我的消费行为进行显然带有“惩罚”性质的征税?它的依据在哪里?进口汽车的关税是按照汽车的排量进行征收的,车的排量越高,征收的税率就越高。换句话来讲,购买一台价格超过170万元的进口车,消费者本身就承担了更多的关税,那么在价格已经明显超出普通进口车之后为什么依然需要缴纳“奢侈品税”?这让人不禁有一种被重复计税的感觉。诚然,对奢侈品进行额外征税在全世界都很普遍,但任何征税行为都应该“师出有名”。如果只是单纯的“均贫富”,而无法对汽车消费市场起到好的引导或者调控作用,那么这项税收政策显然无法得到普遍认同。
  丁丁:许多对欧美汽车市场略有了解的人都忍不住吐槽:中国的豪车价格几乎是美国的3倍、欧洲的2倍。如此高价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高税收。诚然,在当下中国,貌似有充分理由对豪车及其富有消费者征税,颇为流行的仇富心态让这样的征税行为看上去没什么不正常。然而,高税收除了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之外,事实上对谁也没有好处:购车者付出了更多的成本,汽车公司当然捞不着好,汽车文化的发展因此变得畸形,而本土汽车品牌也完全没有从这样的税收政策中获益。现在需要讨论的不是“进口豪华车该不该征奢侈品税”,而是“如何清理眼下已经加诸进口豪华车乃至所有汽车身上的各种显在和潜在的税费”。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国豪车市场乃至整个汽车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郑烨:在汽车已经成为一个工薪阶层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后,花上几百万元买车已经成为车主经济实力的体现,而非简单的代步工具。所以不管起征点是定在扣除增值税后的170万元还是180万元,在我眼中都算是一个不低的起征点。因此我认为,奢侈税的征收并不会影响那些豪华车品牌的销量,因为消费群体不差钱。而且面子需求在中国永远没有衰退过。当然,我也有个疑问:豪华车的定义难道仅仅参考价格吗?如果这样,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不难解决避税问题。
  何扬帆:进口豪华车该不该征奢侈品税?我们先得搞清楚到底什么才能被算作是进口豪华车。现在很多厂商张口闭口就把自己向着豪华车方向靠拢,这么说来这些品牌都该增收奢侈品税?现在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售价超过17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豪华车,需要额外收取20%的奢侈品税,这么算下来一台车要征收34万元的税,光收的税已经能够给普通老百姓买一台像模像样的车了。不过话说回来,能够买得起170万元车的主儿,他们真正在乎这些征收的税吗?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只是少给老婆买一只爱马仕鳄鱼皮的Birkin罢了,而关于征不征税的问题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购车者,所以想用征税来缩小所谓的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根本没有意义!我觉得大家的呼声更多在于如何降低进口关税而不是征收奢侈品税吧。
电话:400-690-0000&&|&&&&|&&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你闺蜜的不时髦已经成了你们友情的绊脚石,你迫切地觉得……
李宇春在刚出道的时候也是没有注意结合自己的女性气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奢侈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