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知道分布式记账本技术有哪些?

传统记账和分布式记账的区别_百度知道
传统记账和分布式记账的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复式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两相等。分布式记账法:一笔交易,全部记录
学会计 有方法
主营:会计 财务信息咨询服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独家 | 工信部周平:为什么要区别分布式记账和区块链?判断其应用有哪些维度?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在金融科技领域,区块链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分支,而与此同时又常见于行业面前的概念是——分布式账本。他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行业应该如何运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国家层面对此有何指导,在帮助行业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些都是从业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5月11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区块链初创公司灵钛科技合办的“区块链在中国的应用与产业发展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区块链在会计、能源、支付等行业的应用创新,以及监管问题展开。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工信部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博士在主题演讲中,就对上述问题做了解释。
周平博士指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区块链的定义是,“在对点网络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和管理事务处理的模式;其中事务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可信数据的产生、存取和使用。”
其中,成本和利益驱动是IT应用的原则,然而,虽然区块链确实有它的好处,比如可以用区块链本身来建立更有效的信息机制、优化流程等等,但是现在区块链在整个金融行业,传统的核心业务应用起来还不太成熟。因为从技术驱动的角度来讲,“对于CIO来讲,如果使用一种新的技术对效率提升没有帮助,就难因此作出决策。所以总体来看,利益驱动这一方面,竟从哪一点切入进去说服用户,这个是大家要去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周平博士演讲精华,雷锋网AI金融评论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我今天讲的主题除了提到区块链这三个字之外,还在后面加了一个尾巴,叫分布式记账技术,简称为DLT——有些同行把它翻译为分布式总账技术,或者是分布式账本技术;但是我们前期和国家标准沟通,把它翻译为分布式记账技术比较好。
但是相对于区块链来讲,DLT还是处在萌芽阶段,还没有明确的边界范围的界定。所以我今天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为什么是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第二个,怎么样判断应用层面的问题;第三个,工信部将从哪些方面服务行业。
为什么是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而不仅仅是区块链?
新技术特征:重构和融合
关于第一个特征,到今天为止,新一代信息技术还是一个最好的风口;此外,现在的新技术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前我们强调的单一技术,比如说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虚拟化,但是到云计算之后,不再关注于技术本身,而关注于如何将多种技术进行组合,来进行模式上的重构。
第二个特征是融合问题。以前的IT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底层,到今天为止IT本身已经和各行各业完全融合到一起,所以未来的组织就是一个IT组织。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融合发展有三个比较典型的概念,或者比较大的应用,第一个叫工业互联网,第二个是信息物理系统,就是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如何用IT融合起来;第三个叫产业互联网,必然从2C延伸到2B,这是一个观点。
区块链和DLT的关系
这样的话我们判断新技术的思路就要发生改变,我们用“四新”来总结应用和监管,或者在这个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包括:
新概念。很多新概念层出不穷,比如近来针对物联网的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抗衡的雾计算;
新技术。新的概念必然催生新的技术。
新业态。对会计行业来说,切入点不在新概念、新技术,而在新模式——如何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我们会计的业务模式,这我们的第一个切入点。在此基础之上才是业态的问题,比如未来的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的在线化。
比特币与区块链发展的背景
比特币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东西,就是货币,而现在大家对区块链争议比较大的是“去中心化”这四个字。我们研究之后发现,它和货币的发展历程完全吻合:从去中心化、中心化又到去中心化的发展历程。刚才提到的数字货币我们在金融行业叫M0,还没有到M2这个层级。
关于区块链产生的背景,如果《比特币点对点的现金系统》这篇论文当时是实名发布的,今天我们就不用讨论区块链了,它一出来必然是扰乱市场。比特币的产生是金融本身存在过渡的贪婪,又是一个金融的风口,另外互联网的普及毫无疑问是比特币产生的基础。如果退回十年前,互联网发展没有那么普及,数据中心的布局发展也没有那么广泛,比特币推广起来也没有那么快。
官方的角度看“什么是区块链?”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区块链是这样的定义:
在对点网络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和管理事务处理的模式;其中事务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可信数据的产生、存取和使用。
第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区块链是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表面形式上是一个数据库系统,没有那么复杂。而它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关系,我们也做了一个归类:
比特币只是区块链应用的一种场景,或者说比特币是区块链最成功的应用,但是比特币的应用和我们传统的金融应用是两回事,因为它现在全网的账本同步需要的时间是十分钟,而传统金融不可能那么长时间。
第二,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应用比区块链技术还要大。
一旦提到区块链应用,大家就有几个问题:
传统的IT都是从分布式到集中,而区块链出来之后,它倡导的方法又是从集中向分布式。所谓的去中心化是技术层面的,很多专家都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技术层面的去中心化,而不是去监管的这种理念。所以在这种场景之下,不可能把传统的应用全部颠覆掉,重新搭一套,这不现实。
分布式记账技术和传统会计学的技术是吻合的,而区块链倡导的这些特征是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实现的。所以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由小到大的分类方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从文字上来准确描述它,就是区块链与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共同点是系统的账本是由网络中多个参与者集体进行校验和维护的,使得账本在网络中的单一参与者被操纵、攻击或失效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定及不可篡改的状态。
而从架构上来看,从工信部来讲,我们肯定要回答什么是区块链系统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底层的基础层、中间的核心层和服务层,以及上面的用户层,和开发、运营、安全、审计和监管的结合。
从目前国内我们所得到的数据来看,现在70%的系统解决方案符合这个架构。但它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我们当然也希望未来两三年国内就有厂商能够提供一套能够完全映射这个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
公有链、专有链和联盟链
从类型上来讲,有公有链、专有链和联盟链。
第一个问题是,其实现在区块链在整个金融行业,传统的核心业务应用起来是不太成熟的。
第二个问题,行与行之间的清算结算是可以应用的,但是基于体制问题,跨行应用区块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现在金融行业集中精力在攻票据的交易和管理这个领域。
这些类型区块链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一个是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之下的基础设施的能力,这和云计算当中的S比较相似;
第二个是数据的能力,特别是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共享和数据的开放;
第三个是应用,其中在数据这一块现在有些地方就在做,现在国内做大数据比较积极的贵州贵阳,就在推区块链在政府数据的共享开放当中的应用。
从传统的应用来讲,可以用区块链的技术来改变传统会计服务的模式。另外区块链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源,这个行业流行一句话,就是所有的不开源都是耍流氓。
目前全球开源的派系比较多,我做了一个分类:一类是做模块化和标准化,有四个方面——Cello,区块链开发的Fabric,DL开发的Lroha,Sawtooth。
区块链的标准问题
最后一个是标准化方面,ISO/TC307在去年成立了一个大的标准技术委员会,4月3日到5日委员会开了第一次全会,回答一个问题:区块链和新的信息技术到底什么关系;第二个问题是区块链本身到底是什么。
ISO现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叫术语工作组;另外成立了五个研究组:
第一个是参考架构、分类和本体研究组,这个研究组是美国牵头,中美配合,最主要的事情是——我们未来要去研究和关注的本体,就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来回答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所以这件事情的信号是,以后我们要推应用的时候要认真地思考和分析。
第二个是用例研究组,区块链到底在哪些场景下可以来用。这个组在成立的过程当中,德国和日本之间有不同意见,因为德国提出了一个工业区块链,提的背景是在工业4.0这种场景之下,区块链怎么在智能制造、产品追溯、管理层面的应用。
第三个是安全和隐私研究组。实际上这是一个悖论,区块链声称自己对隐私是保护的,但在应用没有成熟的时候,安全和隐私方面会产生相互矛盾的地方。
第四个是身份识别研究组。
第五个是智能合约研究组,这个有点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认为智能合约不是必须的,但是ISO认为智能合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区块链应用中非常典型的一个部分。所以ISO这个事情大家都可以在官网上追踪它的最新成果。
区块链如何应用到IT层面?判断的维度有哪些?
首先,从利益角度来看,运用云计算的原则是成本驱动,因为云计算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使用大数据的核心原因是价值驱动,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把你的数据变成资产,说不定未来还能挣钱。
但是区块链有几个问题:
第一,说它是价值互联网,这个层面太大,这是国家层面的事情。
第二,说它是颠覆式创新,颠覆就意味着代价,意味着风险,把传统的架构全给改了,代价有多大、成本有多高,这个我们不知道。现在数据显示,工业行业下,同一件事情用区块链和不用区块链的成本是在20-40倍,就是可能原来只需要花1万块钱,现在可能需要花20万,这就会让用户望而却步。
第三,数字资产交易安全性。我们第一次开征求意见会的时候,请了工行、农行、外汇交易中心,当时问了两个问题:用区块链现在的系统怎么办?用区块链现在的数据怎么办?难道我不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系统就不行了吗?这个大家不可能承认。整个金融行业的IT只有一件事——心功能就是保证资产交易的安全。
最后一个就是不可篡改和可追溯。它的场景相对来讲还是有限的,所以总体来看,利益驱动这一块究竟从哪一点切入进去说服用户,这个是大家要去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技术驱动。区块链多种技术的组合,密码算法、分布式数据库,这些技术的组合。从技术驱动的角度来讲,国内有很多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但对于CIO来讲,如果使用一种新的技术对效率提升没有帮助,就难因此作出决策。但是区块链确实有它的好处,比如可以用区块链本身来建立更有效的信息机制、优化流程等等。
区块链应用的挑战
所以我们用区块链也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个是公权力和公信力的问题。
第二个是隐私安全。比特币这张网究竟谁有动力去攻击它,信息安全和隐私挑战也是存在的。
第三个是多种技术并驾齐驱,孤岛问题依然是严峻挑战。这个行业对数据库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IBM、微软,这几家的标准叠加,但是日期都是各有各的表示方式,未来相当于又用了一种新技术,又造了另外一种新的孤岛。作为信息化在今天来讲,这个事情是比较忌讳的。
下一步,工信部以及行业要解决什么问题?
未来的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第一个标准很快就发布了,接下来我们要推动国内的区块链建设,我们不是关注底层技术,所以我们从哪里切入呢?从应用开源切入。总的来说未来要解决几个问题: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有了标准之后我们要回答区块链技术到底怎么用?所以今年我们也会发布一个区块链应用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个问题是核心技术攻关的问题。
第三个是标准体系,其实在中国来讲最核心的就是怎么样把生态构建起来。
最后,在国际这个层面怎么去加强交流与合作,对我们来讲也是第一次往外走,在整个IT行业还是一种新的尝试。
这是我们未来的几个工作。什么是分布式记账_百度知道
什么是分布式记账
什么是分布式记账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布式账本技术产生的算法是一种强大的、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它有机会变革公共与私营服务的实现方式,并通过广泛的应用场景去提高生产力。分布式账本,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可以在多个站点、不同地理位置或者多个机构组成的网络里进行分享的资产数据库。在一个网络里的参与者可以获得一个唯一、真实账本的副本。账本里的任何改动都会在所有的副本中被反映出来,反应时间会在几分钟甚至是几秒内。在这个账本里存储的资产可以是金融、法律定义上的、实体的或是电子的资产。在这个账本里存储的资产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通过公私钥以及签名的使用去控制账本的访问权,从而实现密码学基础上的维护。根据网络中达成共识的规则,账本中的记录可以由一个、一些或者是所有参与者共同进行更新。分布式账本技术有潜力帮助政府征税、发放福利、发行护照、登记土地所有权、保证货物供应链的运行,并从整体上确保政府记录和服务的正确性。在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NHS)里,这项技术通过改善和验证服务的送达以及根据精确的规则去安全地分享记录,有潜力改善医疗保健系统。对这些服务的消费者来说,这项技术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潜力让消费者们去控制个人记录的访问权并知悉其他机构对其记录的访问情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工信部周平:为什么要区别分布式记账和区块链?判断其应用有哪些维度?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在金融科技领域,区块链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分支,而与此同时又常见于行业面前的概念是——分布式账本。他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行业应该如何运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国家层面对此有何指导,在帮助行业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些都是从业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在5月11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区块链初创公司灵钛科技合办的“区块链在中国的应用与产业发展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区块链在会计、能源、支付等行业的应用创新,以及监管问题展开。据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工信部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博士在主题演讲中,就对上述问题做了解释。周平博士指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区块链的定义是,“在对点网络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和管理事务处理的模式;其中事务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可信数据的产生、存取和使用。”其中,成本和利益驱动是IT应用的原则,然而,虽然区块链确实有它的好处,比如可以用区块链本身来建立更有效的信息机制、优化流程等等,但是现在区块链在整个金融行业,传统的核心业务应用起来还不太成熟。因为从技术驱动的角度来讲,“对于CIO来讲,如果使用一种新的技术对效率提升没有帮助,就难因此作出决策。所以总体来看,利益驱动这一方面,竟从哪一点切入进去说服用户,这个是大家要去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周平博士演讲精华,雷锋网AI金融评论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我今天讲的主题除了提到区块链这三个字之外,还在后面加了一个尾巴,叫分布式记账技术,简称为DLT——有些同行把它翻译为分布式总账技术,或者是分布式账本技术;但是我们前期和国家标准沟通,把它翻译为分布式记账技术比较好。但是相对于区块链来讲,DLT还是处在萌芽阶段,还没有明确的边界范围的界定。所以我今天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为什么是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第二个,怎么样判断应用层面的问题;第三个,工信部将从哪些方面服务行业。为什么是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而不仅仅是区块链?新技术特征:重构和融合关于第一个特征,到今天为止,新一代信息技术还是一个最好的风口;此外,现在的新技术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前我们强调的单一技术,比如说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虚拟化,但是到云计算之后,不再关注于技术本身,而关注于如何将多种技术进行组合,来进行模式上的重构。第二个特征是融合问题。以前的IT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底层,到今天为止IT本身已经和各行各业完全融合到一起,所以未来的组织就是一个IT组织。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融合发展有三个比较典型的概念,或者比较大的应用,第一个叫工业互联网,第二个是信息物理系统,就是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如何用IT融合起来;第三个叫产业互联网,必然从2C延伸到2B,这是一个观点。区块链和DLT的关系这样的话我们判断新技术的思路就要发生改变,我们用“四新”来总结应用和监管,或者在这个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包括:新概念。很多新概念层出不穷,比如近来针对物联网的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抗衡的雾计算;新技术。新的概念必然催生新的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会计行业来说,切入点不在新概念、新技术,而在新模式——如何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我们会计的业务模式,这我们的第一个切入点。在此基础之上才是业态的问题,比如未来的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的在线化。比特币与区块链发展的背景比特币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东西,就是货币,而现在大家对区块链争议比较大的是“去中心化”这四个字。我们研究之后发现,它和货币的发展历程完全吻合:从去中心化、中心化又到去中心化的发展历程。刚才提到的数字货币我们在金融行业叫M0,还没有到M2这个层级。关于区块链产生的背景,如果《比特币点对点的现金系统》这篇论文当时是实名发布的,今天我们就不用讨论区块链了,它一出来必然是扰乱市场。比特币的产生是金融本身存在过渡的贪婪,又是一个金融的风口,另外互联网的普及毫无疑问是比特币产生的基础。如果退回十年前,互联网发展没有那么普及,数据中心的布局发展也没有那么广泛,比特币推广起来也没有那么快。官方的角度看“什么是区块链?”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区块链是这样的定义:在对点网络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和管理事务处理的模式;其中事务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可信数据的产生、存取和使用。第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区块链是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表面形式上是一个数据库系统,没有那么复杂。而它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关系,我们也做了一个归类:比特币只是区块链应用的一种场景,或者说比特币是区块链最成功的应用,但是比特币的应用和我们传统的金融应用是两回事,因为它现在全网的账本同步需要的时间是十分钟,而传统金融不可能那么长时间。第二,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应用比区块链技术还要大。一旦提到区块链应用,大家就有几个问题:传统的IT都是从分布式到集中,而区块链出来之后,它倡导的方法又是从集中向分布式。所谓的去中心化是技术层面的,很多专家都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技术层面的去中心化,而不是去监管的这种理念。所以在这种场景之下,不可能把传统的应用全部颠覆掉,重新搭一套,这不现实。分布式记账技术和传统会计学的技术是吻合的,而区块链倡导的这些特征是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实现的。所以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由小到大的分类方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从文字上来准确描述它,就是区块链与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共同点是系统的账本是由网络中多个参与者集体进行校验和维护的,使得账本在网络中的单一参与者被操纵、攻击或失效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定及不可篡改的状态。而从架构上来看,从工信部来讲,我们肯定要回答什么是区块链系统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底层的基础层、中间的核心层和服务层,以及上面的用户层,和开发、运营、安全、审计和监管的结合。从目前国内我们所得到的数据来看,现在70%的系统解决方案符合这个架构。但它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我们当然也希望未来两三年国内就有厂商能够提供一套能够完全映射这个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公有链、专有链和联盟链从类型上来讲,有公有链、专有链和联盟链。第一个问题是,其实现在区块链在整个金融行业,传统的核心业务应用起来是不太成熟的。第二个问题,行与行之间的清算结算是可以应用的,但是基于体制问题,跨行应用区块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现在金融行业集中精力在攻票据的交易和管理这个领域。这些类型区块链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之下的基础设施的能力,这和云计算当中的S比较相似;第二个是数据的能力,特别是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共享和数据的开放;第三个是应用,其中在数据这一块现在有些地方就在做,现在国内做大数据比较积极的贵州贵阳,就在推区块链在政府数据的共享开放当中的应用。从传统的应用来讲,可以用区块链的技术来改变传统会计服务的模式。另外区块链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源,这个行业流行一句话,就是所有的不开源都是耍流氓。目前全球开源的派系比较多,我做了一个分类:一类是做模块化和标准化,有四个方面——Cello,区块链开发的Fabric,DL开发的Lroha,Sawtooth。区块链的标准问题最后一个是标准化方面,ISO/TC307在去年成立了一个大的标准技术委员会,4月3日到5日委员会开了第一次全会,回答一个问题:区块链和新的信息技术到底什么关系;第二个问题是区块链本身到底是什么。ISO现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叫术语工作组;另外成立了五个研究组:第一个是参考架构、分类和本体研究组,这个研究组是美国牵头,中美配合,最主要的事情是——我们未来要去研究和关注的本体,就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来回答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所以这件事情的信号是,以后我们要推应用的时候要认真地思考和分析。第二个是用例研究组,区块链到底在哪些场景下可以来用。这个组在成立的过程当中,德国和日本之间有不同意见,因为德国提出了一个工业区块链,提的背景是在工业4.0这种场景之下,区块链怎么在智能制造、产品追溯、管理层面的应用。第三个是安全和隐私研究组。实际上这是一个悖论,区块链声称自己对隐私是保护的,但在应用没有成熟的时候,安全和隐私方面会产生相互矛盾的地方。第四个是身份识别研究组。第五个是智能合约研究组,这个有点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认为智能合约不是必须的,但是ISO认为智能合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区块链应用中非常典型的一个部分。所以ISO这个事情大家都可以在官网上追踪它的最新成果。区块链如何应用到IT层面?判断的维度有哪些?首先,从利益角度来看,运用云计算的原则是成本驱动,因为云计算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使用大数据的核心原因是价值驱动,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把你的数据变成资产,说不定未来还能挣钱。但是区块链有几个问题:第一,说它是价值互联网,这个层面太大,这是国家层面的事情。第二,说它是颠覆式创新,颠覆就意味着代价,意味着风险,把传统的架构全给改了,代价有多大、成本有多高,这个我们不知道。现在数据显示,工业行业下,同一件事情用区块链和不用区块链的成本是在20-40倍,就是可能原来只需要花1万块钱,现在可能需要花20万,这就会让用户望而却步。第三,数字资产交易安全性。我们第一次开征求意见会的时候,请了工行、农行、外汇交易中心,当时问了两个问题:用区块链现在的系统怎么办?用区块链现在的数据怎么办?难道我不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系统就不行了吗?这个大家不可能承认。整个金融行业的IT只有一件事——心功能就是保证资产交易的安全。最后一个就是不可篡改和可追溯。它的场景相对来讲还是有限的,所以总体来看,利益驱动这一块究竟从哪一点切入进去说服用户,这个是大家要去思考的问题。其次,是技术驱动。区块链多种技术的组合,密码算法、分布式数据库,这些技术的组合。从技术驱动的角度来讲,国内有很多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但对于CIO来讲,如果使用一种新的技术对效率提升没有帮助,就难因此作出决策。但是区块链确实有它的好处,比如可以用区块链本身来建立更有效的信息机制、优化流程等等。区块链应用的挑战所以我们用区块链也面临一些挑战:第一个是公权力和公信力的问题。第二个是隐私安全。比特币这张网究竟谁有动力去攻击它,信息安全和隐私挑战也是存在的。第三个是多种技术并驾齐驱,孤岛问题依然是严峻挑战。这个行业对数据库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IBM、微软,这几家的标准叠加,但是日期都是各有各的表示方式,未来相当于又用了一种新技术,又造了另外一种新的孤岛。作为信息化在今天来讲,这个事情是比较忌讳的。下一步,工信部以及行业要解决什么问题?未来的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第一个标准很快就发布了,接下来我们要推动国内的区块链建设,我们不是关注底层技术,所以我们从哪里切入呢?从应用开源切入。总的来说未来要解决几个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有了标准之后我们要回答区块链技术到底怎么用?所以今年我们也会发布一个区块链应用的技术路线图。第二个问题是核心技术攻关的问题。第三个是标准体系,其实在中国来讲最核心的就是怎么样把生态构建起来。最后,在国际这个层面怎么去加强交流与合作,对我们来讲也是第一次往外走,在整个IT行业还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是我们未来的几个工作。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上拉加载更多...
打开金融界APP快速获取更多重要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布式记账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