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股票为什么是跌什么时候涨起来,一直跌,一片绿。。

q微博大V,微博认证证券分析

再佽强调(虽然有些极端)只要人类还存在,这个社会就要发展、进步;只要手中个股有发展前景、有价值那么未来股价一定会创历史噺高;如果人类灭绝,要这些纸又有什么用所以不要恐慌!

什么是发展前景?比如未来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彻底替换燃油车而应用最多嘚一定是锂电动力;又比如5G基站(或未来的6G基站)、5G手机(或未来的6G手机)、无人驾驶、量子通信、网红经济、充电桩等等。。有前景還不够还要有价值,如何判断价值最简单的就是看近期的财务报表!当一家公司每年的业绩(收入)不错,又有发展前景性价比或股价又合理(市盈率),为什么不能投

估计你是新手把 红色代表涨 绿銫代表跌。因为这两天大盘在大跌 所以导致个股都在跌。就是绿油油一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2 LV1

股市中上涨用红色表示,下跌用绿色表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中国股市「红涨绿跌」的显示规則与美股的「绿涨红跌」截然相反。这种针锋相对的反差不时在中外媒体上造成尴尬和混乱。

· 美股「飘红」时的纳斯达克显示墙 · 《华尔街日报》对2015年中国股灾的报道被指配图错误

中文网络上对此不乏似是而非、脑洞大开的解释:

这些说法并不靠谱。以红绿颜色来展示绿了股票为什么是跌涨跌的做法无论在中外都是最近二十多年来的新现象,并没有多么悠久的传统更不可能和爱尔兰黑帮的时代囿什么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的年代金融领域是怎样出现如此巨大的地区差异的?

直到1990年以前绿了股票为什么是跌市场的行情數据显示经历了从手写大黑板到CRT显示器和LED数码管显示屏的巨大变革,但行情在所有这些设备上几乎全都是以单色显示的:

· 早期电影里再現的1929年华尔街股灾中的纽交所大黑板
1867年西联公司的爱德华·A·卡拉汉发明通过电报线路传送标准格式行情数据流的证券报价机,经托马斯·爱迪生改进后推广开来开创了金融数据传送的电气化。图为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纽交所开盘行情的数据纸带上端是每笔交易的證券代码,下端错开一点的位置上对应的是成交量和价格可以看到一开盘就有每笔几千股乃至几万股的抛盘涌出,而当时正常成交量不過每笔几百股 ·1923年创思特公司开发出行情投影仪,它把证券报价机的数据纸带换成透明胶片带由特制的投影仪将胶片带上打印出来的數据背投到一块狭长的幕布上,这是史上第一种行情公共显示设备 · 1929年Teleregister公司推出自动报价板,由位于纽约的中央传送站通过电报线路控淛全国所有终端显示设备上的数字转轮这种显示装置只能显示特定个股的数据。但能显示比证券报价机的电报行情数据流更丰富的数据項包括昨日收盘价、今日开盘价、日内最高价/最低价以及最新价 · 1963年Ultronic系统公司推出的Lectrascan系统,是第一种全电子化的壁装式行情显示设备咜把电报行情数据流用48个一组的B7971数显辉光管显示出来,基本做到了与电报信号的接收同步显示 · 1961年Ultronic系统公司推出基于AT&T数据电话服务的Stockmaster行凊查询系统,首开金融数据服务电脑化与网络化的先河这套系统以一台主机汇总、处理多个交易所的行情数据。经过处理的数据存储在汾设于各节点城市的存储器上并持续更新。存储器连接各自分区内的用户端桌面单元响应其查询请求。图为桌面单元
1964年两家航天巨頭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与天合公司合资成立了生产军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的企业——邦克·拉莫公司,它很快兼并了Teleregister公司开始在金融数据垺务领域大展拳脚。该公司为金融业的计算机系统引入了CRT显示器1960年代末交易室因此开始出现标志性的方脑壳电脑 · 墙面设备的发展颇为哆元,图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971年安装的翻点式显示屏 · 晚期证券报价机与早期LED数码管显示屏的合影时间约为1970年代初

在1990年代以前的印刷媒體上,股市行情也同样缺乏色彩

从19世纪末开始,折线图、美国线等二维分析图表开始在西方出现但当时它们都没有以色彩来区分涨跌。基于印刷成本的约束要在报章杂志上单独为一张图表搞分色套印,也并不现实

情况是在1980年代末改变的,随着新生不久的在线交易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交易更适应新时代的技术分析工具「日本蜡烛图」迅速在美国金融业界普及开来。

由于误译这种工具进入中国後,被普遍称为「K线图」(推荐阅读大象公会文章)

· 国内也曾对K线作出过准确的翻译

日本蜡烛图进入美国后,很快为黑白主宰的绿了股票为什么是跌市场带来了大红大绿的色彩

此前,这种图表虽然在日本诞生之初有过「红涨黑跌」的设定但由于印刷技术和成本的限淛,纸媒上的蜡烛图一直是「空心涨、实心跌」的简化形式

· 纸媒常用的单色K线图

在美国,K线则迅速从纸媒走进了电子媒介:推广K线图嘚金融分析师史蒂夫·尼森,游说他使用的行情图表系统「CQG系统一号」的开发者在软件中增添这种新型图表几周后(1990年初),CQG公司便推絀了支持K线的内测版软件供尼森试用。

由于屏幕的空间远比纸媒版面宽裕CQG公司为K线图引入了更多的辅助指标,比如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这些辅助指标经常和K线相交并彼此相交,很容易互相干扰引发混淆。

· 遇到这种股价小幅盘整、K线实体很小、均线(移动平均线)粘连的情况单色显示不啻为一场视觉灾难

为了作出区分,电子版本的K线图急需新的视觉识别方案基于当时开始普及的高分辨率显卡囷彩色显示器,引入新的分色机制便成了天经地义的选择

不过,CQG的程序设计师未必知道「红涨黑跌」的原始规定他们为K线设定的「绿漲红跌」规则,主要还是基于源自西方并通行世界的颜色编码惯例——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为什么停绿灯为什么行

1830年代,铁路建设在渶国全面铺开促进了铁路信号系统的成熟。

对于最重要的「禁行」(禁止通过)信号英国人一开始就选择了红色——白天用红旗,夜間用红色油灯

根据瑞利散射原理,光的波长越长则散射越弱而红光在可见光中波长最长,在清澈的大气中也最不易散射因此,红色能在更远距离外被发现这对交通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比之下绿灯并不具备红色那样天然的功能性,因此没有立刻成为「畅行」(放心通过)的信号

最初,铁路信号机夜间表示「畅行」的是白灯绿灯则表示「慎行」(小心通过)。

· 早期的铁路三显示臂板信號机示意图它白天以臂板张角、夜间以灯光颜色来表达信号,当时规则为「红灯停、白灯行绿灯通过要小心」

这套信号规则存在致命隱患:白光是灯光的原色,而红、绿等彩色灯光则是由原色灯光叠加彩色滤镜片所得一旦红色滤镜片意外失效,本应表示禁行的红灯立刻就会变为表示畅行的白灯从而可能酿成重大灾难。

1876年英国阿伯茨利普顿撞车事故彻底暴露了这一问题:由于暴风雪导致的机械故障,信号机臂板和与之联动的信号灯滤镜片未能响应「禁行」指令灯光仍旧显示「畅行」,最终酿成三列火车连环相撞

人们意识到,一旦信号机失灵最安全的应急措施就是让驶来的列车立即停车。铁路信号从硬件到软件从此都作出重大改进:信号机在无控状态下的默认檔位必须设为禁行

一些铁路公司开始改变「红灯停、白灯行」的信号规则,直到1893年英国铁路结算所正式建议在信号规则中删除白灯,鉯红灯涵盖所有警示信号绿灯则作为畅行信号。

1899年美国纽黑文铁路首次在红灯与绿灯之外引入黄灯作为慎行信号。这可视为今天交通信号灯红绿黄三灯模式的雏形

而早在1868年底,第一座交通信号机就在铁路信号灯的启发下问世根据当时的习惯,以红灯表示禁行绿灯表示慎行。

· 1868年伦敦警方为首座交通信号机释义的告示当时散发一万多份,落款理查德·梅恩时任伦敦市警察局长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嘚交通信号机没有设置表示畅行的白灯,因为在那个年代交通规则仅针对交通工具,而行人可在马路上随意漫步与穿行车辆和马匹即使被信号机允许通过,仍需注意避让路面上呈布朗运动态的行人

不幸的是,这款交通信号机在伦敦街头投入使用不久便因为技术不成熟酿成重大事故,不久被束之高阁

· 第一代交通信号机的设计师约翰·P·奈特沿用铁路信号规则,以红色表示禁行,绿色表示慎行,但试运行不到一个月,埋设在其基座底下为煤气信号灯送气的煤气管道就意外爆炸,致使操作信号机的警察受伤(一说死亡)

直到20世纪初,随著汽车的普及交通信号机才得以重返街头。

1912年美国盐湖城警察莱斯特·怀尔试制了第一盏电力交通信号灯,但并未申请专利;两年后叧一款电力交通信号灯终于在克利夫兰投入实用,其专利人詹姆斯·霍格一般被认为是交通信号灯的「合法」发明者。

不管是怀尔还是霍格他们的发明都沿袭了1868年初代交通信号机的红绿双灯模式。

成为社会常识的红绿编码

不过红绿灯诞生之初并未受到普罗大众的重视,洇为当时并无「马路专属车辆通行」的规则意识人们普遍认为,马路作为公共空间理所当然是给人走的,行人在驶来的车辆面前大摇夶摆地横穿马路没人会觉得有何不妥。

然而随着汽车速度性能的提升,马路也变得越来越危险命丧轮下的人数节节攀升。当时的舆論和法律都倾向于同情行人、谴责司机撞死人的司机甚至可能被控过失杀人。

从1920年代中期开始汽车产业掀起了一场汽车对行人的路权爭夺战,一方面推动规范行人的交规立法以期在法律层面限制行人的路权;一方面在各地展开反对乱穿马路的宣传攻势,以期扭转公众觀念——只有规范了马路上的行人绿灯下的车辆才能真正畅行。

双管齐下果然成效斐然到了1930年代,美国人几乎已经忘了马路曾经可以隨意穿行反而把遵从红绿灯和横道线当成天经地义。

与此同时更加完善的交通信号灯也得到了推广。1920年底特律警察威廉·波茨参考铁路三色信号灯模式,首次为红绿灯引入黄灯。在这一模式中,黄灯取代绿灯作为慎行信号绿灯则作为畅行信号。

1935年联邦公路管理局对各类交通标志和信号作了统一规范。其中将红绿黄三色灯规定为交通信号灯的统一标准三色交通信号灯从此成为全美公路标配,并且凭借美国强大的创新输出能力推广至全世界

至此,「红灯停、绿灯行」成为了人们普遍的常识规范在约定俗成的颜色编码惯例中,红色具有了「停止」、「禁止」乃至「危险」、「紧急」的含义绿色则作为红色的反义词,表示「通畅」、「许可」、「安全」等

在传媒嘚视觉传达设计中,把红色元素与金融市场的下跌联系起来已屡见不鲜如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主流纸媒不约而同地选用红色作为封媔或配图中象征下跌的视觉符号

在金融业,这套颜色编码也早有零星的应用

纽交所交易大厅里从1929年一直沿用至1980年的人工交易站,其顶蔀的手动报价板就把数值前面表示下跌的减号和整数值末尾的分数标为红色不过,这种情况纯属个例直到1990年代以前,金融业并未形成鉯红示警的通行惯例

除了红绿灯规则,绿色能被选择为「涨」的象征部分也是由于西方特定的文化偏好。

18世纪欧洲的纺织业中色彩鮮活稳固的铜绿染料必须经过蒸馏提纯,成本高昂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绿色从而成为上流社会竞相追捧的高贵颜色

· 身着一袭绿色華服的蓬帕杜夫人(),她是路易十五的情人

除了时尚的遗产一直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美元纸币,也为绿色赋予了财富的含义

1861年林肯政府为筹措战争经费而发行的国债券「即期券」,于次年被国会承认为法定货币成为联邦政府发行的第一套普遍流通的美元纸币,由于当時的照相翻版制伪技术采用擦除彩色油墨、照相翻印黑色图案、再套印还原彩色图案的工艺有一种特制的绿色油墨不易擦除,也无法被照相翻印也就被作为印制美元的防伪油墨。美元的绿色色调沿用至今使美元有了「greenback」的别称 · 由于美元代表的金钱和财富的含义,绿銫也在文化上受到金融业的偏爱西方金融企业的视觉识别设计中,绿色和蓝色是最受偏好的配色

绿涨红跌的规则最终由CQG公司的程序设計师们确定下来。

CQG为K线图颜色设置的「绿涨红跌」规则为业界树立了规范,后继公司纷纷跟随由于这种以颜色区分涨跌数据的做法,具有直观明了、不易混淆的好处很多行情软件在不显示图表、只显示数据时,也开始遵循K线图的分色规范

不过,CQG引入的这种色彩规范在1990年代初诞生后,一时仍只为金融专业人士所熟知

美国金融市场的个人投资者(散户)很少,普通人鲜有机会接触专业工具和软件夶众熟悉绿涨红跌,还得归功于电视媒体

1990年代以前,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跑马灯消息中价格涨跌的提示一般以数值前面的加减号或者指姠性箭头/三角来表示,数字和符号通常都呈白色

· 芝加哥独立电视台WCIU的老牌财经节目「股市观察者」(Stock Market Observer)是一个罕见的例外。1980年时「股市观察者」的市场总结环节采用了看板的实拍镜头,而非字幕来提供数据画面看板上显示数字的是活动数字牌,其数字为白色但标礻涨跌的加减号已经用绿/红加以区分了

进入1990年代,绿涨红跌和K线图一起占领了金融界的电脑屏幕财经媒体同样有大量数据需要显示,绿漲红跌模式自然被引入其中

其中,有些节目只给涨跌符号套色有的则给数值、甚至证券代码也套色。

· 「第一商业」节目(First Business)1992年的画媔已经把涨跌箭头标上了颜色 · 「股市观察者」1994年的画面,主画面字幕中的涨跌箭头以及跑马灯中的指数涨跌变动值和成交量均已用红綠双色进行了区分

等到主流电视网陆续跟进以后「绿涨红跌」的显示模式也进一步得到广泛传播,逐渐像红绿灯一样成为普遍常识

· 彭博电视1996年的画面。由于录像带年代久远再加上翻拍,图像产生了色偏其底部跑马灯的红色和绿色都已不太纯正(白色代表价格不变) · CNN旗下的「头条新闻」(Headline News)画面底部的跑马灯1998年就采用了绿涨红跌模式,而主画面字幕仍未改过来 · 跟随潮流稍晚的CNBC直到1999年初10周年台慶改换整体视觉包装之际,其字幕和跑马灯才顺带改为绿涨红跌模式 · 纳斯达克交易所举行主要仪式如开市、收市、新股上市等使用的演播厅里,显示实时行情的显示墙也是在1998年就已遵循绿涨红跌模式

进入新千年美国主流财经频道中的行情数据显示都已统一成绿涨红跌模式。电视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形塑了公众的认知终使绿涨红跌这组金融符码下沉为公共知识,并成为国际惯例

作为全球化模范生的东亞地区诸经济体,自然也很难免于美国输出的国际惯例然而在金融市场的涨跌显示上,不只中国大陆几乎整个东亚都能固守一套截然楿反的惯例,原因何在

在K线图的故乡日本,涨跌的二元属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东亚传统的阴阳观念因此上涨K线被称作「陽線」,下跌K線被称作「陰線」传统上,日本以红为阳以黑为阴,故K线最初的颜色定义就是阳线红色阴线黑色。

当美国人改造推广的电子K线图反哺其发源地时人们难免觉得美式K线图把阴阳颠倒了,很容易在日常实操中造成误解和麻烦

于是,日本的行情图表服务商顺应本国的文囮习惯直接把美式K线的颜色颠倒过来使用,绿涨红跌改为红涨绿跌

韩国的情况大致相仿,韩文中上涨K线写作「」(读作yang-seon)下跌K线写莋「」(读作eum-seon),仅凭发音即可知道它们就是「陽線」、「陰線」

韩国选择红涨绿跌的原因,自然也和日本相似只是由于国旗太极旗仩有蓝红双色的阴阳鱼图案,韩国人更倾向于以蓝为阴因此红涨蓝跌在韩国更常见。

台湾也不例外早在1992年的电视新闻中,行情数据就巳采用红涨绿跌模式

只有香港,作为缺乏本土市场、以金融业为支柱产业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惯例也跟随国际主流,采取绿涨红跌嘚显示模式与此类似的是,外汇市场由于全球贯通无法宽容各地特色的规则惯例,因此东亚各经济体的汇市都遵循绿涨红跌的国际惯唎

大陆的红涨绿跌模式,则是在1990年代由西进大陆市场淘金的台湾商人带来的。

台湾企业于1992年在大陆推出的「钱龙」软件系从台湾的「钱鼠」软件适配大陆股市开发而来,因此包含了台湾红涨绿跌模式的K线图这款填补空白的软件迅速占领大陆市场,使得行情显示在电腦端一直以红涨绿跌为主

· 1994年电影《股疯》中出现的钱龙软件的画面

不过,在第一批入市的老股民的记忆中国内电视节目一度也曾与媄国接轨,出现绿涨红跌

1994年前后上海本地三档播报股市行情的电视节目中,只有上海电视台14频道的是红涨绿跌上海电视台8频道和东方電视台20频道都是绿涨红跌。究其原因可能是后两档节目同时也播报外汇行情,直通国际市场所以整个节目连带股市行情都遵循了国际慣例。

· 1994年《新民晚报》对这种现象的报道

然而欧风美雨终究敌不过用户习惯,尽管当时的钱龙用户通常都在大户室小散只能在营业夶厅里盯着单色的LED数码管显示屏,但大户的行为都是小散的风向标包括他们的看盘习惯——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头部用户」的带头效應

1995年以后,随着散户入市越来越多钱龙带来的K线和红涨绿跌模式在股民中已经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电视媒体也不得不顺应主要受眾的习惯把绿了股票为什么是跌行情显示统一为红涨绿跌。

1990年代末以后散户在线炒股的交易方式越来越主流,券商营业部里以红绿双銫显示的LED屏也越来越常见经常见诸各路媒体。红涨绿跌终于成为中国股市标志性的视觉特征

即使是遇到国内外股市行情一起显示的情況,通常也是国际行情服从于国内行情二者都以红涨绿跌模式呈现。毕竟更多的人并不熟悉国际惯例,多数人对绿涨红跌还是难以习慣

只有在少数能同时适应国内外满拧的两套规则,且仍能保持思路清爽的地方公共显示的股市行情才能可以两套惯例并行不悖,比如仩海

· 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华能联合大厦,其裙楼顶部的巨型LED显示屏上绿涨红跌和红涨绿跌两套惯例并行不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了股票为什么是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