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产品是什么?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內容来源:节选自梁宁老师在得到APP上的大师课“产品是什么思维30讲”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尚未被满足又被广泛渴望的就叫痛点吗?

网红们能卖好产品是什么,靠的是什么?

不管你是做一个产品是什么接触一个产品是什么,还是接触一个人总得从一个点开始。

峩们做产品是什么不可避免地就要谈一个词叫痛点

我搜了一下,在“什么是痛点”的问题下排第一的答案是:

“对于产品是什么来说,痛点多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

没有被满足,用户只是难受而已不能拿用户的难受作为痛点,或者产品是什么嘚切入点为什么?我在下面会讲到。

反而一些网友讲自己的案例非常有意思。

手机上一天到晚都会收到推销的广告电话恨不得卸载手機的通话功能,直到我遇上某某号码通

碰到头疼脑热的小病,跑医院能把人折腾死又不敢乱吃药,这时候有一个App就很好地解决了我的問题

一个叫舒大畅的网友说:

当年的海飞丝广告就很打动我。我第一次拜访岳父岳母肩上都是头皮屑,让老人一脸嫌弃;面试的时候衣垺上都是白点让面试官皱眉头……这些都是很痛的事情。

你注意一下上述场景中用户决定要用什么产品是什么帮助自己时,他们用的┅个词是“怕”

接下来,我要讲一篇文章叫《如何抓住用户痛点做产品是什么》这篇文章的说法是错的,所以我当作错误示范来讲

張太太是个全职太太,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她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先给两个宝宝做早饭老大吃完后就要去幼儿园。张太太要推着婴儿車让老二坐在里面再牵着老大的手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之后她要赶紧回家,哄老二吃饭并陪他玩耍。到幼儿园放学时张太太又要帶着老二去接老大。到家后先生也要下班了她又要开始准备晚饭。张太太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但实际上家务活巳经占去了她所有时间

接着这篇文章对张太太做痛点分析。

张太太没有自已的时间时间全部被孩子占据了,能不能有一款产品是什么解决张太太的问题?这不是她一个人的痛这是一群忙于家庭生活的、大多数女性的痛。

这是痛点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中间没有恐惧。

痛点是做产品是什么的抓手。另外一个做产品是什么的抓手是爽点。

人在满足时的状态叫愉悦人不被满足就会难受,就会开始寻求如果这个人在寻求中,能立刻得到即时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

当年俞军在百度招聘产品是什么经理时招聘题目是百度如果要做音乐该怎麼做?很多人都写了洋洋洒洒的规划书给他,有一个人只写了六个字:“搜得到能下载” 。俞军就挑了这个人他就是后来当上百度副总裁的李明远。

当年互联网资源非常少人们上百度找音乐找自己想听的歌,一搜就搜得到还能下载,这就是爽

今天的外卖,你在家用掱机下单吃的就送到你家来了。你在河狸家上下单美甲师就上门给你做美甲了。

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就是爽

回到刚才的场景,我们知道张太太自我实现的想法没有被满足这当然是不爽的状态。但是你的服务可以让她即时满足吗?你能做个产品是什么,能即時满足这类女性实现自我的需求吗?

这是个复杂问题是不可能做到即时满足的。这不像是在游戏里顶个蘑菇加10分那么简单

你看到了张太呔不爽的状态,但是如果你没找到让她即时满足的方法那么你依然没有找到这个产品是什么的切入点。

为什么?因为自我实现其实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路人的本性是懒惰的。你看到一个人展现出了勤奋、规整、自律其实这是因为被一系列的恐惧、集体人格、潜意识压迫,才会呈现出那个样子

所以,如果没有恐惧这条疯狗追着没有爽点这种满足感来持续喂养,只靠一个App帮助女性实现自我那可以不客氣地说,这就是个不痛不痒的产品是什么

三、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痛点和爽点,我们说完了刚才说到不痛不痒,我们再说说痒点

那什么叫痒点呢?这其实是我自己挖的坑,我以前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痛点痒点》。

痛点已经成了今天互联网的万金油概念了但今天满街都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只靠抓一个痛点做产品是什么其实不容易。

这时咱们发现近两年有一个现象各种网红产品是什么层出不穷。比如网红奶茶、网红酸奶、网红曲奇、网红洗发水它们的爆红是靠抓住痛点吗?

显然不是,网红产品是什么们靠的是癢点

咱们说一部大家都知道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这是好几年前的剧了我当时热追来着。我为什么会追这样一部剧?因为它的痒点非常打动我

它讲的是一个女明星和外星人的爱情故事。听上去这个故事创意也没什么新意,为什么当时那么火呢?

“痛点控”们总结说:这部戏抓住了女性对英雄和美少年合体的想象满足了这个痛点。

如果这个痛点是对的那么单靠一个痛点,怎么可能拍出20集九百多分鍾的内容呢?怎么会让我们不停地看还愿意不停地讨论,甚至做一些周边产品是什么呢?

你可以翻一翻百度贴吧“来自星星的你”看一下夶家都在聊什么。我当时去看的时候有600多万个帖子在讨论这部剧。

大家都在谈的是教授(男主角都敏俊)的微表情、教授的眼神、论教授對二千(女主角千颂伊)态度的转变、二千的衣服、二千的妆容与唇膏、二千的配饰……

这也是我自己定义的,痒点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

僦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比如我们看偶像剧,追星看网文,看英雄故事看网上的名人八卦,看名人的创业故事、成功神话你昰在热追他们吗?不是,你情不自禁投入到关注的内容是你的虚拟自我,是你自我想象的一个投射

这时咱们再来说说这一波网红电商。

其实网红为你营造了虚拟自我的生活是大家理想生活的投射。我们购买网红的东西就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虚拟自我。

比如淘宝第一網红雪梨,在谈她的运营经验的时候说为了营造更好的形象,每次为新款的衣服拍照只有45公斤的雪梨要提前一周节食。你在微博上看箌的那种非常“随意”的街拍照片是她用10天时间拍摄,然后挑选和修图运营出来的产品是什么

在微博上发照片,就是她与粉丝最重要嘚互动她要用她的照片,为粉丝营造出一种生活场景她说:“你卖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满足女孩心中美美的幻想”

雪梨的粉丝成套地买雪梨的穿搭,她们买的不是衣服不是基于功能性的需求,不是天冷了需要一件衣服保暖而是我要穿雪梨在巴黎穿过的那件衣服,穿上雪梨的衣服她们就会觉得自己部分地过上了雪梨所营造的生活。

这就是一种虚拟自我的实现

总结一下,什么才是一个产品是什么的入手点?

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不错的点这个就看产品是什么经理自己对用户的哪个点感受最深、手感最准。

比如说饿了要吃东西。但是“吃饱了”和“吃得很满足”这是两个概念。吃个馒头能饱但是仅仅是满足了功能需求,不能支持好产品是什么的概念

酣畅淋漓地吃一顿海底捞火锅,大汗淋漓感觉爆爽。这就抓住了爽点这是好产品是什么。怕吃火锅长胖抓住这一点的恐惧,抓住痛点也有产品是什么空间可以做。

或者还可以做一个美美的网红餐厅像雕爷做的薛蟠烤串。用户点一份干冰爆米花吃一把,两个耳朵往外冒干冰的白气人人都会拍张照然后发朋友圈,这是痒点

吃顿饭,其实也可以有痛点、爽点、痒点这些不同的切入点来做产品是什么的

本文来源笔记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嫆、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