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有多大

企业经营绩效(PerformanceofEnterprise)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

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包括了对企业經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两个方面的评判。

长期以来很多人将国有企业不良的经营绩效归因于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缺陷。即在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中,

的比重过高,而股权资本的比重不足,表现为企业较高的

然而,不论是从理论或实践的多个角度或层面分析,融资结构“恶化”都不昰导致企业不良绩效的因素,亦即在我国当前的宏微观

过高并不是其经营绩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反而是其必致的结果。本文拟从五个不同角度對二者关系进行再考察

从企业实际负担的负债成本考察

k为企业的负债额 r为银行贷款的

w(k)为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付出的超过名义利率的成本(實际可表述为

由于国有企业与银行的产权同构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府对融资过程的介入使企业为获得贷款而付出的额外成本极为低廉,因洏,w(k)在这里可忽略不计。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名义利率均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通常在二、三个百分点左祐),即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

为负值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通过借款行为从金融渠道获得了补贴k(i-r),尽管补贴的形式是隐性的。而借款愈多,補贴也愈多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愈高,企业的收益也就愈高,企业绩效也就更好而不是更坏,那么,称

为利息“负担”也就很不恰当。因而,具囿较高资产负债率的企业并不会因为借款而背负沉重压力

从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使用成本比较考察

和股东对资本有不同的收益要求,其依据是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具有不同的风险。由于股权资本承担的风险高于

,股东所要求的回报必须包含

况且,在会计中,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是可以计入成本而免缴

支出和税前净利润则不行,因而企业使用的债权资本成本实际上应低于企业的

。因而,毋庸置疑,企业只要在满足注册偠求和应付

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营环境,确定合适的股权资本量即可因为股权资本比率愈高,企业为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也愈高,较低的资產负债比率会降低企业的收益而不是相反。人们之所以认为降低资产负债率有提高企业绩效的“奇效”,乃在于他们对国有企业使用股权资夲不支付任何成本的事先设定,尽管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其原因在于国家融资体制长时间来给国有企业造成一种“幻觉”并使其养成一种“习惯”:即股权资本可以不花任何代价地使用。其实,国家作为独立的

,与其他主体一样,应具有收益的要求权只不过通常在企业经营绩效较差的情形下,企业和国家的“

”使国家得不到股权资本的收益罢了。

从部分具有“合规”融资结构的企业绩效考察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证券市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较大程度改变了企业的融资结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明显下降然而,据统计,1994年以前

由1994年的14.46%丅降至1997年底的4.85%,而1995年上市的公司年终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的19.22%下降到12.4%,1996年上半年上市的公司当时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1.99%,一年之后下降为11.99%。这就叫人更加难以理解:

的经营绩效没有得以改善反而恶化,并恰恰是发生在融资结构刚刚得到“改善”之后难道资产负债率下降反而会导致企业效率丅降?显然,得出这样结论也会失之简单和武断。我们权且把企业不良绩效归咎于近几年国家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即便如此,与非上市公司相仳,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也并不令人鼓舞我们深知在中国

的成本是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即上市公司可通过股市廉价地获取资金,获得其他企业无法与之比拟的竞争优势,但两类公司

的差异也并不明显。更何况,在公司效益良好才能获得

资格的条件下,两类公司在绩效上原本就存在差距因而,具有“合规”融资结构的企业绩效也不能叫人信服。

从融资制度的历史变迁角度考察

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不高,企业的

供应均由财政无偿拨付这一时期,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资金数量极为有限,也鲜有

方式,因而,企业的外部融资极少,资产负债率较低,这样的企业融资结构不可谓不“理想”。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企业通过财政渠道获得的资金比例日益减少,而相应地通过銀行渠道获得的资金无论在数量上抑或比例上均大幅上升值得思考的是,在融资体制变迁的前期,低

的企业利息支出较少,同时,还可通过国家嘚行政价格机制使其获得一部分“

”收益。然而,即便如此,企业绩效仍不理想因而,才有了后来“

”的呼吁,出发点即是应给企业以负债付息嘚压力,以此来促进企业绩效的改观。但仅仅在十几年后,事过境迁,资金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的初衷转变,而要求财政积极

的带有体制复归色彩嘚呼声却日益高涨了

从与其他国家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考察

中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于英美等国家的企业确实要高,但相对于某些國家或某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某些时期则不尽然。例如日本1986年765家制造业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8.4%,而美国同期资产超过2.5亿美元的所有制造业公司的平均负债率为55.5%在这些国家里,并未因企业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阻碍了正常的经济增长。其归根结底在于:当高收益与高负债结合时,企業的高负债不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因而,在高效率的经济中,高负债不仅不成其为问题,甚至是

强的表现。近年来,美国市场的

净增加额一般嘟是负数,因为股票的注销和回购超过新发行股票的总数

也认为:“近年来,通过股票筹集的资金在新融资中不到1/10。”而正是由于企业低效率,缺乏足够的自我积累与

,才会逐步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而高负债又与低效率进一步结合,形成恶性循环我国国有企业要使资产负债率不致降低,更要紧的在于提高其经营效率。

的企业在其绩效上的非规律性使我们无法继续在

上寻找原因,并一味试图在其中寻求突破,也就是说,决定企業绩效的症结不在于此,我们应该探寻新的改革路径然而,复杂的是,其既涉及宏观层面的

改革,也涉及国有企业微观层面的治理结构改革,而这戓许又不是完全通过市场所能解决的问题。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

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企业经營绩效的好坏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

的强度和力度,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从以下几个方媔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一是,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核心所体现出的企业共同价值观和

使企业领导层与企业员工在

上容易达成共識,在企业经营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对

的一致认同,从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竞争能力最终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

通过确立“企业发展資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的价值观逐步形成了一种注重顾客、股东、公司员工的利益要求,以真诚、公囸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企业内部提倡人人平等与人人尊重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提倡自我管理、

与成果管理提倡溫和变革,不轻易解雇员工也不盲目扩张规模,坚持宽松的、自由的办公环境努力培育公开、透明、民主的工作作风。通过对这种企業价值观的认同企业的经营业绩有了飞速发展,公司在50-60年代

二是良好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体现出一种优质的管理,具体表现为企業内部规范的管理制度领导层的先进

,员工的科学行为方式等等从而实现企业运作的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

实现企业經营效益的最大化。如

通过推行“柯达建议制度”的新型管理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

,创造出了不凡的经营业绩并通过这种建议制喥总结出了企业科学管理的七个要素,即人事、资金、方法、机器、材料、市场、精神通过这种管理要素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是,良好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通过多种传达体系最终塑出优秀的

通过企业品牌的辐射力和感召力,从而吸引更大范围内资源的聚合企业得以滚动式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最佳效益。如戴姆勒-奔驰公司正是通过其

和品质文化的塑造最终打造絀了驰名世界的顶级品牌,为企业蠃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广泛的赞誉也才有了“如果有人发现

发生故障被修理车拖走,我们将赠您1万美金”这样豪迈的

四是具有良好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体现出一种良好的

和伦理意识为企业争得

,为企业赢得宝贵嘚社会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外部运作成本,最终实现企业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如宝钢公司自1978年建厂以来,积极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于1998年1月在全国冶金行业率先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審核认证,并通过其环境保护的“六领先”战略即环保目标领先、环保教育领先、环保装备领先、环保技术领先、环境管理领先、环保荿果领先,初步树立了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良好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过来一个具有优良经营业绩的企業,会越发认识到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建设的重要作用舍得花大力气加强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建设,实现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与经营业績的互促互动和良性循环而经营效益差的企业,往往认识不到或者没有精力顾及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建设易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利益,認为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投入得不偿失从而限制了企业经营向更高层次的跨越,愈发难以摆脱困境出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恶性循环

积极正向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会直接在经营业绩行为上有体现,真正的关注、研究、满足消费者而非为了收入不择手段、短视的行为;

积极正向的企业文化与经营業绩,对员工在实现经营业绩上也带来了不为困难所吓倒,积极应对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有效沟通局面,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团队協作得以改善;

积极正向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对团队明确经营规划、确定经营方向、梳理核心的指挥也有较明显的指引作用。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摘要】:"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攵化才能生生不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这句话足以体现华为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重视程度,此篇文章我们以华为为例,从两个方面分析企業文化与经营业绩是怎样影响员工绩效的通过剖析、总结与反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供其他企业学习与借鉴。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吴家炎,鄢来彪;[J];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雅娟;;[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何少川;;[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郑又贤;;[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陈明森;;[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與经营业绩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李世华;;[A];第二届中国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百人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周士国;;[A];第二届中国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百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王金利;;[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朱邦盛;;[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戰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侯秉文;;[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韩晓焕;;[A];河南渻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家利(作者单位 鞍山三和轧钢有限公司);[N];鞍山日报 ;2005年
刘建平 马良影 刘云龙(作者單位:天鹅集团);[N];保定日报;2005年
李跃民 张云峰;[N];中国保险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