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戒掉孩子网瘾手机瘾

想要戒掉手机瘾?试试这台手机吧
& & & & 【每日科技网】&
  现在的智能手机实在太多功能了,太诱惑人了,明明已经放下手机,但总觉得手机在震动,明明说好关机的,却认为关了机闹钟就不会响了。
  一样的手机,不同的玩法。在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似乎已经鲜有人会回答说:我用手机来打电话。
  实际上,只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的人还是很多的,虽然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们。很多人都想戒掉玩手机的习惯,尤其是一些父母,千方百计的不让孩子玩手机,但无奈,防不可防啊!可能有人会说,不用手机不就可以了吗,但是在这个信息时代,没有手机打电话,简直就是原始人类。想、而现在百分之九十几的都是智能手机,功能少的手机就是老人机,相信大家都不会选择老人机吧!
  今年 2 月,GSMA 发布了最新一期的 Global Mobile Engagement Index
(GMEI,全球移动发展指数),对于目前手机使用的情景和国别发展情况做了评估。该指数显示,目前,仍有高达 47% 的人用手机只打电话发短信。
  就好像在吃惯了大鱼大肉之后,突然来一份&小葱拌豆腐&会别有一番风味;玩腻了智能手机,看到专注本职工作的功能机也会让人眼前一亮。诺基亚归来后推出的复刻版
3310 一举抢尽 MWC 众多智能旗舰的风头,便是明证。
  不过和下面这部手机比起来,复刻版诺基亚 3310 仍然不够纯粹&&还有贪吃蛇可以玩呢。
  这款手机名为 The Light Phone,有黑白两色,整机长宽和信用卡的尺寸相似,当然,没有那么薄,有 4 毫米厚(这其实也相当薄了),也很轻
,仅 39 克。
  手机的各个部分很简单,很可能还没有一些计算器复杂,主要是正面 12 个触摸键盘按键和一个只能显示数字的点阵 LED 显示屏。
  音乐?没有。
  什么?你想连WIFI?想想就好。
  上个网,刷会儿朋友圈,打盘游戏?呵呵。
  它的功能就只有打接电话,以及屏幕显示时间。用户可以将一张无锁版 SIM 卡插到手机中,通过 2G 网络通话。手机的待机时间据称是 20
天,这其实在功能机中属于一般水平了,诺基亚 3310 待机可达一个月。不过,考虑到他们的外形厚度&&
  The Light Phone 此前曾在 Kickstarter 平台上众筹过,现在正式向大众开放预定。看到这款手机 15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035 元)的售价,可能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已经一哄而散了。不过这也无所谓,The Light Phone 只在美国发售,也就是说,有钱都未必买得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11:09 广告
11:09 广告扫码下载极果客户端
能帮助戒掉手机瘾的保护壳,低头族终于有救了
神奇的小明
玩手机停不下来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上瘾症了,广泛存在于拥有智能手机的各个年龄段,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自制力更差,更难压抑住自己想玩手机的充电。最近,脑洞很大的岛国人就发明了一款名为 OTOMOS 的奇葩手机壳,能够让你帮助戒掉孩子的手机瘾,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狠一点,用在自己身上完全也是没有问题的。这款手机壳来自于日本初创公司 Momo,外形看上去和普通的手机壳差别不大,就是略大一点。安装起来则比较麻烦,需要有螺丝固定,当然这也是为了保证手机和手机壳之间不容易分开。而安装完成之后,父母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远程对装了手机壳的手机进行控制,比如设置自动关闭手机屏幕的时间,这样即使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也可以保证孩子不会在特点的时间段内玩手机。此外,手机壳内还设置有一定的传感器,可以限制诸如孩子在走路的时候自动关闭手机屏幕,避免因为玩手机而引发的事故。除此之外,当手机壳遇上猛烈撞击时,OTOMOS 手机壳则可以向父母发出消息,提醒父母及时关注孩子的状况。这款手机壳将于 8 月份起开售,价格仅为每月 500 日元( 31 元)相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来说,着实不算贵。
Momo OTOMOS 手机壳“爸爸,您啥时戒掉手机瘾呢?”_网易新闻
“爸爸,您啥时戒掉手机瘾呢?”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爸爸,您啥时戒掉手机瘾呢?”)
    “一回家,爸爸就拿着  手机趴在沙发上打游戏……手机像一个诅咒,把爸爸变了个样子……爸爸您就放下手机,陪我一起玩嘛!”  日前,看着正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所写日记《我的爸爸》,内江市威远县城区的李俊内心十分震撼,满是愧疚。此时,他才意识到,在过去3个月中,他痴迷手机游戏,几乎不陪女儿,连检查女儿家庭作业时也“机不离手”,自己的不称职行为已影响到女儿的健康成长。当即,他拿出手机,让女儿卸载了游  戏,当天下午带着妻子女儿出去玩了半天。  此后几天,李俊下班后回到家中便陪着女儿,女儿很高兴,他决定从此不再玩游戏,“我是一个反面教材,希望更多的  ‘手机控’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女儿写日记“手机把爸爸变了个样子”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喜欢打游戏的高手。每当夜幕降临,爸爸就把明亮的灯光打开,坐在床上,悄悄地打起游戏来。有的时候,爸爸把我接回家做作业,一回家,爸爸就拿着手机趴在沙发上打游戏。手机就像一个泡泡糖,粘在爸爸的身上,弄都弄不下来了。  爸爸我想对您说:“您什么时候才能jiè(戒)掉手机yǐn(瘾)呢?”手机也像一个诅咒,把爸爸变了个样子。有一次,爸爸烧了一道香pēn pēn(喷喷)的饭菜,我一闻到这个味道,就迫不及待地想快点儿吃。可是,爸爸是边看手机边炒菜,(手机)差一点就掉进锅里了。这都是手机rě(惹)的祸。  爸爸您就放下手机,陪我一起玩嘛!当我把日记给爸爸看的时候,爸爸并没有骂我,而是拿起手机,叫我把游戏删除了。并且答应我,以后再也不打游戏了。  欣欣年满8岁,上小学二年级,成绩挺不错。她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说,前不久,她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在周末时以“我的爸爸”为题写一篇日记。欣欣便按老师布置写下了上面这篇日记。  日记完成后,欣欣如老师平时的要求一样,留下了一个成语和一句名言。让爸爸李俊没想到的是,女儿留下的成语居然是“玩物丧志”。欣欣“觉得挺适合形容爸爸的。”父亲看日记  震撼又愧疚 让女儿删了游戏  按平时习惯,欣欣都会将家庭作业交给父母检查。但当天写好日记后,欣欣并没有将日记交给父母。直到第二天早上,妈妈倪红起床后,欣欣才将日记交给妈妈。“没想到她会这样写她爸爸。”倪红回忆说,看完日记后,丈夫正好起床,她便将日记拿给丈夫。“我拿给他,让他好好看看女儿是怎么写的他。”  “看到这篇日记,我内心真的很震撼,也很愧疚。”此时,李俊才意识到,自己在过去3个月中痴迷手机游戏,是一个不称职的爸爸,也影响到女儿的健康成长。看完日记,他把女儿叫到身边,拿出手机交给女儿,让女儿把手机上的游戏删了。“我也给她说,我今后再也不打游戏了。”  李俊不仅让女儿删掉了自己手机上的游戏,当天下午便和女儿出去玩了半天。“那天,女儿耍得很开心,因为父亲很久没专心陪她出去耍了。”倪红说。  此后几天,李俊下班后回家便陪着女儿,辅导女儿做作业,作业做完后一起玩游戏。“很高兴。”爸爸放下手机的一周,每天都陪着她,欣欣十分高兴。  李俊还向女儿提出,今后他和女儿可以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女儿听后,爽快地答应了。  李俊还专门请假,到学校参加了家长会。班主任对他看到女儿日记后删掉游戏的做法表示赞赏,并希望他今后多陪陪女儿。“我是一个反面教材,希望更多的手机控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对话女儿:眼里只有手机的爸爸很“讨厌”  在欣欣的记忆里,爸爸迷上手机游戏前,平时虽然偶尔也看看手机,但更多时间都是辅导她做作业,周末还和妈妈一起带她出去玩。  然而,自从爸爸迷上手机游戏后,欣欣便觉得爸爸很“讨厌”。“他眼里只有手机的时候,真的很讨厌。”欣欣说,那段时间,爸爸下班后回到家中,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在沙发上拿着手机打游戏。  有时,她去挨着爸爸坐着时,爸爸却叫她不要妨碍他玩游戏。周末出去玩,爸爸每次都让她和妈妈先出去,答应“一会儿来”,但她和妈妈回家后,爸爸也未出门,仍在家里玩游戏。  “让他给女儿检查作业,他手机游戏也不关,有时还边玩边检查。玩游戏心情不好时,他还对女儿发火。”倪红补充说,丈夫今年春节前后开始玩游戏,她开始以为只是偶尔玩一玩。但在女儿写日记前的两个月,丈夫对游戏几近痴迷,下班回家便开始玩,吃饭都要把游戏打完才吃,有时玩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周末几乎不出门。  “我几乎天天说,让他删了,但他就是不听。”倪红说。父亲:严格要求女儿,自己却成反面教材  以前,李俊不仅要负责辅导女儿作业,还经常和女儿互动,陪女儿打羽毛球、逛公园等。“那段时间,女儿和我很亲近,什么事都给我说。”  “但我开始打游戏后,很多情况就变了。”李俊说,今年春节期间,发现很多同事都在玩一款竞技类手机游戏,他也下载了这款游戏开始玩,从此便像入了魔,“有时一天连续玩七八个小时。”  李俊说,痴迷游戏后,他80%左右的心思都花在游戏上,平时与女儿互动的时间几乎没有,周末也很难陪女儿出门,出门也是“拿着手机,边走边玩”。  李俊和妻子规定了女儿每天的睡觉时间、看电视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很惭愧的是,我严格要求女儿,自己却成了女儿的反面教材。”李俊说,女儿写这篇日记的前几天,他在玩游戏时,女儿也拿着手机学他打游戏的样子。“当时我只是让女儿不能这样玩,然后便继续玩游戏。”  “真的要感谢这篇日记,如果不是女儿指出我的问题,我还不知道要错到什么时候。”专家呼吁陪伴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  “走在大街上,随处都可见看着手机走路的人,更别说在家里。所以欣欣的父亲并非个案,这样的情况还很多。”欣欣的班主任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她希望父母在家中应多陪陪孩子。  曾有研究机构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武汉和沈阳等6个城市,对1200个样本定量调查后发布了《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报告显示,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经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加起来,有近7成父母在陪孩子时看手机,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已开始抢夺亲子时间。  “尤其是80后、90后开始为人父母,这一代人对手机已形成依赖症。”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主任李红认为,小孩尤其是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特别需要父母的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相当重要。因为,孩子最怕不被关注,他们内心渴切需要父母的关注和鼓励。如果父母只顾玩手机,而疏于陪伴,孩子也会只顾自己,性格可能变得孤僻、自私、冷漠,且不愿与人交流。“有句话叫‘关系大于教育’,父母在陪伴中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只有关系建立了,孩子才乐意和父母分享内心的想法,这才利于下一步的引导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陪伴既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让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利于进一步的引导和教育。反之,父母在陪伴孩子时只顾玩手机,不仅是不良示范,让孩子容易跟着痴迷手机、网络,养成恶习,也会让孩子觉得被忽视,内心变得封闭,不利于教育引导。  为此,李红和熊丙奇都呼吁,在孩子成长的陪伴中,父母应放下手机。“家长实在要玩,也可选择在孩子睡了后再玩。” (姚永忠)网友围观父母一定要端正言行  @颜师出高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永远都是成立的。孩子怎么长,就看父母怎么做表率。  @月魂:只要自己有心,不管是手游还是网游,都可以戒掉。
  @Chinaway:太多的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很小的时候用电子产品哄孩子,不闹就行。上学后更是把自己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被问到为孩子做了什么,好像特委屈,觉得自己花了那么多钱,还不叫好好教育吗?  @寒夜冰花:曾经的我也是个游戏迷,一天不玩就像吸了鸦片一样浑身不舒服!玩游戏真的是在浪费时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不如陪陪家人孩子或看看书!  @阿玛尼:孩子成年前,父母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因为你的一切作为,都是孩子成长的教材。  @有心无聊:怪游戏害人,还不如检讨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了!高兴的是,最后看到爸爸改邪归正了!
(原标题:“爸爸,您啥时戒掉手机瘾呢?”)
本文来源:舜网-都市女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 &
& 八大招数让你戒掉手机瘾
八大招数让你戒掉手机瘾
14:34:13&&出处:&&
编辑:大鹏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4-15][04-15][04-15][04-15][04-15][04-15][04-15][04-15][04-14][04-14]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帮孩子戒掉网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