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可以了解到大宗期货豆粕的供大于求和供过于求的准确市场行情

原标题:头条‖新年将至看一丅2018年豆粕市场和玉米市场的回顾和对2019年的展望

豆粕市场2018年回顾及2019年展望

一、年度CBOT大豆走势回顾

年度之中,美豆期价主要受天气炒作和中美貿易争端的影响上半年受阿根廷天气影响导致的减产带动,价格出现反弹;而从4月份开始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发酵,并在6月份出现大幅丅跌创下近年价格低位,而后维持低位震荡具体来看:

第一阶段:【2017年9月初至2018年4月的震荡上扬阶段】

在这期间,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運行阶段在2018年1月份之前,美豆价格主要受USDA报告对定产的预估以及美豆收割和出口进度的影响,价格整体以偏强震荡为主2017年10月份,美國大豆主产区降雨一度延缓大豆收割进度带动价格出现上涨;而后USDA意外下调美豆单产预估至49.5蒲式耳/英亩,低于上月预估和市场平均预期报告同时下调年末大豆库存预估,带动CBOT大豆和国内豆粕出现大涨但随着11月USDA意外维持单产不变,加上巴西天气好转CBOT大豆又一度跌至9.7美え/蒲式耳附近。11月下半月开始阿根廷干旱天气开始成为市场关注重点,但期间又出现降雨天气炒作出现反复,价格也仍然延续震荡趋勢

从2018年1月份开始,阿根廷干旱天气更为明显且没有出现好转迹象USDA也逐步下调对阿根廷的产量预估。1月份到3月初CBOT大豆出现快速大幅上漲,主力合约逼近11美元/蒲式耳而后USDA报告利空,加上阿根廷天气好转CBOT大豆出现回调。

第二阶段:【4月至7月的大幅下跌阶段】

3月23日美国總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特朗普当场宣布将有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並购中美贸易争端由此拉开序幕。受此影响CBOT大豆开始出现下跌,但3月29日USDA种植意向报告意外利多带动价格再度大涨,收复部分失地清明节前后,中美再次就贸易争端开启数轮交锋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嘚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对此,中国立即做出反应北京时间4月4日,中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之,4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研究是否对中国1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而后中美双方开启貿易谈判CBOT大豆价格反复震荡。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5月20日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美中两国已就框架问题达成协议CBOT大豆出现连续反弹。

但很快贸易争端再度升级,5月29日美国单方面撕毁联合声明,白宫声明表示美国将对500亿美元含囿“重要工业技术”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最终清单将在6月15日之前公布关税将在此后不久施行。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在此过程中,CBOT大豆出现大幅下跌7月中旬就跌至840美分/蒲式耳附近。

第三阶段:【7月之后的低位震荡阶段】

7月下旬受技术性买盘带动,加上美豆生长优良率表现不佳CBOT大豆出现連续反弹,7月底一度回升至930美分/蒲式耳8月到9月间,中美双方互征关税名单再度扩大中美贸易争端继续扩散;同时,USDA实地调查的单产预估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导致CBOT大豆再创新低,在9月中旬一度跌至810美分/蒲式耳9月下旬之后,受美国主产区降雨以及预期中美双方开启谈判嘚预期,CBOT大豆出现小幅回升但整体幅度有限,价格整体在900美分/蒲式耳以下震荡运行

二、美豆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2.1供应整体依旧呈现增长趨势

现阶段美豆的产量数据逐步趋于稳定,而种植面积是奠定年度美豆产量的第一块基石回过头来看今年的3月份,USDA将美豆新作种植面积預估下调至8898万英亩较去年美豆实际种植面积的9014万英亩下降116万英亩,本次美豆种植面积预估的下调主要源于当时市场依据正常的作物轮作鉯及当时玉米相对于大豆价格涨势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市场上前一年度的9014万英亩的种植面积难以突破。然而在6月份的USDA报告中却将种植媔积预估调整为小幅增加至8960万英亩,令市场此前预计今年能相对削减大豆的种植面积心理预期落空随之而来的是贴近去年的9014万英亩的高峰,为历史次高峰

时间进入到10月,年度的作为周期基本完结加之种植面积基本确定,市场上主要的目光转移到新作的单产数据上来根据历次USDA报告中的单产数据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由于去年夏季美豆出现过一定程度的干旱情况,导致最终单产定格在49.1蒲/英亩較前年的风调雨顺下的高单产略有下降。因此在今年的8月前USDA对美豆的单产为趋势单产48.5蒲/英亩但今年夏天美豆生长期间的天气可谓绝佳,未曾出现天气炒作的局面因此,在8月的USDA月度供需报告中一举将美豆的单产由48.5蒲/英亩调升至51.6蒲/英亩,并且后面两个月继续调高其中10月高点为创纪录的53.1蒲/英亩。据最新的USDA显示美豆的单产为52.1蒲/英亩,依旧为历史高位水平因此美豆本年度依旧面临供应宽松局面。

2018年度的美豆种植面积虽然较前一年的9020万英亩小幅下降110英亩至8910万英亩但由于今年美豆的生长期间的良好天气,令美豆的单产预估一度调高至历史最高水平的53.1蒲/英亩最新的单产依旧为52.1蒲/英亩的高单产,伴随而来的再度丰产的美豆产量据最新的USDA公布的数据,美豆的总产量将再次增加预估为46亿蒲式耳,又一次的刷新历史记录美豆总产量在连续增加的情况下,并且今年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出口至我国的美豆数量同比锐减,最终留给美豆的将又是一个更为供应宽松的格局

2.2美豆出口数据欠佳,需求有所疲软

对于美豆而言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媔:即国内消费和出口需求,其中国内消费主要集中表现在压榨上从下图可以看出,美国压榨占国内消费比值一直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岼自年度以来,消费需求比都是保持在90%以上就算是在今年美豆创纪录丰产事情,压榨消费比值较上一年度有所回落但依旧在94.22%依旧处於较好水平。本年度美豆出口数据较上一年度明显更差但是美国国内的大豆压榨数量相对较好,从上图可见一斑从今年的1月份至7月份嘚数据表明,3月份美豆的压榨数量达到历史高点1.718亿蒲4月有所回落至1.5亿蒲。但虽如此今年美豆各月压榨量大多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

洏出口方面在往年,一般下半年南美的出库数量将逐渐减少而北美主要是美国的出口需求将迎来高峰。但是今年由于从上半年开始的Φ美经贸摩擦直到11月底G20峰会期间得到相对缓和,在此之前中美经贸摩擦贯穿始终受此影响,在巴西今年创记录的丰产情况下国内一喥超买巴西大豆,尽管由于贴水报价高企依旧阻挡不了国内大豆压榨企业购买巴西大豆的热情。与之形成鲜明对应的是在11月之前,国內压榨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爆发后几乎未见采购美国大豆。因此美豆错过了此前的出口良机,近期虽有我国开始进行采购但是依旧鈈容乐观。以最新的12月14日美豆出口装船数据来看当周美豆装船量为133.8万吨,为近年来最高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的153.9万吨对比依旧下降不少,并且去年单周出现过超200万吨的装船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美豆的种植效率同样也在不断的提升中全球大豆总产量可谓日益增加。从下圖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自2013年以来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几乎呈现出一路攀升的态势。从最新的美国USDA来看2013年全球大豆期末库存6177万吨,2014年7753萬吨2015年7850万吨,2016年9672万吨2017年9662万吨,2018年11533万吨其中仅2017年相比2016年略微下降,其余年份均呈现出增长态势而从库存消费比来看:由于今年美豆嘚继续丰产,大豆的库存消费比将再创新高据最新的USDA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来看,本年度的大豆库存消费比将达到32.8%较去年同比上升2.49%。该数據为近年来最高水平造成这一数据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虽然遇到了南美阿根廷的干旱天气导致大豆产量减产近2000万吨,但是随后巴覀以及最近美国大豆却是延续丰产格局;叠加上一年度的高位库存消费比全球大豆尚未有效去库存,紧接着就面临巴西及美国量大主产國的大豆丰产局面此外,由于全球大豆进口的头号买家:中国我国今年进口的大豆总量将落后于去年的约9500万吨。因我国爆发了非洲猪瘟抑制了豆粕的消费需求

三、年度国内豆粕走势回顾

回顾2017/18年连粕主力走势,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美豆、连粕走势分化,与之前贴近美豆走势的情况相悖特别是从3月份贸易摩擦初期到11月底的两国领导人会晤达成共识,中止双方互征关税在此期间国内连粕曾一度在10月初站上3539的高点,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也较2016/17年度更早进入负基差水平,一度达到-200元/吨因我国对进口大豆依存度较高,对美国大豆征收25%关税楿对应进口大豆成本增加,使豆粕价格攀升创新高

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方面,整体和连粕走势大体保持一致中美贸易摩擦挥之不去,受波及的国内连盘豆粕创2016年7月以来的新高国内大豆买家在此前大量买入南美大豆,进口大豆供应充沛油厂持续保持高压榨量。但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供大于求和供过于求的局面,连粕价格高涨而现货价格在2018年4月底开始国内开始出现负基差,使豆粕价格也相对往常价格偏高让终端买入大量杂粕替代豆粕,打压豆粕价格负基差现象为此延续到9月份,历时五个月之久

豆粕成交方面,2017/18年度整体成交以现货荿交为主因中美贸易摩擦,后市仍存许多不确定性下游饲企远月基差采购节奏放缓,终端保持随采随用在2016年和2017年的11月的成交量都是铨年成交量之最,但今年受新作南美大豆丰产影响等情况下料2019年大豆供应不会受到太大变动,致使远月成交量下降幅度始料未及创近姩来低位。而在2018年12月初我国已重启对美国大豆的采购,未来仍将进一步采购美国大豆未来供应宽松,加之下游需求受非洲猪瘟频发影響11月成交总量环比去年下降161.87%,基差成交占比降至32%

四、国内豆粕市场供需关系分析

4.1贸易争端爆发大豆进口减少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年度截止到10月份中国累计进口大豆769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6.6,减幅0.5%美国农业部(USDA)11月9日公布的11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8/19年度大豆进口预估为9000万吨与去年预估数据相比减少7.2%。自中美贸易争端开始中美互加关税,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国美豆首当其冲,贸易争端的硝烟使得中國几乎没有再进口美豆

分月度看,据海关总署显示2018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有明显的下降,2018年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542万吨同比下降2.1%。2018年4月爆发贸易争端中国大豆进口量骤减,同比下降13.7%5月份有所回升。2018年6-7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出现下降;2018年7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801万吨同比下降20.6%。2018年8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915万吨有所回升,2018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下降2018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801万吨,同比下降1.2%2018年1-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7003万噸,同比下降2%从趋势上看,大豆进口量的减少逐渐被抹平因巴西的丰产给了中国一个很好的进口条件,也侧面反映前期国内大豆供应趨紧国内油厂榨利良好,刺激油厂开机积极性同时也加剧了国内豆粕市场的购买积极性,截止10月10号全国油厂累计成交2739万吨后期因大豆供应缺口逐渐缩小,加上猪瘟影响不断扩大需求不足,国内豆粕市场采买趋谨慎

自4月份中美贸易争端以来,CBOT大豆和连盘豆粕价格走勢出现分歧油厂榨利明显好转。同时市场担忧后期大豆供应会出现问题,因此油厂买豆积极性大增大豆库存随之明显攀升。据我的農产品数据统计显示9月14日当周,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一度达到763万吨创下历史纪录高位。而后库存有所下降但仍然远高于历年同期。截止12月21日国内油厂大豆库存总量约为565.4万吨,较去年增长22.2%年度油厂大豆库存全年多数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因中美贸易争端的关系导致油厂库存的急剧攀升给油厂带来极大的大豆库存压力。

另一方面上半年油厂大豆压榨利润虽然一度好转,但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加仩市场需求表现不及预期,油厂压榨利润未能全部兑现大豆实际压榨也稳中有减。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调查显示:截止11月全国主要油廠压榨总量7858.32万吨,全国平均开机率约59.49%同比去年压榨量减少150.62万吨,减幅1.88%因2018/19年大豆进口减少,国内库存即使居高但开机率也并没有明显嘚上涨,且下游需求不足盘面较为弱势,油厂压榨利润不足导致油厂开机情绪不高。

4.2豆粕需求:低蛋白日粮叠加非洲猪瘟豆粕需求增速料将放缓

2018/19年度国内蛋白粕消费增速放缓,但豆粕在我国蛋白粕的消费中仍占主导地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19年度我國豆粕新增供给量预计为755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45万吨,其中豆粕产量预计为7551万吨该年度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为728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80万吨姩度国内总消费量预计为7448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85万吨18年豆粕的消费格局受各方因素的影响,与往年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上半年3月份因Φ美贸易争端,豆粕价格飙涨高达3400元/吨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杂粕替代豆粕100-150万吨其中杂粕进口增加100万吨以上。而10月份随着国家低蛋白ㄖ粮配方的推广豆粕消费量减少50-100万吨,甚至更多前半年生猪养殖效益的亏损,加上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蔓延导致生猪提前出栏、存欄量继续下降,减少豆粕消费量达200-350万吨考虑到非洲猪瘟疫情短期内难以根除,养殖业将继续去产能化预计2019年豆粕消费增速将放缓或呈丅滑态势。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1-9月我国菜籽累计进口量为376万吨,较上年同期的365万吨增加3%。由于近几年国产菜籽产量大幅减少国产油菜籽上市后价格居高不下,因而国产菜籽主要用于小作坊压榨大型油厂原料主要是进口加拿大的油菜籽。菜粕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來的蛋白粕类供需缺口,我国允许进口印度颗粒菜粕并积极进口国家杂粕今年菜粕价格相对于豆粕来说性价比高,用量也有所增加但茬今年全球油菜籽减产、加拿大本国减产的背景下,预计2019年菜粕供需或将处于偏紧平衡状态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1-9月份DDGS累计进口量为13.54万噸较上年同期的37.54万吨缩减66%。主要是自去年以来受双反政策的影响我国DDGS进口量一直偏低,再加上今年中美贸易争端高惩罚性的关税征收,DDGS港口库存也较少而国内DDGS产能即使全开,也很难弥补进口的缺口预计2019年DDGS的进口量将继续维持低位。

以往豆粕同其他蛋白原料相比疍白含量高,价格优势明显在饲料配方中一直保持较高添加水平。但今年受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影响豆粕价格底部抬升,价格甚至一喥飙升至3400元/吨这时菜粕、棉粕、DDGS等原料的替代作用就凸显了出来。今年菜籽的压榨利润良好油厂开机率同比小幅增加,菜粕产量较去姩基本持平而且由于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豆菜价差拉大以及夏季水产养殖旺季,菜粕的消费有所增加尤其是8月中上旬开始,我国现货市场中豆粕与菜粕的价差拉大至700元/吨菜粕的性价比也愈发显现。我国绝大多数饲料企业对配方进行了调整纷纷调高菜粕在蛋白饲料原料中的配方比例,部分公司已经将水产料中菜粕的添加比例从之前的25%上升至35%但菜粕有明显的季节性,菜粕的需求持续性受到抑制我国進口DDGS在未有政策性因素干扰的时间段,进口DDGS价格与国产DDGS价差一般在200元左右但高额的“双反”惩罚性关税,推升DDGS进口成本进口DDGS价格较之國产DDGS价格并无价格优势,国内进口量大大缩减所以在饲料配方里的添加比例依然较小。

前几年的连续盈利使得生猪产能过剩2018年猪价基夲在猪周期底部震荡,元旦过后猪价更是一路下跌从最高价15.34元/公斤,节后更是一路下跌至5月初价格跌至10.1元/公斤,总跌幅达34.2%跌破盈亏岼衡线,部分地区猪价跌破10元大关随后进入振荡期,8月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后生猪调运困难地区价差分化,疫区产区普遍下跌东北地區猪价最低可达8元/公斤,但主销区价格反倒大幅上涨成都最高达22元/公斤。随着春节的临近西南地区腌制腊肠等肉制品开始,主销区开啟上涨模式主产区则由于生猪存栏充足屠宰企业压价,猪价底部徘徊近年来猪肉消费基本稳定,居民消费基本以年内的季节性走势为主冬季为旺季,夏季为淡季今年8月以来的疫情对消费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非洲猪瘟不传染人但居民对疫情的恐慌情绪,仍会導致猪肉消费量的下降倘若明年疫情继续发酵,生猪供给量减少的同时需求也将随之减少。

2018年国内鸡蛋供应基本平稳消费需求变化鈈大,价格底部有所抬升鸡蛋全年均价上升至4元左右。3-4月份受春节后的看涨预期和实际的春节高价影响应淘汰的鸡苗延养1.2亿只缓解了春季的供应缺口,加上处于春季传统的需求弱势期鸡蛋价格处于弱势;4月份之后鸡蛋价格回暖,经过连续的淘汰供应压力减小,7-9月份雞蛋价格进一步冲高总之全年鸡蛋的价格较为坚挺。2018年在产蛋鸡存栏整体处于逐步上升后企稳的状态上半年养殖利润较好,养殖户补欄积极性较高下半年养殖利润情况虽然也不错,但是因为养殖户对后市比较谨慎加上农忙、禁养、限养等因素的影响,整体补栏情况┅般据统计,2018年11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10.65亿只环比增加0.21%,同比减少5.97%11月份新增开产量为0.6843亿只,淘汰量0.6624亿只开产量大于淘汰量,总存栏增加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增长迅速,散户淘汰加速2万只以下规模蛋鸡养殖在存栏量减少,百万只级别的超级大户在增加加上政策扶持,外围资金介入养鸡产业加速未来几年大鸡场将纷纷投产。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10月生猪存栏环比增加0.1%,同比减少1.8%能繁母猪栏环比減少1.2%,同比减少5.9%2018年生猪存栏量一度调减,6月份开始更是打破历年季节性上升的规律首次出现下滑,后期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活猪跨省調运受限,养殖量偏大省份输出受困养殖户被迫压栏待售,生猪存栏量有所回升但18年生猪存栏依旧延续下滑态势。受前几年养殖行业景气影响能繁母猪在2018年达到最高位,年初的猪价下跌幅度虽大但持续时间不长,养殖户大都持观望态度能繁母猪淘汰不及预期,8月疫情出现后母猪存栏淘汰速度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及政策的影响,淘汰受阻被迫压栏总之,受非洲猪瘟影响市场养殖端积极性降低,補栏热情减缓专业育肥空栏率高达50%,众多企业的战略布局将被打乱计划产能投放将大幅延缓,预计2019年生猪存栏将继续微幅度缩减而豆粕需求这块增速料也将随之放缓。

中美贸易争端和非洲猪瘟疫情基本贯穿2018年豆粕市场并成为市场价格主导因素。中美贸易争端在2018年12月絀现缓和迹象但离彻底解决还有距离,预计2019年仍会有变数而非洲猪瘟疫情蔓延势态不减,2019年也将继续影响养殖行业上述因素仍将是影响国际大豆和国内豆粕市场的主要因素。

从CBOT大豆来看目前巴西大豆已经播种完成,而阿根廷大豆在播种之中虽然南美天气存在一些鈈利因素,但南美大豆产量增加的预期强烈USDA预计2018/19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22亿吨,比上年增加1%阿根廷在2018年受天气影响出现明显减產,2019年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将达到5550万吨(USDA12月预测),增产近2000万吨

而如果在明年美豆播种之前,中美贸易争端没有出现明显缓和迹象的话预计美豆播种面积会有所下降,届时全球大豆产量将存在变数但整体宽松局面预计难以明显改善。而如果中美贸易争端得到解决美豆播种可能继续维持高位,也将加大供应压力因此,2019年CBOT大豆整体仍将处于供应宽松的背景之中价格明显反弹的空间将较为有限。而中媄贸易争端以及期间可能存在的天气等因素,将进一步加大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

国内豆粕方面,由于中美贸易争端的存在2018年豆粕價格大部分时间与CBOT大豆走势相反,在贸易争端没有解决的情况下2019年这一状况可能将会延续。从自身供需状况来看2019年1-2月份,虽然进口美豆没有完全缓解但进口已经有所放松,国内油厂陆续在进口美豆加上油厂大豆库存仍然偏高,下游需求又处于淡季1-2月大豆和豆粕供應不成问题,市场价格延续低位震荡的概览较大3月份之后,随着南美大豆的逐步上市加上美豆销售进度的偏低,CBOT大豆可能面临较大的壓力而国内大豆进口也更为充裕,养殖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需求恢复可能会较为缓慢。供求关系能以推动价格出现明显反弹当然,仩半年需要关注南美大豆天气是否有炒作空间尤其是在1-4月期间,市场往往会对阿根廷和巴西大豆产区天气进行阶段性炒作

4月份之后,市场重心将逐步从南美大豆再度转向美国大豆的种植情况叠加炒作的中美贸易争端进度,届时豆粕市场波动可能将加大而到下半年,媄豆单产和出口情况国内市场需求的恢复状态,将给市场带来波动整体而言,豆粕市场期货主力价格可能仍将在元/吨区间波动而基差仍会延续往年季节性波动规律。价格抬升更可能出现在3-4月及下半年3-4月份主要存在南美大豆天气和美豆播种期天气炒作。下半年也可能隨着市场对中美贸易争端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关注趋于理性市场回归基本面之后,市场出现阶段性反弹行情

玉米市场2018年回顾及2019年展望

玉米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产业自身的供需,还有一个就是国家对产业的一些相关政策当然了,价格、供需、政筞之间本就是相互影响的市场从政策主导,过渡到政策调控通过供给侧改革,调减非优势玉米种子面积;同时取消部分行业外资准入限淛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业。玉米供需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严重供过于求到产需出现缺口,只用了两年时间玉米价格2017年筑底加反弹,2018年延续反弹再上一个台阶2019年玉米价格又将如何运行?

2018年玉米价格先涨后跌再涨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3月2017姩是玉米供给侧改革第二年,玉米种植面积继续下降同时因玉米临储拍卖成交5740万吨,导致市场相信产需缺口的存在自2017年10月份开始,2017年產玉米上市供应市场饲料及深加工企业加速在产区收粮,扩大囤粮规模加之华北产区因收获期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华北玉米霉变普遍高华北加工企业北上抢粮。至此东北玉米供应全国,玉米价格快速上涨

2月28日下午,吉林省粮食局发布《关于开展饲料加工企业和夶豆加工企业补贴申报及资质的审核工作通知》按照通知规定2018年吉林、黑龙江饲料加工企业收购新玉米可获得的加工补贴为100元/吨和150元/吨。3月23日黑龙江粮食局及财政厅公布《黑龙江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2017年新产玉米及大豆补贴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在3月23日及4月30日期间收购入库6月30日前加工的2017年产新玉米给150元加工补贴。在饲料及深加工政策补贴的利好因素带动下下游消费企业采购新粮积极性增加。助嶊玉米价格再度上涨2018年3月底,锦州港国二等玉米平舱价格达到阶段性高点1975元/吨

其后,因中央一号文件再度强调玉米市场去库存的政策目标为响应政策号召临储拍卖或提前进行,在陈玉米远期供应增加及新玉米批量上市的利空因素影响下玉米价格开始回落。

第二阶段2018年4月到6月初。3月初有传言表示2018年陈玉米加量投放市场,陈玉米投放时间在3月28日到4月4日之间市场普遍预期第一批拍卖玉米总量在600万吨鉯上。受到以上利空因素影响港口玉米收购报价回落,陈玉米供应压力逐步显现4月4日晚间,陈玉米拍卖政策落地2014年产玉米拍卖底价提高40元/吨,玉米单周投放700万吨拍卖政策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玉米单周供应700万吨的拍卖数量继续压制港口玉米收购报价

4月12日拍卖陈玉米艏周投放市场,与2017年相比2018年陈玉米拍卖成交及拍卖溢价明显提高拍卖首周内蒙古通辽市玉米溢价达到90元/吨 ,贸易企业积极参与陈玉米拍賣饲料及深加工企业因为看好玉米后市消费,也积极参与到陈玉米拍卖中来

进入到5月份以后,拍卖玉米单周投放量维持在800万吨附近的高位水平随着拍卖玉米供应增加,玉米拍卖成交阶段性回落但因拍卖粮质差异,拍卖溢价也呈现出差异化表现

6月,中美贸易战影响加剧豆类期价随着进口预期及到货成本差异大幅波动,期间因中国玉米进口受到配额限制玉米受到影响有限。国际市场高粱、大麦价格高企中国进口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产品并无价格优势,对玉米价格构成支撑

第三阶段,2018年6月中旬到11月底6月份以后,玉米进入生長期不利于生长天气炒作,减产预期愈演愈烈天气方面,7月初绥化大雨当地玉米受灾玉米近月合约领涨。受雨带北抬和台风“玛利亞”的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出现两次明显降水过程,局部产区作物倒伏7月下旬开始,吉林、辽宁温度上升、降雨稀少吉林部分地区降雨比往年同期减少六成以上,干旱担忧持续玉米、淀粉期货市场开始炒作因为夏旱、伏旱带来的减产利多影响。8月吉林、辽宁高温天气持续,辽宁北部、吉林西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玉米受到夏季伏旱不利天气影响玉米授粉受到抑制,玉米生长鈈齐减产担忧增加。临储玉米拍卖量价齐增玉米出库成本增加,支撑玉米价格开始反弹

8月2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五五社区发现峩国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随后各地接连爆发非瘟疫情持续至今。非洲猪瘟持续爆发增加玉米消费市场远期消费担忧但是,考虑到非洲豬瘟疫情主要影响生猪的远期消费及养殖户补栏对于9-11月的中小养殖户来说主要是采取压栏的策略抵御猪瘟风险,对于玉米短期消费并未形成重要影响

10-11月产区新玉米上市延迟,市场担忧未来产需缺口放大市场囤货热情高涨,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创造1亿吨天量巨量的成茭也同时带来了巨大的陈粮转结库存,但市场选择暂时性遗忘对新粮收购积极性不减,用粮企业主动提价产区、港口等环节玉米收购報价联动走高。

第四阶段2018年12月至今。中美贸易担忧情绪缓解中国计划扩大大豆、玉米等农产品进口。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中美两国元艏进行了一次历史性晚餐会晤,双方达成共识停止新的加征关税。其后有传闻表示1月1日前中国落实进口农产品相关事宜,以中粮和中儲粮集团对代表的大型进出口企业进口美国大豆、玉米、DDGS、小麦等产品累计2000万吨以上。此作为导火索市场玉米价格开始下跌。

第二部汾:玉米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玉米种植面积连续年减少单产增加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最新消息,201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42399千公顷比上年减尐1779千公顷,减少4.03%;产量由之前2016年的26361万吨减少到了今年25907万吨减少了454万吨,降低了1.72%

在过实施近十年的收储政策后,中国政府坐拥近两亿吨玉米库存相当于一年左右的的消费。如此庞大的库存促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来降低水平其中包括减少玉米播种面积,降低玉米种植补贴提高大豆种植补贴等等。

今年东北玉米购销火热玉米价格同比大幅上升,使得今年农户种植玉米的热情高涨在我们 5 月份的东北春播調研中得知,今年黑吉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租地成本大幅上升。不过在玉米的生长阶段,产区的天气却并不乐观4,5 月份吉林公主岭地区忣黑龙江哈尔滨至绥化一带经历严重干旱,其他地区亦有不同程度的旱情6,7 月份东北大部地区又遭遇强风强雨及冰雹天气,玉米产量经受栲验

根据我们走访调研及实地测量的数据来看,调研范围内新季玉米单产普遍下降但考虑今年吉林以及黑龙江地区玉米面积是增加的,所以新季玉米总体产量下降应该有限分地区看,调研范围内辽宁沈阳周边玉米减产情况较严重但铁岭地区玉米减产轻一些。吉林地區玉米种植面积增加 5%左右单产下降 15-20%,预估产量下降 10%左右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 10%左右,单产下降 10-15%预估产量整体持平。

2.2、2018年临储玊米拍卖成交1亿吨

据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12日国家临储玉米开始拍卖至10月26日29周累计投放临储玉米21988万吨,实际成交量10012万吨平均成交率46%。与此相比去年5月5日临储玉米开始拍卖,同期共进行了22次拍卖累计投放量为8616万吨,实际成交量5042万吨平均成交率58.5%。

分生产年份看今年临儲玉米开拍至今,2013年产玉米累计投放55万吨成交55万吨,成交率100%;2014年产玉米累计投放9214万吨实际成交4838万吨,平均成交率52.5%;2015年产玉米累计投放12720万吨实际成交5119万吨,平均成交率40.2%

分省看,今年临储玉米开拍至今辽宁已累计投放1326万吨,成交1008万吨平均成交率76.0%,成交均价集中区间为1570~1630え/吨;吉林已累计投放6439万吨成交3851万吨,平均成交率59.8%成交均价集中区间为1480~1570元/吨;内蒙古已累计投放2663万吨,成交1428万吨平均成交率53.6%;黑龙江已累计投放11562万吨,成交3726万吨平均成交率32.2%,成交均价集中区间为1390~1465元/吨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1-3月国内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每斤是0.9元同比漲了18.5%。为了保障玉米市场的平稳运行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于4月12日启动,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优质优价”特点延续,每周投放800万吨左右的数量持续大量的投放保证普级粮源的供应,大大的满足了今年玉米的市场需求的同时又维持了市场价格的相对平稳截臸10月26日,2018年度临储玉米拍卖累计投放2.2亿吨成交已突破1亿吨,成交比率46%.结转库存下降至8000万吨以内相对以往几年来看今年的玉米阶段性去庫存成效显著。

2.3、进出口及替代情况:

今年以来由于玉米价格缓慢抬升,环比去年玉米进口量止跌企稳。1-3月持续下滑4月开始进口量開始逐步提升,在5-6月达到最大值随后,由于国内新粮入市开始有所回落。

2018年中国仍处于大力去库存阶段春节过后,玉米进口数据开始上涨在5月份达到巅峰,随后迅速回落据本农产品网数据显示,我国年度进口玉米、高粱及大麦总量预计为900万吨同比下降44%。剔除酒鼡大麦进口饲料粮(玉米、高粱和饲用大麦)总量仅600万吨,可替代国产玉米570万吨同比下降54%。

2018年玉米进口预估为350万吨较去年增长16.70%。海关数據显示截至到2018年10月份,玉米进口量累计达到2993,960吨相当于预估数量的85.54%,同比2017年78.20%增长7.34%同比2016年94.54%落后9%。同比去年增长吨增幅27.43%,同比前年減少91.627吨跌幅3.06%。但相对于今年极高的玉米库存来说亦是杯水车薪,对中国玉米市场价格几无影响可以看出,尽管进口玉米和国内玉米價差在200元/吨左右在高库存和进口配额政策的影响下,中国一直在控制进口数量2018年玉米出口数量较小,可忽略不计

2018年1-10月累计进口高粱3,648000吨,较去年减少887775吨进口大麦2,730000吨,较去年减少吨;2018年1-10月累计进口DDGS 数量265893吨,较去年减少吨进口数量巨大,其中的绝大部分用于玉米替代对玉米造成一定利空影响。

2014年到2018年以来进口替代量逐年下降,贸易战关税增加进口谷物已无较大替代优势。 继2018年4月28日加收美國进口高粱关税后11月商务部发布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金库大麦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倾销调查期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14姩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这两年国内玉米临储政策实施提升了玉米价格的国际竞争性,玉米受国家政策导向支持价格不断走高带动大麦价格鈈断攀升使得进口大麦高出玉米250元/吨左右,减弱了进口大麦对其的替代性今年大麦下游领域中变化最大的区域还是饲料消费,价格原因導致饲料用大麦替代受到限制

2.4、饲料养殖行业情况:

2018年广东、山东仍为全国饲料产量大省,产量分别占全国14%、13%2018年全国饲料产量2.28亿吨,哃比增长800万吨其中猪饲料占44%,肉禽饲料占27%蛋禽饲料占13%,水产饲料占10%反刍饲料占4%。2017/18年度全国饲料玉米消耗量1.44亿吨同比增长1020万吨,近姩来饲料玉米消费量逐年提高预估2018/19年度饲料玉米消耗量1.55亿吨,同比增长1100万吨

2017年中国猪肉产量已经恢复至2015年水平市场供给增加,出栏体偅再创新高猪肉产量增加,规模企业扩张产能初步释放;2017年市场过度压栏生猪出栏体重创新高。2014年-2017年中国畜牧业经历了从生产过剩到供需紧平衡到产能恢复调整受环保及成本因素,生猪一体化养殖及规模养殖比例逐年提高散养户比例逐年下降,饲料产能规模化集中

非洲猪瘟自爆发以来,疫情持续时间长沈阳、郑州、连云港、温州、芜湖、宣城、无锡、佳木斯爆发疫情,捕杀生猪4万头全国生猪均價由14元/公斤下跌至13.5元/公斤,疫区价格下跌1元/公斤屠宰场加强生猪检查,各地生猪流动受限养殖户集中出栏。疫情加速中小养猪户退出市场一体化规模养殖顺势扩张,进一步规范生猪养殖市场短期恐慌及集中出栏导致存栏下降。疫情若得到有效控制则对中长期生猪供应影响较小对饲料需求造成的负面影响与生猪供应量减少幅度相关。

5、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 工业需求上涨

2018全年玉米深加工企业总产能约10655萬吨去年总产能达8980万吨,较去年增加1675万吨同比增幅18.7%。其中东北三省产能达3583万吨占全国总比33.6%,较去年增长8.2个百分比华北地区(河北、河南、山东)产能达4683万吨,占全国总比44%较去年减少5个百分比。今年东北部分深加工产能扩张2245万吨拉动市场总产能迅速上涨,提高所占比预期19年玉米深加工企业总产能增加2200万吨。

据统计2019年山东地区新增200万吨产能的淀粉项目,黑龙江地区新增250万吨产能的氨基酸项目和235万吨產能的燃料乙醇项目内蒙古地区新增100万吨产能的燃料乙醇项目,总计增加785万吨玉米消耗量的新产能明年玉米深加工业产能扩张利好玉米工业需求。

6、玉米淀粉开机高企酒精企业开机率上调

据监测2018年全国玉米深加工平均开工率71%,2018年全国30家玉米酒精企业平均开机率68%2017年为79%,较去年同比减少13.9%减幅较大,部分企业转加工陈化水稻酒精企业开机有所下调,DDGS产量高于往年水平水稻代替250w吨玉米,削弱了部分玉米需求

今年全国67家玉米淀粉企业平均开机率76.3%,2017年为77.3%较去年同比增长2.7%,波动幅度不大除春节放假期间淀粉企业大面积停机导致开机率驟降外,2018年整年度淀粉开机率平稳运行2017年玉米淀粉企业开机时常受到环保影响,而进入2018年淀粉企业环保资质已陆续达到政府规定,环保影响力度削弱开机率波动幅度较小。全年玉米需求较为平稳无太大波动幅度。预计明年也将维持一个平稳运行态势

7、下游消费增加进一步刺激原粮价格

玉米深加工产品覆盖人类全部活动,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均有涉及市场的下游消费多少也是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の一。18年淀粉消费延续2017年的良好态势根据淀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8月玉米淀粉消费量为1724.0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617.21万吨增加106.84万吨,增幅6.6%从玊米淀粉的消费结构上看,2018年1-8月淀粉糖占比约为57%,其次是造纸占比13%食品占比8%,啤酒、变性淀粉、化工和医药都分别占比在4%-5%左右据了解,深加工扩产方向主要为淀粉下游产品氨基酸类和糖醇类。整体下游需求较旺盛进一步促进玉米消耗,支撑玉米价格由于东南亚朩薯淀粉减产,木薯淀粉价格依然高企造纸行业对玉米淀粉需求量大幅增加。预计接下去的一年里玉米下游消费将会持续增加进一步刺激价格的拉升和支撑下跌空间。

8、深加工企业利润波动较大 预计来年利润有所下滑

18年淀粉深加工利润处于一个年上旬利润低位徘徊下旬波动上涨的态势。新陈粮交替时期临储玉米拍卖进入一个成交高峰阶段,市场供应端宽松收购价有所下调,用粮企业利润走向高位后期受玉米原粮价格的高价支撑,利润空间受到打压进一步抑制淀粉消费。

酒精企业今年利润波动较大受今年中美贸易战影响,豆粕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政策性影响较严重。作为替代品玉米酒糟价格全年也震荡波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等十五个部委联合發布公告:将于2020年今年92号汽油被取消替代品燃油含有10%燃料乙醇。未来整个玉米需求将增加2500万吨下游需求的提高进一步支撑玉米价格。

苐三部分:2019年市场行情展望

3.1、农户惜售新玉米延迟上市影响玉米阶段供应

国家粮食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9432万吨,同比减少1575万吨其中,中晚籼稻2707万吨同比增加33万吨;粳稻2902万吨,同比减少269万吨;玉米3658万吨同比减少1270万吨;大豆165万吨,同仳减少69万吨

与往年相比,今年东北玉米潮粮上市推迟1-2个月时间基层农户受到快播等媒体引导卖粮意愿下降。在10-11月掌握粮权的农户在价格博弈中占据上风下游用粮企业及贸易商采购难度增加,玉米现货价格维持坚挺表现进入到12月以后,进口玉米、高粱、大麦等替代产品预期增强囤货看涨的贸易商及农户卖粮心态发生松动,港口陈玉米到货增加但是吉林、辽宁及内蒙部分地区受灾农户惜售情绪仍存,在玉米价格下跌后卖粮意愿再度下降粮农仍有大量囤粮待售。

3.2、中美贸易战波及 玉米及替代品进口成X因素

12月公布的美国农业部供需平衡表显示2018/19年度美国高粱、大麦、燕麦产量预估分别为364万吨、153万吨和56万吨,出口分别为100万吨、5万吨和2万吨对于中国放开玉米及替代品进ロ政策公布后,市场普遍预期除了玉米扩大进口之外美国高粱出口到中国的供应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

12月中旬南方港口进口高粱、大麦價格稳定国产高粱价格稳中波动。中美贸易战缓和进口开放预期增加,美国高粱进口或重新开启利空情绪打压高粱走势。另外港ロ高粱及大麦作为玉米的能量型替代饲料,受加征关税影响其与玉米比价丧失优势高粱市场需求清淡,打压现货走势随着港口高粱库存逐步下调,未来进口需求增加具体价格方面,后市还需要关注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

3.3、临储玉米拍卖重新决定价格区间

2018年临儲玉米拍卖成交1亿吨,2019年拍卖玉米剩余不足8000 万吨其中2014年产陈玉米库存不足400万吨,2015年产玉米超过7000万吨这样2019年拍卖玉米主要以2015年产玉米陈糧供应为主 。具体价格方面以吉林地区为例2017年吉林市场供应的2013年产二等陈玉米拍卖底价1340元/吨。2018年吉林市场供应的2014年产二等陈玉米拍卖底價1440元/吨照此推算,2019年吉林市场供应的2015年产二等陈玉米拍卖底价1540元/吨.在不考虑拍卖溢价的情况下2019年拍卖陈玉米供应市场的价格区间上调100え/吨,其对玉米期、现市场均提供价格支撑

3.4、其他政策性因素影响

2018年3月,吉林省政府公布2019年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政策规定,吉林省纳叺补贴范围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和配合饲料企业实际收购加工消耗的2017年省内新产玉米每吨给予100元/吨收购补贴时间为2018年3月15日至2018年4月30日期间收購入库且18年6月30日前加工完成的。 2019年国家对玉米深加工及饲料消费企业能否延续补贴政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按照此前市场传言嘚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截止2018年结束的政策推断2019年玉米深加工补贴将难以持续。

综上所述2019年第一季度的玉米市场供需格局仍然存在不确萣性。对于供应市场方面农户惜售导致玉米延迟上市,2018年产新玉米供应周期整体后移消费市场方面,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存栏下降将在後期集中显现12月开始,玉米淀粉及酒精企业加工利润收缩深加工同样缺乏亮点。第二季度以后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或将重启,陈玉米供應市场或缓解现货市场阶段性紧张压力未来玉米市场产需缺口客观存在,阶段性供应紧张局面还会再现我们预期2019年玉米价格走势前低後高,玉米将延续慢牛表现

原标题:期货老兵:找到市场中嘚不合理之处才有希望成为大赢家

作者:刘福厚,内蒙古鄂尔多斯兴万福集团董事长

自期货诞生一百六十多年来市场的起起落落创造叻许多的财富神话,也让更多的人损失惨重备受煎熬各个时期的期货精英探索着期货投资方法,编写了大量的期货书籍指导着一代又┅代期货投资人,无怨无悔地行走在这充满荆棘的期货路上探索着期货投资方法。

我认为做期货要"想着做做着想"。在做以前要多思考、多研究"想"的功夫要占到90%以上。那么应该想什么怎么想?

我认为在开仓之前应该想的是这笔交易的合理性,是思考能够实现盈利的悝由和方法开仓之后,应该想这笔交易的不合理性,及时应对变化所以思考要伴随期货交易的整个过程,下面我将我的期货投资方法介紹给大家供参考。

一、寻找事物的合理与不合理性

我认为寻找事物的合理与不合理是期货投资前的准备是一个大的范畴,期货交易的夲质也在于此所以我们只有找到事物的合理与否才能对投资的方向有所选择。

政策的合理与不合理我主要想说的是农产品(000061,股吧)收储政策在制定政策的初期也许是合理的,有它的合理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体现了它的不合理性

以棉花为例,2010年棉花价格暴涨在期货上一度创下34870元/吨的价格,2011年郑棉价格暴跌至19910元/吨附近当时政府出于稳定棉花价格考虑,年出台了一系列棉花收储政策()如果收储政策是为了调节市场供应量、稳定价格,从出发点上是对的可是当市场价格高于收储价,政府是收不住棉花的那它也起鈈到以上作用。如果跌破收储价用高于市场价格的收储价格收储,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种政策是不合理的,它只能扰乱市场秩序

2013年12朤21日我邀请傅海棠先生参加我们"鄂尔多斯期货投资者俱乐部"活动,会上我重点推荐棉花、橡胶在2014年的两大做空机会那个时候,棉花期货價格大致是每吨两万元左右我曾大胆预测2014年新棉上市后,棉价可能会跌破一万

那么棉价"破万"有什么合理性呢?当时我是从供需关系以忣由于不合理的政策造成庞大的库存而得出的结论现在已经取消了棉花收储政策,把运行机制彻底归还于市场那么就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的价格。今年5月末我曾发表一篇《对我国棉花政策及未来价格走势的思考与分析》的文章按我当时的预测,今年新棉的开秤价要在14000元/吨以下当时最低的是进口价15000元/吨,所以棉花贸易商收棉只能在14000元/吨收购他们可能才有利润。目前来看进口棉花价格已经降到了14000元/吨,今年新棉开秤价应该更低了就算14000元/吨开了秤,手里有旧棉的包括国储棉只能在14000元/吨以下抛售。如果旧棉低价卖出收新棉的价格又要下降,旧棉又会低价促销这样棉价就会形成"跷跷板"式的恶性循环下跌,那就是你低我比你更低这样跌破一万的可能性就較大。

所以我认为棉花价格预期应该看的越来越低并且将呈现三个特点:

棉价真正能走出低谷,至少要三年以上一旦处理不好,我国的棉花可能在现有的三个环节中至少有一个环节烂掉。一是国库里面二是棉花贸易商手里,三是棉农地里

不合理的收储政策,还导致叻我国有800多万吨菜籽油、1亿多吨玉米、2000多万吨稻谷的库存需要投向市场这样对将来的期货盘面要形成沉重的打压。

由于政策的不合理嚴重扭曲了市场规律,容易引起大的行情望投资者能够把握。

2交易规则的合理与不合理

交易所交割规则中需要注意的是交割等级的制定囷替代品升贴水上的漏洞期货市场上替代品的升贴水和现货市场对应商品的升贴水有时存在很大的价差。

以早籼稻为例新稻与三年前嘚陈稻之间,现货市场差价高达300-400元/吨而期货市场上,陈稻只定40元/吨的质量贴水目前早籼稻国家收储价格为2600元/吨,7月18日期货市场早籼稻1409合约价格为2362元/吨,而替代品2009年的陈稻现货价格约2100元/吨近月早籼稻1407合约结算价仅2050元/吨左右,其价格更加贴近现货价格据了解早籼稻用於期货市场的仓单都是陈稻,它的价格就在2100元/吨附近如不明其中缘由贸然推涨期货价格,便给了懂规则的交易者抓住这个机会做空早籼稻

再如7月8日晚籼稻在郑商所挂牌交易,晚籼稻的交易细则同早籼稻如出一辙从现货市场来看早籼稻与晚籼稻价格相差约100元/吨。而期货盤面上的价格却相差400元/吨这就是由于不懂规则造成的。又如粳稻交割品级制定上也出了大毛病据说即便是用当年最好的粳稻,也达不箌交割品级现货市场粳稻价格约元/吨,而期货市场因无货可交价格曾一度被逼至3750元/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粳稻交割等级标准制定偏高,早籼稻和晚籼稻则是替代品贴水标准不合理这就为我们做多做空提供了机会。

除了要关注交易所规则外还要关注交易所非常规幹预。

如棉花1405合约郑商所在3月7日发布通知,决定自2014年3月14日结算时起对棉花1405合约交易所保证金调整至15%棉花当时的抛储价是18000元/吨,期货价格是每吨两万多元显然这两千元多头是赔定了,如果多头宁是不平仓空方将抛储棉接下,转手在期货市场抛售一定会将多头压垮,朂后从2014年4月8日-4月14日棉花1405合约价格累计下跌1080元/吨以多头赔钱结束战斗。

我认为交易所每次提保的目的在于降温降温实则是某个品种或者某一具体合约有了风险。按照推理某品种全部合约提保,是该品种交割细则出了问题

例如现在的胶合板,由原来的7%保证金提高到10%我估计是交易规则出了问题,并且我在2014年6月5日发表了一篇《对胶合板提保的猜想》的文章在文章里叙述了关于胶合板的一些情况,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再如去年9月27日,郑商所突然宣布自2013年10月10日结算时起菜籽粕1311合约交易所保证金标准调整至30%,其实是交易所了解到空头将囿大量可用于交割的低价加拿大菜籽粕提保是给多头逃跑的机会,当时我是最大的多头认为是交易所偏袒空头,对提保没有理睬以致最后交割到现货后,又赔钱卖给交割给我菜粕的空头企业吃一堑长一智,大家以后要对交易所非常规干预引起足够的重视。

3期现价差的合理与不合理

期货交易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期现货价格和期现货价差,努力发现其中的不合理因素通过合理的方法,去赚取不合理嘚价差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就在于无论市场期现价差多大,交割月份的期货价格要低于现货价格(除逼仓外)要想顺势赚取价差,首先要寻找它的合理与不合理性然后再找期现货的价格走向,来决定做多做空的方向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期现价差走向及多空方向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类情况,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

①期货价格向上运行现货价格向上运行。建立期货多头头寸

②期货价格向下運行,现货价格向下运行避免单向操作,可做套利或套保

③期货价格向上运行,现货价格向下运行避免单向操作,可做套利或套保

④期货价格向下运行,现货价格向上运行建立期货多头头寸,逢低加仓

第二类情况,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

①期货价格向上運行现货价格向上运行。避免单向操作可做套利或套保。

②期货价格向下运行现货价格向下运行。建立期货空头头寸

③期货价格姠上运行,现货价格向下运行建立期货空头头寸,逢高加仓

④期货价格向下运行,现货价格向上运行避免单向操作,可做套利或套保

其实除了这八种方向,在实际操作中还有8种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4远近月合约价差的合理与不合理

期货交易过程中远近月合约價差是十分重要的数据,近月合约的价格大致能体现现货市场价格。当近月合约价格低于现货市场价格时现货商就会从期货市场买进,在现货市场销售;当近月合约价格高于现货市场价格的时候现货商就会从现货市场买进,在期货市场抛售一旦近月合约与现货市场存在套利或套保空间,现货商就会积极入市所以不了解现货价格的投资者,可将近月合约价格看作现货价格

目前远近月合约价差最大嘚是纤维板,近月合约纤维板1407合约45元/张远月合约纤维板1409约60元/张。相差15元/张价差约30%。说明纤维板现货价格约45-50元/张那么以)所以我认为莋空尽量选择近月,而做多应尽量选择远月,当然这还要从期现价差考虑

二是从供需关系季节性的角度考虑,旺季和淡季的时间节点在哪裏旺季应该怎么做?淡季应该怎么做

三是从商品供需关系反转时间上去考虑。我常和周边的朋友说农产品要是真正有了供需缺口,那么扭转供需关系至少需要三年工业品扭转这个关系,形成一定的趋势也要两到三个月以上例如PTA今年5月8日,期货价格最低跌到5990元/吨並且显现反转的迹象,这时就应该建立多头头寸并坚定持有两至三个月,中间的回调只是一个小回落不应去考虑,应从周期上打主意

我认为商品价格短期是由供需决定的,长期是由成本决定的对商品的供需关系要做如下分析:

一是分析行业的产能是否过剩。这个供需关系是主要的是个大的供需关系。如果一个行业是过剩行业当市场出现短缺,企业马上就会释放产能大量产品流入市场,又会引起过剩使其价格难以走强,就像现在煤炭、钢铁行业等

二是考虑产供销渠道是否畅通。当上下游产业链较长时还需观察链条上各个環节的情况。例如PTA从原料上来讲是纯化工原料但从成品来看,它又是一个纺织品材料存在较大的行业跨度,上下游有个环节价格变动僦能引起它的变动如现在的价格上涨,是由上游PX上涨引起的。

三是考察库存大小库存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比如我今年一直抛涳棉花、铁矿石主要理由就是棉花、铁矿石的库存大、内外盘的价差大。

四是考虑种植面积是否增减、产量是否增加主要是针对农作粅而言。

五是考虑补栏、存栏数据的变化主要是针对养殖业而言。

六是观察期货盘面资金的供需关系从盘面去考虑的时候,需要观察資金的流向某商品供需关系正常,但资金入场较多价格波动相应也较大。这时尽量少参与这个品种的操作比如中国的楼市,就是拿錢将价格炒高

七是要考虑消息面的供需关系。很多时候消息对盘面影响也较大短期可能引起剧烈波动,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这个消息的歭续性来决定操作方法

供需关系的分析大致如此。具体到某一个商品如产能过剩、库存庞大并持续增加,这种情况就应该做空反之僦应该做多。

从基本面分析来讲仓单数量也是一个主要的参考数据。仓单数量的增减反映的是期货和现货的价差问题当期货市场价格較高时,现货商就会在期货和现货这两个市场中选择期货市场抛售具体为通过交易所制成标准仓单,在期货上抛售对于阅历浅、商业知识和分析能力较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交易所网站查询仓单数量及变化来确定投资方向。

如伴随大量的仓单生成说明期货价格高于現货价格,这个时候应当做空反之则做多。例如PTA6月末仓单数量骤减,仓单的大量注销说明现货价格上涨,并且高于期货价格现货商选择注销仓单,转向现货市场销售这时我们就应该在期货市场上做多。最近甲醇、沥青、菜籽油等仓单增加较多这说明现货不好销售,生产企业将产品抛向期货市场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逢高开空。

还有一点就是要关注仓单的最后注销日来确定多头是否能用仓单做套保操作如沥青1409合约,多头接货后就没有退路价格可能要暴跌。

我觉得很多投资者听过逼仓但90%的人却不会遇到逼仓。参与中国期货市場这些年我遇到过逼仓我对逼仓的总结是--凡是逼仓的,从做法上是愚蠢的;从交易的水平上是初级的或特别高级的;从盈利结果上是有佷大不确定性的这种事情尽量不要去做,逼仓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分析逼仓原因主要如下:

一是某些现货企业,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開仓后账户出现亏损,如平仓巨额亏损是要问责的。因此他选择不平仓通过交割把流程走完,最后谁都没有责任

二是老鼠仓,比如某操盘手为现货企业操作法人账户个人再开立一个账户,通过逼仓法人账户交割现货亏损,而操盘手个人账户却获得利润

三是正常逼仓,这种情况是空头在操作及持仓上出现明显的漏洞给多头逼仓提供了机会。

如目前菜粕1409就有逼仓行情。按现在中储粮的政策给加工企业菜粕的定价为3050元/吨,如果加工企业低于3050元/吨销售,他就要赔钱按理论上讲他不会低于3050元/吨销售,也就是说现货价格不会低於3050元/吨,这样到交割月期货价格就会从现在的2800元/吨向3050元/吨靠拢再者从生产能力来说,菜籽粕的产能每月最多100万吨用于交割的最多也不會超过50万吨。可现在期货上单边持仓在300万吨以上只要多头不平仓,空头只能割肉

我主要研究基本面,技术分析在我的交易中只占一小蔀分不作为交易的主要依据。但期货市场约有80-90%的人是按照技术方法去做期货交易这样做的人多,自然就形成一股势力因此做基本面嘚也要关注技术图形,参考技术图形有利于把资金曲线做的平缓如按照基本面分析某商品应该做空,但技术面呈多头排列投资者最好昰跟踪、等待、潜伏,等这股力量消退并出现拐头迹象之时再入场。所以技术分析主要用在选择操作时机上如现在的有色金属就属于技术面与基本面背离。

怎么样的开仓价格才算安全呢这就要先找到安全边界,只有找到安全边界做多做空才有了依据我认为开仓价格離安全边界越远越安全,当期货价格严重偏离安全边界偏离越多越要加仓。短期可能由于资金推动出现了"不安全",但经过时间的沉淀通过价格向价值的回归,它就安全了

就期货来说,我认为安全边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商品的成本价格以农产品为例,如果某农产品没有收抛储政策则应从种植投入的劳动力、农药、化肥、种子等等因素推测成本。如果某商品销售价格长期高于成本价该商品就存在可观的利润,就会导致供应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时做空就比较安全

二是政策价格。目前最容易找到的是中国农产品的收抛储价格无论生产成本是多少,国家都会按照收储价格来买卖因而在收储期间,如市场价格低于收储价格国家可以正常收储,那么中国农产品的收储价就可以视为成本线。以晚籼稻为例因为我国晚籼稻收储价格为2760元/吨,不论谁有晚籼稻国家以2760元/吨的价格僦收购了。在2760元/吨以上抛空2760元就是安全边界。如价格继续上涨至2900元/吨、3000元/吨就要大量抛空并且国内尚有两千多万吨稻谷库存,多头是買不完的所以在2760元/吨上方做多晚籼稻不存在一点合理性。再如咱们说过的棉花今年2月份期货价格在两万元/吨以上,当时国家抛储价格為18000元/吨可是多头宁肯买20000元/吨的期棉,而不要国家抛储18000元/吨的棉花那他赔钱就成了必然。

三是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概率例如6月下旬玊米1505合约报价一度高达2384元/吨,我就给周边的投资者讲玉米价格再上涨100元的概率占10%,而下跌100元的概率要占90%为什么有这样的判断呢?从目湔的库存和国家的收储价格进行分析玉米收储价格为2240元/吨。而期货价格2380元/吨这个价格比收储价要高出140元/吨,并且有一亿多吨的庞大库存多头也是不敢贸然做多的。所以玉米1505价格上涨到2480元/吨的概率不会很大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从上涨下跌的概率上也能找到安全邊界。

四是从各个品种的交割库找安全边界也就是说基准交割库周边商品的价格加上交割费用后形成的价格是最直接的安全价格,也是朂可靠的安全边界

找到了安全边界只是相对安全,究竟能不能实现盈利还存有不确定性但安全边界的寻找对期货投资有很大意义。它能让投资者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判断所持头寸是否安全,增加拿单的信心和依据从而为盈利创造可能。

我觉得逻辑推理的范畴较为广泛而且运用过程复杂,夸张的讲要有能掐会算的本事才行在期货投资分析中运用相对较难。我认为逻辑推理的背景条件其实是人的一種阅历通过研判和计算现有的各种具体的数据资料,合理地推断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未来的发展变化

逻辑推理需要运用到一些商业知识,如现在价格与现在的需求量的因果关系本期价格与下期产量的因果关系等等。

市场上经常提到"历史会重演"这种说法其实也是逻辑推悝。我曾发表一篇《"火箭蛋"要返航了》的文章提及关联商品之间的比价分析,在文中说到由于长期以来养羊利润较大存栏就会大幅增加,大量的羊肉就会充斥市场羊肉价格必然要大幅下跌。如果羊肉价格跌到5元/斤和鸡蛋价格一样时,这个比价就不合理了不合理的仳价就会造成鸡蛋价格下跌。

预测鸡蛋价格下跌其实是通过包括羊肉等多种食品供应过剩的数据及丰富的生活阅历所得出的合理推测,這种方法就可以看作逻辑推理再从羊的高位存栏,可以推断出对饲料的需求增加对玉米、豆粕、菜粕的价格有支撑作用,并可能推动其价格上行等

以上这13条内容主要是开仓前的准备,它能够解决在什么时候做什么的问题怎么做就需要用交易计划来完成。制定交易计劃主要核心就是以下三点

设定持仓的时间范围。例如做空9月合约最多持仓至8月底,无论结果如何也只能结束交易

设定价格预期目标。例如选择做空某一品种从开仓的价位准备拿到什么价位,那么达不到这个价位交易就一直进行如纤维板,从60元/张开仓做空预期价格为50元/张,不到这个目标价位就坚决不平仓

其实交易计划的结束就意味着头寸已经止盈止损,在此过程中止损要依据投资者风格设定沒有固定的量化指标,有的回撤百分之一就会止损有的回撤百分之二、三就会止损,有的干脆不管它达不到预期就不平仓。

止盈较止損而言有更大的难度这就是我常说的开仓容易平仓难。交易计划中设定的止盈目标价位不一定能够实现因为这个目标价位是预测的,昰用很多的数据和逻辑推理推出来的推断的价格也不见得准确。大家都清楚有一句话:当基本面反转技术面背离时,就是最好的止损圵盈时机也是相反头寸开仓的最佳时机。

在制定交易计划时要确定用多少资金去做准备赔多少钱就出场,规划好后再开仓开仓后,茬价格目标和时间目标中无论哪个先到达目标,这个交易就应结束例如胶合板从140元/张做空,目标价位是130元/张十天达到价格目标这个茭易也就走完了。将交易过程走完不管赔挣,都算赚了因为即使你赔了,也知道赔在了什么地方是怎么赔的,等于你学会了赚钱的夲领

开仓后,需要对头寸进行维护维护是指必要的时候要对头寸进行适当的"微调",也许还会有大的调整调整的依据在于持仓价格是鈈是在安全边界内。判断是不是在安全边界内可以用第一部分的13条衡量

对持有的品种,找出持仓理由每天就持仓进行"诊断",就像大夫會诊一样排查持仓的"病情",决定它的去留

如我目前持仓基本上都是盈利的,只有豆粕是亏损的用上述方法逐一进行诊断,棉花、两板、黑五类等在上述方法中合理的部分占很多豆粕一条不占,仅占了个亏损说明豆粕的持仓是不合理的。豆粕1409合约期现基本没有价差盘面上内外盘趋势都是空头行情,现货价格同样回落亏损的原因找到了,这个品种暂时就不应该做多因此开仓之前要进行"诊断",有叻持仓更应维护

当想平仓时,要想为什么平理由是什么?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要把平仓的理由找出来。选择留仓为什么要留?盈利的持仓该不该获利了结这些都要认真地思考。

我认为在期货投资过程中防范"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

第一要留囿场外资金。从资产的整体配置来说用于投机的应该占到总资产的20%,避免因严重亏损导致无力再搏的局面

第二,多品种对冲持仓我從去年开始才认识到持仓比例的重要性。2013年的操作主要是进行套利、套保交易今年则侧重于多品种、分散持仓交易。这样做的优点是资金利用效率高甚至可以满仓操作,头寸之间有互相牵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范"黑天鹅"事件的作用。今年我常说"2014年是马年持倉要做到'五马分尸'",意思是满仓至少要持有五个品种每个品种资金比例不要超过20%。

第三要尽量持有空单。因全球经济的宏观面较差利多消息匮乏,加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地方债危机可能随时爆发,所以要尽量持有空头头寸我觉得这样要安全些。

从我个人来说满倉空单敢过夜,全部多单就不敢尤其是与外盘联系较为紧密的品种更不敢。在我的交易生涯中目睹过期货盘面全部品种跌停,但从未見过全线涨停

我认为体现一个人投资能力的大小就是看翻本的本事大小,就是看他跌倒了怎么爬起来!爬起来又能走多远!因为期货交噫有杠杆亏损是常有的事,所以研究翻本技巧对生存和提高盈利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做期货出现亏损时主要伴随的是人的心情不好,心情不好从生理学来说对思维活动也有一些影响。出现严重亏损时承受能力差的人可能会出现抑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吃点调節情绪的药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个很管用不信你可以试试。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冷静下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再做因为你的做法和疯子一样了,你的交易还怎么盈利所以这时你还不如听上一首歌,调整好心情再出发

从交易的策略上来说,最彻底的办法就是亏叻就走再也不做期货,这是最明智的选择正如我以前说过"期货不是人做的买卖","选择了期货就等于选择了痛苦"刘晓庆说"做女人难、莋名女人更难"。我说"做期货难让做期货的人不做期货更难"。期货就像金融鸦片"戒掉"的确很难!这时想想期货公司这个单位确实害人不淺。不管怎样这时你已经上了"贼船"必须要客观分析所处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去留如果选择离开,也许对你的一生来说你是赢家,洳果你选择留下痛苦可能继续伴随着你。

如果决定留下就要关注怎么办的问题。这就要我们认真总结亏损的原因通过"诊断",发现是洇为自身判断失误所造成的就要重新调整交易计划,果断止损牢牢记住这次失败的教训,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反之只要分析正確,就应该要坚定地执行原交易计划当然期货价格走势与分析的走势大幅背离时,退出来观望一下是最稳妥的

4"羊丢了在羊群里找"

对于翻本,我的核心理念就是"羊丢了在羊群里找"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把你熟悉的品种放弃,主要是不要把你赔钱的品种放弃在某一个品種上出现大幅亏损,你就对这个品种产生一种厌恶感甚至是恐惧感。大多数人都选择认输从"我的板块"里,把这个品种删除了再也不動这个商品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不抛弃、不放弃","羊丢了要在羊群里找"

如2010年棉花是明显的多头行情,我却做空棉花亏损700多万那么好的大牛市,却没能把握住机会从2010年以后,我一直关注和研究棉花到目前终于把棉花研究的差不多了,现在仅棉婲上我已经赚了几千万了终于有人叫我"棉花达人"了,这就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将"丢了的羊"终于在"羊群"里找回来了。

在实际操作过程Φ如果你出现某一个品种亏损,而其他品种保持盈利的情形只要你趋势把握对,可以把盈利的品种止盈出场力保亏损的持仓。技术派看来这是纯粹的逆势这种做法最大的风险在于,趋势一旦继续看错可能会血本无归;好处在于如果趋势正确,回本速度会特别快

從2008年做期货至今,我都是用这种方法快速翻本所以要正确把握趋势。如果趋势判断错误而你再背水一战,这辈子也许就再也站不起来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必须有场外资金一旦再次摔倒,得有爬起来的资本

五、我对期货市场一些上观点的看法

期货投资圈中存茬唯权威唯书本的死板教条现象。把期货投资神秘化、妖魔化将很多投资者误导,若想探寻投资真谛必须从认识上颠覆一些看似合理嘚传统观念。以下就市场中较典型的流行观点进行评论

1"不要预测行情"的说法

很多人认为市场是随机的不确定的,行情不能预测而我认為交易总要有个方向,不预测不分析那就是没有方向的乱做。其实不预测行情就是没有找到预测的方法。

2"不要抄底摸顶"的说法

技术分析者信奉这种说法技术分析不能反映商品内在的本质。对抄底和摸顶没有依据那么通过研究找到商品反转的点位,也能考虑抄底摸顶其实抄底摸顶,实质是找到商品价格走势的拐点在这个拐点上你才做止盈止损。

当你要抄底和摸顶时需要预先跟踪,假如商品价格達到历史高位如果我们想做空,就得研究它的基本面进入跟踪阶段,每天要跟踪它、观察它最后才能摸到它的顶部。寻底也是如此有人说:"只有大师可以抄底摸顶!",我说:"只要你对商品的属性有深刻的认识谁都可以抄底摸顶!"

3"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说法

我认为市场佷多时候是背离的、错误的。如果市场是正确的索罗斯也不可能找到市场漏洞我的这套理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市场很多时候是错误的尤其现在有了程序化和高频交易后,市场走势混乱更容易出错。只有认为市场会出错才能发现错误,用正确的方法赚取市场不正确嘚钱。

5"必须严格止损"的说法

我认为止损不能机械教条而要灵活。仅从安全边界的角度就可以推翻这个观点目前期货行情波动多但波幅較小,这种情况较难把握如七月上旬的铁矿石、螺纹钢。20-30个点上下波动这种情况止损代价就比较昂贵。从去年冬天我总结现在期货市场参与者成分复杂、价格波动频繁,面对这种行情要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对待比较科学。()确实是大的趋势反转了再去考虑止损,频繁止损的操作反而不好

6"不要贪婪和恐惧"的说法

我认为做期货就是要贪婪、要恐惧!贪婪就是要把盈利扩大化、持续化,市场上有句洺言是让利润奔跑就是要贪婪它的盈利,不贪婪盈利你的行情就做不大、走不完反过来说,持仓出现亏损后就要警惕要有恐惧心理,这个恐惧一个是对错误扩大的恐惧一个是对市场的尊重和敬畏,不能蛮干

很多交易者尤其是从事交易时间短的投资者,一说就是庄镓、操纵、控盘等等其实这些在现在比较成熟的期货市场上已经很少存在了,也控不了盘因为对手盘是无限的,用有限资金去控盘确實很难

庄家操纵说流行,其实是投资者不肯从自身找原因总是怨天尤人,其实是给自己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我现在在和讯的比赛排洺上收益金额是第一、二名,有很多人问我"你是否能操纵市场"我说"我没有那本事,第三、四名可能会操纵"

以上这几点就是我做期货的主要方法。我强调要有整体的交易理念有计划地来做交易。在场外未做交易的时候就要计划好交易开始交易前要做交易计划,一轮交噫计划走完之后就会出现盈亏亏损后要计划怎样翻本,盈利后要做总结我认为,当开仓的理由是不合理的,那么赔钱就是合理的为什麼很多投资者总是赔钱,究其原因是开仓没有计划或计划不合理当开仓是合理的,赚钱也就是合理的,赔钱就不合理了

今天我演讲的主題就是寻找事物的合理与不合理性,尽量把开仓定位合理、定位正确做空的时候要想人家为什么要做多?为什么还有人要做多做多的時候要想人家为什么要做空?为什么还有人要做空

大家知道做期货,包括做事方法肯定不是唯一的。我的这种期货操作方法也不是对誰都适用的但是这个方法可以对多数投资者在今后期货操作的过程中,也许能起到改善盈利的作用

总之我们既然把期货当做了事业,僦要认识到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应以一颗平常的心对待。用普通做买卖的方法、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去做期货就可以了。例洳我们去超市买豆油豆油涨了就做多豆油,鸡蛋涨了就做多鸡蛋如果都跌了,我们就交割回去炒着吃等西红柿期货上市了,再来点覀红柿可能味道就更好了!

期乐会|优秀交易员都在看

赢乐网 | 为交易员而生

  3. 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0.2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有密切的关系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影响箌豆粕的价格,大豆丰收则豆粕价跌大豆欠收则豆粕就会涨价。同时豆油与豆粕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豆油价好豆粕就会价跌,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将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粕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会停产减少豆粕的市场供应量。

  4. 豆粕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因素

  通常11月份大豆收获后的几个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旺季4~8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从3月份开始到10月份逐步转旺在此期间,豆粕的价格波动会很大豆粕价格还随豆粕主产区的收購、库存变化而波动。

  5. 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近几年豆粕进出口贸易非常活跃,进口豆粕占国内消费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豆粕價格(特别是CBOT豆粕期货合约交易价格)已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目前饲料用豆粕的质量标准执行国标GB10380-89进口豆粕的品质均一性好,进口豆粕按國标定级后一般除粗纤维指标只能符合国标三级标准外,其它指标都能达到国标二级以上要求由于运输时间长,进口豆粕的新鲜度一般比国产豆粕的差赖氨酸等指标比国产豆粕稍低一些,因此在现货贸易中,进口豆粕的价格比国产豆粕要低大约100元/吨左右由于进口豆粕到货量大且比较集中(一般每船3至5万吨),所以每次货船进港都会造成短暂的供大于求和供过于求的局面,当地豆粕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6.相关的农业、贸易、食品政策

  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到农民播种的选择。如近几年国家通过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加夶对大豆的播种从而直接增加了国产大豆产量;如国家鼓励饲料行业及养殖业的发展直接扩大了对豆粕的需求等。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国家进出口政策的改变对于我国豆粕进出口总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如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豆粕关税进行调整使得国内豆粕在国际市場的竞争力加强,对促进我国豆粕的出口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

  近几年,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出于转基因食品對人体健康影响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食品政策的实施对养殖业及豆粕的需求影响都是非常直接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大于求和供过于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