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公司,比如华为,怎么做好运营

格式:PDF ? 页数:16 ? 上传日期: 16:55:12 ? 瀏览次数:1 ? ? 16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曹升

2020年5月19日,曹升老师在创业邦·创业融资成长训练营中,分享了《传统产业+互联网增长的8种战略》以下内容整理自本次分享。

存量竞爭往往特别激烈。

增量竞争往往远离竞争了,竞争并不激烈我们尽量找增量竞争,选好需求的突破口

产品有三要素:产品=目标客戶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调整3要素就会出来不同的:产品-需求组合,这就是创新

传统产业四大增长战略分成两组:一组是需求导向和競争导向,另一组是成本领先和解决方案

第一组:增量竞争与存量竞争

需求导向型(增量竞争):最好的竞争是远离竞争,我抢先进入┅个新市场等别人跟上来的时候,我又进入一个新市场增量竞争是最好的竞争,因为别人始终在追随而我是引领需求的。

竞争导向型(存量竞争):这块市场已经是红海没办法。但是我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做得好我把这个优势传递给客户,客户就来买单这叫存量競争。

第二组:运营竞争与技术竞争

成本领先型(运营竞争):同样一个产品我的成本比别人便宜,所以我卖这个价格还有利润别人賣这个价格要破产。这是一个低价竞争的策略主要靠运营才能实现。

解决方案型(技术竞争):解决方案型往往是你有一招鲜一个技術型抓手,别人很难替代你你就可以卖得贵一点。

下面我们来分别看具体案例:

1.需求导向型-用户细分:阿利茄汁面

河南省是面食大省,我们再去卖面条就会面临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竞争,要创造一个面条新品牌难度不小

什么叫产品?产品等于目标客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产品有三要素:

需求导向型就是调整了产品三要素既而创新出一个产品需求的新组合。最好的竞争就是没有竞争最恏的竞争是远离竞争。如果这个创新组合是引领需求的那别人就是跟在我们后面的追随者,这对我来说就是没有竞争

首先,要明确目標客户是谁

传统面食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客户群广泛男女老少都可以吃。能不能聚焦目标客户更具象一些,比如面向年轻人

他们嘚特定需求是什么?

年轻人喜欢健康的面条且还要有点时尚。他们不太喜欢地方老品牌太土得,就不愿意去

所以年轻人,一方面有個真实的物理需求我想吃健康的面条;另外一方面,是个情感的需求我需要吃一个时尚的面条。

你能不能把这个需求做一个产品方案出来?产品方案就是:阿利茄汁面

阿利是个品牌名,茄汁是什么意思就是番茄。

番茄是东西方公认的营养食物不需要再教育用户。

西式快餐里番茄酱和很多东西配合在一起调味。感觉不管什么东西蘸点蕃茄酱似乎就有点时尚调味了。

阿利茄汁面就是一个解决方案产品三要素一调,它就调出一个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增量市场出来

卖得怎么样呢?卖得还不错

阿利茄汁面,在河南省主要地级市嘚一线商圈开店一开始看见一家两家,大家感觉可能还很一般但是一旦看到全省每一个地级市都有它,就形成一种从众效应大家就會觉得这真是一个区域型品牌。

对河南省年轻人来说第一次看到专门为我们年轻人生产的健康时尚面条,已经形成了品牌所以去吃它昰应该的,转化率就会提升这是一个典型的需求导向型案例。

当门店开到一定数量会进入到一个怪圈:收入是上升的,但利润却是下降的

阿利茄汁面,投资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社区电商叫有井有田。

社区电商是干什么的把新鲜的农产品输送到小区里面去。

可能有人會说不对一个是餐饮,一个是零售这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专门干餐饮的去做其它业务肯定不够专注这么早就多元化,肯定要吃亏

其实我们现在说的同业,跟以前不太一样以前是按所处的行业属性来划分。而现在只要两家服务的是同一个目标客户群,它们就是同業

因此它投资社区电商是有道理的。因为两家服务的是同一个客户群你愿意吃健康面条,欢迎到店里来吃你在家里想做饭的时候,唏望吃到健康的食物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新零售渠道,送货上门

2.竞争导向型-超级大单品:太二酸菜鱼

竞争导向型就是红海市场,我只要證明我的产品在某些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强我就能卖得动,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酸菜鱼为什么不是一个品类?

酸菜鱼是川菜里面的一个知洺家常菜作为一个知名菜品,它的地位很尴尬有品无类。

大家觉得它好吃是川菜里面的一部分,但到底还是个家常菜卖不贵。你┅卖贵大家就都不来怎么办?

太二酸菜鱼的母公司九毛九是做山西菜的利润其实不是太好,它需要突围也需要破局。

干脆我来证明我做酸菜鱼比一般的川菜店做得要更好。只要能证明这点客户就来找我了。于是他们就开出太二酸菜鱼这个单品店

单品店,顾名思義就是一个超级大单品

很多人喜欢吃川菜和重庆菜里面的酸菜鱼,如果不专门到我们家里尝一尝就可惜了。我们的主打菜就是酸菜鱼我做得比别人好,你如果不来吃将失去一次品尝美味的机会。这就是它的逻辑产品主义。

还要破一个地方特色因为酸菜鱼是重庆菜,也是川菜里的一道知名菜

大家都认为它是一个地方特色菜,在全国有些地方人们就不愿意常吃,比如在上海大家愿意吃上海菜詓广东更愿意煲汤喝。那对于酸菜鱼的推广来说就很麻烦

太二的策略是,工业化生产+品牌调性

酸菜鱼本来出餐很慢,价格很贵上来┅大份两个人吃不完,得好几个人吃它本来是社交属性的,太二搞出一些完全反社交属性的规则:

4个人以上不接待4个人以上肯定吃吃喝喝又聚会的,翻台率会低

不做外卖,不拼桌不加位,等等讲很多“不”,这是品牌调性

最重要的是,太二把整个酸菜鱼的生产笁业化把中餐做成快餐。这样一来它就拿到另外一笔收入。

所有的快餐都可以拿到中餐拿不到的收入快餐在租金的减免上比一般中餐要厉害得多。

大家知道海底捞大概的翻台率在4.5左右太二的平均翻台率在4.8,去年达到4.94.9就意味着中餐+晚餐翻台5次,非常厉害

这样就可鉯带来客流,太二可以拿这个数据跟商场谈你给我的租金价格必须便宜,否则我就把客流带到对手那里去

它跟很多商场谈的是流水分荿,没有固定租金这就很牛,所以疫情期间商场跟着倒霉收不到太二的固定租金。

超级大单品就是竞争导向型的我的产品在某一方媔比对手做得好,因此客户认可我

太二早期把原来川菜市场里喜欢酸菜鱼的客户拉过来,早期并没有新增客户但是后期会有增量客户。现在酸菜鱼市场已经到200亿这就是增量市场,以前没有这么大的市场份额

3.成本领先型-系统领先:玉子屋

日本便当是高度产品同质化的,没有哪一样工艺食材是稀缺的玉子屋如何实现破局?

经营上差异化策略是做团购+预订。

第一团购10人起订。

第二上午9:00~10:00预定,超过這个时间就不接受订单了

这就是差异化。虽然条件苛刻但是整体价格比别人便宜,服务比别人好竞争力就强。当然运营难度是极夶的。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对做团购的来说波动性是最难掌握的。

今天行情好准备了10000份全部卖掉。后面还有1000个客户找仩门来竟然没有产品可以服务他们,实在痛心

可是到明天你准备12,000份试试看。有可能就9000个电话来订餐剩下3000份就卖不出去了。

这时候就需要比拼运营能力

玉子屋不做外包,外卖小哥全部是自己人兼作骑手和客服,每天专门用木制盒子送餐中午送出去,晚上再把盒子收回来这样一天就有跟客户接触两次的机会。

收盒子的时候看看什么东西剩得比较多跟客户道歉,今天我们没有安排好对不起。你們还有什么意见我们记下去向公司反映。

然后再问明天你们大概还要点多少份,能不能跟我说一说这样就把预定的数量也确定了。

早年日本NHK电视台去采访他们明天你们要卖多少份。创始人查了查经营数据说我们明天卖63,100份。

第二天营业结束之后记者又来采访,今忝卖了多少份创始人把统计结果拿给他看,卖了63,126份精确度太高。

只有日本人才能做到这么精确所以他们赚这个钱别人赚不到,这都昰应该的

玉子屋有个非常差异化的特点,每天只卖一种便当但是每周都不重样。现在一年的收入大概在6个亿人民币左右一天的订单數是13万单。

这就是成本领先型整个运营系统领先,我的每一样东西你都可以替代替代我的饭盒,替代我的菜品替代我的米饭,替代峩的服务但是把它组装在一起,你替代不了我

4.解决方案型-技术输出:米其林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有技术型抓手的时候,就可以发挥比较優势

全球轮胎产品相对来说也是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很激烈收入也同质化。

米其林为了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办了两本旅游餐饮指南雜志。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传播手段遍布全球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帮助它实现大量的品牌曝光,全是低成本广告

轮胎销售竞争激烈,米其林运用技术输出策略扩大增量市场。

米其林有生产轮胎的专利技术运维技术同样非常出色。

它就找欧洲第4大的物流公司谈你们去姩在轮胎这个环节花了多少钱?如果我们承包这部分业务去年你花了4000万,今年我们可以帮你省下1000万省下的部分我拿走一半。

另外我們不再卖轮胎给你,以租代售用一天就付一天的钱,不用你就不用付钱物流公司当然愿意干了,到后面一看确实效果好确实省钱。

米其林一举成为欧洲第4大物流公司轮胎部门的运营服务商本来是卖轮胎的,现在变成运营服务商

这就是解决方案型的,别人很难替代這种服务一旦形成稳定的合作之后,再想换是换不了的因为不仅仅有情感在,还有技术诀窍在

换成别的牌子试试看,一开始肯定乱嘚一塌糊涂损失巨大。当然2B企业一旦用得顺手就很难再换

这就是新零售,2B的企业也可以新零售

我不仅仅会生产轮胎卖轮胎,我还会紦轮胎以租代售变成新零售。我承包你的轮胎使用部门帮你节省下来的钱,你要付我一半签能源管理合同,收益更大

我们这里介紹的传统产业的4大增长战略,似乎和互联网没关系其实不然,做得好的也可以跟互联网有关系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需求,在互联网上詓跟别人竞争可以使用互联网比别人成本领先,可以利用互联网输出解决方案

第一组:流量竞争与用户竞争

流量驱动型:流量成本比別人低,即使转化率没有别人高但是整体的业绩还不错。

流量驱动型你可以近似理解为在河里面捞鱼我们大家都到河边去捞鱼,河边站的人越来越多租地盘费用也越来越贵,流量成本就越来越高了最后有可能河道管理员赚的钱比你捞鱼赚的钱还要多。

用户驱动型:幹脆我自己养鱼搞一个小鱼塘慢慢养小鱼苗。这鱼有生命周期哪一批先长大了就先宰杀,剩下的慢慢养

在用户方面进行竞争,这是┅个非常大的趋势现在互联网所谓的公域流量、私域流量,近似可以理解成公域流量就是流量竞争私域流量就是用户竞争。

当然私域流量和用户运营两个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第二组:价值竞争与格局竞争

数据驱动型:数据一定要发挥价值上ERP、上云,都是有成本的洳果数据能够发挥价值出来,这个价值客户又认可又能付费,那就厉害了

这种价值如果找到了,数据就变成了能源

认知驱动型:看哃样一件事情,你的认知跟别人是否一样如果看的东西跟别人一样,这笔钱你就赚不到如果你看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这笔钱就有可能赚到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案例来一一介绍:

流量驱动型我们看三个流量:公司级流量、产品级流量、平台级流量。

一、流量驱动型:公司级流量、产品级流量、平台级流量

1.流量驱动型-公司级流量:西贝3层流量

西贝的内容营销矩阵生产很多内容。

为什么我们在河边捞鱼樾来越贵因为河道是有限的,流量是有限的可是想来捞鱼的人是无限的,需求大于供给所以导致我们租一个河道边上的小摊位价格樾来越高。

那么我们怎么样去找流量

在客户没有消费欲望的时候,就去想办法跟客户进行接触让客户留下很好的印象,这就是内容营銷的一个底层逻辑

在哪接触?在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知乎在搜索引擎里面,都是这个目的

熟悉是用户决策的一个重要维喥, 眼熟就是人的决策点

熟悉使人对决策的阈值拉低。如果不熟悉人戒备心理是很强的。

这个有没有质量问题我买了之后给谁用?鼡之后出现问题我要不要担责任?

2018年的西贝的外卖我们近似可以理解为在线上做流量。1100万单我们近似理解成1100万人次,客单价73块钱收入8个亿。

假设西贝有个竞争对手叫东贝如果西贝不做外卖,不做线上业务不做数字化业务,全部由东贝来做东贝会不会赚大发?會不会反向侵蚀西贝的堂食消费人次

如果这1100万人次都被东贝引去,我相信西贝线下的5000万人次到2019年就保不住了,搞得不好要少500万人次僦变成4500万人次。

熟悉就是消费理由线上有1100万人次都去买东贝,西贝线下一定会大受影响这就是一个传播效应。

有人问我曹老师,不對虽然餐饮毛利比较高,但也没有到很高的地步你看客单价堂食店变成96,外卖店是73少23块钱,它怎么赚钱不赚钱还做什么外卖。外賣就是叫好不叫座赚个吆喝。

不能这么看我们看下面这个数据。

因为西贝不是上市公司我们看不见他们很多数据,但是我们能看到仩市公司星巴克的数据

长江证券研究所做过测算,如果做外卖0%,当然利润增长就是0外卖占5%,利润可以提升16%如果外卖做到20%,利润可鉯提升65%

因为坪效跟人效一定有共用的部分,而且外卖有可能错开营业高峰期外卖宵夜和下午茶也可以增加利润。

我个人有一个经验数據如果做餐饮的,外卖占到20%差不多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平衡点,单店的经营效率是大幅提升的

西贝如何做公司级流量?

第一想办法通过“两微一抖”,在客户还没有消费欲望的时候就跟客户混个脸熟。

第二通过做外卖,跟客户发生真实的交易交易初期赚不赚錢另说,更重要的是当作广告增加曝光这个机会千万不能被竞争对手拿走。

第三最后一算账,单店的营业效率坪效跟人效都提升了所以数字化业务还是很划得来的。

2.流量驱动型-产品级流量:猫爪杯

猫爪杯就是产品级流量每天限量1000个。

猫爪杯典型的功能上没有发生变囮杯里面变成一个猫爪,喝水功能发生变化了吗能保温吗?水能变甜吗能把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吗?不能所以产品功能没有发生任哬变化。

它不就是一个茶杯吗但是你倒不同的饮料进去,特别有颜色的饮料进去之后你会发现比较好玩,一个猫爪出现了

产品是目標客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

猫爪杯是什么产品如果你认为它是个茶杯就糟糕了,那个产品定义不出来三要素就没有。

如果你认为它昰一个小姑娘求关爱的一种代替一种象征型礼物,产品定义就出来了

当然是小姑娘希望自己的男朋友老公甚至于老爸去买它。

猫爪好鈳爱喜欢猫的人,多半都希望别人像对待猫一样对待自己有一种求关爱的心理。

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这个可爱的杯子,倒不哃颜色的饮料进去形成一个小猫爪,好有意思悦己消费,号召男朋友、老公或者甚至于老爸来关爱自己

这个产品很有意思,在产品Φ注入内容功能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形成猫爪视觉效果这个内容又具有社交属性,就可以自传播社交属性又能把流量拉过来变現。

猫爪杯刚上市时曾有一个热点事件星巴克一开门两个男的冲进去,为了抢一个杯子打起来这个传播型内容,真实地把线上关注度引到线下门店里来产生消费,形成闭环

这就是产品级流量的一种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爆品的四轮驱动也就是内容营销的四轮驱动:

產品注入内容基因,内容注入社交基因社交注入商业基因,商业最终要回归到产品中去

产品是1,剩下那些都是0如果1起不来,后面0再哆都没用产品本身不好,后续的一切都大打折扣

3.流量驱动型-平台级流量:美团

互联网大公司平台都是平台级流量。现在做电商的功能型产品、服务型产品、内容型产品是标配。

功能型流量:美团出行平时想不到它,有需求的时候才会想到它大家都是冲着产品功能詓的,用完即走不会再想它。

服务型流量:以前只要产品好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产品过剩信息过剩,品牌过剩之后通过服务型產品,形成一个流量入口

美团外卖本身不生产任何餐饮产品,作为一个平台提供服务不仅仅帮助送货,还帮助客户拓展了消费的物理范围大大提升消费体验。

本来在家里呆着上网搜外卖,东一个西一个现在你突然间给他同时看见100家店,有点评的分还能确保质量洳果出问题还能找到投诉。服务这么好他怎么会不买。

内容型流量:大家使用大众点评的频率越来越高到店门口,打开大众点评看一看几颗星人均多少钱。以前没有参照的时候进去之后觉得太贵走出来,面子上有点挂不住现在进店之前可以看一看,大家的评价是什么招牌菜是不是我想吃的?这就是内容型流量

流量驱动策略有很多,我们把它简化一下功能型流量、服务型流量、内容型流量是關键。把这三种流量做好就已经领先很多人,差不多能超过行业70%的竞争对手

二、用户驱动型:找到用户关系链与传动方法

用户驱动型嘚核心,就是要找到用户关系链的一个杠杆

什么东西会在用户跟用户之间传播完之后,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传播还能把那个人给够勾过來,勾过来之后还有行动

这个关系链是怎么走通的?在哪些人中间更容易走通不仅仅是把信息传出去,还能把人给勾回来

1.用户驱动型:连咖啡的用户驱动

连咖啡目前经营上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早期的时候有个点抓得还是挺好的。

他们经过调研发现真正喝咖啡自己掏钱的人,大概只有5%是真正喜欢喝咖啡的已经形成消费习惯。还有95%是什么随大流,从众消费

所以,怎么样找到这5%的人撬动95%的人,這就形成关系链

连咖啡先找第一批种子用户,坚定的5%咖啡的使用者为他们建个咖啡库,也就是产品库在互联网上的产品库,你可以買下来作为礼品送人

我听说过一个案例,有一个人买了500张连咖啡的券自己不喝,全送人

为什么送人?很奇怪理由是什么?

我们再囙顾一下产品的定义产品是目标客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请一个人办事情办完之后请他吃一顿饭,花200多块钱好像有点不值辦的事情又没到这一步。但是发一个20块钱的红包又显得有点侮辱人。

别人帮了我一个小忙我想表达谢意怎么办?送一张价值25元的咖啡券给他这样皆大欢喜。

所以连咖啡的产品定义是什么传情达意,表达谢意的一个替代物

我请别人帮忙,事情办成之后想感谢他因為觉得轻重拿捏不好,我干脆送他一个咖啡券这就是一个传情达意的设计。

连咖啡找到用户关系链这么一个杠杆,把5%的人和95%的人联动起来

2.用户驱动型:乐纯的用户驱动

乐纯也找一个比例:1%的种子用户,9%的传播者90%的人就跟随去买。乐纯把早期推广费用都花在这里面

廣告费补贴用户,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但是补贴完用户之后,用户能不能形成消费习惯如果消费习惯没有形成,钱就白花了

产品即傳播。乐纯卖得比一般的酸奶贵包装盒上面就有暗示乐纯三三三倍。口吃吗不是口吃。

因为我卖得比一般的酸奶要贵三倍所以我就告诉你,普通的酸奶每三盒才能提纯出我们这一盒这样的所以它也在不断地强化记忆点,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地方

乐纯早期找了一批種子用户来测试酸奶配方。测完之后大家投票投完之后就进入生产。

参与测试的用户大概1000个人都是种子用户,大家都觉得这一款东西恏像是我自己选的口感不好的投没了,好的才有机会生产好像客户就是产品缔造者一样。

给消费者一个新的身份这就是新零售跟传統零售不一样的地方。传统零售掏钱的才叫客户新零售不一样,这个产品是客户跟着一起创造出来的新零售的客户往往是一个商业合莋者。

1%的种子用户就愿意帮你传播9%的人再放大传播,最后影响身边90%的人购买就跟湖中的涟漪一样,石子投入湖中第一层1%,第二层9%苐三层90%。

1%跟9%之间怎么联动起来9%与90%怎么联动起来?

乐纯把这2个用户运营的关系链节点做好了销量就起来了。

3.用户驱动型:intel的用户驱动

英特尔是2B的不跟终端客户见面。按道理是没有必要去打这个广告的打什么广告,不是白花钱吗又没有终端客户,消费者又不认可消費者认可的是惠普、戴尔、联想、IBM这些电脑品牌。

intel怎么设计传播策略的

intel跟品牌商谈,如果你把我的小牌子贴在你的电脑上每个芯片我給你折扣几块钱。因为量大这几块钱最后一算都成净利润了,绝大多数品牌商都同意

这就相当于在电脑上买了个广告位,随着各大品牌商的电脑铺天盖地的销售intel inside知名度一下子就出来了。大家一看这个小标志就知道芯片是intel生产的

只有乔布斯不干,苹果电脑是美学产品你在上面硬生生地贴一个你的intel inside标签太丑了。

intel一直不断向消费者传递:一流电脑使用intel芯片如果你们买非intel芯片的电脑,那就意味着买到的昰低质量的电脑使用AMD芯片的品牌只能卖得更便宜,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终端客户反过来要挟控制品牌商。

这是一个典型的用户驱动案例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链,找到杠杆然后通过广泛传播,出人意料地拿到了品牌超额溢价

如果intel广告费花在CNN这种主流电视台,效果昰出不来的找到这种关系链,反过来终端控制了品牌把AMD摁得死死的。

4.用户驱动型:酷家乐的用户驱动

建筑行业互联网化程度非常低互联网渗透率低就意味着没人用,怎么办要破这个局,也要找到关系链你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场景下觉得是痛点

用传统方法做建築设计3D效果图,从设计到渲染出图需要10个小时用酷家乐10秒钟就可以出图。它就变成一个设计师刚需、痛点、高频的服务

客户来咨询设計师,我有个三室两厅的房子你能不能帮我设计一下?

设计师跟客户聊完需求跟客户说,我们大概10个小时之后出效果图这个客户体驗多差?客户等不及的一下子就流失了。

现在设计师可以跟客户说你稍等一下,你看看是不是按照这个意思床是不是放这?茶几是鈈是这样摆我大概给你画一个比较简单的图,根据你的意思我再调一下这画一下那画一下,几分钟就出图当然成交的概率就变大了。

所以酷家乐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第一个独角兽估值好像12亿美元。这就找到了用户驱动的一个点属于场景驱动。

用户驱动与用户心智關联度比较大。一提到用户心智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要去砸广告,其实都是误解

我们把心智份额分成三大类:

心智预售客户:这类客户轉化率最高,客户只认你这个品牌或品类比如为了接待客户买高端商务车,基本都会在奔驰宝马里选这就是直接选择品类权威。

概率銷售客户:这类客户转化率居中江小白是年轻人身份认同。“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场景驱动。熟悉的客户老在我面前晃晃来晃去做鼡户运营的。小米的用户运营做得很出色

随机销售客户:只要做好流量运营就可以,这类客户转化率最低

三、数据驱动型:数据小产品、数据大产品、数据大平台

我们来介绍小数据产品、大数据产品、大数据平台三种类型:

1.小数据产品:太二酸菜鱼

很多人误以为数据驱動一定是大数据,整个公司一定要收集大量数据最后引起决策不一定,只要能给客户创造价值小数据也可以成为一个小产品。

太二酸菜鱼把中餐做成快餐,达到4.8的翻台率流量就高。

海底捞在有些地级市竟然可以拿到2折的租金而且最长的免租期竟然有一年。这对商場来说也是划算的买卖海底捞超高的翻台率可以带来客户。

这就是最小的小数据产品4.8这个数据就可以转化成商业价值,多么简单粗暴

2.小数据产品:饿了么

饿了么早期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创业时,给夫妻店做数据分析酸菜鱼本周卖得比较火,面条上周卖得比较火这些数据是很有用,但是小老板们没有支付意愿怎么办?

我们的提成比例是8%你这个月1号能不能按照上个月提成比例,先把这个月的服务費付给我月底的时候多退少补。这样一来很多人就愿意合作

这相当于向这些夫妻店免费贷款一个月,这不就是个金融型产品吗大家鈳以理解了吧?这么一个小数据产品没那么复杂的。

我帮你做一个上个月菜品分析你就把服务费免费借给我一个月。虽然每家店的金額不大但是饿了么平台上店多,加起来也是很可观的现金流

3.大数据产品:华风爱科

华风爱科是中国气象局控股的华风集团与美国最大嘚商业天气服务商AccuWeather成立的合资公司。

气象科技公司很难把数据产品卖给服装公司

服装公司说,你把土豆洗一洗直接卖给我我怎么用?峩们不像航空公司、物流公司那样有大厨可以把土豆做成青椒土豆丝。

那做成直接可以食用的薯条是不是就好卖了

服装公司订货的时候风险特别大,如果经销商没有底气不相信这些款式可以热卖他们也不敢下订单去规模化生产。

同时如果能提前预知未来9个月的天气數据,准确判断生产哪些适合天气的款式那服装公司的支付意愿度就提升了。

4.大数据产品:酷特智能(C2M)

酷特智能是C2M的本来定制一件覀服是很麻烦的,很难在生产线上生产现在最快7天就可以发货,而且成本只高出10%通过数据,把定制西装这件事实现了数字化

5.大数据岼台:智布互联(工业大脑)

智布互联是工业大脑,品牌商服装商找它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的5%~10%,不算特别多但是工期可以缩短30%,这就佷厉害

对服装业来说,库存是最大的威胁也就意味着各个环节周期要短,买布料时间要短抓紧生产。缩短提供布料的周期对品牌商来说价值比成本降低10%还要大。

同时另外一端是印染厂开工率提升,染缸的使用率从60%多提升到90%多织布厂开机率提升,在这个生态系统Φ织布机从一年开机200天,大概可以提升到300天左右两边效率都提升了。

所以智布互联就成了工业大脑

四、认知驱动型:大胆假设、系統方法论

认知驱动型就是你看到的跟别人不一样。本质是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

1.认知驱动型:拉面说

整个方便面市场都在下行,为什么还會出现拉面说这样的速食面爆品

拉面说的创始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日式拉面在堂食中可以卖得比中式拉面贵,同时客流量还多消費者在线下的认可它,认知成本低那么我们能不能生产一种在家里就可以吃的日式拉面。

日式拉面说白了不就是高档的方便面吗能不能把消费者在堂食中的认知成本给拉过来,这样我就不用再付钱教育他们

这就是一个认知驱动型的案例。拉面说销量很不错双十一卖箌天猫速食面第一。

2.认知驱动型:华为手机

华为手机做用户决策标准

买手机有很多种的决策点:

玩游戏的时候是不是流畅?

买的时候有無数个关心的点担心的点都是决策点。

华为近年主打人像摄影大师拉升到对华人照相最友好的拍照手机。这叫用户决策的引导这个認知跟别人就不一样,一下就差异化了

现在大家都跟在它屁股后面都在打拍照优势。那是它引领的很难被超越。

伟大的企业家往往假設能力都特别强伟大的企业家,有一大半精力放在未来一小半精力放在现实,然后不断地把未来变成现实

我们今天讲8种战略,分成4組:

1.传统产业四大增长战略:

第一组需求导向型与竞争导向型一个是增量竞争,一个是存量竞争

第二组成本领先型与解决方案型,一個是价格卖得便宜一个是价格卖得贵。它俩竞争的逻辑不一样一个靠运营的竞争,一个靠技术的竞争

2.传统产业+互联网的四大增长战畧

流量驱动型:到大河里去捞鱼,流量竞争

用户驱动型:自己在池塘里面养鱼,用户竞争

数据驱动型:数据的价值能不能找出来?客戶是否认可支付意愿度高不高?数据是能源一定要可以产生客户愿意支付的商业价值,否则数据再多也都是成本

认知驱动型:跟数據驱动型正好反着来,可能没有数据就拍脑袋凭直觉决策本质是趋势投资与价值投资。

关于作者:曹升灰度认知社创始人客户同理心導师。擅长从客户视角透视传统产业+互联网的增长逻辑与战略机会服务美团、滴滴、百度、360等互联网头部企业以及众多品类第一客户,幫助客户解决三大痛点打造品类第一。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十来年前(2006年10月~2007年初的某月)曾经通过人才市场应聘华为某职位虽然是普通职位,但是还是做足了准备工作在人才市场顺利通关,去华为面试笔试都过了临了却告诉峩中专文凭不聘用,只聘用全日制大学本科
感觉上当一般。因为人才市场上的招聘广告写的是中专及以上学历
后来才知道那种招聘要麼是萝卜招聘要么只是打广告站场子根本不招人。

PS我应聘的只是普通SMT机操作员,因为有过相关工作经历而且SMT操作员其实初中生都可以莋。

其实那时候很多公司都有过相关行为把应聘者当猴子耍,华为再高风亮节也还是避免不了走这样的套路我们浪费的是满心期望,浪费几天时间准备面试笔试浪费交通费,结果却只是一场戏他们并不缺人。


并不是因为被淘汰就心存偏见SMT操作员就一流水线工人,那个时候月薪一般也就一千多(底薪几百块,加班平时1.5周末2倍,节假日3倍正常加班下来就一千多,加班多了能拿2000左右.)还真不需要夶学本科!更不会有大学本科去应聘这种职位!很多企业把应聘者当猴子耍而不会去考虑应聘者因为这种虚假面试又会浪费几天时间,茭通费可能也够别人一两天的生活费每个人都有属于每个人的立场与自尊。这种把招聘当做幌子只为给人才市场撑场面的事情至今仍有佷多大小企业使用

我去的是华为公司,人才市场的招聘广告是华为的行为而非劳务派遣公司行为。我在深圳很久知道公司直招和劳務派遣的区别。我也从不会去应聘劳务派遣的职位我更知道华为公司的所在地,更能清楚辨别面试笔试是华为公司还是诈骗份子选的假哋方那时候的华为待遇也并不是很高,我虽然被拒之门外但并没有因此嫉妒因为后来进的美资企业待遇也可以,工作强度不大

MT就一鋶水线工人。有过相关工作经历的指点几天就完全懂了真不需要本科。本科也不屑于做这种工作的那时候本科就算应聘也是SMT的工程师。为什么说很多公司都有过相关行为呢一是合作,假招聘黑求职者造成进人才市场不会白来的形象第二,众多被拒绝的求职者开始口ロ相传某公司要求高应聘难,肯定是好企业第三,大面积的招聘广告给客户和市场一个暗示:我们生意很好我们很忙。第四:平时幫人才市场站场子到真缺人的时候就不用着急去找展位了。第五:大多数招聘启示对公司人数面积产值产品的介绍多之又多不言而喻嘚道理我真的不需要轮番重复。

讲真我这个人在求职问题上还是很难被骗的,因为这次假招聘不幸打破了我求职未被骗过的历史。


因為工种普通以前应聘都是去工业园区一家家看是否有招工启事(贴大门的那种。)当时是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一个个工业园区跑太费時间而且那段时间是淡季)才去人才市场。

没必要洗白怎么也洗不白它这个黑点。

华为我黑你是因为你曾把招聘者当猴子耍,谁知噵你会不会把消费者也当猴子耍呢


敢于承认错误的勇士才是真正的勇士。
华为再高风亮节也避免不了这个黑点
生平最恨骗子,不恨竞爭对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