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为什么要将理财产品转为添利1号净值型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专区
48小时排行
南财查询窝 轻松看涨跌净值型唱主角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积极转型
浙江在线5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梅丹)“资管新规对老百姓的影响主要就是在理财产品这个层面上,也就是未来理财产品更多的会以净值型产品存在。”曾在银行有着资深从业经历的新湖财富助理总裁郭剑,研究了资管新规后告诉记者。而经过了一个小长假的消化,银行理财有何变化?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网点,发现各家银行的反应不一。
有银行先发制人
新趋势考验团队投资能力
“新规之下,我们行一步领先,符合新规产品一触即发!”过了五一节,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便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份产品预告,其中共推荐了6款净值型产品,起投金额均为5万元,比较亲民。
“提到打破刚兑,告别保本保息,我们大家可能会有些抵触。”该理财经理表示,“事实上,理财产品净值化并不可怕。”该行两三年前就一直在推净化型产品,“我们之前推了一款产品,当时的业绩比较基准是5.6%,但最终给投资者的收益是6%,可以说比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更丰厚。”他表示此次新规一出台,该行就大力主推净值型产品。“新规之下,考验的是一个团队的投资能力,以后的竞争会很激烈。”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银行网点,发现在推净值型产品的并不多。在一家网点里,一位阿姨前来咨询理财产品,大堂经理展示的几乎清一色都是预期收益型产品。当记者问到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情况时,他表示自己不是很清楚。
而在另一个银行网点,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净值型理财产品一直都有的,但是我们不主动推荐,还是预期型理财产品推荐的居多,以后按照资管新规肯定是以净值型理财产品为主,它的资金去向会比预期型收益产品更加透明,投资者可以了然于胸。”
告别保本保息
未来投资更加透明安全
对于投资者而言,打破刚兑是资管新规的主题词,那么告别了保本保息时代,银行理财还值得投资吗?郭剑认为,从产品的收益性角度来看,资管新规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能谈不上利好,但是从安全性角度来说,对于投资理财应该是一个好事情。“原来也不兜底的,只是大家的感觉而已。”郭剑表示,“现在对于投资底层资产的安全性要求和公开性要求更高了,所以产品理论上来说应该会更安全。”
打破刚兑后,投资者如果希望资金保本保收益,银行能提供的基本就是储蓄存款和大额存单,但不少理财师也坦言,大额存单的吸引力有限。同时,目前比较火热的保本型产品——结构性存款也无法成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其实在一些外资银行,结构性存款已经发展很长时间了,中资商业银行也是这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发展特别快,本质上来讲,结构性存款是一种理财产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解读道,他认为目前银行理财正面临转型调整的情况,大家希望通过结构性存款来满足投资人的需求,这也是金融创新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他也指出:“结构性存款在监管上缺乏一些具体的规则,下一步可能会收紧,进一步规范。”
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
机会大于挑战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资管新规将过渡期延长到了2020年底,比意见稿多了一年半时间,可以说为广大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充分的调整和转型时间。“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资管新规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充分吸收了多方意见,考虑到金融市场的敏感性和外部性,在过渡期安排、产品净值化管理、非标准化债权投资、消除多层嵌套、统一杠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使新规更具有可操性。”董希淼表示。
资产负债管理专家葛立新也持乐观态度,并认为这是商业银行的又一次机遇。“我觉得对银行来说应该是机会大于挑战的,以前我们做资管,其实还是在做商业银行业务。有了这个办法,所有参与资管的金融主体都可以做同样的业务,实际上银行是拓宽了业务边界的。而其他金融机构反而没有参与类贷款的通道了。”同时他也表示,只要贷款限额再增加一些弹性,在2020年前完成过渡是可以接受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资管新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法律缺位 - 律师 - 上海普世律师事务所资管新规即将落地 逾九成银行理财转为净值型产品 _ 东方财富网
资管新规即将落地 逾九成银行理财转为净值型产品
作者:梁海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备受业内关注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资管新规”)日前有消息称落地在即,作为资管行业的“老大哥”,资管条线需对当前业务模式进行重大调整。有指出,未来90%的银行理财即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专家认为,净值型产品由于收益的不确定性及较高的风险偏好,投资者应留意产品的过往业绩及资产投向,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或应寻找新的投资替代品。  未来净值型产品将成主流  普益标准的研究报告指出,从2017年净值型产品的发行情况来看,全国性银行(包含国有大型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对行业发展方向更为敏锐,基本都对净值化产品进行了提前布局,在18家全国性银行中有17家已推出净值型产品;相比而言,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发展方向的不同,推动产品净值化的力度有明显的差异。在2017年,有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售的城市商业银行数量为25家,相对于城商行的总数量占比偏小;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理财业务起步相对偏慢,大多数银行的人才培养较难跟上行业发展步伐,发行净值型产品的银行数量仅为6家。随着监管要求的明确,未来极大可能9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  对于投资者来说,净值型产品与传统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指预期收益率产品)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净值型产品的收益不确定性。普益标准的研究员魏骥遥分析,由于其不设置预期收益率的特点,整体收益弹性更强,甚至会出现亏损的可能,因此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较难接受此类产品。另外,由于资管新规要求未来净值型产品的估值方式将遵循公允价值原则,也即是大概率采用“公允价值法”估值,这将造成产品收益波动的增大,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更难接受这样的收益波动。  留意过往业绩及资产投向  据记者了解,不少银行在售的净值型产品都是属于中高风险类别,例如某股份行的在售银行理财产品中,22种净值型收益类产品只有6只产品是属于“较低风险”,其余均是“中高或高风险”,起购金额多数都是10万元以上。  魏骥遥建议,对于现存的净值型产品,投资者应首先关注它的过往业绩及资产投向,如果过往业绩呈现出平稳上行的走势且主要投向为债券市场,大概率表明这款产品采用了“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收益稳定性更高;假如这款产品过往业绩波动较大且主要投向权益类市场,则可能采用的是“公允价值法”估值,产品稳定性较差,但通常收益峰值也更高。相对于整体结构较为相似的基金类产品,商业银行由于客户定位差异、投资风格差异(脱胎于传统存贷业务的稳健投资风格)、声誉管理等因素,决定了银行系净值型产品仍会将收益稳定放在第一位,整体收益波动将低于基金类产品(非),因此低风险投资者仍可选择净值型理财产品。  不过对于风险偏好过低的,尤其是老年客户,可能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替代品以追求绝对的保本保收益。“未来随着理财产品全部完成净值化转型,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选择存款类产品,如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从当前收益表现来看,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相对更高,但投资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更应关注其过往兑付表现,观察其兑付收益处于收益范围的哪一端,不应单纯的被最高收益所迷惑。”魏骥遥表示。
(责任编辑:DF358)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理财产品专区
48小时排行
南财查询窝 轻松看涨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添利1号净值型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