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2,surface3,surface pro3cpu6,这3台平板的cpu差距大不大,还有散热如何

微软Surface Pro 3(i3/64GB/中国版)( Microsoft Surface Pro 3(i3/64GB/中国版) )
别名:(surface pro3,微软surface pro3)
400-882-2059
外观颜色:
参考报价:
电商报价:
用户口碑:
第三代全新轻薄平板,酷睿四代i3,Win8.1中文版系统
产品特性:
微软Surface Pro 3 (i3/64GB/中国版) 主要参数
同系列产品(Surface Pro 3系列)
操作系统:Windows 8.1
处理器型号:Intel Atom x7-Z8700
处理器核心:双核心
内存容量:2GB
存储容量:64GB
屏幕尺寸:10.8英寸
屏幕分辨率:
摄像头:双摄像头(前置350W,后置800W)
重力感应:智能重力感应,环境光线感应,三轴陀螺仪,邻近感应传感器,磁力计
微软Surface Pro 3 (i3/64GB/中国版) 大事件评测微软Surface Pro系列产品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个人移动计算设备,如今Surface Pro经过两......评测北京时间5月20日晚23点,微软如期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并且带来了旗下Surface产品线的新品,传闻......
微软Surface Pro 3 (i3/64GB/中国版) 精彩点评
彩虹的一边
忘了时间的我们
微软Surface Pro 3(i3/64GB/中国版)常见问答QA如果就正常使用的话,也就是说不故意去连续使用很长时间的话,Surface Pro 3大概可以达到两天一充电的要求,而办公用户如果进行连续工作的话,至少可以维持4到5个小时续航。这样的续航能力还是不错的…QA微软对Surface的定位是平板电脑,因此采用了平板电脑极限的10.6英寸屏幕,而如今Surface Pro 3的定位更趋向于笔记本电脑, 所以增加到了12英寸。同时配合分辨率,带来…QA需要注意的是,微软Surface Pro 3的电源接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依旧是通过磁力吸附,但考虑到设备的厚度做出了一些改变,接 口比前两代要薄,所以电源线无法通用。QA微软Surface Pro 3的第一感觉是轻便,无论是外包装还是机体本身均是如此。这款产品机身重量为800g,厚度大概在9mm左右,与其竞品MacBook Air相比,显然要轻薄不少。当然,微软Sur…
购前读物 寒假已经过去,开学在即,大家介绍几款热销的学生平板电脑产品,让你学习效率倍增。今年多款厂商的产品均已...... 十一刚过,相信不少朋友都安排了长途出行,无论是外出旅行还是节假回家,长途漫漫,大家无不带上平板电脑,......
微软Surface Pro 3 (i3/64GB/中国版) 电商报价
微软Surface Pro 3 (i3/64GB/中国版)和网友推荐品对比
处理器型号
处理器核心
屏幕分辨率
微软Surface Pro 3(i3/64GB/中国版)¥4488
Windows 8.1
Intel Atom x7-Z8700
双摄像头(前置350W,后置800W)
智能重力感应,环境光线感应,三轴陀螺仪,邻近感应传感器,磁力计
苹果9.7英寸iPad Pro(32GB/WiFi版)¥4399
64位架构的A9X 芯片
双摄像头(前置500W,后置1200W)
同品牌最热产品
英特尔芯平板电脑排行
元平板电脑
热门链接:
微软Surface Pro 3(i3/64GB/中国版):
热门平板电脑品牌
平板电脑新品推荐
免责声明:此页面(本网站)所显示的维修商主体资格、经营资质、报价、售后服务等承诺、以及所发布的商务信息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维修商负责,不代表天极网观点,天极网亦对此不作任何承诺与保证,天极网所提供(本站显示)的信息资料仅作为市场资讯供用户参考。页面上带有”官方授权”图标的为官方授权维修点,维修商提交了官方授权书,带有“官网认证”图标的为官网认证维修点。天极网建议您选择同城具有相当资质的维修商当面交易,不要先直接打款给维修商,以降低自身风险。网络用户依其意志自主选择维修主体、维修物品,并自行承担后续风险,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C)
Ye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极网络【图片】田牌信仰?——Surface Pro 2/3/4 三代对比体验评测【win8平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9,215贴子:
田牌信仰?——Surface Pro 2/3/4 三代对比体验评测收藏
前言:小白不太懂性能什么的…着重谈体验吧。本来此坑未完成,但因为中途缺钱SP2出掉、脸黑SP3碎屏等原因,只能放弃而发出半成品。由于这些机器有电池损耗等年代感了…实拍外观和续航什么的就没有辣。
大家也都知道Surface是微软在探索平板电脑的的设计时,为众多OEM厂商树立的标杆级产品,也意味着微软向着巨硬方向的转变。由于高昂的售价,Surface Pro系列并不如SurfaceRT系列那么火爆。在经历两代的失败后Surface Pro 3趋于成熟,也终于集聚了众多软粉的信仰。本次评测就从Surface Pro 2/3/4代来看看Surface Pro系列的进化历程。(参数来源:度娘百科/zol/微软官网等+实机测试)
lenovo平板联想活动促销,台式机,笔记本,工作站,,限时抢购!lenovo平板联想旗下百应平台,一站式服务,为您省钱更省心.
SurfacePro 2 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外形基本没有改变,除了把后面倒角田字logo换成Surface的文字。整体外观设计说好听点叫硬朗,说难听点像一块黑色的大板砖。13mm的厚度比硬币还薄,虽然秒杀一众超极本但是在平板里面可以说是最厚的那一类。再硬朗的外观也无法抵抗岁月这把杀猪刀,和当年黑配碳黑iPhone 5一样,不成熟的工艺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掉漆的问题。
SurfacePro 3则改进了不少,不止把屏幕从10.6寸变大为12寸,还把厚度大幅缩小至9.1mm,重量也减少了100g,也使得机身变得更为脆弱。同时配色微软雅黑变为苹果白银带来了更时尚的外观。
SurfacePro 4仍然是继续着变大变薄变轻的思路,但是整机最大的更新还是把后壳Surface的logo换成四块正方形镜子,反射出软粉们强大的信仰。
当然,任何一台Surface Pro都比iPad Pro重得多,从900g降至780g左右并不能显著提升用户的握持体验,反而由于屏幕的变大导致握持时受力点更远离重心带来感受上更重。屏幕比例的改变也使得Surface Pro 2一只手托住的握持方法彻底失效。(实机伊拉克成色不拍了)
二、性能  Surface Pro 2前期采用i5 4200u处理器,后期由于微软良心发现更换为i5 4300u。我手上的机器是采用i5g屌丝版本,Surface Pro 3则是i5 g中配版本,Surface Pro 4是i5g,也是中配版本。具体配置看一楼。1.跑分测试CPU  可以看到,i5 4300u和i5 6300u在频率和缓存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i5 6300u随着架构的改进也带来了能耗的降低,如最低可以下调至4倍频。  不管怎么吹,跑分上还是可以窥见一斑的。i5 6300u在性能上的确没有太大的提升。牙膏厂的14nm工艺可能都挤到核显上去了。其他项目跑分见下表。尽管拥有几乎相同的配置,Surface Pro 2的性能还是要略微强于Surface Pro 3。除去体质上的差异,大概要把这个锅丢给Surface Pro 3不成熟的轻薄化散热设计上。Surface Pro 4则比他们略高一点,但是散热却有大大提升。这一点在之后的散热环节会详细说明。
GPU(核显)  上图使用AIDA 64对核显进行测试。Surface Pro 4使用的Skylake平台相比上一代牙膏都往核显上挤了,我们也可以看到明显的性能提升。由于懒我并没有把驱动统一版本,大家看看就好。固态硬盘  它们都附带了固态硬盘,我们使用ASS SD测试(分数如图)。需要说明的是,Surface Pro 4上的PM951跑分并不是真实成绩(4K写入偏低),需要使用三星NVMe驱动才能发挥其应有水平。Surface Pro 2和3上的固态硬盘应该是同款,容量的区别造成了跑分的差异。这几块固态都不是当年可以上的旗舰水平(840pro/sm951:喵喵喵?),究竟是巨硬缩水还是三星卡脖子我们不得而知。不不不,我们不能质疑信仰,实际上只要是固态硬盘使用体验都差不多,不应该过分纠结。
2.散热测试  测试使用AIDA64的单烤FPU来对CPU进行测试。(以下室温均为26度)  SurfacePro 2单烤时温度80度,但是还能维持在15W左右功耗,CPU频率也还在2.4Ghz左右,并没有出现严重降频。后壳也只是有一点温热,对于手持影响并不大。得益于其较厚的机身和双风扇散热设计,散热还是较为理想的。  SurfacePro 3由于机身轻薄化,散热就出现了很严重的退化。单烤开始时温度直上90度,随着时间下降并稳定在80度左右。但是最终功耗只剩8W多,CPU也降频至比默频还低(1.5Ghz)。显然这样子的散热实在是不能长时负载使用。此外,后壳也是意料之中地热,风扇噪音堪比1U服务器。  SurfacePro 4相比上一代进化最大的除了屏幕还是散热。在单烤时温度一开始只是缓慢上升,最后稳定在70度左右,同时仍然在15W、2.8Ghz满血运行。SurfacePro 4除了采用风扇,还使用巨大的均热板作为被动散热方案。实际体验中在轻负载的情况下风扇几乎不转,重度负载时除非将耳朵贴近左上角否则几乎听不见风扇的噪音。如此散热规格比Surface Pro 3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由于所有的机器都没有独显,所以不进行双烤测试了。
三、外设1.接口  三台平板提供的接口完全相同:1x Mini-DP、1x USB3.0Type-A、1x 耳麦二合一、1x Surface connect磁性电源接口、1x TF卡插槽、1x 键盘底座插槽。具体接口布局如图,SurfacePro 3/4的读卡器隐藏在支架下方。接口布局如上图(请忽略奇怪的贴膜)。  对于笔记本来说,这样子的接口显然是不够的。但是对于平板来说已经比别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然而一个USB并不能总是满足需求,如果有两个显然更方便。USB Type-C接口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在Surface Pro上出现,看起来微软并不打算追随潮流。视频接口方面,个人认为Mini-DP并不是十分主流,附带HDMI接口可能会更好。当然,可能微软比较希望你去买一条转接线吧。  三者接口位置并不完全相同,如Surface Pro 3接口分布在两边占据了很多空间,使得磁铁无法把笔稳固吸附。Surface Pro 4把音量键移到顶部并加强磁性后可以使得笔被牢牢吸附在左侧面。  Surface Pro 2的USB接口意外地紧♂,可能是要多插拔到掉漆才能解决。  另一个值得吐槽的地方是耳麦接口被设计在左侧顶部,耳机线经常悬浮在此干扰视线。三者的电源接口模仿MacBook的设计(当然现在也没有了),可以使得被绊时不至于机毁人亡。Surface Pro 2与另外两台提供的电源接口不同,由于机身有一定倒角不容易把接口盲插,拉扯线的一端会摩擦边缘导致掉漆,后续机型更改接口后已经没有太大问题。
我的萌萌白
2.屏幕  三代Surface Pro最大的升级还是在屏幕上。Surface Pro 2采用的是10.6寸IPS触摸屏(三星LTL106HL01-001),屏库网有相关信息。其最大分辨率为(208ppi),色域50%NTSC,对比度800:1,亮度400cd/m^2。看参数在平板电脑中这块屏幕表现实属一般。(渣屏)  Surface Pro 3
相比上代换了更大的12英寸3:2屏幕(三星LTL120QL01-001)。最大分辨率也提升至(217 ppi),但是色域相比上代有极大提升,达到了72%NTSC。3:2屏幕使得相同对角线长度包含更大的面积,进而显示更多内容。同时,将底下的home键移到右边,极大地收窄了上一代的跑马边框,也使用新的贴合技术使得观感极大提升。但是这却使得Surface Pro 3的屏幕变得十分脆弱,轻微磕碰产生裂缝即可毁灭触摸功能。目前淘宝上该屏幕总成水涨船高,建议还幸存的机友们呵护好这块宝贵的触摸屏。  Surface Pro 4的屏幕(三星LTL123YL01-001)在去掉升级win10后没什么卵用的home键之后,进一步收窄边框,把屏幕扩大至12.3寸,也将分辨率提升至(268ppi)。对比度也由800:1升级至1400:1,亮度也有所升级。Surface Pro 4的屏幕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  附对比图三张。色温方面,可以看出SP2(下)和SP3(左)屏幕偏暖,后面卖萌的笔记本实际上屏幕偏冷,SP4色温比较准确。色域方面,SP3虽然参数比SP2好但是观感上并没有什么提升(这个角度对我不利)。个人认为SP4在最差的角度却表现出较好的观感。注:拍摄设备iPhone 7,对焦在SP2顶部摄像头处(全图中心)。
3.支架  如果说Surface Pro系列中键盘作为笔记本的C面体验,支架作为转轴也是笔记本体验的重要一环。Surface Pro 2在支架上相比上一代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额外多了一个角度,在一些场景下也不再需要猫着腰用了,基本能满足我们对于支架角度的需求。Surface Pro 3则更进一步,将支架升级为30°~150°无极调节,这样子的角度范围已经比大多数笔记本转轴更好用了。Surface Pro 4在上一代基础上略微增大了转轴阻尼,看起来更耐用。但是这些支架用于支撑竖屏状态的平板时就只有90°角可以用了,此时很容易整机前倾倒下。希望巨硬将支架改为等边梯形来保证竖屏支撑的稳定和方便,或者做个折叠的装置实现竖屏也可以调节角度。4.摄像头  作为板砖式平板电脑,Surface Pro在摄像头方面并没有下太多的功夫,当然这类平板连作为千元机扫码的机会都没有。相信大家也不会手举Surface Pro进行拍照。我们也不对具体成像素质等进行测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到上网时的隐私安全,而摄像头也成为隐私外泄的重要入口,某种意义上标配的摄像头也因此变成了负担。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便因此使用胶带将笔记本的摄像头遮住。Surface Pro系列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在其摄像头开启状态(不论前置还是后置),都会在摄像头边上亮起小白灯,可以提醒镜头前的人正在拍摄。这项人性化的设计希望各笔记本厂商学习,在集成摄像头的同时可以很好的防止隐私外泄。  此外,Surface Pro 4配备了前置WindowsHello面部识别摄像头,便于在懒得输入密码时解锁设备。由于采用RealSense技术,在实际测试中可以在光线昏暗等各种恶劣环境仍然清晰识别屏幕前的人。我们也尝试过使用手机屏幕及各种相片,均无法通过识别。
三、配件1.笔  Surface Pro系列随机附赠了一支压感笔。Surface Pro 2附带了采用wacom技术的压感笔,后两者则采用n-trig技术。我手上仅有SurfacePro 4的原配笔。这支笔握在手里分量比较重,在笔尖离屏幕很近时屏幕上会显示目标指针并且关闭触摸功能,可以防止使用时误触。按住侧键后点击相当于鼠标右键,按一下、按两下、按住等对于橡皮擦的三种操作分别是调出OneNote、截屏、Cortana(当然也可以自定义操作)。在使用OneNote等应用时用笔的另一端可以实现橡皮擦功能。2.电源  附赠的电源均为12V×3.6A+5V×1A输出。整体电源十分小巧,大概和iPhone 4一样大。电源输入端的线缆可以自行更换以适配各种国家标准,另一端则提供一个5V×1A的标准USB接口,可以用于给手机充电,十分人性化的设计。当然5V/1A的充电功率也仅达到苹果祖传充电头的水平,不能对其充电速度抱有太大的期望。充电指示灯则内置在Surface Connect的公头上,但是只亮一种白灯告诉用户正在充电,却不能知道是否充满。电源线缆十分长,却没有提供相应的绕线装置,让强迫症患者十分难受。(假装有图片)
验证公司信息升级为商务会员,享优惠价格及更多专属特权,为您提供前瞻性解决方案.商务购买热线,享受优质服务.全国范围免费送货,30天退换货及全天候服务.
3.键盘  Surface系列键盘需要另外购买,并且价格昂贵。我手上有Surface Pro 4的专业键盘盖及过气的Touch Cover。所有的键盘盖均与Surface 机身底部的键盘接口通过磁吸连接。磁吸连接十分稳定,即使拎着键盘盖晃动机身也不会断开连接而掉下来(谨慎尝试)。在键盘盖与Surface机身连接时产生的啪啪啪声十分悦耳,这也成为早期Surface的广告创意。Surface Pro 4专业键盘盖适配Surface Pro 3/4,但是也可以在老款Surface升级Windows 10后使用(RT:喵喵喵?),进化到第四代已经可以与MacBook Air等相提并论。键程适中,回弹力度较大,将键盘顶部的磁铁条吸附到屏幕底部可以提高打字时的稳定性和手感。Fn键并不是使用组合键方式使用,而是按下后切换F1~F12和功能键模式,此后直接按下功能键即可正确使用,类似于Caps和Num锁定键。此外,本键盘没有右Ctrl键,在QQ聊天输入框等地方需要使用Ctrl+Enter换行可能就很麻烦。触控板采用一体设计,更换玻璃材质后滑动时摩擦适中,但是触控板面积仍然太小,双指滚动时常识别错误,看来微软比较希望你搭配鼠标使用。  TouchCover适配于10.6寸的Surface Pro 2,有一种在屏幕键盘打字的感觉。键盘本身并不能提供任何反馈,毫无手感可言。在打开声音时打字平板会播放键盘声音来提供反馈。尽管没有实体按键,在轻触“键帽”时并不会引发输入,而是需要使用一定力度敲击才能判断为按下按键,具有一定防误触特性。与Type Cover不同,上方F1~F12按键被直接修改为功能键,需要按住Fn组合键才能替代F1~F12,导致某些快捷键(F2重命名、Alt+F4关闭窗口等)基本失效,更奇怪的设定的是键盘右侧才有Fn,想通过培养在快捷键中+Fn的方式重新使用这些快捷键的习惯几乎不可能实现。某些常用键(截屏等)在这个键盘上缺失。建议忽略它的输入功能直接当作保护盖使用。另外,Touch Cover不支持SurfacePro 4,不知道一向在向后兼容方面做得十分出色的微软为什么会放弃这项适配。  这些键盘可以和屏幕完全贴合从而实现保护屏幕的功能(Surface Book:???)。但是,由于屏幕顶部没有磁铁之类的装置配合及键盘本身不提供转轴阻尼,合上的“笔记本”很容易打开,希望在键盘贴合摄像头区域能有磁铁配合来让“笔记本”合并更稳。  此外,在键盘能用并且键盘尺寸与机身尺寸匹配的条件下,所有的键盘盖搭配所有的Surface都支持在盖上后自动睡眠的功能。
四、购买建议  目前还有全新机在售的有全新Surface Pro和Surface Pro 4。  目前Surface Pro 4的m3和i5 4+128版能遇到合适的价格为元,但是实际上i5 版相对于m3版贵1000元,却只能比m3大概多20%的CPU性能,性价比相对于m3版较低。因为在这个配置上的性能瓶颈在于内存(4G是永远谈不上够用的),硬盘相对来说128GB是够用的,所以同样是4+128我认为购买m3版较为合适。同样的,i5 8+256版则完全达到了够用的标准,相应地价格也上升到7000左右,建议土豪购买。对于考虑i7版的土豪来说,你已经不需要纠结性价比问题了,当然是选择i7 16+1024版啊。  新Surface Pro相对于Surface Pro 4的升级在于CPU和屏幕。现在的价格对比2015年Surface Pro 4的首发价来说,m3版相比以前降价600元,其他版本均出现价格上涨,甚至还没有笔。所以如果非要买最新版的话,建议m3版就好了。(在微软商城使用学生优惠可以九折)新m3 7y30在满血状态下接近i54300u,性能差强人意,并且还有无风扇、新屏幕和长续航的加持,在使用学生优惠后可以在5300左右入手,相对Surface Pro4 i5 4+128更值一点。  另外,Surface Pro系列强烈建议购买国行版本。国行版本拥有在国内的2年保修,除了碎屏以外的其他问题都可以直接换新机,甚至有旧版换新版的机会。例如如今若有在保Surface Pro 1/2都可以换成SurfacePro 3 8+256,如此保修服务就问谁不服。当然如果你手滑把屏幕摔碎了,那是你的问题不是Surface Pro保修服务的问题。  针对闲鱼上大量出现的官换Surface Pro 3,如评测中所述的散热十分糟糕和屏幕易碎的问题,不建议购买。当然如果是带国行保修的,买回来当传家宝等着换成Surface Pro 4岂不美滋滋。PS:好像敢上车的人也不需要建议了。
施工完毕,全文共6117字。第一次……那个希望大家喜欢
漏了一个图QAQgpuz的
受教,看来我得等sp4成垃圾了再入了
京东618 M3的苏菲破4 只要4999带键盘我差点上车了
刚瞄了一眼,4799送黑键盘,还能用券如果我有12期免息券就上了
哇塞,这个帖子不容易
辛苦楼主了,虽然我买不起
嗯,一字一句看完了!
本来准备入spro3现在又要重看了
好长,不过对比得很不错
马克!楼主辛苦了
价格高25%,性能高20%,没毛病啊还想怎么样
四代提升还是很大的,能预算充足就上。三代散热确实是个问题,但又不是不能用8+256g组合还是很具性价比的
跟联想的miix5比呢?哪个性价比高呢?
明年总结:SP2017暴打前辈
登录百度帐号&>&&>&正文
Surface Pro 3发热量太大咋办?看技术宅如何爆改散热
00:45:01 来源:腾讯数码 作者:未知 编辑:听风飞舞 浏览:loading
  对于那些喜欢自己动手DIY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似乎就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道他们。之前曾经有用户抱怨过微软Surface Pro 3平板电脑的机身过热问题,尤其当玩游戏或者运行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应用程序时,有用户双手抱着平板甚至有些烫手。现在,就有一位DIY达人给自己刚刚购买的Surface Pro 3平板电脑安装了一台“巨大”的CPU散热器,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这位达人使用了德国丽思顿的Dark Rock散热器,这款散热器可是顶级的散热装置,配备了几十组散热鳍片,并且采用双塔设计,一般只有用户在进行极致超频时才会用到。现在,这款散热器被贴到了Surface Pro 3底部的CPU位置,看来他也是对这款平板电脑的发热问题相当不满。
  另外,这位达人还使用了一些导热膏和胶水,至于效果如何目前来看还不得而知。不过要知道这款散热器的重量本身就已经超过了Surface Pro 3,这么做已经牺牲了它的便携性。
  不知道微软看了用户这样夸张的“无声抗议”,会不会继续发布固件修复Surface Pro 3的过热问题呢?
用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夏昆冈作品 - Microsoft 微软 Surface Pro3 音质测评报告 [Soomal?]
Microsoft 微软 Surface Pro3 音质测评报告
Surface Pro 3 相比之前的版本改变很多,更大更轻更薄,也因此更受欢迎,不小心长了草,便以要实现颐和园西堤写稿之名买了下来。至于硬件的变化,我们不赘述,不是本文重点,网上太多资料了。
图片来自 ifixit.com。橙色部分是瑞昱Realtek ALC3264 CODEC
Surface Pro 3 有3个版本,CPU 型号、内存大小、存储器容量有不同,其他一样。芯片组中集成了音频I/O控制器,就是以前常说的软声卡了,其实是硬件的。而另外一个关键的原件是CODEC,通过查找ifixit的资料,获知其采用的型号为瑞昱Realtek ALC3264,很遗憾的是,找不到这颗CODEC的资料。上一代采用的是ALC230。
按照惯例,我们对Surface Pro 3的耳机输出进行一组客观测试,使用专业级声卡录入分析,结合常见的分析方式,提供直观的测量结果。测试显示,Pro3的最大输出电平为-4.5dB,与Pro2几乎一样,而一代是-5dB。
Pro2 44.1kHz
噪声水平, dB (A):
动态范围, dB (A):
总谐波失真, %:
互调失真, %:
立体声分离度, dB:
测试成绩较好,相对Pro2有了一点点指标上的进步。可以看到48kHz的总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小谐波较多,这种谐波很小很密,但对最终量化的成绩的影响并不大。这个问题不是SRC,这应该就是CODEC 在48kHz下性能稍差导致的。虽然系统的音频I/O理论上支持高清音频的采样规格,但搭配ALC3264后,系统仅最高支持48kHz/24bit。而Pro2 是可以支持192kHz/24bit的,从这个指标上看,是退步了。
Surface Pro3 驱动力明显比一般的手机平板要好一些,受益于相对好的驱动力,Pro3 有着相对更好的控制力,配合一般针对移动设备设计小耳塞时,声音整体的动态瞬态都较为理想,而驱动大耳机还是不够,声音立刻会变模糊变扁平。Pro3声音干净清澈,并不会像某些笔记本那样底噪都很明显,解析力中上,音量较大时,高频会有毛刺感,中频齿音也会变更明显,因此建议搭配高频稍黯的耳机。瑞昱的CODEC声音都会有点呆,Pro3也不例外,虽然指标已经很不错,但实际听感还是不如独立声卡。Pro3相对于大部分台式机的板载声卡,表现要明显更好,以前我们测试过的“HiFi主板”也就那么回事,在笔记本中则更显得额外的优秀,在笔记本中可以排名靠前,相比之前的两款Surface Pro/2 Pro3的音质也可以认为是有很小幅的进步的。如果和iPad Air对比音质,Pro3还是略处于下风,iPad的声音相等相对有活力点。作为一款Windows 设备,对音质不满意,可以扩展,Pro3可以像任何标准PC那样的使用USB声卡,当然这种玩法仅仅限于发烧友,不具备普遍性。Surface Pro 3的外放表现较好,顶端左右各一声道,通过散热孔往外辐射,位置较高不易阻挡,加上辐射方向对外,因此声音表现相对一般的笔记本更好,层次更清楚,声场也更宽一点,嗓门不大,但声音很清晰,但低频就……夜深人静小声听听可以凑合用,希望取代音箱则不现实。很多笔记本的扬声器位置很低,为了追求大音量,扬声器都破音了,要知道Pro3 厚度仅仅9毫米多一点,去掉外壳和屏幕占用的厚度,留个扬声器的空间已经很狭窄,能实现目前这个水平的外放水平算是用了心。
注:Surface Pro3的音质测评只是打打酱油,不会有综合和其他单项测试出来,因为我们不做笔记本的相关测试,请各位不要期待。
本文的相关书签:
040118403930
相关的文章
40603318183
本文一共有 59 条评论
096.055.087.***096.055.087.***
112.224.019.***112.224.019.***
061.184.249.***061.184.249.***
101.254.***.***101.254.***.***
222.218.102.***222.218.102.***
122.013.***.***122.013.***.***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910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尺寸对比:Surface 3 vs. Surface 2 vs. Surface Pro 3
尺寸对比:Surface 3 vs. Surface 2 vs. Surface Pro 3
11:33&&|&&作者:
&&|&&关键字:,,
微软在上周正式发布了Surface 3,搭载了最新的14nm Atom X7处理器,并且使用了面向X86平台的Windows 8.1系统,给面向ARM平台的Windows RT系统画上句号。Surface 3用的是10.8寸屏幕,与Surface 2与Surface Pro 3都有区别,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三台机器在外形上差多少。
微软在上周正式发布了Surface 3,搭载了最新的14nm Atom X7处理器,并且使用了面向X86平台的Windows
8.1系统,给面向ARM平台的Windows RT系统画上句号。Surface 3用的是10.8寸屏幕,与Surface 2与
3都有区别,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三台机器在外形上的差别。放出了Surface 3与Surface 2、Surface Pro 3的对比图赏,上图中最左侧的是Surface
2,中间的是Surface 3,前者的屏幕是10.6寸后者是10.8寸,不过由于长宽比的不同(Surface 2是16:9,Surface
3是3:2),两者的外形差别挺大的,最右边的是12寸的Surface Pro 3,此外Surface
3的Win键也从平板的底部移至右侧,这样在装上磁吸键盘后按起来更方便。由于长宽比的不同,屏幕更大的Surface 3比Surface 2还要短些,不过宽度要多出不少,而Surface
3与Surface Pro 3的长宽比是一样的,前者基本上就是后者的等比缩小。由于体积更大,所以在重量上Surface 3要比上一代的Surface 2略重一点,Surface
3的重量是676g,而Surface 2是622g,增重8%左右,体积最大性能最强的Surface Pro 3则是800g,Surface
3在性能上虽然不如Surface Pro 3,但是明显更轻便。厚度方面三者其实差不了多少,Surface 2厚度为8.7mm,Surface 3厚度是8.9mm,Surface Pro
3厚9.1mm,不刻意去对比的话根本感觉不到有多大差别。三者的键盘磁吸接口是通用,但是由于三款产品的尺寸有区别,所以把不同版本的Surface的配套键盘装上去的话功能上是没问题的,但是一合上的话键盘与平板大小不匹配会很怪异。
本文读者还喜欢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爱玩(坏)硬件,SSD专精,爱玩游戏,沉迷PSVita中,不作死就不舒服星人。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建兴T10 PLUS 256GB 特卖~
618购物节导购
高通骁龙845手机都有哪些可选?
哪台手机玩吃鸡手游够煞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urface pro3发热解决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