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绿色集成房屋住宅,为什么比其他住宅更具有升

新加坡顶级豪宅、商业、酒店、公共建筑景观、室内考察(第3期招募)-看见景观克拉码头新加坡顶级豪宅、商业、酒店、公共建筑景观、室内考察(第3期招募)作者:看见景观 / 微信:JGSJ2013&&发布:看见景观|国外游学 精品项目高端考察游学之旅——新加坡站 第3期「看见」新加坡.第 3 期看见景观新加坡景观游学考察之旅考察新加坡五大类型景观:高端住宅商业综合体经典组屋豪华酒店代表性公共景观考察亮点:知名设计师项目现场讲解新加坡三个网红酒店入住考察继去年新加坡顶级豪宅、酒店、商业、组屋、公共景观考察,看见景观在之前的基础上精心准备,优化了项目行程,提升考察服务体验,并通过多方努力沟通获得新加坡两大知名设计企业支持本次的考察之旅,进行深度的现场参观讲解+深度交流。精品考察之旅行程仅限20人,预约从速,名满即止。主 办 方 看见景观活动时间日-10日报名时间日截止报名费用9580元 (团报优惠咨询麦老师)报名方式麦老师mz841225|Tel:以下所列实地考察项目,最终行程会有所微调替换极个别项目。类型一 |高端住宅景观高端住宅RESIDENCE| 丽敦豪邸 |D'Leedon丽敦豪邸(D'Leedon)是世界知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Hadid)设计的第一个高层住宅项目,新加坡迄今为止最大的私宅项目之一。场地经过改造形成一系列阶梯状的平台,公共设施区域也得以最大化,从而在整个住宅区内建立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景观。| 翠城新景 |TheInterlace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为新加坡的一种新型的住宅形态,由OMA前合伙人奥雷·舍人设计。31栋住宅楼,每栋6层高,以六边形的格局相互联结叠加,构成6个大尺度的的通透庭院,其交织的空间形成一个包括空中花园、私人和公共屋顶平台的垂直村庄。| 嘉御苑 |The Crest at Prince Charles嘉御苑(The Crest at Prince Charles),由普利兹克建筑设计大奖获得者、国际知名建筑大师——伊东丰雄设计。该项目整体项目由3栋23层高层绿茵楼阁,以及4栋5层小洋房水岸别苑组成,共469套精装修单位。类型二 |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SYNTHESIS| 滨海盛景 |Marina One滨海盛景(Marina One)是ingenhoven建筑事务所迄今为止最大的建筑项目,是一个国际化的居住和办公综合体。于日揭幕。这座高密度的多功能综合体占地40万平方米,由四座高层建筑组成,其内部包含一个扩展至多层的公共空间,即“绿色之心”。这座立体的绿洲反映出热带风情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滨海盛景的四座高层建筑包含办公、住宅和零售等多种功能,并获得绿色建筑白金奖以及LEED的白金级认证。| 双景坊 |DUODUO(双景坊)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政府联合开发,极富历史意义。建筑也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共生关系,并对周边城市和区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DUO双景坊由建筑师奥雷舍人(Ole Scheeren)设计,象征了城市间的和谐共生。项目的初衷是将城市中历史形成的差异地带连接起来。| 星悦会|The Star Vista用空气动力学建造的商场——这就是新加坡首个自然通风的购物中心星悦会(The Star Vista)。该项目旨在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据点,它拥有一家5000座的文化剧场和以餐饮为主的零售部门,两者相互协作,努力提高彼此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爱雍·乌节 |ION Orchard爱雍·乌节 (ION Orchard) 外观气派堂皇,设计与理念时尚前卫,俨然已是附近零售商区的“重心”。这里汇聚世界最受欢迎品牌的旗舰店、概念店和生活馆,八层购物空间设计巧妙(地上四层,地下四层),总零售面积达 66,000 平方米,位于新加坡商业购物主干线的黄金地段。| 克拉码头 |Clarke Quay克拉码头位于新加坡市中心里峇峇利路和有着悠久历史的新加坡河旁,连接新加坡新老两个中心,总面积33630㎡,经营面积27300㎡,由超过60间仓库和店屋所组成,部分建筑仍保有原有19世纪的模样。克拉码头曾经是用来卸货的一个小码头,经过开发后这个码头已经今非昔比了,是新加坡购物、休闲、旅游、餐饮的天堂,承担着城市娱乐休闲的功能,并成为城市发展的商业极。|丰树商业园 |Comtch丰树商业园是shma事务所景观作品。项目坐落于新加坡岛的西部,是一个以口岸和仓库为主的工业区域。除了毗邻肯特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外,该区域的开发一向对自然环境考虑得不甚充分。该项目所在的场地面积为35000平方米,曾完全被混凝土表面的多层仓库建筑覆盖。由于新加坡的办公空间需求量不断上升,委托方决定将仓库拆除,并将其改造为现代化的办公场所,与前方已经建成的一期办公大楼相连接。考虑到全局的规划,全新升级的二期建筑被安置在场地的北端,从而使位于一期和二期中心的宽阔开放空间成为一个共享式的户外活动场所,同时以绿色植物替代建筑原先的硬朗表面。|怡丰城|Vivo City怡丰城由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Toyo Ito)设计,也是自然主义派建筑家在本地的第一个作品。伊东丰雄将活动和流动的概念,融入空间与钢筋水泥结构里,说:“我要让游人在shopping的时候,感觉如在海上扬帆一般。”整个建筑的结构不是以层层楼面切割空间,而是空间与空间衔接成流线的体验,来往人流有如水里飘来游去的鱼儿。沿着港湾的白色流线型摩登建筑,既像涌动的海浪,又像飘荡的风帆。|滨海湾金沙中心 |Marina Bay Sands滨海湾金沙中心,由三座连成一串的酒店大楼组成,三座主塔楼均为55层之高,每一座都具有独特的几何设计,西侧垂直,东侧弯曲,如两张搭靠在一起的扑克牌,且每座塔楼弯曲面的设计也各不相同。酒店内设有“漂浮式”水晶阁、莲花外形的博物馆、出售各种先进商品和国际奢侈品牌的零售商店、精致时尚的名厨餐厅、享之不尽的影院娱乐、激情涌动的夜总会以及一座拉斯维加斯风格的娱乐场。类型三 |经典组屋景观经典组屋ANCESTRAL HOUSE| 达士岭组屋 |The Pinnacle由ARC Studio Architecture + Urbanism设计,达士岭组屋属于HDB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即属于政府公租房项目。有七座住宅大楼,拥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长的空中花园与最重的空中桥梁)。达士岭多次获得国际及本地奖项,包括美国芝加哥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区理事会颁的"最佳高楼建筑"奖;"世界建筑节"奖项,以及新加坡的总统设计奖。| 杜生庄 |Skyvile杜生庄是一个拥有960户居住单元的新加坡政府组屋项目,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对普通群众负担得起的公共住宅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此项目位于公共私人混合的高层住宅区内,旨在展示高居住密度的公寓也可以十分舒适。社区生活的丰富性和可持续性也是设计的主题。此项目全部的公共区域都面对公众开放。设计的革新点在于公共空间,外部区域和共享空间交织在一起在成群的塔楼中穿拆错落的出现,从地面层到顶层中穿梭自如。| 杜生阁 |SkyTerrace获得设计奖最高荣誉的杜生阁组屋,是政府在杜生区展开的“再创我们的家园”计划下的项目之一。该项目由SCDA建筑事务所设计,有五座40至43层楼高的组屋,通过多层停车场屋顶的天台花园相连。这个项目的许多设计元素在新加坡可谓首创。最近完成的项目是基于一个“住宅在公园”的概念,郁郁葱葱的层叠屋顶花园,包容性空间,雨水收集系统,滴灌和太阳能电池板有助于其环境和设计卓越。类型四 |豪华酒店景观豪华酒店LUXURY HOTEL| Oasia酒店 |(入住) Oasia WOHA所设计的Oasia酒店耸立在新加坡高楼云集的中央商务区之中,而无论室内亦或室外空间,景观的用途被进一步扩展,成为了立面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鲜红的铝制金属网的映衬之下,21种攀缘植被的显得青翠欲滴,五彩缤纷的花果夹杂其中,为鸟类与昆虫提供了充沛的食物。| 风华南岸JW万豪酒店 |(入住)JW Marriott Singapore South Beach设计鬼才菲利普·斯达克 (Philippe Starck) 似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词,叫作“斯达克风格”。新加坡风华南岸酒店可能是菲利普·斯达克最新的设计,在这里,他再一次用摩登命名了室内设计。|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入住)PARKROYAL on Pickering新加坡的建筑事务所WOHA一直是绿色城市的倡导者,将绿色从自然引入城市。PARKROYAL on Pickering被设计成为一个率容量倍增的“花园酒店”,美丽的热带花木与棕榈树点缀着空中花园。如此繁荣茂盛的绿色与周边临近公园连成一气,形成连续的绿色景观。皮克林宾乐雅是新加坡首家使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零耗能酒店,更采用综合性节能节水措施,例如使用光线、雨水和动作感应器,以及集雨和NEWater(循环系再用水)。项目已获新加坡绿色建築最高荣誉BCA绿色建筑白金奖,又因其为首间使用太阳能酒店,获得太阳能先锋奖。WOHA称之为地形建筑、会呼吸的建筑。类型五 |代表性公共景观代表性公共景观PUBLIC LANDSCAPE| 滨海湾花园 |Gardens by the Bay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发起的一个项目。新加坡正致力于实现价值观的转变,从“花园城市”变为全球化“花园中的城市”,通过更多全面的整体性计划提升市内的绿化和花卉景观,大幅提高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环境可持续性原则贯穿滨海湾花园的整个理念。滨海湾花园作为一个示范项目,展示新加坡作为花园中的热带城市的精髓,打造适宜居住、工作和娱乐的完美环境。| 滨海艺术中心+鱼尾狮公园 |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滨海艺术中心位于新加坡著名的滨海区,是最具特色的现代建筑之一。艺术中心的主设计方为DP Architects,其建筑师团队以昆虫的复眼为灵感,造就了其独特的外观。又由于平视建筑时,艺术中心主体宛如两颗榴莲,因而又名“榴莲艺术中心”。| 南部山脊景观带 |Southern Ridges南部山脊景观带是一条长达9公里的自然景观带,是新加坡旅游局近年落实的一项大规划,将花柏山公园 (Mount Faber Park)、直落布兰雅山公园 (Telok Blangah Hill Park)、肯特岗公园 (Kent RidgePark)的小丘陵连为一体,是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区域。| 邱德拔医院 |Khoo Teck Puat Hospital英国RMJM建筑事务所在新加坡设计的“邱德拔医院”赢得新加坡建筑师协会(SIA)的两个奖项,分别是“年度建筑奖”和“最佳公共卫生保健建筑设计奖”。 “邱德拔医院”的场地在新加坡义顺地区的一个巨大的湖边。这就促使RMJM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产生设计一个“花园医院”的构思。这涉及到对湖岸进行改造的问题,包括设计沿湖的体育运动小道和食品展销馆。 这个105,000平方米的场地在湖泊的周围,但还包括景观庭院和屋顶花园。|Enabling园区|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Sala事务所景观作品。项目坐落于红山的中心地带,是一片统筹规划下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地区,也作为 Bukit Merah 1970年代校舍的改建及重新利用。建筑新的规划中,引入了集合教育,办公,运动,商业,及休闲的综合体,以建立残障人士与社会的连接。设计团队包括了建筑,室内,标示,灯光,艺术及环境的设计,以传达整体对于环境的改造。不同的功能区以斜坡,小径及电梯无缝衔接。园艺及水的设计加入了不同的当地植物品种,颜色和尺度,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并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新加坡政府与Studio Milou联手成为一个综合专业的团结强大团队,在以国际化标准应对复杂保护项目,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占地64000平方米以上,造价530万新加坡元,算得上是亚洲最辉煌的文化建筑之一。整个设计虽然宏大但十分谦虚,对新加坡两座最古老的建筑–前最高法院大楼和市政厅大楼,妥当的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保护以及再利用,最终成就一个呈现新家坡和东南亚艺术的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建筑师与政府在整个设计开放过程和建设过程中紧密合作,实现对老建筑的保护,传承,以及在此基础上让人激动人心的创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Learning Hub| 新加坡城市重建局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新加坡市区重建局是国家发展部辖下的一个机构,专门负责新加坡土地管理和利用之总体规划。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新加坡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是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绿化行业者的必到之处。「看见」新加坡.第3期看见景观新加坡景观游学考察之旅考察新加坡五大类型景观:高端住宅商业综合体经典组屋豪华酒店代表性公共景观考察亮点:知名设计师项目现场讲解新加坡三个网红酒店入住考察主 办 方 看见景观活动时间日-10日报名时间日截止报名费用9580元(团报优惠咨询麦老师)报名方式 咨询麦老师mz841225|Tel:长按二维码加麦老师微信咨询报名往期考察
相关推荐作者: 海洋旅行作者: 中山市观光国际旅行社作者: A蟠龙旅游作者: 河南真得劲旅游作者: 柳州吃货圈深化借鉴新加坡城市发展经验规划建设高水准苏州综合商务城
我的图书馆
深化借鉴新加坡城市发展经验规划建设高水准苏州综合商务城
& &4月22日至30日,以秦筱靖副主任为团长的园区规划建设培训团24人赴新加坡进行了为期八天的学习考察,这次培训的主题是:“商务综合城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采取的方式是:“新方政府培训机构的授课和现场实地考察。”
这些机构是:URA(市区重建局)、HDB(建屋发展局)、PUB(公用事业局)、NPB(国家园林局)、LTA(陆路交通局)、BCA(建设局学院)、CSC(公共服务学院)、JTC(裕廊集团)、CapitaLand(ka凯德置地)。
重点考察的主要项目有:
l滨海湾和乌节路商业区;
l金沙综合娱乐城;
l乌节路ION商业综合体;
l盛港与榜鹅新镇组屋区;
l玮壹商务园——启奥生物医药园及启汇资讯传媒园;
l绿色建筑——国家图书馆;
l环岛绿色走廊;
l圣陶沙环球影城及综合娱乐城
这次培训时间安排紧凑、内容丰富、精彩、收获很大。
一、出国前的准备
根据管委会和局领导的要求,这次出国培训前,我们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希望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项目去考察。我们认真研究了园区规划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园区工委管委会关于加快综合商务城区和东部新城开发的战略布署要求,按照“三化三型”的目标,结合实际工作,找问题,找差距,找不足。出国前,我们准备的课题有:
l产业升级优化过程的城市规划与管理;
l产业载体(混合用地、大型综合体、体育场馆、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的规划和管理经验;
l中央商贸区区域的景观规划控制、交通规划(公交、停车)管理经验;
l公共连接设施(空中连廊、地下空间)以及轨道交通风井、出入口、连接通道等附属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制度和经验;
l高层、超高层、大体量的多功能单体建筑分段验收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制度;
l超高层楼宇燃气配套规划和建设管理制度和经验;
l结合建筑的室内110KV变电站的规划设计经验;
l中央商贸区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
l橡胶轮轨交通的规划设计、管理和应用。
除上述课题外,我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了解新加坡近年来的新亮点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特色介绍;了解新加坡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新举措,并与新方软件办人员多次沟通,把这些内容全部都安排进了培训计划中。因为出国前的精心准备和预习,我们在新期间学到了我们希望的知识,看到了我们希望的项目。
二、新加坡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的亮点和新举措
四月的新加坡,雨季刚过,空气湿润,绿荫如盖,鸟语花香,处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穿行在街头、小巷,整洁、优雅的现代化城市面貌和热情、礼貌、文明的新加坡人民,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新加坡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综观他们的发展历程,新加坡经历了早期注重亲商的经济发展,中期亲环境的规划建设到今天更加重视亲民的和谐社会发展(苏州工业园的发展经历和新加坡类似)。新加坡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在改变,他们深知自己的国情,更了解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创新和改变是新加坡可持续繁荣发展的动力之源。他们的理念可概括为:
珍惜有限,创造无限
驾驭变迁,倡导创新
坚守原则,面向未来
1、活力四射的国际都市
新加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多集中在16.5平方公里的市区,滨海湾地区又是市区的中心——新加坡的CBD,占地约3.12平方公里,其中约一半的土地已按规划建成。待建的规划土地用途多为白色混合用途,根据未来发展的需要,可灵活安排住宅、办公、商店、酒店休闲康乐等各类服务业用途。
按照目前市区的规划,滨海湾CBD定位为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商贸轴心,是一个集居住、工作、休闲于一体的CBD,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大都市的现代、时尚生活方式,感受国际金融充满活力的脉动,体验丰富精彩的娱乐、休闲活动。
为实现城市规划的远景目标,近年来,新加坡以滨海湾CBD为发展焦点,打造了一大批城市地标性项目,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国际化现代都市新形象。
l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三条地铁在该区域交汇成网,完善地面11.7公里的人行步道系统(其中滨水步道3.5公里)和地下人行道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共同沟。
l高标准,超前建设大型滨海花园和公园
其中已建成最大的滨海湾公园占地54公顷,标志性地标建筑有新加坡“树”和大型室内冷气花房。建成滨海湾青奥公园。
l打造高标准的市民活动滨水广场和开放空间
时尚、现代的螺旋桥、水雾走道,动态水景景观及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高品位公共艺品,烘托了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l精心设计的城市滨水天际线
地标性建筑,夜景灯光,国际邮轮中心,各类现代派建筑构成滨海湾CBD壮观、大气的都市风貌,让人过目难忘。
l举办各类民众活动和体育运动
滨海湾新年倒数庆典,照亮滨海湾灯光艺术节,竟跑活动,风筝嘉年华,世界一级方程式F1夜间赛等,塑造活力四射的时尚都市氛围。
2、特色园区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对原有工业项目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管制。
新加坡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从一般工业——先进制造业——高科技电子产业——商业科学园,到今天的以发展生命、生物科学和高科技资讯为主。经历了劳动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新技术密集型——创新研发型的发展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新加坡的工业区不断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建设了一大批园中园。最具代表性的是维壹科技城,其中的启奥城生物生命科技研究中心和启汇城国际传媒业枢纽,又代表了新加坡最新的创新型载体项目。
从2000年开始,新加坡提出了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社群概念,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建设“纬壹科技城”。12年过去了,随着新加坡“硅谷”——纬壹科技城的开发,一个汇集科研精英和创新创业人才的科技平台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科技城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新加坡科技管理体系的完善和集中,促进了科研设备更新换代、科学管理和共享服务的现代化,代表一种全新的模式。
不同于以往的科技园区或工业园区,纬壹科技城的目标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优美社区氛围的创新产业新经济体。总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交通方便,集住宅、商业、高等学府、研究机构、体育设施等于一体。规划四大组团,即生活配套中心、生命科学中心、信息传媒中心和未来发展中心。生物科技和信息传媒是其中的两大主导产业。
在一小片土地上打造未来无限的产业发展空间;创造宜人的硬件环境,催化科学研究技术社群,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家、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具有新环境和交流氛围的园区,纬壹科技城已成为新加坡充满活力的技术研发和休闲娱乐中心。
既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也是生物医药会展中心,还是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管理中心、风险投资中心。绝大多数新加坡国立生物医学研究院已先后入驻,一些世界顶级生物医药公司也纷纷设立研究机构,如已经入驻的葛兰素史克认知与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心、诺华热带疾病研究院等。
启奥城也是一个专业的生物医药会展中心,有480座的大礼堂一个,5个180座的小礼堂和12个会议室及视频会议室等,各类会议不断,甚至每天有好几个国际会议同时在园区召开。
启奥城还是一个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管理中心、风险投资中心。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生物医学研究理事会、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生物伦理顾问委员会、经济发展局生物医学科学组、卫生科学局等管理机构与职能部门均已入驻,众多国际及新加坡本土生物技术公司、制药公司、研究机构也在此入驻或设立代表处。
是政府与企业共同打造的“媒体城”,目标是使新加坡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国际传媒业枢纽。是一个信息通讯、传媒、科学工程的研发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企业签约入驻率已达到 90%。
在启汇城内,设置了工作兼生活的公寓单位、健身俱乐部、科技试验性剧场、媒体工作室、餐饮和零售商店,以便为外来专业人士提供生活便利。
l建设“堆叠式厂房”
货车可以从一楼直接开到各个楼层,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为了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大的效益,“纬壹科技城”根据用地规模和产值规模预测,科学制定不同类型用地、不同功能组团的容积率,并将其纳入规划体系,在建设中严格予以落实。比如,建设“堆叠式厂房”,向空中拓展空间,强调多功能,垂直整合。在厂房边设置盘旋而上的货车坡道,使货车可以从一楼直接开到各个楼层。启奥城建筑容积率达到4.65,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单位土地产出效益。这种“精打细算”,让“纬壹科技城”成了效益园区。
l“一栋建筑就是一个创新社区”
“纬壹科技城”的建设,提出“一栋建筑就是一个创新社区”的理念,突破了传统园区的功能设施,综合考虑工作、学习、生活、消费等各方面需求,并特别注重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造机会和空间,增进互动。在“纬壹科技城”两平方公里的园区内,既有研发区,也有公共服务、教育、公寓、商业等其他配套设施,使园区成为一个综合社区。
启汇城就是这种建设理念先行先试的产物。启汇城楼高20多层,既有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又有居住公寓、科技孵化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零售与休闲配套商业单位和政府服务部门,在大楼负层与地铁站相连,充分体现了综合创新社区的建设理念,吸引了众多国际一流研发机构落户。
l对原有工业项目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控制
新加坡北部大巴窑和盛港两镇均保留有一些工业企业,工业用地的面积约占8%和21%,这些工业用地和项目随着两镇区位条件的改善和企业自身状况的变化,近年来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和改造的情况,但在新加坡,像这样区位条件的工业用地是不允许不经过政府的企业间的相互转让;也不允许企业进行与企业用途无关的经营性行为和与企业用途无关的房地产开发。政府对这类工业用地开发严格按规划执行,一方面在制定镇区规划时,有计划、有目的地保留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业用地,以方便居民能就近就业,减少通勤交通;另一方面对这些企业的实际用途严格按规划进行监督,不符合规划控制的商业、办公用途是严格禁止的,这样就确保了城市能按规划进行有序发展,避免了无序、不公平的商业竞争
3、组屋新变化
培训团在新加坡考察期间,切身感受到了许多新建组屋的变化,今天的新加坡组屋已经不再是当年低成本的公共住宅,它已经演变提升为高质量的公共住房,新建组屋改变了新加坡传统组屋的形象,独特、现代、极简,具有一定的前卫性。活泼、时尚的造型大大丰富了城市轮廓线,创造了宜居和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都市环境。
l“榜鹅21”新镇
榜鹅已成为政府公共建屋计划下的标志性新镇。是以全新的设计概念来规划和设计的新组屋区,以满足教育水平更高,对公共住屋的要求也更高的新一代新加坡人的需求。空中花园绿荫斜,滨海休闲乐趣添。这是一个结合住屋、完善的社区设备和休闲设施的高素质公共住宅区。它的一大特色是结合附近的科尼岛,发展为滨海休闲中心,让居民能进行各种海上休闲活动。
榜鹅21新镇的规划和组屋设计,打破了一贯的市镇规划传统,并制定立了新的标准。其中之一是把组屋邻区的规模缩小,以加强邻区的亲和力,为居民营造温馨的居住环境。这座新镇的每一个邻区都只有1000至3000户组屋(原约6000户),更紧凑的发展,更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和设施,更关注多种族的和谐共处。
提倡绿色生态,强化社区精神、建更多公共交往空间。组屋周围也着重添加绿意。除了大量种植树木,建造多个小型公园,多层停车场顶层也都披上绿衣,成了一个个绿意盎然的空中花园。从这里的组屋往外望,看到的不再是多层停车场的屋顶,而是花园和游乐场。如刚落成的榜鹅水道及与水道交织的市镇公园,现已成为新加坡人周末度假的好去处,在水道东边,还有淡水湿地和红树林等自然景观,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未来的榜鹅还将陆续有许多大型的发展工程和项目,如科尼岛海上运动休闲中心和榜鹅滨海步道等,突出了热带海滨城市临水的特色,强化了居民健康亲水的生活方式,榜鹅将会成为东海岸之外另一个新加坡人热衷的海滨休闲胜地。
在新加坡,决定房屋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交通便利度 — 是否靠近地铁或交通枢纽。在这方面,榜鹅也颇有优势,新加坡地铁东北线直达榜鹅,从榜鹅搭上地铁去新加坡金融腹地多美歌只需20分钟,去乌节路也只需25分钟。榜鹅的轻轨和公共巴士转换站等公共交通体系也已发展完善,地铁与轻轨结合,轻轨服务于新镇内部,住家至公交站点的距离均小于300m,交通非常便利。
榜鹅新镇也鼓励私营发展商投资开发,形成更多的高档共管式公寓(10%)、私人公寓与别墅(30%)和普通政府组屋(60%)混合土地使用的新趋势,这是新加坡组屋开发模式上的新变化。
2009年建成的达士岭组屋位于市中心边缘,很难相信这座地标性建筑是由HDB投资建设的组屋,曾获多项国际大奖,7幢住宅相连成一个整体,51层,共1848套住宅,容积率9.28。达士岭组屋通过"空中桥梁",屋顶花园、空间复合利用等设计方法,创造了环境宜居、空间高效率利用的地标性建筑形象,可以说实现了组屋的一次完美转身,成为新加坡公共组屋的一个里程碑。李光耀在参观达士岭组屋后受访时,感叹新一代组屋反映了新加坡半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巨大转变。
翠城(开发商:Capitaland Residential 凯德置地)将是新加坡一项受人瞩目的大型兼新型态的高尚公寓住宅综合体,由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建筑设计力求脱离新加坡传统建筑模式,探讨热带居住空间的可能性,创造了一种与自然环境协调并注重交流互动的生活方式和空间形态。 31幢错落堆叠的长条形大楼仿佛是孩子们搭起的积木,每一条“积木”都包含六层楼,总建筑面积是17万平方米,一共1040套公寓,最高的楼层相当于24层。每一幢楼的楼顶都是一个空中花园,是住家休闲娱乐的场地。公寓外观新颖且富有个性,复杂层叠的设计除了有助提升和培养社区意识,提供隐私和宁静的空间,也综合考虑所处的地质条件、风向、天气、绿化景观等。以确保每家住户都拥有最佳的风景、最好的通风、最好的阳光;获得平等及最接近自然的居住条件。整体设计摆脱了新加坡传统住宅孤立、垂直的建筑模式,是一座独特的新式居住建筑!
4、人人赞叹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已成为其重要的城市形象品牌。但这不是自然天成,而是精心规划的结果。其城市规划中专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该规划为确保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在新加坡土地利用准则中规定,休闲和水库用地(含公园)占国土面积19%,其他用地(含军用和空白地)占37%,这两项用地大部分都覆盖以浓密绿化。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意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形成完整和系统的绿色空间;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严控自然生态保护区;组屋都不设围墙,底层大部分架空,利于通风和绿化视线贯通;虽然国土如此紧张(国土人口密度0.7万人/平方公里),但在城区里到处预留空白地并简单绿化,以此静待合适项目和合适时机再开发,一年内不开工的土地必须绿化。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在走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花园之中。新的变化有:
l多样化与艺术化的绿化效果
近年来新加坡又致力于创造艺术化的环境,通过各色花草与树种的搭配和各种绿化的香味,追求层次的丰富、对比的协调,或自然野趣或精致巧趣的气氛和意境成为绿化造景的目标。
l网络化的城市绿化廊道
9新加坡利用雨水渠、高速公路、铁路、海、河岸线等两侧建绿色廊道,这样的绿化走廊现在已有85公里,2015年要达到360公里,在绿化走廊中设置步行道,以此形成网络联系全国的各个公园和组屋区的中心绿化带,人们可以漫步在绿荫覆盖的步行系统网络中,或骑自行车来往于各组屋区之间,各种小动物也可以由绿色廊道的引导自由往来于各公园之间,从而提高了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质量。
5、立体顺畅的交通系统
新加坡陆路交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可靠且价廉的世界级交通系统,根据规划,全岛道路用地不得超过国土面积的12%,目前已建道路总长3400公里,土地已将用尽,因此,注重做好交通发展规划和管制,并将交通与土地综合利用有机结合成为交通发展的首要战略。新的发展只有“上天入地”。
l注重枢纽站点的建设
新加坡高度重视交通枢纽的建设,并通过枢纽站点对交通实施有效组织。在城市副中心(淡滨尼、兀兰、裕廊东)、大型居住区(盛港、武吉知马、榜鹅等)、地铁交汇点一般都建有大型换乘中心,(很多在建筑一层室内),偏远地区的居民出行大量通过这些枢纽来完成换乘。此外,大部分地铁站点都配有若干条公交接驳线路,形成小型换乘枢纽。
l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地下资源
为最大限度减少交通设施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新加坡在居住区和市中心建设大量立体停车楼,通过空间利用来解决用地矛盾。在道路建设上,除了高架道路,新加坡还积极发展地下公路。如已建成使用的加冷-巴耶利巴(KPE)高速公路是东南亚最长的地下高速公路,全程12公里,其中地下9公里,双向8车道(其中2条是缓冲道)。
l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目前公共交通承担出行量达到63%,远期目标将达到75%,拥有344条巴士线路,4100辆公共巴士,4400个公交站点。由于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又高,因而吸引了大部分的客流。在公共交通的总体目标上,新加坡力求实现门到门交通和无缝交通,减少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在方便性上的差距。所谓门到门交通和无缝交通,就是将各种城市活动用公交系统紧密联接起来,将用户在不同交通工具间转换时所需的步行距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真正体现使用公交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可时控性。到2020年,公共交通的平均路程时间将由现今是私家车的1.7倍降到1.5倍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大范围区域内通过实施电子收费来降低高峰时段交通拥挤的国家。电子道路收费系统向用户收取的费用反映了由于车辆使用道路形成的阻塞成本,拥堵费根据道路的使用状况(拥挤程度和车流速度)而动态变化。例如当高速公路平均时速低于45km/h时,增加收费率,当高于65km/h时降低收费率,这样灵活变化的收费方式即科学又合理。通过额外的收费,它使用户在不必要的时候避免进入控制区域以降低交通成本,从而达到减缓阻塞的目的。
6、高度节约资源
新加坡除空气以外,其他所有资源几乎都靠进口,节约资源成为必然。
l珍惜有限土地,拓展地下空间,创造无限价值
新加坡人多地少,城市建设用地普遍采用高强度开发,同时努力实现“一地多用”,如蓄水池、河道周边环境保护区大多与绿化景观休闲带相结合;作为预留暂时未用的土地,也通过作为公共娱乐、休闲农场等用地对公众开放,使之不仅发挥蓄水、绿化的作用,更成为公众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的场所。
新加坡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定,-5米以上主要用于购物与休闲、地下车库;-10至-5米,主要用于地下车库、人防设施、步行通道与购物;-15至-10米,主要用于地铁维修站、人防设施、地铁站线、高速公路、隧道;-20至-15米,主要用于高速公路;-35至-20米,主要用于海底电缆、深隧道阴沟、地铁站线;-35米以下用于军火库、供电隧道、储油库、深隧道阴沟、污水处理厂。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新加坡政府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商业地块拍卖时,不同地块之间的连接通道、地块与轨道交通的连接通道均会列入拍卖条件,明确建设标准以及后期管理要求,由开发商负责建造和运营管理。同时规定,用于公共通道的部分不计容积率,允许沿公共通道两侧扩建商业设施,做到责任与利益结合,大大调动了开发商建设地下空间的积极性。
新加坡把原有的三处垃圾填埋场全部更新改造成公园绿地,现在的垃圾全部采用焚烧处理,焚烧后的垃圾灰运往本岛外海上填埋场,处理后填海建岛,据测算,60年后将形成一个1平方公里的新岛。原有的6个分散在各地的污水处理厂也被新建的两个污水厂取代,基础设施的集中改造节约出大量宝贵土地。
l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新加坡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排名世界倒数第二,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发展战略主要通过四个“水龙头”来解决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未来新加坡将不需要进口水,通过循环使用自给自足。
(1)马来西亚的进口水(年限2050年止)。
(2)13个集水区的供水:2011年全国三份之二的国土面积已经是集水区 ,2060 年新加坡集水区的面积将增至国土面积的90%。随着需水量的逐步增加,新加坡又利用河流建造蓄水池。政府目前在滨海湾建造堤坝以开辟一个最大的淡水蓄水池。这个新蓄水池成为新加坡首个建在市区内的蓄水池。
(3)新生水(回收利用的污水):2011年新生水占水供应总量的30%。
(4)淡化海水:新加坡的海水淡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每天生产14万方淡水。
7、政府带头,循序渐进地发展绿色建筑
新加坡土地有限、人口密集,资源极度缺乏。因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创建绿色建筑的过程中,新加坡注重发挥政府项目的带头作用,要求政府投资的新建改建项目,必须达到绿色标志白金级别(最高级)标准,而既有建筑必须在2020年前达到绿色标志超金级别(次高级)标准。同时设立了建筑环境科研专项经费,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科学技术,定期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大力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为了吸引社会投资项目创建绿色建筑的积极性,政府特意降低绿色建筑入门级标准。据统计,入门级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仅比普通建筑高0.3%~1%。在绿色建筑意识普及后,则通过标准修订,逐步提高整体要求。目前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已经历了8次修编。在商业地块的土地出让条件中,加入绿色建筑的创建要求,同时分别给予2%和1%的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奖励。另外设立专项资金,作为私营企业进行既有建筑改造时的设备改造费用补贴。
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新加坡结合本国日照丰富、植物生长快速的特点,强调建筑遮阳和通风设计,注重绿色园林对建筑的遮荫效果。大力发展预制结构,尽量减少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积极发展设备节能、能量回收和太阳能利用,从而切实提高了绿色建筑的使用效益。
积极实行项目建造过程的绿色施工。施工现场材料存储均采用筒仓;结构施工时采用全封闭整体提升架;在主体结构未完成时即开始幕墙施工,并尽早封闭;土方封闭运输,车辆出场前冲洗干净,对开挖后裸露的土方进行覆盖。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建造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噪音污染。
8、公开透明,政策灵活,规划建设管理要服务于工程项目
新加坡规划、建设方面的审批程序公开、透明,审批结果通过公告、展示、电子信息查询等多种方式向民众公开。同时建立了先进高效的电子报批系统(E-DA系统),规划、建设方面各项准证的申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进行,目前规划审批项目已有96%通过互联网申报,真正做到了高效、快捷。建立建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四维(三维空间+时间)数据库集成,做到了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在具体审批方面,新加坡建立了健全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审批程序,但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伸缩性,体现了务实和亲商的理念。以规划审批为例,项目规划条件分为强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其中指导性指标可以有一定的弹性。本次考察的工程实例ION商住综合体项目,原规划条件为双塔楼,而开发商选定的方案为单塔楼,经过磋商,最终得到市区重建局的批准。
在建筑结构设计审查和动工许可环节,政府的审批程序更为灵活:项目规划方案报批时,可以平行进行结构设计审查;规划方案初步通过后,即可发放动工许可证;对建筑基础、主体分阶段进行结构设计审查和动工许可。通过这些措施,大大缩短了审批流程和时间。
对于超高层、大体量的综合体项目,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开发企业为尽快实现投资效益,往往希望在项目整体竣工前,部分区域提前投入使用。新加坡民防局、建设局的做法也有较强的灵活性:对于商业建筑,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消防和施工作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分段核发临时入伙证。
一、对园区综合商务城区的思考和新加坡经验的借鉴
借鉴新加坡经验是苏州工业园区成立的重要目的之一,18年来,园区结合实际,努力实践,按照中新双方共同制定的规划蓝图进行开发建设,一座现代化新城的框架已初步展现,现阶段园区正在按照市委、市府的统一步署,创新创优、精益求精,全力提升东部综合商务城的规划和建设水平,这次新加坡培训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学又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启发。
1、努力塑造更加时尚、现代、灵动的国际化都市氛围。
与新加坡充满活力和动感的滨海湾中心区相比,园区环金鸡湖地区的人气、商气、国际化的都市气息还显不足,繁华多彩的都市生活场景还不够丰富。新加坡在商业中心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通过加宽人行道、增设各类型室外广场活动场地、小绿化公园、形态各异的水景墙、水喷泉、水景观、公共艺术品和景观设施,为市民城市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空间载体,大大增强了城市的活力。如乌节路ION商业综合体的规划条件中就明确提出应提供3000M2街头公共广场,鼓励建筑物底层使用透明玻璃,使室内外活动交互影响,增强商业街活力。
园区CBD区域的宏观整体格局和建筑单体,规划部门有着严格的管制,但是对于建筑周边的环境景观控制还有待加强,现在的情况是各个发展商各自为政,地块之间、地块和市政道路之间还缺乏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规划部门有必要从整体的考虑、从都市氛围塑造的层面,加强环境景观的规划控制和管理,不仅有漂亮的单体建筑,还有美丽动人、吸引公众的都市环境景观。
2、高度重视地铁、公交换乘中心建设,放大轨道交通效应,优化公交环境。
目前园区CBD内的商业大楼,规划要求每建筑面积100 M2~200 M2就要配1个汽车停车位,这一标准已远超新加坡市区的要求(1车位/450 M2),但仍无法满足园区CBD的巨大停车需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公交还很不方便,无法满足人们出行希望的门到门交通和无缝交通。应重点解决好1号线园区9站点的公交、自行车换乘的便利性,以轨道交通为支撑,合理调整常规公交线路,形成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互为补充的公交网络。同时还应加快建设地铁以外的其它区域公交枢纽转换中心的建设,形成分级、网络化的公交系统。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园区适合公共巴士的道路环境还不完善,如一些道路(有些是主干路如现代大道)未设公交港湾式停车站台,有些站台还设在十字路口处,常发生公交站台和十字路口处的车辆拥堵,道路通行效率不高。
新加坡快速路上,在恰当位置设有许多人行天桥,这些天桥大多和公交站台通过带雨蓬的廊道相连,还有一些天桥是直接连接人潮拥挤的商业大楼二层,公交和步行的转换也十分方便,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城市交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也需要各项交通政策和技术手段的配合,仅仅依靠规划一个部门,单纯提高停车位和拓宽道路的方法很难解决。
3、提倡多彩、多元化的新颖建筑形式和形态。
新加坡近年来出现了金沙、圣淘沙综合娱城、乌节路ION、达土岭组屋、螺绽桥、新加坡树等一大批造型新颖、个性突出,具有很强地标性和视觉感染力的建筑。立体停车楼的外观也变得美观了,新建地面停车楼外观必须进行绿化、装饰、灯光等外观美化设计,对早期单调乏味的停车楼,政府将逐步进行美化改造。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管理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味,让人们感受到了城市的活力和变化。相比之下,园区的建筑样式还是显得单调和沉闷,城市公共艺术品的设计还不够高雅和现代,少了些活力和灵动。我们应像新加坡学习,对重点项目,重点区位聘请国际一流的大师来设计。更高的标准来管理,对有创意的设计方案给予表彰和宣传,营造园区规划建设的创意,创新氛围,继续坚持园区的“唯一性”要求,打造新形态,新形式,力求新变化。
4、依托现有绿化系统,构建园区大步行道和休闲自行车道网络,积极推进屋顶花园建设。
连结、沟通园区已建成的环金鸡湖,斜塘河公园、中塘公园、湖东中央河两岸、湖西葑门塘、相门塘,把现有的区域公园、线型公园、节点公园结成公园网络,同步形成一定规模的慢行步道系统,条件许可的地方同步增设休闲自行车道网。远期与独墅湖相应系统沟通,构建园区大慢行系统网。
研究在苏州气候条件下,屋顶绿化的可行性,前期可选择有条件的国资项目带头示范,逐步推广。
5、绿色建筑推广
园区在绿色建筑方面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在国内处于领先。但新加坡政府推广绿色建筑也有值得借鉴的措施。
在政策方面,园区可以制定全区绿色建筑强制性最低标准,通过国资带头,强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创建范围从新建建筑向既有建筑改造拓展;从单个建筑向部分区域拓展,进而拓展至整个园区。
在评价标准方面,由于国标的评价标准中分级较少,仅设置了三个级别,导致最高等级的绿色三星门槛过高,很难达到;而一、二星的标准又相对较低,实际节能效果并不理想。园区有必要大胆创新,将国标的三个级别拓展至五到六个级别,从而引导各类建筑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创建。
在激励措施方面,奖励政策从设计标识向运行标识倾斜,从评定等级向绩效考核倾斜。制定措施,对虽未达到星级标准,但在节能绩效考核突出的项目给予鼓励,这对绿色建筑的推广普及也有一定的意义。
6、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
目前,园区的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加强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可结合轨道交通的建设,积极推动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目前园区及苏州的地下空间开发才起步,如何站在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解决周边物业与轨道站点接口的相关费用,从而提高开发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7、加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规划引导与管理。
园区的产业发展已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处于培育和发展时期;另一方面,原有的一般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城市规划应提前谋化,以适应产业的变化。新加坡纬壹科技城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启奥城和启汇城都是根据特定的产业研发人员的学习、生活、工作、消费需求来进行设计的,完全是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型社区,这样才能对国际一流的研发机构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我们的纳米产业园在功能设置上还可以再丰富一些,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和休闲空间,提供更优美的环境,体现更多的便利性。
提高研发用地容积率,纬壹科技城“堆叠式厂房”给我们的启发是:向空中拓展空间,既可节约土地,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新加坡在居住区周边有目的地规划或保留一些轻型无污染工业项目,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在园区湖西老工业区改造升级中学习。在“优二进三”,“退低进高”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应起到引导作用,按已制定的规划进行调控,有利于城市整体有序的发展。
8、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解决工程新难点。
园区超高程的建设施工与地铁保护,CBD区域内室内110KV变电站的设置一直是设计和施工管理的难题。
新加坡乌节路ION项目地下五层,地上五层裙楼,50层住宅,基地正下方就是已运行20年的两条地铁交汇站,项目建设期间,地铁一切正常运营,丝毫未受影响。在滨海湾高楼林立的商业区,设有许多室内110KV变电站,URA大楼的一侧就有一处,不经专业人士指认,常人仅从外观很难辨别。园区的这些工程技术问题应该也是有办法解决的。
9、加强城市维护,保持城市整洁和活力。
在新加坡,看不见建筑立面破损不堪,看不见杂乱无章的城市广告,各种城市设施也都能得到精心的维护。住宅大多采用涂料,五年必须粉刷一次。近年来,新加坡又制定了一系列老组屋的翻新计划,最受欢迎的是电梯翻新计划,对原隔层停的电梯全部更新为每层停的电梯,并全部增设无障碍通行设施。园区也已经过了十八年开发建设,早期住宅的二次供水、外墙破损退色、电梯故障等现象也开始不断出现,有些问题还发展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应引起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10、推进重点项目分段验收。
结合我局前期调研成果,积极沟通协调消防、环保、人防和质量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争取尽快出台建筑工程分段验收的管理意见、实施导则和监督要点,推动园区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现分段验收投用。
11、尽快实现电子审批。
随着园区的高速发展,规划、建设审批的业务量大幅度增长。我局现有审批系统目前尚未实行网上审批,且相互独立,因而不便于信息查询和共享。针对这个现状,有必要加快完善电子审批系统,尽早实行网上申报和电子审批,并将审批结果在部门网页公告,从而实现审批的高效便捷和公开透明。
12、从造住宅走向建社区
新加坡公共住宅发展的一个突出重点是培育社区,HDB在建组屋的同时,也是培育社区的过程,组屋区的社会功能已经十分明显,更加关注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老幼活动场地、社区活动中心、空中花园、图书馆等,有些还设游泳池,居民生活休闲配套设施齐全。除了这些硬件设施外,HDB还出台一系列有助社区培育的政策,如鼓励多民族、各类收入水平人群共处,加强种族和贫富人群的融洽;对靠近父母住处购置新房的给予优先,鼓励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照顾。
园区住宅区应完善各项居民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促进居民邻里交往,和谐共处,增强社区凝聚力。
新加坡能有今日的辉煌成就,与其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先进理念是分不开的,新加坡,新面貌,充满活力和动感!这次培训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借鉴创新是园区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将认真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成功经验,结合园区实际情况,按照“新理念、新目标、新形态”“新产业、新城市、新人才”要求,改进工作、创新创优,精益求精,全力提升苏州商务综合城的规划建设管理新水平。
规划建设局& 刘浩整理,资料提供:URA,Capitaland)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空中花园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