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级将如何推动企业品牌建设

将引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企业转移入园集聚发展_网易新闻
将引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企业转移入园集聚发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将引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企业转移入园集聚发展)
南都讯&记者吴璇&实习生任彤瑶“我们要紧紧抓住实体经济不放手”,昨日在揭阳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省人大代表、揭阳市市长叶牛平说,揭阳将把服务企业落地建设、增资扩产、增创效益、做强做大作为第一要务,建立“政府领导+职能部门”挂钩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切实解决企业落地难、建设难、办证难、人才难、转型难等问题。将引导传统的揭阳制造业转型企业升级,通过技术改造或新技术来让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命力。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作为2018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谈到现代化经济体系时,叶牛平总结揭阳经济两大特点:一是电商和快递量较大,列位全国前十位,二是进出口额较大,“揭阳有大量乡贤、揭阳籍企业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做得非常好,可以说揭阳不缺项目也不缺资金,缺的是有利于落户的载体和环境。”
叶牛平表示,下一步揭阳将加强平台和载体建设,强化政府主导园区综合开发能力,重点抓好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临空产业园、中德金属生态城以及各县(市、区)产业平台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企业转移入园、集聚发展。谈及揭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时,叶牛平说,要利用好揭阳的山、海、城、田、村等城市的一切要素和资源,划分好层次规划建设,要真正成为一个山海村田,各美其美的大揭阳。
(原标题:将引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企业转移入园集聚发展)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制造业转型升级将如何推动企业品牌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
  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制造业崛起
  目前制造业前景不是非常的令人振奋,但是没有制造业是没有前景的。所以要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很多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近年来,许多制造业企业普遍遇到“三座大山”,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发展中面临“四高四低”:人工成本高、融资成本高、税费负担高、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产品质量低、技术标准低、品牌认可度低、企业诚信度低,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制造业的崛起。
  同时,还需要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品牌就是企业的命脉!品牌建设是扩大有效供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成就一个品牌是长期艰辛的过程,需要发扬以创新、执着、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家精神,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脚踏实地、专心致志。
  我们要禁得起诱惑。不能说哪一个行业赚钱多我们就去搞哪个行业,三心二意,搞到最后一事无成。所以,一定要坚持自己所认定的道路,坚持在已经进入的行业中深耕,在这个领域里面要做得更好。要孜孜不倦地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不断地朝前探索和实践,做精做细做强。
  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齐振伟:
  制造业水平是企业品牌诞生的前提
  目前国内企业的真实状况是,国有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看重的比较少,相比较而言,国内民营企业对于品牌大多都十分重视,而且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的名称就是产品的品牌名称。我们企业本来也想改,但是作为央企,改名需要较为复杂的程序和得到批准,因此未能实现。制造业水平是企业品牌诞生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如果企业生产水平很落后,那产品品牌肯定是无从谈起。所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是继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基础条件。所谓品牌,是市场上能够叫得响的,是适销对路的产品,市场接受率高的产品,这才能叫做品牌。因此,企业内部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要符合企业品牌的建设要求,也就是说,企业品牌的背后,也反映着企业生产制造水平以及内部管理水平。所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有利于推动企业品牌建设,而且将对企业品牌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
  制造业转型升级助企业品牌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把转型升级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提出“增品种、提品质、树品牌”。这对品牌建设特别是推向市场,推向先进的品牌建设都非常重要。
  制造业覆盖很广,因此对品牌的建设也各不相同。比如,消费品,都是有品牌的,但是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这种品牌可能会相对弱化,更多的是以企业形象来展现。造船业的品牌也许是一个口碑,也许是整体质量,也可能就只是某生产地。可以说从各种不同角度来创造和建设品牌。
  对于制造业而言,品牌的建设是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在帮助企业建设品牌。
  一位美国朋友曾指出,中国东西又便宜又好,衬衫每次都买5件,“我问他,你都买哪个牌子?他回答说不知道,只说就买中国的。”而牌子都不是一个。也就是说,他只是觉得买“中国制造”就很好。当问及认识中国哪个品牌时,他只说出了Lenovo(联想),其他都不知道。所以转型升级对“中国制造”树品牌在广义上是促成也是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刘翔浩:
  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提高产品竞争力
  制造业转型升级能促进企业提高品牌价值,因为转型升级将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此前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产品统称“中国制造”,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感觉中国生产的产品是最便宜的,而且产品质量和档次也是最低的。而以上这些影响正是因为某些国内企业只看到短期利益、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单纯希望以价格优势取胜。而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提升国内产业科技水平,促使企业更加精益求精,将产品质量放在最高位,而不是仅仅增加产品数量和降低产品价格。长期发展下去,国内企业产品质量势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国内外的产品口碑和美誉度也会提高,自然品牌效应也会增强。而且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国际方面风云变幻,国内方面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升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竞争力,都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来讲,应该主动转型升级,主动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000620,股吧)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
  以品牌为导向组织全要素生产
  中国企业一向“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这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有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实现的,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不高,由此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并不高,产品品牌也就无法进入世界俱乐部。
  而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就是以品牌为导向,实现生产上的技术创新和经营上的转型升级。
  目前,中国社会对小康水平之上的高品质需求正处爆发前夜,这就需要供应侧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和拥有良好美誉度的品牌,我们认为,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快速形成新业态,这是中国企业迎头赶超先进跨国企业,提升国产品牌、增强发展实力的良好契机。
  仅有企业家的愿望还不行,还要有国家的支持,比如希望国家要切实做好鼓励产业升级的加法,将鼓励产业创新的政策由特定性转向普惠性,鼓励更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创新驱动发展,快速培育出一大批“华为式”的大型创新型企业和世界级品牌,冲出中国、走向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工商联主席杨铿:
  让“中国品牌”与“中国消费”共成长
  随着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要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品牌强国战略,让“中国品牌”与“中国消费”共成长。大家都知道,品牌是提升附加值的关键。在经济新常态下,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没有空间,作为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内消费市场,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产品质量,以扎扎实实的创新推动产品更新换代。
  总结过去,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少的原因,有微观上企业自身的问题,但宏观上的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至关重要。微观方面,今后企业要用工匠精神去打造产品形成品牌,但需要在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中,企业才有可能打造出百年老店,培育出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宏观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简政放权,特别是当前地方政府存在审批、规划、处罚等职能重复,导致企业成本高、创新难、品牌推广路径长等问题。目前,正是企业打造强势品牌的好时机,企业自身要有规划,除此之外,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知识产权相关措施形成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广博集团董事长王利平:
  诚信是品牌建设的关键
  我认为,中国制造将有很大的优势,我们有很多的产品在国内国外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比,比如包括文具、办公用品、服装、塑料制品在内的日用消费品。中国还有很多的制造强项供给全球,欧美国家日用消费品中有50%—60%来自于中国,中国制造还是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
  如果要长期在老百姓(603883,股吧)心中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品牌地位,我们的企业还是要讲诚信,诚信是关键。
  现在我们仿冒的很多,这就会让很多研发的人没有了信心,这也导致了我们很多品牌只大不强,品牌意识不强,短期的目光很强,对于中国制造参与全球化竞争是一种伤害,缺少一些国际上大家公认的品牌。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我们政府引导公民的诚信意识,比如奶粉这种产品,从制作工艺和所需要的设备而言,并没有太多技术障碍,中国和国外的区别并不大,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品牌反而处于弱势地位,还是诚信的缺失。所以我们还是要提倡诚信,因为诚信还是立国之本,立企之道。
  如果要在全球打造“中国品牌”,那么人才的全球化也很重要,制造业全球化了、产品全球化了,人才国际化也要具备这个条件。不能老是用现有的管理方式去参与国际化竞争,在短缺经济的时候,大家认可产品的价格比较低,现在还要讲产品的品质、品牌的诚信,甚至还要有好的款式。
  我们国内的产品,品质不是不高,但是要适应海外的需求,各方面还是不够,欧美的很多产品在工艺上,还有在人性化的设计方面比我们要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还是要让海外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中国制造中,使得中国制造的设计研发在海外,市场在海外。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文化的积淀,在这些都厘清后,工匠精神就会逐渐被发觉。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到大力打造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往这个方向发展,企业也是有前途的。
  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界的代表,我还是有信心让我们的中国制造在未来的5到10年,也能够广泛地被海外的消费者所接受。中国制造不再是一个低端的、末端的制造业,而是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企业要思考如何去适应这种新的经济态势。中国有十三亿人口, 而且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整体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企业应该在这个新的经济形势下给百姓提供更放心的食品、更满意的商品。
  (以上文字由本报记者朱虹、宋笛、陈玮英、江金骐采写)
(责任编辑: 张振江)
分享文章到
财经新闻 你总比别人先知道如何全面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_百度知道
如何全面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何全面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如何全面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如何全面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制造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加快转型升级攻坚 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制造业|产业链|工程机械_新浪新闻
湖南日报记者 曹娴
9月19日上午,湖南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谢超英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工业和信息化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成就的相关新闻并答记者问,省经信委副主任殷林波也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省工业转型升级今后将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答:转型升级是制造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湖南近几年攻坚克难,在工业转型升级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优势产业,促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转型方面,重点是推动制造业实现“三个加快”——
一是加快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引领型转型。众所周知,当前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和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十分繁重。在今年的中央环保督察中,我省有一大批企业因环保未达标而被强制关停或部分停产,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800多户,影响产值约150亿元。加快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培育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企业,已经刻不容缓。二是加快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主要是通过集约发展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加快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提高发展质量水平。
升级方面,重点是推动制造业加快迈向“三个中高端”——
一是推动产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主要是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打造“湖南智造”“湖南创造”优秀产品。二是推动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主要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升级。三是推动价值链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主要是推动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占领价值链的中高端。
具体来说,主要抓手就是加快培育发展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业链一头连着创新链,一头连着资金链,还带动着人才链,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扶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已经取得成效。
后阶段,我们力争每年集中支持和突破5至8个新兴优势产业链,用3至5年时间,对筛选出来的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逐个突破。同时,省里会对这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发现和培育新涌现出的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纳入全省重点领域予以支持。在政策上,我们将按照两个70%的要求予以扶持,即工业相关专项资金70%用于支持制造强省建设,制造强省建设相关资金70%用于扶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
在此也通过新闻界呼吁,各市州各县市区要积极跟进,确定好本地区有优势的制造业优势产业链,给予大力扶持,以优势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引领和带动本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共同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
问: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聚焦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以此为着力点抓产业发展,请问将有哪些具体的推进措施出台?
答: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大力推进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计划”,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强调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产业上来,从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中找准工作着力点,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按照“一链一策”的要求,先后发布了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和推进方案,分产业链明确发展目标、重点和主要措施,近期还将出台实施意见。
下阶段,将从以下5个方面着力推进——
大力推进产业链创新。每年支持30项新兴优势产业链领域关键技术攻关、10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100项重点专利技术转化,每年至少认定奖励50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50项首批次重点新材料产品,每年发布3个产业链技术创新路线图。
加快推进产业链项目建设。加强产业链重点项目以及“港洽周”、央企对接、军民融合推进会签约产业链项目的协调服务,促进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对产业链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分产业链逐年储备一批项目、推进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
加大产业链开放合作力度。围绕补链、强链、延链,梳理一批项目清单,组织开展产业链专题招商。按照省委“实施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行动”要求,引进一批产业链领军企业。继续每年组织20场左右产业链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加强产业链人才培养引进。依托“芙蓉人才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实施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中小企业银河培训计划,发展壮大新兴优势产业链领域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打造“湖湘工匠”品牌。
问: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装备已经是我省的产业名片,今后有哪些产业可以作为湖南制造的产业名片来打造?
答:经过多年的发展,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经成为湖南制造乃至中国制造的响亮名片。在继续做强做优这两大产业的基础上,我们将以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为主要抓手,在制造强省建设确定的12个重点产业领域中再打造一批新的产业名片。
比如电子信息产业,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2500亿元,蓝思科技、中车时代电气入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我们将通过支持打破国际垄断的IGBT芯片生产线(已建成的8英寸、正在建设的6英寸)、国家级中电信息安全与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培育IGBT大功率器件、人工智能及传感器、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等新兴优势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比如新材料产业,这是湖南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占了全国将近15%的市场份额。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亿元,其中硬质合金产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株硬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硬质合金产业基地。我们将通过培育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及电动汽车、先进硬质材料、新型轻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碳基材料、显示功能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等7条新兴优势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领先优势的产业集群和基地。
比如汽车产业,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整车产量接近100万台,其中乘用车领域涌现出广汽菲克、上汽大众长沙、比亚迪、吉利、长丰、北汽株洲、广汽三菱、众泰等“八大金刚”。我们将支持汽车企业升级换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全国汽车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总体看来,这些产业都有扎实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望发展成为未来湖南制造的闪亮名片。
问:军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请问我省将如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成立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和政策体系。
今年朱日和大阅兵时,工程防化保障方队中4辆轮式装甲工程车等湖南军工产品大放异彩;中联重科成为此次阅兵全球直播任务唯一大型装备专供企业;三一重工研发的战车引起军方的高度重视,这些都是湖南军民融合的突出亮点。
今后,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富国强军贡献湖南力量。
一是深化省部对接。对接国家战略布局,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统筹谋划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积极申报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国家军民科技创新平台,争取率先进入国家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
二是加快技术融合。积极推进军民两用科技和人才信息资源、技术数据及试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共享,进一步深化与军工央企、军工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三是加强产能融合。围绕海洋装备、无人化装备和机器人、集成电路、通用航空、高端材料等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论证并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全面落实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军工央企战略合作协议,争取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在湖南落地实施。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军贸市场拓展力度,加快“走出去”,为我省军民融合产业争取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
问:省经信委承担了省政府减轻企业负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减负?
答:近年来,我们把减负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抓手,在全国率先将企业减负纳入全省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率先开展企业负担状况第三方评价、率先聘任企业负担监督评议员,帮助企业轻装上阵。2016年全省减负总规模达到720亿元,2017年预计可达到800亿元以上。
下阶段,我们将切实履行省政府减轻企业负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不断夯实减负基础、筑牢减负载体、健全减负机制。
一是加强绩效评估对减负工作的推动作用。加大对市州、省直有关部门的督查考核力度,从制度层面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减负措施。
二是持续精简优化涉企收费项目。牢牢牵住涉企收费目录清单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省市两级涉企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进一步降低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三是加强减负政策落实情况督查。抓好涉企收费清理专项检查工作,加大通报力度,及时交办查处各类问题,确保已取消的收费项目不再征收,已降低的收费标准执行到位。
四是不断强化涉企负担问题交办。充分发挥三级企业负担投诉举报平台和省级减轻企业负担监督评议员的作用,广泛收集企业问题,切实抓好问题梳理、交办、整改,发现一起、解决一起、规范一批。
五是努力营造企业减负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减负工作和相关政策的宣传推介,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监督企业减负、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五化”并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本报讯(记者 郑莉)记者6月10日从省发改委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坚持制造业发展新兴化、集聚化、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产业新兴化。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环境营造、市场优化,一批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壮大。今年1月至4月,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个百分点,比重达到35.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4个百分点。长期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产业版图正在加速改变,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发展集聚化。目前全省90%以上粗钢及水泥产量集中于沿江地区,95%以上汽车产量集中于合芜马、90%以上家电产量集中于合芜滁。安庆化工新材料基地,淮南、淮北的现代煤化工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合芜蚌新型显示、芜马合机器人是国家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在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指引下,一批创新优势突出、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基地正在加快成长。  升级智能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不断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正在加快实施,一批智能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车间正在抓紧建设,在汽车、家电、化工等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已初步实现在产品、装备、生产流程和企业管理等领域中的渗透和应用。  产品品牌化。企业的质量品牌意识大幅增强,品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在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纺织、家电、汽车、成套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拥有众多国内一流的产品品牌,在智能语音、新型显示、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产品技术处在全国领先位次。2014年新增制造业产品名牌120个,有效期名牌数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安徽产品正在加快向安徽品牌的转变。  生产绿色化。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在钢铁、有色、化工、水泥、轻工等领域的产品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为重点的再制造产业蓬勃发展,促进和规范绿色制造的政策、规划、标准、管理、评价、监管等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动品牌建设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