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米手机安全与隐私隐私安全吗财经

手机这样充电严重泄露隐私 1秒操控你的银行账户
  央视网消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手机离不了身。但是,出门在外手机没电怎么办呢?现在很多公共场合配备手机充电桩,只要把手机跟提供的数据线相连,便能轻轻松松充电。但你要小心了,如果不谨慎,一秒就可能控制你的银行账户!
  测试:手机用充电桩可被操控
  央视记者做了一个测试,曝光了不法分子通过手机充电桩控制使用者的手机,窃取包括个人照片在内的用户信息,甚至还能向他人发送短信,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消费!
  手机被操控会发生什么事?
  测试人员选择了一家有手机充电桩的电影院,对充电桩植入特殊程序,随机对使用者进行测试!结果让所有被测试的人都大吃一惊&&
轻易拿到了使用者的照片
  测试人员轻易就提取到了使用者的照片,并投放在现场的屏幕上。
使用者一点都没有察觉,一脸愕然...。。
用使用者的手机,向任意号码发送短信!
用使用者手机进行消费
  甚至可以进入使用者的手机支付系统消费,使用者依然一点都没有发现!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警察分析,手机充电桩安装了恶意程序,造成使用者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
  当你的手机链接充电桩充电时,充电桩会提示用户开启USB调试或信任该设备,如果用户点击同意,就会使手机部分权限得到开放。
  你 的手机,因此处于危险中!
  警方提醒:
  1. 手机接入手机充电桩时,如果充电桩需要权限请求,一律拒绝。(包括USB调试与设备信任)
  2. 部分手机充电桩有提供插座,用随身携带的设备进行充电。
  3. 部分手机充电桩只提供USB孔,如果遇到这类的手机充电桩,切记使用只有充电功能(无数据传输功能)的充电线。
  4. 使用手机充电桩时,将设备关机。
  附:消协报告的37款不良应用软件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日报)
责编:贺超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关于手机隐私与安全,印度用户是这么想的_网易财经
关于手机隐私与安全,印度用户是这么想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关于手机隐私与安全,印度用户是这么想的)
智能手机的发展也带来了手机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是怎么想的呢?
截至2016年一季度,全球智能已达34亿,用户月均数据流量为1.4GB;随着智能手机使用量的增长以及4G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预计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月均数据流量将增至8.9GB。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的安全问题与日俱增。对于安全,印度的手机用户是怎么想的呢?印度是全球安装防护软件最多的国家从全球角度看,手机安全软件安装最多的国家中,除美国外,多为人口基数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手机用户大多使用安卓Android手机,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源性,使得用户对隐私防护更加注重。其中,印度是全球安装防护软件最多的国家(LEOMASTER排名)。印度男性更爱用防护软件 手机多为安卓机印度使用手机安全软件的多为男性占比为67%,女性占比为33%,相比之下男性用户对隐私软件的需求更多。其中,18和24岁的男性群体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隐私防护类软件使用的主力军。其次是年纪更轻的男性群体(13-17岁),占比为16%。排名第三和第四位的,则分别为13-17岁的女性和18-24岁的女性。综合来看,随着人群年龄的递增,隐私防护的意识也越来越薄弱,也是隐私泄露的高危人群。由于手机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较低(2%),因此本文仅统计了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品牌的防护软件使用情况。按照品牌划分,下列印度手机机主最关心安全:排名第一的是三星手机用户(30.2%),其次是手机(13.8%),第三是联想手机(6.8%),第四是IX手机(4.7%),第五是GIONEE手机(3.2%)。三星手机在印度走的是高端路线,因此推测印度的三星手机用户多为该国高层次人士,也更注重信息安全。印度用户最重视私人数据和社交软件的隐私在众多手机应用中,印度的手机用户对私人数据和社交软件的隐私保护意识最强,其中35%的用户对图库、视频等私人数据加密最多,其次加密最多的是WhatsApp、短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和等社交平台。印度用户重视图片和视频隐藏 占比全球最高全球手机用户都很重视图片和视频等个人隐私的保护,防护软件中的隐藏功能经常被使用。全球45%的用户使用了隐藏图片功能,人均隐藏图片29.6张。此外,36%的用户使用了隐藏视频功能,人均隐藏视频3.6个。而印度用户的平均占比超过全球水平。相较于全球,印度用户更重视图片的隐私保护,69%的印度手机用户隐藏了手机中的图片,人均隐藏31.2张图片。印度用户是全球最爱隐藏视频的手机用户群体,63%的用户隐藏手机视频,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平均每人隐藏3.6个手机视频占全球最高。在印度最容易被偷窥的应用是WhatsApp从数据来看,上半年用户人均遭遇6.5次偷窥,其中99%的用户开启了入侵防护功能(多次密码错误将被拍照)。而在众多应用中,聊天软件、相册、通讯工具的入侵次数较多,其中,WhatsApp是最易诱发入侵的APP达到了25%。不同国家用户被偷窥的APP不尽相同,在印度用户最容易被偷窥的APP是WhatsApp(25%),其次是个人相片(17%),其他还包括Facebook(7%)、短信(8%)、视频(8%)……。美女和指纹是最受印度用户欢迎的伪装加锁方式全球有7%的用户开启了伪装应用功能,在这些国家地区中,美女和指纹的伪装加锁方式是最受印度用户喜爱的伪装方式,当然了其他国家的用户也喜欢。开启手机防盗功能后 印度的手机找回率最低每年都有4.3%的智能手机用户会遭遇手机丢失,但手机找回的概率仅有7%。大家在自家/酒店等场所丢失手机的几率最大,占比47%。其次在路上、公司/办公室等场所中也比较容易丢手机。在生活中,我们还需善用防盗功能,看好个人财物。用户启动手机防盗功能后,手机找回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找回率高达48.5%,是未开启手机防盗功能的近7倍。在开启手机找回功能后,全球平均手机找回率为48.5,而印度找回率最低,仅为40.2%。印度用户爱WiFi超过流量 但应注意安全隐患由于手机流量价格昂贵,印度用户对手机流量的使用非常敏感,wifi是印度人上网的首选。但是,75%的Wi-Fi存在安全隐患,在公共场所中,我们连接免费Wi-Fi时要注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共Wi-Fi的漏洞,不仅能破解出我们的账户名、密码、聊天内容等隐私数据,还能让用户被迫访问钓鱼网站,骗取个人信息,造成财产损失等,类似情形案件在近两年频频发生。对手机用户的建议——“不要随意、尽量谨慎”当下,智能手机已成为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上述数据表明了印度手机用户的隐私行为特征,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善用隐私防护软件,树立良好的自我隐私安全防范意识!本文数据及图片来自于《LEOMASTER 2016上半年海外手机用户隐私数据报告》【钛媒体作者介绍:竺道;整理 |张耀峰】更多新鲜观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钛媒体微信二维码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好, []|
如何保护自己?手机隐私安全高手过招
  “人在江湖,手机是把刀,世上纵无事,手机来扰之”电影《手机》
  “匆匆”已然成为生活与工作节奏的最佳代名词,我们自由支配自身时间与空间的机会愈来愈少。移动互联网催生智能手机成为时尚潮。随时随地,我们寻觅在手机世界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定制化一切。我们开始热衷上传自拍照,热衷与亲密的朋友电话吐槽、热衷简讯交流感情、热衷手机邮件传递信息、热衷APP 丰富生活……而接踵而至的困扰发生了:我的自拍照被盗取怎么办? 我与朋友的通话被窃听怎么办?我的短信被复制怎么办?还有我的邮箱,还有我的网银账号,还有……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挽回不计其数人们对于中国饮食的绝望情绪。而短短十多集的纪录片似乎并没有让人们乐过瘾。网络上各种APP菜谱辅之成为当前人们向往的应用。然而,近日,一款名为“舌尖上的中国菜”的安全应用却出现窃取用户隐私,添加不明快捷方式甚或篡改用户的手机设置等行为。
  怎么办?在智能手机的世界里,我能保护自己吗?我们平日里小心谨慎,可是盗取隐私信息还是会发生,我该如何与之抗衡呢?近日,在友人的推荐下,我尝试安装一款名为“安全管家”的手机安全软件,借力来实现手机隐私安全保护。安全管家的隐私保护功能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防窃听通话。当我下载安装上“安全管家”后,在通电话时,发现会显示“防窃听通话”,通过此功能来保护通话安全。
【图一:防窃听通话】  2. 隐私中心。安全管家的隐私中心旨在保护用户的通话和短信安全。用户在安装好的安全管家界面上,找到“隐私中心”字眼的。点击就可进行相关设置。
  具体步骤如下:
【图二:“隐私设置”】  在隐私设置中有以下几个类目:
  【1】 隐私中心显示名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进行修改,比如“花鸟世界”。
  【2】 任务栏通知:该设置意在当有新的隐私短信或电话时在屏幕上方的任务栏弹出通知。
  【3】 隐私中心通知文字与隐私短信通知铃声:可自由更改,个性化定制。
  另外,安全管家还有一个“隐私中心虚拟界面设置”,通过设置一个不同于“隐私中心”的密码,用户可以拥有另外一个虚假界面,而别人完全不会发觉。
【图三:隐私中心虚假界面】  3. 防盗卫士。现在手机就像我们的随身伴侣,办公资料、通话简讯记录、私密照片等,存储的类目纷繁复杂。如果手机丢失或者被盗,所有信息都会公之于他人。而安全管家软件中的防盗卫士可以帮助用户通过远程进行数据删除,确保隐私被盗隐患最小化。
【图四:防盗卫士】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窃取隐私进行商业敲诈或者一般的偷窥隐私癖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小心谨慎为大。个人需有手机隐私安全意识,同时需借助相关可靠安全软件进行必要的预防和隐患消除举措。
如果你对数码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科技数码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个人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里怎么办?这个问题谁都想过。作为隐私泄露的重灾区,手机里任何APP都有泄露机主隐私的可能。这种情况怎样解决?小辰来手把手教你关掉手机里这些设置,防止隐私泄露!
早前央视曾曝出IPhone泄露用户隐私事件,引起热议。智能手机,无论IOS或是安卓,都可以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定位功能了解用户的出行习惯。具体可精确到几点出行,呆了多久,几点返程。若是用户不想泄露自己的行踪,可以在【手机设置】中打开【隐私】功能,选择【定位服务】关闭。
微信有一个功能,叫【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这十张图都是用户的最新动态,该功能打开后,用户的个人形象及最近行程都很容易被人所知。大家可以在微信【设置】中,找到【隐私】一栏,在最下面找到【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选择关闭。
大家在日常使用支付宝中,经常会与一些陌生人涉及金钱来往,包括饭馆老板,小店店主之类的。支付宝添加好友后,支付宝默认向对方公开用户的真实姓名,并允许对方查看用户的十条动态。骗子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伪装成用户的熟人或朋友实施诈骗,类似案例屡有发生。由于涉及到钱,支付宝的隐私安全尤为重要。支付宝的这些设置同样可以在【隐私】中找到勾选项,点击将其关闭。
ICloud等云存储空间
2014年,黑客利用ICloud存储空间漏洞,导致大量好莱坞明星私照外泄。女星詹妮弗劳伦斯还特意发了推特表示不满,并表示FBI已经介入。大家平常也喜欢将照片存进云盘,一来读取方便,二来不占手机容量。虽然我们不是明星,但也有保护私照不外泄的权利。大家如果有涉及私密生活的照片,千万不要上传网盘。这种私照一旦被盗,说不定你就火了。
小辰今天举的例子,都是大家常用的APP。无良奸商开发的APP更加让人防不胜防,解决办法只有一个,不要往手机里乱装。隐私泄露关乎我们的人身安全,希望大家加以重视。
我是辰事网络,一家专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大家有任何关于淘宝推广、互联网科技的问题,欢迎与我们进行交流。小辰的私人微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LEOMASTER安全专家:个人手机隐私安全需立刻引起重视
[提要] 因此,个人手机隐私安全需引起重视!那么,如何防止个人隐私泄漏,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专注于手机隐私保护方面的LEOMASTER安全专家,专家建议:
  有没试过出门忘带手机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浑身不自在? 每天上床了就是不想睡觉,一定要摸下手机,微博、微信、手机QQ轮着看完了,再安心入睡&&如果你是这样的,那么恭喜你,你已是一名合格的手机控。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它承载着我们的社交、娱乐、购物、理财等方方面面的诉求,是我们身边最为亲密的朋友。
  但你知道吗?在我们使用手机进行聊天、游戏、购物&&的时候,有些APP正私下偷偷的获取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据中国互联网监测研究权威机构DCCI统计,有将近四分之一的APP有越界获取隐私权限的嫌疑。
  数据来自DCCI发布的2014年下半年Android手机隐私安全报告。  
&  这些手机APP可以轻易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搜集我们的隐私数据,甚至实时监控我们使用手机的情况,例如获取按键信息、短信内容、相册照片、视频播放记录、联系人和通话记录等,甚者还会记录我们的位置,实时把位置信息上传自己的服务器,从而获知我们的生活轨迹和社交关系链等隐私信息。  
&  如果这些个人隐私信息为非法分子所用,后果不堪设想,轻者会经常接收到各类垃圾邮件、电话的骚扰,重者可能会出现个人隐私短信、个人隐私照片等个人资料泄露,甚者有的可能还会遭受到财物损失等。
  还记得2014年&好莱坞艳照门&事件吗?2014年9月,苹果iCloud泄露裸照数量2887张,136人受影响。而不到一个月,Snapchat又给爆出26万张泄漏裸照,超过20万人受到影响,其中包括詹妮弗&劳伦斯等101位明星。
  因此,个人手机隐私安全需引起重视!那么,如何防止个人隐私泄漏,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专注于手机隐私保护方面的LEOMASTER安全专家,专家建议:
  1、 尽量从大型、可信的渠道下载手机软件;
  2、 安装、使用手机软件时,注意观察软件权限;
  3、 不要轻易打开陌生的网址链接和二维码;
  4、 不要接入安全性未知的wifi网络,即使它是免费的;
  5、 警惕隐私权限越界行为,不要给陌生APP开启太多系统权限;
  6、 利用一些手机安全软件来加强隐私安全防护,例如LEO Privacy Guard(隐私卫士)。
来源:http://www.ifengnews.com/a/gd//11659.html
  欢迎拨打齐鲁网财经频道新闻热线1,发送邮件至,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孙镐东、方锐]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个人手机隐私安全需立刻引起重视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隐私安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