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实业不赚钱,金融与实业的关系赚什么钱

若实业不赚钱,那么金融赚的什么钱?
凤凰财经综合
文/贝乐斯量化投资专家来自公号:岭峰资本
关于资产泡沫的定义可能存在很多争议。但是,很多事情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并不需要复杂的理论。
现在实体经济不赚钱,但是理财信托等影子银行却一直赚钱。我的问题是:如果实业不赚钱,那么金融赚的什么钱?如果实业回报很低,那么金融的高回报哪来的?我的观点是,那些高回报来自于庞氏借贷人,是金融幻象。
一个村子不种地,整天聚在一起赌博,而且村长还不断的印筹码,让人们感觉到手上的筹码越来越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赌博。肯定有人从赌博中获得暴富,但也有人欠了一身赌债,根本无法还清,只能借新还旧,并支付高利息。借钱给这些欠债的赌徒的人,因为有村长的担保,明知道欠债的人最后肯定还不上,还是放心大胆的借,获得高回报。筹码越来越多,以筹码计的所有资产都越来越贵。那些聪明的人,想离开这个赌场,想把筹码换成钱,搬到其他便宜的村怡享天年,但村长就是不同意。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村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所以才会形成今天的局面。欠赌债还不上的人,有人愿意借钱给自己当然好,借新还旧,能拖一天是一天。反正最后还不上了,村长会印新的筹码,稀释村里每个人手里的钱收拾残局。组织借贷的人,收一个通道费用,不承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而且,由于所有的借贷都放在一个池子里,好坏抵消,前后叠加,只要池子不干涸,还有余额,就能把前面的付上,暂时也看不出问题。提供钱的村民,认为自己买的是村长担保的理财产品,高回报,无风险,多赚几个点是几个点。大家皆大欢喜,借贷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毫无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次贷每个环节上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无力买房的人因为大宽松,有人愿意贷款给自己买房而致富,当然愿意。放出贷款的人反正有资产证券化卖掉债权,只相当于一个通道,赚一个通道费用,不承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债务担保债券CDO等产品,把各种债权打包放入一个池子里,好坏混合,分级承担不同的损失,获得相应的回报。购买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人,认为池子分了级,风险分散,也放心购买,获得相对更高的回报。当所有的人都获利,所有的人都因为利益驱使参与其中时,资产泡沫自然加速成长。吹得越来越大的气球,即使没有针刺破,最终也会爆,因为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背后,都是一个个还不上债的买房者。
金融市场的过度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成为了空中楼阁,最终发展成一个巨大的赌场。这方面美国提供了前车之鉴。芒格对各种刺激之下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知道繁荣过后是萧条,而且萧条的伤害要大过之前繁荣带来的好处。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国家所进行的一些事情是极其严重,极其坏的...而且我看不到如何能阻止这一切。当这一个周期的证券赌博继续进行,下面的大崩溃将伤害我们,超过大繁荣对我们的帮助,就如同大萧条。”
是的,一个村子不种地,只靠赌博是不行的。但是,不到完全暴露的那一天,兴致勃勃的村民们还会在利益驱使下继续这个游戏。
延伸阅读:临界点在哪?
“If something cannot go on forever, it will stop.”
---Herbert Stein
“如果一个事情无法永久进行,迟早会停下来的。”
--- Herbert Stein
树不会长到天上,无法永久持续的事情迟早会停下。事物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为强制停止或强制继续一个趋势。但是,问题在于什么时候会停止,临界点在哪?
“临界”意味着在有序和无序之间,系统内部的相关性急剧升高,极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危机只不过是从稳定有序状态进入到新的无序状态的过程。
如果说不可持续,那么指数增长可以算一种。那个著名的寓言故事里,一位大臣请求波斯国王在国际象棋棋盘的64个格子里放1、2、4、8...粒米作为回报。这个看似很小的请求,但实际上整个王国的米都不够。这就是Y=2^X(X=0,1,2,3…) 的指数增长。而“超指数增长”比这增长的更快。无论在自然界还是金融界,“指数增长”和“超指数增长”都不可长期持续。但是,只有这样快速的增长,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才会创造奇迹。
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平均年复合增长30%,是典型的指数增长路径。但是,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显著放缓。按照目前9%增长的路径,未来肯定要落后于指数增长轨迹。
如果具体分析固定资产的增速,可以发现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国有投资增速急剧升高。今年以来,整体固定资产投资靠着只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左右的国有投资高速增长维持。
回顾历史,这种国有投资急剧增长的情况在当初四万亿时期也曾经有过,但目前的经济体量已经是当初的几倍,边际效益也递减了。如果要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恐怕未来国有投资必须增速超过当初的四万亿时期,达到40%以上。这其实就是维持指数增长的难度所在。
投资和融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指数增长的投资,就必须有指数增长的信用。6月份,作为经济中信用总量的近似值,M2顽强的增长到了150万亿左右,与指数增长路径的差距仍然保持在10%左右,并没有扩大。未来M2怎么走,可能要取决于投资的增速,因为投资与融资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如果未来国有投资进一步增长,弥补了民间投资增速的下滑,带动整体投资的增速,也许M2还能继续维持接近指数增长的态势。但如果整体投资增速继续下行,则M2增速也迟早下降,造成与指数增长路径的差距逐渐扩大,很可能让长期积累的债务问题得到暴露。而信用增长速度的下降,也必然影响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市场则与汇率和债务问题都相关。&
房地产价格归根到底是一个信用现象。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以房贷为主)的增速在2015年5月急剧上升,对应着房价的急剧上涨。&
如果说企业杠杆很高,问题很大,那么居民杠杆正在以企业杠杆三倍的速度上涨,真正是“背负苍天加杠杆”。目前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已经达到了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的45%,超过了2011年30%的比例,而且这个比例还在迅速上升。这个趋势能否持续?能够持续多久?
汇率问题现在已经逐渐明朗,十八个月前的异端邪说已经成为了主流共识。一万亿美元套利资金对汇率的影响也已经尽人皆知。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未来债务问题对汇率的影响。全世界解决债务问题的配方都只有一个,就是印钱放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是开门印钱灌别人家的地还是关门放水淹自己人。上一个债务周期,国家用了一万亿的代价,10%以上的GDP,解决了坏账问题,但现在的经济体量早已经是当初的10倍,而且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未来如果必须解决债务问题,印钱放水是必然的。十万亿以上的印钱放水,汇率会到什么位置?我也不知道。但是债务问题与汇率问题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汇率问题进一步发展,房地产的购买人,尤其是高端房地产的购买者,还会非常淡定吗?汇率对房地产的影响潜移默化。很多人渴望的所谓汇率下跌,房价上涨的“俄罗斯模式”并不存在。即使在俄罗斯,房价在汇率大跌期间仍然是下跌的。如果考虑俄罗斯10%以上的通胀,实际价格更是大幅度下跌。未来中国只可能有“中国模式”。、、
人类天生不善于应对非线性问题,这也是各种意外和“黑天鹅”的重要来源。简单的线性发展很容易预测,但多个变量交互影响的非线性变化则异常复杂。也许每个交互影响都非常简单,但多个因素的交互影响则异常复杂。当所有因素发生共振,相关性急剧升高的时候,临界点就到了。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朱云来:我想不通为什么在我国金融挣钱比实业多?
来源:金融界网站&&&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金融界网站讯 4月22日,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在“民营企业的金融化发展”论坛上,朱云来表示,一个国家真正的成长是需要依靠实业的成长,金融是因为服务于实业才能挣钱,但是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国的情况是,金融挣的钱比实业要多。
  朱云来援引美国的例子表示,从美国历史上看,投行的收入肯定是不可能超过微软和苹果。但是我国的情况却是,实业利润很低。
  朱云来认为,中国的企业面临的现状是,主业受到承压,而市场上的钱又越来越多,必须要面临调整。“现在很多人开辟了新的主业,就是搞金融了,过去做实业的企业,现在都想玩儿一玩儿金融。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还是要聚焦于自己的主业优势,即使进入了金融服务业,围绕你的主业金融化,还是进入一个新的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是你能驾驭的了的吗?也都挺难受的,所以这个可能就是我想主要是把这个问题的这个框架和这个角度至少可以作为一个企业思考判断你的一个参考。”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来自雪球&#xe6关注 金融的水有多深:实业与金融 现在实体经济不赚钱,但是理财信托等银行却一直赚钱。如果实业不赚钱,那么金融赚的什么钱?如果实业回报很低,那么金融的高回报哪来的?
如果实业不赚钱,那么金融赚的什么钱?  实体经济强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强大的指标之一,而绝不是房地产经济。当资金都涌向楼市,而且赚钱速度惊人,会导致炒房盛行,很多人做实业一辈子赚的钱都没有炒房一年赚的多,这种信号一旦蔓延,一些从事制造业的商人把钱投到炒地炒房上来,放弃了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创新,尤其是承担实体经济重任的央企国企也加入到炒房的行列里,还有谁来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呢? 为什么经济崛起要靠实体经济,要发展制造业呢?  实体经济是可以循环发展、永续发展的,房地产地卖完了就没有了,但实体经济不同,尤其是制造业, 创立优秀的品牌,过硬的技术可以世代传承。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富不过三代,总是缺点什么?   从客观上讲,一家质量品质上乘的、不搞价格大战的制造业的利润可能会比房地产高,中国的房地产能保持15%的利润率也不错了,而且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过多,表现有点癫狂。   即使实体经济很重要,但是民间投资下降、投资人持现金观望、很多行业小工厂难以为继,实体体经济被指不赚钱了,危机四伏。有报道称,大量的货币资金都流向了楼市、股市等资产聚集的行业,形成了一大波资产泡沫,呼吁急需给实体经济输血。   于是,就有一个问题了。既然现在实体经济不赚钱,为什么理财信托等影子银行还能赚钱。他们赚的什么钱?如果实业回报很低,那么金融的高回报哪来的?   这类似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普通的美国老百姓无力买房,正好碰上货币宽松政策,有人愿意贷款给自己买房住,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不由地想起了中国一些城市提出过让农民工或者学生零首付买房,是一个套路。   放出贷款的人将这些房贷资产证券化,卖掉这些债权,赚一个通道费用,不承担风险。于是各种债权被打包放入一个池子里,好坏混合,分级承担不同的损失,获得相应的回报。购买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人,认为池子分了级,风险分散,也放心购买,获得相对更高的回报。 当所有的人都获利,所有的人都因为有利可图参与这场资本游戏时,资产泡沫疯狂膨胀。即使没有针刺破,最终也会爆裂,最悲惨的是,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背后,都是一个个还不上债的美国买房者。   发展金融市场是顺应时代的,但是不应该脱离实体经济的根基,否则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最后成为一个大的赌场。美国有前车之鉴,繁荣过后是萧条,萧条的伤害要大过之前繁荣带来的好处。 一个国家只靠金融行业,不仰仗实体经济,不发展制造业肯定是不行的,就像一个人不去自食其力的劳动,只是靠赌博发家致富也是无法长久的。 通过“实业+金融”理念既能降低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又能解决实业企业融资难问题,罗蔚的“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理念,是否能给大家一点启示呢?转:如果实业不赚钱,那么金融赚的什么钱?
如果实业不赚钱,那么金融赚的什么钱?
文/贝乐斯 量化投资专家 来自公号:岭峰资本
关于资产泡沫的定义可能存在很多争议。但是,很多事情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并不需要复杂的理论。
现在实体经济不赚钱,但是理财信托等影子银行却一直赚钱。我的问题是:如果实业不赚钱,那么赚的什么钱?如果实业回报很低,那么金融的高回报哪来的?我的观点是,那些高回报来自于庞氏借贷人,是金融幻象。
一个村子不种地,整天聚在一起赌博,而且村长还不断的印筹码,让人们感觉到手上的筹码越来越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赌博。肯定有人从赌博中获得暴富,但也有人欠了一身赌债,根本无法还清,只能借新还旧,并支付高利息。借钱给这些欠债的赌徒的人,因为有村长的担保,明知道欠债的人最后肯定还不上,还是放心大胆的借,获得高回报。筹码越来越多,以筹码计的所有资产都越来越贵。那些聪明的人,想离开这个赌场,想把筹码换成钱,搬到其他便宜的村怡享天年,但村长就是不同意。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村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所以才会形成今天的局面。欠赌债还不上的人,有人愿意借钱给自己当然好,借新还旧,能拖一天是一天。反正最后还不上了,村长会印新的筹码,稀释村里每个人手里的钱收拾残局。组织借贷的人,收一个通道费用,不承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而且,由于所有的借贷都放在一个池子里,好坏抵消,前后叠加,只要池子不干涸,还有余额,就能把前面的付上,暂时也看不出问题。提供钱的村民,认为自己买的是村长担保的理财产品,高回报,无风险,多赚几个点是几个点。大家皆大欢喜,借贷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毫无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次贷每个环节上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无力买房的人因为大宽松,有人愿意贷款给自己买房而致富,当然愿意。放出贷款的人反正有资产证券化卖掉债权,只相当于一个通道,赚一个通道费用,不承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债务担保债券CDO等产品,把各种债权打包放入一个池子里,好坏混合,分级承担不同的损失,获得相应的回报。购买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人,认为池子分了级,风险分散,也放心购买,获得相对更高的回报。当所有的人都获利,所有的人都因为利益驱使参与其中时,资产泡沫自然加速成长。吹得越来越大的气球,即使没有针刺破,最终也会爆,因为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背后,都是一个个还不上债的买房者。
金融市场的过度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成为了空中楼阁,最终发展成一个巨大的赌场。这方面美国提供了前之鉴。芒格对各种刺激之下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知道繁荣过后是萧条,而且萧条的伤害要大过之前繁荣带来的好处。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国家所进行的一些事情是极其严重,极其坏的...而且我看不到如何能阻止这一切。当这一个周期的证券赌博继续进行,下面的大崩溃将伤害我们,超过大繁荣对我们的帮助,就如同大萧条。”
是的,一个村子不种地,只靠赌博是不行的。但是,不到完全暴露的那一天,兴致勃勃的村民们还会在利益驱使下继续这个游戏。
延伸阅读:临界点在哪?
“If something cannot go on forever, it will stop.”
---Herbert Stein
“如果一个事情无法永久进行,迟早会停下来的。”
--- Herbert Stein
树不会长到天上,无法永久持续的事情迟早会停下。事物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为强制停止或强制继续一个趋势。但是,问题在于什么时候会停止,临界点在哪?
“临界”意味着在有序和无序之间,系统内部的相关性急剧升高,极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危机只不过是从稳定有序状态进入到新的无序状态的过程。
如果说不可持续,那么指数增长可以算一种。那个著名的寓言故事里,一位大臣请求波斯国王在国际象棋棋盘的64个格子里放1、2、4、8...粒米作为回报。这个看似很小的请求,但实际上整个王国的米都不够。这就是Y=2^X(X=0,1,2,3…)
的指数增长。而“超指数增长”比这增长的更快。无论在自然界还是金融界,“指数增长”和“超指数增长”都不可长期持续。但是,只有这样快速的增长,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才会创造奇迹。
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平均年复合增长30%,是典型的指数增长路径。但是,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显著放缓。按照目前9%增长的路径,未来肯定要落后于指数增长轨迹。
如果具体分析固定资产的增速,可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国有投资增速急剧升高。今年以来,整体固定资产投资靠着只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左右的国有投资高速增长维持。
回顾历史,这种国有投资急剧增长的情况在当初四万亿时期也曾经有过,但目前的经济体量已经是当初的几倍,边际效益也递减了。如果要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恐怕未来国有投资必须增速超过当初的四万亿时期,达到40%以上。这其实就是维持指数增长的难度所在。
投资和融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指数增长的投资,就必须有指数增长的信用。6月份,作为经济中信用总量的近似值,M2顽强的增长到了150万亿左右,与指数增长路径的差距仍然保持在10%左右,并没有扩大。未来M2怎么走,可能要取决于投资的增速,因为投资与融资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如果未来国有投资进一步增长,弥补了民间投资增速的下滑,带动整体投资的增速,也许M2还能继续维持接近指数增长的态势。但如果整体投资增速继续下行,则M2增速也迟早下降,造成与指数增长路径的差距逐渐扩大,很可能让长期积累的债务问题得到暴露。而信用增长速度的下降,也必然影响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市场则与和债务问题都相关。&
房地产价格归根到底是一个信用现象。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以房贷为主)的增速在2015年5月急剧上升,对应着房价的急剧上涨。&
如果说企业杠杆很高,问题很大,那么居民杠杆正在以企业杠杆三倍的速度上涨,真正是“背负苍天加杠杆”。目前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已经达到了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的45%,超过了2011年30%的比例,而且这个比例还在迅速上升。这个趋势能否持续?能够持续多久?
汇率问题现在已经逐渐明朗,十八个月前的异端邪说已经成为了主流共识。一万亿套利资金对汇率的影响也已经尽人皆知。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未来债务问题对汇率的影响。全世界解决债务问题的配方都只有一个,就是印钱放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是开门印钱灌别人家的地还是关门放水淹自己人。上一个债务周期,国家用了一万亿的代价,10%以上的,解决了坏账问题,但现在的经济体量早已经是当初的10倍,而且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未来如果必须解决债务问题,印钱放水是必然的。十万亿以上的印钱放水,汇率会到什么位置?我也不知道。但是债务问题与汇率问题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汇率问题进一步发展,房地产的购买人,尤其是高端房地产的购买者,还会非常淡定吗?汇率对房地产的影响潜移默化。很多人渴望的所谓汇率下跌,房价上涨的“俄罗斯模式”并不存在。即使在俄罗斯,房价在汇率大跌期间仍然是下跌的。如果考虑俄罗斯10%以上的,实际价格更是大幅度下跌。未来中国只可能有“中国模式”。、、
人类天生不善于应对非线性问题,这也是各种意外和“黑天鹅”的重要来源。简单的线性发展很容易预测,但多个变量交互影响的非线性变化则异常复杂。也许每个交互影响都非常简单,但多个因素的交互影响则异常复杂。当所有因素发生共振,相关性急剧升高的时候,临界点就到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有点不懂,既然搞股票,基金那么挣钱,那都去搞金融去了,没人搞实业了啊。emmm前几天的《晓说》说到了郁金香泡沫的问题【历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34,296贴子:
我有点不懂,既然搞股票,基金那么挣钱,那都去搞金融去了,没人
我有点不懂,既然搞股票,基金那么挣钱,那都去搞金融去了,没人搞实业了啊。emmm前几天的《晓说》说到了郁金香泡沫的问题,可能也跟这个有关,那都不去搞实业,股市的分红从何而来,我记得看过,国内什么东西降,楼市都不会降温,是不是也是变相的投资金融的实体
联通4g抢二楼
怎么可能人人赚钱啦。有句老话:一赚二平七赔
谁给你的信心都赚钱哦
我建议你去炒股试试看赚不赚钱
中国最挣钱的是房地产,只要是人,只要在中国买过房子,都赚发了
既然你知道
郁金香泡沫
那你也应该知道
美国的两房泡沫
于 互联网泡沫。
每一次泡沫都会提升
只有潮水退去才能 让没穿衣的
泡沫有利于
让实体经济发展
泡沫在于大小
在于什么位置。但中国不同 中国政府控制着基础经济
叶子掉的在的
也会长出来。
可以说经济泡沫是毒药也是良药
只看伤不伤国家经济命脉。
赚钱这个东西吗,说来简单,就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钱。
放心,办法有得是!
金融不是零和游戏?
就像街头一堆人 玩牌一样
有人赚有人陪 呗
股市也就大财阀能稳赚不赔,散户就等着被割韭菜吧。
你看纳斯达克涨到这个地步,就说明问题了。
你是只看到吃肉的贼了,没见过被吊起来打的贼啊!
开金融公司吧,稳赚不赔。就是倒闭也绝对不是因为亏钱
黄金星玩家
百度星玩家累积成长值为500,
股市分红也可以从后来的投资者那里来
传销也没人搞实业,不一样赚钱,只要不是最后一批人
他们都说资本家富有,却都很少愿意去做。知道为什么吗?
没错呀,最聪明的人去华尔街。 这个世界不就这样吗? 笨一点的当什么科学家,或去高科技公司。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甬实业和湛利金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