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按学籍还是户籍在开封,户籍在郑州,怎么参加中招考试

您现在的位置: &
郑州中招考生户籍问题详解
来源:家长帮社区&&&&作者:小帮棒&&&& 15:34:02
&&& 郑州中考网:很多家长(包括中招和小升初)在孩子升学问题中会遇到很多政策上的困惑,尤其是孩子的户口、学籍问题。如果不事先搞清楚弄明白,可能就会导致考试不便、上学不便的困境。事情摆到面前了才发现,但大部分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所以在此,就一一介绍在郑州参加中招考试所相关的户籍问题,若有疑问,可跟帖发言哦。同时也可能有政策遗漏的地方,眼尖的你发现了之后请尽快告知(楼下评论即可),表示感谢!
&&& 首先,在郑州参加中考,孩子的户口问题就是个大问题了,分为郑州市区常住户口(以下简称市区户口)和非郑州市区常住户口(以下简称非市区户口)。
&&& 市区户口包括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惠济五区、高新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的是,市区户口不包括上街区。
&&& 一,持市区户口初中在郑州市区学校就读的学生
&&& 这部分学生在参加郑州中招时没有任何限制和不便之处,在这里也就不再多说。
&&& 二,市区户口,在河南省以外学校就读的考生:
&&& 需持考生户口簿、二寸蓝底彩色背景照片三张,原就读初中学校及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初中综合素质评定证明,以及同意回郑报考的证明,考生到郑州市中招办统一设置的报名点,现场报名、填报志愿。
&&& 三,市区户口,在河南省内、郑州市区以外学校就读的考生报名办法:
&&& (1)考生先到原就读初中学校申请考籍异动(异动去向统一选择为郑州市教育局下属的&高中零星报名学校&),打印&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转学证明&(考籍异动表),并加盖学校公章。
&&& (2)考生再到原就读初中学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网上审核,并在&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转学证明&(考籍异动表)上加章。
&&& (3)考生到郑州市中招办统一设置的报名点,现场报名、填报志愿。
&&& (P.s.在这里插一句,有家长问到,孩子是老家户口但初中在郑州上学,中考要回家去考,会有限制吗?在这里也一并回答:当地户口在手,一切无忧啊!也许会有一些特殊程序要办,但基本上都比较简单。就如上述二和三的情况一样。)
&&& 非市区户口报考郑州中招的家长考生们,下面的内容可就要睁大眼睛仔细看了!
2017年郑州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郑州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点击查看更多2018年郑州小升初关于“户籍”“学籍”你真的懂吗?2018年郑州小升初关于“户籍”“学籍”你真的懂吗?教育资讯直通车百家号先了解一下小升初生升学途径2018年的小升初最新政策还没有公布,不过按照往年考录的情况,今年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目前小升初升学途径可分为六大类:就近入学(划片)、择校、推荐生、特长生、公立学校实验班、渠道六种途径。一、就近入学(划片)每个区域的重点公办初中资源有限,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分配到好的公办初中。因此,郑州90%的家长还是会选择择校。但是,划片可以作为孩子的保底学校(需要注意中招的分配生问题)。若有意向划片,划片原则一定要清楚。二、择校针对郑州的民办学校,还有我们所了解的名校的分校。市中考办组织统一的时间考试,7月初考试,每个学生可以选报两个学校。两个学校都可以录取,学生可以选择任一学校交费注册。未录取或录取未交费的学生可以继续参加小升初划片入学。备注:民办择校对孩子的成绩要求较高,考虑孩子住校问题的(公立学校宿舍),家庭附近没有名校的可以考虑择校,但是即使录取也要交择校费。三、推荐生中原区(外语中学在中原区)两个班100名,外六区(金水、二七、管城、惠济区、郑东新区、高新区、经开区、航空港区)四个班200名学生。按1:1推荐比例入学。各小学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综合素质合格、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确定为推荐对象。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备注:外语特长生只适合外语特别优秀的学生,推荐生首先必须有郑州市户口。四、公立学校实验班各个公立学校其实都会设立实验班、宏志班,信息不会公开,尤其是小升初民办学校考试之前。因为民办学校把很多优秀的生源都给录走了(公立学校不允许提前招生),公立学校继续需要发展必须有优秀的生源。所以都会招生实验班,宏志班,家长需要多走走公立学校了(小升初考试之后)。相对于就近划片来说,公办实验班的教育资源会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家长选择公办实验班。其中关注度高的学校有:郑东新区外国语实验班、八中科技班、85中实验班、54中实验班、26中网络班、郑州中学小超班等。其中部分公办实验班是需要报考对应的民办初中,而有的学校是参考统一评价的成绩进行录取。如果家长朋友想让孩子上公办实验班的话,也可以带着评价成绩单去学校进行咨询。公办实验班适合不想就近划片,同时也不想去上稍冷门一些民办初中的家长和孩子。备注:招考信息不公开,适合名校落榜的优秀学生,或想进名校实验班的学生。五:渠道渠道途径就是通过各种关系进入公立私立学校,部分民办学校都会预留一部分名额。民办薄弱学校有些生源不足,有些是学校需要优秀生源,都会预留名额。补录:学校的补录分为两种:报考学校的补录和未报考学校的补录。报考学校补录这是针对热门的民办初中,如果学校通知了学生来学校进行报道,但是学生选择了其它的学校,这时就会有一些名额来进行补录。例如学校通知的是A等级学生,但有学生选择其它的学校而没有招满,就会往下再通知一批A-等级的学生来报道。如果去学校查成绩,孩子的等级还是比较靠前的话,就可以看等等学校的补录通知,或是直接去学校问一下老师关于补录的情况。如果能被报考学校补录的话,就是非常好的选择。未报考学校的补录根据小升初政策,报考人数大于招生计划的话,民办初中需要通过统一评价来录取。如果学校报考人数小于招生计划,那学校会通过补录工作来完成招生计划,这类学校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热门。家长如果不想就近划片,还是想让孩子上民办初中的话,就可以考虑这一类的民办初中。如果有些家长有关系的话,可以尝试联系一下,不过一定要确认,看学校是否能正常建立学籍,如果可以正常建立初中学籍,就可以考虑。否则如果学籍有问题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三年后的中考,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另外,这段时间有人会发信息,称交几万块钱可以上好学校,这种大多数都是假的,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分辨。郑州小升初的报名时间大概在6月下旬,对于郑州市本地生来说按照统一的流程走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外地生,特别是情况特殊的来说,不仅需要“五证”,还要提前了解一些证件的办理时间以及流程。首先,来说说郑州市户籍的学生。郑州户籍1、郑州学籍:在郑州上小学,有郑州学籍。在郑州小升初,只需按政策要求走正常流程,由所在小学统一进行报名,完成报名即可。可以选择的升学途径有:民办初中统一测评、公办初中就近划片、特长生、外国语总校推荐生等。2、外地学籍:在外地上小学,无郑州学籍;还需提供:义务教育证书或小学毕业证或学籍档案材料。报名由本人或家长携带有关证件直接到家庭住址所在区报名点报名。可以选择的升学途径有:民办初中统一测评、公办初中就近划片、特长生等。只要是郑州户籍,不管是郑州学籍还是外地学籍都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享受分配生政策的学校为市区所有初中学校(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家长在小升初择校的时候可以选择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中学就读时期的转学可能会影响到中招分配生的资格。哪些学生具备分配生资格(1)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学籍,在学籍注册学校就读,初中阶段综合素质总评为合格等次以上的应届初中毕业生。(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父母一方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含租赁),且在郑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含1年),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学籍,在学籍注册学校连续就读3年,初中阶段综合素质总评为合格等次以上的考生。不享受分配生的六种情况(1)小升初,选择公办划片,到指定学校报到入学,但中途却转到别的学校就读的学生,中招时,不享受分配生资格。比如划片指定学校是A,学生去了A校报到就读,但中途又转到了B校就读,这种情况,不享受分配生资格。(2)小升初,选择公办划片,对教育部门划定的公办学校不满意,不去报到,而是自行选择了别的民办学校,中招时,也不享受分配生资格。(3)公办学校不允许择校,正常情况下选择非就近划片指定的公办学校的,比如条子生、关系户、择校生等,将来都不享受分配生政策。(4)小升初,选择民办学校,到被录取的民办学校报道入学,后又自行联系到某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就读(也就是转学),中招时不享受分配生政策。也就是说,分配生要求考生在一所学校连续三年就读才行。(5)小升初,选择民办学校,但没按时到被录取的民办学校报到入学,而是自行联系到某公办学校就读,中招时不享受分配生政策。(6)小升初,选择民办学校,被民办学校录取并正常缴费报到,但中途却转到另一所民办学校或公办学校就读,中招时,也不享受分配生资格。这六种情况小升初的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备注:分配生政策,要求学生具有郑州市学籍,具有郑州户口但在外地上学和外地学籍的学生,中招不享受分配生政策。郑州户口其他情况报名准备资料1、学生户口与父母不在一个户口本的①分别提供父母和孩子的户口本与户主的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一家三口有几个户口本拿几个户口本。所有户口本需要复印首页、父母页和孩子页。②父母结婚证、孩子出生证明等可以证明三人为一家的材料。2、房产证名字不是孩子父母的①需提供父母双方的无房证明,带上身份证到市房管局即可办理。②另需提供水电费物业费缴费单、或大件的快递单等可以证明孩子住在此房产内居住的相关证明。3、只有孩子的户口是城市户口、父母均为农业户口的①提供孩子的户口本、父母的户口本、身份证②有房产证(必须为父母名字)的准备房产证,无房产证的需要拿父母一方的居住证原件。说完了郑州市户籍,那么来谈谈外地户籍,对于外地户籍的问题真是数不胜数,小轻有针对性的汇总了一些代表哦~外地户籍1、郑州学籍:报名时在毕业小学统一报名即可(如果涉及跨区则需要去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可选的升学途径有:民办初中统一测评、公办初中就近划片。2、外地学籍:报名是在区中招办报名点进行报名,可选的升学途径为:民办初中统一测评。如有时间也可以提前咨询目标学校。从2017年郑州小升初的情况来看,对这类学生限制比较严格,必须得以下五证齐全才能报名,只有居住证回执单不行,想来郑州上初中的家长要注意。ps:郑州市居住证根据2017年小升初报名要求,居住证必须为原件,而郑州市居住证从办理到拿证,前后需要近七个月左右的时间,大概流程如下:第一趟:先去派出所录指纹,上传信息要2天左右;已经录过指纹的请忽略。第二趟:房东拿着办理人的身份证去房管局进行租赁登记备案。第三趟:和房东一起去社区警务室登记,拿到暂住登记凭证条。开始计时六个月第四趟:六个月到期后再去警务室登记,拿到领取凭证。第五趟:最后一个月去派出所领取暂住证证件。非“三统一”报名1、问:户口和实际住址不一致,报名时以哪个为准?答: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房子在一个区,户口在另一个区,这种情况需要提供房产证,一般以实际居住地为准;另一种是,父母没有房产,孩子的户口挂靠在亲属名下,这种情况需要提供无房证明。2、问:一家三口户口不在一个本上,能不能报名?答:郑州的外地户口人数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孩子与父母一方在一个户口本上,另一方单独一个户口本。这种情况,需提供能证明“父母双方”是夫妻,孩子与父母是子女的证件,比如结婚证、孩子的出生证明。3、问:新买的房子,还没拿到房产证怎么办?答:如果房子已入住,且本小区已在教育部门备案,孩子入学报名时,家长提供购房合同和购房发票就可以。如果房子还没有入住,并且距离住的时间还很长,要按照现在的实际居住地进行划分。4、问:孩子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报名咋报?答:若想让孩子在爷爷奶奶所在区报名,首先孩子的父母要证明自己名下没有房产,可以到房管局开具“无房证明”;如果家长没房产,租住在某个地方,也需要提供无房证明,且要提供自己长期缴费在此租住的证据,比如最近半年的水电费条等。5、问:居住证与实际住址不同区,在哪儿报名?答:比如,有的家长居住证为二七区的,但目前在金水区打工,也搬到金水区住了,孩子该去哪个区报名?这种情况,各区按居住证来确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实际住址,所以应该去居住证所在区报名,也就是二七区。6、问:在郑州有房子,但孩子户口在老家,怎么报名?答:按规定,孩子户口不在郑州市区,只能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报名时,需要提供“五证”,即:①郑州市居住证;②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③户籍所在地的户口薄;④父母身份证;⑤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不过如果家长有郑州市区户口,可不用出示居住证。7、问:家中有多套房,以哪一套为准?答:家里有多套房子的,以实际居住地址为准。除提供房产证外,教体局还要核实其在房子是否实际入住。会要求家长提供房屋水电气的消费凭证等,备齐这些材料,才可以完成报名。8、问:拆迁安置户子女如何就近入学?答:如果短期内能很快回迁至安置房,也可酌情以安置房所在地址为准;但如果刚拆迁,距离入住时间太长,就以现实际居住地为准。”9、问:参加了民办小升初考试,是否会影响到公办小升初划片?答:公办划片一般会在民办录取结束后进行。已被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不再参加就近分配。未被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按照“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将参加市区小升初就近分配,到公办学校就读。10、问:孩子在中原区上学,而父母的户口和住房都在管城区,这种情况下,孩子该上哪个区报名?具体报名流程是怎样的?答:这种情况属于跨区报名,如果父母的户口、房产证和实际住址都在管城区的话,家长可以先在孩子所在学校填写当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然后由班主任、学校签字,再到中原区教体局盖章,最后,拿相关证件和登记表到管城区来报名。11、问:小升初划片范围在哪里可以查询到?答:小升初招生工作的程序是,学生先统一报名,再根据各社区居委会的小学毕业生人数、区各中学的招生计划、区招生办的录取原则来划分每所初中的招生范围,可以到各招生学校查询。12、问:孩子和父亲的户口都在老家,只有母亲的户口在郑州,孩子上初中怎么办?答:根据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要看孩子的户口是在哪里。孩子户籍不在郑州的话,可以迁到母亲一方的户口上,原则上孩子也可以在郑州上学。13、问: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借读证明怎么开?答:按规定,借读证明是由户口所在地乡级以上政府或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开具的“准予在郑就读证明”。证明上的章,必须是以上部门的行政章,不能是乡政府或者县教育局某部门的章。借读证没有固定格式,但是一定要包含孩子的信息,还有来郑就读的原因等。14、问:无房,郑州市集体户口,孩子应该怎么升初中?答:郑州市集体户口,孩子和父母的户口不在一个户口本上的,要分别提供孩子和父母的户口本和户主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一家三口有几个户口本就拿几个户口本。所有户口本需要复印首页、父母页和孩子页,另外需要提供父母结婚证、孩子出生证明等可以证明三人位一家的材料。没有房子就按照实际居住地址进行划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教育资讯直通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教育类实时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别耽误孩子上学!在郑州中考,户籍学籍这些问题得弄清楚!
郑州妈妈网账号定期推送同城活动,郑州美食,购物打折,亲子育儿等诸多优质内容,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广告合作:微信susan8b)
孩子有郑州户口,但初中在外地上,能不能参加郑州的中考?孩子没郑州户口,初中一直在郑州的初中上,中招咋报考?......很多家长在孩子升学问题中会遇到很多政策上的困惑,尤其是孩子的户口、学籍问题。下个月,郑州中招就要开始报名了,关于户籍和学籍的这些问题,家长们一定要提前弄清楚,否则可能会被耽误孩子的中考大事!在此,就一一介绍在郑州参加中招考试所相关的户籍问题。
关于学籍和户籍
●招生对象:根据近两年郑州中招政策,招生对象分两类。简单来说,一类是在郑州有学籍的,一类是在郑州有户籍的。
郑州市市区初中学校在籍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具有郑州市市区常住户口,在郑州市区以外学校借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市区常住户口包括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户口,不含上街区)
●报名方式:招生对象不同,考生中招报名的方式也不同,需要提醒的是,考生要对号入座,不可以选择两种报名方式。
郑州市市区初中学校在籍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通过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服务平台采集考生报名信息、填报志愿学校。
具有郑州市市区常住户口,在郑州市区以外学校借读、返郑考试的学生,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考生报名时需提供原就读初中学校及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回郑报考的证明。
本文依据为年郑州中招政策,仅供参考,2016年的政策尚未出台,以政策正式发布为准。接下来将分情况一一介绍,不同户籍学籍的考生如何在郑州上高中。
有户籍,有学籍
这类学生,是指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且初中在市区学校在籍就读的学生。
这类考生在郑州中考,只需按照郑州中招办的要求,与班级其他学生一起走正常的流程,完成报名、填报志愿即可。在报考学校上,没有任何限制。
有户籍,没学籍
这类学生是指,有郑州市区的常住户口,但初中在外地或外省就读,没有市区学校的学籍。
这类考生,也是可以在郑州参加中招考试的,不过程序相对要麻烦些,具体步骤如下:
①先到就读初中学校申请考籍异动(异动去向统一选择为郑州市教育局下属的“高中零星报名学校”),打印“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转学证明”(考籍异动表),并加盖学校公章;
②再到原就读初中学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网上审核,并在“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转学证明”(考籍异动表)上加章;
③到郑州市中招办统一设置的中招现场报名点,进行现场报名和志愿填报;
(提醒:根据往年情况,这类考生的中招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考试会安排在中招考试后进行。)
有学籍,没户籍
这类学生是指,没郑州市区常住户口,但初中一直在郑州市区的初中学校就读,且有学籍。
这类考生,也可以在郑州参加中招考试,但分两种情况:①父母一方在郑州缴纳一年以上社保的;②是父母没有在郑州缴纳社保,或加纳社保不满一年的。
第①种考生,与“有户口有学籍”的郑州考生一样,在报考上不受任何限制,可报考任何想要报考的学校。
第②种考生,根据往年情况,虽可在郑州参加中招考试,但在报考学校上会受到一些限制。这类学生可填报第一批录取学校中的郑州106中学和第二批、第三批录取学校志愿,第一批次的其他省级示范性高中不能正常报考。
(提醒:外地户口的学生家长,如果提前了解了郑州的中招政策,提前一年在郑州缴纳社保,孩子在郑州参加中招考试时,就会与本地学生享受同样的待遇。)
没户籍,没学籍
这类考生,是指在没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初中也没有在郑州市区学校就读的学生。
这类考生,没办法在郑州参加中招考试,但是,有途径可以在郑州上高中——报考在提前批次录取的各种实验班、宏志班、国际班等。
A、空军、海军航空实验班:
省实验中学和郑州九中分别开设了海军、空军航空实验班,不过要想被录取,前提是参加了前期的航空实验班的初选,并且检测合格。如果没参加初选或者初选不合格,这条道就走不通了。
B、宏志班:
招生对象为有河南省户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应届初中生。经教育厅批准的,郑州市可面向全省招收宏志班的学校有: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四十七中、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回民中学 (少数民族宏志班)等。
C、理科实验班:
省实验中学每年会面向全省招收3个理科实验班,约150人。招生对象为,初中阶段参加学科竞赛获省一等奖以上者或学业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或是受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等。
D、国际班:
招生对象为,品学兼优,有志出国留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郑州市面向全省招国际班的学校有:郑州一中、 郑州二中、郑州四中、郑州回中、郑州七中、郑州九中、郑州十一中、郑州十九中、郑州四十七中、郑州中学、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一八联合国际学校等,招生项目涵盖中新班、中美班、中加班、中澳班、中日班、PGA班等。
(详情请咨询相关学校)
政策知道多一点
目前,郑州市2016年中招政策尚未出台,从河南省教育厅召开的2016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上得知,今年普通高中将停止招收择校生。
中招成绩增加到700分
由于今年初中体育满分70分计入中招,中招成绩由往年的680分变为700分。(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20、思想品德70、物理70、历史50、化学50、理化生实验30、体育测评70)
高中"择校生"全面取消
今年以前,如果考生成绩达不到理想高中的“统招线”,但达到了学校的“择校线”,可以择校。2016年,河南省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停止招收择校生。按照规定,全面取消择校生后,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将全部用于招收统招生,也就是说,上高中要完全“拼分数”。
(来源:家有考生微信号、郑州教育信息网)
我们可以为你提供
独家亲子孕育实用攻略
优质本地生活信息
免费亲子活动
超赞福利放送
{想进郑州同龄宝宝微信群,福利群
加喵姐微信:}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2017初三中考,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需要注意什么?
2017初三中考,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需要注意什么?
相关标签:2017初三中考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注意事项北京初三二模
  2017春季新学期开始,就要进行中考报名了。如果你需要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那么一下这些事情你一定要注意哦,三好网小编带你一起看看。
  1、回户籍所在地考试:如果孩子的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个区,那么咱们可以任选学籍区或者户籍区之一,作为参加中考地并在区内进行录取。
  2、中考跨区:孩子的学籍和户籍都在同一个区,但是想通过中考考到其他区的高中就读。
  【回户籍所在地报考几个重要时间点】(以 2016 中考为例作为参考)
  5月16日前: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
  5月20日:各初中对申请回户籍报考的考生进行资格认定,将申请表汇总,报本区中招办。
  5月23日 8:00-12:00:审核,并将回户籍区报考考生信息汇总,通过中招业务信息系统办理信 息交换。
  5月24日 8:30-12:00:到户籍区中招办办理登记确认手续并交纳报考费。
  【关于毕业考试、体检、体育考试、志愿填报地点】
  1、毕业考试、体检、体育考试均在学籍所在区进行
  2、志愿填报由于从 2016 年中考开始改为考后报志愿,所以就在家自行填报即可,跟户籍所在 区中招办进行确认
  3、户籍去中招办需要给办理回户籍报考的考生新的报名号
  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利:
  1、所在区招生名额比较多
  2、解决了现在东城、西城、海淀互相不能跨区的问题
  3、同区判卷、录取,能够保证判分标准是一致的
  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弊:
  1、考试地点不是在本区,是在户籍所在的区,考试院统一安排孩子到指定考点考试,可能环境不熟悉
  2、不能参加名额分配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回户籍所在地考试:
  假如孩子户籍在西城、学籍在东城。孩子想报的志愿大部分都是西城的学校。大家也知道,现 在东城、西城、海淀不能互相跨区,但是孩子又想回西城上西城的高中,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建议回 户籍所在地考试哦。一个是解决了现在不能跨区的问题,并且同区录取的名额比较多,再一个各区 是自己判自己的卷子,难免会出现手松手紧的情况,所以如果要是在同区进行判卷和录取就不用担心这个情况了。
  中考跨区的途径:
  1、个别学校招收特长生的时候会面向全市招生,但是要提前组织测试
  2、 除东西海以外的区县可通过统筹计划来进行跨区
  PS:反正现在要说的是,跨区真的是比较难,而且风险比较大,毕竟招生人数比较少分数 线不稳定,大家可参考的依据太少了。
  中考跨区志愿填报需要注意的事情:
  1、跨区由于招生名额比较少竞争激烈,所以志愿尽量往前报
  2、兜底志愿一定要选本区内高中,避免轮空
  不管是回户籍地还是跨区,希望大家中考都能有个满意的结果。
会员评论评论:0
热门评论评论: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按户籍还是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