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过去十年消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出口占比表格

消费、投资、出口占GDP比重变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1期
消费、投资、出口占GDP比重变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
【摘要】: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本文编制了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投入占用产出表,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最终需求结构变动模型,模拟分析了调整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占GDP比重变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增加总收入水平的角度看,扩大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占GDP的比重对于我国居民总收入有正向拉动作用,而扩大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会减少我国居民总收入。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看,扩大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扩张投资和净出口则不利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F323.8;F126.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晖;陈全润;潘德婧;;[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08期
胡晓群;薛新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邓志国;陈锡康;吴建新;;[J];管理评论;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常滨;田毅;;[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赵新刚;郭树东;;[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聂耿青;谢京湘;王富炜;;[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S2期
姜伟;;[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05期
李景华,陈锡康;[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2期
王双英;陆文聪;;[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王青;[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6期
郑冲;;[J];中华纸业;2007年03期
章铮,周文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06期
胡汉辉;万兴;范金;;[J];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泰涛;王如松;;[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裴建锁;;[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王巍;王志浩;刘宇新;;[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赵修文;[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郭崇慧;[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韩宇平;[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马斌;[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宋辉;[D];天津大学;2004年
姚宽一;[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周毅;[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邬雪芬;[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伍铁如;[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惊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王岚;[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许优美;[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王艳丽;[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年
闫来旗;[D];兰州大学;2011年
王明哲;[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岳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李井锋;[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侯金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马荣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熊俊;[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1期
冯静;;[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邓志国;陈锡康;;[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01期
翟银燕,孙卫;[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11期
李玉菊;;[J];中国软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燕辉;;[J];市场论坛;2010年09期
梁优彩;[J];中国统计;2003年06期
刘新建;房俊峰;谢姝琳;;[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唐金华,秦昌明,唐继业;[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洪圣源;;[J];冶金财会;2006年04期
汪辉生;[J];华东经济管理;1996年06期
宋辉;;[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年08期
王志宏,朱世武,张献英;[J];中国管理科学;1994年04期
董萍,李争时;[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庞智强;仇菲菲;;[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宝音朝克图;刘占林;;[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罗云毅;;[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渝琳;白艳兰;;[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王慧炯;;[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张宝军;;[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张文国;张国瑞;庞哈利;;[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刘慧勇;;[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张咪咪;陈天祥;;[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周传世;刘永清;;[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李万茂;;[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梁达;[N];上海证券报;2008年
吴婷 编辑
梁伟;[N];上海证券报;2010年
赵天胜;[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天津市城调队;[N];中国信息报;2002年
刘建业  赵天胜;[N];中国信息报;2004年
张红宇;[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竹迎;[N];中国财经报;2006年
韩继东;[N];中国财经报;2005年
林妍;[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谢作诗?穆怀中;[N];中国企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辉;[D];天津大学;2004年
黄国华;[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朱运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姚林如;[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郭翠荣;[D];苏州大学;2007年
窦宗军;[D];天津大学;2007年
秦涛;[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吴三忙;[D];西北大学;2008年
王宏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赵楠;[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永波;[D];黑龙江大学;2004年
金有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付晓;[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邱立军;[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杨晓腾;[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陈楠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陈小彦;[D];湖南大学;2005年
周珂;[D];山东大学;2007年
徐永发;[D];武汉大学;2005年
阳海笑;[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开年必读】国内一线消费品投资人2017消费品创投趋势精华观点大集合!_新消费内参_传送门
【开年必读】国内一线消费品投资人2017消费品创投趋势精华观点大集合!
有情感有温度的
这是新消费内参第056期文章整理 | 新消费内参记者 | 海上繁花【新消费导读】2016年中国经济数据表明,消费真正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马车”。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趋势已经明朗。与此相对应,在创投领域,与“消费升级”相关的概念、分析、投资和创业如火如荼,甚至有业内人士称2016年是“消费升级元年”。消费升级到底是什么?投资人对消费升级又是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创业者如何在消费领域分一杯羹?以下是新消费内参(ID:cychuangye)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内容。消费升级,升级的是什么?以太资本周子敬:消费升级为什么火 ? 自2015年以来,消费升级项目在创投领域呈现供需两旺的格局,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原因: 1、从宏观经济发展看,通过国际横向对比可知,一国经济越发达,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高,国民经济增长也呈现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换的格局。 我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普通居民的消费能力逐步得到释放。数据显示,美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到近八成,中国近年来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呈增长趋势,2015年为66.4%,较2014年提升15.4%个百分点,呈现出了从投资驱动走向消费驱动的趋势。反应到互联网创投领域,“消费升级”主题的爆发趋势也是题中之义。2、从消费需求角度看,经济相对下行期会爆发小额替代性消费热潮。近年来,国际经济持续深度调整,国内“三期叠加”阵痛不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家GDP发展增速进入了“6时代”,在大的经济周期中,宏观经济处于增速下行期。在这一时段,相对大宗投资,普通居民更倾向于小额消费,“口红效应”显现,衣食住行娱乐等消费市场因此火爆。3、从资本角度看,消费领域一直是资本长期关注的方向,近半年来这一领域的受追捧程度大幅上升的原因在于:①移动互联网风口已近尾声,寻找高回报项目难度上升,具备良好现金流和稳定流量的消费领域成为投资者自然的选择;②移动互联网对产业的改造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项目推广渠道对互联网倚重上升,购买甚至消费过程(比如对于内容的消费)也转移到了互联网上,项目呈现更多元状态;③流量端和供应链的优化释放出来较大的利润空间,让此类项目的ROI提升;来自生产侧的优化比如供应链能够支撑C2B的过程;④对于有收入、有利润的项目,资本市场的退出渠道比较多元化。 在宏观经济、资本和消费需求的推动下,消费升级趋势将引领创投热潮。 红杉中国刘星:各个年龄段的消费都在升级! 中国正在经历着消费升级的变迁,这是社会自然演化的过程,这种变化的前提,一方面是消费能力的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中产阶级崛起。最近《经济学人》智库报告预测,未来15年将有四分之三的中国人成为中产阶级,个人消费年均增速为5.5%。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认识也提升了。以前我们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消费,而现在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信息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有了很大进步,消费者视野更宽阔,带动了消费意愿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各个年龄段的消费都在升级。今天年轻人消费意识和10年前的年轻人,现在45岁的人跟过去45岁的人相比,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消费升级。 首先,消费者从原来追求单一功能性需求向更加多样化诉求转变。消费者从热衷于大品牌,到现在追求个性化、小众品牌,这说明他们对于名牌所带来的外在的虚荣满足感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了,而是更在乎品质,甚至文化内涵。 电商方面的数据变化或许更能说明这种趋势的变化,作为在线折扣零售商,唯品会最早是从处理品牌尾货起步的,那时候消费者青睐于追求熟知的名牌,而现在该平台上小众品牌的份额在提升,这表明消费者不再只是追求满大街的名牌,很多在传统线下不是很知名的品牌,在线上售卖也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从追求一般功能性商品向更加细分垂直功能性商品。 比如一些人会按照不同使用领域购买高尔夫球鞋、登山运动鞋。此外,人们对于体验式消费更加重视。5年前只有少数人会请外教学英语,而现在大家对此有了更广的接受程度。这背后的逻辑是,现在很多学员不仅是为了考托福或者GRE而学习英语,很多人是为了更好地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第三,商家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电视广告投入,到现在直播的引入,聘请明星为首席惊喜官,客户变为了粉丝,在平台与明星直接互动。从2015年开始,平台开始以更为创新的方式与年轻消费群体沟通。目前来看,现在整个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2015年国内个人消费增幅为8.4%,远高于国内GDP6.9%的增幅,这说明消费占整个经济的比例正在提升,其中一些增长较快的细分领域仍蕴藏很多投资机会。 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消费者是从温饱生活步入小康生活,那么未来十年,中国消费者将逐步迈向健康生活和品质生活,这正是我理解的消费升级。 凯鹏华盈周炜:真正的消费升级是代际的升级!消费升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大家在谈消费升级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每个家庭的生活改善了,有各种各样更高的追求。 实际上,在我的观察里,如果创业者盯着同一代人去提升他们的消费,其实就是走入了误区。凯鹏华盈周炜我认为,真正的消费升级是代际的升级,是人口的升级。我们今天面临的消费升级的机会在哪里?并不在于创业者去改造或者改善已经存在的这一代人的生活水准,而是说要盯着一群新成长起来的新人口,因为他们的消费行为是完全不同于父辈。 从10年的观察经历来说,我觉得互联网做到今天,大体的机会必须要承认越来越少。电商也是消费升级里面一个重要的部分,京东和阿里已经把大部分平台瓜分掉以后,真正有价值的创新电商,实际上是那些精准的抓住了垂直人群的电商。目前来说我们非常看好的,就是精准地抓住人群,了解下一代人或者说每隔10年会有不同的一代人,他们到底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在现有的生活水准基础上,不停地去拔高他们,我认为这个方向上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作为创业者,我们就是要去仔细观察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今天的消费层面到底怎么做, 可以往上走也可以往下走,可以很LOW也可以很高端,各有各的赚钱方式。但是我个人希望还是引导往上走,我最近努力用一段时间的快手,上面的活跃度让我觉得太热烈了,但是上面的内容我实在觉得有点不能接受,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整天去看这些东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创业者和资本家,还是要认真去观察,为什么这个人群有这么大的活跃度,他们缺什么?为什么能这么成功?如果快手在这个人群能这么成功,我们能不能提供其他的产品让这群人的精神消费能够更好、更向上,同时实现我们的价值? 真格基金郑朝予:消费升级是追求平等和自由 !消费升级是平等的追求,就是人有我也要有,别人一线城市用了那我也要用,国外有了我也要有,这本身也是一个消费拉动消费升级的源动力。当什么东西都有了,大家就希望跟别人不一样,有不一样东西的时候,自由就是驱动力。 我们经常有一句话,叫做什么人追求平等?往往是弱势者希望追求平等,而处于更大势能位置上的人希望追求更多自由和更多选择权。所以我觉得消费升级总体来讲,确实是投资界生造的词,它在人类历史上改革开放发展当中一直存在,在不同城市中、不同人群中始终存在。只要看清了人性当中对平等与自由的追求,创业机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是无处不在的。真格一直没有变的,始终以人为本,我们投就投人,投最厉害最牛的人,我们相信只有这种人才能够理解消费者、引领消费者。 所以如何找到真正的牛人?对客户理解,能站在他们角度考虑怎么样让他们的生活变的更加幸福、开心,这样的人是真格始终不变的投资策略。综上,在消费升级领域,投资人有不同的看法,相同点就是注重所投资的品牌是否能真正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不管是利用先进的技术、优秀的商业模式还是注重优秀的人才,最终消费升级的目的都是让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达晨创投高洪庆:中国99%的产品需要重做! 消费升级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达晨创投高洪庆1、对于刚刚崛起的中产阶级而言,所谓的消费升级不是更贵也不是更好。满足不同的需求那就是消费升级。所以我们需要更多不一样的东西,更能体现个性的品牌出现,所以所谓的消费升级不是买了多少东西,而是买了多少东西跟你不一样。2、时间变成为一刚性的资源。怎样占用消费者的时间,帮消费者缩短他的时间这就是消费的重要价值。昨天我从上海飞过来写了一句话,我觉得对于中国的航空业而言,准点就是最大的消费升级。 3、大家讲的消费升级,讲的都是北上广深所谓的中产阶级怎么消费升级,你们千万别忘了,中国更广大的低收入人群,他们消费升级的速度要远远超过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速度。我们工资一年涨15%已经很牛了,但是你要想到这些低收入人群,打工仔、打工妹他们一年的增长速度是35%以上,他们可以用半年时间买苹果,可以用两个月的工资吃一个牛排,我觉得这就是消费升级。 我们的投资策略是什么?消费升级谁在升级?是消费者,所以必须不断的洞察消费者!不能以老的观念看现在,因为时代不一样,获取知识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消费者,消费者的变化在哪里,我们的投资方向就在哪里。 消费升级浪潮里的投资与创业IDG楼军:更多新生活方式孕育新投资机会消费升级主要是针对中产人群和伪中产人群。中产阶级是70后、80后,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希望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所谓伪中产人群是指“中产人群的二代”,尤其是90后,由于成长环境优渥,对消费价格不敏感,直接进入了中产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 这些人群的消费侧重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价格敏感变为时间敏感。PC电商都是价格敏感型电商,打的就是价格差,但现在玩不动了,这些消费者更强调时间成本、效率、品质和体验。 外卖应用的火热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同时一些海淘化妆品在垂直类应用上的价格比在淘宝高出30%,但依然卖的很好,原因就在于用户对于价格敏感的尺度是越来越放宽的。 其次则是这些用户对时尚和健康的追求提升,提升精神和思想的意识也比以前强,愿意为好的内容付费。 这几点将延伸出三个新的投资机会:更符合年轻人价值观的新商品品牌将出现;出现新的品牌渠道;具备“工匠精神”的高品质、高性价比产品是必然趋势。 与消费升级不尽相同,以95后00后为主的一代创造出更多新的生活方式,从0到1的过程往往孕育新的投资机会。 可以将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归纳为四点: 第一,二次元、三次元、现实生活等多维度世界结合在一起,“宅文化”盛行,多元文化崛起。多元亚文化逐渐崛起,背后的实质就是弱精英文化,回归天性,亚文化或许会变为下一个时期的主流。 其二,95后开始追求提升“逼格”,并愿意为此买单。 其三,与70后、80后强调精英文化不同,95后并不崇尚精英文化,而更强调自己的话语权。 最后一点,男同文化大行其道。 另一个重要的转变在于,相较70后、80后普遍缺乏安全感,格外注重拥有。95后开始有安全感,对于所有权的态度发生变化,对于二手车、二手房的接纳程度提升。 我们认为这将延伸出两个新的经济模式,其一,能够接受暂时拥有,发现租比买好。其次可以不拥有,共享经济由此诞生。因此,新的电商模式将基于这三个“原点”相互搭配组合衍生无数种模式。例如“小红书”是消费升级之下海淘模式和移动电商社区模式相结合的产物。而消费升级之下健康需求碰撞移动电商社群属性,则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健身应用。 总的来说,公司都是由人做出来,最后比拼的都是公司核心管理层谁的理念更清楚,这个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 德同资本邵俊:在消费升级趋势里,如何寻找投资方向? 大家都讲中国经济要转型,由世界制造中心变成另外一个引擎,拉动内需。拉动内需又牵涉到消费升级,在消费升级趋势里面如何寻找投资方向? 德同资本邵俊德同资本从时间、空间、回归商业本质的维度,跟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从时间的维度来说,整个商品业态的电商化和格局基本已定,但是以服务性业态消费才刚刚兴起,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承载。 在服务性业态消费时间链来讲,最早我们熟悉的58、赶集还是以服务业信息交互的平台。到了第二步,进化衍生成为开始提供很多比较容易标准化的服务,比如说出行、美食,这样的话又兴起了一批第二代的服务业公司。到了第三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大家看到又有一批新的公司起来,他们把本来细分行业的服务把它标准化。比如上门服务等等,通过新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把一些本来非标化的,或者本来非常分散化的把它标准化,更容易传播和推广。 未来光是把服务标准化还是不够的,毕竟很多服务还是个性化的。沿着这个时间曲线,将来一定会产生类似阿里淘宝在商品时代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但通过你的平台资源,包括服务培训,第三方服务,使得这些既有个性化服务。从我们投资来讲,最希望投到平台级公司,只有平台级公司才能百倍回报。但是商品领域里再投平台级的就难了,正是由于这种服务的差异化、个性化使得反而将来有可能出现平台性公司。第二个,从空间角度来讲。咱们现在一直讲国际化,咱们的人民币也正在走国际化,我们现在所有的消费是离不开国际化的。 从最早在家里看韩剧美剧,发展到韩国、美国旅游,现在可以把韩国、美国的东西直接运到家门口,整个消费是两条路径。一个是拿进来,通过海淘等,把更多好的资源拿到中国来,但是现在很多海淘还是1.0的版本,只是利用个人邮包做关税套利,这是不能持久的,要把你的国际资源和个性化服务进行很好的链接,加上最后3公里送到家门口,你才能够有一个新的国际化的海淘模式。同时,中国的东西也在往外走,中国的确市场很大,但是有的时候你的服务和提供的产品在国际上轻而易举就能把市场打开,反而比在中国更容易赚钱。 我是八十年代去美国留学的,当时我在加州读书,所有的老美都喜欢吃寿司,跟美国的美食文化没有任何关系,就因为当时日本的经济非常强大,中国现在的GDP到了这样的地位,无论是从商品、服务、游戏、模式等等,借用中国现在已经成熟的一些经验,就可以把其他国家市场顺手拿下。所以,创业者还是要有全球化观国际化观,海外市场抓的好,利用这一波消费国际化融合往往可以有一些意外的惊喜。 最后,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无论你叫什么名字,从P2P到O2O,任何创业和投资都应该回归到商业本质,应该问自己四个问题:第一个是效率,你真的解决痛点没有?通过你的产品、服务、技术效率,提升了行业效率多少倍? 第二个是补贴,我非常同意为了达到规模效应,你可以用时间来换空间,补贴一开始是可以的,但你一定要问清楚最后你补贴减少,补贴停掉那一天,所谓的需求还在不在?第三个是覆盖面,覆盖面一开始铺的太广,往往在局布地区覆盖的密度不够,密度不够就带来很多问题,包括效率不够高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做VC、风投关注的,就是估值,高估值有的时候不是必须的,为什么?如果你这个模式是非常烧钱的公司,你估值那么高,两轮之后就失去控制权,这将来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果估值过高,市场没有免费午餐,给你高估值的人他对你就有更高的要求,但如果和扩张的本质不符合的,反而是拔苗助长,你的估值就是虚的。 所以估值高有高的好处,甚至有的时候高估值有它的必要性,但有的时候反而会把你拖累死。天图资本冯卫东:品类决定品牌未来到底能做多大!作为行业内一直以专注消费品闻名,早在2011年,就开始下注消费升级大趋势的天图投资,外界一直很好奇的是,我们投资消费品牌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同样是消费品也有品牌,有的品牌能做大,有的做不大,分析下来就是不同的品类有不同的经济特性。这个就像说的男怕入错行一样,品类就是我们做消费品的“行”。 问题是如何来定义 “品类” 呢? 品类就是顾客对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分类的方式,在顾客心目中这是一类的就是一个品类。比如鸭脖子品类,川菜是一个品类,超市是一个品类,水果店是一个品类。 不同的品类有不同的经济特性,品类决定品牌未来到底能长多大。所谓的风口其实就是一个大品类爆发性的成长。具体而言,天图在分析品类上主要有三个主要的纬度:品类的生命力、品类的潜力、品类的经济特性。 先说第一个纬度,判断一个品类的生命力,要看它跟基本需求的结合度。 比如包子,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继续存在几千年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是手机才存在了几十年,所以它可能继续存在几十年的概率也就这个样子了。 第二个纬度是品类的潜力,评估指标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能替代哪些品类? 替代的品类规模有多大,这个品类的潜力就有多大。比如凉茶,一开始全国市场加起来可能就只有不到十个亿,但是凉茶可以替代果汁和水、替代可口可乐、可以替代一大堆,所以潜力就会非常大。最后一个纬度是品类的经济特性,比如说是否简单? 简单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认知简单,即顾客是不是很容易理解新品类。 不少创业者会创造一些新东西,但是他说不清楚,这个就很痛苦。如果半天说不清楚,顾客基本上很难接受你。如果没有跟顾客心目中应有的品类产生关联,就很难去激发或者对接顾客的需求。 其次是运营要简单。因为小企业的经营不足,团队也不足,供应链、行业背景都不足,如果一开始这个事情就很复杂,对小企业的是非常不利的。这种局面就需要有某种方式,通过免费或者补贴的方式来切这个市场,这个竞争是非常残酷的。 今日资本徐新:消费品创业要先扩品类后扩人群!从我们风险投资者的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经济领域的创业者需要尤其注意产品设计的几个方面:用户评价非常重要,要抓住“晒和贪”的人性,以及节奏适度地深耕垂直细分。今日资本徐新1、用户评价非常重要 ,没有用户评价就没有未来。 举个例子,我们当时决定投资大众点评网,一个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问了一些消费者,当他们去一个shopping mall里面,面对二十几家餐厅,怎么选择去哪家吃?他们说会看App推荐,要看哪个菜好吃新菜有什么,先看用户评价。所以说,优秀的用户评价设计,能帮你聚集起粉丝,可以给你带来很大的市场。2、抓住“贪便宜”的人性, “物美价廉”不仅仅是一种消费需求。 很多时候,“物美价廉"其实也隐含着“贪小便宜”的一种人性。所以,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有了诸多变化,但仍要给用户以性价比高的内容,以此来高频打低频、人群多打人群少,这样消费平台才能做起来。我们调研发现,有的电商网站,一些用户都是背着GUCCI的包包还天天刷金币呢,每天要上好闹钟,生怕去个厕所的时间就错过了什么。但其实他们真正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出自一种贪便宜的心理。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做消费产品,满足用户这种“贪便宜”的人性对生意模式至关重要,把产品做出好玩的感觉很关键。 3、节奏适度地深耕垂直细分,抓住目标用户。 产品在最初必须要聚焦,做细且独特的内容,而且要“抢鲜”。 今天做消费经济领域的创业,一定要考虑细分市场差异化,移动互联网目前产品的获客成本非常贵,而且红利都被吃光了。之前每个获客成本才20块钱,现在变成了120块。以120块的获客成本你要想要做出1000万的用户得多少钱投进去? 但是“细分”的度怎么把握?如果过于细分,甚至可能出现用户群体过少则产品无商业意义的情况。 其实,任何一个新的事物成功,都是在细分领域做得特别好然后不断地扩张。比如京东原来就是做3C,之后才做了手机、数码、大家电小家电,一开始就是专心做IT,把IT做到极致,如果有人要买IT类的东西,我敢说我这最全、最实惠、送货快的。 最后,消费领域创业,要先占品类,把某一品类占领后,有了一二杀手锏,别人无法匹敌,然后再进一步建规模效益、网络效益、品牌效益的扩城河,也就是先扩品类后扩人群!the end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新消费内参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2月8日 0:17
新消费内参 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