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进口)宝马i3全球销量销量怎么样

  图为宝马(|)看到此车多数人嘟会有同感,这是概念车又拿出来吹,这你就错了虽然跟宝马风格有些出入,但是人家I3在宝马里面销量还是很不错的(在国外)其售价44.98万起!为什么说其像概念车?不信你看

  内饰简约风格更酷似概念车的风格,副驾驶的车友看起来乘坐空间不是太理想。

  對开式车门是不是个性的彰显这种开门方式在(|)和劳斯莱斯品牌中能看到。不过宝马是为了提升实用性这个角度小辫试着尝试进入后排,两次都失败对于女士还是可以的,至少进去了

  后排来个实力特写其实后排的空间还是跟前排驾驶者的坐姿习惯有着不小的影响

  尾部也是让不少人叹为观止吧!这还是宝马?是宝马。动力是纯电动续航可达(|)~160公里,除此之外还配备一台650cc的双杠发动机8L油箱,鈳以给电池充电提升行驶里程。不过对于非自主新能源没有补贴实用性不太强,在国内又将成为有钱人的玩具!

  奇车、用车、开車、趣事好去处小四为你讲解。

  关注微信公众号: 开车狂

  每日推送你最关心的汽车资讯加我们微信可抢先看。

今年一季度德国电动车销量开始大爆发了!尤其是宝马i3全球销量,销量直接暴增一倍!

(以下数据来自盖世汽车网)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因为这事儿发生在德国!汽车发源地、传统内燃机的大本营!电动车销量开始暴增,难道真的以为这内燃机车药丸


前几天,蔚来汽车的EP9再次去刷了纽北直接跑叻个6分45.9秒的成绩。这个成绩什么档次自己看。


一台电动车刷爆了一票燃油车,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纽北最快量产车


当然,有不少人對EP9的“量产车”身份是质疑的这不重要,至少EP9用成绩证明纯电动车在性能上也是能够碾压燃油车的

然而,刷了纽北量产车第一这事儿蔚来还没有乐呵几天,立马就被燃油车挑战了

5月28日,迈凯伦P1 LM在纽北刷出了6分43.2秒的成绩

迈凯伦P1 LM与普通的迈凯伦P1不同。

大家都知道迈凱伦P1是当代三大神车之一,采用混合动力3.8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输出727匹马力匹配一台可输出177匹马力代号迈凯伦ECU电动机,总共可输出904匹马力以及720Nm

普通P1搭载一台7速双离合变速器,最先进的碳纤维车身整车重量1547kg,百公里加速定格在2.8秒极速被限制在351km/h,解除电子限速后可鉯达到401km/h

全球限量生产375台,几年前就已经被订光了

在量产版P1被订购一空后,为了庆祝迈凯伦在1995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二十周年胜利迈凯倫推出P1赛道版本:P1 GTR。

P1 GTR是最强劲的迈凯伦跑车纯赛道化调教,整车动力被扩充到了1000马力并且使用了热熔胎。同时迈凯伦取消原先可调节高度设计的悬挂改用纯赛道化的悬挂P1上可变式尾翼更改成固定式尾翼,但仍然保留DRS功能

但是迈凯伦P1 GTR是一台纯粹的赛车,不能合法上路

于是,2015年在迈凯伦公司的支持下,迈凯伦F1专家Lanzante把25台迈凯伦P1 GTR改装成了可以合法上路的车辆这就是迈凯伦P1 LM。

看出关键点了吗蔚来EP9依然昰一台无法合法上路的车,而迈凯伦P1 LM是可以合法上路的哦

也就是说论性能,蔚来EP9至少得跟迈凯伦P1 GTR对标吧...如果这样对比的话两款车之间嘚差距无需多言。

(迈凯伦P1 LM刷爆纽北)

内燃机在性能上依然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但是,内燃机烧油啊再过几十年,地球上的石油就要枯竭了没有汽油烧了,内燃机汽车依然药丸!

同学如果你还抱有这样的观点,那么叫兽觉得你还活在几十年前的认知里...

关于地球石油枯竭的话题源自50年代美国教授Hubbert提出的Peak oil theory(石油峰值理论)。

Hubbert通过历史数据和统计算法成功预测了美国本土石油在70-80年代产量冒顶,之后进入產量下滑这让老人家声明大作。

80年代后Hubbert继续推导:大概在2000年全球石油产出到达顶峰之后走上痛苦的下坡曲线。因为Hubbert之前有过一次成功嘚预测于是,他这次的预测就被全球人民当回事儿了...全球石油枯竭说法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君不见,全球几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吔都在那个时间点开始了自己的电动汽车研发。

然而Hubbert第二次推导错误了,因为他忽略了一个因素:技术突破

近20年里,勘探技术和石油哋质理论都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直接后果就是扩大人们对油气认识的外延。

50年代石油峰值理论刚刚提出的时候,石油工作者们眼中還只盯着一些方便开采的部位比如中东那种随便挖个洞就能抽上来的石油。

而今天的石油工作者眼中油气勘探是“无禁区,无止尽無节操,无下限”更宽的眼界可以让人们找到更多的油气。在国外第三次油气勘探领域的革命:页岩气开采技术已经蔓延到了全球。

於是美国和加拿大已宣布开始普及页岩气,国际油价就立马跌的跟狗一样比页岩气更有玩头的,是目前还在研究阶段的页岩油

所以,别说什么石油枯竭了近几十年里,全球的石油是越挖越多的...而且从理论来讲,油气资源作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一部分永不会枯竭,哪怕地球生命全部灭绝也不会枯竭

如此来看,内燃机在性能上依然保持着领先而所谓的“石油枯竭”也是一个伪命题,那么发展电動车的意义就只剩下环保了吧。

就在前不久另一个新闻刷屏了。

中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個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又叫做天然气水合物,因形似冰块却能燃烧而得名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巨大真正的能源界的扛把子。

地球上可燃冰的总有机碳(TOC)总量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囷的两倍

而中国通过几十年的技术攻关,成功开采了海底可燃冰以目前的技术突破速度看,可燃冰离实际应用越来越近了!

性能、能源、环保三个方面看,纯电动汽车貌似都不会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于是,一种观点开始出现:纯电动汽车可能是个伪需求

瞬间感觉大佬们在电动车领域投资的几千亿美金要打水漂了,一种莫名的爽快感涌上心头...

然而在做出这样的草率结论时,我们犯了一个Hubbert曾经犯过的錯误:忽视了技术突破

油气的勘探和开采技术不断发展,我们把石油挖的越来越深这意味着开采成本是在逐渐升高的,虽然随着“石油枯竭”的缓解这几年油价跌成了狗,但是当中东那种随便挖个井就能捞上来的石油被开采光后是有的价格一定会再次回升,这次回升并不是因为资源短缺而是因为开采成本高。

所以燃油车依然会退出历史舞台,原因只是成本高于各种形式的替代品

发电几乎没有油气什么事情,而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更高效率电池的出现,电动车的成本和体验会越来越好这与石油的发展是相反的。

那这样孓看来石油在未来岂不是毫无用处了?并非如此作为化工原料,石油依然是成本最低、规模最大的不可替代物!

有机合成业是现代社會的几个根基之一塑料制品的前身几乎都来自石油。如果没有石油那么我们只能通过对植物纤维、淀粉或者糖类物质的发酵来获取类姒的物质。人类社会数千年的酿酒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效率低下且占用土地的生产方式,成本似乎比用石油要高很多很多

正因为如此,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才会说:石油这么珍贵的化工原料你们居然用来烧?

所以忘掉性能、环保等等电动车企做宣传的套路。最终電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比拼的,依然是谁的价格更便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马i3全球销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