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正式商用时间已确定,5G手机方向对了路还会远吗吗

揭秘5G时代会是什么样? 手机变得不可想象可永远在线 | 北晚新视觉
揭秘5G时代会是什么样? 手机变得不可想象可永远在线
先从未来一场球赛直播说起--日,莫斯科卢日尼基奥林匹克体育场,俄罗斯世界杯决赛正在进行。非常关注这场比赛的你“不幸”被领导安排出差,此时正坐在飞驰的列车上,手里只有一台平板电脑,但这并不影响你看比赛。
不过你看起来不像在看直播,倒有点像在玩实况足球游戏。当你用手指随意划动屏幕时,直播画面也随着你的手指移动而变化,
这种“个性化体验体育赛事直播”的感觉非常爽,只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享受从任意角度观看比赛。
传统的直播画面取决于单一的转播镜头角度,屏幕这边的观众非常被动。如果你喜欢的球星在比赛中状态不好,你很少能看到他的身影。如果突然进球了,你只能看到进球功臣的狂欢,却无法看到守方球员沮丧的表情。
有了这种个性化服务,要怎么观看比赛,完全由你自己掌握。
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在赛场周围安装了大量高清摄像头,这些摄像头统统连接到5G网络,海量视频信号通过5G网络从遥远的莫斯科瞬间传送到你的平板上,完美体验360度全方位无死角观看比赛。
以上这些场景是不是有些天方夜谭。事实上,未来5G可能会爆发于一个特殊时刻,或是某项重大国际比赛,或是某次全球瞩目的国际会议,届时5G就像平地惊雷一举成名,有人说,这个爆发点可能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也可能会提前,比如2018年莫斯科世界杯……
发明3G技术时,人们把宽带互联网接入通话的终端,开启了全新的移动世界。当4G 时代来临时,移动视频分享开始兴起,移动宽带连接数量剧增,而在4G智能手机仅诞生六七年后的今天,通信行业已经向新一代的5G技术发起了“冲击”。
5G是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从理论上来说,在5G时代,可以达到一秒10个G的速度。从而实时传输8K分辨率的3D视频,或是在6秒内下载一部3D电影。理想状态下,当大范围覆盖时,5G速率可达到每秒100兆,局部甚至达到每秒G比特。
毫无疑问,5G会极大地提升网速。不过,如果将5G仅仅定义在速度上,就降低了这项技术的含金量。
如果说3G和4G使人与人相联,而5G将使万物互联。4G网络会关心你的在线视频清不清晰,流不流畅,但不会关心你如何更好地用手机去控制家里的智能门把手、智能冰箱等,而5G表示非常关心。
所以,5G不仅仅是下一代移动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网络,将万事万物以最优的方式连接起来,这种统一的连接架构将会把移动技术的优势扩展到全新行业。 5G快速和可靠的通信连接,已经有足够能力把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连成一体,可穿戴智能终端、车联网终端以及各类大大小小的智能终端,都将连接上这张物联网。5G就是为物联网设备的控制与操纵而打造的,它将成为实现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重要纽带,它将使“万物移动互联”不再是一种理想。
畅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自动调至适合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拟现实显示,孩子向你挥手说早安。你吃过早餐,眨了几下眼睛,汽车就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在车上你已经开了一个远程会议……
也许不久的将来将出现这样的场景:手表、眼镜、牙刷、球鞋、自行车等个人用品,城市的停车位、垃圾箱、广告牌、路灯等基础设施,都将是庞大无比的物联网上的一颗颗小砂砾,工厂里的各种装备设施也都将被连接到移动网络上,从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这种连接的基础上,新的应用比如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虚拟现实等都将成为现实,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将更加深入、彻底。
今年的两会上,5G也成为了热词之一,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要加强5G技术研究。根据工信部等部门提出的5G推进工作部署以及三大运营商的5G商用计划,我国将于2017年展开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2018年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
一切迹象都在透露着一个基本信息--5G真的要来了,它快到逆天,它强到变态。它将为人类数字生活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甚至,它将为整个世界增加一个新的维度。
让手机变得不可想象
5G的特点可概括为4句话: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万物互联。
5G的高速度使得频谱利用率大大提升,这意味了人类对于移动通信资源开发能力将大大提升。速度的提升,一定会伴随了流量费的急剧下降。有一天,我们1G流量1毛钱,甚至1分钱也不是不可能。
今天一个用户手机联上网,略等可能并不是什么痛苦的事,大家都接受这种感受,几毫秒、几十毫秒可能并不重要。5G要做的就是让这个时延做到尽可能小;5G时代,上网的概念会彻底被忘记,联网才是常态,而大量的可穿戴产品,永远会联上网络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数据。成为智能互联网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说,5G网络可以让手机能力变得不可想象。
永远在线是种什么感觉?
十多年前手机只能听说,2003年可以手写输入,2004年可以录音,2005年可以看电视,2007年可以上网络,2008年触摸屏,2009年有传感器。之后手机的功能就太多了,现在手机上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有陀螺仪。现在在美国和日本,你揣着手机上街,只要一摔跤,手机马上就能发个信息给你的亲人和医院,医院可以查到这个机主是80后90后还是80岁、90岁的老人,再查一下有什么病没有,没等从地上爬起来,通过手机定位救护车就开过来了。
苹果让人知道了触摸屏的便利,现在有人在研究隔空翻屏,就是手并不触碰屏幕,只需在屏幕上方完成指定的手势,即可实现相应的功能,将来甚至还有眨眼翻屏,眨一下左眼向左翻,眨一下右眼向右翻,此外点两下下巴就可以实现屏幕双击。手机完成感觉到你的情况。
美国有款手机,下载一个APP,花2.99美元装在手机上,往身上一扫,什么地方有炎症就能亮出红斑来;北京PM2.5比较严重,将来手机甚至可以代替PM2.5测试器,随时随地进行监测。
现在出国旅行的人多了,到国外看不懂外文怎么办,用手机一拍,让它翻转译成英文就是英文,让它翻译成俄文就是俄文。假如你的朋友是美国人,你按一下手机里的语言键选英文,你讲中文他听英文,他讲英文你听中文,你们可以自由交谈。微软现在做到了26种语言翻译,这么多语言,就是学外语也很难学到26种吧,有了这种可以连接到云端的手机,到世界任何地方旅游都不存在问题了。
“将来通过5G网络,手机连接到云端平台以后,手机的能力更不可想象。” 邬贺铨院士说,就在你的手机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都可以支撑你的手机,当你走到街上,看见前面有位女士背的包很好看,你对着她的包隔空画一个圈,用智能眼镜拍下来,通过智能手机连到云端,最后搜索完了就可以知道是什么牌子,什么面料,在哪个商场有售,什么时间打折,这就所见即所得,就是说你看见什么就知道什么,因为你永远都在网上。
5G网络还能助力虚拟现实技术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你在商场看到一件红裙子,试穿的时候你想是不是换成蓝色的更好看,不用换了,你就说一下,智能手机就帮你把颜色换好了,你还可以告诉它修改一下下摆,再修改一下腰身,它都可以按你的要求来。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手机的能力还会不断提升,将来手机连到云端以后,手机会学习了,你每天用手机讲话,它就慢慢了解你了,包括你的社交,你的状态,所以将来你讲话,它不用讲太多,它都能领会你的意思。
智能交通将是什么样子?
邬贺铨说,与3G到4G的跃进不同,5G的普及进程将跳出通信业,与工业互联网共振,为互联网通信、经济社会生活带来质变。从行业应用看,5G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能够满足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行业应用的特定需求。
比如高速公路以200公里时速行驶的车辆,如果要使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之间进行通信,“这就要求时延为1毫秒,现在4G的时延是10毫秒,也就是说时延要降低90%。”邬贺铨说,未来5G的目标之一是,每平方公里要做到100万个传感器。
由于拥有低时延、大带宽和高链接密度等优势,5G被业界认为是实现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通信的关键技术。目前业界都将5G的商用锁定在2020年之前,各汽车企业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的时间几乎与此相同,并纷纷将自动驾驶汽车开上路面。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诺基亚同浙江移动及当地政府合作,在乌镇子夜路延长线公路上进行车辆安全驾驶实地演示,其"5G车联网解决方案Car-2-X"第一次在中国实现了超低时延的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百度的18辆无人车在桐乡市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示范区内也进行了首次公开道路运营和体验,首次在国内全开放城市道路上,实现了全程无人工干预的自动驾驶。
5G对移动互联网的颠覆是逐步演进的过程,它还将催生出无数新应用、新模式产业。例如时速100公里的汽车,在5G网络条件下从发现障碍到启动制动系统需要移动的距离将缩短到2.8厘米。可见在5G技术的推进下无人机壁障的反应速度将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说,在5G的时代,对于无人机驾驶来说,将意味着更便捷、更快速的反应。
对广大公众来说,在5G网络下,有关部门可以将几十万个摄像头拍下的视频,通过大数据技术融合成一幅实时、动态的流量图,什么地方拥堵、什么地方有事故,实时发送到每个驾驶员和行人手机上,公众就能选择畅通的道路出行。
联网将会怎样取代上网?
3G和4G是为连接人与人而设计的,而5G是为连接万物而设计的。5G网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网络的可延展性、多功能性和高效性。为了连接万物,就必须重新设计和优化网络的容量、速率和时延。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5G网络要容纳2000亿级的设备或机器,单单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这三项就需要连接近300亿设备。
4G网络是10毫秒级网络时延,而5G网络是1毫秒级的端到端网络时延。10毫秒和1毫秒,这种差别对一般人来说根本不关注,等个几秒不算什么,用手机上网,网页略迟几秒显示,人们也没有太当回事,就是打电话,总要有个接通的过程,等待是通信过程中一个正常的行为习惯。但对于5G时代的智能服务,要求就完全不同。因为连接人和连接机器可不太一样,人是可以忍耐的,网速慢点我耐心等等,信号不好我找个山头打电话,机器可没有这么好的耐性,总不能因为春节刷红包人太多,流量暴增而导致整个城市的智能交通瘫痪了吧。尤其是智能交通体系,一个路口,反应慢了,用户可能就过了路口,掉头,需要很长时间了。所有的车都通过中央控制中心进行管理,一秒钟的时延可以会导致一连串的车相撞。因此,要保证5G网络高可靠性,还得优化网络时延。
5G时代,上网的概念会彻底被忘记,联网才是常态,而大量的可穿戴产品,永远会联上网络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数据,成为智能互联网的基础。
业界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未来可以让地球上的第一粒沙子都拥有一个IP地址,实际上,恐怕地球上的沙子数量都没有这个地址多。邬贺铨院士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国将有望实现工业4.0、智慧城市等大规模的物联网部署,进而实现万物互联。
未来单位流量
资费将会下降
未来,5G将为人们提供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在线游戏等极致业务体验,带来从智慧家居,到智能医疗,再到智能教育等等全方位的生活改变。
业内普遍认为,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有望撬动规模达万亿元的物联网产业。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处理能力和互联网应用已经令人叹为观止。当移动通信进入到5G时代,它的主要战场从局限在消费领域扩展至和各个行业更加紧密地联结,游戏规则也将不同。很快,5G将是连接所有行业和生态圈的底层基础设施,成为掌控未来的重要武器。
与此同时,5G一出,不少还在使用2G、3G网络的人坐不住了。毕竟,有些人群并没有很强的上网需求,手机在他们看来只是个通话工具。还有人认为,4G网速已经很快了,频繁地更新换代会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是不是会带来网络资费的大幅提升?
对此,专家指出,如果仅仅是技术进步而没有需求,即便把5G建设起来也没有市场,关键还是有需求的导向。2020年5G商用并不是全国的5G就完全无缝覆盖,它的建设需要一个周期,而且5G商用后4G、3G、2G这些网络也会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就像现在很多人用4G,实际上3G网络、2G网络都在工作一样,有一个逐步替换的过程。
专家普遍预计,未来随着5G频率的效率更高,单位流量资费肯定要比现在4G有进一步下降。不过,5G的资费虽然会比4G便宜,但大带宽的流量消耗,也可能会让人们的实际花费有所提升。因此,会有更多的流量分流到WiFi网络当中,用户需要尽可能在有WiFi的环境下再做一些下载视频等耗流量的事,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大带宽的需要,也能稍微节省一点费用。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从移动网络切换到WiFi网络将变得更加稳定和安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蔡文清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vip.sina.com
工信部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5G网络商用上市时间预测 中国5G手机面世时间表-手机闽南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全部资讯文库找工作&&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频谱落地加速5G商用进程:三大运营商已明确5G时间表
进入下半年以来,我国5G的发展速度可谓是快马加鞭,在最关键的一项用频方面,近日又有了新的利好——工信部为5G新增8.45GHz频谱资源……
7月17日消息,进入下半年以来,我国的发展速度可谓是快马加鞭,在最关键的一项用频方面,近日又有了新的利好——工信部为5G新增8.45GHz频谱资源。截至目前,工信部共计在6GHz以下频段批复了400MHz以及在毫米波频段批复了8.25GHz频谱资源用于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随着5G频段的逐步落地,我国获得了先发优势。日前,三大运营商相继公布了5G时间表,计划最早能在2019年实现预商用。业内人士分析,2018年首个版本的全球5G标准将正式公布,频谱的落地将有助于我国成为全球5G标准主导者,为2020年5G网络正式商用,以及5G产业后续发展奠定基础。5G 频谱蓝图雏形已现2015年,ITU正式定义了5G的三类典型应用场景,包括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大规模物联网)、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为达到上述愿景,5G频率将涵盖高、中、低频段,即统筹考虑全频段:高频段一般指6GHz以上频段,连续大带宽可满足热点区域极高的用户体验速率和系统容量需求,但是其覆盖能力较弱,难以实现全网覆盖,因此需要与6GHz以下的中低频段联合组网,以高频和低频相互补充的方式来解决网络连续覆盖的需求。至于中频段,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和组织对于中频段的具体范围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普遍认为3GHz~6GHz为中频段重要资源。频谱属于不再生资源,移动通信从2G发展到,再到5G,可用在移动通信网络的的频谱资源越来越少。全球的国家在5G的用频方面都是慎之又慎。在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国开始公布5G用频计划。2016年1月,工信部确定3.4-3.6GHz频段用于北京和深圳两地5G技术试验,以验证5G关键技术性能。今年6月,工信部又先后公开就5G低频使用频段征求意见和5G毫米波频段规划征集意见,拟将4.8-5.0GHz、24.75-27.5GHz和37-42.5GHz频段用于5G技术试验。近日,工信部又批复4.8-5.0GHz、24.75-27.5 GHz和37-42.5GHz频段用于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试验地点为中国信通院MTNet试验室以及北京怀柔、顺义的5G技术试验外场。目前,工信部共计在6GHz以下频段批复了400MHz以及在毫米波频段批复了8.25GHz频谱资源用于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召开的2017年IMT-2020(5G)峰会上,5G项目推进组副主席王晓云透露,根据研究表示,中低频段方面,主要集中在6GHz以下,需求量在808到1078MHz;高频方面,6GHz以上,需求量达到了14到19G。6GHz频段以下,将会成为移动业务的主频段,另外6GHz以上的频段会成为数据量高密度地区的峰值流量承载,如大型运动赛事场所、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中心商务区等等。如果按上述所说,到我国5G频谱制定完成还有一段路要走。三大运营商公布5G时间表移动通信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是全球科技创新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必争高地。我国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的发展过程。我国在5G技术起步早,现在又在频谱资源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来看,我国已经进入5G研发试验的第二阶段,并在全国启动了外场试验。据悉,今年下半年三大运营商将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展开5G试点工作。试点期间,三大运营商除了进行不同规模技术测试、网络验证和建设外,还将基于5G网络启动包括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在内的车联网、物联网应用。事实上,三大运营商早就释放出5G布局的加速的信号。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日前给出了中国移动最新5G发展进程表:“今年将在5个城市开展外场试验,2019年实现预商用,2020年实现规模商用。”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中国移动在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5G基站。在2016年,中国电信挂牌了5G开放实验室,此外申请了5G相关发明专利59项。中国电信表示,希望在2019年建成若干规模预商用网,2020年实现5G商用的目标。中国联通不久前在深圳开通了其首个外场5G新空口基站。中国联通计划在2018年在5到6个城市进行5G系统组网验证,2019年扩大5G试验的城市数量和基站规模,预计在2020年进行更大规模的面向商用的5G网络部署。产业链加速成熟对于在5G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设备厂商由于前期频段的不确定,其设备无法定型,导致研发投入加大。如今随着5G频段的逐步落地,设备厂商看到了曙光。中兴通讯无线总工程师朱伏生在接受C114采访时曾表示,因为频段的不确定,设备厂商们研究的模型不太一样,设备模型也不太一样,研发投入非常大。朱伏生呼吁,国家应该尽快把5G频段确定下来。“在5G领域,以中兴通讯、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很多5G关键技术上都有自己的技术点,在推动5G标准制定上也做了大量工作。不能因为一些问题,导致我们的标准技术没有进入全球体系。另外,尽管我们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较强,但销往全球也会面临种种壁垒。技术研究只是一个方面,要实现产业化,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5G频谱的落地减少了此类事件的发生,未来,设备厂商可以加足马力,大干快上了。实际上,随着我国5G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入到5G的试验当中。据悉,中国移动研究院、北京移动、大唐电信集团联合组建的5G试验团队日前成立。根据规划,2017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宁波5个城市启动5G试验,推动平台架构成熟,验证3.5GHz组网关键性能。伴随三大运营商5G试点的部署,参与5G试验测试的企业不断增多。据了解,大唐、中兴、诺西、华为等主流系统厂家,以及联芯、展讯等终端企业正积极参与5G试验测试。众多企业的加入,有助于我国5G的进程的加快,据GSMA移动智库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开展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有望在2025年前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365天全天候线上展厅
最新活动更多 &&
光通讯射频工程硬件工程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
浙江省/金华市
浙江省/金华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三大运营商5G时间表确定:2019年换手机不迟_网易手机
三大运营商5G时间表确定:2019年换手机不迟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还有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5G 既然已经可期,那么 6G 呢?根据工信部部长苗圩在 3 月 9 日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的说法,岁末年初之际,我国对 6G 的研究工作已经启动了。
(原标题:三大运营商5G时间表确定:2019年换手机不迟)
在前不久结束的 MWC 2018上,5G 成了全球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国内对5G 的关注度也是异常地高。实际上,与2G、3G、4G相比,我国在5G方面的布局并不晚于其他国家;而且中国三大运营商在中国5G发展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因此它们在5G上的节奏基本上决定了整个中国5G的迈进步伐。目前看来,5G在中国的初步落地,已经基本上锁定了2019年。中国移动在雷锋网看来,三家运营商中,中国移动的动作最快。2017年6月,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在广州开通了全国首个5G预商用测试基站。当年11月,中国移动联合高通和中兴通讯宣布,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基于 3GPP R15 标准的端到端5G新空口(5G NR)系统互通(IoDT);三家公司分别代表了运营商、系统提供上商和终端商,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5G 互通环节,这意味着中国 5G 在试验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后来在MWC 2018上,中国移动更是动作频频:在成果发布层面,除了发布上述基于 3GPP 标准的最大规模端到端互通成果(涉及基站、终端芯片和测试仪表等环节的9个厂商),中国移动还发布了 5G 商用产品样机及测试成果,并明确《5G 规模试验端到端技术要求》。在试验计划层面,中国移动宣布,将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5G 试验网,并正式公布了 2018 年 5G 规模试验计划——将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 5 个城市开展外场测试,每个城市将建设超过 100 个 5G 基站;在北京、雄安、天津、福州、重庆、成都、南昌、南宁、深圳、郑州、沈阳、兰州等 12 个城市进行 5G 业务和应用示范。在终端层面,中国移动联合全球 20 家终端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启动【5G 终端先行者计划】,这20家企业包括高通、华为、联发科技、紫光展锐、英特尔、三星等 6 家主流芯片企业,华为、OPPO、vivo、小米、三星、中兴、联想、HTC、海信、TCL 等 10 家主流终端企业,Qorvo、Skyworks、Taiyo Yuden 及飞骧科技等4家元器件企业。另外,中国移动还表示将在将于 2018 年底前推出首批符合中国移动需求的 5G 芯片,2019 年上半年发布首批 5G 预商用终端,包括数据类终端、智能手机等产品。可以说,无论是计划还是成果,中国移动 5G 商用的节奏相当紧凑,时间表也相当明晰。中国联通在 3 月 9 日的政企客户新产品发布会上,中国联通以【云网一体、智领未来】为主题,发布了云联网、云组网、云宽带等七大新产品,并借机宣布了自家 5G 的计划时间表。中国联通表示,2018 年将进行 5G 组网试验,2019 年预商用,2020 年正式商用。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联通对于 5G 所发布的最准确的时间表。其实,在 2 月上旬的中国联通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就专门谈到了 5G,他表示:芯片厂商的消息是,2019年第一季度可以提供5G技术,但估计技术成熟要晚一个季度左右,2019年下半年可能才会真正有5G服务。我们积极跟踪,也做了一些实验,结论是还要给制造商和研发机构一些时间,去把技术 、商业模式想清楚,国际公司和中国公司都要审慎得多,根据商业模式制定投入和应用的点。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国联通在 5G 方面的步子走得谨慎得多。不过,在 5G 的试验方面,中国联通也有动作。2018 年 1 月,中国联通向工信部递交了申请,计划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雄安 7 城市进行 5G 试验。当时中国联通网络建设部副总经理马红兵就透露称,已经在上海和深圳完成外场建设工作,华为、中兴和诺基亚的 5G 样机实验室验证及部分外场性能验证也已完成。不过相对于中国移动而言,中国联通的节奏还是慢了很多。在 MWC 2018 上,中国联通联合中兴通讯、英特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了《中国联通 Edge-Cloud 平台架构及产业生态白皮书》,并宣布中国联通 Edge-Cloud 大规模试点正式启动。雷锋网认为,虽然上述动作也算是中国联通在 5G 时代整体动向的一部分,但它还是偏重于云服务范畴,离普通用户的距离还是有点远。而与 5G 商用关系最为密切的终端方面,中国联通基本上没有什么动静。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一样,中国电信已经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工作。2017年8月,中国电信宣布在河北雄安新区雄县启动 5G 创新示范网建设,同时发布了《中国电信 5G 创新示范网白皮书》,并表示将以 5G 创新示范网建设为契机,2019 年实现 5G 试商用,2020 年实现重点城市的规模商用。随后几个月,中国电信相继在雄安、深圳、上海、苏州、成都、兰州等六个城市开通 5G 试点,每个城市 6-8 站,主要在 3.5GHz 频段的无线组网能力和方案验证。整个开通过程在 2017 年 12 月上旬完成。2018年1月,在中国 5G 三阶段测试规范发布会上,中国电信技术部副总经理沈少艾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电信的建网思路,即首先面向 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即增强移动宽带),优先采用 SA(Standalone)独立组网,并将支持全模全频全网通。不过雷锋网观察到,在 MWC 2018 上,中国电信的动作也并不多。会上,它与华为共同宣布成立商业联合创新中心,合作方向偏重于视频、天翼云和全光网等层面,与 5G 本身的关系并不密切。5G快来了,6G也启动了
总结来看,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在 5G 部署上都有着各自的节奏,而中国移动则延续了其在 4G 时代的抢先动作。不过总体来看,在国家大力推动 5G 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三大运营商在走向 5G 商用的道路上不会差得太远,在大体的时间线上相对比较一致:都是在 2019 年预商用,2020 年正式商用。最后还有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5G 既然已经可期,那么 6G 呢?根据工信部部长苗圩在 3 月 9 日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的说法,岁末年初之际,我国对 6G 的研究工作已经启动了。&
本文来源:雷锋网
责任编辑:韩一冰_NT394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向对了路还会远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