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5 2600X超到4.3或者4.5能战撸i7 8700吗?听说二代锐龙上4.5看脸.......

AMD第二代锐龙CPU的性能叕提前曝光了!
按说AMD第二代Ryzen CPU怎么也得到下月19号才上市,但日前法国杂志CPC Hardware已然对AMD新旗舰Ryzen 7 2700X和主流型号Ryzen 5 2600X的性能进行了抢跑!
看看这板上钉钉的封面,这次曝光的成绩可信度可说是极高!必须说明的是,本次CPC Hardware的测试是在A320低端板上跑的,虽然不支持XFR2高级扩频加速,但据称即便是换成X470主板,对实际性能影响也不大!
基准测试项目涵盖HEVC/H264视频转码、数学计算、POV-Ray、Blender、3DSMax、Corona六项;虽然都没有给出具体分数,但通过综合百分比来看,
Ryzen7 2700X已然领先上代旗舰Ryzen7 1800X 14%,并领先Core i7-8700K 15%,对比Ryzen 7 1700X基本是秒!强了整整21%!
2600X对比1600X提升了11%,2600则和1600X性能相仿!
游戏测试则涵盖GTA5、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战地4、武装突袭3、X3:阿尔比恩序曲、巫师3、英雄连2七项,2700X对比1800X仅提升4%,2600X则小超1800X 2%,但比起Intel i7 8700K还相差甚远,差距有14%辣么多,甚至还不如i5-8400,看来AMD锐龙2代在游戏方面的优化还是没赶上Intel!
内存频率支持到DDR4-2933MHz,延迟方面据称有所改进,在2933MHz下2700X的延迟相较于1800X已然低了13ns,但比起8700K还是有13ns的差距!
频率方面2700X单核最高能去到4.3GHz,即便8核全开也能维持在3.9GHz的水平,想比1800X只在单核时能上4G已然是强上不少了!
功耗方面不减反增,2700X满载功耗能去到142W,比1800X高13W左右,毕竟TDP从95W提升到了105W,相对而言待机功耗稍低于上代,侧面印证了Ryzen的架构和工艺日趋成熟。
从目前曝光的AMD二代Ryzen CPU首发阵容来看并没有2800X,极有可能是因为功耗过高被砍,毕竟2700X的TDP都加到105W了!
价格方面,2700X的定价为369美元(约合人民币2316元),到国内加上杂七杂八的税啊啥的保守估计2599元起;饶是如此,相比于去年3月1800X刚上时3999元的售价已然是便宜不少了!PS:比起1700X去年刚上时3099元也还是便宜!笑~
Anyway,大家还是期待一下吧!嘿嘿~
更多精彩资讯,请持续关注“知了3C”。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日,AMD宣布第二代锐龙台式处理器全球同步上市,首批四款型号为AMD 锐龙7 2700X、AMD 锐龙7 2700、AMD 锐龙5 2600X和AMD 锐龙5 2600,性能较上一代锐龙全线提升15%。
【PChome整机频道资讯报道】日,AMD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D)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宣布第二代锐龙台式处理器全球同步上市,首批四款型号为AMD 锐龙7 2700X、AMD 锐龙7 2700、AMD 锐龙5 2600X和AMD 锐龙5 2600,均为游戏玩家、内容创建者者和硬件发烧友打造。第二代AMD锐龙台式处理器采用了领先于业界的12nm工艺制程,游戏性能比第一代锐龙处理器最高提升15%,并提供多种增强功能,包括第二代精准频率提升技术(Precision Boost 2)和第二代自适应动态扩频 技术(XFR2)。此外,锐龙二代台式机处理器的零售包装盒内会附赠新款AMD幽灵系列散热器,允许用户通过全新Ryzen(TM) Master Utility软件释放第二代AMD锐龙台式处理器潜在性能。“去年,我们推出了初代锐龙处理器 ,开始改变桌面个人电脑市场的格局,为用户们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次第二代锐龙台式处理器则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和功能,标志着AMD正在芯片领域继续寻求突破。”AMD高级副总裁、计算与图形事业部总经理Jim Anderson表示。AMD高级副总裁、计算与图形事业部总经理Jim Anderson2017年“Zen”架构的第一代锐龙处理器已经崭露头角,而第二代AMD锐龙台式处理器全线升级了“Zen+”架构,搭配新增的功能和平台,其性能表现非常优秀。与第一代锐龙处理器相比,全新“Zen+”核心进一步增加了IPC并降低了缓存和内存延迟。第二代精准频率提升技术(Precision Boost 2)为AMD SenseMI技术再升级,使CPU能够智能分析工作负载和计算环境,在同级产品中提供顶级的多核处理性能。第二代AMD锐龙处理器每块核心都将提供更高的时钟速度,改善游戏、创意和生产力等流行应用中的真实性能。从1080p到2K以及4K等分辨率设置下,第二代AMD锐龙处理器均可以提供丝滑流畅的游戏体验。这一代处理器还将全面支持XFR 2技术,为玩家等发烧用户提供更优的散热效率,以及更稳定的性能输出。结合发烧友的痛点以及他们对高性能处理器的需求,第二代锐龙台式处理器再次采用钎焊式散热进行最佳热传递,全系列不锁倍频,超频控制更加简单、轻松。全新Ryzen Master 1.3软件可以支持更加简单的性能调整,提供了单核心超频功能,并可自动识别最快核心。值得一提的是,随U附赠的AMD幽灵系列散热器也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其中AMD 锐龙 7 2700X 旗舰处理器零售版内附赠的全新幽灵Prism散热器与前代幽灵散热器相比散热性能更强,且可自定义更为优化的风扇配置文件,支持定制化RGB信仰灯以满足用户视觉效果。四款产品的具体参数及售价如下:与第二代锐龙处理器配套的是AMD X470芯片组,现已经登陆Socket AM4主板。AMD X470芯片组为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优化。除了增强内存兼容性和超频功能之外,AMD X470主板用户可免费下载全新的AMD StoreMI存储加速软件,可以融合固态硬盘和传统机械硬盘,兼顾存储的速度和容量。新款X470主板支持现在所有AM4处理器,而现有的300系列主板在简单的BIOS更新后也可直接支持第二代AMD锐龙台式处理器。目前市场上许多在售主板已经为用户提供了最新BIOS,其产品包装上标有 “Ryzen Desktop 2000 Ready” 标签。从售价中我们可以看出,旗舰级AMD锐龙 7 2700X处理器对标的竞品应该是Intel的Core i7-8700K,其他几款的可以向下类推。此前,AMD在今年4月初举办了一场第二代锐龙的媒体见面会,现场还有AMD全新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产品的超频展示,测试团队有来自美国的专家团队和中方媒体团队。从超频结果来看,AMD锐龙 7 2700X在液氮下最高可超到5.88GHz,而各家媒体测试的结果是,AMD锐龙 7 2700X在水冷下可以稳超额定加速频率的4.3GHz,说明这一代处理器的体质相当不错。
热门文章排行
宽带山热帖排行锐龙7/0X游戏性能详细测试:最适合游戏主播的CPU!_凤凰科技
锐龙7/0X游戏性能详细测试:最适合游戏主播的CP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锐龙7/0X游戏性能详细测试:最适合游戏主播的CPU! 一、 前言:多核
原标题:锐龙7/0X游戏性能详细测试:最适合游戏主播的CPU!
一、 前言:多核心or高频率 谁才是游戏CPU最佳选择?
前不久,AMD带着采用Zen+架构、代号为Pinnacle Ridge的第二代AMD锐龙处理器归来。我们对其中首发上市的两款处理器锐龙7 2700X与锐龙5 2600X分别进行了第一时间的评测,无论是8核心16线程的锐龙7 2700X还是6核12线程的锐龙5 2600X,他们的基准性能比上代优化的同时,多核性能比对位的英特尔八代酷睿i7-8700k和i5-8600k优势更加明显。
不过,上次我们是对这两款处理器的基准性能测试较为详细,实际的游戏测试略少,难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他们游戏性能之间的差异。本次测试,我们就分别对锐龙7 2700X与锐龙5 2600X在多款游戏大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详细测试,让喜爱游戏的玩家能够更加准确了解各款CPU的实际性能。
以下是参与测试的四款CPU的详细规格:
相比8700K,2700X核心数量以及缓存容量更多,但是最高单核频率以及全核满载频率均要低400MHz。
2600X频率比8600K略低,核心数相同,不过拥有超线程会让它在进行多任务处理器时更有优势。
现在直播行业异常火爆,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成为网络主播。本次也会一并测试这些顶级游戏CPU在进行游戏直播时的表现,希望能给广大主播一点点参考!
二、游戏性能测试:4K不相伯仲 1080P下8700K略有优势
测试平台配置如下:
AMD方面选用锐龙7 2700X与锐龙5 2600X,搭载的主板为华擎X470 Taichi主板。Intel参与对比测试的是i7-8700K与i5-8600K,搭载的主板为华硕 MAXIMUS X HERO。
显示器采用的是LG 38UC99-W,最高分辨率为,以下测试的4K分辨率均是指。
本次一共有参与测试的测试程序和游戏一共有12个,囊括了目前较为热门的单机游戏。
3DMark FireStrike的总分比较依赖于显卡性能,不过处理器的物理分数也会对成绩造成一些影响。
在FSE测试中,8700K与2700X最强,8600K最弱,不过差距也只有3%。
在4K分辨率的Utlra测试中。2600X落后8700K和2700X 3%左右。
GTA 5全平台销量已经无限接近1亿,如此火热的游戏当然也要测试一下。
在1080P分辨率中,锐龙7 2700X与i7-8700K有10帧的差距。在4K分辨率中,4款CPU表现没有什么差别。
《刺客信条:起源》是由育碧制作并发行的《刺客信条》系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个。本作采用开放地图沙盒玩法,游戏几乎呈现了整个古埃及王国,画质与风景无人能出其右。
在1080P分辨率测试中,8600K反杀了8700K,反复测试几次均是如此。锐龙7 2700X与8700K之间相差5帧。
到了4K分辨率,4款处理器的成绩差异可以忽略。
在《古墓丽影10》中,1080P分辨率的测试中,2700X与8700K差距为7帧。4K分辨率下,所有CPU之间的差距在1帧左右。
《绝地求生》这个游戏就不用多说了,目前最火的PC游戏。测试方式为开局从飞机上降落后,降落伞自动打开时开始记录帧数,时长20秒。
在1080P分辨率中,8700K领先2700X 9帧,到了4K分辨率时,领先幅度只有2帧。
《奇点灰烬》作为一个老牌的PC测试项目,对处理器和显卡的要求都非常高。
1080P分辨率下,2700X成绩最好。2600X则首次在4K测试中掉队,与8600K有5帧的差距。
在《突出重围:人类分裂》中,1080P分辨率下,2700X与8700K之间有3帧左右的差距。4K分辨率下四款处理器都差不多。
《生化危机7》是卡普空制作的生存恐怖类游戏《生化危机》数字编号系列第八部,有着全新的恐怖求生体验,玩家的视觉切换为更骇人的虚拟实境“隔离视觉”模式,写实感提升至一个全新的境界。
游戏的测试方式为从开局下车地点走到教堂门口,记录20秒帧数。
在这个游戏中,无论1080P或者4K分辨率,4块CPU表现都在同一水准。
在《文明6》中,1080P分辨率下, 2700X和2600X性能各自领先8700K和8600K 10%左右。4K分辨率下帧数相当。
《巫师3》为《巫师》系列游戏作品的第三部,也是杰洛特冒险的终曲。层获第33届金摇杆奖最佳剧情、最佳视觉设计、最佳游戏时刻,更获得IGN 2015年度最佳游戏。
游戏测试方式为开局后在房间阳台与叶奈法之间折返走20秒,并记录帧数。
1080P分辨率下,2700X和8700K之间仅有1帧的差距。到了4K分辨率,测试的4块CPU性能基本一样。
《战地1》游戏北京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游戏中包含了很多系列元素的回归,比如马、火焰喷射器、双翼飞机和齐柏林飞艇。
测试方式为在第二章第一个试飞任务中,开局让飞机自动飞行20秒并记录帧数。
在1080P和4K分辨率下,锐龙都稍稍领先8700K一些。
在《最终幻想15》Benchmark程式中,无论1080和4K分辨率下,4块cpu表现都基本一致,没有太大差别。
综合以上13个游戏测试项目的成绩,4款处理器游戏性能如下:
从以上的测试中可以看出,频率更高的8700K在1080P模式下性能可以领先%,这些优势更多的是来自于其更高的核心频率。而在某些对多核心优化比较好的游戏中,核心数量更多的锐龙7 2700X则能实现反超。
在4K模式中这4块处理器都处于同一水准。
三、 直播游戏帧率测试:多核处理器更有优势
现在直播行业异常火爆,越来越多的玩家都在考虑加入直播,& 而直播行业发展最好的是游戏直播。游戏主播该如何选择硬件呢?借由此次测试,我们来看看游戏直播对CPU的需求。
直播平台为斗鱼,推流软件OBS设置如下:
CBR采用固定位元素,码率设置为6000Kbps,分辨率为。
12款游戏直播场景来源如上所示。测试结果如下:
在《战地1》、孤岛惊魂5》、《生化危机7》、《突出重围:人类分裂》四款游戏中,锐龙7 2700X拔得头筹。特别是在战力1中,领先幅度达到了15%。
在《古墓丽影10》、《巫师3》、《文明6》三款游戏中,锐龙2处理器也分别领先各自竞争对手。
《刺客信条:起源》、《奇点灰烬》、《GTA 5》三款游戏中,8700K表现优异,帧数比2700X平均高3%左右。
《绝地求生》正式版对6核CPU做出了优化,在进行游戏直播时2700X多出的2个核心可以获得了比8700K高13%的帧率。
最终幻想15 Benchmark程序在测试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直播游戏时的分数反而更高,四款CPU均是如此,因此不纳入统计范畴。
综合以上11款游戏,四款处理器进行游戏直播时性能对比如下:
总体来说,在进行游戏直播时,2700K 领先%,2600X领先8600K 1%左右。
原本我们对i3-8100也进行了游戏直播帧率测试,发现直播时游戏帧率也很高,但是观看直播画面非常卡顿,而OBS软件在推流解码时并未达到预设的码率。推测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Windows 10在进行多任务处理时优先保证游戏运行的流畅度,四核的i3-8100剩余资源已经不足以让OBS软件维持6000Kbps码率进行推流,导致观众看到的是一顿一顿的直播画面。
在以后的测试中,我们会选择更加合理和专业的方法来测试CPU的游戏直播性能。
四、总结:锐龙游戏性能不逊i7 2700X最佳游戏直播CPU
拥有号称最强的14nm工艺,8700K可以达到更高的频率,这使得它在1080P模式下的游戏帧率能够领先%左右。但在某些对多核心优化比较好的游戏中,核心数量更多的锐龙7 2700X则实现了反超。
在以4K模式进行游戏时,锐龙7 0X与K之间没有任何差距。
在进行游戏直播时,核心数更多的CPU除了能带来更高的帧率之外,还有足够富余的资源保证推流解码的顺利进行,能让观众看到更清晰更流畅的直播画面。
综合价格和性能考虑,2700X是最适合游戏直播的CPU,拥有最高的游戏帧率以及最稳定的直播画面,特别是在绝地求生这样的热门游戏中能够大幅度领先8700K。1600X同样也领先8600K。 现在100M宽带也开始普及,若考虑到将来以更高的码率和更高的分辨率进行游戏直播,对CPU的消耗将会更高,多核CPU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4核的CPU基本上无法以高码率流畅直播大型3D游戏,不推荐主播选购。
AMD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十年的蛰伏终于推出了Ryzen这样可以与Core i7对抗的CPU构架。在压制AMD的这几年时间,Intel对PC用户越来越漠视,将大部分研发资源调拨给了其他新兴产业,而在PC处理器研发上却是年复一年的挤牙膏。若没有锐龙的出现,也许未来很多年,玩家依旧只能选择四核心的i7。希望AMD再接再厉,在GPU市场也能打一场翻身仗,有竞争对玩家来说是好事!
据AMD已公布的消息,下一代锐龙将会有台积电7nm工艺加持,补足频率上的短板后,将会彻底无敌(Intel可以选择继续挤牙膏)。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729
播放数:2256
播放数:7548
播放数:5808920暴力搭档!第二代锐龙7 2700 锐龙5 2600深入评测
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有何变化之处?
前阵子霸气回归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已经在4月19日晚9点发布,以“游戏利器 帧无压力”为口号在AMD官方旗舰店上推出。主要有些什么变化呢?之前其实笔者曾经出过“二代雄起!AMD锐龙7 2700X 锐龙5 2600X首发测试”,当中有提到过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变化,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讲讲第二代的锐龙有哪些变化或是升级的地方吧。
首先,要给大家讲解一下“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Zen+架构,它从14nm 的ZEN架构提升至12nm的ZEN+架构,主要是提升了些什么?
我们单单光从ZEN+的架构上看,并不仅仅只是制程升级了。它还为CPU打造了更加强悍,兼容性更好的架构。与第一代ZEN相比,ZEN+显然性能有着质的提升,从而使得时钟频率能够达到全核4GHz以上的速度,第二代锐龙处理器还进一步的优化了内存、缓存延迟。
据AMD称二代锐龙与一代锐龙相比,在相同频率下时,功耗比一代降低了11%,而相同功耗下,性能比一代提升了16%。这也就是AMD所推崇的12nm制程的最新一代锐龙处理器,其实从这来看完全可以说是第一代的增强版。ZEN+缓存是允许绕过L2、L3缓存的,这能够使得在准备工作上的指令或是路径选择上更加智能化,能够大大的降低内存、缓存的延迟,从而达到了高效率。
不仅如此,新架构ZEN+主要是通过修改了L1/L2/L3的高级缓存,并且从中添加了一个复杂化的“学习预取器‘’,它能够将应用程序收集到缓存中去,方便让用户们立即打开,总得来说,通过以上的改动成功将ZEN+架构有效地将核心缓存带宽提升至5倍!
说完了AMD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新架构变化,笔者接下来隆重介绍一下AMD的新技术“Store MI”,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硬盘的速度,不过有一定的限制,Store MI技术需要两个不同速度的硬盘才能使用,例如:采用HDD+SSD硬盘,这样就有效让读写速度较快的SSD去带动速度较慢的HDD硬盘了,从而达到读写速度提升的效果。另外,还能通过牺牲2GB RAM内存的方式再加速,这样慢速度读写的机械硬盘就达到了SSD的读写速度,甚至更快。在后面我们会提及到StoreMI技术,并且笔者将教符合条件的用户将如何使用这款软件。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这次所要测试的锐龙7 2700和锐龙 5 2600处理器。
锐龙7 2700与锐龙 5 2600开箱赏析
我们很荣幸的收到了来自AMD官方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送测,这次依然还是一个银色的小箱子包裹着两个第二代锐龙处理器。
上图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锐龙7 2700与锐龙5 2600处理器。说到这两款其实与之前笔者评测的那两款还是有些不同的,而不同的是在散热器上。我们知道之前的锐龙 7 2700X的RGB散热器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给各位揭晓一下这两款的处理器。
居然两者都是使用之前的幽林散热器,不过锐龙 7 2700的散热器比锐龙5 2600要给力一些。因为前者是使用的是幽灵SPIRE散热器自带一圈红光的那款,而后者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幽灵STEALTH散热器。来看看两者的区别:
可以很明显看到两者体积完全不一样,锐龙7 2700的散热器威力要好过锐龙 5 2600的,不过我们知道锐龙 7 2700 拥有更多的核心与线程数,在性能上显然需要配备更好的散热器才能得以发挥。
俯视来看,这两个还有中心的不同,锐龙7 2700的散热器拥有一圈金属铜环绕成的“散热中心”。
处理器依旧使用黑色的盒子包裹着一个透明塑料盒,接下来笔者将他们全部打开。
从图上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到这次所要测试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锐龙7 2700与锐龙 5 2600。以下为基本参数:
锐龙7 2700:
拥有8核心16线程,处理器主频为3.2GHz,最大加速可达4.1GHz,
热设计功耗为65W,接口类型AM4,三级缓存达到16MB。
官方价格为:2299元。
锐龙5 2600:
拥有6核心12线程,处理器主频为3.4GHz,最大加速可达3.9GHz,
热设计功耗为65W,接口类型AM4,三级缓存达到16MB。
官方价格为:1499元。
作为对手Intel的平台配置
既然我们要进行测试,那当然就少不了对比了,这次依然笔者采用Intel的处理器进行对比。对了,说到这还忘了介绍AMD的平台该采用什么主板进行测试呢,笔者经过之前的二代锐龙测试,所以这次依旧还是采用微星 X470 GAMING M7 AC主板进行测试。
关于微星的X470笔者就不详细说了,简单介绍下,该主板拥有夸张的14相供电,用料上相当豪华。主板设计上也十分复杂,给CPU超频提供了相当稳定的环境。
接下来是两款Intel处理器——i7 8700和i5 8600处理器。
Intel第八代酷睿i7 8700处理器:
拥有6核心12线程 主频为3.2GHz,睿频可达4.6GHz,以14nm工艺制程,
12MB三级缓存、接口类型LGA1151,热设计功耗65W。
官方价格为2599元。
Intel第八代酷睿i5 8600处理器:
拥有6核心6线程 主频为3.1Hz,睿频可达4.3GHz,以14nm工艺制程,
9MB三级缓存、接口类型LGA1151,热设计功耗65W。
官方价格为1599元。
而Intel八代酷睿主板将采用“技嘉 Z370 AORUS Ultra Gaming”,该主板通过自带的RGB灯效以及整一个散热装甲,给CPU带来很好的环境。同时不仅支持八代酷睿还有多种I/O设计,而拿来做测试使用再合适不过了。
内存部分,Intel与AMD平台都才用同样的内存条进行测试,上图为“Hyper X Predator 3600MHz 8GB*2内存条”。PS:测试时统一才用3600MHz进行测试。
电源将采用长城 巨龙1250W金牌电源,它同样拥有80PLUS的金牌认证,以12V稳定供电,让PC平台更加安全可靠,发挥出更高的效能,而它有着DC-DC的电路设计保障电路安全,同时拥有完备的一级滤波电路以及二级滤波电路,有效降低其他电网对电压的干扰。Intel与AMD平台全部采用该电源进行供电。
显卡部分,AMD与Intel两个平台使用同一张显卡进行测试,这样我们就能够知道CPU能够带来多大的效益了,以上为“索泰的GTX 1080Ti 11G 玩家力量至尊 PGF OC显卡” 它拥有着11GB的GDDR5X超大容量显存,有着352位的带宽,显存频率达到11210MHz。显卡主频达到MHz,拥有着3584个流处理器。
显然我们从CPU的参数中就能够明白,这两款intel处理器与刚刚我们提到的AMD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性能方面相近。虽然AMD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核心数和线程数都要占领一些优势,不过Intel在单核性能方面占有优势,各有各的优势,所以也很有必要让这两家处理器来进行一次激烈的对比,让大家清楚明白,哪一家处理的性价比要高一些。接下来笔者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的测试方式。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
我们通过上图就清楚了这次测试所用AMD平台设备,这次将使用各自的散热器进行散热,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知道,用户们购买了之后,使用该处理器的散热器温度降达到多少。
以上为Intel的测试平台,刚提到散热器部分,笔者也将采用Intel的原装散热器进行测试,这样一来能够对比这家的处理器,谁更加良心?
测试项目分为“基准测试项目、功耗测试、游戏测试”共三大项。
基准测试项目:CPU-Z跑分测试、CineBeach R15 跑分测试、7-Zip压缩能力测试、Blender渲染测试、弗里茨国际象棋测试、3D Mark TimeSpy/FSE/Ultra 跑分、HandBrake转码测试,共七项基准测试内容。
功耗测试项目:FPU CPU拷机测试、Furmark+FPU拷机测试。共三项。PS:最后一项是为了测试CPU和核显总共全功耗是多少,以及温度达到多少。
游戏测试项目:《地铁最后的曙光》、《最终幻想15》
测试设置与CPU详细信息
锐龙7 2700 CPU-Z详细信息
锐龙5 2600 CPU-Z详细信息
本次测试采用默认频率进行测试,不对处理器进行“锁频”操作,这样一来就能够模拟出用户们在日常使用该处理器有怎何种功效了。
Core i7 8700 CPU-Z详细信息
Core i5 8600 CPU-Z详细信息
以上的参数来看,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核心数量与AMD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相比,是少于后者的。但他具有着单核强大的睿频加速,所以究竟谁更厉害,只能在测试后才能见分晓了!
内存部分,统一采用3600MHz,这样有效能将测试的准确性提高,达到测试的公平性。
以上是索泰的GTX 1080Ti 11G玩家至尊 PGF OC的显卡截图,测试时也是采用“默认频率”。
将驱动升级至最新,这样在游戏测试时就能够保证测试的公平性了。
除了不将CPU进行锁频之外,笔者全程将电源选项中的高性能打开,这样就不会限制到处理器的发挥了。
接下来公布一下测试成绩吧!
CPU-Z、CineBench R15、Firtz chess测试
CPU-Z当中拥有一项测试项目,能够将处理器的单核、多核进行测试,同时给出分数,我们能够通过该分数进行比较,以上为锐龙7 2700的跑分截图。
从CPU-Z测试跑分来说,AMD锐龙7 2700保持在第一名的位置,并且高出i7 分,而锐龙 5 2600也超越了对手i5 8600,高出402分。让我们清楚知道在多核跑分谁才是最强的,果然核心数量、线程数量的多少会影响着跑分的变化,对于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来说显然是优势了。
CINEBENCH R15一直以来都是跑分测试的最佳能手,能够通过软件对CPU进行压榨,同时经过渲染图片的方式来对CPU进行评分,以上为锐龙 7 2700的跑分图,通过成绩我们能够知道哪款处理器更能胜任这些事情。
成绩上与笔者所料想的那样,AMD二代锐龙完胜Intel第八代酷睿,分数上明显的锐龙 7 2700占领第一的位置,这要比i7 8700还要高出很多的分数,而锐龙5 2600与i5 8600相对比,依然是AMD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取胜。对于经常使用设计软件的人士来说,是该购买单核能力强的,还是购买核心数量多的,这测试结果显然能知道选择哪个更为合适,况且,价位较高还是intel的八代酷睿,对比AMD二代锐龙哪个性价比更高,就显而易见了。
测试弗里茨国际象棋是一项CPU的基准跑分测试,主要通过压榨CPU出所有性能,让CPU的性能表现在国际象棋的步数上,明显谁的走的步数更多也就更强大了。而且该软件有一对比基准,就是与奔腾3的1.0GHz处理器进行对比,相对性能倍数能够达到多少。
通过测试之后的成绩,虽然取得最高成绩的是intel i7 8700,但这方面显然能够看出来是对单核性能有优势的项目,所以锐龙 7 2700才会跟随其后,不过并没有差距很大,依然能够超越单核速度强悍的i5 8600。通过这样的测试我们更能明白,就算单核速度上比不过八代酷睿,但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依然能有很高的成绩。测试这些跑分项目之后,我们来看看究竟在解压和压缩、渲染下,哪家处理器更优秀吧!
7-Zip、Blender、Handpake能力测试
我们平时经常使用中,解压与压缩是最频繁使用的功能之一,而他们平时工作就是利用了CPU的能力进行的,而我们经常“解压慢”、“压缩慢”的主要原因正是CPU处理能力弱,笔者找了一款解压与压缩测试软件“7-ZIP”,该软件将会给予CPU一件繁重的任务,而CPU要做的是不断的处理这些数据,从而软件会给予分数,我们通过分数就能够判断哪个处理器更加适合做这件事情。
从成绩上来看,虽然i7 8700较为领先,但仅仅只是高出锐龙7 2700 的1.7%成绩,而锐龙 5 2600成功超越了i5 8600的14%成绩。显然在解压与压缩的工作中,能够优秀胜任的一方则是AMD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想必大家都想要在大文件解压与压缩上,省上一些时间,而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完全能够胜任。
对于经常做图、渲染图片的用户,在预览与渲染上肯定花费了许多时间。而笔者通过一张有Ryzen字样的精美图片,来测试CPU在渲染中所耗费了多少时间。从所耗费的时间中,我们就能够知道哪款CPU更加适合这类任务。
从渲染所耗费的时间来看,显然拥有核心数量最多的锐龙7 2700最快完成任务,而锐龙5 2600同样超越了intel i5 8600,完成的速度上,整体来说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是最为优秀的。假如用户们就是想要一个能够帮助减少渲染时间的处理器,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显然更为合适。
当然除了处理渲染图片之外,还有视频类渲染,笔者找来一款HandBrake专业转码软件,通过转码渲染也会对CPU造成较大的负担,而速度的快慢,肯定也是用户们所追求的,所以笔者找来一个4K超高清的风景视频,将它转码成1080P 60FPS的视频,通过所耗费的时间就能够只能哪款处理器更加强大了。
通过成绩图来看,我们能够更好的知道哪款处理器更加优秀了,首先第一名依然是锐龙 7 2700,而锐龙 5 2600还是比i5 8600所消耗的时间少。显然在视频转码部分,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依然出色,我们经过了解压缩、图片渲染与视频渲染,这类工作就能够清楚知道哪家的处理器更加优秀了,也方便我们进行选择。笔者认为,长期需要做这类工作的用户们,选择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会更加合适,而且性价比还很高。
聊完了功能类的测试,我们去看看在3DMark和PCMark中哪个处理器更优秀吧!
3DMark Time Spy/FSU/FSE测试结果
对于3DMark测试来说无疑是对GPU添加的负担更重,但是对于CPU来说也会有负担,通过测试之后,该跑分软件会同样也会给CPU进行评分,让我们更能了解CPU在DX12/DX11的高分辨率下工作哪个得分会更高!以上为锐龙 2700 的Time Spy基准测试。
首先是Time Spy的测试成绩图,在这测试中,能够有效的挖掘CPU的所有潜力,相当于模拟了玩家们平时使用这样处理器能够有怎样的体验,我们从成绩上看虽然intel i7 8700分数更为领先一些,但是与锐龙 7 2700相比差距仅是1.7%的成绩,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而锐龙 5 2600超越了i5 分。接下来我们看看其他项的测试。
FSE测试项目是对2K分辨率进行测试,成功模拟出DX11的2K高分辨率的超高画质游戏场景,我们通过跑分就能知道哪个处理器更为优秀。测试后我们通过上图,i7 8700得到第一名的位置,但依然还是与锐龙7 2700保持一个相近的水平,仅是4.7%的成绩。然而锐龙5 2600领先了i5 8600物理分数3714分,值得肯定的是锐龙5 2600更胜于i5 8600,换句话说,玩家们选择这两个处理器时会体验到,差距大所导致的不同效果。而且价钱上,锐龙5 2600显然是要比i5 8600要更加实惠。
通过FSU测试得到以上结果,该测试是对于4K超高清分辨率的DX11进行测试,此时的所有硬件肯定就要承担高负荷的工作了。而我们得出了物理分数,从这来看我们能够知道哪款处理器更加优秀,不过看到测试结果排名与FSE项目测试一致。从差距来看依然是锐龙 5 2600要比i5 8600高出很多的分数。显然从性价比分析,无疑是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更加高了。
接下来是游戏测试部分,跟随笔者来看看在游戏部分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又有怎样的成绩呢。
游戏好手第二代锐龙处理器!
《地铁:最后的曙光》是由4A-Games公司开发的一款末日科幻题材FPS游戏,游戏讲述一场为争夺足以毁灭人类的世界末日装置的内战,也是属于一个恐怖类、惊悚类游戏,不过成绩很令人惊讶,其实笔者测试时发现对多核心处理器是比较友好的,从而造成了帧数差异较为明显,而且该游戏在1080P时帧数跳动幅度较大,所以通过Frap记录会出现一些误差,但是我们从2K分辨率成绩来看,虽然使用同样的显卡,但是帧数却有所差距,我们能够清楚看见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在帧数成绩上都超越了intel八代酷睿处理器。
《最终幻想15》相信玩家们都十分清楚的一款游戏,经过多年磨合终于上了PC版。对比起前代作品该游戏采用了革命性的游戏方式,那就是沙盒制游戏,自由度得到了超一般的提升。通过测试后,我们发现帧数是上无论是1080p还是2K分辨率,intel双双在帧数方面赢得胜利,不过该款在差距上并没有像《地铁:最后的曙光》那样这么大,对于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来说这样的帧数成绩也是能够接受的,总得来说,这两者上差异并不是很明显。
还是AMD良心,原装散热给力!
对于功耗方面的测试,笔者采用的是AIDA64测试软件当中的功耗性能测试,而单单通过烤制FPU来给CPU造成压力,我们从图上看可以发现锐龙 7 2700全部线程都满了,此时功耗达到了152W。请看下面所有处理器的功耗以及温度成绩:
通过FPU烤制,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所有处理器在满负荷下的温度状态和功耗。当中我们看到i7 8700达到了90°C的高温,甚至出现了降频的现象,而AMD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一边则是十分冰凉,这也是得益于散热器的效果,笔者一开始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一再尝试,并且通过升级软件再进行测试,但温度依然保持在49°C、47°C的超低温度。而在功耗上i7 8700显然是最高的,最后我们可以得知,不仅在热设计上相同的处理器,却在功耗上出现了不同的数值,而且相同使用各自的原装散热器,显然AMD更加良心!在散热器部分也做得如此精细。
不仅仅只通过FPU烤制,笔者还加上了FURMARK烤制,这样就能得出整个平台的功耗值了。
在温度方面,各自都还是保持原来FPU烤制时的数值,从功耗方面来看,所有功耗都超过了400W以上。主要还是FUR烤制加入了GPU的烤制,目的也是为了模拟出大家购买了这样的平台最高峰值会达到多少瓦。
从功耗测试来说,我们主要得到了两个消息,第一在散热器方面明显AMD自家的要好太多了。而第二点是在功耗上对比,他们的出入很大的地方出现在了i7 8700上,在FPU测试中多出了几十瓦的差距。所以总得来说,AMD在功耗及散热部分做到了更好、更精细。
StoreMI让机械盘读写达到4000MB/s?(上)
4月19日AMD顺利推出了第二代锐龙处理器,虽核心、线程数没变,但性能上提升了不少,依旧以AM4为插槽口。亮点是在三级缓存、内存上做了大的改动,使得优化了许多,减少了相互衔接之间的延迟。推出时AMD还为自己的平台再推出了一种技术,通过了解该技术能够实现对机械硬盘进行加速,当然还需要一只“领头羊”也就是SSD固态硬盘,利用固态硬盘对其机械硬盘实现加快读取的速度,而这种技术的名字叫做——Store MI。
具体它是如何利用SSD带动HDD进行加速的呢?
它能够针对PC进行智能存储加速,将慢速的驱动器融合到快速驱动器上,将慢速文件区块分配到最快的驱动器上,能够自主学习算法不断优化常用的文件,而能与NVMe、SATA和3D Xpoint磁盘兼容,支持2GB DDR4以上的RAM缓存。
简单的说笔者认为是通过Store软件,它将会对电脑上所存在的硬盘进行一项融合,将速度较慢的硬盘分配到速度较快的硬盘中去,通过融合与优化,成功的将机械硬盘变成SSD,而它将会拥有SSD的速度,之后它还将允许通过牺牲DDR4内存2GB的形式在进行加速,这又会将读取速度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在幸庆自己用AMD平台之前,先看看下面的一些条件限制:
1、 除了X470的芯片组主板外,其他的AMD主板只能通过AMD官网购买KEY的方式使用Store MI。X470主板免费,而其他主板得额外收取19.9美元(择合人民币120元)。
2、 限制256GB以上的固态硬盘作为StoreMI加速盘,也就是说用户们只能使用256GB以下的固态硬盘当做StoreMI加速盘。
在此之前我们3DM已经对AMD的二代锐龙做了首发测试,当时所用的主板正是X470主板,正好可以拿来测试一下Store MI究竟能够提升多少的读写速度。
StoreMI让机械盘读写达到4000MB/s?(下)
首先,从官网下载Store MI,前面也提到了除了X470主板外都要收取120元人民币的费用。链接为:https://www.amd.com/zh-hans/technologies/store-mi。
安装部分,分为“快速安装”和“自定义安装”,这与我们平时使用的安装包一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的时候,软件将会检测你的电脑是否存在“JAVA程序”没有的话,它将自动帮你下载,之后再继续安装。PS:这里的JAVA程序需要大家爬墙下载!
安装完成之后,将电脑重新启动后,会发现任务栏当中已经有了Store MI,将其打开或者是通过桌面点击Store MI图标打开软件。
到这一步,你还没完成加速的任务,在软件中拥有五项选择,其意思就是让你通过自定义的方式对哪个硬盘进行StoreMI:
1、 第一项是制作一个可启动的StoreMI,事实上是将裝系统的SSD与HDD融合加速,并且形成一个StoreMI的一个磁盘驱动器。(后面将会提到这种方式,注意!!这种方式将会清空你的HDD硬盘,所以..注意备份)。
2、 第二项是制作一个非启动的StoreMI,这个的话可以让其他非系统SSD当做Store MI加速对象,意思是你可以额外拿个256GB以下的SSD当做加速对象,并且你并不能选择系统盘来进行加速。(PS:没有的话额外的SSD的话请选择第一种方式)
3、 第三项是对其他的固态进行StoreMI,这个实际上是再制作多一块StoreMI的盘。
注意:在操作时不能随意重启电脑,会发生数据丢失的情况!
成功之后,会发现在原来的磁盘中,多出了AMD T00 StoreMI驱动器,也就代表已经将两个硬盘进行融合了。
在磁盘管理中,可以看到除了C盘没有其他的盘存在了,并且在作为C盘拥有了HDD的容量大小,在后面还有230GB的SSD容量未分配的,而以下的OEM分区则为备份分区,将StoreMI硬盘解除之后就会还原的,但数据并不会还原。
打开设置后对AMD T00 StoreMI进行设置,点击Modifty,就会进入到这界面,然后对最后的“DRAM Cache”进行设置,这样一来就选择了内存当做牺牲的对象,从而提高读取速度。
接下来,公布以下测试后的读写速度结果。
首先测试了机械硬盘的,以下为CryStalDiskMark的测试成绩。
之后是SSD固态硬盘的成绩。
我们测完了这两者的速度之后,在将刚刚装入的Store MI步骤进行一遍。将两者进行一轮测试,首先是测试不加RAM内存的成绩:
我们在2TB的容量大小中测试得出了这样的成绩,显然可以看到从速度较快的SSD成功带动了HDD的读取写入速度,让HDD在原本的155MB/s的速度飞黄腾达!接下来再看看加入了2GB的RAM内存后速度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笔者选择牺牲2GB RAM的内存当做提升读写速度的垫脚石,读取速度竟然高达4.6GB/S,虽然写入成绩并没有提升像写入这般速度。但可以知道的是,选择牺牲2GB RAM内存可以使其达到巅峰状态!
这项技术最强大的地方是仅仅只是依靠一个软件就能改变硬盘的读取速度,这显然让HDD+SSD有了得天独厚的性价比优势!用户们完全能够利用此技术来提高读写的速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软件并没有做到很完美,因为通过融合之后会让HDD的数据丢失,而这点就要各位在刚刚那个载入步骤环节进行一些选择了。虽然与Intel傲腾技术相像,但从兼容性来说还是AMD的Store MI要更好一些,它支持着大量的256GB以下的各种类型的固态硬盘。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机械硬盘会因此而再度热起来吗?
3DM游戏硬件频道总结
1.我们经过了多项多功能的测试,包括游戏、功耗等等,这两款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给我们太多惊喜的部分了。特别在“解压缩、渲染图片、视频转码”的测试环节中,它们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绩,对于经常使用这些功能的用户来说,无疑选择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在基准测试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八代酷睿单核加速给它们带来了好成绩,但是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与八代酷睿保持在一个相近的水平。而在其他多核优势的基准测试中,我们发现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完全战胜了八代酷睿处理器,得知这样的信息,显然性价比最高的是第二代锐龙处理器了。
3.最后是锐龙 7 2700与锐龙 5 2600的市场定位,性价比方面高于对方,而对于定位来说,就是要拿这两款处理器的核心数和线程数来定位了,显然前者更加专业级、发烧级一些,拥有8核心16线程!而后者拥有6核心12线程就是适合一些囊中羞涩且需要到多核心多线程来进行任务的用户人群。
我们在快到结尾的时候也隆重介绍了一下StoreMI,而且还给出了适用限制,只能是AM4平台才能够使用到StoreMI软件,这就是一个兼容性的问题了,完全是给A粉们提供更好、更方面的服务,而且在经过StoreMI调节之后,机械硬盘得到了质的飞跃,简直无法相信,仅仅通过软件的方式或是融合磁盘的方式,达到了这么快的速度,并且还通过牺牲内存来再进行加速,那么这样来说机械硬盘岂不是又有市场了?
最后,我们已经知道了从第一代锐龙到第二代锐龙,不仅仅只是制程的变化,在优化和性能上也做出了更好的调整。我们通过官方给出的价格就能看出AMD有多良心,和第一代锐龙相比价格并没有高出很多,十分的接近,他们还将一直在二代锐龙上做出更进一步的升级。
目前AMD官方旗舰店已经在火热推售中,想了解更多的用户可以点击:https://amd-cpu.jd.com/。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3DM APP官方手机客户端,集成新闻、游戏、论坛3大内容版块。
3DM游戏网,官方首页,每天最新游戏、最新动态、3DM独家汉化、攻略、评测等。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