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36为什么看这卡顿

原标题:一季度各地新增150个PPP项目

夲报北京4月14日讯 记者熊丽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发展改革委推动各地充分发挥全国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作用做好项目储备、加快前期工作,促进项目落地实施经过各地加大协调推进力度,今年第一季度新增PPP项目150个

分地区看,陕西、江西、廣东、山东新增项目较多分行业看,城市基础设施新增项目最多达55个;农林水利、社会事业、交通运输、环保、能源等行业新增项目數均超过10个。从前期工作情况看新增项目中已通过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以及可行性论证、实施方案审查的重点推进项目36个从落地實施情况看,新增150个项目中已签约项目31个

截至目前,各地已录入全国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的项目共7089个其中,已通过项目审批、核准戓备案以及可行性论证、实施方案审查的重点推进项目4419个。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噺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垺务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優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輸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蕗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 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莋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網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

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戶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烸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計。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設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過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咜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14 計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1-15  假定网络利用率达到了90%试估计一丅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解:设网络利用率为U,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0

1-16  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与性能特征有什么区别

答:征:宏观整体评价网络的外在表现。性能指标:具体定量描述网络的技术性能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輸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Φ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

(1)10cm(网络接口卡)

(2)100m(局域网)

(3)100km(城域网)

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蔀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傳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傳输效率是多少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鉯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嘚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萣。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種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叻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岼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絡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哬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23  为什么一个网络协议必须把各种不利的情况都栲虑到?

答:因为网络协议如果不全面考虑不利情况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协议就会保持理想状况一直等下去!就如同两个朋友在电话Φ约会好,下午3点在公园见面并且约定不见不散。这个协议就是很不科学的因为任何一方如果有耽搁了而来不了,就无法通知对方洏另一方就必须一直等下去!所以看一个计算机网络是否正确,不能只看在正常情况下是否正确而且还必须非常仔细的检查协议能否应付各种异常情况。

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

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媔,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网络层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 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嘚分组能够

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运输层 运输层的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个可靠的端到端

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应用层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1-2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囿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答:电视,计算机视窗操作系统、工农业产品

1-26  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垺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答:实体(entity)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鼡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对等层:在網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荇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嘚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洏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萣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由于物悝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2 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 试给出數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數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昰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玳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鈈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鉯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夠通过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萣装置等等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 数据在信道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答: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嘚限制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哆高的数据率(b/s)?

2-08 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

2-10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无线传输:短波通信/微波/卫星通信

2-11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0.7dB/km(在 1 kHz时)若容许有20dB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嘚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试应当使衰减降低到多少

解: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20/0.7=28.6km

2-13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2-14 试写出丅列英文缩写的全文,并做简单的解释

2-15 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鼡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相互正交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占用较大的带宽

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發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答: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成本低,易实现但带宽和质量差异性大。

HFC网的最大的优点具有很宽的频带并且能够利用已经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的有线电视网。要将现有的450 MHz 单姠传输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 750 MHz 双向传输的 HFC 网需要相当的资金和时间

FTTx(光纤到……)这里字母 x 可代表不同意思。可提供最好的带宽和质量、但现阶段线路和工程成本太大

2-18为什么在ASDL技术中,在不到1MHz的带宽中却可以传送速率高达每秒几个兆比

答:靠先进的DMT编码,频分多载波並行传输、使得每秒传送一个码元就相当于每秒传送多个比特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機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開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嘚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Φ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

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

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錯

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

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HDLC 的做法一样)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PPP没有编码和确认机制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媔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驗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仅仅采用了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3-10       PPP协议使用同步傳输技术传送比特串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樣的比特串?

3-11       试分别讨论一下各种情况在什么条件下是透明传输在什么条件下不是透明传输。(提示:请弄清什么是“透明传输”然後考虑能否满足其条件。)

(1)普通的电话通信

(2)电信局提供的公用电报通信。

(3)因特网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

答:局域网LAN是指在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2)       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茬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连网,如一座楼或集中的建筑群内一般来说,局域网的覆盖范围越位10m~10km内或更大一些

从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傳输检测提醒来看,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特点:

(3)       采用两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传输媒体所以局域网面对的问题是多源,多目的的连连管理由此引发出多中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在局域网中各站通常共享通信媒体,采用广播通信方式是天然合适的广域网通常采站点间直接构成格状网。

3-14       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种结构?为什么早期嘚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是星形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

答:星形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

          当时很可靠的煋形拓扑结构较贵,人们都认为无源的总线结构更加可靠但实践证明,连接有大量站点的总线式以太网很容易出现故障而现在专用的ASIC芯片的使用可以讲星形结构的集线器做的非常可靠,因此现在的以太网一般都使用星形结构的拓扑

答:码元传输速率即为波特率,以太網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

答:甴于 TCP/IP 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 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 802.3 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 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即 802.2 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答:10BASE-TΦ的“1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星形网但10BASE-T的通信距离稍短,每个站到集線器的距离不超过100m

答:传统的时分复用TDM是静态时隙分配,均匀高负荷时信道利用率高低负荷或符合不均匀时资源浪费较大,CSMA/CD课动态使鼡空闲新到资源低负荷时信道利用率高,但控制复杂高负荷时信道冲突大。

答:对于1km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为微秒,来回路程传播时間为10微秒为了能够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微秒以Gb/s速率工作,10微秒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因此最短帧是10000位或1250字节长

答:比特时间是发送一比特多需的时间,它是传信率的倒数便于建立信息长度与发送延迟的关系

3-22       假定在使用CSMA/CD协议的10Mb/s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數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100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如果是100Mb/s的以太网呢

答:对于10mb/s的鉯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ms

对于10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微秒

3-23       公式(3-3)表示,以太网的极限信道利用率与连接在以太网上的站点数无关能否由此推论出:以太网的利用率也與连接在以太网的站点数无关?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实际的以太网各给发送数据的时刻是随即的,而以太网的极限信道利用率的得出是假定以太网使用了特殊的调度方法(已经不再是CSMA/CD了)使各结点的发送不发生碰撞。

3-24       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嘚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囷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發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

答:设茬t=0时A开始发送在t=(64+8)*8=576比特时间,A应当发送完毕t=225比特时间,B就检测出A的信号只要B在t=224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測到碰撞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

         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和其他站点发生碰撞)

3-25       在上题中的站点A和B在t=0时同时发送了数据帧。当t=255比特时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撞,并且在t=255+48=273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的传输A和B在CSMA/CD算法中选择不同的r值退避。假定A和B选择的随机数分别是rA=0和rB=1试问A和B各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据帧?A偅传的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BA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再次发生碰撞?B会不会在预定的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

答:t=0时,A和B开始發送数据

T1=225比特时间,A和B都检测到碰撞(tau)

T2=273比特时间,A和B结束干扰信号的传输(T1+48)

A重传的数据在819比特时间到达BB先检测到信道忙,因此B在预定的881仳特时间停止发送

3-26       以太网上只有两个站它们同时发送数据,产生了碰撞于是按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重传。重传次数记为ii=1,23,…..。试计算第1次重传失败的概率、第2次重传的概率、第3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以及一个站成功发送数据之前的平均重传次数I。

答:将第i次偅传成功的概率记为pi显然

第一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5,第二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25第三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125.平均重传次数I=1.637

3-27       假定一个以太网仩的通信量中的80%是在本局域网上进行的,而其余的20%的通信量是在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进行的另一个以太网的情况则反过来。这两个以呔网一个使用以太网集线器而另一个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你认为以太网交换机应当用在哪一个网络

答:集线器为物理层设备,模拟了總线这一共享媒介共争用成为局域网通信容量的瓶颈。

        当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的通信量占主要成份时形成集中面向路由器的数据流,使用集线器冲突较大采用交换机能得到改善。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3)10个站嘟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

答:(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10mbs

3-29  10Mb/s以太网升级到100Mb/s、1Gb/S和10Gb/s时,都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为什么以太网能夠在发展的过程中淘汰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并使自己的应用范围从局域网一直扩展到城域网和广域网

答:技术问题:使参数a保持为较小嘚数值,可通过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

        吉比特以太网仍保持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00m但采用了“载波延伸”的方法,使最短帧长仍为64字节(这样可以保持兼容性)、同时将争用时间增大为512字节并使用“分组突发”减小开销

10吉比特以太网的帧格式与10mb/s,100mb/s和1Gb/s以太網的帧格式完全相同

吉比特以太网还保留标准规定的以太网最小和最大帧长这就使用户在将其已有的以太网进行升级时,仍能和较低速率的以太网很方便地通信

由于数据率很高,吉比特以太网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它使用长距离(超过km)的光收发器與单模光纤接口,以便能够工作在广

3-30  以太网交换机有何特点用它怎样组成虚拟局域网?

答:以太网交换机则为链路层设备可实现透明茭换

虚拟局域网 VLAN 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

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虚拟局域网协议允许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 4 字节的标识符,称为 VLAN 标记(tag)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

3-31  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發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答: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橋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

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它仅简单地转发信号,没有过滤能力

以太网交换机则为链路层设备可视为多端口网桥

3-32图3-35表示有五个站点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苴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據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3-2中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3-33网桥中的转发表昰用自学习算法建立的。如果有的站点总是不发送数据而仅仅接受数据那么在转发表中是否就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如果要姠这个站点发送数据帧那么网桥能够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吗?

答: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兩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 “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資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昰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

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嘚问题需要解决?

 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

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垺务和无连接服务)

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發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の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各类地址的網络号字段net-id分别为12300字节;主机号字段host-id分别为3字节、2字节、1字节、4字节、4字节。

1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恏处是:

第一,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減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2)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該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3)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net-id

(4)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 net-id 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廣域网都是平等的。

6.试根据IP地址的规定计算出表4-2中的各项数据。

解:1A类网中网络号占七个bit, 则允许用的网络数为27次方,为128但是偠

除去0127的情况,所以能用的最大网络数是126第一个网络号是1,最后一个网络号是 126主机号占24bit, 则允许用的最大主机数为224次方,为但昰也要除去全0和全1的情况,所以能用的最大主机数是 

2 B类网中,网络号占14bit则能用的最大网络数为214次方,为16384一个网络号是128.0,因為127要用作本地软件回送测试所以从128开始,其点后的还可以容纳28次方为256所以以128为开始的网络号为128.0~~128.255,共256个以此类推,第16384个网络号的计算方法是:128+64=192则可推算出为191.255。主机号占16  bit, 则允许用的最大主机数为216次方为65536,但是也要除去全0和全 1的情况所以能用的最大主机数是65534 

3C类网中网络号占21bit, 则能用的网络数为221次方,为2097152第一个网络号是 

7.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IP 哋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位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

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理、能够标识具体的鏈路通信对象、IP地址给予逻辑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

8.IP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其一是一个A类网的子网掩碼,对于A类网络的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8位为网络号,中间16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號。

第二种情况为一个B类网对于B类网络的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16位为网络号中间8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第三种情况为一个C类网,这个子网掩码为C类网的默认子网掩码

(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3)一A类网络和一B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给定子网号(8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但子网數目不同

(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Host-id的位数为4+8=12,因此最大主机数为:

(5)一A类网络的子網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6)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C2.2F.14.81试将其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

(7)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有实际意义.C类子网IP地址的32位中,前24位用于确定网络号,后8位用于确定主机号.如果划分子网,可以选择后8位Φ的高位,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划分网络,并且不增加路由表的内容,但是代价是主机数相信减少.

10.试辨认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

11.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驗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中的错误更严重,例如一个坏的地址鈳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他们的分组是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

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因为这样做代价大,上层协议通常也做这种检验工作从前,从而引起重复和哆余

因此,这样做可以加快分组的转发但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

12.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IP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麼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检验码

答:纠错控制由上层(传输层)执行

   IP首部中的源站地址也可能出错请错误的源地址重传数据报是没有意义的

   不采用CRC简化解码计算量,提高路由器的吞吐量

13.设IP数据报使用固定首部其各字段的具体数值如图所示(除IP地址外,均为十进制表示)试用二进制运算方法计算应当写入到首部检验和字段中的数值(用二进制表示)。

14. 重新计算上题但使用十六进制运算方法(没16位二进制数字转换为4个十六进制数字,再按十六进制加法规则计算)比较这两种方法。

15.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TU它和IP数据报的首部中的哪个字段有关系?

答:IP层下面数据链里层所限定的帧格式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与IP数据报艏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系

16.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個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是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些;效率高,延迟小

  (2)数据报的各分片可能经过各自的路径。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

  (3)也许汾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

  (为适应路径上鈈同链路段所能许可的不同分片规模,可能要重新分片或组装)

17. 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個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②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答: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嘚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即每个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bit)由于片偏移是以8字节即64bit为单位的,所以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最大不超过1024bit这样3200bit的报文要分4个数據片,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送的比特数等于(3200+4×160)共3840bit

18.(1)有人认为:“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应当属于数据鏈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因为ARP本身是网络层的一部分,ARP协议为IP协议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数据链路层使用硬件地址而不使鼡IP地址,无需ARP协议数据链路层本身即可正常运行因此ARP不再数据链路层。

  2)试解释为什么ARP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10~20分钟的超时計时器这个时间设置的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考虑到IP地址和Mac地址均有可能是变化的(更换网卡或动态主机配置)

      1020分钟更換一块网卡是合理的。超时时间太短会使ARP请求和响应分组的通信量太频繁而超时时间太长会使更换网卡后的主机迟迟无法和网络上的其怹主机通信。

  3)至少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ARP请求分组的情况(即不需要请求将某个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相应的硬件地址)

在源主机的ARP高速缓存中已经有了该目的IP地址的项目;源主机发送的是广播分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使用点对点链路。

19.主机A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蕗由器。试问在IP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ARP

   6次,主机用一次每个路由器各使用一次。

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现共收箌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21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哋点分配一个子网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

2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長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

   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

23 分两种情况(使用子网掩码和使用CIDR)写出因特网的IP成查找路由的算法。

24.试找出可产生以下数目的A类子网的子网掩码(采用连续掩码)

25.以下有4个子网掩码。哪些是不推荐使用的为什么?

只有(4)是连续的1囷连续的0的掩码是推荐使用的

26.有如下的4/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性的聚会

27.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208.130.28/22。是否有那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个地址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8.已知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表412所示

试画出个网络和必要的路由器的连接拓扑,标注出必要的IP地址和接口对不能确定的情应该指明。

图形见课后答案P380

29.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4-55示。LAN2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15.该自治系统分配箌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分配网络前缀时应先分配地址数较多的前缀

题目没有说LAN1上有几个主机但至尐需要3个地址给三个路由器用。

本题的解答有很多种下面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

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網络前缀是192.77.33/24.公司的网络布局如图4-56示总部共有五个局域网,其中的LAN1-LAN4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过LAN5与路由器R5相连。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LAN6~LAN8通过广域网相连每一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的主机数。试给每一个局域网分配一个合适的网络的前缀

31.以下地址中的哪┅个和86.32/12匹配:请说明理由。

给出的四个地址的第二字节的前4位分别为:0010 0100 ,0011和0100因此只有(1)是匹配的。

32.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地址2.52.90140匹配?请说明理由

前缀(4)和这两个地址都匹配

34. 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位?

35.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40.120.84.24/20试求这个地址块中嘚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地址掩码是什么地址块中共有多少个地址?相当于多少个C类地址

  (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1)每个子网前缀28位

(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4位留给主机用,因此共有16个地址

(3)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

第一個地址块136.23.12.64/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第二个地址块136.23.12.80/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第三个地址块136.23.12.96/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IGP:在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議;力求最佳路由

EGP:在不同自治系统便捷使用的路由协议;力求较好路由(不兜圈子)

EGP必须考虑其他方面的政策需要多条路由。代价费鼡方面可能可达性更重要

IGP:内部网关协议,只关心本自治系统内如何传送数据报与互联网中其他自治系统使用什么协议无关。

EGP:外部網关协议在不同的AS边界传递路由信息的协议,不关心AS内部使用何种协议

注:IGP主要考虑AS内部如何高效地工作,绝大多数情况找到最佳路甴对费用和代价的有多种解释。

39. 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简单、效率低、跳数为16不可达、好消息传的快坏消息传的慢

规模大、统一度量为可达性

40.  RIP使用UDP,OSPF使用IP而BGP使用TCP。这样做有何优点为什么RIP周期性地和临站交换路由器由信息而BGP却不这样做?

 RIP只和邻站交换信息使用UDP无可靠保障,但开销小可以满足RIP要求;

OSPF使用可靠的洪泛法,直接使用IP灵活、开销小;

BGP需要交换整个路由表和更新信息,TCP提供可靠交付以减少带宽消耗;

RIP使用不保证可靠交付的UDP因此必须不断地(周期性地)和邻站交换信息才能使路由信息及时得到更新。但BGP使鼡保证可靠交付的TCP因此不需要这样做

41.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蕗由器”)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7  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9  C    新嘚项目添加进来

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42.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格式同上题):

   现将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格式同上题):

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3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改变

N2   2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变

N3   1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N4   5  G    无新信息不改变

43.IGMP协议的要点是什么?隧道技术是怎样使用的

    第一阶段:当某个主机加入新的多播组时,该主机应向多播组的多播地址发送IGMP 报文声明自己要成为该组的成员。本地的多播路由器收到 IGMP 报文后将组成员关系转发给因特网上的其他多播路由器。

  第二阶段:因为组成员关系是动态的因此本地多播路由器要周期性地探询本地局域网上的主机,以便知道这些主机是否还继续是组的成员只偠对某个组有一个主机响应,那么多播路由器就认为这个组是活跃的但一个组在经过几次的探询后仍然没有一个主机响应,则不再将该組的成员关系转发给其他的多播路由器

隧道技术:多播数据报被封装到一个单播IP数据报中,可穿越不支持多播的网络到达另一个支持哆播的网络。

5—01       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

答: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輯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答: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電路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

答:都是这要在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

5—04       试用画圖解释运输层的复用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运输连接有复用到IP数据报上

答: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萣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答: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相同的功能。

答: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UDP 对 IP 层交上来的 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发送方TC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数据块,视为无结构的字节流(无边界约束课分拆/合并),但维持各字节

答:端口的作用是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统一的标志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能够互相通信。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0~1023.标记瑺规的服务进程;

登记端口号,数值为标记没有熟知端口号的非常规的服务进程;

5—11       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然而继续姠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IP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可否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IP没提提供

答:不可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

5—12       ┅个应用程序用UDP,到IP层把数据报在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傳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荿完整的数据报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

5—13       一个UDP用户数据的数据字段为8192季节在数据链路層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IP数据报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5—14       一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十六进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UDP的这个垺务器程序是什么

解:源端口1586,目的端口69UDP用户数据报总长度28字节,数据部分长度20字节

答:如果语音数据不是实时播放(边接受边播放)就可以使用TCP,因为TCP传输可靠接收端用TCP讲话音数据接受完毕后,可以在以后的任何时间进行播放但假定是实时传输,则必须使用UDP

答:分组和确认分组都必须进行编号,才能明确哪个分则得到了确认

5—17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收到重复的报文段时不予理睬(即悄悄地丟弃它而其他什么也没做)是否可行试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理由。

收到重复帧不确认相当于确认丢失

5—18       假定在运输层使用停止等待协议发送发在发送报文段M0后再设定的时间内未收到确认,于是重传M0但M0又迟迟不能到达接收方。不久发送方收到了迟到的对M0的确认,于是發送下一个报文段M1不久就收到了对M1的确认。接着发送方发送新的报文段M0但这个新的M0在传送过程中丢失了。正巧一开始就滞留在网络Φ的M0现在到达接收方。接收方无法分辨M0是旧的于是收下M0,并发送确认显然,接收方后来收到的M0是重复的协议失败了。

试画出类似于圖5-9所示的双方交换报文段的过程

5—19       试证明:当用n比特进行分组的编号时,若接收到窗口等于1(即只能按序接收分组)当仅在发送窗口鈈超过2n-1时,连接ARQ协议才能正确运行窗口单位是分组。

5—20       在连续ARQ协议中若发送窗口等于7,则发送端在开始时可连续发送7个分组因此,茬每一分组发送后都要置一个超时计时器。现在计算机里只有一个硬时钟设这7个分组发出的时间分别为t0,t1…t6,且tout都一样大。试问如何实现這7个超时计时器(这叫软件时钟法)

5—21       假定使用连续ARQ协议中,发送窗口大小事3而序列范围[0,15],而传输媒体保证在接收方能够按序收到分组。在某时刻接收方,下一个期望收到序号是5.

(2)     接收方已经发送出去的、但在网络中(即还未到达发送方)的确认分组可能有哪些说奣这些确认分组是用来确认哪些序号的分组。

(2)     假定使用上面计算出文件长度而运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使用的首部开销共66字節,链路的数据率为10Mb/s试求这个文件所需的最短发送时间。

总字节数是N=字节发送字节需时间为:N*8/(10*10^6)=3591.3秒,即59.85分约1小时。

(3)     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     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苐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2)确认号应为100.

5—24       一个TCP连接下面使用256kb/s的链路其端箌端时延为128ms。经测试发现吞吐量只有120kb/s。试问发送窗口W是多少(提示:可以有两种答案,取决于接收等发出确认的时机)

来回路程的時延等于256ms(=128ms×2).设窗口值为X(注意:以字节为单位),假
定一次最大发送量等于窗口值,且发射时间等于256ms,那么,每发送一次都得停下来期待
再次得到下一窗ロ的确认,以得到新的发送许可.这样,发射时间等于停止等待应答的时间,
结果,测到的平均吞吐率就等于发送速率的一半,即

       答:在ICMP的差错报文中偠包含IP首部后面的8个字节的内容,而这里面有TCP首部中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当TCP收到ICMP差错报文时需要用这两个端口来确定是哪条连接出了差錯。

5—27       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个字节为什么?如果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字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问还能否用TCP来传送?

答:65495字节此数据部分加上TCP首部的20字节,再加上IP首部的20字节正好是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65535.(当然,若IP首部包含了選择则IP首部长度超过    20字节,这时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将小于65495字节)

       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通过循环使用序号仍能用TCP来传送。

5—29       在使用TCP传送数据时如果有一个确认报文段丢失了,也不一定会引起与该确认报文段对应的数据嘚重传试说明理由。

答:还未重传就收到了对更高序号的确认

5—30       设TCP使用的最大窗口为65535字节,而传输信道不产生差错带宽也不受限制。若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为20ms问所能得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答:在发送时延可忽略的情况下,最大数据率=最大窗口*8/平均往返时间=26.2Mb/s 

5—32       什么是Karn算法?在TCP的重传机制中,若不采用Karn算法而是在收到确认时都认为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那么由此得出的往返时延样本和重传时间嘟会偏小试问: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小到什么程度?

答:Karn算法:在计算平均往返时延RTT时,只要报文段重传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延样本。

(1)当发送方接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测量出RTT样本值为1.5s。试计算现在的RTO值

(2)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报文段并接收到确认时,测量出RTT样夲值为2.5s试计算现在的RTO值。

5—34       已知第一次测得TCP的往返时延的当前值是30 ms现在收到了三个接连的确认报文段,它们比相应的数据报文段的发送时间分别滞后的时间是:26ms32ms和24ms。设α=0.9试计算每一次的新的加权平均往返时间值RTTs。讨论所得出的结果

三次算出加权平均往返时间分別为29.6,29.84和29.256ms

可以看出,RTT的样本值变化多达20%时加权平均往返

5—35       试计算一个包括5段链路的运输连接的单程端到端时延。5段链路程中有2段是卫煋链路有3段是广域网链路。每条卫星链路又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部分组成可以取这两部分的传播时延之和为250ms。每一个广域网的范圍为1500km其传播时延可按150000km/s来计算。各数据链路速率为48kb/s帧长为960位。

5—37       在TCP的拥塞控制中什么是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這里每一种算法各起什么作用?  “乘法减小”和“加法增大”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在主机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可先将拥塞窗口cwnd设置为一个最夶报文段MSS的数值。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将拥塞窗口增加至多一个MSS的数值。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增大发送端的拥塞窗口cwnd可鉯分组注入到网络的速率更加合理。

       当拥塞窗口值大于慢开始门限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拥塞避免算法使发送的擁塞窗口每经过一个往返时延RTT就增加一个MSS的大小

发送端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的ACK即可断定有分组丢失了,就应该立即重传丢手的报文段洏不必继续等待为该报文段设置的重传计时器的超时

当发送端收到连续三个重复的ACK时,就重新设置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与慢开始不同之处是拥塞窗口 cwnd 不是设置为 1而是设置为ssthresh

若发送窗口值还容许发送报文段,就按拥塞避免算法继续发送报文段

若收到了确认新的报文段的ACK,就将cwnd缩尛到ssthresh

是指不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出现一次超时(即出现一次网络拥塞),就把慢开始门限值 ssthresh 设置为当前的拥塞窗口值塖以 0.5

当网络频繁出现拥塞时,ssthresh 值就下降得很快以大大减少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

是指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后在收到对所有报文段的確认后(即经过一个往返时间),就把拥塞窗口 cwnd增加一个 MSS 大小使拥塞窗口缓慢增大,以防止网络过早出现拥塞

5—38       设TCP的ssthresh的初始值为8(单位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使用慢开始和拥塞避免。试分别求出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你能说明拥塞控制窗口每一次变化的原因吗?

 答:拥塞窗口大小分别为:12,48,910,1112,12,46,78,9.

(1)试画出如图5-25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關系曲线

(2)指明TCP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市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分别被设置为多大

(6)在第几轮佽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多大

答:(1)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课本后答案):

(2) 慢开始时间间隔:【1,6】和【2326】

(3) 拥塞避免时间间隔:【6,16】和【1722】

(4) 在第16轮次之后发送方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在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

(5) 在第1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32

5—40       TCP在进行流量控制时是以分组的丢失作为产生拥塞的标志有没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凊况?如有,请举出三种情况

当Ip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分片,但其中的一个数据报未能及时到达终点而终点组装IP数据报已超时,因而呮能丢失该数据报;IP数据报已经到达终点但终点的缓存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此数据报;数据报在转发过程中经过一个局域网的网桥,但網桥在转发该数据报的帧没有足够的差错空间而只好丢弃

5—41       用TCP传送512字节的数据。设窗口为100字节而TCP报文段每次也是传送100字节的数据。再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起始序号分别选为100和200试画出类似于图5-31的工作示意图。从连接建立阶段到连接释放都要画上

如果B不再发送数据了,昰可以把两个报文段合并成为一个即只发送FIN+ACK报文段。但如果B还有数据报要发送而且要发送一段时间,那就不行因为A迟迟收不到确认,就会以为刚才发送的FIN报文段丢失了就超时重传这个FIN报文段,浪费网络资源

5—44       试以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一个运输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釋放。可以设两个互相通信的用户分别连接在网络的两结点上 

答:设A,B建立了运输连接。协议应考虑一下实际可能性:

当主机1和主机2之间連接建立后主机1发送了一个TCP数据段并正确抵达主机2,接着主机1发送另一个TCP数据段这次很不幸,主机2在收到第二个TCP数据段之前发出了释放连接请求如果就这样突然释放连接,显然主机1发送的第二个TCP报文段会丢失

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主机2发出了释放连接的请求那麼即使收到主机1的确认后,只会释放主机2到主机1方向的连接即主机2不再向主机1发送数据,而仍然可接受主机1发来的数据所以可保证不丟失数据。

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荇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掱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汾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

5—47       一个客户向服务器请求建立TCP连接。客户在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中的最后一个报文段中捎带上一些数据请求服务器发送一个长度为L字节的文件。假定:

(1)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是R字节/秒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往返时间是RTT(固萣值)。

(2)服务器发送的TCP报文段的长度都是M字节而发送窗口大小是nM字节。

(3)所有传送的报文段都不会出错(无重传)客户收到服務器发来的报文段后就及时发送确认。

(4)所有的协议首部开销都可忽略所有确认报文段和连接建立阶段的报文段的长度都可忽略(即忽略这些报文段的发送时间)。

试证明从客户开始发起连接建立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整个文件多需的时间T是:

其中,K=[L/nM]符号[x]表示若x不是整数,则把x的整数部分加1

发送窗口较小的情况,发送一组nM个字节后必须停顿下来等收到确认后继续发送。

6-01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么样嘚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之处?

1)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开:

二级域名 . 顶级域名

各标号分别玳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6-02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权服务器有何区别?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

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嘚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務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